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守株待兔》(第二课时)教案及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守株待兔》(第二课时)
教案及反思
▶教学目标
1.会认“宋、耕”等4个生字,会写“守、株”等9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能借助注释读懂课文,说出农夫被宋国人笑话的原因。
3.能说出“阅读链接”中乘车人所犯的错误。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能借助注释读懂课文,说出农夫被宋国人笑话的原因。
▶教学策略
1.识字写字
识字:本课要求会认的字有4个,可以在读文的过程中相机学习,也可以把有关联的字联系起来,如,“耒”和“耕”两个字,农夫用耒来耕田,就是“耕”的意思。
写字:本课要求会写的字有9个。
教学时,指导学生注意笔画要穿插、避让的字,注意横画较多的字,提醒学生注意横画的长短和距离,避免拥挤。
2.朗读教学
本课是一篇要求背诵的小古文,在教学时要充分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式反复朗读课文,感受文言文的韵味,并熟读成诵。
教
师要注重范读引导,指导学生正确停顿。
借助课文的注释和插图,帮助学生疏通文义。
▶教学准备
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写“耕、触、颈、释、其”5个字。
2.理解《守株待兔》的故事寓意。
3.阅读“阅读链接”,了解《南辕北辙》的故事内容,知道乘车人犯的是什么错误,与同学交流。
▶教学过程
板块一复习导入,引入知识
1.背诵课文,引入学习。
(1)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守株待兔》这则寓言,下面我们一起来背诵这篇课文。
(2)课件出示要求会认的字和会写的字组成的词语,指名认读,齐读。
课件出示:
宋国耕地释放希冀守护一株等待
2.温故知新,复述课文。
(1)借助注释和课文插图,结合生活实际,利用自己掌握的知识,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
(2)课件出示原文,指名逐句说一说故事内容。
课件出示:
宋人有耕者。
田中有株。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回忆上节课的内容,复习巩固课文意思,衔接新课。
板块二感悟主题,读懂故事
1.感悟主题。
(1)耕者为什么会被别人嘲笑呢?
(2)你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同桌讨论,全班交流。
(3)教师归纳:不能将偶然发生的事当成必然,要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做事。
(4)联系实际:你在生活中遇到过哪些跟守株待兔类似的事情?能分享给大家吗?
2.古今对照,感知异同。
(1)课件出示现代文《守株待兔》。
课件出示:
宋国有个农夫正在田里翻土。
突然,他看见有一只野兔从旁边的草丛里慌慌张张地跑出来,一头撞在田边的树桩上,便倒在那儿一动也不动了。
农夫走过去一看,兔子死了。
因为它奔跑的速度太快,把脖子都撞折(shé)了。
农夫高兴极了,他一点儿力气没有花,就白捡了一只又大又肥的野兔。
他心想:要是天天都能捡到野兔,日子就好过了。
从此,他再也不肯出力气种地了。
每天,他把耒放在身边,守在树桩跟前,等待着第二只、第三只……野兔自己撞死在树桩上。
世上哪有那么多便宜事儿啊!农
夫当然没有再捡到撞死的野兔,而他的田地却荒芜了。
因为没能再次得到兔子,农夫自己也沦为了宋国的笑柄。
(2)对比阅读,说说文言文的《守株待兔》和现代文的《守株待兔》的不同之处。
【设计意图】明确课文寓意,在其基础上,将课堂延伸到生活实际中,通过身边的事例,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寓意。
板块三阅读链接,拓展延伸
1.默读材料,读懂故事。
课件出示《南辕北辙》。
(1)学习了《守株待兔》这个故事,我们进一步感受到寓言故事“小故事,大道理”的魅力。
请大家默读《南辕北辙》。
(2)用自己的话跟同桌讲一讲这个故事。
(3)全班交流故事内容,教师相机指导。
2.理解《南辕北辙》的道理。
(1)小组讨论:故事中的坐车人错在哪里?
(2)小组选出代表交流。
(故事中的坐车人错在把去楚国的方向搞反了)
(3)读了这则寓言,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4)学生交流,教师总结:方向错了,一切的有利条件和努力都白费了。
3.结合情境,活学活用。
课件出示:
情境:有位同学,学习不认真。
有一次数学考试,选择题特别多,他不会做,就随便蒙,竟然蒙对了大半,考试及了格。
从
那以后,他更不认真学习了。
同学劝他,他说:“没关系,我能蒙对!”
你会怎样劝说这位同学?
通过学生自学,理解课后“阅读链接”中《南辕北辙》这个故事的寓意。
将在课堂上学到的学习文言文的方法进行迁移实践。
板块四发现规律,指导书写
1.复习生字。
(1)课件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字,指名读,全班齐读。
守株待宋耕触颈释其(2)观察字形,思考怎样记住它们,同桌之间说一说。
(3)反馈指导。
2.写字指导。
(1)观察并说说字的各偏旁的位置,注意笔画的变形、退让、延伸等。
教师引导总结:“释”字左边“”的首笔是平撇,第五笔竖贯通上下,一笔写成;“其”字中间有两横,两竖左低右高。
(2)教师范写,学生描红。
(3)学生反馈评议。
(4)评价修改,再练写。
【设计意图】让学生先观察后写字,使写字教学更高效。
通过教师引导,启发学生养成关注字体间架结构的好习惯。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文言文寓言,通过一个耳熟能详的故事告诉我们:不劳动就不会有收获,不能靠碰运气过日子,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鉴于三年级的学生接触文言文不多,我以读为主,紧扣重点词、句,带领学生朗读,读好、读懂,加强学生的感受与体验,力求把读作为学生学习和探究问题的重要手段。
接着让学生借助课文注释,分小组合作弄清楚文言文的主要意思,并能够自己讲述出来。
这样让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学习,在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中读懂寓言故事,体会寓意,获得教益。
另外,字词教学仍旧是教学中的重点,需要通过多种方法的朗读来把握字词。
最后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更深刻地理解寓言,并能够活学活用。
这样,教师在课堂上能游刃有余,学生也会积极参与课堂,而不是裹足不前。
教学中只有真正把课堂的自主权还给学生,才会得到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