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赣榆县海头高级中学高一地理《第二节 人口迁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赣榆县海头高级中学高一地理必修二
编号: 主备人: 唐守霞审核人: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阅读二战前后国际人口迁移图比较二战前后国际人口迁移的不同特点,并了解原因。
✧认识世界和中国人口流动的现状。
【学习过程】
一、人口迁移
1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有何不同?请举例说明:
15-19世纪二战后
迁移特点
迁移原因
世界各国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
迁移路线发展中国家---北美、西欧外籍工人---西亚
南欧---西欧
影响开发了新大陆,传播了工业文明,改变了
人种的空间分布,促进了文化交流和种族、
名族融合
缓和了迁出国人口压力,但也造成了
人才外流,为迁入国提供了廉价的劳
动力,促进经济发展
二、人口流动
1、强度取决于:。
2、我国改革开放后的人口流动原因、流向?
3、影响:
国际人口流动有利影响不利影响迁出地
迁入地
“民工流” 有利影响 不利影响 迁出地
迁入地
【迁移应用】
1、当今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趋向是 ( )
A.从发展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
B.从北半球向南半球迁移
C.从西半球向东半球迁移
D.从内陆国家向沿海国家迁移 2、在人类社会早期,影响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是( )
A .自然条件
B .经济条件
C .自然灾害
D .河流变迁 3、下列现象属于人口流动的是( ) A .三峡库区移民 B .“安史之乱”引发我国北方人民大规模南迁 C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民工流” D .老城区的拆迁户乔迁新居 4、15世纪末16世纪初地理大发现后的人口迁移主流是( ) A .亚非拉流向新大陆 B .新大陆流向旧大陆
C .已开发地区流向未开发地区
D 、未开发地区流向已开发地区 二、综合题
5、读“二战前后人口迁移模式图”( 图1-2-2),完成下列要求。
(注:图中箭头表示人口迁入或迁出的方向。
) (1)在北美两侧横线上加绘两个箭头,以表示其二战前后人口迁移的方向。
(2)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大洲分别是: A 是________ B 是大洋州 C 是________和亚洲 D 是________
(3)从全球来看,目前我国属于人口的________地区。
6、图1-2-3是“我国80年代中后期务工经商流动人口示
意图”,读图回答:
(1)人口迁入最多的地区是 、 和 等地区。
(2)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人口移动形成一种特殊的“ ”,主要原因为 (3)新疆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可能有( ) A .经济发展水平高 B .开发资源
C .发展边境贸易
D 、自然环境优美 (4)四川人口大量外出对本省产生哪些影响?
(5)结合你所了解的生产生活实际,分析大量人口迁入对上海发展有何影响影响?
图1-2-
图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