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奇特蘑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大奇特蘑菇:出血齿菌渗出亮红色液体(图)
蘑菇家族可谓集可怕与美味、美丽与平凡、神奇与怪异于一身。
以下盘点的10种蘑菇分布在世界各地,以怪异或者美丽的外表著称蘑菇家族,其中包括火鸡尾蘑、大脑蘑菇、狗蛇头菌以及生物发光菌。
1.天蓝蘑菇
天蓝蘑菇,这种小蘑菇非常精致,主打蓝色,只有孢子菌褶略带红色
天蓝蘑菇学名“Entoloma hochstetteri”,生活在新西兰南北岛西部和印度部分地区的林地。
这种小蘑菇非常精致,主打蓝色,只有孢子菌褶略带红色。
其蓝色外衣由3种类色素所致。
天蓝蘑菇不可食用,是否有毒现在还是一个未知数。
2002年,新西兰发行了一套涵盖6种本地菌种的邮票,其中就有天蓝蘑菇。
此外,这种蘑菇也出现在新西兰储备银行1990年发行的50元钞票的背面。
2.出血齿菌
出血齿菌,出血齿菌也被称之为“恶魔牙齿”或者“草莓加奶油”,并不具有毒性出血齿菌学名“Hydnellum pecki”,在美国西北太平洋沿岸和中欧的松树林非常常见。
最近,韩国和伊朗也发现它们的踪迹。
出血齿菌很容易辨认,表面的小孔向外渗出亮红色液体,很容易让人误以为是森林动物溅到白色菌盖上的血液。
出血齿菌也被称之为“恶魔牙齿”或者“草莓加奶油”,并不具有毒性。
不过,这种蘑菇味道很苦,以避免自己沦为人类和动物的盘中餐。
科学家经分析发现,出血齿菌渗出的亮红色液体中含有一种被称之为“Atromentrin”的抗凝血剂,拥有与天然有机抗凝血剂肝磷脂类似的特性。
3.狗蛇头菌
狗蛇头菌,狗蛇头菌是一种细小的蛇头形林地真菌。
蛇头菌学名“Mutinus caninus”,Mutinus是指古罗马生育之神Mutinus Mutunus,caninus意为“与狗相似”。
它是一种细小的蛇头形林地真菌,“脑袋”呈黑色,上有粘性孢子,据说能够散发出与猫粪类似的气味,用以吸引昆虫。
绝大多数人认为狗蛇头菌不可食用,不过,美国西弗吉尼亚等地区的人们还是把它们摆上餐桌。
4.鹿花菌
鹿花菌,鹿花菌因外形好似暗紫色或者褐色大脑,也被形象地称之为“大脑蘑菇”
鹿花菌学名“Gyromitra esculenta”,因外形好似暗紫色或者褐色大脑,也被形象地称之为“大脑蘑菇”。
从北美洲的五大湖区到芬兰南部,我们能够在沙土中发现它们的踪迹。
有时候,它们也被称之为“牛排蘑”。
如果方式得当,鹿花菌也是一道难得的美味。
否则的话,它们将变成你的“最后晚餐”。
生吃时,鹿花菌具有致命性,入锅前必须煮半成熟。
5.胡须齿菇
胡须齿菇,这种蘑菇也被称之为“刺猬蘑”或者“萨堤罗斯的胡子”(萨堤罗斯是半人半羊的森林之神)
这种看起来好似面条的蘑菇学名“Hericium erinaceus”,活树和枯树(通常是阔叶树)上都能看到它们的身影。
胡须齿菇可以食用,出锅后拥有与海鲜类似的颜色和纹理。
这种蘑菇也被称之为“刺猬蘑”或者“萨堤罗斯的胡子”(萨堤罗斯是半人半羊的森林之神),虽然并不是一道美食,但却对身体有益。
几百年来,传统中医一直用这种蘑菇治病。
最近,科学家发现胡须齿菇具有抗氧化功效,能够降低血液中的葡萄糖水平。
目前,科学家正对其进行研究,以确定能否发现可用于研制痴呆预防药物的化合物。
(猴头)
6.生物发光菌
生物发光菌,学名“Mycena Chlorophos”的生物发光菌,是最近发现的7种生物发光菌之一
学名“Mycena Chlorophos”的生物发光菌,是最近发现的7种生物发光菌之
一。
目前已发现的生物发光菌共有71种。
19世纪,人们首次从来自日本太平洋沿岸的小笠原群岛的标本中发现Mycena Chlorophos 。
其他生物发光菌分布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巴西、墨西哥和波多黎各,均呈淡黄色,发绿光。
生物发光据信是真菌内的化学作用产生的结果,所采取的方式与萤火虫类似。
荧光小菇(Mycena chlorophos ),它们是一种非常稀有的植物,它又名为 “荧
光蕈”,又叫蚂蚁路灯。
如你所见,它们在黑夜中会发出幽绿色鬼火一般的光芒。
墓地中夜晚的磷火,也是这种幽幽的亦幻亦真的明绿色,于是当有人在夜晚的树林中发现这股诡异的绿光的时候,把它们当成了鬼火。
由于夜晚时荧光蕈的样子很像水母,故又有人称为绿色陆地水母。
通常在雨季出现在日本和巴西的森林中,和它们同样闪闪发光的孢子一起布满地面。
树干的根部、掉落的树枝、堆积的树叶和潮湿的泥土为这种蘑菇提供了绝佳的生长环境。
7、量湿地星(马勃)
量湿地星,量湿地星外形好似一颗星星,也因此得名
量湿地星学名“Geastrum triplex”,是一种马勃菌,分布在世界各地。
这种与众不同的蘑菇钻出地面后会改变外观,通过向下弯曲花瓣状结构,将圆形果实抬起,而后释放孢子并借助风的力量让孢子传播到各处。
量湿地星外形好似一颗星星,也因此得名。
一些美洲部落利用量湿地星治疗疾病,同时也将其视为一种预兆,预示着即将出现的天文现象。
8.珊瑚菌
珊瑚菌又名“扫帚菌”;该菌体形俊俏,色泽秀美。
珊瑚菌科Clavariaceae各属含有不少质地脆嫩、别具风味的食用菌,是我国野生食菌资源中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
珊瑚菌有很多的品种,颜色艳丽,有红、黄、白等色。
像葡萄状枝瑚菌、葡萄状珊瑚菌都可以食用,一般别名帚菌、刷把蕈、扫把菌、笤帚、红扫把。
珊瑚菌的子实体由基部生出多回分枝,基柄粗大,圆柱状或柱状团块,光滑,基部白色,具粉状斑点手压后变褐色;菌肉白色,有蚕豆香味;由基部向上分叉,中上部呈多次分枝,成丛,淡粉色、肉桂红色,顶端呈指状丛集,蔷薇红色,老时肉褐色,孢子狭长,脐突一侧压扁,有斜长的斑马纹状平行脊突。
珊瑚菌在世界很有名气,被称为野生之花,鲜甜爽囗,含有亮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缬氨酸、酪氨酸、脯氨酸、甘氨酸、丝氨酸、谷氨酸、天门各氨酸、精氨酸、组氨酸、苏氨酸等15种氨基酸,其中有6种人体必需氨基酸,还可以用药,具有和胃现气、祛风、破血缓中等作用,对小白鼠肉癌S-180,艾氏癌的抑制率为70%。
珊瑚菌口感香脆,可以与各种荤素食品原料相搭配,既可炒、烩、爆、炸、熘,也可煮、拌、烧、煨、蒸、瓤、炖等。
9.红笼头菌
红笼头菌,红笼头菌学名“Clathrus rubber”,好似科幻影片中的外星生物
红笼头菌学名“Clathrus rubber”,好似科幻影片中的外星生物。
意大利作家希罗-珀里尼曾声称在一个荒废教堂的坟墓内发现红笼头菌,并且生长在人的头骨上。
很明显,这个故事是他杜撰的。
红笼头菌与鬼笔科菌是近亲,不过,后者更为常见,外形也更为恐怖,好似腐肉和粪便的结合体。
10、火鸡尾蘑(云芝)
火鸡尾蘑,“火鸡尾”这个名字来源于它们的外观,好似野生火鸡的扇形尾巴火鸡尾蘑学名“Trametes versicolor”,分布在世界各地,通常成群生长在枯树的树干上。
“火鸡尾”这个名字来源于它们的外观,好似野生火鸡的扇形尾巴。
有时候,由于藻类在上面“拓殖”,火鸡尾蘑会出现绿色条纹。
虽然不可食用,但在传统中医领域,这种蘑菇也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
最近,科学家从火鸡尾蘑中提取出多聚糖-K(PSK),一种免疫系统促进剂。
目前,日本已经批准将多聚糖-K作为一种佐剂,用于癌症治疗。
火鸡尾巴,药名:云芝。
云芝是最具药用价值的真菌之一,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抗癌、保肝等功效。
可用于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变;慢性支气管炎;小儿痉挛性支气管炎;咽喉肿痛;多种肿瘤;类风湿性关节炎;白血病。
美巨型蘑菇相当千个足球场疑为世界最大生物
逛超市时,你看到的白色蘑菇大多小巧玲珑,但在美国俄勒冈州的蓝岭上,蘑菇的一个“近亲”的体积却超乎想象:占地965公顷,相当于1665个标准足球场!
这个学名为奥氏蜜环菌(Armillaria ostoyae)的巨型真菌是在1998年被发现的,它的出现刷新了世界最大生物的纪录,而在此前,人们公认世界最大的生物是33.5米长、200吨重的蓝鲸。
按照生长速率估计,这个巨型蘑菇是年龄应该为2400岁,但科学家猜测,它的实际年龄可能有8650岁——地球上年龄最大
的生物之一。
一个由森林学家组成的团队在俄勒冈州东部统计致病真菌的数量时,意外发现了这个体积超大的“蘑菇”。
他们采集了一些样品,与实验室培养的真菌比对,看它是否由多个相同的个体组成,并用DNA指纹技术分析它的遗传性质,确定组
成它的每个成员的大小。
奥氏蜜环菌是造成桑根朽病(armillaria root disease)的直接原因,美国个加拿大的很多松树就是生了这种病,慢慢枯朽而死。
一般说来,真菌会沿着树根生长,伸出菌丝并分泌很多消化酶。
但奥氏蜜环菌有独特的生长方式:延伸菌根,连接食物源与菌体,然后迅速向外生长。
优势基因的结合,再加上稳定的环境,使得这种巨型真菌可以在几千里保持活力。
加拿大生化学家梅龙史密斯(Myron Smith )说:“奥氏蜜环菌确实是一种奇怪的真菌,总的来说,凭借强大的菌丝网络,它可以长得无限大。
”蜜环菌得名的原因是,它们具有黄色的圆盖和带有甜味的菌体。
实际上,科学家首次发现巨型真菌实在1992年——一种学名为Armillaria bulbosa的真菌占地15公
顷。
梅龙-史密斯曾在多伦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他和同事是在一个阔叶林里发现15公顷大的真菌的。
史密斯回忆:“我们当初并不是为了发现什么奇异的东西,只是为了观察不同的真菌,然后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鉴别不同种类的真菌。
”
后来,史密斯利用最新出现的生物技术,比对了多个真菌的基因后,他发现,阔叶林中的Armillaria bulbosa真菌竟有1500多岁,重量至少不下100吨!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的生物学家拉-克罗斯(La Crosse)说:“人们知道这些真菌很大,却不知道它们为什么能长这么大。
在真菌学史上,rmillaria bulbosa绝对是最大的一种真菌,而且可能会永远保持世界最大生物的纪录。
”
但很快,科罗拉多大学的特里-肖(Terry Shaw)又在威斯康星的西南部发现了更大的真菌——一种奥氏蜜环菌,占地600公顷。
2003年,又一位美国科学家发表报告称,他发现了2384公顷大的真菌。
这些超级真菌的出现,让人们重新开始讨论一位问题:是什么组成了这些巨无霸?美国科学家沃尔克说:“巨型生物都由相同遗传性质的细胞组成,它们可以相互交流,共同执行一些复杂功能。
”蓝鲸、超级真菌、6615吨重的欧洲颤
杨都符合沃尔克对超大型生物的定义。
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平常吃的蘑菇也是一种大型生物:一个农场每年可以收获几十吨蘑菇,但这些长在塑料蓬中蘑菇,都具有相同遗传性质!
沃儿克说:“实际上,对于真菌而言,体积巨大是一种很平常的事情。
只是
人类从未发现这一点。
”(环球科学)
最贵重的蘑菇
最贵的松露可以达到4000欧元一公斤。
松露是世界上最贵的蘑菇,和长白山松茸不一样,虽然长白山松茸可能是目前亚洲最贵的蘑菇。
松露是生长在地下,尤其是橡树根部的一种外生菌块。
通常是一年生的天然真菌类植物。
大约有30多种不同的松露,产地分布在意大利,克罗地亚,法国,西班牙等国。
与香槟,鱼子酱一起,被誉为世界上三大珍味之王。
松露是一种珍稀的野生覃菇。
它的营养极为丰富并有着奇异的香味和美妙的口感。
作为一种高级美味它为全世界的美食家所喜爱。
松露还被誉为”餐桌上的黑钻石”。
在中国松露通常被叫做“猪拱菌”(意思是猪拱出来的蘑菇。
因为母猪对松露的味道极其敏感并能用猪鼻将它们从地底下挖出来)。
松露生长在光线阴暗土质松软的碱性土壤下面。
在欧洲,特别是地中海沿岸,尤其是法国和西班牙,这种蘑菇一般长在橡树下,只有猪或者狗闻到后,不断地拱或者刨,人才能发现,从图中挖出来。
使用松露的习惯,在法国宫廷流行后,迅速随着法国烹饪文化的传播而成为世界上最昂贵的蘑菇。
每公斤蘑菇市值4000欧元。
法国人每次只放一小片,就要100多法郎。
松露有黑松露和白松露的区别。
不过近年来在克罗地亚发现较多松露,导致价格略有下降。
但是大家谁也想不到吧,呵呵,中国也有这种蘑菇了,外观都和黑松露很像,不过我们的这种中国松露香气更独特,而且许多农民以前不知道,甚至用来喂猪。
下面是我从半岛电视台看到的一个报道,还有华盛顿的一个报纸对于
中国的报道,说明法国人挺虚伪的。
特别是中国大部分这种东西被用来喂猪,可能更加伤了法兰西人民的感情了,其实大可不必这样,因为就好比欧洲人不吃淡水鱼,淡水鱼用来喂猫一样,我们不是也没有因此感到伤感情么?所以法国人这样大可不必,更不必禁止我们对他出口这种类似松露的东西。
锁状联合
担子菌亚门中多数担子菌的双核菌丝,在进行细胞分裂时,于菌丝的分隔处形成的一个侧生的喙状结构。
只出现在双核菌丝上。
其形成过程是:首先,在细胞的两核之间生出一个喙状突起,双核中的一个移入喙状突起,另一个仍留在细胞下部。
两异质核同时分裂,成为4个子核。
分裂完成后,原位于喙基部的一子核与原位于细胞中的一子核移至细胞上部配对;另外两子核,一个进入喙突中,一个留在细胞下部。
此时细胞中部和喙基部均生出横隔,将原细胞分成三部分。
上部是双核细胞,下部和喙突部暂为两单核细胞。
此后,喙突尖端继续下延与细胞下部接触并融通。
同时喙突中的核进入下部细胞内,使细胞下部也成为双核。
经如上变化后,4个子核分成2对,一个双核细胞分裂为两个。
此过程结束后,在两细胞分融处残留一个喙状结构,即锁状联合。
这一过程保证了双核菌丝在进行细胞分裂时,每节(每个细胞)都能含有两个异质(遗传型不同)的核,为进行有性生殖,通过核配形成担子打下基础。
锁状联合是双核菌丝的鉴定标准,凡是产生锁状联合的菌丝均可断定为双核。
锁状联合也是担子菌亚门的明显特征之一。
有性繁殖:产生担孢子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