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2020版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质量检测试卷A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贵州省2020版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质量检测试卷A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活动一家国天下感受榜样的力量(26分) (共4题;共26分)
1. (3分) (2019七上·泰州月考) 根据拼音写汉字。
在冬日暖阳下,我倚窗独坐,手握一卷诗书,静静品读,摒弃俗世中的喧嚣,除去俗世中的浊气,让一颗浮zào________的心片刻间沉静下来,在一lǚlǚ________淡淡的书香中,体味细nì________的情感,将思绪汇成一条潺潺流淌的小河,蜿蜒流过我那将要干hé________的心田。
2. (5.0分) (2019七下·沿河期中) “天下国家”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在两千年前的战国时期,人们就经常在讨论。
孟子说:“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每个人对自己国家的热爱,都是近乎本能的,无论外国民族、中华民族。
(1)请写出一句关于爱国的名言或诗句。
(2)请简要谈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中学生该如何爱国呢?
3. (7.0分)与《出师表》一课相关的知识积累。
(1)《出师表》里出现过的成语或典故(3,4个)。
示例:计日而待三顾茅庐
(2)关于《出师表》的诗句。
(两例,要说明出处和作者名)
示例: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陆游《书愤》其一)
(3)出自《出师表》的千古名言。
(两句)
示例: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4. (11.0分)(2019·南山模拟)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你真的会读书吗
①你真的会读书吗?书是“执拗”而“冷酷”的,它从来不愿意让一个不会读书的人完全拥有它。
有时,你以为你是懂它的,可在激烈的思想交锋之后,你会发现你和“它”隔得远极了,甚至还没有碰触到它思想的根须!
②“会读书”之“会”,首先取决于你有正确的阅读观。
读书是你的生活方式,而非你的生活“插曲”。
读书是你的精神生活,你的精神“海拔”的提升和读书密切相关;而你与社会的良性互动交往关系的建立与持续,也和你的“阅读”有着意义关联。
会读书的你,必定是主动朝着书奔过去的,而书呢,也会迎向你,与你邂逅于美好的“花园”。
慢慢地你会发现,你主动去读一本书的快乐,要远远超过“撞见”一本书的快乐。
拒绝成为庸常的人,避免“匍匐”于功利之下,你只有经常主动去打开一本书。
③“会读书”之“会”,再要追问你良好的阅读品味。
不加选择地见书就读,对形成阅读品味没有任何裨益。
好似打开购物网站,面对陌生商品,你肯定会在下单前比对、权衡,判断它是否优质。
在无法确定之前,你会调动
自己的经验或采用他人的经验,最后才会决定取舍。
请问,对待阅读,你可有这样的耐心?从某种意义上讲,你应该做个挑剔的读书人。
不要轻易打开一本书,在你确认它的价值前;也不要轻易合上一本书,在你还没有完全读透前。
如何确定它是一本值得拥有的书呢?善读者的建议很关键。
另外,读得多了,你的判断也会建立起来。
读书,毕竟是自己的事,尽可能自己“做主”。
④“会读书”之“会”,还要你拥有基于“联系”的阅读策略。
对于精读、泛读、概览之类的既定法则,相信是你耳熟能详并能运用的。
建立一种“联系”的阅读方式,不是简单地对单一文本做静态的阅读。
你应该在“联系”的阅读里,体验感性的美,更见证理性的深和道德的善,由此丰盈你的温度和有宽度的人生。
比如,你再读鲁迅的《朝花夕拾》时,可以同时读鲁迅的《野草》,这两部作品创作于同一时期。
前者是散文集,鲁迅将自己扔回回忆的“场”,故事、故人、故乡、故情,柔婉明朗;后者是散文诗集,鲁迅直面当下,灵魂的挣扎、寂寞的际遇,希望与绝望一直在冲撞。
若是我们根据其中的任何一部作品就确定“彼时”鲁迅的人生体验与思想光芒,那会是多么狭隘。
当你用“联系”的方式去读书的时候,会感觉,书读厚了,读宽了,也读深了。
⑤书以沉默的方式和你“说话”,虽然它不能直接引发人的变化,但人存在的独特与自由是阅读赋予的。
读书足以抵抗虚无,读书可给予你一颗高尚的心灵,读书可以陪伴着你走出一条感性、知性、理性的思想之路。
⑥你真的会读书了吗?
(选自《语文世界》2018年4月刊,有删改)
(1)作者认为“会读书”体现在哪三个方面?
(2)选文第③段划线句子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请简述其作用。
(3)结合自己的读书经验,请你为第④段补充一个事实论据。
二、活动二阅读交流感受文学的关怀(21分) (共1题;共21分)
5. (21.0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母亲的贺卡
那是许多年前的事了。
当年,他刚刚20岁,跑到南方的一座海滨城市做生意,没想到生意赔了,血本无归不说,还债台高筑,连回家的路费也没有了。
快到春节了,他想了又想,给母亲写了一封信说,如果他春节不回家,可能就永远不会回家了。
请老人珍重,忘掉他这个不争气的儿子。
他那远在北方偏僻农村的母亲收到他这封沮丧又绝望的信,悲伤得哭了很久。
这个世界上,她最牵挂的,就是这惟一的儿子,他是她的魂啊。
母亲从抽屉里找到一张已经有些泛黄的贺卡,让邻家孩子代笔,在贺卡上写上了一行留言:孩子,你不回家,妈也不想再活了。
母亲拄着拐杖赶到几十里外的镇上,把那张贺卡丢进了邮筒。
那天的雪真大啊!一路上,母亲摔倒了好几次,纷纷扬扬的大雪,几乎把母亲裹成一个笨笨的雪人了。
天快黑的时候,小邮电所的一个女营业员首先看到了那张没贴邮票的贺卡,她将已举到废纸篓旁的手缩了回来,对老所长说:“您看,这张没贴邮票的贺卡。
”头发花白的老所长眯着眼睛仔细看了看那张泛黄的贺卡,一双本来
就有些哆嗦的手更哆嗦了,他说:“这张贺卡就是没贴邮票,我们也要马上把它投出去!”
第二天早上4点多,老所长骑上车趔趔趄趄地冒着纷纷扬扬的大雪上路了。
七八十里的山路,白雪皑皑,路上积雪很厚,这样的行程太危险。
但老所长看着那张没贴邮票的贺卡,就仿佛看见了两条站在悬崖边上的生命!绝望的孩子,还有抱着仅仅一丝希望的老母亲……老所长的眼眶湿了,他顾不上自己那天一冷就隐隐作痛的老寒腿,把那张没贴邮票的贺卡紧紧地掖在贴胸的口袋里。
天黑的时候,老所长终于赶到了县城。
分发室的人很惊讶,说:“这么大的雪你还跑来干什么,不想要你那半拉子老命了?”老所长笑笑,顾不上喝一口热茶暖暖身子,就从贴胸的口袋里掏出那张贺卡说:“这贺卡忘贴邮票了,但它拴着两条人命呢!”分发室的人一一接过那张还有老所长体温的贺卡传递着看了说:“寄,马上就寄,这张贺卡一点都不能耽误!”他们“啪”地在卡上砸上了鲜红的邮戳,想想,又在那张贺卡的空白边缘上郑重地写下了一行黑体小字儿:这是一张很重要的贺卡,望能迅速投递!落款是:礼城县邮局全体同仁。
夜里10点多,邮车破例摇摇晃晃地冒着鹅毛大雪上路了。
次日8点,那张贺卡被准时送到了远去的火车上,开始了它新一程传递……
4天之后的深夜,蜗居旅店的他收到母亲这张没贴邮票的贺卡。
他看着贺卡上母亲的留言和边缘空白处那行陌生人留下的小字,哇的一声哭了。
其他旅客纷纷披衣围了过来。
大家默默地传递着看了那张泛黄的、没有贴邮票的贺卡,默默地掏出钱放到他的面前说:“回家去吧!你妈在家等着你呢!”那一堆钱有10块的,有5块的,有1块的,还有角票和许多硬币,他知道,住到这地方的人都是些经济不太宽裕的人。
怀揣着那张贺卡,他终于踏上了北归的列车。
如今,年过40的他,已是北方一个大公司的总经理了,他和善,乐于助人。
他的办公桌上,总放着那张泛黄的用玻璃镶嵌起来的贺卡,没事的时候,他常常默默凝视着那张母亲的贺卡,那张没有邮票的贺卡,他的眼里常常会涌满泪水。
为母亲,更为那些直到现在他仍不知道名字的人们,也许,是为了生命之间那些闪烁着爱的光芒的心灵吧!
(作者李雪峰有改动)
(1)本文依次写了写贺卡→________→________等情节。
(2)揣摩下列句中划线词的含义,说说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状态。
①一双本来就有些哆嗦的手更哆嗦了。
②他的眼里常常会涌满泪水。
(3)文中多次出现对雪的描写,其作用是________。
(4)为什么一张没有贴邮票的贺卡却按时送到了“他”的手中。
(5)对文章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 . 本文以母亲的贺卡为线索,按时间顺序,叙述了传递一张没贴邮票的贺卡的故事。
B . 本文既刻画了老所长这一个体形象,又描写了县邮局工作人员和其他旅客等群体形象。
C . 在叙述故事表现人物时,运用了多种描写手法,语言朴实而令人感动。
D . 本文着重表现了母亲的谆谆教诲对儿子一生的深远影响。
三、活动三诵读诗文遇见诗意的自己(共19分) (共2题;共19分)
6. (5.0分) (2020九上·奉化期末) 古诗鉴赏。
庐山杂兴
宋·惠洪
别开山径入松关,
半在云间半雨间。
红叶满庭人倚槛,
一池寒水动秋山。
野望
宋·翁卷
一天秋色冷晴湾,
无数峰峦远近间。
闲上山来看野水,
忽于水底见青山。
(1)两首诗都描写了山间秋色,但表现的景物不同:前一首“半在云间半雨间”突出了庐山________的特点,后一首则用“无数峰峦远近间”照应了前句中的“________”字。
(2)两首诗的最后一句都描写了山在水中的倒影,但展现的画面及带给诗人的感受却有所不同,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7. (14.0分) (2017七下·无锡月考) 阅读下面的课外文言文,完成小题。
晏子之御①
晏子为齐相,出,其御②之妻从门间③而窥。
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既而归,其妻请去。
夫问其故,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名显诸侯。
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
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
妾以是求去也。
”其后,夫自抑损④。
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晏子荐以为大夫。
【注释】①本文选自《晏子春秋·内篇·杂上》。
②御:车夫。
③间:缝隙。
④抑损:谦虚退让。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字。
①其妻请去________ ②夫问其故________
③身相齐国________ ④晏子荐以为大夫________
(2)选出与“常有以自下者”中的“以”意义相同的一项()
A . 太祖常劝以读书
B . 跪而拾之以归
C .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D . 妾以是求去也
(3)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
②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
(4)在本文中,你最欣赏的是哪一个人?请你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说一说。
四、活动结语(50分) (共1题;共50分)
8. (50分) (2018七上·温州期中) 请以“童年趣事”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文体自选,除诗歌外。
②字数不少于500字。
③文中不能出现含有个人信息的地名、校名和人名等。
参考答案
一、活动一家国天下感受榜样的力量(26分) (共4题;共26分)
1-1、
2-1、
2-2、
3-1、
3-2、
3-3、
4-1、
4-2、
4-3、
二、活动二阅读交流感受文学的关怀(21分) (共1题;共21分)
5-1、
5-2、
5-3、
5-4、
5-5、
三、活动三诵读诗文遇见诗意的自己(共19分) (共2题;共19分)
6-1、
6-2、
7-1、
7-2、
7-3、
7-4、
四、活动结语(50分) (共1题;共50分)
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