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体育与健康中学生体育课运动损伤的预防和处理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4-36小时内需热敷。恢复性练习。
❖ 预防:专项准备活动要充分;
❖
加强踝足部肌肉力量训练;
❖
易伤者在运动比赛时用保护支持带;
肌肉拉伤
❖ 常见的几种拉伤部位: 大腿后侧;大腿内侧;上臂等;
❖ 原因:1、由于肌肉做主动的猛烈收缩,其力量超过 了肌肉本身所能承受的能力。
2、肌肉用力牵伸时超过了肌肉本身有的伸展 程度,引起拉伤。
❖
技
能力;脊柱运动一时超越了正常的生理范围,当
❖
术动作发生错误或疲劳时更容易发生。
❖ 病症:轻者:受伤时常无疼痛感,运动后或次日晨间起床
❖
时才感到疼痛;
❖
时
重者:伤后立即感到疼痛,腰部运动受限,坐位
急性腰损伤
❖ 处理:卧板床休息,腰后垫枕 头,使肌肉、韧带处于松弛状 态;针灸、封闭、外贴膏药和 按摩;
❖ 2、在打篮球的过程中,起跳落地时,将脚踝 扭伤应当怎样处理?
❖ 3、在足球运动中,由于别人的冲撞,腰部急 性扭伤,怎样处理?
小结
❖ 体育锻炼中要预防运动损伤的发生要做到: ❖ 1、加强思想教育,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的思想 ❖ 2、合理安排运动负荷 ❖ 3、认真做好准备活动 ❖ 4、合理安排训练和比赛 ❖ 5、加强易伤部位的练习 ❖ 6、加强医务监督工作
❖
使骨折处上下两个关节都固定;
❖
2、夹板要用绷带或软布包垫,防止压迫性损伤;
❖
3、固定要牢固,防止错位;
❖
4、及时送往医院。
骨折的处理方法:图示
搬运伤员的方法
搬运伤员的方法
背负
肩抗
担架
晕厥的处理方法
❖ 让患者平卧或头稍放低,也可稍垫高双下肢,松解衣服,注 意保暖,作双下肢向心重推摩或揉捏,以加速血液回流;
常见的运动损伤
❖ ❖ ❖ ❖ ❖ ❖ ❖ ❖
网踝肌韧肌急骨胫
球关肉带肉性折腓
肘节拉损痉腰 骨
扭伤伤挛损 疲
伤
伤劳
性
骨
膜
炎
网球肘
❖ 工程:多发生在网球、羽毛球、
❖
乒乓球、投掷等工程中。
❖ 原因:打球时由于用力过猛,球的冲击力作
❖
用于腕伸肌或被动牵扯,造成的。
❖ 病症:肘关节外侧剧烈疼痛,并放射,尤其
❖ 1、急性损伤
❖
直接或间接外力一次作用而致伤者,
伤后病症迅速出现,病程一般较短;
❖ 2、慢性损伤
❖ 按病因分为两类:
❖ 陈旧伤:急性损伤后因处理不当而致反复 发作;
❖ 劳损伤:由于局部运动负荷量安排不当,
学生讨论:
❖ 请同学们想想,在你们进行体育锻炼的 过程中,都遇到过那些运动损伤?
❖ 大家遇到的运动损伤都有什么样的感觉 啊?你们是怎么样处理的?
❖
动作,合理地选择和使用场地;充分的准备活动;
❖
运动后采取热敷或按摩等方法及时消除局部疲劳。
❖ 治疗:减少局部负荷;局部热敷、按摩,休息时抬高患肢;
❖
灸、
严重者用弹力绷带包扎,配合中药外敷、按摩、针
❖
理疗等;
骨折
❖ 原因:1、直接暴力;2、传达暴力;
❖
3、牵拉暴力;4、积累性暴力
❖ 特征:疼痛、肿胀、皮下淤血、功能障碍、出现畸
3寒冷的刺激 ❖ 处理:牵引痉挛肌肉;点掐或针刺涌泉穴;局部按
摩、点穴或针刺;及时休息; ❖ 预防: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适应性;充分准备
活动;及时补充水分、盐水和维生素B1; 疲
劳时不进行体育活动;
如何在体育课中预防
1、穿适宜的运动鞋、运动服: 防滑性好;鞋底柔软;透气性好;大小适宜;
2、锻炼前做主要运动肌肉群的伸展练习: 肩关节;腰部;膝关节;脚踝关节
3、做专项准备活动:比方投掷铅球要做: 腕关节;肩关节;膝关节;腰部运动等
4、防止过度牵拉颈部和背部肌肉 5、保持运动肌群的用力平衡 6、防止脊柱同时伸展和旋转
如何在体育课中预防
7、 防止运动强度过大 8、 选择适合自己身体条件的运开工程 9、 防止一次锻炼的持续时间过长 10、 不在坚硬的、有杂物的场地上锻炼 11、 作好整理放松运动:
❖ 针刺“人中〞“百会〞“涌泉〞等穴促使其苏醒; ❖ 如有呕吐,将患者头部转向一侧,防止呕吐物堵塞呼吸道; ❖ 如有呼吸心跳停止,应同时进行人工呼吸及胸外心脏挤压; ❖ 神志不清或有呕吐时,均不应进食药物、食物及饮料等; ❖ 清醒后可给含糖热饮料,并继续休息、保暖;
课堂拓展训练
❖ 1、在体育课练习中,不小心摔倒,把腿磕 破,膝盖流血严重,怎样处理?
4、体育根底差、身体素质弱,或动作要领掌握不 正确,一时不能适应体育活动的需要,或不自 量力,容易发生损伤事故。
5、不良的气候变化。
如过高的气温和潮湿的天气,导致大量出汗失水; 在冰雪寒冷的冬季易发生冻狎或其它损伤事故。
6、组织纪律混乱和违反活动规那么也是造成伤害事 故 的原因。
常见运动损伤的分类
深呼吸;各大肌肉群的放松; 12、 使用支持、保护关节的用具:
护膝;护腕;护踝;护肘等
体育课中运动创伤的处理原那么:
❖ 止血的处理方法 ❖ 骨折的处理方法 ❖ 搬运伤员的方法 ❖ 晕厥的处理方法
出血的处理方法
❖ 原那么:1、判断出血部位;
2、判断出血的程度;
❖
3、提出暂时止血的方法;4、送伤员到医务室;
❖
在前旋前臂是加剧。
❖ 处理方法:停止运动,休息,热敷按摩。
❖ 预防措施:认真准备活动;合理安排训练,防止局部负荷过
❖
误
大,加强屈腕、屈指肌群力量训练;纠正错
❖
动作;提高专项技术水平并注意加强保护;
急性腰损伤
❖ 工程:篮球、足球、体操、排球、举重等
❖ 原因:运动时,腰部所受重力超越了躯干一时所能承受的
❖
形、压痛、震痛、骨摩擦音等。
❖ 预防:防止剧烈运动中的碰撞
❖ 治疗:停止活动,进行急救。固定包扎。
❖ 急救原那么:1、防治休克;
❖
2、就地固定,防止不必要的移动;
❖
3、先止血再包扎伤口;
肌肉痉挛
❖ 特征:肌肉僵硬、疼痛难忍、抽筋,是肌肉 持续不自主的强直收缩。
❖ 部位:常见小腿腓肠肌,足底屈拇肌和屈趾肌。 ❖ 原因:1大量的排汗 ;2肌肉快速连续收缩;
❖ 紧急处理: ❖ 1、判断患者受伤部位; ❖ 2、使患者冷静; ❖ 3、使患者平躺,防止移动;
4、使用担架将患者送往医院;
踝关节扭 伤
❖ 工程:多发与篮球、足球、跳远、跳高、赛跑、
❖
滑雪和溜冰等运动中。
❖ ❖
原因:踝力关过节猛的,准落备地活的动姿未势充不分当做,好地,面跑不跳平时等用。视
频
❖ 处理方法:停止锻炼,高抬伤肢,12小时内冷敷,
生体育课 运动损伤的预防和处理
教学目标:
❖ 运动损伤概述 ❖ 造成运动损伤的原因是什么? ❖ 运动损伤的分类? ❖ 如何预防和处理常见的运动损伤? ❖ 体育课中运动创伤的处理原那么 ❖ 课堂拓展训练 ❖ 小结
概述
➢ 什么是运动损伤?
➢
人体在体育运动过程中所发生的损伤,即称之为
➢ 运动损伤。
➢ 运动损伤带来的负面影响
❖ 按照伤后皮肤、粘膜是否完整分类
1、开放性损伤 伤后皮肤或粘膜的完整性遭到破坏,受伤组
织有裂口与体表相通。如擦伤、刺伤、撕裂伤及 开放性骨折。 2、闭合性损伤
伤后皮肤或粘膜仍保持完整,受伤组织无裂 口与体表相通。例如,挫伤、关节带扭伤、肌肉 拉伤、闭合性骨折等。
常见运动损伤的分类
❖ 按损伤的病程分类
夹垫屈肢
鼻出血
压迫桡动脉
压迫股动脉
骨折的处理方法
❖ 原那么:1、防治休克;
❖
2、就地固定,防止不必要的移动;
❖
3、先止血再包扎伤口;
❖ 急救固定:锁骨骨折;肱骨干骨折;前臂骨折;手腕部骨折;
❖
股骨骨折;小腿骨折;踝足部骨折;胸腰椎骨折;
❖
胫骨骨折;
❖ 注意点:1、固定选用的夹板、木棍长短、宽窄要适宜,
A、不做准备活动就进行剧烈的体育活动,易造成肌肉 损伤、扭伤;
B、准备活动敷衍了事,在神经系统和各器官系统的功 能尚未到达适宜水平;
C、准备活动的内容不得当; D、过量的准备活动致使身体个器官功能不能适应将要 进行的体育运动。
造成运动损伤的原因:
3、不良的心理状态: 如缺乏经验、思想麻痹、情绪急燥; 在练习中因恐惧、害羞而产生犹豫 不决和过分紧张等。
➢
它不仅仅影响个人的的训练和比赛,阻碍运动成绩的提高,
缩短运动寿命,严重者还可使人致残、死亡,对开展体
育运动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和心理影响,对人的日常生
活带来便。
造成运动损伤的原因:
1.认识缺乏,措施不当。 对运动损伤预防的重要性认识缺乏,未能
积极地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易导致运动损伤的发生。 2、准备活动缺乏:
❖ 止血的方法:1、冷敷;2;抬高伤肢;3、加压包扎;
❖
4、加垫屈肢止血;5、手指直接指压;
❖
6、间接指压;〔如图〕
❖ 注意点:1、止血要及时;2、止血用具要清洁、干净;
❖
3、止血时要患者冷静,定;
❖
4、止血后用正确的方法将患者送往医务室;
紧急止血方法:
肘部或上肢出血
小腿出血
压迫尺桡动脉 压迫指两侧
多做关节练习;
胫腓骨疲劳性骨膜炎
❖ 特征:1、有典型的运动史、发病史和反复疼痛史;
❖
2、疼痛;3、肿胀;4、压痛;5、后蹬痛;
❖ 原因:跑跳时间过长,小腿肌肉在胫腓骨的附着点受到
❖
过分的牵拉,刺激骨膜引起炎症.
❖ 预防:严格遵守循序渐进的训练原那么,合理安排运动负荷,
❖
防止突然、连续加大局部的负荷,掌握正确的技术
❖ 预防:准备活动量力而行,不用力过猛; 注意练习场所的温度; 拉伤后重新锻炼;
韧带损伤
❖ 部 位:多发生踝关节 、腕关节、肩关节和膝关节. ❖ 原 因:受伤部位受暴力打击或重物压迫,迫使关
节做过度的外翻或内翻动作; ❖ 治疗方法:主要是止痛和加快消肿.局部冷敷,
加压包扎,抬高伤肢. ❖ 如何预防:使用支持保护带;减少冲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