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佳案例分析培训心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
《如何提升幼儿园教师的案例分析的能力》
培训心得体会
孤山镇第二幼儿园杜佳
2016年6月12日下午,我非常有幸地参加了幼儿园教师培训学习,通过赵慧亮老师的培训,使我感受到思想火花的冲击,开阔了眼界,
现将总结下:
一、分析案例中常见的问题。

根据字面,案例分析应把握两个关键,一是案例,二是分析。

运用不当的两个突出问题就是研讨脱离案例和分析成了评课。

研讨没有围绕案例。

案例分析法是借助对典型案例的反思来澄清问题,在分析案例的基础上可以提升出一些观点,但不能脱离这个基础。

案例与研讨的分离有以下几种情况。

二、有效进行案例研讨的几点策略。

(一)准备环节。

要想引导教师对案例进行分析,组织者首先要对案例进行透彻的分析。

只有自身对案例有深入的理解,才能有准备地为教师提供支持。

从这一点来说,这个环节有些类似于在幼儿教育中采用的预操作。


分析时要考虑深,做到心中有数。

(二)呈现案例环节。

如果引导教师在一点范围内讨论,通常提问是在呈现案例之前,使教师有目的地去看贺思考。

如果是发散性的讨论,提问在呈现案例之前还是之后就没有太大关系了。

案例作为信息来源,有时可能不够全面,这时需要辅之以其它的手段来丰富信息,使教师能够更好地研讨。

(三)讨论环节。

这时案例分析最重要的一环。

教师的观念是否有触动,能否知道怎样落实到行为上,前期的案例设计能否发挥作用,都在这一环。

组织者应注意几个步骤:认真倾听教师的发言;迅速对教师的观点给与分析。

由于现场限制,这一过程要求快而准。

要对教师的观点作出判断,并明确正确的观点是什么,错误的观点原因何在。

三、如何有效研讨。

(一)直接提问。

组织者顺着大家的关注点自然捋到的一些环节,可以直接提出来讨论。

直接提问一般用于教师不关注但有蕴含重要讨论价值的地放,单刀直入,直接唤起教师的思考。

(二)进行追问。

追问对于帮助教师澄清问题、找出关键非常有效果。

(三)归纳提升环节。

我认为,在现阶段,研讨后的小结是有必要的。

它的作用是将研讨过程的一些观点或做法归纳、概括条理化,便于教师清晰记忆。

而小结环节就是将模糊的东西清晰、明朗起来,给老师指出一条明路‘便于下一步的行动。

小结中,组织者要做好梳理和概括。

要将研讨中了
解的很多零乱无序的信息,快速进行大脑加工整理,梳理出几条线索。

2016.06.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