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历史复习课中的“三要,三不要”
中考历史答题技巧大全

中考历史答题技巧大全中考历史答题技巧一、答题时间中考考生在答题过程中划分答题时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如果没有对历史试卷的答题时间进行合理规划,那么有可能导致中考考生将一些该得到的分数丢掉,节省答题时间首先是答题速度要快,但是中考考生要注意的是不论是多快的速度,中考考生要仔细阅读历史试题,以免因为审题失误而丢分。
二、规范答题在中考历史试卷中,非选择题是按照具体的知识点划分的,如果某一历史非选择题分值为5分,那么这一历史试题考察的知识点为五个。
而且中考考生在回答时要注意排版,书写过乱也可能是中考考生丢分的原因。
三、选择题中考历史选择题考查的东西比较广,主要考查中考考生的知识结构、对知识掌握的准确性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且考生在解决中考历史选择题时有非常多的技巧,如排除法。
所以中考考生在审题时一定要认真,并且要根据在审题时得到的信息进行解答。
四、非选择题由于中考历史非选择题的类型不同,所需要的答题技巧也是不一样的,具体如下:1、填空题:历史填空题相比较选择题而言是要简单的,虽然也是考察中考考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但是因为答案时唯一的,只要中考考生基础知识过关,在答题时认真审题就可以回答出来。
2、材料解析:这一类型试题主要是为了考察各位中考考生解决问题与文字表达的能力,不论中考历史试卷中所给出的材料是教材里的还是其他的,但是所考察的知识点都是书中的知识。
所以在这类历史试题时只要认真审题就可以了。
3、图片类:这类中考历史试题主要是考察中考考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这类历史试题的答题技巧就是:先观察、在分析。
然后答题。
中考考生在回答中考历史试题时一定要消除自己的急躁心情,而且如果在答完题还有剩余时间一定要进行检查,在做题时应该先易后难,以免使中考考生丢失一些该得的分数。
中考历史的答题技巧1.合理利用答题时间。
中考政史同场不同卷,造成答题时间利用的混乱。
如果太快,极有可能因没有认真审题而失分,如果过慢,就会引起在规定的时间内完不成两份试卷。
初三历史中考复习课自主复习新思考

初三历史中考复习课自主复习的新思考基本上初三学生整个初三都过着两点一线的简单的学习生活,在学校里每天忙于应付各科教师的上课、各科教师布置的默写、作业、背诵和考试等。
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历史课只能立足于课堂,学生不可能也没有时间在课后花大量的时间复习历史。
所以要想有出色的成绩,必须在45分钟上下工夫,那么教师应按照中考指挥棒研究出高效的复习方案。
2010年中考试卷体现出三重奏:重基础知识和能力、重过程和方法、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真正紧扣教学的三维目标并且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重基础知识和能力的传授1.重基础知识,回归课本从2010年历史中考试题看难易程度比较适中的,70%是基础题,像这次的填空题都是紧扣考纲的知识点的考查。
这些题目虽然平时都训练过,但仍有部分学生还会出错,比如,第28题要填的两个空的人名会出现颠倒或者出现错别字,这些地方出现错误的学生平时他们的基础是比较差的,对知识点容易混淆。
2.重能力,重理解,会运用两轮复习结束时,不少学生在一个单元一个单元复习时,默写还是不错的,但是第二轮复习结束时,默写内容一综合就开始张冠李戴了。
很多学生有这样的现象:前背后忘,昨天背的过一天就忘。
所以历史并不是靠死记硬背知识点就行的。
比如第8题“为什么要在中国领土上进行军事演习?为什么借口士兵失踪动用大炮?为什么侵略者不撤兵回营,反叫中国守军撤出宛平?”这是美国记者斯诺在1937年参加日军召开的一次记者招待会上提出的问题,这一连串的质问主要针对什么事件,如果学生平时上课只是简单的记住了九一八事变和七七事变这些名词的话就不好应付了,只有把事变内在的含义搞清楚才行。
所以临时抱佛脚是需要的,但更重要的是重视平时积累和对知识点的理解,要注重各事件的因果关系。
二、重过程和方法的教导本次中考试卷体现了多学科的渗透。
就拿材料题32题第一小题来说,如果平时不注重看图表、地理学的不够扎实的话,那么这个题目就无从下手了。
再比如说材料题30题,很多平时比较好的学生考完后也惊呼看不懂,三个古文材料把学生考得晕头转向,不知所云。
初三历史复习研讨会经验交流讲稿

初三历史复习研讨会经验交流讲稿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同仁:现在我把自己这些年来对初中历史教学尤其是初三复习的一些粗浅认识和体会向大家做一下简要汇报,希望能够抛砖引玉,共同促进我们初中历史教学工作的发展。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明确指出,要大力推进中小学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与学科能力,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
基于以上精神,再加上自己这些年的教学实践,我觉得在历史教学、尤其是初三复习中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我们要注意知识传授的系统性、完整性。
众所周知,历史实际上就是由众多的大大小小的历史事件所构成的,而每一个历史事件又都可以分解为三部分,其一即所谓“背景”,亦即该历史事件产生的原因和条件等等;其二即所谓“经过”,亦即该历史事件产生、发展、灭亡的演变过程;其三即所谓“意义”,亦即该历史事件消亡、结束以后对当时、对以后相关事件的影响以及我们对其的评价等等。
既然如此,在传授历史知识的时候,我觉得我们就应该把我们要传授的历史知识放到上述结构、上述体系之中,也就是说,最后通过我们的教学,孩子们得到的不应该是一个个孤零零、似乎毫无联系的、杂乱的知识点,而应该是一套完整的知识体系。
只有这样,学生们对历史事件的认识才可能比较全面、比较完整、比较条理,而这显然是非常重要的。
基于上述考虑,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我总是在认真备课、把教材吃透的基础上,再根据自己理解,按照上述体系重新编排教材,最后再以板书或课件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
而在这中间,在这个知识体系、板书中,一些比较重要的知识点都以填空的形式空出来,最后通过老师的不断提问和引导,通过学生看书、回答老师问题等环节,师生一起把上述重要知识点都填到相应的空中,从而完成这堂课的知识传授工作。
这样进行教学,一方面可以帮助孩子们了解到本节课需要重视、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最后在他们脑海中呈现出来的那些知识点不再是孤立的、毫不相关的,而是以一种完整的、有机的体系被接纳下来了。
初三历史如何有效地复习

初三历史如何有效地复习中考历史实行开卷考试,是一种适应素质教育的科学导向,对改变历史教学具有积极意义。
它改变了以往历史学科给学生的印象是“死记硬背大量的时间、事件、内容和意义”“考试时能机械重现出来就能考出好成绩”。
它与闭卷考试相比,更加注重考查学生的理解、判断、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获取和处理信息、进行综合归纳的能力,加大了知识的迁移和变化,强调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学习过程的考查。
以开放性、主观性、探究性为特点,因此开卷考试要比闭卷考试难度更大。
要想取得复习的实效,需要师生共同努力。
教师在整个复习教学过程中应重视指导学生进行坚持不懈的系统复习,要有一定的科学性、计划性,要根据平时复习和以往中考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在有限的时间内,选择有效的复习方法。
那么,在历史复习中存在哪些问题?我认为有以下两点:1.观念上存在误区,基础知识薄弱。
许多学生认为既然是开卷考试,就可省去背诵和记忆的环节,甚至导致部分学生觉得复习课上听课是不必要的,反正老师讲的都是课本内容,到考试时翻书就行了。
所以学生对于基础知识掌握薄弱,考试中错别字较多,如“伊犁”写成“伊梨”;“民族区域自治”写成“民族区域自制”等。
还有理解不到位,多为点的直观掌握,掌握的知识少或杂乱无条理,很少把一些知识点横纵向地理解,缺少系统性和综合性,不会灵活运用。
在考试中,特别是做主观题时,学生就只会抄平时练习中类似题目的答案或盲目地抄书,导致失分较多。
2.审题能力和解题技巧较差。
近年来考试中直问直答的试题正逐渐减少,在材料解析题和问答题中更具有开放性的特点。
突出时代精神,紧扣社会热点问题,紧密联系当地的社会发展实际,且有加大分量的趋势,很多开放性试题只给出一定的情境,其结论呈现出极大的开放性。
但学生在复习中缺乏对知识的内在联系,不善于通过试题提供的材料,把握试题的要求,抓不住材料的中心思想,对答题的技巧不作深入的研究。
所以答题中常出现审题不清、语言不规范、答案不严密,这也使得学生做时常感到难以下手。
初三历史考试复习的注意事项

初三历史考试复习的注意事项在初三历史考试的复习过程中,考生们如同面对一位复杂而严谨的老师,要求他们不仅要记住事实,还要理解历史的逻辑和脉络。
准备这场考试时,考生们需要注意几个关键的事项。
首先,时间管理是复习的首要任务。
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复习计划,确保各个历史时期和重大事件都能得到充分的复习。
就像一个有条不紊的课堂计划,复习计划应该详细到每一天的学习任务,避免临时抱佛脚。
其次,历史事件的脉络需要理清。
了解每个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理清事件发生的背景和后果。
将历史事件视作一部连贯的故事,可以帮助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考生们应该像解开复杂谜题一样,逐步揭示历史的全貌。
不仅要记住重要事件的时间、地点,还需理解其背后的意义。
思考这些事件对当时社会和个人生活的影响。
像一个历史学家一样,深入探讨这些事件如何塑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历史进程。
练习历史试题是检验复习成果的重要环节。
通过模拟考试,了解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发现复习中的薄弱环节。
每一份试题都如同一面镜子,照出你在历史学习中的强项与不足。
此外,考生还应重视历史课本和参考书的复习。
课本内容是最基础的知识,而参考书中的补充资料则能提供更深层次的理解。
把课本知识和参考资料结合起来,就像拼图一样,将知识碎片完整地组合成一幅历史的全景图。
复习过程中,尽量与同学进行讨论,互相分享学习心得。
合作学习能帮助考生们在交流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拓展视野。
正如一群研究历史的学者,共同探讨,可以获得更多的见解和启发。
最后,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身心状态至关重要。
保持充足的睡眠和适当的休息,保持头脑的清晰和体力的充沛,就像一名全力以赴的运动员,才能在考试中发挥出最佳水平。
通过上述注意事项的细致准备,初三历史考试的复习将变得有条不紊,最终帮助考生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备考中考历史答题技巧常用法

备考中考历史答题技巧常用法一、选择题备考方法:1、认真审题,是做好选择题的关键,一定要做到“三看三思”。
(1)题干要三看:一看时间、空间,界定答题范围。
二看否定、肯定,确定答题方向。
三看关键词语,明确内涵外延。
(2)被选项要三思:认真思考每一个被选项是否符合历史史实;是否符合题干要求;是否与题干有必然的逻辑联系。
2、选择题解答常用方法(1)筛选法:根据审题,搞清题目的基本要求,根据基本要求,把四个选项一一过滤,直到找到正确的选项为止。
(3)重点突破法:在审题中确定关键词后,如果对关键词相关的史实了解清楚,那么可不用逐一考虑各选项,而是直接确定正确选项。
(4)猜测法:如果对各选项认识不清,无法确定正确选项的情况下,可用猜测法,猜测时有以下规律:一般情况下,选项如超出课本知识范围或超出课标范围,则为错误;同时也可凭知识经验选择。
3、根据掌握的相关历史理论和规律来解答在常用方法的基础上,学生可以根据平时常掌握的相关历史理论和规律及经验等来解答。
例如,主观原因为主,客观原因为辅;经济原因为主,政治、文化、军事等原因次之;深层次原因为主、浅层次原因为次;生产力原因是根源。
二、非选择题备考方法:(一)材料解析题1、一读:解题的基础(1)阅读的内容在阅读材料的时候,首先要精读,即“抓两头、看中间”。
“两头”指开始的第一句和最后一句,开头第一句往往是材料的中心意思,有时中心意思也在材料行文的中间。
最后一句,是材料的出处,可以帮助我们获得时间、作者的观点等有效信息。
同时要注意材料所涉及的细节问题,不能忽视材料的标题、注释、出处等内容。
这些说明性文字往往能提供材料的时间、国别、背景、作者及其身份等信息,给考生某种暗示和引导,是考生琢磨材料的重要因素,应该给予重视,千万不能漏读。
(2)阅读的顺序该怎么读“材料阅读题”?从实践中看,应当先浏览问题,再阅读材料,带着问题有意识地去阅读材料,特别是找出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如时间、地点、人物、观点、事件、引文出处等)这样的阅读顺序目标性强,能够提高做题效率。
初三历史复习中的几个细节

志 :
f 国 英
{ ) 翳
(
衅
国家{
【 美 其 他 国家 欧 时间 :8 纪6 年 代 一 1世 纪 上 半 期 1世 0 9 提 高 了 生产 力
髟
、
髟l1资本主义彻底战胜封建主义, lj lB 确立起自己的统治
c 个社 会 出现 两 大对 立 阶 级 整
有 数 , 习有 路 。 复 二 、 归课 本 , 回 整理 知 识 课 本 是 中 考命 题 的依 据 。 三 复 习往 往 时 间 紧 张 , 学 内 初 教 容较多 , 相对 习题 量 也 较 多 , 以有 些 教 师 在 总 复 习 中抛 开 课 所 本 . 订大量 的复 习资料 , 图通过多 做 、 复做 来完 成“ 征 试 反 覆 几 个 细 节
徐 生娣
( 江苏 省 溧 水 高 级 中 学 , 苏 溧 水 江 210) 12 0
临 渊羡 鱼 , 如 退而 结 网 。 习工 作 就是 结 网 。 不 复 如何 把 网结 好 结牢 , 收获 丰 硕 之鱼 呢 ?在初 三 复 习 中要讲 究 细 节 , 这样 网才 会牢固. 才禁 得 起 实 战 的考验 。笔 者试 从 以下 几 个 方面 来谈 。 以“ ” 纲 为纲 。 晰 考试 要求 明 所 谓 “ ” 主要 指 国家 颁 发 的《 程 标 准 》 《 京 市 历 史 纲 , 课 和 南 考 试 说 明》 简单 地说 ,考 试 说 明》 是 对 考 什 么 、 多 难 、 。 《 就 考 怎 样 考 这 3 问 题 的具 体 规 定 和 解 说 。 课 程标 准 》 编 写教 科 书 个 《 是 和进 行 教 学 的 主要 依 据 , 是 检 查 和 评 定 学 生 学 业 成 绩 、 量 也 衡 教 师 教学 质量 的重 要 标 准 。 师 要 对 《 试 说 明》 行 分 析 , 教 考 进 了 解命 题 的 基本 方 向 和难 度 。 这样 才 能 在 复 习 工作 中 做 到 胸 中
提高初三历史复习课的实效性

成完整的认识 , 从而提高学生对知识 的整理归纳能
力。
三、 建立错 题 档案 , 加 强对学 生 学法 的指 导
我们经常发现 , 尽管一些题 目 讲过多遍 , 有的学
6 0・ 《 福建教育研究》 A 2 0 1 4 . 2
生还是做错 , 有些题 目每届 学生都会出错 。因此建
时, 要结合 第二 次 世 界 大 战这 一 历 史 大 环境 。反 之 介绍 二 战的著 名 战役时 , 不要 只谈 到诺曼 底登 陆 、 斯 大林 格勒 战役 、 攻 克柏林 , 还 要结 合 中国抗 日战争 的 百 团大 战 、 血 战 台儿庄 等 。
、
认 真备 好复 习课 , 做 到 有计 划性 、 有针 对性
年 的十一届 三 中全会 等 。 二、 注重 对 知 识 的 梳 理 。 帮 助 学 生 构 建 知 识 体
系。 形成 知识 网络
美、 日、 英、 法、 俄国等资本主义 国家的发展史专题 ;
世 界格 局变 化专题 ; 古 今 中外 的历史 改革专 题 ; 中西 方 的思 想解 放运 动专题 等 。这 一个个 的专 题犹如新 的知识 链条 给学 生 新 的思 维 冲击 , 把 一 个个 分 散 在 各册课 本 的相关 知识 联 系起来 , 化零 为整 , 对 问题 形
三历史一周只有 2节课却要复习6本书内容外加福 州乡土历史 , 时间紧、 内容多。而高效率的复习课对 于提高学生的兴趣 以及成绩有着极重要 的作用 , 因
此成 为本人 小课题 研究 的 主攻方 向。
一
历史的大环境中, 而不是就事论事 , 正如司马迁所说 的“ 究 天人之 际, 通古今 之变 ” 。如讲到抗 日战争
认 真研 读课标 和考 试 说 明 , 准 确 把 握 各 知识 点 的要 求层 次 。如 有 些 知识 属 于识 记 层 次 , 有 些知 识 属 于理解 层次 , 有些 知识 要 求 更 高 , 达 到 运 用层 次 。 对 不 同层 次 的知识 要 求 不 同 , 着力不同 , 用 时 不 同。
中考历史复习研讨会交流材料:历史专题复习的注意事项

历史专题复习的注意事项初中生三年所学的历史内容,时间上跨度大,空间范围广;如何才能让学生从纷繁复杂的历史时空上抓住主线,理清思路,把握重点,在短短的中考复习时间内收到更好的效果,是我们很多历史教学工作者都在思考和不断实践的问题。
经历了第一阶段的复习,学生掌握了较多的基础知识,但知识是零碎的、孤立的,还没有从宏观上整体把握知识脉络。
第二阶段,老师可将前面所学的知识列成专题归类总结,纵横串联,比较对照,辨其异同,形成知识网络。
专题复习高于单元复习的新一轮的综合复习,不能按教材顺序对知识进行再现,专题复习是对知识进行重组,把零散的知识归类、贯穿、汇总起来,然后呈现给学生,整合教材知识,建构专题体系,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理解和记忆能力。
新课程要求我们初中历史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创造性,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对教材进行联系实际(社会热点和现实生活)的扩充,必要的结构调整和顺序再梳理,深刻挖掘教材的内涵以及隐性知识,创造性的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需要对教材进行必要的增补和删减,重新建构课程,形成专题知识体系。
教学实践证明,在整合知识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抓主干与重点知识。
考试说明是专题复习的主要依据,仔细研读,深刻而准确的把握知识和能力要求的内涵,揣摩考试说明对知识与能力要求的层次,淡化远离要求的知识点,专题知识是要求的重点知识、主干知识,以保证复习的有效性和方向性。
2、对教材内容进行必要补充,完善专题知识体系。
专题复习不是就教材论教材,要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应试技巧,就必须适度拓展教学内容,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以养成全面分析问题、正确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新课标教材一味强调克服过去“繁、难、偏、旧”的缺点,从而导致在某些章节的叙述过于简单,这不但给我们一线教师的教学增加了负担,还为学生正确理解和形成认识增加了难度。
不是教材薄了知识点少了就能够减轻学生负担,相反,把某些说明性的文字和能够帮助学生理解的某些知识删去,恰恰使学生理解起来更加困难。
初三历史实用学习方法

初三历史实用学习方法初三历史实用学习方法一、首先明确目标1、明确复习范围及考点明确范围和考点,是初三历史总复习开始阶段必须首先进行的工作。
近年成都市历史中考都以人教社编写的《世界历史》中的近代、现代史部分为考试范围。
明确大范围后,再引导学生按照历史知识的六要素(原因、时间、地点、人物、经过、结果)来找出具体的知识点,然后指导学生针对每一个具体的知识点,思考怎样复习并找出一种佳的复习方法。
这样使每个学生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才能提高复习效率和质量。
2、合理安排复习时间指导学生合理安排复习时间和内容,订出阶段复习和整体复习计划,做到在每一个时间段都有一个主攻目标,按时进行复习,集中精力,各个击破。
一般来说,历史中考前有6—8周复习时间,我通常指导学生按世界近代史和世界现代史两大板块进行复习。
由于世界近代史学完较早,遗忘的知识较多,因此时间安排为2—3周。
世界现代史却是刚刚结束的新课,所以安排时间为1—2周。
后留心下的时间为查漏补缺,综合练习。
这样,通过定时定量,就能在有限的时间里有效地完成大容量的繁重的复习任务。
3、精心编选习题首先,让学生明确考题结构;其次,在复习的每一个阶段,教师都要精心准备一套诊断性试题。
使学生清楚中考试卷的题型构成及大致的分数分布。
如近年成都市历史中考的试卷基本上都由单选题、列举题、资料分析题和问答题四种题型构成。
各种题型的分数分布大致为单选题48%、列举题12%、资料分析题12%、问答题28%。
一般说来,在整个历史总复习中,至少要准备五套试题: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各两套,世界史综合题一套。
另外,教师应做到每试必阅,每阅必详,每详必促其改之。
这样,通过精练,能够及时有效地对学生的复习情况进行信息反馈,督促学生及时解决复习中出现的问题,纠正偏差。
4、明确复习对象明确复习对象,主要是因材施教,对优生多鼓励,对中下生多帮助。
初三总复习阶段,差生因基础差,学习自觉性和学习积极性差,面对如此繁重而困难的复习任务,更是畏难不动,往往不能按时完成复习任务,更不用说保证复习质量了。
中考初三历史复习计划

初三中考历史复习计划一、指导思想以全面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宗旨,以基础知识点识记过关和拓展学生思维空间、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为重点,以《课标》为纲,以教材为本,保尖稳中促后进, 。
二、复习计划从正月十六开学到中考,共有106天,共14个周零两天,除掉清明节、五一节假期,还剩13个周,再去掉体育考试、理化生实验、音体美专业考试等等各项杂七杂八的事,我们剩余的时间可想而知。
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至少需要完成四轮的复习:第一轮:巩固知识,夯实基础,系统复习。
知识是能力的载体,能力是知识的运用,二者不可分割。
因此,在这一轮复习时,教师必须立足教材,全面精读,熟悉教材,并将各课、各单元的知识要点梳理出来,按照互相联系的顺序排列,形成知识体系,并弄清知识点在大纲中的合适位置。
对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及其内在联系要深化理解、准确记忆、拓展思维,使知识系统化、网络化,为解答中考试题奠定坚实基础。
通过习题的练习,掌握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提高解题和答题能力。
在这个复习阶段要依据课本逐册、逐课的全面复习,要注意不要搞成上新课。
而是要为学生提示出这节课的基本线索和主要内容,理清史实和概念。
要在"精"字上下功夫,即讲课时要语言精炼,线索清晰,重点突出,逻辑性强;时间和空间概念明确;多设问,启发学生思考,多让学生分析、发言、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要通过看、读、写、记等方式强化训练,使每章每节的基础知识打牢。
时间:2013年3月下旬完成第二轮:整合知识,提升能力,专题复习。
历史知识具有多样化特点,在空间上涉及世界各地,在内容上涵盖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对外关系等方面知识。
理清同一历史时期各方面知识及其相互关系,就是横向联系。
另一方面,每一历史事件又都前后发展、依次交替。
把每个历史事件前后串联起来,使之系统化,这就是纵向联系。
如中国近现代史的线索可以纵向串联历史知识,以不同历史时期为经线,以每一历史时期的不同历史特征为纬线,理清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中考历史如何进行初三各个阶段的复习

答: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
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 掠夺。(1分)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第四个层面:把握历史发展规律。我国历史 悠久,内容丰富,涉及面广。要掌握好历史 知识就要把握住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从而 揭示历史发展从低级向高级,从简单到复杂 的规律。要分清历史长河中的主流,如中国 历史,“融合与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 如世界史,“和平与发展”是主流。这些规 律性的知识在复习时就必须让学生领悟。
第三个层面:学会构建知识网络 在学习中要以时间、人物和历史事件为网 络,以单元主干知识为枢纽,形成知识框 架。在知识框架内连接一个个知识点,形 成枝繁叶茂的“知识树”。要以社会现实 问题和热点问题为切入点,联系历史科的 有关内容进行学习,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 问题的能力。
历史知识纵横交错,在复习过程中,要分门别类,把相同
第一训练学生怎样高质量地答好一份试题
我们在平日的训练中,要求学生在做一份卷时,注 意做到以下四个方面 1、细心审题。 先看清时间、限定词和求答项,尤 其是要注意关键词。重视引导学生有效阅读,培养 阅读、归纳、表达能力。培养提高学生从材料中最 大限度获取、解读、提炼概括信息的能力。 2、迁移知识。要求学生看到一个题目马上联系书 本知识,用书本语言来表达。
第二重点教会学生如何解答好材料解析
题 通常考查的内容有这几种:①回答材料 所关联的历史事件、现象;②根据材料 所关联的历史事件、现象并结合所学历 史知识回答问题;③要求从材料中找有 效信息,或是比较几则材料的异同点; ④联系实际或时政执点,谈谈启 示、 教训等。
而设问的方式往往会表现为这三种方式:第 一种,“根据(依据)材料,请回答; 第二种,“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请回 答 第三种,“不写根据材料,也不写结合所学 知识,直接提出问题”。 对于这三种问题的回答,要使学生明白:第 一种“根据(依据)材料,请回答这个问题 的答案就是出现在材料中,命题者要求学生 从材料中找出答案;
浅谈初三历史总复习

浅谈初三历史总复习作者:李均林来源:《中国教师教学论坛》2014年第01期中考的脚步越来越近了,在这最后的两个月里,面对考试内容多、复习时间短的特点,初三历史应怎样组织学生复习呢?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谈谈初三历史总复习的教学方法。
1按层次复习,逐步到位复习应该多轮反复,按不同层次确定不同的目标全面系统地复习,拓宽知识,夯实基础。
在这个复习阶段要依据课本逐册、逐章、逐节全面复习,复习进度慢一点,步子稳一点,要求细一点,落实具体一点但要注意不要搞成上新课。
复习不是简单知识的重复,要在教师的指导下,提示出这节课的基本线索和主要内容,理清史实和概念。
老师教学时要在“精”字上下功夫,即讲课时要语言精炼,线索清晰,重点突出,逻辑性强;时间和空间概念明确;多设问,启发学生思考,多让学生分析、发言、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使每章每节的基础知识做到人人过关。
复习要综合,有跨度,有比较,有重点,既抓纵向线索,又抓横向联系,分门别类,在同中找异,异中求同,适当组合。
在评价人物、综述事件、观点运用、材料分析等方面,理清线索,把点、线、面上的知识贯穿起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构建知识网络,获求规律性的认识。
这一阶段的复习,一方面进行综合复习,查漏补缺,突出重点知识。
既要有一定的跨度,又要有一点广度和深度,要抓住中心,以点带面。
另一方面要进行强化训练,通过练题对学过的知识进行消化和巩固。
练题形式要多样化,包括课堂的口头回答、书面作业、单元检测、月考等,但不要搞成题海战术。
通过讲解和练习,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使能力得到培养。
2读、讲、练、评、相结合,环环扣紧“读”是基础。
要强调学生反复读记,多次重复,提高课本利用率,不断同遗忘作斗争。
:重点记忆,准确无误;理解记忆,左右逢源;联想记忆,举一反三。
“讲”是关键。
教师为主导,“导”就是引,“引”就要有意识有针对性地讲。
抓历史走向,抓前后照应,讲清历史事件始末,一个人物,一个事件,一个过程,在某一章节了结,顺势追问反溯,把教材中分散的知识点串连起来,如把孙中山各个时期活动加以整理,列成专题讲给学生。
初三历史备考计划

初三历史备考计划一、整体目标。
在初三这个关键时期,我的历史成绩要像火箭一样蹭蹭往上升,从现在的水平达到优秀等级,这样就能在中考的时候给我的总分添砖加瓦啦。
二、资料准备。
1. 课本:这可是我的“武林秘籍”,所有的基础知识都在里面,得把它翻得滚瓜烂熟。
2. 历史辅导书:就像我的小助手,帮我梳理知识点,加深对课本内容的理解。
3. 错题本:那些曾经绊倒我的题目都要乖乖地待在这个本子里,时刻提醒我别再犯错。
三、具体学习阶段。
1. 基础知识夯实阶段(现在 [具体日期1])每天安排至少30分钟通读课本。
我要像探险家探索神秘宝藏一样,不放过课本的任何一个角落,包括那些小字部分和图片注释。
按照历史的时间脉络,比如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制作简单的思维导图。
这就像是给历史事件们建房子,每个时期是一层楼,里面的事件就是一间间屋子。
每周做一次课本知识点的小测验,自己出题自己做,做完之后对照课本批改,把做错的地方标记出来,再重点复习。
2. 强化提升阶段([具体日期1] [具体日期2])开始做辅导书上的练习题,按照章节来做。
每做完一章,就对答案,然后把错题整理到错题本上。
错题本上要写清楚错误的原因,是知识点没掌握,还是理解错题意了。
针对薄弱的历史时期或者事件,进行专项复习。
比如说我对世界近代史中的工业革命部分老是糊里糊涂的,那我就专门找关于工业革命的资料,从背景、过程、影响等方面深入学习,把它彻底搞懂。
这个阶段开始和同学们组成历史学习小组,每周抽出一到两个课间或者自习课的时间,互相提问知识点。
要是被问住了,那可就有点小丢人啦,所以大家都会更用心地去背。
3. 模拟冲刺阶段([具体日期2] 中考前)按照中考的时间和题型要求,每周做一套历史模拟试卷。
做完之后认真分析试卷,统计每个题型的得分情况,看看是选择题失分多,还是材料分析题不行。
对于模拟考试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
如果是选择题的问题,就多做一些选择题专项练习;如果是材料分析题,就多研究标准答案的答题思路,学会从材料中找关键信息。
初三历史的教学与复习必须要注意到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

初三历史的教学与复习苏世芳初三历史的教学与复习必须要注意到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更应注意历史知识的整体、系统把握及历史知识的疏理与应用。
特别是学生自我学习与应用能力的培养。
因为大家都明白,我们这个学科由于各个方面的原因,课时比较少、而知识量又很多,所以,学生的自学应用能力及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定得培养。
在中考复习过程中,也要结合课标、考试说明来进行复习。
我认为中考的复习可分为四个方面的:第一个方面,结合课标要求来复习,第二个方面,结合考试说明要求来复习,第三个方面,综合巩固的复习。
第四方面,解题思路方法的指导及训练。
第一方面结合课标的复习,要依据课标对课本进行逐册、逐章、逐节全面复习,但要注意不要弄成上新课。
复习不是简单知识的重复,而是要在教师的指导下,提出这章节的基本线索和主要内容,理清史实和知识点。
特别是要注意课本中的图片与文字材料,并让学生做好知识点目录。
然后配以相关的练习进行训练,来巩固复习的基础知识。
最关键的是要通过复习让学生熟悉教材,知道哪个知识点是出现在哪本教材的哪个章节,这样才能在考试时以最快的速度找到最佳的答案。
第二方面是结合考试说明要求的复习,我个人认为这是最重要的方面。
因为考试说明是中考的重要指南针。
考试说明所要求的知识层次,就是中考的的要求层次。
也就是说,考试说明里面属于识记部分的知识点正常情况下是考在选择题和辨析题。
那么这一部分的复习就只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的知识点就可以,不用过于深入和延伸。
考试说明里面属于理解和运用部分的知识点正常情况下是考在材料题和问答题,当然也可以考在选择与辨析题中,那么这部分的复习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点,还必须要求学生懂得这些知识点的纵横联系、懂得拓展,懂得结合实际。
那第三方面是综合巩固的复习,也就是一方面要进行综合复习,查漏补缺,突出重点;一方面要进行强化训练,巩固复习。
综合复习不是简单的知识点再复习,而是要把已复习的知识点串起来,形成一个整体。
比如复习到日本明治维新时,纵的话,上可以复习到大化改新,下可以复习到甲午中日战争,横的话,左可以复习中国的戊戌变法,右可以复习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改革。
【中考复习】历史中考复习中应注意的七个小问题

【中考复习】历史中考复习中应注意的七个小问题一年度的中考还有两个月了,各个地方的三年级老师都在日夜备战。
说起千千道万万,只要中考和高考指挥棒没有变,考试是逃不脱的,而且是越战越勇。
所以,只要经历过的初三老师或高三老师(但自己未经历过高三教育教学)都知道那是一场不大不小的“拉锯战”。
历史学科与其它的学科有着特殊的特点:其一是文字学科,有大量的知识点需要记忆;其二,时间少,任务重。
我们不可能挤时间去占用了其它学科的时间;其三,考试形式是开卷。
俗话讲开卷有益。
但恰恰于农村中学的学生而言,很吃亏。
因为他们知识面狭窄,语言表达有限,远远落后于城里学生。
鉴于此种情况,为了让学生既很好地复习内容,又能激发兴趣,又能掌握内容,并且在中考时考出优异的成绩。
在此,本人将肤浅的不成熟的复习方法中应注意的一些小问题罗列于此,供同行朋友们分享:第一:不要丢失教材,初中英语,从事海战艺术,抛弃基础,从实践中学习。
第二:增强课标和考纲意识。
第三:我们应该从课堂上要求质量,把课堂还给学生。
首先,调查学生,然后纠正学生,最后每个人都通过。
第四:注意复习全面性。
插图和地图考得比较多。
第五:课程评估放弃了学科分离。
关键点没有划分。
说与练,突出重点,说与练相结合。
第六:加强审题能力训练。
特别是判断题,材料题的文字、图表、表格等。
第七:注重研究中考与科学测试、标准培训和综合学习相关的材料分析问题。
以上七点只仅代表个人的复习意见,请同行朋友把你们的高超拿出来大家分享。
让我们教育人一起在战斗中相互学习,争取在最后时间里取得丰硕的成果。
资料来源:吴江教育博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三历史复习课中的“三要,三不要”
作者:刘继娥
来源:《新课程·上旬》2013年第09期
摘要:初三复习课是很多教师探讨的重点,历史课的复习因其学科特点会有不同的模式和方法,哪些是科学的,哪些是不妥的,进行交流有益无弊。
关键词:初三历史;考试框架;备课;两线并行;误区
复习课是对知识的一种归纳概括,是对学生的一种检测和再提示。
上好复习课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而对初三历史来讲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现从教学实际出发谈谈对初三历史课的认识和具体方法。
一、要搭好框架,为复习找准方向
初三历史复习,必须定位中考,考试考什么、怎么考,都要做到心中有数。
这就一定要深入研读考纲,从那里得到指导思想、考试意图和命题原则等重要信息。
接下来还要认真分析中考历史试卷。
中考历史试卷是考试的具体体现最能说明问题,它可以直观的告诉我们要考什么、怎么考、哪里是重点。
在基本框架确定以后,就要开始找出需要复习的内容。
根据课程标准的规定,列出考试的知识要点及相应的能力层次要求。
明确出哪些知识是要求识记的,哪些知识是要求理解的,哪些知识是要求运用的。
一般来说,要求纯记忆的知识,只要准确掌握知识点即可;理解性强的知识,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至于运用层次的,要达到运用所知道的历史事实,能分析、归纳历史问题。
二、要备好课,让每节复习课都是精品
复习课综合性强,信息容量大,对教师和学生都是一个考验,对教师而言,为学生准备一节什么样的复习课是关键。
有些教师认为复习课都是老内容,不论对教师还是对学生都没有大的难度,只要顺着课程延续知识点就好了,所以会忽略备课环节。
其实恰恰相反,历史复习课不是简单的知识重复,而是对原有学习成果的巩固和提高,所以,一定要备好历史复习课,让每节复习课都是精品。
备好课要注意以下环节:
1.备学习目标
初三历史复习时间有限,所以要提高课堂复习效率,要拿准学习目标,通过考纲、教材课程要求和教师的自我分析,明确每节课的教学目标。
包括知识、能力目标,也包括方法和学习情感等多重目标。
2.备学生
一节复习课,包含更多的知识内容,学生掌握程度会有更大差异,有多少学生只需巩固,有多少学生还需稍微讲解,有多少学生还要继续给予知识分析和灌输,教师一定要做到心里有数,并针对情况制订这节课的方案,这样才能让复习课收到更全面的效果。
3.备方式
用什么方式复习,这是很多教师苦恼的事,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不是每节课的方式都要一样,识记多的可以用大家共同回顾的方式,事件多的需要教师为学生捋清脉络,特殊事件的要专门进行各种分析。
因此,针对不同的每节课,教师都要分析内容和学生,采用不同的方式。
三、要两线并行,讲练结合
进入复习课堂,怎么操作?最基本的原则是找到两条线,一是按单元复习,另一个是按专题复习,这两线要并行,才能达到预期的复习效果。
按单元进行复习涉及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近代史和世界现代史四大板块的内容。
在对这些板块进行复习时,基本上按教材中的顺序推进进程。
这样做,一是依顺教材的权威性,二是让学生能有正确的回忆思维。
另一条线就是专题复习,这是复习的重点,也是难点,专题复习能够提高学生综合分析、比较问题的能力。
那么该如何确立专题呢?一种是将同一种类型的知识进行归纳比较。
如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三次科技革命、二战后欧洲与日本经济的发展等。
复习的最好方式就是对比,找共性,寻规律,再突出个性。
二是将历史事件进行横向联系、比较,如西方跨入近代社会门槛与中国近代化的艰难起步等。
通过分析对比相同和不同,最终目的是显现中国在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
除了两种方法的传统复习,练习是必须要有的。
只有通过训练,才能让学生把知识进行消化和巩固。
在进行题目练习时,要强调题目的基础性,从中考考试内容出发,贴近历年试卷,把握好难易程度,并适时选择和编写一些新题。
四、科学复习,严防进入误区
复习课是应该很科学的,除了不断寻求新方法,还要对一些传统的复习误区注意提防。
1.不要全面复习,缺少侧重
复习课不等同于新授课,不能“一刀切”,大部分学生都掌握的知识就不要讲,学生自己能解决的问题也不要讲,大肆扩展与考试无关的题外话不要讲。
2.不要忽视学生主体地位
有的教师以为复习课就不用搞互动了,就不讲究课堂程序了,教师一个人夸夸其谈,一是容易把课堂气氛搞得死板,不利于一些学习主动性不高的学生听讲;二是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没给学生在复习课中发表意见的空间。
3.不要以练为主
复习课中的练习是有必要的,但是如果将复习课看成练习课、模拟考试课,那就错了,那样复习课查缺补漏、突出重点、调整学生掌握程度的功能就彻底失去了,复习课的效果也不会很好。
总之,抓住历史学科的学科特点,利用各种科学的方式方法,将复习课上好是历史教学的重要部分,也是历史教学工作者值得探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益萍.研究性学习的特点和定位[J].课程教材教法,2000(11).
[2]树本.研究性课程的构建[J].教育研究,2001(06).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贾庄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