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决策资源与决策支持(1)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j
X= AX + Y
Y =(I - A)X
(I-A)-1是(I-A)的逆矩阵,称为列昂节夫逆阵。 (I-A)-1-I 称为 完全消耗系数矩阵,记为(bij)
投入产出模型计算
根据投入产出模型中总产品(X)和最终产品(Y) 之间的方程,可以进行X与Y之间的换算,具体有以下 三种方式:
⑴如果在经济系统中已知总产量 X=(X1,X2,…Xn)T,利用方程: Y=(I-A)X 可求出最终产量 Y=(Y1,Y2,…Yn)T
第2章
决策资源与决策支持
(1)
2.1 决策资源
2.2 决策支持 2.3 模型实验的决策支持 2.4模型组合方案的决策支持
2.1 决策资源
2.1.1数据资源 2.1.2模型资源 2.1.3知识资源
2.1.1数据资源
1.数据概念 数据是对客观事物的记录,用数字、文字, 图形、图像,音频、视频等符号表示。 数据经过数字化后能够被计算机存贮、 处理和输出。 数据本身是没有意义的。数据经过解释并 赋予一定的意义之后,便成为信息。
本体实例
本体应用
本体定义了一个领域的公共词汇集,利用这个公 共词汇集,可实现信息共享和知识共享。 在知识工程领域中研究本体的目的是解决人与机 器之间或机器与机器之间的交互问题。 本体的应用主要有: (1)本体在语义Web中的应用; (2)信息检索和异构信息的互操作问题。
习题 1,2,5,6,8,9
数理逻辑是以命题逻辑和谓词逻辑为基础,研究命题、 谓词及公式的真假值。 1.命题逻辑 在命题逻辑中,有五种关系: ∧(与),∨(或),〜(非), → (如果…那么, 即蕴含), (等价,即当且仅当) 这五个关系称为联结词,它们之间有优先关系,从 高到低有:〜、∧、∨、→、
定义1:由命题(p,q,r, … )或用联结词 ( 〜、∧、∨、→、 )连接的命题,组合而 成的公式称为合适公式
2.1.3 知识资源
知识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规律性的认识。
知识是有规律性的信息,它一般表示为 关系、表达式或过程, 它能指导行动、发挥作用。
经合组织(OECD)对知识的分类
(1)知道什么是知识(Know-What,即事实知识), 关于事实方面的知识。
(2)知道为什么的知识(Know-Why,即原理知 识),事物的客观原理和规律性的知识。 (3)知道怎样做的知识(Know-How,即技能知 识),用于改变世界的知识。 (4)知道有谁的知识(Know-Who,即人际知识), 知道谁能做哪些事的知识,即人际交往知识。
“定类数据、定序数据”描述的是事物的 属性,只能表示事物性质类别(有限个 数),它们属于离散数据,称为定性数 据,适合进行定性分析。
“定距数据、定比数据”说明事物的数量 特征,能进行数学运算,它们属于连续 数据,称为定量数据,适合进行定量分 析。
3.数据的管理
(1)数据库 数据库的特点是: ①数据共享:为多个用户和多个应用程序服务。 ②最小冗余:尽可能不作重复存储。 ③数据的独立性:数据库中数据与应用程序不 存在依赖关系。 ④数据由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统一管理 和控制 。
2.1.2.2运筹学模型
1.线性规划与非线性规划 (1)线性规划 它是研究在线性约束条件下,求解线性目标函 数的极值问题。 (2)非线性规划 它是研究具有非线性约束条件或目标函数的极 值问题。
2.动态规划 它是研究多段(多步)决策过程的最优化问题。 3.网络理论 研究网络一般规律和网络流问题的各种优化 理论和方法。 4.决策论 它是根据系统的状态信息和评价准则选取最 优策略的数学理论。
⑵如果经济系统中已知最终产量 Y=(Y1,Y2,…Yn)T,利用方程: X=(I-A)-1Y 可求出总产量X=(X1,X2,…,Xn)T ⑶如果经济系统中已知总产品X和最终产品Y, 利用方程: X-Y=((I-A)-1-I)Y 可求在中间产品(X-Y)
2.1.2.4预测模型
预测模型主要有: 特尔斐法 回归法 时间序列法 增长曲线法 …等。
i
ji
(3) 投入产出方程
Xij + Yi = Xji + Zi j=1 j=1
ji ji
n
n
(4) 投入产出表的关系
n Y = i i=1 n Z i =1
i
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在总量上相等。说明最 终产品与增加价值在数量上是相等的。 (5)直接消耗系数矩阵
aij = Xij (i, j = 1,2,...,n)
2.投入产出模型
研究和分析国民经济各部门间产品生产和 消耗之间的数量依存关系。 各个生产部门都需要从其它生产部门购入 产品,同时也为其它部门生产产品。
投入产出表
产出 投入 物 质 消 耗 部门 1 部门 2 部门 n 小计 中间产品 部门 1 部门 2 … 部门 n 小计 x11 x12 … x1n E1 x21 x22 … x2n E2 xn1 xn2 … xnn En 消费 最终产品 积累 出口 合计 y1 y2 yn 总产值 x1 x2 xn
例如:句子“若天空无云并且地面无风,则天不 会下雨”,用命题的合适公式表示为: (P ∧ Q)→(〜 R) 其中P表示“天空无云”,Q表示“地面无风”, R表示“天会下雨”。
2. 谓词逻辑
在谓词逻辑中,把反映某些特定个体的概念称为个体 词,而把反映个体所具有的性质或若干个体之间所 具有的关系称为谓词。 定义2:在谓词中,如果个体都是一些简单的事物,则 称是一阶谓词。若有些变元本身就是一阶谓词,则 称为二阶谓词。 在谓词逻辑中需要考虑到一般与个别、全称和存在, 并引入全称和存在两个量词。 全称量词:表示所有的,对每一个等。 存在量词:表示至少有一个。
5.统筹法 它是网络理论在计划和管理工作中的具体 应用方法,主要是指计划协调技术 (PERT)和关键路径法(CPM)。
2.1.2.3经济数学模型
1.计量经济模型 计量经济模型一般是由变量、参数、余项 (随机干扰项)等组成的方程组。 借助计量经济模型可进行经济结构分析、 经济发展预测、经济政策评价和经济计 划论证。
定义3:由单个谓词或由联结词 联结的多个谓词 或含有或的谓词,以及它们的组合公式称为谓 词逻辑的合适公式。 例如:句子“每个储蓄的人都获得利息。”表示 成谓词公式为:
x (y)(S ( x, y)) M ( y) (y)( I ( y) E( x, y))
其中:x表示人,y表示钱,谓词S( )表示储蓄, M( )表示有钱,I( )表示利息,E( )表示获得。
隐性知识(实践知识),是隐含的经验类 知识,它是个人或组织经过长期积累而 拥有的知识,通常不易用言语表达,传 播给别人比较困难。
技能知识(Know-how)和人际知识 (Know-who)属于隐性知识。
计算机中的知识表示有: 数理逻辑 产生式规则 语义网络 框架 剧本 本体等。
2.1.3.1数理逻辑
一个完整的本体应由概念、关系、函数、公理和实例等五类基 本元素构成。因此,我们把本体表示为如下形式: O∷={C,R,F,A,I}, C:概念,通常按照一定的关系形成一个分类层次结构。 R:关系,表示概念之间的一类关系。如概念之间的 “subclass-of”(子类)关系、“part-of”(部分)关系等。 F:函数,是一种特殊的关系,其中第n个元素Cn相对于前面n1个元素是惟一确定的。函数可以用如下形式表示: F:C1×C2×…×Cn-1→Cn。 A:公理,概念或者概念之间的关系所满足的公理,是一些永真 式 I:实例,属于某概念类的基本元素,即某概念类所指的具体实 体。
例如,“20”是用数字表示的数据,它本 身没有意义。 将它放在数据库中“年龄”属性下,它被 表示为“20岁”; 将它放在“价格”属性下,就表示为“20 元”。 “20岁”和“20元”就成为了信息.
2.数据种类
(1)定类数据,依据事物的属性或性质进行分类的数据。 把我国城 市按地理位置分为广东、湖南、江西等。 (2)定序数据,依据事物的某种关系排序或分级的数据。 把学生分为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研究生等。 (3)定距数据,对事物的属性进行精确的划分,明确指出事物的 不同。 人正常体温是36°左右,当人体温度到38°表示他已经发烧 了。该类数据能进行加、减运算。 (4)定比数据,能进行比值、比率计算来对比事物差别的数据。 商品销售额等,可以求出一商品销售额是上月的2倍。该类数 据能进行加、减、乘、除运算。
2.1.3.2产生式规则
产生式规则知识一般表示为: if A then B,即 表示为:如果A成立则B成立。简化为: A→B。其知识的前提中可以是多个事实组成, 多个事实之间可以是与(and ∧)关系,也可 以是或(or ∨)关系。 如:A = a ∧ B = b ∨ C=c → D=d。
四种类型的知识划分成两大类别: 显性知识(理论知识)和隐性知识(实践知 识)。 显性知识(理论知识),指可以通过正常的语言 方式传播的知识,以书本、报纸、杂志、计算 机知识库等形式存储,便利交流、共享和转移 事实知识(Know-what)和原理知识(Knowwhy)属于显性知识。这类知识适用范围大, 通用性强。
(2)数据仓库
数据仓库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兴起以来, 发展异常迅速。
各大数据库厂商都推出自己的数据仓库的 商品软件, 国内外的大型企事业都纷纷 建立自己的数据仓库,以提升自己的竞 争优势。
2.1.2 模型资源
模型不是现实世界本身,模型是对于现实 世界的事物、现象、过程或系统的简化 描述。
重点研究辅助决策显著的数学模型:统计 学模型、运筹学模型、经济数学模型和 预测模型等。
Y X
新创 工资 Vj 造价 利润 Wi 值 小计 折旧 总产值 v1 m1 v2 m2 vn mn
d1 x1
d2 x2
dn xn
(1) 产出方程
X =
i j =1
X
ij
n
+Y
i
( i = 1, 2,..., n)
(2) 投入方程
X
i j =1
=
n
X
+ Z
( i = 1 , 2 ,..., n )
例如:在马尾松毛虫防治专家系统中,根 据虫期、树龄、虫数等来确定虫口密度 的知识有:
if 抽样单位=株 and 虫期=幼虫 and 树 龄>1 and 树龄≤5 and 虫数>3 then 虫口密度=极高
2.1.3.3本体
关于本体的定义有三个典型的定义: 1.本体是概念化(conceptualization) 的一个显示的规范说明或表示。 2.本体是概念化的某些方面的一个显示的 规范说明或表示。 3.本体可定义为共享的概念化的一个形式 的规范说明。
2.1.2.1统计学模型
1.回归分析 回归分析是研究一个变量与其它多个变量 之间的关系。
2.假设检验 假设检验是根据样本对关于总体所提出的 假设做出判断:是接受还是拒绝该假设。
3.聚类分析 将样品或变量进行聚类,聚类是把“距离”较近的一 些点归为同一类,而将“距离”较远的点归为不同 的类。 4.判别分析 建立一个或多个判别函数,并确定一个判别标准。对 未知对象利用判别函数将它划归某一个类别。 5.主成份分析 主成份分析是把多个变量化为少数的几个综合变量, 而这几个综合变量可以反映原来多个变量的大部分 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