我国首个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颁布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由国家知识产权局起草制定,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颁布,是我国首部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国家标准。
刖言本标准按照GB/T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马维野、雷筱云、马鸿雅、刘海波、徐俊峰、唐恒、常利民、袁雷峰、张杰军、张艳、杨哲、黄晶、韩奎国、岳咼峰。
引言概述本标准提供基于过程方法的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模型,指导企业策划、实施、检查、改进知识产权管理体系。
过程方法利用资源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任何一项或一组活动均可视为一个过程。
通常,一个过程的输出将直接成为下一个过程的输入。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是企业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该体系作为一个整体过程,包括知识产权管理的策划、实施、检查和改进四个环节,如图1所示。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的输入是企业经营发展对知识产权管理的需求,一般包括:a)开发新产品,研发新技术;b)提高产品附加值,扩大市场份额;c)防范知识产权风险,保障投资安全;d)提高生产效率,增加经济效益。
通过持续实施并改进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输出一般包括:a)激励创造知识产权,促进技术创新;b)灵活运用知识产权,改善市场竞争地位;c)全面保护知识产权,支撑企业持续发展;d)系统管理知识产权,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本标准采用过程方法:a)策划:理解企业知识产权管理需求,制定知识产权方针和目标;b)实施:在企业的业务环节(产品的立项、研究开发、采购、生产、销售和售后)中获取、维护、运用和保护知识产权;c)检查:监控和评审知识产权管理效果;d)改进:根据检查结果持续改进知识产权管理体系。
原则本标准提出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指导原则:a)战略导向统一部署经营发展、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战略,使三者互相支撑、互相促进。
b)领导重视最高管理者的支持和参与是知识产权管理的关键,最高管理层应全面负责知识产权管理。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知识产权是企业发展、创新和竞争的重要资源,对企业的竞争力和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保护企业的知识产权,规范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规范,并提供相关建议和措施。
一、知识产权的定义和价值知识产权是指法律所保护的包括专利权、商标权、版权、商业秘密等在内的各种权利。
企业拥有的知识产权代表了企业的技术力量、经营实力和品牌形象,具有重要的商业价值。
二、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企业应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明确知识产权的归属和管理责任,制定相关政策和流程,并且确保员工充分了解和遵守这些规定。
1. 知识产权审查和保护制度:企业应建立严格的审查制度,确保所申请的专利、商标和版权等知识产权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
同时,企业还应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包括加强对商业秘密的保护,签订保密协议,加强网络安全防护等。
2. 知识产权管理部门:企业应设立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和实施知识产权管理政策,协调相关事宜,包括知识产权的申请、转让、许可等事宜。
3. 员工培训和宣传:企业应定期对员工进行知识产权培训,提高员工的知识产权意识和保护意识。
同时,通过内部宣传和奖励制度,激发员工对知识产权保护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和运用1. 加强知识产权的监控和侵权维权:企业应定期进行市场监测,及时发现和防止他人对企业的知识产权的侵犯。
若发现有人侵权,企业应及时采取法律措施,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 知识产权的合理运用:企业可以将自己的知识产权进行有效的运用,增加企业的商业价值和竞争力。
可以通过技术转让、许可协议等方式,将自己的技术和品牌推广到更广泛的市场。
3. 加强合作与沟通:企业可以与其他企业、研究机构、专业顾问等建立合作关系,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和管理。
通过分享和交流,可以获得更多的知识和资源。
四、建立企业文化和价值观企业应在企业文化和价值观中强调知识产权的重要性,让所有员工都充分认识到知识产权的价值和保护的紧迫性。
GBT29490—2013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培训教材

b) 知识产权管理程序改进建议;
c)资源需求。
12
6、资源管
理
6. 人力资源
16.1. 知识产权工作人员
1
教育与培训
6.1. 人事合同
2
入职
6.1. 离职
3
激励
6.1.
2.4 基础设施
3.6.1.财务资源
5应设立知识产权经常性预算费用
66.4.1. 信息资源 a6) 建立信息收集渠道,及时获取所属领域、竞争对手的知识产权 13 信息.
5.2 知识产权方针
10
5.3 策划
1. 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策划 2. 知识产权目标 3. 法律和其他要求 5.4 职责、权限和沟通 1. 管理者代表
最高管理者应在企业最高管理层中指定专人作为管理者代表 2. 机构 建立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并配备专业的专职或兼职工作人员 3. 内部沟通 建立沟通渠道,确保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有效运行。
11
5.5 管理评审
5.5.1最高管理者应定期评审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 。
5.5.2 评审输入
a) 知识产权方针、目标;
b) 企业经营目标、策略及新产品、新业务规划;
c)企业知识产权基本情况及风险评估信息;
d) 技术、标准发展趋势;
e) 前期审核结果。
5.5.3 评审输出
a) 知识产权方针、目标改进建议;
6
பைடு நூலகம்
外 部 影 响:
二章(七)条:发挥各项政策引导作用。围绕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
综合运用财政、税收、金融等政策引导企业完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调动企业实 施《规范》的积极性。推动大型骨干企业优先采购认证企业的产品,降低知识产 权风险。完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将认证情况作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 重要参考条件,积极推动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与高新技术企业政策的衔接。 鼓励外经贸企业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提高防范国际贸易和投资活动中 的知识产权风险和处理涉外知识产权事务的能力。鼓励引导认证企业申报高技术 产业化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小企业发展专项等项目,申报国家技术发明 奖、中国专利金奖评选等奖项。
什么是知识产权管理体系?

什么是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很多企业对于知识产权管理体系都非常的看重,可能很多人会问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是什么?对于企业来说有什么具体的作用么?其实呀,有了知识产权认证对于企业的品牌形象及企业的质量都是有很大帮助的,那具体什么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呢?接下来让东莞聚思企业管理公司带你去了解了解。
一、什么是知识产权贯标?“贯标”对于企业来说,就是贯彻《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国家标准。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的国家标准由国家知识产权局制订,经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颁布,于2013年3月1日起实施,标准号是GB/T29490-2013。
二、知识产权贯标目的为建立企业知识产权工作的规范体系,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加强对企业知识产权工作的引导,指导和帮助企业进一步强化知识产权创造、运用、管理和保护,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对知识产权的科学管理和战略运用,提高国际、国内市场竞争能力。
三、知识产权贯标内容1、规范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基础条件企业应当有明确的知识产权管理方针和管理目标。
并要知识产权管理“领导落实、机构落实、制度落实、人员落实、经费落实”。
企业应当建立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职责等。
2、规范知识产权的资源管理 围绕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财务资源管理、信息资源管理。
对上述管理活动涉及的知识产权事项作出了相应的规范。
3、规范企业生产经营各个环节的知识产权管理明确规定了企业研究与开发活动、原辅材料采购、生产、销售、对外贸易等重要环节的知识产权管理规范要求。
以确保企业生产经营各主要环节的知识产权管理活动处于受控状态,避免自主知识产权权利流失或侵犯他人知识产权。
4、规范企业知识产权的运行控制围绕企业的知识产权创造、管理、运用和保护四个重点环节。
明确规定了企业在知识产权权利的创造和取得、权利管理、权利运用和权利保护四方面的规范性要求。
5、规范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文件管理和合同管理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涉及的有关知识产权的各类活动,应当有相应的记录并形成档案。
浅析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内部审核要点

浅析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内部审核要点作者:侯云来源:《环球市场》2019年第23期摘要: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建立的目的是降低企业在经营中的知识产权管理风险,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内部审核是企业建立知识产权管理规范体系的关键环节,检验体系是否符合《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是否具有适宜性,是否能确保持续改进的有效性,本文基于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贯标内部审核实践和存在的问题,分析解读实施要点,并给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实施要点一、引言(一)内部审核政策依据2013年2月7日,《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GB/T29490-2013)(以下简称“规范”)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共同发布。
规范中9.2明确规定,企业应编制形成文件的程序,确保定期对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进行内部审核,满足本标准的要求。
(二)内部审核重要性首先,内部审核按标准评价组织自身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可以验证企业的管理体系是否持续地满足规定的要求并且正在运行,可作为企业自我合格声明的基础;其次,内部审核是企业自我发现问题、自我改进、自我完善的运行机制必不可少的审核步骤,当发生重大知识产权事件时可查找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最后,内部审核作为第一方审核的合格声明,可为第二方和第三方审核做准备。
(三)内部审核现状目前大部分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仍在起步阶段,企业的知识产权工作机制不完善,存在以下问题,包括:1)企业管理层和基层员工均未认识到知识产权体系内部审核的重要性,对其重视程度不高;2)企业知识产权体系内部审核策划不充分,导致审核过程针对性差,无法涵盖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重点和难点;3)知识产权体系内审员队伍的素质和经验不足,导致审核过程和结果不客观、不公正;4)内部审核不符合项的确认和整改措施实施不到位。
这些问题最终导致企业内部审核有效性不足,流于形式。
二、规范要点解读(一)规范条款审核和改进总则策划并实施以下方面所需的监控、审查和改进过程:a)确保产品、软硬件设施设备符合知识产权有关要求;b)确保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的适宜性;c)持续改进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确保其有效性。
典型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对比分析研究[论文]
![典型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对比分析研究[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00ec8701bb68a98271fefa19.png)
典型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对比分析研究摘要:我国中小企业在知识产权管理上大多缺少系统化、规范化高效管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国家标准的发布,为企业建立规范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提供依据。
通过对国家标准和两个地方标准之间不同版本“管理规范”的比较分析,提出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建立、实施过程中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知识产权管理规范标准中图分类号:d92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3)005-130-02我国首部专利法实施已近30年,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发展已不可逆转,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无论是在进行研发创新、引进技术,还是在吸引资本投资、拓展国内外市场等方面,均离不开知识产权支撑。
知识产权从创造、获取、维护、运用和保护均需要进行有效的管理。
2012年04月26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所副所长马骏在东兴证券第一届中小市值企业投资论坛上表示:“……中小企业占中国企业数量的98%以上,为中国新增就业岗位贡献是85%,占据新产品的75%,发明专利的65%……”然而,我国中小企业在知识产权管理上大多缺少系统化、规范化高效管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从而没有充分发挥所拥有的知识产权优势。
为了帮助企业规范知识产权管理,建立规范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提供依据,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12年04月发起制定《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gb/t29490—2013),并于2013年02月07日正式发布。
令人惊喜的是,在此前我国一些地方管理部门也制定了知识产权管理地方标准,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由江苏省知识产权局发起制定的江苏省《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db32/t 1204—2008),于2008年05月08日发布。
浙江省宁波市科学技术局发起制定的《宁波市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db3302/t1042—2011),于2011年12月31日发布。
这三个规范均为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提供了指南。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 解读

随着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知识产权管理将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能够为 企业带来更多的商业机会和竞争优势。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团队的扩大与专业化
随着企业对知识产权管理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团队的规模和 专业化程度也将不断提高。
06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案例分析
企业可以将知识产权作为资本进行投资或者证券化,实现知识产 权的金融化运营。
知识产权的保护与维权
内部保护和维权
企业应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 机制,加强内部员工的知识产权 培训和意识培养,及时发现和解 决内部侵权行为。
外部维权和诉讼
企业应积极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打击外部侵权行为,参与知识产 权诉讼和维权行动。
评估方法风险
评估方法可能存在主观因素和局限性,需要在评估过程中保持客观、公正的 态度,并采用多种评估方法来降低风险。
知识产权的风险控制
建立知识产权管理制度
企业应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管理制 度,包括知识产权的申请、审查、 保护、管理和维护等方面。
加强培训和宣传
加强员工的知识产权培训和宣传, 提高员工的保护意识,从而有效降 低知识产权风险。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应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有效地推动 知识产权工作。
培训知识产权管理知识
为提高企业员工对知识产权的认识和了解,应开展知识产 权培训。
加强企业员工对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及国际条约的学习和 掌握,提高企业知识产权保护能力。
建立知识产权管理系统
企业应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管理系统,实现知识产权的规范 化、系统化管理。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的创新模式
联合创新
企业通过与高校、科研机构等合作,共同推进技术研发和知 识产权保护。这种模式有利于实现资源共享、降低成本、提 高效率。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一)2024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一)一、引言知识产权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对于企业的发展和创新至关重要。
为了保护和管理企业的知识产权,提高知识产权管理水平,制定并执行知识产权管理规范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档旨在为企业制定良好的知识产权管理规范提供指导,并具体阐述了规范的内容和要求。
二、知识产权管理的意义1. 提升企业竞争力:合理利用和保护企业的知识产权,有助于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2. 防止知识产权纠纷:健全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可以帮助企业避免知识产权的侵权纠纷,降低法律风险。
3. 保护企业利益:有效管理知识产权可以确保企业获得合理的回报,维护企业的经济利益。
4. 促进技术创新:良好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可以激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三、知识产权管理规范的内容和要求1. 知识产权保护政策企业应建立明确的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包括对知识产权的重视程度、保护范围、保护手段等方面的规定。
该政策应与企业的经营战略和目标相一致,并通过内部宣传和培训确保全员理解和遵守。
2. 知识产权管理体系企业应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包括明确的组织架构、内部职责分工和流程规范等。
相关部门应有明确的责任和权限,确保知识产权的保护和管理工作顺利进行。
此外,企业还应建立相应的文件和记录管理制度,确保知识产权管理过程的可追溯性和可证明性。
3. 知识产权的申请和保护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专利、商标、著作权等知识产权申请和保护的策略和流程。
在知识产权申请过程中,应确保申请材料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在知识产权的保护方面,企业应及时发现、监测和应对侵权行为,并采取相应的法律措施维护自身权益。
4. 知识产权的合作与交易企业应与其他企业或机构建立合作关系时,明确知识产权的归属、使用和保护等事项。
任何涉及知识产权的合作与交易都应签订合同,并明确约定各方的权益和责任。
此外,企业在与第三方进行技术转让、许可等业务时,应审慎评估合作风险,并妥善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北京地方标准

北京市地方标准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征求意见稿) Standard for enterprise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目次前言 ....................................................................................................................................... V II 1范围 .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3.1 知识产权 (1)3.2 知识产权管理 (1)3.3知识产权管理方针 (1)3.4 知识产权管理目标 (1)3.5 知识产权原始取得 (1)3.6 知识产权继受取得 (2)3.7 知识产权成果完成人 (2)3.8企业知识产权战略 (2)3.9管理体系 (2)4知识产权管理体系 (2)4.1 总体要求 (2)4.2 管理职责 (2)4.2.1 管理方针 (2)4.2.2 管理目标 (3)4.2.3 管理程序 (3)4.3 管理文件 (3)4.3.2 文件控制 (3)4.3.3 合同管理 (4)5 知识产权战略管理 (4)5.1 总体要求 (4)5.2 管理规划 (4)5.3 管理实施 (4)5.4 管理评价 (4)5.5 管理改进 (5)6 知识产权制度管理 (5)6.1 总体要求 (5)6.1.1 知识产权制度 (5)6.1.2 知识产权制度管理要求 (5)6.2 分类管理制度 (5)6.2.1 专利管理制度 (5)6.2.2 商标管理制度 (5)6.2.3 其他知识产权管理制度 (5)6.3 相关管理制度 (5)6.3.1 资产管理制度 (5)6.3.2 信用管理制度 (6)6.2.3 保密管理制度 (6)7 知识产权资源管理 (6)7.1.1 知识产权资源配置 (6)7.1.2知识产权资源配置要求 (6)7.2 组织机构 (6)7.2.1 组织机构的职责 (6)7.2.2 组织机构的形式 (6)7.3 人力资源 (6)7.3.2 知识产权人力资源管理 (7)7.4 资源保障 (8)7.4.1 信息资源 (8)7.4.2 财务资源 (8)8 知识产权风险管理 (8)8.1 总体要求 (9)8.2 风险识别 (9)8.3 风险管理 (9)9 知识产权创造 (9)9.2 检索 (10)9.1.1 专利布局 (9)9.1.2 申请检索 (9)9.1.3 规避设计 (10)9.2 确权 (10)9.2.1 研发策略 (10)9.2.3 质量控制 (10)9.3 取得 (10)9.3.1 原始取得 (10)9.3.2 联合开发 (10)9.3.3 继受取得 (10)10 知识产权保护 (11)10.1 总体要求 (11)10.1.1 日常保护 (11)10.1.2 涉外保护 (11)10.2 保护途径 (12)11 知识产权运用 (12)11.1 总体要求 (12)11.2 知识产权资产管理 (12)11.2.1 知识产权分类管理 (12)11.2.2 知识产权分级管理 (12)11.2.3 知识产权组合管理 (12)11.3 知识产权运用环节 (12)11.3.1 前置环节 (12)11.3.2 增值环节 (13)11.3.3 收益环节 (13)11.4 知识产权运用 (13)11.4.2 知识产权运用方式 (13)11.4.3知识产权的运用场景 (13)12 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的评价 (14)12.1 总体要求 (14)12.2 评价方式 (15)12.3 评价内容 (15)12.3.1 目标评价 (15)12.3.2 过程评价 (15)12.3.3 绩效评价 (15)12.4 改进意见 (15)13 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15)13.1 总体要求 (15)13.2 内部审核 (15)13.2.1 评审输入 (15)13.2.2 评审输出 (15)13.3监督检查 (16)13.4 分析 (16)13.5 改进 (16)13.5.1改进要求 (16)13.5.2 纠正措施 (16)前言本标准依据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二)2024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二)一、引言知识产权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现代经济竞争中,企业如果不能有效保护自身的知识产权,就难以在市场中取得持续的竞争优势。
因此,建立和完善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的相关内容进行深入探讨。
二、知识产权的分类和保护知识产权一般分为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和商业秘密等四类。
企业应根据自身的业务特点和实际需求,制定相应的知识产权保护策略。
其中,专利权是保护企业技术创新成果的重要手段,商标权能有效维护企业的品牌形象,著作权则能保护企业的文化创意和文化产品。
另外,企业还应重视商业秘密的保护,包括客户资料、研发成果等敏感信息。
三、知识产权管理的原则1. 法律合规原则:企业应严格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确保知识产权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2. 全员参与原则: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应全员参与,从高层管理者到普通员工,每个人都应有相应的责任和义务。
3. 综合管理原则:企业应建立一个综合管理的体系,对知识产权进行综合保护和管理,包括专利、商标、著作权和商业秘密等方面。
4. 国际合作原则:企业应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加强国际知识产权交流与合作,提升自身的国际竞争力。
四、知识产权管理的具体措施1. 建立知识产权管理部门:企业应设立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部门或职能部门,负责知识产权的保护、管理和运营。
2. 建立知识产权管理制度:企业应制定相应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和流程,明确各项管理事项的责任人和执行步骤。
3. 增加知识产权培训:企业应加强对员工的知识产权培训,提高员工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知识产权管理能力。
4.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企业应提高员工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加强对核心技术和商业秘密的保护措施。
5. 建立知识产权管理信息系统:企业应建立一个知识产权管理信息系统,对知识产权的各类信息进行统一管理和追踪。
五、知识产权保护的挑战和对策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技术进步的加快,知识产权保护面临新的挑战。
知识产权贯标-好处、流程以及相关问题

知识产权管理贯标一、什么是知识产权贯标:“贯标”是什么:对于企业来说贯彻《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国家标准。
标准号是GB/T29490-2013。
“贯标”由谁制订: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的国家标准由国家知识产权局制订,经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颁布,于2013年3月1日起实施。
“贯标”核心主旨:为建立企业知识产权工作的规范体系,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加强对企业知识产权工作的引导,指导和帮助企业进一步强化知识产权创造、运用、管理和保护,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对知识产权的科学管理和战略运用,提高国际、国内市场竞争能力。
二、知识产权贯标作用:1、规范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基础条件企业应当有明确的知识产权管理方针和管理目标。
并要知识产权管理“领导落实、机构落实、制度落实、人员落实、经费落实”。
企业应当建立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职责等。
2、规范知识产权的资源管理围绕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财务资源管理、信息资源管理。
对上述管理活动涉及的知识产权事项作出了相应的规范。
3、规范企业生产经营各个环节的知识产权管理明确规定了企业研究与开发活动、原辅材料采购、生产、销售、对外贸易等重要环节的知识产权管理规范要求。
以确保企业生产经营各主要环节的知识产权管理活动处于受控状态,避免自主知识产权权利流失或侵犯他人知识产权。
4、规范企业知识产权的运行控制围绕企业的知识产权创造、管理、运用和保护四个重点环节。
明确规定了企业在知识产权权利的创造和取得、权利管理、权利运用和权利保护四方面的规范性要求。
5、规范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文件管理和合同管理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涉及的有关知识产权的各类活动,应当有相应的记录并形成档案。
特别是对企业对内、对外的合同管理作出明确要求。
6、明确规定企业应建立知识产权动态管理机制企业应当对自身知识产权管理工作进行定期检查、分析,并对照管理目标对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以确保管理目标的实现。
从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角度看高价值专利培育

从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角度看高价值专利培育作者:周飞郭亮侯云来源:《中国科技纵横》2019年第17期摘;;要:企业作为最主要的市场主体,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进步的重要载体,其在技术创新中的投入力度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行业的发展态势。
企业通过建立规范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在立项、研发、采购、生产、销售等环节积极主动贯彻高价值专利培育理念,结合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方向研究分析,从而产出真正的高价值专利。
关键词:企业;知识产权管理;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图分类号:F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9)17-0000-000引言自1985年专利法实施以来,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知识产权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知识产权大国。
特别是2008年国务院颁布《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后,我国的专利申请量开始步入快车道,在专利申请量上迅速超越欧洲、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
2010年,中国年度专利申请量首次突破百万件,达到122.2万件,随后几年,我国的专利申请量保持雄踞世界榜首。
截至2018年底,国内(不含港澳台)发明专利拥有量共计160.2万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1.5件。
虽然我国专利数量有了爆发式的增长,但我国的专利申请质量仍处在较低的水平,技术含量和市场价值高的专利较少,在关键产业和核心领域的专利占有率偏低[1]。
习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到“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强化战略科技力量。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支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倡导创新文化,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
”作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强化知识产权创造的有力支撑,国家知识产权局启动实施了专利质量提升工程,部分地区也出台了相应的高价值专利培育计划,通过近年来的实践,高价值专利在企业创新发展和转型升级中的作用正日益凸显[2]。
知托邦专利知识产权类公司简介模板范例

知托邦关于知托邦绍兴市知托邦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是经市场监管部门批准设立的专业开展知识产权托管业务的服务机构。
公司致力于为各类企事业、行业、社会团体提供优质高效的知识产权综合事务委托管理服务。
包括委托开展:管理咨询服务;运营事务管理;信息咨询(知识产权检索、分析、评议、评估、导航、监测、预警、布局等);知识产权的转让和许可;知识产权代理、商标代理,版权代理(不含涉外);知识产权法律咨询;专利纠纷案件诉讼的代理;专利权复审与宣告无效的代理;科技项目申报代理;品牌策划;无形资产评估等业务。
“知托邦”----您值得托付的知识产权管理专家!企业文化理念发展目标:做企业值得托付的知识产权管理专家;知托邦使命:“知托邦”旨在为客户提供有关知识产权创造、运营、管理、保护全流程的解决方案,来保障和实现各类创新成果和智慧财产的价值。
是各类中小微企事业单位最省钱、省心、省力也是最亲密无间的知识产权管理“专家团队”;价值观:诚信高效专业客户第一。
知托邦在提供线下传统服务的基础上,着力打造线上服务平台,通过一对一的“白加黑”、“5+2”的全天候专业服务,让客户随时随地享受最专业的知识产权服务。
知识产权托管知识产权托管,是指客户将其知识产权管理方面的需求委托于知托邦进行专业化的管理服务。
知托邦将在严格保护企业商业秘密的前提下,接受企业的委托,代为运作所有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业务(咨询、申请、维护、维权、运营等),为企业提供专业化定制的知识产权管理服务。
知识产权托管服务包括:协助客户制定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制定企业知识产权战略;企业创新技术管理;品牌战略管理;国外新技术检索与应用;国内竞争对手技术分析;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培训;提供客户实现对现有知识产权的监控、归纳、整理、授权、许可等;行业及竞争对手知识产权情报收集与分析;商标、专利、著作权、域名的发掘和申请;商业秘密、技术秘密保护等的管理。
通过“知识产权托管”服务,企业可将知识产权工作全部交由知托邦完成,在节约人力、物力成本的前提下,事半功倍,花更少的经费和精力,提升至更为高效的知识产权管理水平。
知识产权管理规范

知识产权管理规范1. 前言知识产权是现代社会中的重要财富,对于一个国家、一个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为了保护知识产权,维护创新创造的权益,制定和执行知识产权管理规范是必要的。
本文将就知识产权管理规范进行探讨,包括知识产权的定义、重要性以及有效的管理策略等方面。
2. 知识产权的定义和分类知识产权是指人们在创作、发明或创新活动中所拥有的独立的、与生产力有关的权利。
知识产权可以分为以下几个主要类型:2.1.专利权专利权是指在技术领域内对新发明、新设计或者新的实用技术解决方案所享有的独占权。
通过申请专利,发明者可以在一定时间内对其专利受到法律保护,防止他人非法使用、生产或销售该专利技术。
2.2.商标权商标权是指企业或个人对其产品或服务所使用的标识具有独占权。
商标可以是文字、图案、数字、颜色组合等,有效保护商标权有助于企业建立品牌形象,提高市场竞争力。
2.3.著作权著作权是指对文学、艺术、科学作品的创作所享有的权利。
著作权保护的对象包括文字、音乐、艺术作品、电影、软件等。
著作权的保护有助于鼓励创作和创新,保障作者的权益。
3. 知识产权的重要性知识产权在现代社会中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意义:3.1.经济价值知识产权的保护可以激励创新创造,促进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
它能够鼓励企业投入研发,保护其技术成果并获得回报,形成技术壁垒,提高市场竞争力。
同时,知识产权也是一个国家经济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3.2.社会意义知识产权的保护有助于维护公平竞争秩序,提高社会创新环境。
它可以促进知识的传播和交流,保护原创作品的创作者权益,营造良好的创作氛围。
此外,知识产权的保护还有助于吸引外资、培育新兴产业和推动技术进步。
4. 知识产权管理策略为了有效管理知识产权,企业可以采取以下管理策略:4.1.加强意识和培训企业应当加强对员工的知识产权意识培训,使其了解知识产权的基本概念、保护方法和应对侵权的策略。
通过提高员工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可以降低知识产权纠纷和损失的发生。
我国首个企业知识产权标准颁布

省 专利 申请量 6年增长 6倍 多。企业知识产
权 工作 的 有效 开展 ,一 方 面使江 苏 省 快速 成 长 为专 利大 省 ,另 一方 面也 目益 凸 显 出 企 业专利 管理滞后 的问题 。而《 业知识产 企
吨 标 准 煤 ,减 少 二氧 化
碳排放 量 7 . 。 55吨
阿里 巴巴获批设立博士 后科研 工作站
经 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 障部批准 ,阿里巴巴 ( 国)有 中 限公 司近 日正式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以进一步培养和引进 高层次科 技和 经营 管理人 才 ,增强 公 司的竞争 能 力和创 新 能
装 有 38 0多 块 不 同 型 号 的太 阳 能 电池 板 。年 发 电 量 达 2 0 6万 千 瓦 时 ,能 够 替 代 14 O
东 省佛 山市 南海 区知识产权局 、宁夏回族 自治区知识产权局 和 江西省南 昌市知识产权局 。
据 了解 ,试 点单位将主要承担起九 大任 务 ,包括通过运 用 知识产 权质押贴息 、扶持 中介服务等手 段 ,降低企业运用知识 产权 融资的成本 :在评估专业机构 和银 行之间搭建知识产权融 资服务 平台等 。
企 业 知 识 产 权 管 理 的 方 针 、体 系 要 求 、资 源
省地方知识产 权标 准《 业知 识产权 管理规 企 范》 ,成 为全 国首个企 业知识产权标准。
据 了解 ,从 2 0 0 3年 到 2 0 0 8年 ,江苏
管理 、运行控制 、合 同管理 、检查、分析和
改进 。标准 的发布 和实施 ,将为企 业提 供一
我国知识产权相关法律的历史沿革

祖国2018.10.上摘要:知识产权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科技实力的重要标尺,西方国家早早就建立了完备的知识产权法律保护体系,而我国知识产权法律制度起步较晚,仍有待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
基于此,本文回顾了我国知识产权相关法律的演变历程,并就我国知识产权相关法律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以期对我国知识产权法律保护起到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作用。
关键词: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历史沿革我国知识产权相关法律的历史沿革文/朱泽龙作为西方制度文明的典范之一,知识产权制度受到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
对我国而言,尽快建立健全知识产权法律保护体系,既是促进自身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必要举措,也是我国建设世界经济贸易强国的需要。
一、我国知识产权相关法律的的演变(一)专利权制度1898年,光绪皇帝听取康有为等人的意见,颁布了我国历史上第一部针对专利制度的官方文件———《振兴工艺给奖章程》,要求按照发明创造的意义、价值来批准专利,但因戊戌变法未获成功,该专利法规的实施并不顺利,最终不了了之,并且,该专利权制度本质上是一种官商督办企业的独占制度,与西方专利制度有着本质的区别。
1912年,我国进入民国时期,民国政府颁布了《奖励工艺品暂行规程》,对食品、医药品以外的发明创造给予5年以内的专利保护,但该专利法只适用于发明的工艺品,并不适用于制造方法。
1923年,当时的农商部颁布了《暂行工艺品奖励章程》,将发明或改进制造方法也涵盖在内。
1932年,国民党政府颁布了我国历史上首个比较完善的专利权制度———《奖励工业技术暂行条例》,到1944年,又颁布了我国历史上首个具有现代法律意义的专利权法规———《中华民国专利法》,但由于历史环境的制约,这部诞生于抗日战争末期的专利法所发挥的实际作用微乎其微。
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内百废待兴,中央人民政府于1950年颁布《保障发明权与专利权暂行条例》,但经该条例审批的专利屈指可数。
1954年,该条例被《有关生产的发明、技术改进及合理化建议的奖励暂行条例》所取代,1963年,新条例也被废止。
《企业知识产权合规管理体系》国家标准正在征求意见

《企业知识产权合规管理体系》国家标准正在征求意见近日,《》(GB/T 29490-2023)国家标准修订工作已进入征求意见阶段。
该标准修订版草案征求意见稿已正式发布。
社会公众可于2023年8月27日前登陆“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网站(点击文末“阅读原文”直接前往),提出意见或建议。
一、修订背景《》(GB/T 29490-2023)国家标准是我国首个知识产权领域的国家标准。
该标准自2023年颁布以来,得到了大批企业的贯彻实施,超过5万家企业通过了,有力促进了企业知识产权意识和管理水平的提升。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知识产权工作和企业发展的环境、形势、特点都发生了较大变化。
为更好地满足企业实际需要,全国知识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554)于2023年启动了《》(GB/T 29490-2023)国家标准修订工作,并于2023年5月正式立项(计划号为20230641-T-463),主管部门为国家知识产权局。
二、修订内容1、标准名称变更为《企业知识产权》为全面深入贯彻落实《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3-2035年)》,更好地满足当前企业对知识产权合规管理的迫切需求,为新阶段企业建立完善提供指引,本次修订将标准名称变更为《企业知识产权》。
2、采用ISO管理体系标准的高阶架构本次修订遵循ISO/IEC导则对管理体系标准的高层通用结构(High Level Structure),在结构、格式、通用短语和定义等方面进行了统一,使标准各条款的逻辑更加清晰、布局更为合理,便于与企业现有其他管理体系进一步融合,有利于企业提高管理体系的一致性和便捷性,进一步降低企业管理成本,提升企业综合管理绩效。
3、增强了标准的适用性本次修订在标准第8章“运行”和第9章“绩效评价”中,完善了对于专利、商标、著作权、商业秘密、地理标志等各类型知识产权的管理要求,从而扩展了标准对于不同类型知识产权的兼容性。
同时,本次修订明确了服务类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要求,使标准能够更好适用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各类型企业。
企业知识产权国际合规管理规范

企业知识产权国际合规管理规范目录一、前言二、定义和术语三、知识产权合规管理组织结构四、知识产权合规管理流程五、知识产权合规培训与宣传六、知识产权合规监督与检查七、知识产权合规风险管理八、知识产权合规处理与改进九、附则一、前言为加强企业知识产权国际合规管理,提高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确保企业在国际贸易中合规经营,依据相关国际法规和我国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特制定本规范。
二、定义和术语(一)企业知识产权:指企业依法拥有或控制的,具有独创性、实用性并能够带来经济利益的各类知识产权,包括专利、商标、著作权、商业秘密等。
(二)知识产权合规:指企业在知识产权方面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国际条约、行业标准和企业内部规章制度,确保企业经营活动中知识产权的合法性、合规性。
(三)知识产权合规管理:指企业为防范和降低知识产权风险,确保企业知识产权合规,采取的一系列组织、制度、流程和措施。
三、知识产权合规管理组织结构(一)企业知识产权合规管理部门:企业设立专门的知识产权合规管理部门,负责企业知识产权合规管理的组织、协调和监督工作。
(二)知识产权合规管理人员:企业配备专职或兼职的知识产权合规管理人员,负责企业知识产权合规管理的日常工作。
四、知识产权合规管理流程(一)知识产权合规风险评估:企业对新产品、新技术、新业务等进行知识产权合规风险评估,识别潜在知识产权风险。
(二)知识产权合规审查:企业在研发、采购、生产、销售等环节进行知识产权合规审查,确保经营活动符合相关法律法规。
(三)知识产权合规监控:企业对知识产权合规风险进行持续监控,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予以整改。
五、知识产权合规培训与宣传(一)企业定期组织知识产权合规培训,提高员工知识产权意识和合规能力。
(二)企业加强知识产权合规宣传,营造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氛围。
六、知识产权合规监督与检查(一)企业建立知识产权合规监督机制,对知识产权合规管理工作进行监督。
(二)企业定期开展知识产权合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粉 末 冶 金 工 业
Po W DER ETALLU RGY NDUS M I TR Y
Vo . 9 No 2 11 .
A p . 20 r 09
方 针 政 策
・
我 国 首个 企 业 知 识 产 权 管理 规 范颁 布
中图分类 号 : 6 1 D 0 文献 标识 码 : D
企业 知识产 权 体系 怎么 建立 ? 申请 的专 利 如何 运用 ?合 同 中的知 识 产 权 保 护应 该 怎 样 体现 ? 过 去 , 这 些都 是一 笔糊涂 账 , 企业 各搞 各 的 , 因为知识 产权 管 理混 乱 而 吃大 亏 的企 业 比 比皆是 。现 在 , 一 现 象 有 望 这
理 的一 种 全新标 准 , 主要适 用 于企业 知识 产权 管 理 , 定 了企业 知 识产 权 管理 的方 针 、 系 要求 、 规 体 资源 管 理 、
运行控 制 、 同管理 、 合 检查 、 析和 改进 。标 准 的发布 和实 施 , 为企 业提 供 一套从 事 知识 产权 管理 工作 的指 分 将 南 , 于指 导和 帮助企 业建 立 高效合 理 的知识 产 权管 理体 系 , 升企 业知 识产 权 的综 合管 理能 力和 战略 运用 对 提 能力 , 有 十分 重要 的意义 。 目前 , 具 江苏 省 即将在 全省 推行 贯标 工作 , 还将 制 定 出 对 达标 单位 的奖励 办法 。
了《 0 8 2 1 2 0 0 0年 资源节 约 与综合 利用 标 准发展 规划 》提 出 2 0 2 1 , 0 8 0 0年标 准 制 修订 重 点项 目 9 1项 , 2 其
中国家 标准 6 9项 , 业标 准 2 2项 。 4 行 7
国家标准 委表 示 ,规划 》 一步 完 善 了节 能 、 《 进 节水 、 节材 、 地 、 能 源 与 可再 生 能 源 、 节 新 矿产 资 源 综 合 利 用 、 旧产 品及 废 弃物 回收 与再 利用 和清 洁生 产等 8个 重点 领域 的标 准体 系框 架 , 废 形成 了系统 资源节 约 与综 合利 用标 准体 系 。
国家 发改 委将 会 同有关 部 门 , 组织 《 划 》 规 的宣 传和贯 彻 , 指导 行业 、 方积 极开 展资 源节 约标 准化 工作 , 进 地 促
资 源节 约型 、 环境 友好 型社会 的建 设 。 耀 星摘 自《 济情报 )0 9 1 8 经 ) 0 —0 —0 2
科技 部 四大 举 措 力促 科 学 发 展
从根 本上 得到 改善 。 日前 , 苏省 质量 技术监 督 局 、 技 厅 、 江 科 发改 委 等 8部 门联合 在 南 京 发 布江 苏 省 地 方标 准《 业 知识产权 管 理规 范 》 成为全 国首个企 业 知识 产权 标准 。 企 , 企 业 知识产 权工 作 的有效 开展 , 方面使 江 苏快 速成 长为 专利 大省 , 一方 面也 日益 凸显 出企 业专 利管 _ 另 理滞后 这 一薄弱 环节 。而 《 企业 知识 产权 管 理规 范 》 有效 地解 决 专利 管理 中 的许 多 问题 。它 是现 代企 业管 将
为切 实有 效推 动资 源节 约标 准化 作 , 划提 出 了 6项 保 障 措施 , 括 推 动标 准 制 定 与科 研 同步 、 极 规 包 积 跟踪 国际标准 、 强标 准 的宣传贯 彻 、 加 加快 标 准化技 术 机构 的建设 和人 才 培养 等《 划 》 规 发布 后 , 国家标 准 委 、
保 障 国家粮 食安 全提 供科 技支 撑 。第 三 , 前规 划部 署 重大基 础科 学 、 超 前沿 科学 技术 研究 等 有利 于科 技长 远 发 展 的前 瞻性部 署 , 以建 设一 批重 大科 学工 程 为重点 , 强科技 基 础能 力建 设 , 加 发挥 科技 的引 领作 用 , 提高 科
技 持续 创新 能力 , 实 国家发 展后 劲 。第 四 , 夯 创新 科技 体 制机 制 以技术 创 新 体 系建 设 为 突破 口, 力 提 升 企 着
中图分 类号 : 6 1 D 0 举措 分别 是 : 第一 , 加大 科技 对产 业结 构优 化 和产业 技 术升 级 的支撑 力 度 , 大力 发 展 高新 技 术 及 产 业 , 动产 业 结 构 推 和经 济结 构 的战 略调整 ; 尽快 启动 节 能 与新 能 源 汽 车推 广 等 高 新 技术 成 果转 化 和推 广 工 程 , 加 强 自主 品 把 文献 标识 码 : D 科技 部负 责人 日前介 绍 , 科技 部将 采取 四大举措 来 应对 国 内外严 峻 的经济 形势 , 进科 学发 展 。这 四项 促
牌、 自主知 识产 权 的高技 术产 品 出 口摆 在更 加 突 出的位 置 ; 大力 发 展低 碳 经 济 和循 环 经 济 , 展新 能 源 和 环 发 保 技术 , 大节 能减 排技 术攻 关 和推 广应 用 力 度 ; 快 实 施 重 大 专 项 , 动 、 展 并 形 成 新 的 战 略产 业 。第 加 加 带 发 二 , 力发 展现 代农 业 , 大 “ 大 加 粮食 丰产 科技 工程 ” 的实 施力 度 , 保粮 食 安全 。通 过培 育 高 产新 品种 和 实 施 确 粮食 丰产技 术集 成 配套提 高单 产 , 并对 科技 成果 大 面积 推广应 用 , 依靠 科技 提 高粮食 产量 、 展粮 食生 产 , 发 为
耀 星摘 自《 中国技 术 市场报 ) 0 9 1 0 ) 0 —0 —2 2
国家 将 修 订 资 源 节 约 与 综 合 利 用 标 准 9 1项 2
中 图分类 号 : 0 D6 1 文献 标识码 : D
国家标 准化 管理 委员 会传 出消 息 , 国家标 准委 、 国家发 改委 、 工业 和信 息 化部 等 1 6个部 门近 日联 合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