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压力蒸汽灭菌器生物安全性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硕士学位论文
实验室压力蒸汽灭菌器生物安全性研究
姓名:沈瑾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
指导教师:张流波
20070601
—j@:j!实验室压力蒸汽灭菌器生物安全性研究4)胰蛋白胨大豆琼脂培养基(TSA):
将169TSA成品溶于400ral蒸馏水中,并调节pH值在7.O±0.2,经121"C压力蒸汽灭菌后使用。

5)0.1%的胰蛋白胨生理盐水溶液(0.I%TPS):
胰蛋白胨0.49;NaCI3.49:TWEEN一800.4ml;加400ml蒸馏水溶解,并调节pH值在7.0±0.2,经121℃压力蒸汽灭菌后使用。

6)固体负载:空试管、三角瓶、吸管、镊子等
7)液体负载:水、试剂、培养基等
8)温度压力测定仪(图卜1)
9)下排气式压力蒸汽灭菌器:日本HIRAYAblA公司HVE一50容积50L
10)脉动真空式压力蒸汽灭菌器:XHJC-A型BD抗力综合检测器(图卜2)
11)两个贮物铝盒(图卜3):A盒上下均有透气小孔,B盒仅上盖有透气小孔。

图卜1温度压力测定仪
图卜2)【HJC_A型肋抗力综合检测器
—迥实验室压力蒸汽灭菌器生物安全性研究
●●●●~●●
铝盒A(上下通气)铝盒B(仅上盖通气)
图卜3贮物铝盒
1.2.2方法
实验室灭菌固体一般用115"C、121"C、126"C、132"C、134"C:斤种温度““,下排气式压力蒸汽灭菌器用115"C、121℃和126"C,预(脉动)真空式压力蒸汽灭菌器一般用132℃和134℃。

实验室灭菌液体一般用115。

C和121"C两种不同的温度,最常用的是121。

C,但在灭菌含糖试剂或含糖培养基时必须用115"C,以免高温破坏试剂的成分。

实验剩余的菌悬液和培养物是实验室最常见的废弃物,现以嗜热脂肪杆菌芽孢作为实验指示菌,观察下排气式压力蒸汽灭菌器在灭菌温度为121℃时,不同灭菌时间下悬液和培养物的灭菌情况。

1.2.2.1实验前物品的灭菌情况(固体负载)
1)下排气式压力蒸汽灭菌器
①灭菌器内装入70%的固体负载,靠近排气口处横放一个装有十支中试管的试管包(图卜4),内含两支装入化学指示卡和生物指示剂的试管(其中一支有试管帽另一支没有);竖放一个装有十支中试管的试管包(图1—5),内含三支装入化学指示卡和生物指示剂的试管(一支竖放有试管帽,一支竖放没有试管帽,一支倒放有试管帽);并放置温度压力探头。

设定固体灭菌程序(表1-1),开启灭菌器。

实验室压力蒸汽灭菌器生物安全性研究
图卜4横放试管包的组成图卜5竖放试管包的组成
②灭菌循环结束后,取出化学指示卡观察其变色情况,若变为标准色或超过标准色则变色合格;取出生物培养指示剂,将其内含培养基的玻璃管捏碎后于56。

C培养48d',时,观察变色情况,同时设阴、阳性对照,阳性对照变色,阴性对照和实验用生物培养指示剂不变色,则灭菌合格;探头取出后联机读数(图1-6),确定灭菌周期所有时间点的温度和压力,判定灭菌温度、时间是否与设定值一致。

表卜1下排气式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固体的实验灭菌程序
灭菌程序重复实验次数


●●一’.
—^Sj!实验室压力蒸汽灭菌器生物安全性研究
图卜6温度压力探头联机读数
2)脉动真空式压力蒸汽灭菌器(肋抗力综合检测器)
灭菌器置物筐中装入70%的固体负载,横放一试管包,竖放一试管包(试管包的组成同上),放入温度压力探头。

将置物筐放置于排气口上方,关闭灭菌器柜门,选择“抗力测定程序”,脉动三次,设定灭菌程序(表1—2),启动灭菌。

灭菌循环结束后,取出化学指示卡、生物指示剂及温度压力探头,结果判断同上。

表卜2脉动真空式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固体的实验灭菌程序
灭菌程序重复实验次数
i.国j竺竺兰曼垄苎釜圣堕兰竺竺塞全堡!壅
、~∥,
3)相同灭菌程序下,不同包装固体的灭菌效果比较
贮物铝盒A、B各装入十支中试管(图卜7),每层中间两支试管装有生物指示剂和化学指示卡;另将十支中试管(中间两支试管装有生物指示剂和化学指示剂)用新牛皮纸包成试管包C(图卜8)。

铝盒A、B,试管包C和温度压力探头放置于下排气式压力蒸汽灭菌器中,装入其他固体负载,使灭菌器总的装载量为70%,设定固体灭菌程序(表卜3)。

灭菌循环结束后,取出化学指示卡、生物指示剂及温度压力探头,结果判断同上。

表卜3实验灭菌程序
灭菌程序重复实验次数
铝盒下层指示剂的放置铝盒上层指示剂的放置
图卜7贮物铝盒中试管及指示剂的放置方式
图l一8试管包C的组成
—姆实验室压力蒸汽灭菌器生物安全性研究
●●一._-
1.2.2.2实验前物品的灭菌情况(液体负载)
下排气式压力蒸汽灭菌器内装入70%的液体负载,靠近排气口处竖放一个装有十支中试管的试管包,每支试管底部有3ml水,内含两支装入化学指示卡和生物指示剂的试管(其中一支有试管帽另一支没有),化学指示卡紧贴水面但未沾水(图卜9),生物指示剂2/3浸入水中(图i-10),并放置温度压力探头。

设定液体灭菌程序(表卜4),开启灭菌器。

灭菌循环结束后,取出化学指示卡、生物指示剂及温度压力探头,结果判断同上。

图卜9试管包中化学指示卡图I-10试管包中生物指示剂
表卜4下排气式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液体的实验灭菌程序
灭菌程序重复实验次数
;,‘≯;实验室压力蒸汽灭菌器生物安全性研究≮・[i§谚.Z苎竺兰竺2苎翌查竺兰兰!兰竺竺竺苎
’、…一,
平),再进行两两比较。

两两比较时,采用多个样本率比较的X2分割法,为保证检验假设中I型错误a的概率不变,需重新规定检验水准,本章节中资料三组间的两两比较,有公式得新检验水准a’=O.0125;五组间的两两比较,有公式得新检验水准Ⅱ’=O.0045。

1.3结果
1.3.1灭菌温度、压力和时间的测定结果
实验中,两台灭菌器在不同的灭菌程序下,温度、时间的实测值均与设定值一致,下面分别列举不同灭菌程序的温度压力变化图。

1)HVE一50下排气式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程序为115"C25min,实测灭菌温度范围为115~115.2。

C,实测灭菌时间为25.1min,其温度压力曲线图如下(图1-11)。

图卜11下排气式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程序为115。

C25min的温度压力曲线图
—j、鲤L——————!型塑坚塑竺塑
●●●_一●●
2)HVE一50下排气式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程序为115"C30rain,实测灭菌温度范围为115~115.212,实测灭菌时间为30rain,其温度压力曲线图如下(图1-12)。

图卜12下排气式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程序为115。

C30min的温度压力曲线图3)HVE一50下排气式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程序为121℃lOmin,实测灭菌温度范围为121~121.3。

C,实测灭菌时间为10.1min,其温度压力曲线图如下(图1-13)。

图卜13下排气式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程序为1214ClOmin的温度压力曲线图
实验室压力蒸汽灭菌器生物安全性研究
4)HVE一50下排气式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程序为121℃15min,实测灭菌温度范围为121~121.4。

C,实测灭菌时间为15.1min,其温度压力曲线图如下(图1-14)。

图卜14下排气式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程序为121℃15min的温度压力曲线图
5)HVE-50下排气式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程序为121℃20lllin,实测灭菌温度范围为121~121.4。

C,实测灭菌时间为19.9min,其温度压力曲线图如下(图卜15)。

图卜15下排气式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程序为121℃20min的温度压力曲线图
●●●●~●●
—j鲤j实验室压力蒸汽灭菌器生物安全性研究
6)HVE一50下排气式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程序为126"C5min,实测灭菌温度范围为126~126.3"C,实测灭菌时间为5min,其温度压力曲线图如下(图卜16)。

图1-16下排气式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程序为126℃5min的温度压力曲线图7)fiVE一50下排气式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程序为126℃lOmin,实测灭菌温度范围为126~126.4"C,实测灭菌时间为10.1min,其温度压力曲线图如下(图卜17)。

图1-17下排气式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程序为126℃lOmin的温度压力曲线图
—jgL——————』型塑堕塑竺塑
●●●。

一●-
8)BD抗力综合测试仪,灭菌程序为132"C4min,脉动三次,实测灭菌温度范围为132~132.1℃,实测灭菌时间为4min,其温度压力曲线图如下(图1-18)。

图卜18BD抗力综合检测器灭菌程序为132℃4min的温度压力曲线图
1.3.2实验前物品的灭菌情况结果(固体负载)
1.3.2.1下排气式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固体负载时(表1-5),同一负载在相同灭菌温度下,延长灭菌时间可增加灭菌合格数;不同放置方式的固体负载,经相同的灭菌程序后得到的灭菌结果也不同。

图2一lAGI一10采样
图2—2Andersen采样使用真空泵图2—3Andersen采样器不使用真空泵
2.2.2.1制备菌悬液
将已有粘质沙雷氏菌肉汤培养物分纯,25"C培养48小时,选择单个典型菌落普通斜面培养基传代,培养24小时后取少量新鲜培养物放入肉汤,恒温摇床37。

C培养24小时备用。

(计数1.2~3.6X108cfu/m1)
现存枯黑芽孢为1.5~1.58x10”cfu/ml
———j国j竺竺皇垩塑鲞塑圣堕兰竺竺窒竺竺!查、~_,’
抽真空结束后(50s)取下采样器,25℃培养48h(重复5遍)。

步骤同上,但不使用真空泵(重复5遍)。

步骤同上,但每层载体染30ral的粘质沙雷氏菌,使用真空泵的实验重复5遍,不使用真空泵的实验重复5遍。

2)Andersen六级采样器采灭菌器B排出的气体
所有步骤同灭菌器A的采集方法。

2.2.2.5统计学方法
有关数据用SAS9.1软件包分析,数据进行两样本的t检验,取p<O.05作为显著性差异水平。

2.3结果
粘质沙雷氏菌在25℃培养时形成粉红色菌落(图2-4),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培养后形成表面粗糙不透明的微黄色菌落,菌落中央有一黑点(图2-5)。

培养皿培养后有上述菌落即可计数。

图2-4粘质沙雷氏菌ATCCl4756图2-5枯草黑色变种芽孢ATCC937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