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力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
促进中小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基础教育二司司长郑富芝
新闻界的各位朋友:
大家好!为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日前,教育部印发了《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就大力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进行了系统设计、全面部署。
我们给大家提供了答记者问,对这次改革进行了系统说明。
下面我重点向大家介绍四个方面的情况。
一、改革的背景
教育质量评价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是教育综合改革的关键环节。
推进综合评价改革既是现实需要,也是应对新形势新挑战的必然选择。
具体讲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的要求。
党的十八大强调,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
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教育规划纲要提出,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制度。
同时,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现代教育质量评价体系。
转变政府职能、改进宏观管理,也必须强化评价工作,发挥评价的引导作用。
第二,破解当前教育质量评价存在的突出问题的需要。
长期以来,由于教育内外部多方面的原因,单纯以学生学业考试成绩和学校升学率评价中小学教育质量的倾向没有得到根本扭转。
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评价内容上重考试分数忽视学生综合素质和个性发展;二是在评价方式上重最终结果忽视学校进步和努力程度;三是在评价结果使用上重甄别证明忽视诊断和改进。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制约了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第三,顺应全球基础教育评价改革趋势的需要。
许多国家把改革教育质量评价作为把握教育状况、诊断教育问题、完善教育政策、改进教育管理、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
实践也表明,科学的教育质量评价对于促进一个国家、区域整体教育水平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因此,我们很有必要借鉴国际经验,建立一套符合中国国情、能够解决我国实际问题的中小学教育质量评价体系。
二、改革的总体思路
这次改革的总体思路主要是:“强化导向,促进发展,协同推进”。
强化导向就是要坚持育人为本,通过综合考查学生发展情况评价学校教育质量,扭转当前普遍存在的单纯以学生学业考试成绩和学校升学率评价中小学教育质量的倾向,引导全社会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推动形成良好的育人环境。
促进发展就是要充分发挥评价的引导、诊断、改进、激励等功能,改变过于强调甄别和简单分等定级的做法,促进学校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努力办出特色。
协同推进就是要统筹规划相关改革,主要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等,使各项改革协调配合,形成推进素质教育的合力。
三、改革的总体目标
这次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基本建立体现素质教育要求、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科学多元的中小学教育质量评价制度,切实扭转单纯以学生学业考试成绩和学校升学率评价中小学教育质量的倾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体现素
质教育要求,就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扭转评学生看分数,评学校看升学率的倾向,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以学生发展为核心,就是要坚持育人为本,把学生的发展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评学校看质量,评质量看学生。
科学多元,就是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还要符合评价规范,由单一评价变为综合评价。
四、改革的主要内容
这次改革的着力点主要是三个方面,包括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完善评价方式方法、科学运用评价结果。
第一,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建立大家所说的绿色评价指标体系是这次改革的重中之重。
评价内容和指标包括学生品德发展水平、学业发展水平、身心发展水平、兴趣特长养成、学业负担状况等5个方面20个关键性指标。
这套指标框架力图把党的教育方针的要求细化和具体化,同时针对当前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重在综合考查学生发展状况,既关注学生的学业水平,又关注品德发展和身心健康;既关注共同基础,又关注兴趣特长;既关注学习结果,又关注学习过程和学习效益。
其中品德发展水平、学业发展水平、身心发展水平,是
针对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提出的。
品德发展水平包括行为习惯、公民素养、人格品质、理想信念4个关键性指标,由低到高、循序渐进。
学业发展水平包括知识技能、学科思想方法、实践能力、创新意识4个关键性指标,不是简单强调考试分数,而是在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更加关注学生终身发展和应对未来挑战所需能力和素养。
身心发展水平的指标最多,包括身体形态机能、健康生活方式、审美修养、人际沟通、情绪行为调控,不仅重视孩子们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而且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还要提升他们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
兴趣特长养成,是在关注统一要求、全面发展的同时,针对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提出的。
包括好奇心求知欲、爱好特长、潜能发展3个关键性指标,主要目的是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
学业负担状况,包括学习时间、课业质量、课业难度、学习压力4个关键性指标。
主要目的是关注学生学习效率,保护学习兴趣和热情,着眼孩子们的长远发展,就像现在衡量经济发展强调“绿色GDP”一样,评价教育质量也应该强调“绿色”。
第二,改进评价方式方法。
在评价方式上,一是强调注重全面客观地收集信息,根据数据和事实进行分析判断,改变过去主要依靠经验和观察进行评价的做法;二是强调注重考查学生进步的程度和学校的努力程度,改变过去单纯强调结果不关注发展变化的做法;三是强调注重促进学校建立质量内控机制,改变过于依赖外部评价而忽视自我诊断、自我改进的做法。
在评价方法上,一是强调现代评价方法的运用,主要是通过测试和问卷调查等方法进行评价,辅之以必要的现场观察、个别访谈、资料查阅等,提高评价的科学性;二是强调面向学生群体采取科学抽样的办法,改变统考统测的做法,避免加重学校和学生负担。
第三,科学运用评价结果。
在评价结果的呈现上,这次改革提出要对评价内容和关键性指标进行分析诊断,分项给出评价结论,提出改进建议,形成学校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报告。
报告既要肯定学校的优势和特色,也要指出存在的具体问题,就像我们的体检报告,把身体各部位的情况和问题一一讲清楚,而不是简单笼统地说身体好或不好。
在评价结果使用上,着重强调了改进和激励功能。
评价结果要作为完善教育政策措施、加强教育宏观管理的重要参
考,作为考核奖惩学校的主要依据。
同时,也要求学校正确运用评价结果,改进教育教学。
有专家讲,教育质量评价是世界性难题。
我们也深切体会到开展科学的教育质量评价十分复杂,建立一套科学、系统、全面的指标体系十分困难,但为了孩子们的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我们必须迎难而上,下决心推进综合评价改革。
我们目前推出的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指标框架(试行),只是迈出了第一步,解决了有无的问题,一定还存在着许多不足,我们将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完善,逐步形成更加科学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同时,我们也将加强对各地的指导检查,通过健全工作机制、组织开展培训、建立改革实验区、组织专业机构提供专业支持和服务等措施,努力把综合评价改革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