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朔州市中考化学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西省朔州市中考化学试题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8题;共16分)
1. (2分)(2016·道外模拟) 从微观角度解释下列事实,错误的是()
A . A
B . B
C . C
D . D
2. (2分)(2018·云南)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下列做法不符合环保倡议的是()
A . 开发新能源汽车
B . 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
C . 自带购物篮购物
D . 使用一次性木筷
3. (2分)(2017·北京) 下列物质通常不会损害人体健康的是()
A . 一氧化碳
B . 黄曲霉素
C . 水
D . 甲醛
4. (2分) (2020九上·通州期末) 下列实验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 A
B . B
C . C
D . D
5. (2分)(2020·荆门) 下列有关物质应用错误的是()
A . 稀有气体常用于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
B . 将熟石灰与铵态氮肥混合使用可改良土壤、增加肥效
C . 石墨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常用于制作干电池电极
D . 广泛使用塑料代替钢和其他合金制造管道、齿轮和汽车零部件
6. (2分) (2018九上·苏州期末) 以下关于“1+1=2”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1mL酒精与1mL水充分混合后得到2mL酒精溶液
B . 1g硫酸铜溶液与1g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得到的溶液质量为2g
C . 1g石灰石和1g稀盐酸充分反应后得到的生成物的总质量为2g
D . 1g硫和1g氧气点燃生成2g二氧化硫
7. (2分)(2017·扬州模拟) 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基本方法,以下归纳总结都正确的是()
A . 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①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常用于干燥气体②N2具有稳定性﹣可用作焊接金属保护气
B . 物质的鉴别①可用点燃的方法鉴别棉线和羊毛线②可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
C . 物质的构成①分子、原子、离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②原子和离子不能相互转化
D . 化学符号中“2”的意义①CO2:两个氧原子②Mg2+:一个镁离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
8. (2分)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

有一个大烧杯中装着含有甲和乙的两种饱和溶液,而且杯中还有少量甲和乙的固体存在。

现将温度由80℃降到20℃。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杯中固体甲增多、固体乙减少
B . 杯中一定有固体甲而不一定有固体乙
C . 溶液中溶质甲减少、溶质乙增多
D . 甲和乙的两种溶液仍然是饱和溶液
二、填空题 (共2题;共13分)
9. (6分)请用,,,,,,,等八种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请用适当的数字和符号填空:
①两个氮气分子________ ;②两个氧离子________ ;
(2)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式:
①导致煤气中毒的主要物质________ ;②一种蓝色溶液的溶质________ ;
(3)请用上述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物质,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①生成碱溶液的化合反应________ (只写一个);
②只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________ (只写一个).
10. (7分)(2018·厦门模拟) 根据图示信息回答问题。

(1)氧的核电荷数为________。

(2)氖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___。

(3)氯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上图所示,在化学反应中氯原子________(填“易得”或“易失”)电子。

(4)氧和氯元素组成的二氧化氯是安全、无毒的消毒剂,实验室常用氯酸钠(NaClO3)和亚硫酸钠(Na2SO3)用硫酸酸化,加热制备二氧化氯气体,同时生成硫酸钠和水,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

(5)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无结晶水)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①写出 A 点表示的意义是________。

②盐碱湖中溶有大量的“NaCl 和 Na2CO3”,当地的人们”冬天捞碱,夏天捞盐”,据此判断图中________(选填“甲”或“乙”)物质的溶解度与纯碱类似。

③在40℃时,将 12 g 乙物质加入 50 g 水中充分搅拌,有________g 固体未溶解。

三、综合题 (共4题;共30分)
11. (10分)通过一阶段的化学学习,我们知道了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取方法和相关性质.实验室提供了以下药品和仪器装置.
药品】①二氧化锰;②高锰酸钾;③大理石;④过氧化氢溶液;⑤稀盐酸;⑥氯酸钾.
【装置】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小明同学选择的药品是③和⑤,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他应该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序号),收集装置是________(填序号).
(2)小亮用装置A制取氧气,试管中装入的药品是________(填序号),加热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他选择了E作收集装置,如果a与b相连,c端排出的物质主要是________.
(3)小秀用装置F收集了半瓶氧气,然后将红热的木炭伸入该集气瓶中继续做气体性质实验,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4)通过对O2、CO2气体制取的研究,小丽发现气体制取装置的选择是有规律的.如确定气体发生装置时应考虑的因素是反应物状态和________;
(5)通过查阅资料得知:硫化氢(H2S)是一种有毒气体,其密度比空气大,且能溶于水,水溶液呈酸性.实验室通常用硫化亚铁(FeS)与稀硫酸在常温下通过复分解反应制得.小芳同学在实验室制取硫化氢气体,她应选择的反应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收集装置是________.
12. (6分) (2018九上·鞍山期中) 研究性学习小组选择从空气中制取氮气,并将测量氮气的密度作为研究课题,以下是他们设计的实验方案:
(1)除去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除去二氧化碳可以选用的药品是________,此方法属于________变化。

(2)除去氧气。

他们分别进行了除去氧气的燃烧实验,其中甲同学选用红磷,乙同学选用木炭。

你认为:选用________(填“红磷”或“木炭”)的方法不科学,原因是________
(3)分析误差。

此法得到的氮气密度(标准情况下),经科学测定,与氮气的实际密度有误差,请你分析出现误差的可能原因(只写两种,不考虑计算误差):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13. (9分) (2019八上·松北期末) 如图是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

请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________;
(2)用高锰酸钾制取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__;
(3)实验室收集氧气的方法是________;
(4)将高锰酸钾粉末装入试管的操作是________;
(5)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的作用是________;
(6)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________;
(7)停止加热时,先要________,然后再________;
(8)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有如下操作步骤:①加热;②检验装置的气密性;③装药品;
④用排水法收集气体;⑤从水槽中取出导管;⑥熄灭酒精灯;⑦装配仪器;⑧连接固定仪器。

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

14. (5分)(2019·江汉) 碳铵是一种常用的化肥,它在常温下易分解。

某化学兴趣小组对碳铵的成分存在疑问,进行了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氨气具有刺激性气味,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碱性;氨气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氨气不与碱石灰反应。

(1)Ⅰ.检验溶液中的阴,阳离子。

取少量碳铵放入试管中,加入盐酸,把生成的无色无味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有白色沉淀生成。

再另取少量碳铵放入试管中,加入浓溶液,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生成的气体,石蕊试纸变蓝色。

根据实验现象,推测碳铵中所含有的阴离子可能是________和________(填离子符号)
(2)根据实验现象,碳铵与浓溶液加热反应生成了________(填化学式)气体。

(3)Ⅱ.测定碳铵中C元素和N元素质量比,在此过程中,用到如图一所示装置。

请回答:
图1
给碳铵固体加热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________。

(4)从安全和环保的角度考虑,本实验可以用如图一所示的气球来收集尾气,还可以选用如图二所示的
________(填序号)装置来处理尾气。

图二
四、计算题 (共1题;共10分)
15. (10分) (2019九上·石屏月考) 某同学取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3.0克,充分加热后,冷却,称量剩余固体质量为2.04克。

(1)求反应产生氧气的质量?
(2)求该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共8题;共16分)
答案:1-1、
考点:
解析:
答案:2-1、
考点:
解析:
答案:3-1、
考点:
解析:
答案:4-1、考点:
解析:
答案:5-1、考点:
解析:
答案:6-1、考点:
解析:
答案:7-1、考点:
解析:
答案:8-1、
考点:
解析:
二、填空题 (共2题;共13分)
答案:9-1、
考点:
解析:
答案:10-1、答案:10-2、答案:10-3、答案:10-4、
答案:10-5、考点:
解析:
三、综合题 (共4题;共30分)答案:11-1、
答案:11-2、
答案:11-3、
答案:11-4、
答案:11-5、
考点:
解析:
答案:12-1、答案:12-2、答案:12-3、
考点:
解析:
答案:13-1、答案:13-2、答案:13-3、
答案:13-4、答案:13-5、答案:13-6、答案:13-7、答案:13-8、考点:
解析:
答案:14-1、答案:14-2、答案:14-3、答案:14-4、考点:
解析:
四、计算题 (共1题;共10分)答案:15-1、
答案:15-2、
考点:
解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