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小学数学计算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议小学数学计算题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根本任务就是培养学生正确计算能力。
在整个小学数学中教学中,计算教学直接关系着学生对数学知识与根本技能掌握,关系着学生观察、记忆、注意、思维等能力开展,关系着学生学习习惯,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培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错误原因解决方法
计算是小学数学教学根本内容,它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占比重很大。
培养学生正确计算能力一直是小学数学教学目之一。
?小学数学新课标?中规定“要使学生具有进展整数、小数、分数四那么计算能力。
〞在教学要求中也强调“使学生能够正确进展整数、小数、分数四那么计算对于其中一些根本计算要到达一定熟练程度并逐步做到计算方法合理灵活。
〞从量上看,在小学数学教材中计算占有较大比重。
从低年级20以内整数加减法、乘法口诀、口诀试商,到中年级两位数整数乘除法,再到高年级小数、分数加、减、乘、除四那么运算纯粹计算教学贯穿了整个小学数学教材。
另外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这三大领域,都与计算密不可分。
从质上看,计算在训练学生缜密思维、严谨态度、快速反响等方面也有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计算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地位。
我县小学阶段学生水平测试不允许学生使用计算器,而在阅卷过程中,我发现有好大一局部学生运算能力比拟差,致使数学成绩偏低,原因是小学数学测试中计算量比拟大,计算没
有过关。
可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做计算题时,特别容易出错,且准确率低。
如何纠正在计算中出错呢?首先,必须分析他们计算出错原因。
只有找出原因,我们教学才能顺利进展。
我一直教学数学,我发现学生计算很容易错,于是,近几年来,我对学生计算能力进展了大规模调查研究,认真分析了学生运算错误原因。
在调查中我发现:造成学生计算失误原因主要存在于两个方面:一个是知识因素,另一个是非智力因素。
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注意力不集中,观察事物缺乏整体性,注意力集中时间,常发生抄错数字,写错符号以及漏写数字等所谓粗心错误。
二、概念、法那么不清。
概念、法那么是思维根本形式,只有概念明确才能判断正确,运算推理才会符合逻辑,概念不清便会引起计算错误。
三、感知不明确。
如,有学生把26看作62,把“+〞看成“÷〞。
四、负迁移影响。
由于小学生思维能力薄弱,感知试题时,总是受到容易计算局部,能简便运算,比拟熟悉局部等强刺激作用,以至于把运算法那么,定律等知识忽略掉而造成干扰,对相似知识点往往难于区分。
如,25×4=100是一个强信息,很多学生在计算24×5
时受到干扰而产生错误。
五、思维定势负面影响。
例如,教学完20以内进位加法后,学生习惯了用“凑十法〞进展计算,而见到不同“8-6〞之类题目,往往会不假思索得到“14〞。
六、不良学习习惯,态度。
良好学习习惯是保证计算正确重要条件。
良好作业习惯包括:认真书写习惯,审题习惯,检查习惯,检验习惯。
正是由于学生这些习惯没有完全养成,所以容易造成计算出错。
七、枯燥无味兴趣淡薄
有些学生对计算题感到枯燥无味,没兴趣,因此在计算时不能全面准确地看题、认真耐心地分析,更不能正确合理地选择算法,题目未看清就动笔,做完不检查,从而造成了计算失误。
八、情感脆弱引起心理紧张
有些小学生在计算时,一旦教师提出了速度要求,他们无意识错误就会增加。
遇到一些重要考试,他们也会出现莫名其妙错误,分析其原因,就是由于情感脆弱引起心理紧张所造成。
九、先入为主——造成思维定势
由于受屡次重复练习某一类型习题影响,使学生先入为主,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势。
例如:在学习了加法结合律后练习3.27-1.25+1.7时,少数学生受其影响会这样算:3.27-1.25+1.7=3.27-〔1.25+1.75〕=3.27-3=0.27,这就造成了
错误。
〔〕+4=4, ( )-4=4,〔〕×4=4,〔〕÷4=4。
对于这组类型题,一般学生不会做错加法与乘法题,但是会做错减法与除法题,在出错背后,是因为这两道题涉及了逆向思维,会错成0-4=4或者1÷4=4。
十、简算
A、〔100+2〕×50=100×50+50
×9-3.2+2××
B、125×16=125×8×8,125×16=125×8+8
这类型简算题出错,大局部在于学生对于乘法分配律理解问题。
178-135+22-65=〔178+22〕-〔135-65〕
×35÷7××4〕÷〔35÷7〕
178+11.53-(12-1.47)=(178+12)-(11.53+1.47)
此类错误,第一、二道主要是学生对于减法与除法性质理解不透彻,同时算式数字是何种形式串连起来存在认识缺乏,所以在交换位置后,找错连接符号;
十一、根本功不扎实
学生很大一局部计算题是根本功不扎实造成。
如乘法口诀表不熟,二十以内进位加法与退位减法不熟练,除数是两位数除法试商以及加减乘除运算顺序,在一定程度上都会造成错误。
不良学习习惯,态度。
良好学习习惯是保证计算正确重要条件。
良好作业习惯包括:认真书写习惯,审题习惯,检查习惯,检验习惯。
正是由于学生这
些习惯没有完全养成,所以容易造成计算出错。
十、负迁移影响。
15×4=60是一个强信息,很多学生在计算14×5时受到干扰而产生错误。
怎样才能做到在考试时计算题少错或不错,主要做到以下几点:一、 1看:做题前,先完整地看清每个数与每个运算符号,进展初步感知。
2想:在看清题目根底上,弄清数据特、点运算之间关系,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理方法,确定运算步骤。
3算:在确定计算步骤与方法后,认真地进展计算。
4查:每算一题及时自觉检查一下,看一下计算方法是否合理、数据与运算符号是否抄错、括号与小数点是否抄漏、计算结果是否写错。
二、持之以恒——加强口算、熟记常用数据训练
口算是笔算根底,只有提高口算能力,才能提高笔算速度与计算正确率。
而且计算是环环相扣,如果学生两位数加一位数根底较差,就会影响到乘法计算。
因此,无论是哪个年级都必须按本年级要求,经常严格地对学生进展必要口算训练,做到天天练,逐步到达熟能生巧、又对又快程度。
三、亡羊补牢——抓好错例分析
错误是难免,发现错误,应引导学生说出错误原因并辅以思想教育。
教师应经常有针对性地选择常见典型错例,让学生分析、
讨论,通过集体“会诊〞,到达既“治病〞又“防病〞目。
对于那些形近而容易出错式题,应组织比照练习,克制学生思维定势消极作用,培养学生比拟鉴别能力。
四、要重视学生注意力培养。
平时,教师就要要求学生在计算时,从审题、计算到书写,一气呵成,中途不东张西望。
根据学生“好胜〞心强这一特点,还可以选择作业典型,提出口头表扬或书面表扬,让学生仿效,逐步养成良好习惯。
五、注重首次新知识感知。
如在板书中显示,语言强调,或采用反例,可以专项训练,或比照辨析,以保证在开场时就形成鲜明印象,尽量减少失误。
六、加强计算根本功训练。
我们可以在每一节课去前用几分钟时间进展口算训练,有易到难,坚持下去,学生计算能力一定会逐步提高。
在计算中,我们还有必要引导发现与总结一些运算技巧,并加以灵活运用,也可到达事半功倍效果。
七、注重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
培养学生书写工整、格式标准、自觉检查、随时验算好习惯。
八、重视学生兴趣培养,诱发学生求知欲。
兴趣培养是小学教学中最活泼最现实因素。
它有利于学生形成良
好学习动机,也有利于落实减轻学习过重负担,还能有力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开展学生智力,提高学生素质。
九、锻炼学生意志,促使学生刻苦学习,克制学习中困难。
意志品质是个性素质核心环节,学生意志品质主要包括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与自制力等机体内容。
在教学中,我们要注意启发式教学原那么,把问题留给学生,多给学生练习时机,培养学生钻研精神。
与不达目不罢休毅力。
有时当解决问题时遇到了困难,走上了死路,就需要机智灵活,提醒学生另辟蹊径,从另一个角度去思考问题,防止思维定势影响。
运算能力具有综合性,与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等相互渗透、互相支持。
在小学生计算错误中,每种错误都包含着学生对计算法那么或技巧不熟练,教师不能单纯强化训练,而应该在重视理解质根底上,再来强调量练习,而前一个是关键,才能让小学生计算到达知其然与所以然。
总之,提高学生计算能力并不是简单与迅速,而是一个细致、长期过程,我们必须认真钻研教材、研究学法、备好学生,从细处着手,精心与耐心培养,正确引导,是学生思维活动充分展开,不断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教材使用为学生着想,我们要把教材中所表达数学思想、教育理念、科学精神,在教学过程中用聪明智慧火花,点燃每一个学生数学之光。
[2]杨庆余.小学
[3]严玉梅;;新课标下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探究];时代
教育(教育教学版);
[4]胡述;;浅谈小学数学简便运算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