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星球版八年级地理上册4.1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同步测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务星球版八年级地理上册4.1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同步测试题
商务星球版八年级地理上册4.1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同步测试题
一、选择题
1. 下列农业生产的做法,符合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是()
A.内蒙古高原利用平坦的地势,发展种植业
B.西北地区开垦草原,利用夏季丰富的光热资源发展种植业
C.长江中下游地区河网密布,发展淡水养殖业
D.东北平原利用肥沃的土地发展林果业
2. 读下表,根据因地制宜原则,该地区最适宜发展的农业类型是()我国某地土地资源构成表
类型耕地林地草地其他
比重7.1% 15.7% 48.23% 28.97%
A.种植业
B.林业
C.渔业
D.畜牧业
3. 下列农业发展不符合因地制宜原则的是()
A.在东北平原大面积种植棉花
B.在长江中下游平原种植水稻
C.在西北地区发展灌溉农业
D.在青藏地区发展河谷农业
4. 下图所示相应的耕作制度和主要农作物结构图,符合“黄土地”实际情况的是()
A. B. C. D.
5. “橘生南国”,是说农作物的分布主要受什么自然因素的影响()
A.气候
B.地形
C.水源
D.土壤
6. 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

下列做法中,不合理的是()
A.山区退耕还林,保持水土
B.草原地区发展畜牧业
C.河流、湖泊周围发展渔业
D.平原地区发展林业
7. 下列商品粮基地,位于湖南省的是()
A.成都平原
B.江汉平原
C.洞庭湖平原
D.鄱阳湖平原
8. 某校四位同学针对家乡因地制宜利用土地资源的话题进行交流。

请你判断其中正确的是()
A.我家在山区,耕地少,应将缓坡、陡坡地都开垦为耕地
B.我家那里有丰美的草原,我觉得大面积改种小麦也不错
C.我家在华北平原,这里也应该大面积种植水稻、甘蔗
D.我的家乡在新疆,这里的绿洲农业发达,瓜果特别甜
9. 下列农业生产符合因地制宜的是()
A.在内蒙古高原大力发展渔业
B.在东北平原发展种植业
C.在长江中下游平原大力发展林业
D.在山地丘陵大面积种植水稻
20. 地理一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我们淮安地处南北方交界处,四季分明,
气候宜人,农作物栽种兼有南方和北方的特点,联系实际,谁出具体表现我
们淮安的选项()
A.一年一熟,盛产大豆、甜菜
B.一年两熟甚至三熟,盛产水稻、甘蔗
C.一年两熟、两年三熟,既种小麦、玉米又载水稻
D.很难说清楚
二、问答
21. 我国东部地区适宜发展种植业,说说原因是什么。

22. 发展农业应该遵循什么原则?
项目秦岭淮河以北(北方地区)秦岭淮河以南(南方地区)耕地类型
耕作制度
粮食作物
油料作物
糖料作物
25.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圩田,就是把临近江河湖海,
地势低洼,容易被水淹浸的地方,筑堤挡水,以防止外边的水侵入稻田。


清时期,圩田更由长江下游向长江中游发展,在鄱阳湖和洞庭湖都有大片圩
田的分布,使这些地区成为新的粮食供应基地,出现了“湖广熟,天下足”
的说法。

梯田,就是在山区、丘陵区坡地上,筑坝平土,修成许多高低不平,形状不
规则的半月形田块,上下相接,有防止水土流失的功效,也有的地方称它为
雷鸣田。

主要是靠天吃饭,一旦天不下雨,就容易干旱。

你有没有在电视上、报刊上看过与上则材料类似的内容请谈谈上则材料说
明了什么问题。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D
3、A
4、B
5、A
6、D
7、C
8、D
9、B
10、D 11、D 12、C 13、D 14、C 15、C 16、A 17、A 18、D 19、B 20、C
二、问答题
21、自然条件:地形平坦、气候适宜人文条件:人口众多,劳动力丰富,缓解对土地压力和对粮食的需求,历史悠久
22、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业
23、项目秦岭淮河以北(北方地区)秦岭淮河以南(南方地区)耕地类型旱地水田耕作制度华北平原:两年三熟东北平原:一年一熟淮河以南:一年两熟海南岛:一年三熟粮食作物小麦水稻油料作物花生油菜糖料作物甜菜甘蔗、项目秦岭淮河以北(北方地区)秦岭淮河以南(南方地区)耕地类型旱地水田耕作制度华北平原:两年三熟东北平原:一年一熟淮河以南:一年两熟海南岛:一年三熟粮食作物小麦水稻油料作物花生油菜糖料作物甜菜甘蔗
24、旱作
25、围湖造田改良了土地,保证了农业的生产增产,这也是长江中下游自古以来是产粮大区的原因之一。

但是围湖造田,减少了湖泊对长江洪水的吞吐能力,导致长江排洪不畅;梯田对于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使天然植被受到了破坏,导致水土流失。

第 1 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