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责任胜于能力》[修改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篇:学习《责任胜于能力》
学习《责任胜于能力》有感
爱默生说:“责任具有至高无上的价值,它是一种伟大的品格,在所有价值中它处于最高的位置。
”科尔顿说:“人生中只有一种追求,一种至高无上的追求——就是对责任的追求。
”
有人说,假如你非常热爱工作,那你的生活就是天堂;假如你非常讨厌工作,你的生活就是地狱。
在每个人的生活中,有大部分时间是和工作联系在一起的。
放弃了对社会的责任,就背弃了对自己所负使命的忠诚和信守。
责任就是对工作出色的完成,责任就是忘我的坚守,责任是人性的升华。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工作就意味着完成自己的份内事,然后心安理得地拿自己那份薪水。
过去,我也一直这样认为,工作既是自己的谋生手段,也是个人对社会的一份责任。
一个平凡人,工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上班下班总是忙忙碌碌,似乎也找不到多少不平凡的业绩。
最近,我通过阅读《责任胜于能力》这本书,思想激荡,感触颇深,归纳起来,大致有如下几点。
一、工作要有使命感,才能永葆工作激情。
比尔·盖茨在19岁的时候决定了他的人生目标,要让每一个家庭的桌子上都有一台电脑。
他如果为了金钱而工作,他的动力不会持久。
直到今天,他的财产已经多到花都花不完的程度,他还肯拿出那么多的时间去工作,因为他有完成工作的使命感。
工作不仅仅是为了薪水,更重要的是体现自身的价值。
二、履行责任需要具备履行责任的能力,一个优秀的人才应该全面提高自己的责任和能力,让自己成为一个擅长履行责任的人。
提高能力,一靠学习、二靠实践,能力并非天生,要从学习中来,本事不靠吹牛,要在实践中看。
学习和实践,犹如车之两轮,缺一不可。
要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学习型社会的要求,要学习理论,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学习人民群众的智慧和经验。
与此同时,要注重实践,在实际工作中增长才智,更新知识,提高能力。
作为一名警察,我觉得首先要有较强的责任意识。
人的行为是受意识支配的,人一旦有了责任意识,在从事某一种工作或者完成某一个任务的时候,就会有一种潜在的意识,这种意识就会自然地化为一种动力、一种诚信,才会敬业奉献。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责任,只有认清自己的责任,才能知道该如何承担自己的责任,学会认清责任,是为了更好地承担责任。
首先要知道自己能够做什么,然后才知道自己该如何去做,最后再去想我怎样做才能够做得更好。
警察工作时时、事事、处处涉及到执法守规方面的问题。
警务人员应当熟悉国家法律、法规,做好自己在执法时不仅要懂法、依法办事、依法把关守口,保证执法公正、执法为民,同时还要进行法规的宣传、提高法制观念,树立自己职业的形象和人格的尊严。
让我们好好把握自己的人生,用自己的双手去打造自己的幸福,让我们为了自己的明天的生活而再努力一点吧,为自己的人生添上精彩的一笔,去积累更多的财富!让我们关注现在的每一刻,我要学会一步一步的生活,因为每一步都是人生,当所有的脚步并在一起的时候就是整个人生了
第二篇:责任胜于能力演讲稿-责任胜于能力演讲稿:责任胜于能力
责任胜于能力演讲稿-责任胜于能力演讲稿:责任胜于能力
责任胜于能力(演讲稿)今天,站在这里说起责任,我便感到这个话题是那样的沉甸甸的。
对于责任,每一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感受和诠释。
有人说:责任是职业道德和事业的根基;有人说:责任是能力水平提高的保证;有人说:责任是走向人生最高境界的选择!但是我要说:责任是弹奏人生生命乐章最响亮的音符。
常常听人抱怨,我工作能力那样强,领导怎么不能慧眼识珠呢?其实,我们有些人过多地强化了自己的能力怎么样,而不能自觉地把这种能力转化成义不容辞的责任。
不错,在日常工
作中如果我们身无绝技、能力平平,就是责任说得重如泰山,也不可能把事情做好。
但是,光有能力,没有责任那是万万不行的。
试想想一位工人车工技术再精湛,他平时工作时粗心大意总是出次品也没有用;试想想一位农民仅仅夸夸其谈而不务实地耕耘,他的种田经背得再熟悉也没有用;试想想一位战士射击场上百发百中,但他站岗时总是思想上开小差枪打得再准也没有用。
我要说:责任是一个人的灵魂。
一个人缺失了灵魂,就失去做人最起码的准则。
大家都可能知道中国原子弹之父邓稼先的故事。
邓稼先虽长期担任核试验的领导工作,却本着对工作极端负责任的精神,在最关键、最危险的时候出现在第一线。
例如,核武器插雷管、铀球加工等生死系于一发的险要时刻,他都站在操作人员身边,既加强了管理,又给作业者以极大的鼓励。
一次,航投试验时出现降落伞事故,原子弹坠地被摔裂。
邓稼先深知危
险,却一个人抢上前去把摔破的原子弹碎片拿到手里仔细检验。
身为医学教授的妻子知道他“抱”了摔裂的原子弹,在邓稼先回北京时强拉他去检查。
结果发现在他的小便中带有放射性物质,肝脏被损,骨髓里也侵入了放射物。
随后,邓稼先仍坚持回核试验基地。
在步履艰难之时,他坚持要自己去装雷管,并首次以院长的权威向周围的人下命令:“你们还年轻,你们不能去!”1985年,邓稼先最后离开罗布泊回到北京,仍想参加会议。
医生强迫他住院并通知他已患有癌症。
他无力地倒在病床上,面对自己妻子以及国防部长张爱萍的安慰,平静地说:“我知道这一天会来的,但没想到它来得这样快。
”在他去世13年后,1999年国庆50周年前夕,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又向邓稼先追授了金质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在邓稼先身上,我们应该读懂责任不仅仅尽责;而是无私地奉献!责任是体现一个人责任心的强弱,能力是表现个人办事的效率。
有责
任心能力差不可怕,有责任心有能力是精英,有能力无责任心坏大事,无能力无责任心是废人。
如果一个人有责任心,那么他可以培养自己的能力,因为能力是可以培养锻炼的,而个没有责任心的人,即使很有能力,也不能把事情做好。
责任,已经成为一个人在社会上的立足之本,成为企业求生存谋发展的重要能力。
如果你缺乏责任,组织不会聘用你,团队不会让你加盟,搭档不愿意与你共事,朋友不愿意与你往来,亲人不愿给你信任,你最终将被这个社会抛弃。
在这个世界上,有才华的人太多,但是有才华又有责任的人却不多。
我们应该成为这不多之中的一员。
你爱自己吗?你钟情你自己现在的工作岗位吗?我想每一个人的回答应该是肯定的。
如果真的爱自己,爱自己的岗位,那就从现在做起吧,因为从你承担起责任的那一刻起,就会获得一种积极的生存动力、竞争能力和向上态势。
责任胜于能力演讲稿远的不说,就说说我们身边的人吧!
我们都熟悉我们的同事方安庆同志,他在妻子多病,二个孩子要读书,自己身体又不好的情况下,凭着对工商事业的一腔热爱;凭着自己对人生责任最大的追求,干一件事爱一件事;干一件事成就一件事,
在他自己临近退休之时,让自己的人生绽放了绚丽的光彩,成了我们身边尽忠守责的模范!: c, `8 V/ @4 x; M. i% i( `一个人的工作做的好坏,最关键的一点就在于有没有责任感,是否认真履行了自己的责任。
人的一生必须承担着各种各样的责任,社会的、家庭的、工作的、朋友的等等。
人不能逃避责任,对于自己应承担的责任要勇于承担,放弃自己应承担的责任时,就等于放弃了生活,也将被生活所放弃。
责任可以使人坚强,责任可以发挥自己的潜能,能力,永远由责任来承载。
责任可以改变对待工作的态度,而对待工作的态度,决定你的工作成绩,正如有人所说“假如你热爱工作,那你的生活就是天堂,假如你讨厌工作,那你的生
活就是地狱”。
我们在工作中,就要清醒、明确的认识到自己的职责,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发挥自己的能力,克服困难完成工作,认识到、了解到自己的责任,清楚自己的职责,并承担起自己所在工作岗位的责任,那么工作就由压迫式被动,转化为积极主动,并享受工作乐趣,取得成绩的快乐。
在我们工商工作中,有些事情并不是需要很费力才能完成的。
做与不做之间的差距就在于——责任。
简单的说,按时上班准时开会等一些工作上的小事,真正能做到的并不是所有的人。
违反单位制度,说到本质就是一种不负责的表现,首先是对自己单位和职业的不负责,更是对自己的不负责。
第三篇:《责任胜于能力》学习感想
《责任胜于能力》学习感想—梁永坤
近期公司组织了对杨宗华老师《责任胜于能力》讲座的学习,我感觉受益很多。
这次讲座讲明了一个道理,就是说,一个人无论能力大小,主要看他对工作有没有责任心,愿不愿负责任,如果他的能力再大,但由于办事敷衍,不负责任,很容易办的事情,也会办不好,只有责任与能力并有的人才是企业真正需要的人才。
工作中每一项任务总是由许多细小的工作构成的,因此只有对工作怀着一种敬畏的态度,才能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做好每一件事情,才能确保整个工作的成功,才能赢得他人的敬重与信赖。
一个企业管理者说过:"如果你能真正钉好一枚纽扣,这应该比你缝制出一件粗制滥造的衣服更有价值。
" 尽职尽责地对待自己的工作,无论自己的工作是什么,重要的是你是否真正做好了你的工作。
责任就是对工作出色的完成,责任就是忘我的坚守,责任就是人性的升华。
现代企业,迫切需要象《把信送给加西亚》一书中的罗文中尉那样具有责任心和自动自发精神的好员工,全心全意地去完成任务。
一个缺乏责任感的人,或者一个不负责任的人,首先失去了社会对自己的基本认可,其次失去了别人对自己的信任与尊重,所以讲,责任是一种俱有至高无上的价值,是人生的一种追求,责任就是对自己所负使命的忠诚和守信,责任就是对自己工作的出色完成。
承担责任没有对错只有选择。
生活都是自己的一系列选择所得到结果的展现。
我们不能改变环境时,我们可以改变自己。
同样的环境,不同的态度,也会有不同的结局。
你是一个乐观开朗的人,你的生活多数会阳光普照。
你是一个认真负责的人,那你注定会赢得朋友与同事的信赖与喜爱。
“大写的人,一撇一捺,都应该是坚实的责任心。
对自己的责任,对亲人的责任,对他人的责任,对社会的责任,对祖国、民族、世界的责任……有了责任心,就不会颓唐,不会懈怠,不会苟且;就会有足够的自尊、自爱、自持与自强。
”这是我很喜欢的一篇文章中的一句话,以此自勉。
第四篇:《责任胜于能力》学习心得
《责任胜于能力》学习心得
乍一看到《责任胜于能力》的书名,便得到心灵上的认同。
无论是领导、管理岗还是操作岗,或许存在能力高低的不同,但是可以具有同一样高度的责任感!这是一种态度,一种对待工作应有的态度。
而看完全书,让我对“责任”二字的含义有了更深的领悟。
什么是责任?我以往的理解是:责任当然是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
但是认真负责标准是什么,没有仔细琢磨过。
而看过这本书后,发现自己对“责任”二字的理解还是偏颇或浅薄。
书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例子是两个青年去非洲某岛推销公司生产的皮鞋。
在我看来,第一个青年也是有责任感的,虽然没有推销出去,但他也尽力去完成了自己的工作,而看了第二个青年的做法让我更深刻的认识到责任的含义,他不但尽了力而且还尽了心,他正视现实,勤于动脑,着手完成工作,不强调理由,将任务进行到底,最终成功达到了目的。
有人说这是因为第二个青年更有能力,我理解这是基于能力之上的责任感,是更深层次的责任感,对一个企业来说也是员工最可贵的品质。
这让我学到:责任是对自己所负使命的忠诚和信守,责任是对自己工作的出色完成,责任是忘我的坚守!
我认为不管你是否对自己的工作有兴趣,只要是自己的工作,就应该责无旁贷地去完成,且完成好,这是自己的责任。
换句话说,这本身就是自己分内的事情。
书中也这样告诉我们:脚踏实地,勤奋苦干,尽职尽责,工作无小事。
我们每个人做的工作,有很多看似都是一些小事,把每件小事做好,体现的才是责任感,而只有具备了责任感的人,才能铸造完美的细节。
就像今年公司的三会,大家的分工都是一个或几个零星的小片段,而正是有了每个人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超前考虑、踏实工作,把每个小事当成大事来策划,最终才能环环相扣,整体和谐顺畅。
尽职尽责看似简单,但是要年复一年的做好作细每一件事也并不简单。
说到尽职尽责,还让我想起了对迪士尼的美好印象,在那里敬业精神无处不在,即便是在离开后仍心存感动,依依不舍。
无论是盛大游行时每个人物夸张到位的表情,偶像明星身着厚重的衣服顶着近40度的酷暑却仍与游人快乐顽皮地合影,还是霏霏细雨过后清洁工人马上就擦干的座椅,舞台剧道具中数以万计的小灯泡竟然无一损坏的完美,都让我们感受到了责任所展现出来的璀璨光芒。
正是有了每一个员工对自己岗位的尽职尽责,才成就了迪士尼的美好声誉。
让我们都来承诺:我是100%的承担责任者,我是问题的源头,责任止于我!
以上就是我初读《责任胜于能力》粗浅体会,拿来与大家一起分享,也希望今后有机会多读几本好书,启迪自己的思路,提升自己的认识!
数质量科技管理科怀宝军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五日
第五篇:责任胜于能力学习总结
责任胜于能力学习总结
通过学习杨宗华老师的《责任胜于能力》主要体会有以下几点:
1、承担责任没有对错只有选择,选择的路不同结果将不同,在工作中有担当的人在他遇到困难时,首先想到的是找方法解决问题,而不是找借口推卸责任。
承担责任没有该不该,只有要不要。
通过学习让我知道在现实生活中没有被迫,只有选择,选择对自己有利的一方面然后去做,做任何事都是自己选择的结果。
2、人最大的智慧是懂得取舍,这句话虽然很简单,但做起来并没有那么简单。
就像企业管理一样,我们公司现在完善了很多管理规定、流程使工作更加规范化,还投入了很多人力物力财力,做了这么多工作,工作效率也许没有提高,也许还有降低,为什么还要做,这就关系到取舍问题,为了企业的长远发展必须这样做,舍弃当前一点利益是值得的,管理是需要付出代价的。
3、贻害企业管理的几句话:不管我的事、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不是我的责任,是他的责任等等,这都是没有责任的表现,有这种思维在企业中制约企业的发展,在社会中制约社会的发展。
与责任相对应的是理所当然,对不负责任的那些人来说,别人做的事情都是理所当然的,不负责任的人不懂得感恩,因为在他看来别人做的事情都是理所当然。
4、要学会付出,给出去的才是你的。
要想得到别人的尊重,先要尊重别人;要想得到别人的帮助,先要去帮助别人;要想公司对自己好,先要对公司好;人都有长处要相互学习;人都有短处要相互宽容;人都有难处要先互帮助;人都有苦处要相互体谅;人都有好处要懂得感恩。
要关心员工,人都希望自己能得到别人的信任、尊重、关心、理解和支持,这是他们的最大动力。
管理者要懂得关心、体贴员工,把心情管好,千万别冷落了员工。
管理是被动的,激励是主动的,管理是别人要求的,激励是自己要求的,而人性的特点是不喜欢为别人做事,却愿意为自己做事。
哪怕是一句话,都是对员工的一种激励。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一句六月寒”这句话大家都知道,而我们付出的只是一句话而已,为什么不去做呢。
5、承担责任是为别人,更是为自己。
权和利是与所承担的责任相匹配的,你在企业中想获得足够的权和利,那你就必须在企业中承担足够的责任,必须有担当,在遇到问题时就必须站出来大声说那是我的责任。
一个人没有魅力原因在于没有担当,漠视责任。
企业存在危机的根源在于员工责任的缺失,责任缺失的症结所在是员工趋利避害的人性没有得到合理的引导。
人都是利己的,对自己没有好处的事情是不会干的,所以有效管理一定要符合人性、满足人性,这样才能把事情理清、理顺;有效的管理在于多理,少管。
理:就是讲道理,让员工认可管理者的话、做的事。
6、责任是能力中的核心能力;是社会分工的结果;责任是一种压力;当人不能改变周围的环境时,改变的只有对待周围环境的态度;一个人的岗位平凡不重要,重要的是对待平凡岗位的态度。
价值观支配思维方式,思维方式支配行为,行为决定结果。
成功的方法大家都知道,但只有成功者去做了。
张善友
201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