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个人收入差距拉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个人收入差距拉大
中文系11级文秘教育一班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取得了年均9.9%的增长,成为一个中上等收入国家,6亿多人脱贫,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迈上新台阶。
但收入差距为什么会不断拉大?
首先,我认为是地区收入差距的拉大带动个人收入差距的拉大。
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让一部分人、一部人地区先富起来,大原则是共同富裕。
”①邓小平指出:“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使这个拥有两亿人口的广大地带较快地先发展起来,从而带动内地更好地发展,这是一个事关大局的问题。
”②于是,沿海地区依靠它的地理位置优势先发展了起来,从而造成了东西部发展不平衡的历史背景。
当然,我们不能否认“先富带后富”这个政策,它带动了全国经济的迅速发展。
第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坚持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最重要的就是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这是我们的创造性和特色所在。
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优越性在哪里?就在四个坚持。
”③但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健全,市场机制尚不完善,这是引起我国个人收入差距拉大的重要原因。
某些带有垄断性质的行业依靠在国民经济中所处的垄断地位和不平等竞争,获取高额利润。
行业的不同因而导致了个人收入的差距。
第三,分配方式是导致个人收入差距拉大的原因之一。
我国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邓小平把坚持按劳分配作为坚持社会主义的一个根本原则问题加以强调,指出:“不讲多劳多得,不重视物质利益,对少数先进分子可以,对广大群众不行,一段时间可以,长期不行。
”④因而,拥有不同生产要素的不同社会成员也必然会产生收入的差距。
最后,我认为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教育。
2013年的博鳌青年领袖圆桌会议让我第一次开始正视教育这一问题,会议上探讨了“高等教育是缩小还是扩大社会差距”。
我认为好的教育,的确是让富人更富。
对于穷人来讲,他没有那么多的社会关系、没有那么多的方法和基本条件,所以他会有更少的选择,他的财富累积也就会慢很多。
富裕家庭提供给孩子的学习资源远胜于贫困家庭所能提供的,所以富裕家庭的孩子更容易获得成功。
因而,我的结论是高等教育扩大社会差距。
面对诸如以上的问题,它们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存在,所以不可避免的会导致个人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
那么我们又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解决?
瑞典北欧斯安银行董事长尼克拉斯说,瑞典是世界上基尼系数最低的国家,他想这其中的一大奥秘就是平等免费的教育系统。
所以如果要缩小社会各阶级的收入差距,就必须实现教育平等,让人们享有平等的教育资源。
我想这是解决收入差距拉大的一个重要措施之一。
其次,要从政策上入手。
一、深化改革,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体制。
二、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完善分配结构和分配方式。
三、建立和健全社会化的社会保障制度,使更多的城乡居民分享到改革和发展的成果。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66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77-278页。
③《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1363页。
④《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4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