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梧州实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梧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
梧州实施方案的通知
【法规类别】区域经济开发
【发文字号】梧政办发[2014]199号
【发布部门】梧州市政府
【发布日期】2014.12.26
【实施日期】2014.12.26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梧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梧州实施方案的通知
(梧政办发〔2014〕199号)
各县(市、区)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园区管委会,各有关单位:
经市政府研究同意,现将《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梧州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2014年12月26日
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梧州实施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出台的《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国函〔2014〕87号,下称《规划》)和自治区的《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广西实施意见(桂政发〔2014〕65号,下称《实施意见》),加快推进梧州西江经济带(下称经济带)建设各项工作,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四中全会精神以及自治区党委十届四次、五次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落实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和自治区“双核驱动”战略,以促进经济带加快发展为目标,立足国内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国家级桂东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和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建设,坚持基础设施先行、绿色发展、优化升级、产城融合、开放引领和民生优先,大力承接产业转移、加快产业集聚发展。

坚定不移实施“东向”战略,深化与粤港澳合作,促进沿江经济腾飞发展,把梧州打造成为西江黄金水道上向东开放的龙头城市、珠江-西江经济带开放发展新的增长极、东部西部合作发展示范区和流域可持续发展先行区。

围绕国家《规划》和自治区《实施意见》明确的发展目标,逐步实现“三阶段”目标:
--2014年至2017年:基础先行,夯实产业。

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到2017年,国内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地位更加凸显,沿江产业进一步集聚和优化升级,循环经济体系进一步完善,新型城镇化、生态文明、开放合作、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

--2018年至2020年:功能增强,凸显实效。

全面推进沿江区域跨越发展,到2020年,开放合作水平显著提升,沿江城镇带初具规模,经济带综合实力显著增强,桂东南城镇群核心城市地位进一步凸显,西江黄金水道上向东开放的龙头城市基本建成,实现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展望2030年:跨越台阶,形成典范。

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沿江城镇带基本建成,全
面建设成为西江黄金水道上向东开放的龙头城市、珠江-西江经济带开放发展新的增长极、东部西部合作发展示范区和流域可持续发展先行区。

二、主要任务和工作重点
(一)以打造区域性综合交通运输枢纽为重点,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1.推进西江黄金水道建设。

打造西江黄金水道区域性现代化综合联运龙头大港。

积极推动梧州港口与贵港港、南宁港、柳州港、肇庆港、广州黄埔港、湛江港、北部湾港等河海港口的互动,将梧州建成西江亿吨级黄金水道中心城市。

2015年形成5000万吨年通过能力,其中长洲坝上达到2000万吨,坝下达到3000万吨;争取在2020年,形成1亿吨年通过能力,港口吞吐量达到7000万吨,集装箱吞吐量达到430万标箱。

建成长洲水利枢纽三线四线船闸、梧州港紫金村码头、中储粮码头、大利口码头,开工建设紫金村码头二期、塘源综合码头、桂江航道整治工程旺村至河口段、藤县东胜码头等项目,推进西江航运干线贵港、梧州至肇庆3000吨航道整治、藤县赤水码头二期、西江人和港区、福传港区项目前期工作。

结合梧州港总体规划修编工作,谋划新的港口码头项目。

启动珠江-西江航运调度中心项目前期工作。

〔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西江黄金水道办、发展改革委、水利局、环保局、财政局、国土资源局、住建委、梧州航道管理局,各有关县(市、区)政府。

排名第一的责任单位为牵头单位,下同〕
2.加快构建快速铁路网。

加速构建铁路“纵横网络”结构体系。

构建以南广铁路和洛湛铁路构成的“纵横”骨架,柳肇铁路、岑罗铁路、赤水圩进港铁路、洛湛铁路南广联络线和中心城区轨道交通系统工程构成“纵横网络”体系。

加快柳肇铁路、梧州港赤水圩作业区码头进港铁路、岑罗铁路建设。

争取张家口至桂林到海口铁路经过蒙山,促进洛湛铁路扩能改造、柳韶铁路、李家庄码头进港铁路项目前期工作。

〔责任单位:市铁路办、发展改革委、交通
运输局、住建委、环保局、财政局、国土资源局,各有关县(市、区)政府〕
3.大力发展高速公路网。

构建区域性高速公路“一环七射三连”路网体系。

构建全方向、全贯通的高速公路、国省道干线公路网络,形成区域性大通道,打造与周边省市、重要节点城市之间“三小时交通圈”。

建成岑溪至水汶、梧州至贵港高速公路,推进市环城高速公路、梧州至柳州高速公路建设,确保荔浦至玉林高速公路梧州段开工建设。

推进梧州至信都、梧州环城高速南二环、梧州机场高速、贺州至来宾(经蒙山)高速公路项目前期工作。

〔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发展改革委、住建委、环保局、财政局、国土资源局,各有关县(市、区)政府〕
4.推动民用航空发展。

积极构筑干支衔接、功能完善的现代民用航空体系。

重点实施梧州机场迁建工程,近期按4C标准建设(远期按4E标准),新建一条2600米跑道(预留3200米),5个机位停机坪,8000平方米航站楼及配套设施,满足波音737、空客A320等大中型客机全载起降。

争取开通梧州至北京、上海、西安、成都等地航线。

推进梧州通用航空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和引导通用航空相关企业入驻梧州,积极发展通用航空,开展西江机场、岑溪、苍梧(石桥)、蒙山县通用航空机场建设前期工作。

〔责任单位:市机场办、发展改革委、工信委、住建委、财政局、国土资源局、环保局、林业局、水利局,各有关县(市、区)政府〕
5.构建能源保障体系。

优化能源结构和布局,加快能源项目建设,加快建成新能源示范城市,提高新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努力保障能源供应。

加快建设梧州沿江煤炭运配送设施,建立煤炭供应储备、应急保障体系。

重点推进旺村水利枢纽、藤县生物质发电、梧州分布式能源发电、产业园区光伏发电和垃圾发电等电源项目,建设完善梧州电网架构,重点建设
500kV章田送变电工程、蒙山县220kV送变电工程、220kV翡翠(红岭)送变电工程、农网改造升级工程项目;适时开发建设蒙山生物质发电、苍梧天洪岭风电,开展火电、核电等项目前期工作。

加强与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北京燃气等央企的能源战略合作,确保天然气的供应总量。

推广应用天然气,实施县县通天然气工程,引进LNG加工厂,建设应急气化站,建设梧州CNG母站与子站项目以及中海油梧州能源项目。

支持和鼓励“煤改气”、“油改气”,稳步推进市不锈钢制品产业园区、陶瓷产业集中区“煤改气”以及能源集中式供应。

完善能源管理机制,加强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管理,建立和完善能源分解、统计、监测、预警、考核机制。

〔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工信委、住建委、财政局、国土资源局、环保局、水利局,各有关县(市、区)政府〕
6.完善水利保障体系。

完善水利保障体系。

加大梧州西江干支流和重点中小河流整治力度,加快沿江城镇防洪堤工程建设,开工建设平浪、三龙和莲花山防洪堤。

加快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及节水改造。

加大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力度,大力发展节水灌溉,扩大有效灌溉面积。

健全流域防汛抗旱应急体系,加强防汛抗旱预警预报信息化系统建设,完善基层防汛体系,建设市防汛物资储备仓库,提高防汛抗旱应急处置能力,推进市水生态示范城和蒙山县备用水源壬山水库项目前期工作。

〔责任单位:市水利局、市政园林管理局、发展改革委、环保局、财政局、国土资源局、住建委、农业局,各有关县(市、区)政府〕
(二)以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为重点,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1.做大做强壮特优产业。

提升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加强科技支撑和产业合作,推进产业转型升级,重点发展再生资源、不锈钢制品、电子信息、陶瓷、食品医药、林产林化、装备制造、化工等产业。

再生资源产业,加快建设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把再生园区打造成为华南最
大的再生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基地。

不锈钢制品产业,加快不锈钢制品园区和窝田集中区建设,重点建设沃华机械500万件钢瓶生产二期、鑫峰60万吨不锈钢棒杆、盈锦不锈钢制品、金海不锈钢薄板制品生产等重大项目。

电子信息产业,以梧州电子信息产业园、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为载体,积极承接珠三角等东部地区电子信息产业转移,加快发展掌上多媒体移动设备等产业,重点建设鑫华通科技园、粤创裸眼3D生产基地、航天北斗超电容生产、电子标签和屏幕保护膜材料生产、国光西部产业基地、广西微软创新中心、新前沿科技3D打印材料、嘉进电子商务物流、安富利电子产业园等重大项目。

陶瓷产业,支持藤县和岑溪市陶瓷产业升级,重点建设藤县新中陶陶瓷生产二期、瑞远陶瓷生产二期和奥达佳陶瓷生产,岑溪市高纯陶瓷原料石粉、细填料石粉及人造饰面板材生产、金沙江陶瓷生产二期等重大项目。

食品医药产业,加快现代中药产业化,提升食品工业整体水平和综合效益,重点建设万秀食品产业园区、中恒集团三七产品深度开发与资源利用重点研究室创新平台建设、田七为主药的民族药新药开发、年产7万吨胶原原料、三箭药业公司异地技改、亳海药业公司中药饮品、万秀有机中药研发加工生态产业园等重大项目。

林产林化产业,延伸产业链发展深加工,重点建设松节油深加工、美国PPG汽车漆生产、藤县权森木业公司木材深加工、蒙山县欧蒙人造木板深加工、梧华油墨等重大项目。

装备制造产业,重点建设中船华南船舶机械公司海洋平台吊机、中船桂江造船公司华南地区中小型高性能船舶制造基地、中国-东盟农机产业基地等重大项目。

化工产业,重点建设藤县10万吨金红石钛白粉酸钛联产技改、纳米脱硝催化钛白、专用锐钛钛白粉项目。

〔责任单位:市工信委、发展改革委、粤桂办、财政局、科技局、国土资源局、住建委、环保局,各有关县(市、区)政府,各有关园区〕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加强创新能力和创新体系建设,重点发展生命健康、新材料、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大力发展生命健康产业,重点建设中恒制药产业基地、苍梧县六堡茶加工基地、甜蜜家蜂产品加工
基地、藤县农民产业园农产品加工基地等项目。

重点支持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新材料产业园区和3D数码打印材料生产、市工业新城稀土新材料产业基地、岑溪市稀土新材料产业园区、藤县发泡陶瓷保温板新材料基地等项目。

培育发展新能源产业,重点建设藤县、蒙山生物质能发电、岑溪市七星精进动力锂电池生产、风光能发电系统应用等项目。

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研发和产业化,重点建设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北斗高科产业基地、中兴智慧广西云数据中心及IT产业基地、车联网工程及车载蓝匣子生产基地等项目。

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重点建设中国-东盟环保技术和产业合作交流示范基地、丰歌低碳快装房生产基地、清华大学环境保护技术研究中心和实训基地、中节能环保产业园等项目。

支持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重点建设比亚迪运营中心及纯电动客车生产基地等项目。

深入推进“质量兴梧”,大力实施品牌战略,支持合作共建公共检验监测技术服务平台,重点建设西江流域食品药品检测中心、西江流域质量技术检测研究中心。

〔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工信委、粤桂办、科技局、环保局、农业局、民政局、质监局、各有关县(市、区)政府,各有关园区〕加快承接东部产业转移。

依托桂东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引导转移产业向园区集中,鼓励多种形式合作共建产业园区。

创新政务服务方式,推动相关行政许可跨区域互认,完善促进产业承接转移的支持政策。

加快与珠三角等东部发达地区的产业、市场对接。

加大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重点推进港口工业区,再生园区20000亩扩园征地,再生不锈钢制品园区1900亩窝田集中区建设,苍梧旺甫工业小镇、岑溪鼎立新材料产业园区、藤县中和陶瓷集中区、藤县农民产业园区、蒙山丝绸园区和桐油坪工业园区、龙圩高铁物流园区和新地配套产业园区等基础设施建设。

重点承接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文化创意、生态农业、金融、商贸物流、旅游休闲、咨询设计、总部经济等,建成国家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示范基地。

争取梧州工业园区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

〔责任单位:市工信委、商务局、农业局、科技局、粤桂办、投资促进局、发展改革委、财政局、文新广
电局、旅发委,各有关县(市、区)政府,各有关园区〕
2.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发挥现代服务业的辐射带动作用,重点推进现代物流、金融、旅游、健康养生等重要领域的发展,促进二产与三产的高度融合、协调发展,逐步提高第三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

重点发展现代物流业。

构建航空、水路、铁路、公路等多式联运系统。

大力建设市商贸物流园、毅德商贸物流城、中恒国际医药商贸物流产业园等重点物流园区,加快推进东盟农副产品交易中心、沃华建材不锈钢专业市场、岑溪泽仁现代商贸物流城、中和集中区陶瓷物流中心、西江物流园、赤水圩物流园、蒙山生态移民新城等专业商贸物流园建设,规划布局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两广货运物流集散及数字调度中心、梧州南站货物中转及配送中心、空港物流园区、工业新城物流园、红岭货运枢纽站、龙圩区物流中心、藤县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