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理论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实践探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8
建构主义理论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实践探讨
■刘 颖/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临河河套学院摘 要:随着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高校音乐专业的发展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改革对高校教学模式的不断完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高校的钢琴专业,作为一门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原有的以“教师、教材、经验”为核心的教学模式,显然已经与现实不相符。

我们应该在原有基础上去粗取精,将建构主义理论与高校钢琴教学相结合,创新出新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建构主义理论 高校钢琴教学 实践
建构主义作为一门强调将学习理论从行为主体发展到认知主义的新发展,它所关注的是学生,提倡学生应该主动建构认识。

因为,建构主义所要求的学习环境符合时代要求,因此得到了广泛的支持,将建构主义的的普遍理论同教学实践相结合,日益成了国内外学校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

一、建构主义理论观点及其优势(一)知识观
建构主义主张质疑知识的客观性和确定性,强调知识的动态性。

这一观点与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是不断运动和永恒发展的观点相契合,是正确的、客观的,同那些认为知识是前人获得的关于世界正确的认识的观点存在本质区别,以此获得的知识更符合客观实际,因而保证了学习研究的正确方向。

(二)学习观
建构主义强调学习的情境性、社会互动性和主动建构。

一个良好的学习情境,对于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激发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至关重要,良好的教学情境,可以使学生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更有利于对知识的理解、学习。

社会互动性强调的主要是理论同客观实际的联系,不仅注重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而且注重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利用。

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之处,通过理论指导实践,实践丰富和发展理论。

建构主义强调的是“人”主张鼓励学生自主建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现在强调的
“以人文本”的学生观相一致。

(三)学生观
建构主义强调学生经验世界的丰富性和差异性。

教学中注意学生的经验和生活范围,尽量使学生能理解,教学内容尽量不要超出范围。

教学中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使学生将课堂同生活实际相联系,此外建构主义注意到了学生的差异性,注意因材施教,以此来关注学生。

(四)教学观
强调情境式教学,合作式学习。

将教学活动融合于情境之中,使得学生更有利于对知识的理解与接受,不但突破了原有的教学的模式化,而且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们求知的兴趣。

合作式学习对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能力有重要的作用。

二、优化建构主义理论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应用
(一)以学生为中心,教会学生质疑权威、主动建构
在教学活动中,要始终将学生看作是学习的主体,将传统的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传授改为学生主动探索。

教学活动可以在师生互动交流中展开,教师同样可以扮演一个参与者的身份,形成一种师生平等的关系,使学生敢于和教师交流。

教师奖的要“少而精”,给学生留出充足的思考空间,让学生自主讨论、探究。

例如,在教学钢琴时,教师可以故意犯错误,并且向学生询问,如果没有人发现,教师可以自己承认错误出在哪里,并且启发学生,不管是教师还是教材都不是绝对的,要始终批判的看待,这样一来,不但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而且培养学生敢于质疑权威的能力,激发学生对学习的探索。

(二)创造情景、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做依托,学生的潜质才有利于被充分激发。

因此,教师应当善于运用教育机智,适当铺设情景,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野蜂飞舞”时,教师可以先来播放一段现实当中群蜂飞舞的音频,让学生感受一下,并且猜一下是什么的声
音,通过设置悬疑的方式导入课程。


者请同学模仿蜜蜂的声音,从一只、两只到一群蜜蜂飞舞,以此作为切入课题的手段。

(三)小组合作式学习方法
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同学之间正确的合作关系,使学生认识到大家不存在竞争关系,只有抱团才会走得更长远。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们的学习特点分组,使小组内成员可以取长补短,相互学习,共同发展。

也可以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这样更有利于班际关系的融洽,学生间的交流。

例如,在鉴赏《森林狂想曲》的时候,教师可以随意按照座次或者学号进行分组,并派发小组任务,一组和二组鉴赏整首曲子的风格,而三组四组鉴赏曲子中间风格的变换。

教师也可以加入到当中去,最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小组之间进行沟通交流。

三、结语
在学生主体性地位被加强的背景下,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需求,将建构主义融入高校钢琴教学中是建构主义理论和高校钢琴教学模式的共同创新,不仅探索出一种全新的教育教学模式,而且补充和完善了建构主义理论的观点和增加了创新的案例。

相信在融合了建构主义观点下的新模式更加符合要求,能够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真正的能够享受学习过程,完善学习目标,发挥主体作用,切身体会到教育改革所带来的方便。

参考文献:
[1]好卓娜.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钢琴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北京:中国音乐学院,2016.
[2]瞿昙.从建构主义角度探索情感在钢琴教学中的作用[D ].苏州:苏州大学,2015.
[3]谢雅君.建构主义理论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实践[D ].湘潭:湖南科技大学,2013.
[4]王九彤.新世纪以来我国高校钢琴教学理论的对外借鉴[J ].音乐研究,2011(06):93~10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