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卷15议兵篇诗解5王者军制诛伐必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荀子》卷15议兵篇诗解5王者军制诛伐必义
题文诗:
王者军制,将死旗鼓,御死其辔,百吏死职,
士大夫者,死其行列.闻鼓而进,闻金而退,
顺命为上,有功次之.令不进进,犹不退退,
其罪惟均.不杀老弱,不猎禾稼,服者不擒,
格者不舍,犇命不获.凡诛也者.非诛百姓,
诛乱民者.民扞其贼,则是亦贼.顺刃者生,
傃刃者死,奔命者贳.微子启者,归封于宋;
曹触龙者,断斩于军;殷之服民,所以养生,
无异周人.故近周者,歌讴乐之,其远周者,
竭蹷趋之,幽闲辟陋,莫不趋使,而安乐之,
真诚所致,四海之内,天下一家,通情达礼,
莫不从服,是谓人师.诗经有曰:自西自东,
自南自北,无思不服.王者有诛,义伐无战,
城守不攻,兵格不击,敌之上下,相喜庆之,
王不屠城,亦不潜军,不留兵众,师不越时.
乱国之民,乐王之政,不安其上,欲王其至.
【原文】
临武君曰:“善!请问王者之军制。


孙卿子曰:“将死鼓<1>,御死辔,百吏死职,士大夫死行列<2>。

闻鼓声而进,闻金声而退<3>,顺命为上,有功次之。

令不进而进,犹令不退而退也,其罪惟均。

不杀老弱,不猎禾稼<4>,服者不禽,格者不舍,犇(注:同“奔”)命者不获。

凡诛,非诛其百姓也,诛其乱百姓者也。

百姓有扞其贼,则是亦贼也。

以故顺刃者生,苏刃者死<5>,奔命者贡<6>。

微子开封于宋<7>,曹触龙断于军
<8>,殷之服民,所以养生之者也,无异周人。

故近者歌讴而乐之,远者竭蹷而趋之<9>,无幽闲辟陋之国<10>,莫不趋使而安乐之,四海之内若一家,通达之属,莫不从服,夫是之谓人师。

诗曰<11>:“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

”此之谓也。

王者有诛而无战,城守不攻,兵格不击,上下相喜则庆之,不屠城不潜军,不留众,师不越时。

故乱者乐其政,不安其上,欲其至也。

临武君曰:“善!”
〔注释〕
<1>按古代作战的制度,主将自掌旗鼓指挥三军。

战鼓是主将的指挥岗位。

“将死鼓”也就是殉身于其职守。

<2>“大夫”为连类而及之词,或为衍文。

<3>金:金属之器,指钲[zhēng音争]、铙[náo音挠]之类,似铃而无舌,用槌敲击作响以作为停止进军的号令。

<4>猎:通“躐”,踩,践踏。

<5>苏:通“傃[sù音素]”,向。

<6>贡:当为“贳”字之误(刘师培说)。

贳[shì音世],赦免。

<7>微子:名启,商纣的庶兄,归周后周公旦让他统率殷族而封于宋,是宋国的始祖。

此文称“开”,可能是刘向避汉景帝(刘启)讳而改。

<8>曹触龙:商纣王之将,荀子说他是奸臣,参见第十三篇。

<9>竭蹶:见第八篇注。

<10>无:见第九篇注<9>。

辟:通“僻”。

<11>引诗见《诗·大雅·文王有声》。

〔译文〕
临武君说:“说得好。

请问称王天下者的军队制度。


荀卿说:“将军为战鼓而牺牲,驾驭战车的死在缰绳旁,各级官吏以身殉职,战士死在队伍中。

听见战鼓的声音就前进,听见钲、铙的声音就后退;服从命令是最重要的,取得战功在其次;命令不准前进却前进,就像命令不准后退却后退一样,它们的罪过是相同的。


杀害年老体弱的,不践踏庄稼,对不战而退的敌人不追擒,对抵抗的敌人不放过,对前来投顺的不抓起来当俘虏。

凡是讨伐杀戮,不是去讨伐杀戮那百姓,而是去讨伐杀戮那扰乱百姓的人;百姓如果有保护那乱贼的,那么他也就是乱贼了。

因为这个缘故,所以顺着我们的刀锋转身逃跑的就让他活命,对着我们的刀锋进行抵抗的就把他杀死,前来投顺的就赦免其罪。

微子启归顺周朝而被封在宋国;曹触龙负隅顽抗而被斩首于军中;商王朝那些降服周朝的民众用来养身的生活资料,和周朝的人没有什么两样;所以近处的人歌颂周朝而且热爱周朝,远处的人竭尽全力地来投奔周朝,即使是幽隐闭塞偏僻边远的国家,也无不前来归附而听从役使,并且喜欢周朝,四海之内就像一个家庭似的,凡是交通能到达的地方,没有谁不服从,这可以称作是人民的君长了。

《诗》云:‘从那西边又从东,从那南边又从北,没有哪个不服从。

’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称王天下的君主有讨伐而没有攻战,敌城坚守时不攻打,敌军抵抗时不攻击,敌人官兵上下相亲相爱就为他们庆贺,不摧毁城郭而屠杀居民,不秘密出兵搞偷袭,不留兵防守占领的地方,军队出征不超过预先约定的时限。

所以政治混乱的国家中的人民都喜欢他的这些政策,而不爱自己的君主,都希望他的到来。


临武君说:“说得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