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专项复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专项复习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
1. 阅读《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回答问题。
[1]理解“迎凉”,判断正误。
(1)“迎凉”符合秋叶的季节特点,也表达了诗人心中感到凉
爽。
(__________)
(2)“迎凉”既符合秋叶的特点,也与诗人心中的伤感相融
合。
(_________)
[2]诗中的“河”指___________,“岳”指_________。
“三万里”言河之_______,“五千仞”言岳之_________。
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之情。
[3]本诗与陆游的《_________》一诗主题基本相同,表达了作者对________的同情,对___________的期盼,同时暗含着对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不满。
2. 课外阅读。
别董大[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1]这首诗中描写的景物有哪些?
[2]诗中写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抒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自己的话说说“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望洞庭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
白银盘里一青螺。
(1)“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A.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B.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C.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2)“白银盘里一青螺”中的“青螺”指的是()
A.洞庭湖
B.君山
C.西湖
(3)这首诗中运用比喻手法的一句是()
A.湖光秋月两相和
B.潭面无风镜未磨
C.遥望洞庭山水色
(4)读完这首诗,我眼前出现了这样一幅画面。
4.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_____________,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_____________。
[1]把诗句补充完整。
[2]这首古诗的作者是_______代______________。
[3]解释下列词语。
之:________________ 广陵:________________
尽:________________ 烟花:________________
[4]解释诗歌后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首诗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然而在诗句中却找不到“友情”这个字眼。
诗人巧妙地将依依惜别的深情寄托在对________________的动态描写之中,将情与景完全交融在一起了,真正做到了含吐不露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读下面的古诗,并回答下列问题。
乞巧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
[2]“乞巧”,又名“______”,时间是农历__________,民间有妇女对月穿针的习俗。
[3]诗中引用了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传说的诗句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
6. 阅读直通车。
望洞庭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
白银盘里一青螺。
1.“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A.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B.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C.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2.“白银盘里一青螺”中的“青螺”指的是( )
A.洞庭湖
B.君山
C.西湖
3.这首诗中运用比喻手法的一句是( )
A.湖光秋月两相和
B.潭面无风镜未磨
C.遥望洞庭山水色
4.读完这首诗,我眼前出现了这样一幅画面。
7. 课内阅读。
完成《示儿》文后习题。
示儿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1]补全古诗内容,诗中的“乃翁”指的是________。
[2]《示儿》以其______来表现诗人强烈的爱国情感。
[3]诗中,临终前,诗人的遗憾是(用原句回答)_________;诗人的遗恨是(用原句回答)__________;诗人的遗愿是(用原句回答)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表达了作者( )
A. 对儿子们深深的期望
B. 坚定的信念和悲壮的心愿,以及深深的爱国、报国之情
8. 阅读。
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1]诗的前两句写所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句写所闻:
________(均用诗中词语回答)
[2]“春风不度玉门关”中的“春风”除了指自然现象之外,还指
________________,这句诗运用了________手法。
[3]“黄河远上白云间”中的“远上”和“一片孤城万仞山”中的“孤”历来为人们所称道,请任选其一试做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歌前两句以远川高山衬托“孤城”,描绘出边地的雄阔苍凉之景。
B.“杨柳”指《折杨柳》曲,古诗文中常以杨柳喻送别情事。
C.全诗极写戍边者不得还乡的怨情,情绪消极悲切。
9. 古诗词三首。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请你用曲线画出诗中所表现的诗人追求理想境界的诗句。
[2]作者诗中出现几个美好高洁的意象?有何深意?
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自己的话写出你对“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首联“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把地点、时间、季节、环境全点出来了。
B.颔联“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一静一动,一光一声,先视觉,后听觉,写出了山间自然景物的幽静。
C.颈联“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作者以动写静,以有声衬无声,先听觉后视觉,进一步突出了山间生活的幽静。
D.全诗格调清新,富于生活气息,于诗情画意中寄托了诗人高尚的情怀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己亥杂诗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1]这首诗歌的作者是______代的_______________。
[2]解释下列字词在是诗句中的意思。
生气()九州()
恃()喑()
万马齐喑()究()
[3]用自己的话写出“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诗中选用“九州”、“风雷”、“万马”、“天公”这样的具有壮伟特征的主观意象,寓意深刻,气势磅礴。
B.诗的前两句用了两个拟人句,写出了诗人对当时形势的看法。
C.“万马齐喑究可哀”一句,深刻地表现了龚自珍对清朝末年死气沉沉的社会局面的不满。
题临安邸
(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1]解释下面字词在原诗句中的含义。
邸______________ 几时休_____________
休______________ 直_________________ 熏________________
[2]“西湖歌舞几时休?”这句诗的修辞手法是()。
A.设问句
B.祈使句
C.反问句
[3]结合当时写作背景,理解诗句,判断对错。
(1)诗的头两句“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抓住临安城的特征:重重叠叠的青山,鳞次栉比的楼台和无休止的轻歌曼舞,写出当年虚假的繁荣太平景象。
(_____)
(2)辛辣的讽刺中蕴含着极大的愤怒和无穷的隐忧。
(_____)
(3)“暖风”指的是自然界的春风。
(_____)
10. 古诗练习。
长相思
山一程,水一程,,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故园无此声。
[1]补全词句,完成练习。
[2]写出下列字的意思。
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长相思》的作者是_____代的_______。
词的上阕描写的是
______________的情景,下阕描写了将士们_______________的情景。
[4]“故园无此声”中“故园”指________,“此声”指词中的________,表达了诗人____的感情。
[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人随着大队人马向山海关外进发,一路上跋山涉水,历尽辛苦。
B.众多的帐幕里深夜还亮着灯,出行在外的人们久久不能入睡,苦不堪言。
C.一阵风过后接着一阵雪,使家乡无风无雪的词人心烦意乱,思乡之情油然而生。
D.这首词描绘了词人出行关外的艰辛和凄苦,抒发了词人浓郁的思乡之情。
11. 课外阅读。
琴诗
苏轼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1]解释词语。
若:______________ 何: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里的问题是什么?请你给出一个答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小重山
岳飞
昨夜寒蛩①不住鸣。
惊回千里梦,已三更。
起来独自绕阶行。
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
旧山松竹老,阻归程。
欲将心事付瑶琴。
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注:①蛩(qióng):蟋蟀。
[1]下列名句中为岳飞所写的一句是()
A.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B.自许封侯在万里。
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C.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D.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2]词中说的“心事”指________。
[3]这首词的主旨句是________。
[4]有人评岳飞词说:“一种壮怀能蕴藉(含蓄不显露),诸君细读《小重山》。
”请结合这首词所表达的感情,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说说诗句的意思,并体会诗句表达的思想感情。
(1)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意思是:_________。
表达了作者______之情。
(2)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意思是:____________。
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之情。
14.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题临安邸
(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1]诗的头两句“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抓住了临安城的特点:__________的青山,___________的楼台和无休止的轻歌曼舞,写出当年虚假的繁荣太平景象。
(各填一个四字词语)
[2]“暖风”、“游人”在诗中有怎样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人对统治者提出质问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诗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