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具盲盒”中小学生上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6月
8
记者发现,为了吸引儿童购买,市面上有不少学生文具带有各种卡通装饰,这些装饰物通常体积较小且大多可以拆卸,有些造型小橡皮甚至还做成诱人的食物形状。
检测工程师告诉记者,市面上有不少文具带有小零件,但没有设置相应的警示语,存在导致儿童误吞、窒息等风险。
如果说文具中的小零件危害可以通过在包装上标注警示语来
加以规避,这次检测还发现有些学生用品中增塑剂超标严重,可能导致儿童性早熟。
“检测样品中主要是卡通橡皮和书写笔上的握笔套增塑剂超标,最高达到350倍以上”,上海市质检院高级工程师肖建芳说。
如何安全选择文具?
那么,该如何选择安全的文具呢?《中国质量万里行》提醒注意
以下7点:
1.认准正规厂家;
2.选择的文具应标注“环保、无毒”等字样;
3.拒绝“香味”:文具里的香味都来自香味添加剂,长期接触对健康不利;
4.文具颜色不要太艳:颜色鲜艳的文具通常含有重金属,会对人体脏器、血液系统及骨骼造成不良
影响;
5.纸的颜色不要太白:纸张太白会刺激、损伤学生眼睛、使用易产生视觉疲劳,影响视力;
6.笔袋、书包选择无味、轻薄、印刷好的,书包选金属配件少、肩带宽度大于5厘米且包身轻的;
7.书皮看材质:书皮选用带有P P材质标识的,尽量避免选用自粘式包书膜。
文/本刊记者 李颖
眼下,盲盒经济的模式已经被复制到了多个行业。
在多地校园,一种“文具盲盒”开始热销,让不少中小学生迷上了盲盒文具,甚至购买“上瘾”。
占据文具店“C位”
近日,记者在北京海淀一些小
学周边的文具店看到,每家文具店都将文具盲盒放置在文具店柜台的“C位”。
文具盲盒包括橡皮、中性笔等文具,还有一些装有便签、笔记本的文具袋,既有男生喜欢的动
“文具盲盒”中小学生上瘾
真相
Cover story
封面报道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漫风,也有女生感兴趣的文艺风。
从外包装看不到里面所装具体的产品,部分“盲盒”上还印着“打开有惊喜”“内含隐藏款”的字眼。
在其中一家文具店内,一位经常买盲盒笔的小学生“玩家”熟门熟路地来到了文具盲盒所在位置,她喜欢收集盲盒笔,家里的盲盒笔已经装满了一抽屉,买了这么多只为抽到颜值高的“隐藏款”,集齐一套才会有成就感。
相对于小学生,初中学生更喜爱动漫卡片,有时候花费上百元就为集齐一套完整的卡片,不同价钱的卡片套装可以开出不同花色的卡,每一种都有不一样的概率。
同样的文具,为什么盲盒款的比非盲盒款的更受欢迎呢?一位文具盲盒“玩家”透露,因为有可能会抽到“隐藏款”,他会一次又一次购买已经有了的文具,买得多了就有可能“幸运”地抽到想要的文具。
为了能够体验文具盲盒的“乐趣”,记者花60元买了一套盲盒笔,但拆开后并没有开到宣传照中的隐藏款。
小学生成购买主力军
据一家文具店老板介绍,去年他们就进了这种文具盲盒,今年开始火起来。
文具盲盒有很多不同的款式,卖得比较好的是单支笔的盲盒。
购买的主要群体是小学生。
笔的盲盒产品,有动漫的、有星座的,多种图案随心选,内含“隐藏款”,单支笔的售价是5~10元不等,价格高于普通的笔。
该店老板称,像“灌篮高手”
盲盒里共有36个盲盒,这样的盲盒
每天都会卖出6盒左右。
但相比较
普通的文具来说,文具盲盒的产品
确实要更好卖一些。
他说:“有的小
学生一放学就会来到店里,一抽就
抽十几个,抽盲盒的手根本停不下
来。
” 有学生为了买“盲盒文具”,
甚至不惜向身边的同学借钱。
对此,一位陪孩子买文具的
妈妈说,因为孩子喜欢购买文具
盲盒,家长给的零用钱很快就花光
了。
她家孩子买文具盲盒已经花了
近千元,买来只玩一会儿,第二天
又要买新的。
不仅是线下门店火爆,文具盲
盒的线上销售也十分火爆。
记者在
某网购平台搜索关键词“文具盲
盒”,显示出近四千款产品。
采访中,许多家长不赞成让孩
子大量购买盲盒,他们认为这是一
种投机行为。
很多文具盲盒被拆开
以后,发现不需要,这就是一种浪
费。
并且购买文具盲盒的大多数是
中小学生,他们对事物本质的认知
能力相对较低,很容易让他们很小
就养成“碰运气”的心态。
培养孩子正确消费观
对此,有心理专家认
为,中小学生现在正处在身
心发育的关键时期,还未形
成正确的价值观和消费观。
商家以盲盒的形式促销文
具,抓住了孩子的好奇心,
以及孩子在收集过程所获
得的成就感,这让他们很容
易沉迷其中,过度消费。
孩子对文
具盲盒产生兴趣时,家长要耐心加
以引导,告诉孩子不要盲目跟风购
买,教导他们什么才是正确的消费
观,不能直接“暴力”式的拒绝,
否则可能会适得其反。
作为学校方
面,学校也需要加强相关知识的普
及,以多种形式传达和引领学生养
成良好的消费习惯,杜绝浪费,倡
导正确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
“概率”营销在一定程度上
满足了消费者的猎奇心理,但这种
营销方式也可能助长投机心理,使
消费者深陷其中,养成不良的消费
观念和消费方式,特别是对未成
年人负面影响很大。
经营者向消费
者提供商品和服务,应当恪守社会
公德,诚信经营,保障消费者的知
情权、选择权、公平交易权等各项
权益,不应利用人性弱点,诱导盲
目消费、过度消费。
专注未成年保护的律师认为,
虽然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去限
制盲盒这种营销手段,但为了孩子
的健康成长,监管部门应有所行
动。
Cover story
封面报道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2021年6月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