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月光曲》课件1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部编版《月光曲》课件1
人教部编版《月光曲》课件1
这篇课文讲述了德国著名音乐 家贝多芬因同情穷鞋匠兄妹而为他 们弹琴,有感于盲姑娘对音乐的痴 迷而即兴创作出《月光曲》的传奇 故事。表现了大音乐家贝多芬对穷 苦人民的同情和热爱,又表现了他 丰富的想象力和卓越才华。
人教部编版《月光曲》课件1
人教部编版《月光曲》课件1
感受、体悟贝多芬所创作的世界 名曲《月光曲》!
人教部编版《月光曲》课件1
人教部编版《月光曲》课件1
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月光照进窗 子来,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 显得格外清幽。 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 旁的穷兄妹俩,借着清幽的月光,按起 琴键来。
思考:1、当时的环境怎样?用 划出来。 2、贝多芬还看到了什么?
人教部编版《月光曲》课件1
人教部编版《月光曲》课件1
恬静——安静
这两个词都有表示心里平静的意思。不同 的是,“恬静”往往用于人的内心感到舒适 而表露出一种平静的神态;“安静”除了表 示心理活动,还可以用来描写环境没有声音 的干扰。
(1)夜深了,周围( 安静 )极了,一切都在沉睡中。 (2)姑娘那( 恬静 )的脸上嵌着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
人教部编版《月光曲》课件1
人教部编版《月光曲》课件1
苏醒——觉醒
这两个词都指醒过来,结束了原来好像 睡着一样的糊涂状态。但“觉醒”指觉悟, 用在思想上,表示认识问题从不清楚到清楚; “苏醒”原来的意思是昏迷后醒过来,指人 失去知觉后得到恢复。也可以像课文中那样, 用来描写出神后的清醒。 (1)在巨大的教育攻势下,他终于( 觉醒 )了, 向人民政府交待自己的罪行。 (2)他刚( 苏醒 )过来,就忙问:‘“那些书 受损失吗?”。
天连接在一起。
波涛汹涌:形容大浪猛烈地向上涌。 断断续续:一会儿中断,一会儿继续。
人教部编版《月光曲》课件1
词语注释:
莱茵河:欧洲一条大河。源出瑞士 境内的阿尔卑斯山,流经 奥地利、法国、德国、荷 兰等国。全长1320千米。
谱写: 编写(歌曲或乐曲)。
人教部编版《月光曲》课件1
人教部编版《月光曲》课件1
人教部编版《月光曲》课件1
人教部编版《月光曲》课件1
月亮刚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 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
人教部编版《月光曲》课件1
人教部编版《月光曲》课件1
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 (随着天气的变化,音乐逐渐增强,曲调出现了波折。
人教部编版《月光曲》课件1
人教部编版《月光曲》课件1
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 雪亮的浪花,一个接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
人教部编版《月光曲》课件1
人教部编版《月光曲》课件1
根据上面文字的描述,正确的排列 下面的图形顺序。
月光照耀 波涛汹涌
人教部编版《月光曲》课件1
月亮升起 微波粼粼
月亮升高 穿过薄云
考考你
( 幽静 )的小路 ( 美妙 )的琴声 ( 清幽 )的月光 ( 微弱 )的烛光 ( 雪亮 )的浪花 ( 恬静 )的脸
( 微波粼粼 )的海面 ( 波涛汹涌 )的大海
人教部编版《月光曲》课件1
人教部编版《月光曲》课件1
读课文解决以下问题:
1、读课文,理清课文的脉络结构。
2、课文主要内容是什么?
3、理解重点句子意思。
人教部编版《月光曲》课件1
人教部编版《月光曲》课件1
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 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兄妹俩, 借着清幽的月光,按起了琴键。
1、“清幽”是什么意思? “清幽”的意思是:秀丽、幽静。
2、这句话是实写还是想象?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这句话是实写。从“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 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这个句子看出来。
人教部编版《月光曲》课件1
人教部编版《月光曲》课件1
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月光照进窗 子来,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 显得格外清幽。
一天夜晚,他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
人教部编版《月光曲》课件1
人教部编版《月光曲》课件1
辨析:幽静——清幽
两者都有表示环境很静的意思。不同的 是,“幽静”是优雅寂静,“静”有安静 的意思;“清幽”是秀丽而幽静,“清” 含有秀丽的意思。
3、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我感受到了盲姑娘实现梦想后的激动的心情。盲姑娘 的这几句话使贝多芬心潮澎湃,一个双目失明的姑娘, 竟然这么爱音乐,又这样懂音乐,贝多芬觉得自己遇到 了知音!正因为遇到了知音,贝多芬才产生要为她弹奏 第二支曲子的想法──创作的激情油然而生。
人教部编版《月光曲》课件1
人教部编版《月光曲》课件1
谱写 幽静 断断续续 茅屋 入场券 清秀 失明 陌生 纯熟 清幽 微波粼粼 恬静 波涛汹涌 陶醉 苏醒 水天相接
小小变色龙 :
注音 :
{chuán( 传说 )( 传单 )
传 zhuàn ( 传记 )
{tán( 弹琴 )(弹奏 )
弹 dàn( 子弹 )( 弹弓 )
恬( tián ) 券( quàn ) 霎( shà )
(1)春天的樱花公园,( 清幽 )的林中小道上不 时走过三三两两的游人。
(2)这片树林远《月光曲》课件1
人教部编版《月光曲》课件1
4、从课文中哪些词句可以看出兄妹俩被美妙的琴声 “陶醉”了?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 “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 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 “等他们苏醒过来,贝多芬早已离 开了茅屋。”
理清贝多芬弹奏第一首乐曲的经过。
人教部编版《月光曲》课件1
人教部编版《月光曲》课件1
“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 1、贝多芬在小路上散步时听到了什么?
断断续续的钢琴声。
2、“断断续续”的钢琴声,说明了什么? “断断续续”的钢琴声,说明盲姑娘喜欢贝 多芬的曲子,但弹得不熟练; 还说明贝多芬听到有人弹他的曲子,虽不 熟练却令他很惊喜,好奇心驱使他走进了 茅屋里。
注、平静的神色。脸上是“恬静”的,心里是 舒适、安逸的。“仿佛”,指哥哥看陶醉在琴 声中的妹妹,从妹妹专注而平静的神情中产生 的感觉,感觉妹妹也和自己一样,被琴声带到 了月光下的大海。“波涛汹涌”,波浪猛烈地 向上涌。“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是多么宽阔自由的天地,又是多么光明、美好 的景象,这正是兄妹俩所向往的情景。贝多芬 的琴声带给了兄妹俩无穷无尽的想象。音乐, 真的是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人教部编版《月光曲》课件1
人教部编版《月光曲》课件1
“皮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 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 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 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 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 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 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 来……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 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 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 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 波涛汹涌的大海。
人教部编版《月光曲》课件1
人教部编版《月光曲》课件1
“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
3、随便说说指的是哪一句话?为什么要这么说?
听贝多芬的音乐会是盲姑娘一直以来的愿望,而盲姑娘 把这梦寐以求的愿望淡淡地称作“随便说说”; 说明了她对哥哥的体谅和理解,她十分理解哥哥说的“音 乐会入场券太贵,咱们又太穷”话中含有的不安和痛楚之 意,她对自己说的那句话感到不安和后悔。 这“随便说说”,让我们感受到了盲姑娘的善解人意,让 我们感受到淡淡的凄楚和酸涩,更让我们感受到了盲姑娘 那种被生活所迫,而强压住内心对音乐热爱的无奈。
3、我们可以体会到什么? 我们体会到了:清亮如水的月光下,一切是那么朦胧,那 么美,就连破旧的茅屋也显得诗情画意。这样的美,盖过 了茅屋里的穷困和凄凉。 此情此景,深深打动了贝多芬,他“望了望”穷兄妹俩, 同情之心油然而生。 是啊,美好的音乐应当给予穷苦而又爱好音乐的人们,这 样想着,使他情不自禁地按起琴键来。
{sàn (散发、烟消云散)
散 sǎn (散漫、松散)
近义词
清秀—— 秀气 纯熟—— 熟练 恬静—— 安静 陶醉—— 沉醉 霎时间— 一刹那
反义词
幽静——喧闹 微弱——强烈 陌生——熟悉 纯熟——生疏 断断续续— 连绵不断
词语注释:
幽静:优雅寂静。课文中形容小路很偏僻,
很清静。
霎时:极短的一点时间。 恬静:安静、宁静。 水天相接:形容水面广阔,远远看去,好像和
人教部编版《月光曲》课件1
人教部编版《月光曲》课件1
“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
1、“多纯熟”“多深”是指的什么? “多纯熟”,是说弹奏的技能熟练;“多深”,是说 把曲子里的感情充分表现出来了。
2、句子中两个“您”各指什么?
第一个“您”是表示猜想。 第二个“您”就很肯定。
考考你:为什么贝多芬要给盲 姑娘弹钢琴曲?
贝多芬听到盲姑娘在弹他的曲 子,十分渴望能听到他的演奏,可是 家境贫苦,买不起音乐会的入场券, 但她很懂事,体谅哥哥的难处。他为 这样贫苦的人在困苦的生活中仍然喜 爱音乐、追求艺术所感动,所以贝多 芬决定亲自给盲姑娘弹钢琴曲。
人教部编版《月光曲》课件1
人教部编版《月光曲》课件1
人教部编版《月光曲》课件1
人教部编版《月光曲》课件1
1请用“——”画出文中实在事物。
2请用“﹏”画出穷兄妹的联想。
3盲姑娘仿佛也看到了什么景象? 4读一读联想的部分,想一想课 文描绘了怎样的三幅画? (海上升明月)(微云追月) ( 惊涛拍岸)
人教部编版《月光曲》课件1
人教部编版《月光曲》课件1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 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 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遍了银光。月 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 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 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着一个朝 着岸边涌过来……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 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 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 没有看到过的景象,在月光照耀下的波涛 汹涌的大海。
人教部编版《月光曲》课件1
人教部编版《月光曲》课件1
我认为妹妹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 随便说说罢了。”是(C )意思? vA、 哥哥我和你说着玩的,我根本就不想 听音乐会。 vB、 哥哥你不要伤心,这音乐会对我来说 可听可不听,你别在意。 vC、 妹妹在安慰哥哥,她不想让哥哥着急, 其实她很想听音乐会。
4、是怎样的情景使贝多芬创作出这样一首 世界名曲呢?
5、听着贝多芬弹奏的乐曲,兄妹俩联想到了 什么?
6、兄妹俩听了贝多芬的曲子,有什么表情在 课文中找出来。 (入神、激动、恬静、陶醉)
人教部编版《月光曲》课件1
人教部编版《月光曲》课件1
第一部分: (第1自然段) 简介贝多芬及《月光曲》的谱成
第二部分: 第2—10自然段 详细讲述贝多芬创作《月光 曲的整个过程.
人教部编版《月光曲》课件1
人教部编版《月光曲》课件1
3盲姑娘仿佛也看到了什么景象? 4读一读联想的部分,想一想课 文描绘了怎样的三幅画? (海上升明月)(微云追月) ( 惊涛拍岸)
人教部编版《月光曲》课件1
人教部编版《月光曲》课件1
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 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 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 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 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 来……
小播音员——用甜美的朗读给大家以美的享受; 小画家 ——用你的笔描绘其中的一幅或几幅图画; 小音乐家——用手姿为大家表现一下《月光曲》的旋律;
人教部编版《月光曲》课件1
人教部编版《月光曲》课件1
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 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 景象,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姑娘被音乐唤起了想象后,脸上表现出来的专
26
月 光 曲
贝 多 芬 ,1770 年 出 生于波恩,自幼学习弹 琴,贝多芬的晚年十分 凄凉,在贫病交加中死 去。但是,人民忘不了 他 , 1827 年 3 月 29 日 , 贝多芬的葬礼举行时, 有二千多人参加护灵。 贝多芬对音乐的最重要 贡献是交响曲,因此他 被誉为“交响乐之王”。
我会读
蜡là烛 琴键jiàn 微波粼粼lín 莱茵yīn河 陌mò生 盲máng姑娘 霎shà时 记录lù
人教部编版《月光曲》课件1
这篇课文讲述了德国著名音乐 家贝多芬因同情穷鞋匠兄妹而为他 们弹琴,有感于盲姑娘对音乐的痴 迷而即兴创作出《月光曲》的传奇 故事。表现了大音乐家贝多芬对穷 苦人民的同情和热爱,又表现了他 丰富的想象力和卓越才华。
人教部编版《月光曲》课件1
人教部编版《月光曲》课件1
感受、体悟贝多芬所创作的世界 名曲《月光曲》!
人教部编版《月光曲》课件1
人教部编版《月光曲》课件1
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月光照进窗 子来,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 显得格外清幽。 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 旁的穷兄妹俩,借着清幽的月光,按起 琴键来。
思考:1、当时的环境怎样?用 划出来。 2、贝多芬还看到了什么?
人教部编版《月光曲》课件1
人教部编版《月光曲》课件1
恬静——安静
这两个词都有表示心里平静的意思。不同 的是,“恬静”往往用于人的内心感到舒适 而表露出一种平静的神态;“安静”除了表 示心理活动,还可以用来描写环境没有声音 的干扰。
(1)夜深了,周围( 安静 )极了,一切都在沉睡中。 (2)姑娘那( 恬静 )的脸上嵌着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
人教部编版《月光曲》课件1
人教部编版《月光曲》课件1
苏醒——觉醒
这两个词都指醒过来,结束了原来好像 睡着一样的糊涂状态。但“觉醒”指觉悟, 用在思想上,表示认识问题从不清楚到清楚; “苏醒”原来的意思是昏迷后醒过来,指人 失去知觉后得到恢复。也可以像课文中那样, 用来描写出神后的清醒。 (1)在巨大的教育攻势下,他终于( 觉醒 )了, 向人民政府交待自己的罪行。 (2)他刚( 苏醒 )过来,就忙问:‘“那些书 受损失吗?”。
天连接在一起。
波涛汹涌:形容大浪猛烈地向上涌。 断断续续:一会儿中断,一会儿继续。
人教部编版《月光曲》课件1
词语注释:
莱茵河:欧洲一条大河。源出瑞士 境内的阿尔卑斯山,流经 奥地利、法国、德国、荷 兰等国。全长1320千米。
谱写: 编写(歌曲或乐曲)。
人教部编版《月光曲》课件1
人教部编版《月光曲》课件1
人教部编版《月光曲》课件1
人教部编版《月光曲》课件1
月亮刚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 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
人教部编版《月光曲》课件1
人教部编版《月光曲》课件1
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 (随着天气的变化,音乐逐渐增强,曲调出现了波折。
人教部编版《月光曲》课件1
人教部编版《月光曲》课件1
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 雪亮的浪花,一个接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
人教部编版《月光曲》课件1
人教部编版《月光曲》课件1
根据上面文字的描述,正确的排列 下面的图形顺序。
月光照耀 波涛汹涌
人教部编版《月光曲》课件1
月亮升起 微波粼粼
月亮升高 穿过薄云
考考你
( 幽静 )的小路 ( 美妙 )的琴声 ( 清幽 )的月光 ( 微弱 )的烛光 ( 雪亮 )的浪花 ( 恬静 )的脸
( 微波粼粼 )的海面 ( 波涛汹涌 )的大海
人教部编版《月光曲》课件1
人教部编版《月光曲》课件1
读课文解决以下问题:
1、读课文,理清课文的脉络结构。
2、课文主要内容是什么?
3、理解重点句子意思。
人教部编版《月光曲》课件1
人教部编版《月光曲》课件1
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 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兄妹俩, 借着清幽的月光,按起了琴键。
1、“清幽”是什么意思? “清幽”的意思是:秀丽、幽静。
2、这句话是实写还是想象?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这句话是实写。从“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 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这个句子看出来。
人教部编版《月光曲》课件1
人教部编版《月光曲》课件1
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月光照进窗 子来,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 显得格外清幽。
一天夜晚,他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
人教部编版《月光曲》课件1
人教部编版《月光曲》课件1
辨析:幽静——清幽
两者都有表示环境很静的意思。不同的 是,“幽静”是优雅寂静,“静”有安静 的意思;“清幽”是秀丽而幽静,“清” 含有秀丽的意思。
3、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我感受到了盲姑娘实现梦想后的激动的心情。盲姑娘 的这几句话使贝多芬心潮澎湃,一个双目失明的姑娘, 竟然这么爱音乐,又这样懂音乐,贝多芬觉得自己遇到 了知音!正因为遇到了知音,贝多芬才产生要为她弹奏 第二支曲子的想法──创作的激情油然而生。
人教部编版《月光曲》课件1
人教部编版《月光曲》课件1
谱写 幽静 断断续续 茅屋 入场券 清秀 失明 陌生 纯熟 清幽 微波粼粼 恬静 波涛汹涌 陶醉 苏醒 水天相接
小小变色龙 :
注音 :
{chuán( 传说 )( 传单 )
传 zhuàn ( 传记 )
{tán( 弹琴 )(弹奏 )
弹 dàn( 子弹 )( 弹弓 )
恬( tián ) 券( quàn ) 霎( shà )
(1)春天的樱花公园,( 清幽 )的林中小道上不 时走过三三两两的游人。
(2)这片树林远《月光曲》课件1
人教部编版《月光曲》课件1
4、从课文中哪些词句可以看出兄妹俩被美妙的琴声 “陶醉”了?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 “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 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 “等他们苏醒过来,贝多芬早已离 开了茅屋。”
理清贝多芬弹奏第一首乐曲的经过。
人教部编版《月光曲》课件1
人教部编版《月光曲》课件1
“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 1、贝多芬在小路上散步时听到了什么?
断断续续的钢琴声。
2、“断断续续”的钢琴声,说明了什么? “断断续续”的钢琴声,说明盲姑娘喜欢贝 多芬的曲子,但弹得不熟练; 还说明贝多芬听到有人弹他的曲子,虽不 熟练却令他很惊喜,好奇心驱使他走进了 茅屋里。
注、平静的神色。脸上是“恬静”的,心里是 舒适、安逸的。“仿佛”,指哥哥看陶醉在琴 声中的妹妹,从妹妹专注而平静的神情中产生 的感觉,感觉妹妹也和自己一样,被琴声带到 了月光下的大海。“波涛汹涌”,波浪猛烈地 向上涌。“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是多么宽阔自由的天地,又是多么光明、美好 的景象,这正是兄妹俩所向往的情景。贝多芬 的琴声带给了兄妹俩无穷无尽的想象。音乐, 真的是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人教部编版《月光曲》课件1
人教部编版《月光曲》课件1
“皮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 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 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 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 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 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 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 来……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 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 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 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 波涛汹涌的大海。
人教部编版《月光曲》课件1
人教部编版《月光曲》课件1
“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
3、随便说说指的是哪一句话?为什么要这么说?
听贝多芬的音乐会是盲姑娘一直以来的愿望,而盲姑娘 把这梦寐以求的愿望淡淡地称作“随便说说”; 说明了她对哥哥的体谅和理解,她十分理解哥哥说的“音 乐会入场券太贵,咱们又太穷”话中含有的不安和痛楚之 意,她对自己说的那句话感到不安和后悔。 这“随便说说”,让我们感受到了盲姑娘的善解人意,让 我们感受到淡淡的凄楚和酸涩,更让我们感受到了盲姑娘 那种被生活所迫,而强压住内心对音乐热爱的无奈。
3、我们可以体会到什么? 我们体会到了:清亮如水的月光下,一切是那么朦胧,那 么美,就连破旧的茅屋也显得诗情画意。这样的美,盖过 了茅屋里的穷困和凄凉。 此情此景,深深打动了贝多芬,他“望了望”穷兄妹俩, 同情之心油然而生。 是啊,美好的音乐应当给予穷苦而又爱好音乐的人们,这 样想着,使他情不自禁地按起琴键来。
{sàn (散发、烟消云散)
散 sǎn (散漫、松散)
近义词
清秀—— 秀气 纯熟—— 熟练 恬静—— 安静 陶醉—— 沉醉 霎时间— 一刹那
反义词
幽静——喧闹 微弱——强烈 陌生——熟悉 纯熟——生疏 断断续续— 连绵不断
词语注释:
幽静:优雅寂静。课文中形容小路很偏僻,
很清静。
霎时:极短的一点时间。 恬静:安静、宁静。 水天相接:形容水面广阔,远远看去,好像和
人教部编版《月光曲》课件1
人教部编版《月光曲》课件1
“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
1、“多纯熟”“多深”是指的什么? “多纯熟”,是说弹奏的技能熟练;“多深”,是说 把曲子里的感情充分表现出来了。
2、句子中两个“您”各指什么?
第一个“您”是表示猜想。 第二个“您”就很肯定。
考考你:为什么贝多芬要给盲 姑娘弹钢琴曲?
贝多芬听到盲姑娘在弹他的曲 子,十分渴望能听到他的演奏,可是 家境贫苦,买不起音乐会的入场券, 但她很懂事,体谅哥哥的难处。他为 这样贫苦的人在困苦的生活中仍然喜 爱音乐、追求艺术所感动,所以贝多 芬决定亲自给盲姑娘弹钢琴曲。
人教部编版《月光曲》课件1
人教部编版《月光曲》课件1
人教部编版《月光曲》课件1
人教部编版《月光曲》课件1
1请用“——”画出文中实在事物。
2请用“﹏”画出穷兄妹的联想。
3盲姑娘仿佛也看到了什么景象? 4读一读联想的部分,想一想课 文描绘了怎样的三幅画? (海上升明月)(微云追月) ( 惊涛拍岸)
人教部编版《月光曲》课件1
人教部编版《月光曲》课件1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 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 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遍了银光。月 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 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 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着一个朝 着岸边涌过来……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 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 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 没有看到过的景象,在月光照耀下的波涛 汹涌的大海。
人教部编版《月光曲》课件1
人教部编版《月光曲》课件1
我认为妹妹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 随便说说罢了。”是(C )意思? vA、 哥哥我和你说着玩的,我根本就不想 听音乐会。 vB、 哥哥你不要伤心,这音乐会对我来说 可听可不听,你别在意。 vC、 妹妹在安慰哥哥,她不想让哥哥着急, 其实她很想听音乐会。
4、是怎样的情景使贝多芬创作出这样一首 世界名曲呢?
5、听着贝多芬弹奏的乐曲,兄妹俩联想到了 什么?
6、兄妹俩听了贝多芬的曲子,有什么表情在 课文中找出来。 (入神、激动、恬静、陶醉)
人教部编版《月光曲》课件1
人教部编版《月光曲》课件1
第一部分: (第1自然段) 简介贝多芬及《月光曲》的谱成
第二部分: 第2—10自然段 详细讲述贝多芬创作《月光 曲的整个过程.
人教部编版《月光曲》课件1
人教部编版《月光曲》课件1
3盲姑娘仿佛也看到了什么景象? 4读一读联想的部分,想一想课 文描绘了怎样的三幅画? (海上升明月)(微云追月) ( 惊涛拍岸)
人教部编版《月光曲》课件1
人教部编版《月光曲》课件1
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 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 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 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 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 来……
小播音员——用甜美的朗读给大家以美的享受; 小画家 ——用你的笔描绘其中的一幅或几幅图画; 小音乐家——用手姿为大家表现一下《月光曲》的旋律;
人教部编版《月光曲》课件1
人教部编版《月光曲》课件1
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 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 景象,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姑娘被音乐唤起了想象后,脸上表现出来的专
26
月 光 曲
贝 多 芬 ,1770 年 出 生于波恩,自幼学习弹 琴,贝多芬的晚年十分 凄凉,在贫病交加中死 去。但是,人民忘不了 他 , 1827 年 3 月 29 日 , 贝多芬的葬礼举行时, 有二千多人参加护灵。 贝多芬对音乐的最重要 贡献是交响曲,因此他 被誉为“交响乐之王”。
我会读
蜡là烛 琴键jiàn 微波粼粼lín 莱茵yīn河 陌mò生 盲máng姑娘 霎shà时 记录l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