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朗格汉斯细胞增生症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累及骨骼。
第6页,共44页。
临床症状与体征
❖(三)骨嗜酸细胞肉芽肿 ❖1、发病年龄 ❖于各年龄组,多于4—7岁发病。
第7页,共44页。
临床症状与体征
❖2、骨骼破坏
▪ 本型的主要表现多为单发病灶,常无软组织 和器官的损害,病变局部肿胀而微痛,无红 热、有时可见病理性骨折,任何均可受累, 但以扁平骨较多见,颅骨最常见、其他有下 颌骨、四肢骨、骨盆故和脊椎等,主椎骨受 累可出现脊髓压迫症状。
棕黄色斑丘疹,继而呈出血性,亦可呈湿疹样、脂溢性皮疹, 以后结痂,脱痂后留有白斑或色素沉着。各期皮疹可同时存在 ,常成批发生。
第3页,共44页。
临床症状与体征
❖ 4、肝脾和淋巴结肿大
❖ 肝、脾中、重度大,脾大较为明显,肝功能异常和黄疸, 多有淋巴结肿大。
❖ 5、呼吸道症状
❖ 常有咳嗽、气促、青紫、但肺部体征不明显可合并肥大 泡沫或者自发性气胸等。可有喘憋症状,甚至导致呼吸 衰竭而死亡。
概述
❖朗格汉斯细胞增生症(LCH)
❖ 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和其他免疫细胞异常聚集引起
❖ 累及骨、皮肤和淋巴结等多个器官
❖ 病变局部有激活的朗格汉斯细胞,并通过激活局部的T淋巴细胞使病变过程得以持 续
第1页,共44页。
郎格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CH)以前称组织细胞增生 症X,是一组病因不明、临床表现多样、多发于小儿的疾病
有条件时应作电镜检查,病理切片发现CD3/S—100、CD1a 、CD40/CD40和趋化因子CCR6及其配体CCL20/MIP3α表
达增加。
第12页,共44页。
影像学检查
本病影像学检查主要针对呼吸系统以及骨骼肌肉系统,而 本病又常累及此两大系统;因此本病的影像学检查在本病 检查中运用非常广泛,临床意义非常深远。
第23页,共44页。
结节病
双侧肺门对称性淋巴结肿大伴双肺网状、结节状及片状阴影
第24页,共44页。
与其他肺部疾病鉴别
三、过敏性肺炎
▪弥漫性间质性浸润,和粟粒或小结节状阴影,在双肺中 部及底部较明显,以后扩展为斑片状致密阴影。
▪和本病鉴别点在于:过敏性肺炎常有吸入过敏源病史,一般以
。 双肺中部及底部明显,一般不形成囊泡状改变
,男多于女。过去根据临床主要表现将本症分为三型:勒
—雪病(LS)、韩—薛—柯病(HSC)和骨嗜酸细胞 肉芽肿(EGB)但各型之间临床表现又可相互重叠而出现
中间型。其共同的组织学特点是郎格罕细胞增生、浸润、并
伴有嗜酸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等不同程度 的增生;因此也有学者认为三种分型为一种疾病的不同阶
与转移性骨肿瘤鉴别
转移性骨肿瘤可单发或多发,单发性系发生于某一骨内的 转移至肋骨产生骨质破坏使邻近骨皮质扩大膨胀,X线上可以
为同一的骨质破坏或者形成大小不等的囊性腔隙,也可以是广 泛的骨质破坏。CT表现为溶骨型(最常见)、成骨型(较少见 )、混合型(很少见);溶骨性病灶呈软组织影,边缘破坏不规 则,其内可见多发小骨片,有时可见破坏不完全的骨块,同一病 灶上可出现溶骨与成骨两种表现,脊柱的溶骨性转移常累及附件 ,并形成椎旁软组织肿块。
第36页,共44页。
与其他骨骼系统鉴别诊断
❖ 慢性骨脓肿
▪ 一般有急性炎症过程,增生硬化明显,骨干变形,骨皮质增厚 ,一般以骨内膜增厚尤为明显,骨皮质无缺损及膨胀。
第37页,共44页。
右胫骨下段慢性骨脓肿,骨质增生硬化明显,骨皮质增厚,以骨 内膜为主
第38页,共44页。
与其他骨骼系统鉴别诊断
❖ 骨纤维瘤:
第27页,共44页。
双侧枕骨多发EGB,局部见小骨片,邻近软组织肿胀。
第28页,共44页。
右侧锁骨及肩胛骨EGA,呈多囊样骨质破坏,周围见不完整
硬化边,软组织内见小斑点状死骨。
第29页,共44页。
第30页,共44页。
小儿早期EGB,左侧颞骨见圆形囊性破坏
区。
第31页,共44页。
与其他骨骼系统鉴别诊断
辅助检查
血液学检查
LS患者常呈不同程度的贫血,白细胞数正常、减少或增 多,血小板数正常或减少。HSC血象改变较LS少而轻, EGB多无血象变化,10%—15%患者骨髓可见组织细胞增多,
偶见巨核细胞减少。
第11页,共44页。
辅助检查
❖ 病理检查——对本病诊断的金标准
❖ 皮疹压片和病灶活检发现LC是确诊的重要依据,皮疹压片法 检查操作简便,病人痛痛苦小,阳性率高。可作皮疹、淋巴结 、齿龈和肿物的活检或病灶局部穿刺物或刮出物的病理检查。
4、如果有病理确诊,影像学检查可提供病变范围、累及部位、严重程
度等方面的信息,对分期、治疗方法、预后等有重要评估作用,所以影 像学检查对本病有非常深远的意义。
第42页,共44页。
邻近大自然、亲近大自然
领取愉悦身心、享受健康生活
第43页,共44页。
谢谢!
第44页,共44页。
第5页,共44页。
临床症状与体征
3、突眼 于眶骨破坏而表示为眼球凸出和眼睑下垂,多为单侧。
4、尿崩 垂体和下丘脑组织受浸润所致,个别患儿可见蝶鞍破坏。 5、其他 有孤立、稀疏的黄色就诊,呈黄色瘤状,久病者可导致 发育迟缓。
骨质缺损、尿崩、突眼被称为本病的三大主症
总结:此型范围无韩—薛—柯病范围广,但累及
第40页,共44页。
左侧髂骨骨纤维瘤,病灶内见致密分隔线。
第41页,共44页。
影像学对本病的诊断:
1、凡是见到骨质有破坏、尤其是儿童患者应想到本病的可能 。 2、仔细观察影像学特点,如果符合本病表现,应结合其他系统,
如呼吸系统,皮肤,神经系统等表现。 3、结合病史、实验室、免疫细胞学等检查排除其他病变。
❖ 6、其他
❖ 有贫血、中耳炎、腹泻和营养不良等。
❖ 总结:此型累及范围最广,但不累计骨骼系统。
▪
第4页பைடு நூலகம்共44页。
临床症状与体征
❖ (二) 韩—薛—柯病
❖ 1、发病年龄
❖ 多见于2—4岁,5岁后减少。起病缓慢,骨和软组织器官 均可损害。
❖ 2、骨质缺损
❖ 最早、最常见为颅骨缺损,病变开始为头皮组织表面隆 起,硬而有轻压痛。病变蚀穿颅骨外板后肿物变软,触 之有波动感,缺损边缘锐利、分解清楚;此后肿物渐被 吸收,局部凹陷,除颅骨外,可见下颌骨破坏,牙齿松 动,脱落、齿槽脓肿等、骨盆、脊椎、肋骨、肩胛骨和 乳突等异常受累。
第19页,共44页。
中晚期:大囊泡装改变为主,少部分结节且直径多在1cm左右,囊泡为 薄壁或厚壁,少部分相邻囊泡融合成不规则形,囊泡间肺组织轻
度磨玻璃样密度增高,并逐渐出现蜂窝肺改变
第20页,共44页。
右图可见结节、大小 囊泡(厚壁薄壁均可 见)。泡间肺组织呈 磨玻璃样改变
第21页,共44页。
与肺部其他疾病鉴别诊断
段、不同部位以及不同的临床表现。
第2页,共44页。
临床症状与体征
❖
(一)勒—雪病 ❖ 1、发病年龄 ❖ 多在1岁以内发病,起病急,病情重,病变广泛,可侵犯全
身多个系统器官。
❖ 2、 发热 ❖ 热型不规则,高预热中毒症状不一致。
❖ 3、皮疹 ❖ 出现较早,多分布于躯干、头皮发际部,四肢较少,为红色或
▪ 非骨化型骨纤维瘤表现为皮质内或紧贴皮质的圆形或椭圆形囊 状膨胀区,长轴与骨干长轴一直,髓腔变窄,边缘可见少量骨 质硬化环环绕。
▪ 硬化骨纤维瘤表现为病灶邻近骨皮质变薄,远端骨皮质增 厚,周围见多数硬化骨质,边界清楚。
▪ 两者共同点病灶内致密分隔线,为纤维组织。
第39页,共44页。
右侧胫骨下端骨纤维瘤(溶骨性)
❖LAM
▪ HMB-45、SMA阳性
▪ 晚期发展为蜂窝肺者鉴别存在困难
▪ 确诊依赖肺活检
▪ 整个肺野均匀分布
▪ 本病早期应与结节病、急性粟粒型肺结核以及过敏性肺炎等鉴别
第22页,共44页。
与肺部其他疾病鉴别诊断
一、肺结节病
▪影像学显示双侧肺门及纵隔对称性淋巴结肿大,偶见 单侧肺门淋巴结肿大。伴或不伴有肺内网状、结节状、 片状阴影。
特点:先出现结节,一段时间后出现囊状改变 。
第16页,共44页。
早期边界不清的结节及 网状结节影,呈对称弥 漫性分布,囊样改变较 少。
第17页,共44页。
早期为双肺内广泛分布的细支气管周围渗出的斑片影、磨玻璃影 和结节影,囊状改变少见。
第18页,共44页。
病情进展出现结节状影与囊状混合影,并出现纤维条缩影
第32页,共44页。
X线上可以为同一的骨质破坏或
者形成大小不等的囊性腔隙,转 移处产生骨质破坏使邻近骨皮质 扩大膨胀。
第33页,共44页。
骨盆多发转移性骨肿瘤形成广泛性骨质破坏
第34页,共44页。
椎体转移性肿瘤,脊柱的溶骨性转移常累及附件,并形成椎旁软组织肿 块。
第35页,共44页。
溶骨性病灶呈软组织影,边缘破坏不规则,其内可见多发小骨片, 有时可见破坏不完全的骨块
第8页,共44页。
临床症状与体征
❖3、其他
▪ 多发病灶者可伴有发热、厌食、体重减轻等 ,偶有肺嗜酸细胞肉芽肿。
▪ 总结:此型只累及骨骼系统。
第9页,共44页。
临床症状与体征
此外还有两型临床症状联合出现的混合型以及单独发生于 肺、肝、脾、淋巴结、皮肤等器官,而不伴其他器官损害单一 器官型
第10页,共44页。
第25页,共44页。
过敏性肺炎
第26页,共44页。
骨骼系统表现
本病好发于扁平骨、躯干和长骨,尤其以颅骨、脊柱、 股骨好发。
影像学表现:早期为圆形、椭圆形穿凿样骨质缺损 区,可多发,边界锐利,随着病情进展破坏增多, 破坏不完全时破坏区可见小骨片,多个病灶融合呈 “地图状”。晚期病变蚀穿骨质呈穿凿样破坏,穿 破外板后肿物变软,触之有波动感,影像表现为缺 损骨质邻近肿胀的软组织影。
第13页,共44页。
影像学检查
❖胸部表现 ❖骨骼系统表现
第14页,共44页。
胸部表现
X线表现:
胸片诊断PLCH价值有限
边界不清的结节及网状结节影,呈对称弥漫性分布肺容积不 变或增加。
如病情进展,则结节影逐渐减少,囊样改变逐渐增多。 早期常规胸部X线如发现间质性肺炎按正规治疗效果不 佳,迁延不愈,病情反复数月至一年不等应考虑PLCH,
应及早经行病理活检
第15页,共44页。
胸部表现
❖ CT表现:
▪ 早期为双肺内广泛分布的细支气管周围渗出的斑片影、磨玻璃影和结节影, 同时可合并小囊状改变,主要显示为结节状改变为主
▪ 随着病变进展,肺内可出现纤维条索影,部分呈网格状改变
▪ 中晚期可出现大囊泡装改变为主,结节直径多在1cm左右,囊泡为薄壁或厚 壁,少部分相邻囊泡融合成不规则形,囊泡间肺组织轻度磨玻璃样密度增高 ,并逐渐出现蜂窝肺改变。
第6页,共44页。
临床症状与体征
❖(三)骨嗜酸细胞肉芽肿 ❖1、发病年龄 ❖于各年龄组,多于4—7岁发病。
第7页,共44页。
临床症状与体征
❖2、骨骼破坏
▪ 本型的主要表现多为单发病灶,常无软组织 和器官的损害,病变局部肿胀而微痛,无红 热、有时可见病理性骨折,任何均可受累, 但以扁平骨较多见,颅骨最常见、其他有下 颌骨、四肢骨、骨盆故和脊椎等,主椎骨受 累可出现脊髓压迫症状。
棕黄色斑丘疹,继而呈出血性,亦可呈湿疹样、脂溢性皮疹, 以后结痂,脱痂后留有白斑或色素沉着。各期皮疹可同时存在 ,常成批发生。
第3页,共44页。
临床症状与体征
❖ 4、肝脾和淋巴结肿大
❖ 肝、脾中、重度大,脾大较为明显,肝功能异常和黄疸, 多有淋巴结肿大。
❖ 5、呼吸道症状
❖ 常有咳嗽、气促、青紫、但肺部体征不明显可合并肥大 泡沫或者自发性气胸等。可有喘憋症状,甚至导致呼吸 衰竭而死亡。
概述
❖朗格汉斯细胞增生症(LCH)
❖ 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和其他免疫细胞异常聚集引起
❖ 累及骨、皮肤和淋巴结等多个器官
❖ 病变局部有激活的朗格汉斯细胞,并通过激活局部的T淋巴细胞使病变过程得以持 续
第1页,共44页。
郎格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CH)以前称组织细胞增生 症X,是一组病因不明、临床表现多样、多发于小儿的疾病
有条件时应作电镜检查,病理切片发现CD3/S—100、CD1a 、CD40/CD40和趋化因子CCR6及其配体CCL20/MIP3α表
达增加。
第12页,共44页。
影像学检查
本病影像学检查主要针对呼吸系统以及骨骼肌肉系统,而 本病又常累及此两大系统;因此本病的影像学检查在本病 检查中运用非常广泛,临床意义非常深远。
第23页,共44页。
结节病
双侧肺门对称性淋巴结肿大伴双肺网状、结节状及片状阴影
第24页,共44页。
与其他肺部疾病鉴别
三、过敏性肺炎
▪弥漫性间质性浸润,和粟粒或小结节状阴影,在双肺中 部及底部较明显,以后扩展为斑片状致密阴影。
▪和本病鉴别点在于:过敏性肺炎常有吸入过敏源病史,一般以
。 双肺中部及底部明显,一般不形成囊泡状改变
,男多于女。过去根据临床主要表现将本症分为三型:勒
—雪病(LS)、韩—薛—柯病(HSC)和骨嗜酸细胞 肉芽肿(EGB)但各型之间临床表现又可相互重叠而出现
中间型。其共同的组织学特点是郎格罕细胞增生、浸润、并
伴有嗜酸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等不同程度 的增生;因此也有学者认为三种分型为一种疾病的不同阶
与转移性骨肿瘤鉴别
转移性骨肿瘤可单发或多发,单发性系发生于某一骨内的 转移至肋骨产生骨质破坏使邻近骨皮质扩大膨胀,X线上可以
为同一的骨质破坏或者形成大小不等的囊性腔隙,也可以是广 泛的骨质破坏。CT表现为溶骨型(最常见)、成骨型(较少见 )、混合型(很少见);溶骨性病灶呈软组织影,边缘破坏不规 则,其内可见多发小骨片,有时可见破坏不完全的骨块,同一病 灶上可出现溶骨与成骨两种表现,脊柱的溶骨性转移常累及附件 ,并形成椎旁软组织肿块。
第36页,共44页。
与其他骨骼系统鉴别诊断
❖ 慢性骨脓肿
▪ 一般有急性炎症过程,增生硬化明显,骨干变形,骨皮质增厚 ,一般以骨内膜增厚尤为明显,骨皮质无缺损及膨胀。
第37页,共44页。
右胫骨下段慢性骨脓肿,骨质增生硬化明显,骨皮质增厚,以骨 内膜为主
第38页,共44页。
与其他骨骼系统鉴别诊断
❖ 骨纤维瘤:
第27页,共44页。
双侧枕骨多发EGB,局部见小骨片,邻近软组织肿胀。
第28页,共44页。
右侧锁骨及肩胛骨EGA,呈多囊样骨质破坏,周围见不完整
硬化边,软组织内见小斑点状死骨。
第29页,共44页。
第30页,共44页。
小儿早期EGB,左侧颞骨见圆形囊性破坏
区。
第31页,共44页。
与其他骨骼系统鉴别诊断
辅助检查
血液学检查
LS患者常呈不同程度的贫血,白细胞数正常、减少或增 多,血小板数正常或减少。HSC血象改变较LS少而轻, EGB多无血象变化,10%—15%患者骨髓可见组织细胞增多,
偶见巨核细胞减少。
第11页,共44页。
辅助检查
❖ 病理检查——对本病诊断的金标准
❖ 皮疹压片和病灶活检发现LC是确诊的重要依据,皮疹压片法 检查操作简便,病人痛痛苦小,阳性率高。可作皮疹、淋巴结 、齿龈和肿物的活检或病灶局部穿刺物或刮出物的病理检查。
4、如果有病理确诊,影像学检查可提供病变范围、累及部位、严重程
度等方面的信息,对分期、治疗方法、预后等有重要评估作用,所以影 像学检查对本病有非常深远的意义。
第42页,共44页。
邻近大自然、亲近大自然
领取愉悦身心、享受健康生活
第43页,共44页。
谢谢!
第44页,共44页。
第5页,共44页。
临床症状与体征
3、突眼 于眶骨破坏而表示为眼球凸出和眼睑下垂,多为单侧。
4、尿崩 垂体和下丘脑组织受浸润所致,个别患儿可见蝶鞍破坏。 5、其他 有孤立、稀疏的黄色就诊,呈黄色瘤状,久病者可导致 发育迟缓。
骨质缺损、尿崩、突眼被称为本病的三大主症
总结:此型范围无韩—薛—柯病范围广,但累及
第40页,共44页。
左侧髂骨骨纤维瘤,病灶内见致密分隔线。
第41页,共44页。
影像学对本病的诊断:
1、凡是见到骨质有破坏、尤其是儿童患者应想到本病的可能 。 2、仔细观察影像学特点,如果符合本病表现,应结合其他系统,
如呼吸系统,皮肤,神经系统等表现。 3、结合病史、实验室、免疫细胞学等检查排除其他病变。
❖ 6、其他
❖ 有贫血、中耳炎、腹泻和营养不良等。
❖ 总结:此型累及范围最广,但不累计骨骼系统。
▪
第4页பைடு நூலகம்共44页。
临床症状与体征
❖ (二) 韩—薛—柯病
❖ 1、发病年龄
❖ 多见于2—4岁,5岁后减少。起病缓慢,骨和软组织器官 均可损害。
❖ 2、骨质缺损
❖ 最早、最常见为颅骨缺损,病变开始为头皮组织表面隆 起,硬而有轻压痛。病变蚀穿颅骨外板后肿物变软,触 之有波动感,缺损边缘锐利、分解清楚;此后肿物渐被 吸收,局部凹陷,除颅骨外,可见下颌骨破坏,牙齿松 动,脱落、齿槽脓肿等、骨盆、脊椎、肋骨、肩胛骨和 乳突等异常受累。
第19页,共44页。
中晚期:大囊泡装改变为主,少部分结节且直径多在1cm左右,囊泡为 薄壁或厚壁,少部分相邻囊泡融合成不规则形,囊泡间肺组织轻
度磨玻璃样密度增高,并逐渐出现蜂窝肺改变
第20页,共44页。
右图可见结节、大小 囊泡(厚壁薄壁均可 见)。泡间肺组织呈 磨玻璃样改变
第21页,共44页。
与肺部其他疾病鉴别诊断
段、不同部位以及不同的临床表现。
第2页,共44页。
临床症状与体征
❖
(一)勒—雪病 ❖ 1、发病年龄 ❖ 多在1岁以内发病,起病急,病情重,病变广泛,可侵犯全
身多个系统器官。
❖ 2、 发热 ❖ 热型不规则,高预热中毒症状不一致。
❖ 3、皮疹 ❖ 出现较早,多分布于躯干、头皮发际部,四肢较少,为红色或
▪ 非骨化型骨纤维瘤表现为皮质内或紧贴皮质的圆形或椭圆形囊 状膨胀区,长轴与骨干长轴一直,髓腔变窄,边缘可见少量骨 质硬化环环绕。
▪ 硬化骨纤维瘤表现为病灶邻近骨皮质变薄,远端骨皮质增 厚,周围见多数硬化骨质,边界清楚。
▪ 两者共同点病灶内致密分隔线,为纤维组织。
第39页,共44页。
右侧胫骨下端骨纤维瘤(溶骨性)
❖LAM
▪ HMB-45、SMA阳性
▪ 晚期发展为蜂窝肺者鉴别存在困难
▪ 确诊依赖肺活检
▪ 整个肺野均匀分布
▪ 本病早期应与结节病、急性粟粒型肺结核以及过敏性肺炎等鉴别
第22页,共44页。
与肺部其他疾病鉴别诊断
一、肺结节病
▪影像学显示双侧肺门及纵隔对称性淋巴结肿大,偶见 单侧肺门淋巴结肿大。伴或不伴有肺内网状、结节状、 片状阴影。
特点:先出现结节,一段时间后出现囊状改变 。
第16页,共44页。
早期边界不清的结节及 网状结节影,呈对称弥 漫性分布,囊样改变较 少。
第17页,共44页。
早期为双肺内广泛分布的细支气管周围渗出的斑片影、磨玻璃影 和结节影,囊状改变少见。
第18页,共44页。
病情进展出现结节状影与囊状混合影,并出现纤维条缩影
第32页,共44页。
X线上可以为同一的骨质破坏或
者形成大小不等的囊性腔隙,转 移处产生骨质破坏使邻近骨皮质 扩大膨胀。
第33页,共44页。
骨盆多发转移性骨肿瘤形成广泛性骨质破坏
第34页,共44页。
椎体转移性肿瘤,脊柱的溶骨性转移常累及附件,并形成椎旁软组织肿 块。
第35页,共44页。
溶骨性病灶呈软组织影,边缘破坏不规则,其内可见多发小骨片, 有时可见破坏不完全的骨块
第8页,共44页。
临床症状与体征
❖3、其他
▪ 多发病灶者可伴有发热、厌食、体重减轻等 ,偶有肺嗜酸细胞肉芽肿。
▪ 总结:此型只累及骨骼系统。
第9页,共44页。
临床症状与体征
此外还有两型临床症状联合出现的混合型以及单独发生于 肺、肝、脾、淋巴结、皮肤等器官,而不伴其他器官损害单一 器官型
第10页,共44页。
第25页,共44页。
过敏性肺炎
第26页,共44页。
骨骼系统表现
本病好发于扁平骨、躯干和长骨,尤其以颅骨、脊柱、 股骨好发。
影像学表现:早期为圆形、椭圆形穿凿样骨质缺损 区,可多发,边界锐利,随着病情进展破坏增多, 破坏不完全时破坏区可见小骨片,多个病灶融合呈 “地图状”。晚期病变蚀穿骨质呈穿凿样破坏,穿 破外板后肿物变软,触之有波动感,影像表现为缺 损骨质邻近肿胀的软组织影。
第13页,共44页。
影像学检查
❖胸部表现 ❖骨骼系统表现
第14页,共44页。
胸部表现
X线表现:
胸片诊断PLCH价值有限
边界不清的结节及网状结节影,呈对称弥漫性分布肺容积不 变或增加。
如病情进展,则结节影逐渐减少,囊样改变逐渐增多。 早期常规胸部X线如发现间质性肺炎按正规治疗效果不 佳,迁延不愈,病情反复数月至一年不等应考虑PLCH,
应及早经行病理活检
第15页,共44页。
胸部表现
❖ CT表现:
▪ 早期为双肺内广泛分布的细支气管周围渗出的斑片影、磨玻璃影和结节影, 同时可合并小囊状改变,主要显示为结节状改变为主
▪ 随着病变进展,肺内可出现纤维条索影,部分呈网格状改变
▪ 中晚期可出现大囊泡装改变为主,结节直径多在1cm左右,囊泡为薄壁或厚 壁,少部分相邻囊泡融合成不规则形,囊泡间肺组织轻度磨玻璃样密度增高 ,并逐渐出现蜂窝肺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