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调查测试试题(扫描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2012-201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调查测试语
文试题(扫描版)
九年级语文练习2013—01参考答案
阅卷说明:
(1)阅卷老师要亲自做试卷、研究试卷,尽量多提供符合要求答案示例,修改后的答案才是阅卷的参考答案。

(2)带着一颗平常心,公平、公正批阅每一份试卷。

(3)做好试卷分析(包括数据、答题典型情况举例、失分原因等),确定今后一段时间的教学重难点。

(1、3是教学调研的重点)
1.①shè zhì②“起”改为“启”“罄”改为“馨”
2.第①句:语序不当,把“泛滥和滋生”改为“滋生和泛滥”。

第②句:缺少宾语中心语,在“校园”后加“活动”之类的词。

(不改变原意,如有其它改法也可。


3. (4分)(1)中国烟民队伍庞大;吸烟导致死亡的人数很多;吸烟减短人的寿命。

(写出一点得2分,写出两点得满分,意对即可)(2)示例:吸烟导致致命肺部疾病;吸烟致癌;孕期吸烟危害胎儿健康;吸烟会要你的命。

(意对即可)
4.①举杯消愁愁更愁;②蜡炬成灰泪始干;③江山代有才人出;④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⑤无可奈何花落去;⑥志在千里;⑦千树万树梨花开;⑧悠然见南山;⑨衡阳雁去无留意;⑩为伊消得人憔悴。

5.①在那里;②倒下;③偏爱;④指责。

6.今齐地 \ 方千里。

7.①第一次击鼓振作了士兵们的勇气,第二次击鼓士兵们勇气就低落了,第三次击鼓士兵们勇气就耗尽了。

②从这一点来看,大王您受到的蒙蔽很厉害啊。

(或:由此看来,大王您受蒙蔽很深啊。


8. 为了突出文章的主旨,表现曹刿的深谋远虑和卓越的军事才能以及鲁庄公的目光短浅和无能。

9.答案多元(回答合理即可;要注意语言的表述)。

如:我更欣赏鲁庄公,因为他能尊重非“肉食者”的意见,足见他非凡的气度;在战争中,知人善用,不耻下问,虚心求教,这样的国君,历史上少有。

再如:我更喜欢齐威王,齐威王敢于纳谏,当邹忌说他受蒙蔽厉害时,他勇于反省,并对邹忌大加赞赏;他还善于纳谏,用不同的奖赏来鼓励臣民大胆进谏,其胸襟更显开阔。

10.列举了河源地震、汶川地震、唐山地震和日本福井地震之前天空中出现了怪云现象(2分);从而引出文章的说明对象地震云,也增强了文章说明的科学性(2分)。

11.特征体现在:不管哪种地震云,它们出现时都与周边云彩格格不入;地震云所处的位置高;地震云变幻无常;地震云面对风,不会变形。

(每一点1分)
12.不能删去;“通常”是“常常”的意思,句中说的是地震云的颜色常常有白色、灰色、橙色和橘红色之分,也不排除有其它的颜色,“通常”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3.揭示了文章的说明对象;采用了拟人的手法,生动地说明了云对预测地震的作用;标题富有情趣,有利于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答两点得满分)
14.惊叹于黄昏时的景物之美——那么辉煌和潇洒。

(意对即可)(2分)。

15.不同,第一次的“惊叫”表达的是好奇、惊讶(2分);而第二次的“动人心魄”则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悸动和恐惧(2分)。

16.运用了描写的表达方式(1分);描绘了夕阳下,门口坐着的那些老人的神情,意在表现他们面对逝去青春的一种平和而安详的态度(3分)。

17.“那线飞雪”指面对白发时所发出的对青春叹息和恐惧的心态,而当作者看到这些老人平和面对夕阳的神情时,他受到了鼓舞,内心变得释然起来。

18. 示例:选句的意思是不要空空将青春消磨,等年老时徒自悲切;读了此文,我对这句话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只要我们对青春有端正的态度,就不必担心时光的流逝,就不必慨叹容颜的变老,因为我们曾经努力,所以我们无悔。

(言之成理即可)
19. (1) “我”和弟弟翘首以待争提食品的情形; (2)父亲风雨无阻送儿上学的艰辛之景。

(4分,每点2分,意对即可)
20.示例: A处:①运用神态描写。

“没有吭声”‘神情沮丧”细腻地描摹出父亲丢失自行车后伤心的样子。

②巧设悬念引出与丢失自行车相关的往事,同时与文章的结尾照应。

③把丢失自行车与“我”当年走散光景巧妙地进行类比,表现出父亲对自行车的珍爱之情。

B 处:①运用动作描写。

“穿过”“跨过”“冲去”等连贯动词生动准确地表现“我”与弟弟的喜悦之情。

②“当……便……”句式,写出“我”与弟弟反应速度之快,体现其等待心情之切。

(4分,分析2分,表达2分,答出两点得满分。


21.①点明了父亲送儿治病的时间;②通过不同时期(夜晚)的景物,渲染了温馨的气氛。

③突出父亲送孩子上医院的艰辛,表现父爱的主题;④景物描写被赋予了情感,形象生动,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4分,每点2分,写出2点,意对即可)
22.示例:每当想起父亲的自行车,父亲对我点点滴滴的关爱就浮现在我的眼前,令我感慨万千,感动不已。

我时时告诉自己一定要感激父亲,决不辜负父亲对我的爱。

父亲,诗词歌赋,诵不完您为我付出的爱,加减乘除,算不尽你为我付出的心血。

千言万语只想凝结成一句美好的话:“爸爸,谢谢您,儿子不会让你失望的”。

(中心明确2分,感情真挚1分,语句通顺1分)
23.作文
评分标准:
一类卷(60—54分):符合题意,立意深刻、新颖、思想健康,中心突出,内容丰富,结构合理,语言准确,有文采,标点正确,600字以上。

二类卷(53—47分):符合题意,立意正确,思想健康,中心明确,内容较充实,结构完整,语言基本准确,标点正确,600字左右。

三类卷(46—40分):基本符合题意,中心基本明确,思想健康,内容较充实,结构较完整,语言基本通顺,标点错误不多,不足600字但字数相差不大。

四类卷(39—31分):基本符合题意,中心不明确,内容不充实,结构不完整,语句不通顺,语病较多,错别字和标点错误较多,字数相差大。

五类卷(30分以下):不符合题意,文理不通,结构不完整,层次混乱,错别字和标点错误多。

说明:
(1)关于中心。

全文内容要切合题目的题意。

能联系自己的体验和感悟(指在记叙或议论中能渗透自己对生活的体验、感悟、经历和见解等等)。

要扣住选材要真,说真话,抒
真情。

内容与题意不符,不得进入二类卷。

(2)关于语言。

全文没有明显的语病,应视作语言流畅;有1-2句病句,可视为语言通顺;有3句以上(含3句)病句,可判为语言尚通顺;有5句病句,应判为语言欠通顺。

(3)评分时,突出语言要求,兼及其他各项,以43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

好文章要敢于打高分,同时严格控制四、五类卷。

出现2个不重复的错别字,扣1分,错别字扣分不超过3分;字数不足,每少50字扣1分。

(4)关于文面加分。

文面整洁,字迹端正,酌加1分;文面整洁,字迹优美,酌加2分。

如能用规范的符号修改,不视为卷面不整洁。

关于评分流程
(1)首先确定类别分。

本次作文评分仍分为五类标准。

一类卷54—60;二类卷47—53;三类卷40—46;四类卷31—39;五类卷30以下。

初读学生作文,依据三基本原则,确定类别基准分(这一类别的均分)。

如果学生的作文选材基本恰当,行文基本流畅,能较为清晰地表达出自己的思想且符合题意要求,即可定类为三类卷基准分。

如果文章的选材新颖恰当,主旨思想准确明晰,语言流畅明了,行文结构清晰层次感强。

即可定位为二类卷基准分。

在此基础上,如果在文章其他方面比如思想立意的深刻性独特性、文章构思的精巧度,语言表达的感染力表现力等等方面有显著亮点的即可定位为一类卷基准分。

四类及四类以下卷,则在材料选择与主题立意方面均违背命题意图,同时语言凌乱,行文无序。

(2)其次确定浮动分。

在准确确定文章的类别分后,需在类别基准分的基础上做恰当地浮动,比如文章的立意新颖深刻,比如行文的巧妙精致,比如写作手法的灵活运用,比如语言的表现力,文面的清晰度……按照文章在这些方面的达成度可以上下浮动适当分值。

原则上浮动分上浮不能突破类别分,下浮可以突破类别分。

(3)几种特殊情况的处理。

抄袭阅读材料的抄袭他人文章的写作内容不足的
漏写题目的出现真实人名、地名等
(作文评讲是为了写好这篇作文,指导学生选择熟悉的材料,拿手的表达形式、结构,表达自己深刻的、独特的感情。

要有为中考积累高质量素材的意识。

这也是调研的重点。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