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合川区古楼中学七年级数学下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新人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市合川区古楼中学七年级数学下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新
人教版
完卷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
一、选择题:(选一个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每小题4分,共48分)
1.下面的四个图形中,∠1与∠2是对顶角的是( )。
A .
B .
C .
D .
2.14的平方根是( )。
A .1
2 B .1
2- C .1
2± D .1
16±
3.下列式子正确的是( )。
A .49=7±
B .337=7--
C .25=5±
D .2
=3-(-3)
4.如图,已知AB ⊥CD ,垂足为O ,EF 为过
O 点的一条直线,则∠1与∠2的关系一定成立的是( )。
A .相等 C .互补
B .互余 D .互为对顶角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无限小数都是无理数 C .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
B .带根号的数都是无理数
D.实数包括正实数、负实数
6.已知点P(m ,1)在第二象限,则点Q(-m ,3)在(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7.已知在同一平面内三条直线a 、b 、c ,若a ∥c ,b ∥c ,则a 与b 的位置关系是( )。
A .a ⊥b
B .a ⊥b 或a ∥b
C .a ∥b
D .无法确定
8.如图,把一块含有45°角的直角三角尺的两个顶点放在直尺的对边上,如果∠1=20°,那么∠2的度数是( )。
A .30° C .20° B .25°
D .15°
9.一个正数x 的平方根是2a -3与5-a ,则x 的值是( )。
A .64
B .36
C .81
D .49
1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 (-4,0)和B (0,2),现将线段AB 沿着直线AB
平移,使点A 与点B 重合,则平移后点B 坐标是( )。
A .(0,-2)
B .(4,2)
C .(4,4)
D .(2,4)
11.如图:探照灯、锅形天线、汽车灯以及其它很多灯具都与抛物线形状有关,如图所示是一探照灯灯碗的纵剖面,从位于O 点的灯泡发出的两束光线OB 、OC 经灯碗反射以后平行射出。
如果图中∠ABO=α,∠DCO=β,则∠BOC 的度数为( )
A.1800
–α-β B.α+β C. (α+β) D.900 +(β-α)
12. 如图,数轴上表示1、3的对应点分别为点A 、点B .若点A 是BC 的中点,则点C 所表示的数为 ( ) A .31- B .13- C .32- D .23-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3.4的算术平方根是 。
14.命题“同角的余角相等”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是。
15. 若+∣b+1∣+(c+1)2=0,则a+b-c= 。
16.把一张长方形纸片ABCD 沿EF 折叠后ED 与BC 的交点为G ,D 、C 分别在M 、N
的位置上,若∠EFG=55°,则∠2=_______.
17.已知点P 在第二象限,且到x 轴的距离为2,到y 轴的距离为3,则点P
的坐标为 。
18. 定义“在四边形ABCD 中,若AB ∥CD ,且AD ∥BC ,则四边形ABCD 叫做平行四边形。
”若一个平行四边形的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是(0,0),(3,0),(1,3),则第四个顶点的坐标是 .
三、解答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19.(1)
16+327-+33-2(3)-
(2)| 1-2 |+|2-3|+|2-1 |
20.如图,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OD=3,CD=AB=5,点A坐标为(-2,0)(1)请写出B、C、D各点的坐标;
(2)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
四、解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写出必要的演算过程)
21.完成下面推理过程:
如图,已知DE∥BC,DF、BE分别平分∠ADE、∠ABC,可推得∠FDE=∠DEB的理由:∵DE∥BC(已知)
∴∠ADE= .( )
∵DF、BE分别平分∠ADE、∠ABC,
∴∠ADF=1
2
,
∠ABE=1
2
.( )
∴∠ADF=∠ABE()
∴∥ . ( ) ∴∠FDE=∠DEB. ( )B
A
E
F
D
22. ABC ∆与C B A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图.
(1)分别写出下列各点的坐标:A ' ; B ' ;C ' ;
(2)说明C B A '''∆由ABC ∆经过怎样的平移得到? .
(3)若点P (a ,b )是ABC ∆内部一点,则平移后C B A '''∆内的对应点P '的坐标为 ;
(4)求ABC ∆的面积.
23. 已知,如图,EF ⊥AC 于F ,DB ⊥AC 于M ,∠1=∠2,∠3=∠C ,
求证:AB ∥MN
1 2
D
A
B C E F
M N
3
24.细观察,找规律
下列各图中的MA1与NA n平行.
(1)图①中的∠A1+∠A2=______度,
图②中的∠A1+∠A2+∠A3=______度,
图③中的∠A1+∠A2+∠A3+∠A4=______度,
图④中的∠A1+∠A2+∠A3+∠A4+∠A5=______度,…,
第⑩个图中的∠A1+∠A2+∠A3+…+∠A10=______度
(2)第n个图中的∠A1+∠A2+∠A3+…+∠A n=______.
五、解答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写出必要的演算过程)
25、如图,长方形OABC中,O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A点的坐标为(4,0),C点的坐标为(0,6),
点B在第一象限内,点P从原点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着O—C—B—A—O的路线移动(即:沿着长方形移动一周)。
(1)写出点B的坐标
(2)当点P移动了4秒时,描述出此时P点的位置,并求出点P的坐标。
(3)在移动过程中,当点P到x轴距离为5个单位长度时,求点P移动的时间。
26、如图①②所示,将两个相同三角板的两个直角顶点O重合在一起,像图①②那样放置.
(1)若∠BOC=60°,如图①,猜想∠AOD的度数.
(2)若∠BOC=70°,如图②,猜想∠AOD的度数.
(3)猜想∠AOD和∠BOC的关系,并写出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