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葫芦岛市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辽宁省葫芦岛市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积累运用 (共8题;共33分)
1. (2分)(2017·杭州模拟) 下列划线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蒲公英倔强的生命给了我心灵的慰藉,风儿把那无人采撷的种子撒落到天涯海角;那些飘落到石缝里的种子,只要有阳光雨露,便能酝酿出一场生命的盛宴。

A . juèwèi jièxiéyùn niàng
B . juéwèi jièjiéyùn liàng
C . juéwèi jièxiéyùn niàng
D . juèwèi jíjié yùn liàng
2. (2分)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硅谷的创始者之一肖克利与他的八个学生意见不和,八位年轻人毅然与这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分道扬镳。

B . 角色的个性鲜明,是电视剧《甄嬛传》最值得欣赏的地方,甚至连配角都栩栩如生,令人难忘。

C . 日本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声称购买钓鱼岛的言论,荒诞不经,令人发指。

D . 中国银监会称,随着楼市和股市的持续低迷,投资房产的风险也与日俱增。

3. (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目前,反腐大剧《人民的名义》正在热映,之所以好评不断的原因,除了剧情精彩,演员们的演技也是一大亮点。

B . 不少中央企业纷纷响应,表示将以实干历史赋予的使命和机遇,争做雄安新区建设的排头兵。

C . 报道称,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计划打造一支拥有多达60艘056/056A型江岛级护卫舰的舰队。

D .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发现,这里的美,虽然在于景,更在于人。

4. (2分)有关标点符号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有许多伟大的诗人,如屈原、李白、杜甫、陆游……等等。

(句中的省略号应该去掉)
B . 我国有句俗语:“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句中的引号表示讽刺)
C . 到底是他错了?还是我错了?(句中第一个问号应改为逗号)
D . 一走进教室,我就感到有些蹊跷——安静里好像潜伏着一种与平日不同的意味。

(句中破折号不能改为逗号)
5. (2分) (2017八上·邗江期末) 下列关于文学作品常识及内容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 朱自清《背影》截取了父亲艰难而努力爬过月台为“我”买橘子的背影,融注了深深父爱。

朱德元帅的《我的母亲》也采用截取法,精选了母亲生活的几个片段,歌颂了温馨母爱。

B . 爱国情感在文学作品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如:《枣核》中风烛残年的海外游子对来自故土的枣核念念不忘,《最后一课》中面临亡国的人们对祖国语言的珍惜与不舍。

C . 《阳关雪》以行踪为序,通过对阳关雪这一自然景观背后所沉淀的历史文化内涵的探寻,表达了作者对中国历史文化的追溯、思索和反问。

《阿里山纪行》采用移步换景的写法,描写了阿里山的美丽风光。

D . 《幽径悲剧》是季羡林的散文,抒发了作者对自然和生命的热爱。

《都市精灵》采用生动的描写和精辟的议论相结合的写法,表达了作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现代意识。

6. (4分) (2017七下·寮步期中)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1)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惊涛澎湃,掀起万丈kuáng lán ________。

(2)我将用我的泪水,洗去一切的wū huì________和耻辱。

(3)我认识奥本海默时他已四十岁了,已经是fù rú jiē zhī________的人物了。

(4)闻一多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kāng kǎi lín lí ________。

7. (8分)(2019·云南) 根据提示填空。

(1)富贵不能淫,________,威武不能屈。

(《孟子》)
(2)重岩叠峰,隐天蔽日,________,不见曦月。

(郦道元《三峡》)
(3)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4) ________,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李清照《渔家傲》)
(5)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用“________,________”描绘了一幅鸟儿在早春的阳光中嬉戏忙碌的画面。

(6)当我们要表达个人命运和国家命运紧密相连的情感时,常常会引用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

8. (11分)(2019·泰州) 学校开展“我与祖国共奋进”主题德育活动,你班参与其中。

(1)【树民族自信】为树立同学们的民族自信,老师拟写了上联:迎祖国七十华诞。

请你结合教材中“长城”这一专题的学习感受,对出下联。

(2)【学身边楷模】你推荐晓峰同学担任“学身边楷模”活动采访组组长,晓峰担心自己不能胜任。

你鼓励晓峰说:________。

(3)【抒奋进豪情】采访后,你班准备评选优秀学习心得,班长发现某同学的表述中有两处语病,请你修改。

有两处语病的表述:通过这次采访,激发了我勤奋进取的热情和报效祖国的志向。

二、阅读理解 (共4题;共62分)
9. (10分)(2019·黄岩模拟)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无题
(唐)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①殷勤为探看。

浣溪沙
(南唐)李璟②
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

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回首绿波三峡暮,接天流。

【注】①青鸟:传说曾为西王母传递消息给汉武帝。

这里指带信的人。

②李璟:五代十国时期南唐第二位皇帝,后削去帝号,改称国主,史称南唐中主。

两首诗词都借“落花”、“青鸟”等意象托物寓怀,认真品读,请回答下列问题。

(1)李商隐诗中的“青鸟”和李璟词中的“青鸟”行为方式有什么不同?
(2)请结合诗句分析两首诗词通过“花”分别传达了什么情感?
10. (14分)(2017·杭州)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小题。

潘生者,富阳人,幼丧父,独与两弟奉母居。

大德间,江南大饥。

道殣①者相望。

自度无所得食,曰:“吾终无以给母,则母子俱死。

等死,何若用吾强壮,少延母旦夕活乎?”即以母属两弟,自佣回鹘人,乃告母曰:“儿当佣钱塘②数月,得钱米活家,母勿忧。


既而,回鹘人转卖潘生于辽东。

不数年,使还乡土。

生道遇一女子,丫鬟③尾行。

问之,则曰:“淮人也,昔因饥,父母弃我,转徙数家。

今主家使我归,君南人,得挟我同归乎?”生许之,于是日操瓢道乞。

渡淮,女上堂见父母,皆涕泣,起相抱持。

引生相见,即具酒炙乐。

饮酒半,执盏跪曰:“吾女幸完骨肉,归见乡里,免罹④霜露盗贼,君力也。

且君去家久母不知在亡庐舍必墟莽虽有兄弟亦恐不能自存活。

吾家尚薄有园田;吾女,实君箕帚妾⑤也。

君必无归。

”生则毅然谢曰:“吾何敢以若女为利哉?吾虽贱,不读书,且义不敢取;况吾母固衰耄⑥ ,度尚可活。

万一母死,两弟倘或有一存,今遂不归,是吾遽死吾母也,吾又何忍即安此土乎?”遂告归。

(选自朱国桢《涌幢小品》,有删改)
【注】①殣(jìn):饿死。

②钱塘:地名,今杭州。

③丫鬟:此处意为像丫鬟那样。

④罹(lí):遭受。

⑤箕帚妾:持簸箕扫帚的奴婢,此处作为妻的谦称。

⑥衰耄(mào):年老体衰。

(1)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 . 自度无所得食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B . 即以母属两弟神情与苏、黄不属
C . 即具酒炙乐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D . 生则毅然谢曰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
(2)对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恰当的一项是()
A . 且君去/家久母不知在/亡庐舍必墟莽/虽有兄弟亦恐/不能自存活。

B . 且君去家久/母不知在亡/庐舍必墟莽/虽有兄弟/亦恐不能自存活。

C . 且君去家久/母不知在/亡庐舍必墟/莽虽有兄弟亦恐/不能自存活。

D . 且君去/家久母不知/在亡庐舍必墟莽/虽有兄弟/亦恐不能自存活。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儿当佣钱塘数月,得钱米活家,母勿忧。

②于是日操瓢道乞。

(4)潘生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其言行分析。

11. (18分) (2019九下·长兴月考)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我的南山
普溪钓叟
①陶渊明的南山是庐山,王维的南山是终南山……我的南山是干山。

②乡下房子朝南,山在吾乡之南,照理是时时处处可以望见南山的,正所谓“开门见山”。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山,是静默的存在,人的心灵若不能与之相契相应,便不能觉着它的有无。

③祖母六十六那年,姑姑烧来一块肉。

好大一块肉,它雍容端方地坐在大罗碗里,还高出一截来。

肉皮上面的肉皮和肥肉被精心地切成方块状,整整六十六块。

这肉名义上是给祖母吃的,但很大程度上饱了她孙子孙女的口福。

到最后只剩汤了,我拿筷子往汤底探寻,终于揉到极小的一块。

放进嘴里一咬,才知只是块骨头,但绝不是普通的骨头,它圆融融,滑塌塌,坚硬如铁。

吐到桌面上,却是一块石头。

这是怎么回事呢?母亲的解释让我茅塞顿开。

风俗里也包括肉碗里放块小石头,以石头代山,取寿比南山之意,祝愿长辈健康长寿。

经了这事,我看南山时,心底里每每会生出一份温情,当然还有一份亲近南山的期盼。

④后来在梦里无端地出现这样的情形:港面开阔,河水清澈,菱蔓挨挨挤挤,密密的枝叶间有白色菱花绽放,星星点点。

祖母把痛,我扳桨,我们一路往南山……
⑤至今,我还记得第一次得见南山的情形。

夏夜,闷热难耐,便起身走出门去,仰面躺在篱笆边的水泥洗衣板上数星星,不觉恍然入眠。

醒来天已大亮,世界清凉可爱。

站起身来,不意间就望见那南山,心中便涌起难以言表的大欢喜。

⑥从此,南山便融入我的世界,眼中有山,心中亦有山。

每至雷雨过后,碧空如洗,便会欣然南望。

南山静默如太初,但颜色分外凝重清晰,面目可亲。

南山是三座玲珑小山的组合:东山长,西山高,中间矮又小。

在我的想象里,那是两个大人护着小孩玩咧。

从祖母的口里,我知道了那三座山在德清界里,东面的叫龙山,西面的叫凤山,中间的叫干山。

⑦小学时的春游干山,终于让我得偿所愿。

春游队伍开出学校大门,前面红旗引路,浩浩荡荡,蜿蜒前行。

山越来越近,两个多小时后,那一抹黛色终于变成具体可辨的乌青山石和青葱草木。

然而一条大河横在了面前,让我们不能进前。

于是只得就地休息,隔岸观山。

⑧终于眼见得载了一年级同学的水泥船就在干山溪对面了。

小同学登上南岸后,船便回来渡我们过去。

过了干山溪,旋即登山。

大多数人选择登龙山或凤山,我不加思索上干山。

干山海拔只有六七十米,比凤山低了一半。

从没登过山的我,虽也很快登顶了,却已是腿酸脚软、气喘吁吁了。

我坐在山石上歇力,发现山下的世界一下微缩了。

河道纵横交织,村坊星罗棋布。

干山溪贴山而流,蜿蜒西去。

水面的船小似蚌壳,溪畔的塔细若笔杆。

我极目北望,努力寻找韩家湾的所在,但终究徒劳无果。

我想此刻祖母也许正抬头远望,但也定然看不见她坐在山巅的孙子。

我大失所望,两只清明粽子落肚后,便歪在石头上恹恹欲睡了。

不一会,哨声响起,便下山集结,渡河北归了。

⑨以后,亲近干山的机会就很多了。

暑假跟着大人们到德清斫草,每次往南进入干山溪,然后往西、过东或上南。

德清所多的是圩田,上得岸去,遍地是草,圩埂、田埂、水渠,蹲下来一路斫去,身后便留下一堆堆的草。

不多时便一担一担地装进船里。

⑩然而,我不见南山久矣。

外出读书,继而工作,终年为俗务所绊,不复有闲散从容之心。

即便回家,也多半没有了悠然望南山的情致。

年过半百之后,却时时忆起往事来,嘘唏不已。

去年赴德清开会,回浔时特意取道干山,竟发现已然面目全非。

龙山、凤山均已挖去大半,大片黄色土石裸露,令我触目惊心。

应该不会再挖下去了吧,因为道旁已赫然树起广告宣传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⑪唉,不知何时我能重归旧居,闲望南山?
⑫恍惚中,又是“丛丛菱叶随波起,朵朵菱花背日开”的水面,我们的小船在水面滑行。

祖母把痛,我扳桨,我们一路往南山……
(有删改)
(1)阅读散文,完成下面的思维导图。

(2)品味作家的语言风格,完成下表。

(3)请仔细品读第⑫段,分析本文结尾的妙处。

(4)文章为什么以“我的南山”为题?请联系自己的阅读经验与生活体验进行探究。

12. (20分) (2019七上·揭西月考)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父爱的高度
①好多年都没有看过露天电影了。

②记得小时候,家在农村,那时电视、碟机这类玩意在乡下压根儿就没见过,更别说是享用了。

所以要是逢有哪个村子放电影,周围十里八村的人就都赶着去。

在那露天地里,黑压压的一片,煞是壮观。

③那时父亲还年轻,也是个电影迷。

每遇此等好事,就蹬着他那辆已不可能再永久下去的老“永久”,带着我摸黑去赶热闹。

④到了电影场,父亲把车子在身边一撑,就远远地站在人群后边。

我那时还没有别人坐的板凳腿高,父亲就每每把我驾在他的脖子上,直至电影结束才放下。

记得有一次,看《白蛇传》,我骑在父亲的脖子上睡着了,竟尿了父亲一身,父亲拍拍我的屁股,笑着说:“嗨!嗨!醒醒,都‘水漫金山’了!”
⑤一晃好多年就过去了,我已长得比父亲还高,在人多的地方,再也不用靠父亲的肩头撑高了。

⑥春节回家,一天听说邻村有人结婚,晚上放电影,儿时的几个玩伴就邀我一同去凑热闹。

我对父亲说:“爸,我去看电影了!”
⑦父亲说:“去就去嘛,还说什么,又不是小孩子了!”
⑧“你不去?”
⑨“你自个去吧,我都六十几的人了,凑什么热闹!”
⑩来到电影场,人不算多,找个位置站定。

过了不大一会,身边来了一对父子,小孩直嚷嚷自己看不见。

如多年前父亲的动作一样,那位父亲一边说着:“这里谁也没有你的位置好”,一边托着孩子骑在了自己脖子上,孩子在高处格格的笑着。

⑪我不知怎么搞的,眼一下子就湿润了。

这么多年了,我一直在寻找一个能准确代表父爱的动作,眼前这一幕不就是我找寻的结果吗?
⑫想起了许多往事,再也无心看电影。

独自回家。

⑬敲门。

父母已睡了,父亲披着上衣来开门:“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电影不好?”
⑭看着昏黄灯光里父亲花白的头发和那已明显驼下去的脊背,我的泪一下子涌了出来,什么也没回答,只是把自己身上那件刚才出门时父亲给披上的大衣又披到了他单薄的身上。

⑮是啊,父亲一生都在为儿子做着基石,把儿子使劲向最理想的高度托,托着托着,不知不觉间自己就累弯了腰,老了。

⑯我知道,这一生,无论我人生的坐标有多高,都高不出那份父爱的高度,虽然它是无形的,可我心中有把尺啊。

(1)选文①—④自然段叙述了一件事情,请概括出来。

(12字内)
(2)选文第④自然段中“父亲”所说的“水漫金山”是什么意思?表达了父亲怎样的情意?
(3)文中第⑭段中,“把自己身上那件刚才出门时父亲给披上的大衣又披到了他单薄的身上”,通过这个简单的动作,你能看到作者怎样的心思?
(4)文中写了“我”两次流泪,试比较两次流泪的不同原因。

三、作文 (共1题;共5分)
13. (5分) (2017七上·湖州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这里,跃动着鲜活的生命;这里,演绎着动人的故事;这里,展示着多彩的生活……
请以“在这里”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500字;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③不要透露真实的人名、校名。

参考答案一、积累运用 (共8题;共33分)
答案:1-1、
考点:
解析:
答案:2-1、
考点:
解析:
答案:3-1、
考点:
解析:
答案:4-1、
考点:
解析:
答案:5-1、考点:
解析:
答案:6-1、答案:6-2、答案:6-3、答案:6-4、考点:
解析:
答案:7-1、答案:7-2、答案:7-3、答案:7-4、答案:7-5、答案:7-6、考点:
解析:
答案:8-1、
答案:8-2、
答案:8-3、
考点:
解析:
二、阅读理解 (共4题;共62分)答案:9-1、
答案:9-2、
考点:
解析:
答案:10-1、答案:10-2、
答案:10-3、答案:10-4、
考点:
解析:
答案:11-1、
答案:11-2、
答案:11-3、
答案:11-4、
考点:解析:
答案:12-1、
答案:12-2、
答案:12-3、
答案:12-4、
考点:
解析:
三、作文 (共1题;共5分)答案:13-1、
考点:
解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