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州市2020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二次月考试卷(II)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泰州市2020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二次月考试卷(I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14题;共28分)
1. (2分) (2019九下·洛江期中) 下列成语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 积沙成塔
B . 釜底抽薪
C . 百炼成钢
D . 死灰复燃
2. (2分) (2019九上·普陀期中) 和水的化学性质无关的是()
A . 氢气与氧气燃烧生成水
B . 氧化钙遇水放热
C . 水通电产生两种不同的气体
D . 二氧化碳通入水中,溶液呈酸性
3. (2分)(2016·三明) 2016年世界环境日中国纪念活动的主题是“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下列说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 . 购物时用布袋代替塑料袋
B . 农田过量施用农药、化肥
C . 工厂的废水经处理后再排放
D . 城市推广使用氢燃料电池客车
4. (2分) (2018九上·茂名期中) 日常生活中发生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 水果榨成汁
B . 木材劈成块
C . 高粱酿成酒
D . 小麦磨成面粉
5. (2分)对资料或实验证据的分析是否正确,直接关系到科学探究是否符合客观事实。

下图为实验室用等质量的高锰酸钾和氯酸钾(另加少量的二氧化锰),分别制取氧气的数据分析示意图。

下列依据图示信息所得出的分析正确的是()
A . 同时开始加热,先收集到氧气的是氯酸钾
B . 用相同容积的试管制取较多量的氧气时,宜选择氯酸钾为原料
C . 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使氯酸钾产生的氧气质量增加
D . 反应时间较长的是高锰酸钾
6. (2分) (2017九上·瑶海期中) 将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分成相等的A、B成份,在A中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粉末可产生氧气,直接加热B也产生氧气。

下列图象能表示上述过程的是:()
A .
B .
C .
D .
7. (2分) (2018九上·漳州期末) 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了其化学性质的是()
A . 焦炭用于冶炼金属
B . 石墨制铅笔芯
C .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D . 金刚石切割玻璃
8. (2分) (2018九上·沙雅期中) 元素的化学性质由()决定
A . 最外层电子数
B . 中子数
C . 质子数
D . 核外电子数
9. (2分)化学中常常出现“1+1≠2”的有趣现象,但也有例外.一定温度下符合“1+1=2”的事实的是()
A . 1L水与1L酒精混合后的体积等于2L
B . 1g镁与1g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所得的溶液质量等于2g
C . 1g硫粉在1g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2g二氧化硫
D . 向1g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加入1g硝酸钾固体能得到2g硝酸钾溶液
10. (2分)中科院广州化学所采用高效催化二氧化碳,生产“全降解二氧化碳塑料”,因成本低,有望成为今后通用的塑料品种,这项技术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二氧化碳塑料与普通二氧化碳结构完全相同
B . 二氧化碳塑料会产生白色污染
C . 用工业废弃二氧化碳生产塑料,有助于缓解温室效应
D . 二氧化碳塑料不能在空气中燃烧
11. (2分)(2017·峄城模拟) 某同学向如图实验装置中通入气体X,若关闭活塞A,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若打开活塞A,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则气体X和洗气瓶内溶液Y分别可能是()
A B C D
X CO2HCl CO2HCl
Y NaOH浓硫酸浓硫酸Na2CO3
A . X:CO2、Y:NaOH
B . X:HCl、Y:浓硫酸
C . X:CO2、Y:浓硫酸
D . X:HCl、Y:Na2CO3
12. (2分) (2015九上·环县期中) 日常生活常接触到“含氟牙膏”、“高钙牛奶、碘盐”、“富硒茶叶”、“加铁酱油”等用品,这里的氟、钙、碘、硒、铁指的是()
A . 单质
B . 原子
C . 离子
D . 元素
13. (2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NO2和Fe2O3都是氧化物
B . 生铁和钢都是铁合金
C . 空气和液氧都是混合物
D . 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14. (2分) (2016·青岛) 食醋是厨房中常用的调味品,它的主要成分是乙酸,乙酸分子的模型如图所示,其中代表一个碳原子,○代表一个氢原子,代表一个氧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乙酸是一种化合物
B . 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
C . 乙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
D . 乙酸分子中的碳原子、氢原子、氧原子的个数比为1:2:1
二、填空题 (共6题;共22分)
15. (3分) (2015九上·官渡期中)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 为防止药品滴在桌面上,胶头滴管可伸入试管内部滴加液体
B . 用量筒取13.37mL的稀硫酸
C . 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
D . 向酒精灯内添加酒精时,不能超过酒精灯容积的
16. (4分) (2020九上·莘县期末)
(1)化学用语是最简明、信息丰富、国际通用的语言。

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2个铝原子________;
②碳酸根离子________;
③五氧化二磷中磷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 。

(2)物质世界处处离不开化学。

从甲烷、一氧化碳、氮气、氧气烧碱熟石灰中选取合适的物质,将其化学式填写在下列横线上
①常作保护气的物质________;
②天然气的主要成分________;
③改良酸性土壤的碱________。

17. (4分) (2018九上·东台期中) 如图1为某同学进行电解水实验的装置图,据此回答:
(1)图中B端为电源的________(填“正”或“负”)极。

(2) C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名称是________,C、D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比约为________,质量比为________。

(3)上述实验可以得出:水是由________组成的。

(4)在水的电解实验中,发生改变的微粒是________。

(5)在上海世博园区内有许多饮水台,可取水直接饮用。

其饮用水处理步骤如图(2)所示;步骤③对应的作用是___________(填字母,下同),
A . 杀菌消毒
B . 吸附杂质
(6)保护水资源,防止水污染是每个公民和全社会的责任.下列做法有利于防止水资源污染的是_____。

A . 农业生产中要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
B . 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C . 将海水淡化
18. (4分) (2019九上·台安月考) 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的化学学科的重要思维方式。

根据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1)上述示意图中,共包含________种元素,它们之间的本质区别是________不同。

(2) A,B,C,E中属于阳离子的是________(填离子符号)
(3)若D表示某元素的原子,则m=________,该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容易________(选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19. (4分)在C+O2CO2反应中,________ 份质量的碳与________ 份质量的氧气反应生成________ 份质量的二氧化碳,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比为(化成最简)________ .
20. (3分) (2018九上·阜阳期中) 用化学用语填空:
(1) 2个氢原子________;
(2)氯离子________;
(3)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________;
(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________;
(5)可以用来保存食品、作保护气,且在空气中所占体积分数最大的是________;
(6)将小白鼠放人密闭容器中,可以存活一段时间,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__;
三、推断题 (共1题;共2分)
21. (2分) (2019九上·石林期中) 甲、乙、丙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已知甲、乙组成元素相同,且甲、乙、丙中有一种物质为水,一种为单质。

(1)写出甲的化学式________;
(2)写出由丙到乙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四、流程题 (共1题;共4分)
22. (4分)海洋是巨大的资源宝库,从化学的视角看:
(1)元素资源:海水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________(填元素符号);从物质在水中溶解的规律和水天然循环的角度看,该元素含量最高的原因是________.
(2)淡水资源:淡化海水可以用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吸附法B.蒸馏法C.过滤法D.电解法
该过程是________(填“化学变化”或“物理变化”).
(3)矿产资源:海底蕴藏着大量的“可燃冰”(含甲烷),甲烷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
(4)你还知道海洋中有哪些资源?________(写一种)
五、实验题 (共1题;共6分)
23. (6分)(2017·望谟) 化学实验里,老师给学生准备了如图几种实验装置
(1)指出仪器的名称:a ________,b________;
(2)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为________(填序号),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实验室用F 制取二氧化碳的收集装置应选择________(填序号).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若将铜网换成铁网,可能产生的后果________;;实验室用装置B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氨气是极易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其水溶液称氨水。

实验室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两种固体制取氨气,则发生装置为________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将收集满氨气的集气瓶倒扣在滴有无色酚酞的水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

六、科学探究题 (共1题;共3分)
24. (3分)(2018·西城模拟) 某实验小组做“滴水生火”实验,向包裹过氧化钠(Na2O2)的棉花上滴水,观察到棉花燃烧。

资料:Na2O2与H2O反应生成O2和NaOH
(实验1)验证反应的生成物
步骤操作现象
①取0.5 g Na2O2固体于锥形瓶中,加入50 mL蒸馏水,得溶液A 固体全部消失,产生大量气泡
②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锥形瓶_____
③取5 mL溶液A于试管中,滴加1滴酚酞溶液溶液变红
(1)证明②中有O2生成的现象是________。

(2)依据③的现象,判断溶液A呈________(填“酸性”、“碱性”或“中性”)。

(3)【发现问题】③中溶液变红后,约2分钟褪为无色。

【查阅资料】a.Na2O2与H2O反应分为两步:
①Na2O2与H2O反应生成H2O2和NaOH ②H2O2分解
b.通常条件下,NaOH溶液与MnO2不反应
c.H2O2有漂白性,能使变红的酚酞溶液褪色
d.向5 mL 不同浓度的NaOH溶液中滴加1滴酚酞溶液,现象如下表:
NaOH溶液的浓度30%10%1%
现象变红,15 s后褪色变红,40 s后褪色
变红,10分钟内
不褪色
【猜想与假设】本实验中,溶液褪色的原因可能是:a.生成的O2
b.溶液中的H2O2
c.溶液中NaOH的浓度
(实验2)验证猜想
编号实验
I
II 取10 mL 溶液A于试管中,加入适量MnO2,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

产生无色气体,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III i. 取10 mL 溶液A于试管中,……,过滤
ii. 取5 mL滤液于试管中,滴加1滴酚酞溶液。

溶液变红,10分钟内不褪色
【实验结论】猜想a不成立,猜想b成立,猜想c不成立
综合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I的现象是________。

(4)实验II的目的是________。

产生无色气体的原因是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5)补全实验i:取10 mL 溶液A于试管中,________,过滤。

七、计算题 (共1题;共3分)
25. (3分)(2018·梧州) 为了测定某硫酸铜溶液的质量分数,小杨同学取50.0g样品置于烧杯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质量和生成沉淀质量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请计算:
(1) NaOH的化学式量为________。

(2)硫酸铜刚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g(保留一位小数)。

(3)硫酸铜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共14题;共28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二、填空题 (共6题;共22分)
15-1、
16-1、
16-2、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8-1、
18-2、
18-3、
19-1、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三、推断题 (共1题;共2分) 21-1、
21-2、
四、流程题 (共1题;共4分)
22-1、
22-2、
22-3、
22-4、
五、实验题 (共1题;共6分)
23-1、
23-2、
23-3、
六、科学探究题 (共1题;共3分) 24-1、
24-2、
24-3、
24-4、
24-5、
七、计算题 (共1题;共3分) 25-1、
25-2、
25-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