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灸应急预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针刺异常情况应急预案
针刺异常情况应急预案
(一)、注意严格消毒:针刺消毒,应包括术者的双手,针具及患者的穴区。

(二)、针灸意外发生之后,立即拔出全部针灸针并迅速地作出准确判断,包括属于哪一类损伤,损伤的部位以及程度以便进一步救治。

(三)、针灸意外的处理,轻度气胸、局部血肿、晕针等。

诊室内即可处理。

中、重度气购,深部位的折针,重要内脏的损伤等,需送大医院处理。

针灸晕针应急预案
(一)、发现患者晕针时应立即停止针刺,起出全部留针,给患者进行心理辅导,缓解患者紧张情绪。

(二)、扶持患者平卧:头部放低,松解衣带,注意保暖。

(三)、轻者静卧片刻,给饮温茶或糖水即可恢复。

如未能缓解者,用指掐或针刺急救穴。

(四)、待患者恢复后嘱患者治疗时不可空腹,给患者讲解针灸的适应症和注意事项。

针灸滞针应急预案
(一)、当刺出现滞时,首先应与患者进行沟通,缓解患者紧张情绪,使局部肌肉放松。

(二)、延长留针时间,用循、摄、按、弹等手法,或在滞附近加刺一针,以缓解局部肌肉紧张。

(三)、如因单向捻针而致者,需反向将针捻回。

针灸弯针应急预案
(一)、当针刺出现弯针时,医生应冷静处理,与患者进行沟通,缓解者紧张情绪,使局部肌肉放松。

(二)、出现弯针后,不能再行手法。

如针身轻度弯曲,可慢慢将针退出若弯曲角度过大,应顺着弯曲方向将针退出。

(三)、因患者体位改变所致者,应嘱患者慢慢恢复原来体位,使局部肌肉放松后,再慢慢退针。

切忌强拔针、猛退针。

针灸断针应急预案
(一)、当针刺出现断针时,医生应冷静处理,与患进行沟通,缓解患者紧张情绪,使局部肌肉放松。

(二)、嘱患者不要紧张、乱动,以防断针陷入深层。

(三)、如残端显露,可用手指或镊子取出。

若断端与皮肤相平可用手指挤压针孔两旁,使断针暴露体外、用镊子取出。

如断针完全没入皮内、肌肉内。

诸外科会诊在X线下定位,用手术取出。

气胸
(1)安静休息。

如患者无明显的气急、发绀,针刺后只有伤侧轻度胸部不适,活动后
气短,来诊时间已过24小时以上,经X线诊断肺萎缩在15~20以内者,又没有防碍气胸自然吸收的原发病,一般卧床休息5—7天。

(2)排气减压。

凡是患者在针灸后短期内(1~2小时)出现明显胸痛、呼吸困难、肺萎缩在20%以上、胸膜腔内呈正压者(或在诊断性试穿时,针栓被气体自然顶出).经观察症状有逐渐加重趋势,均应立即排气。

常用方法穿刺排气:操作简便,尤其在病情紧急情况下,可立即排气,在病侧锁骨中线第二肋间,使用人工气胸器穿刺排气。

闭式引流排气:多数针刺所致气胸,为单纯性闭合气胸,经穿刺排气很快伤口愈合。

少数病人穿刺效果不好,临床症状和X线证实以及胸腔测压,穿刺后一度好转后又加重者,需要胸腔插管、水封并引流。

针灸的作用
1、疏通经络:通过针灸刺激局部穴位,起到对神经的传导作用。

2、调和阴阳:如三棱针点刺放血能泄热养阴;另外,灸法有一定的温补作用,所以针灸能调和阴阳。

3、扶正祛邪:治疗疾病时,针灸包括很多种手法,如补泄手法,对疾病能起到扶正祛邪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