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初一初中历史期中考试带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初一初中历史期中考试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土蕃族是今天哪个少数民族的祖先
A.壮族B.藏族C.蒙古D.回族
2.隋朝开凿的大运河起止点是:
A.北达涿郡,南至洛阳B.北起洛阳,南至余杭
C.北达涿郡,南至余杭D.北起涿郡,南至江都
3.唐朝农业有了很大的发展,还出现了新的灌溉工具:
A.翻车B.曲辕犁C.水排D.筒车
4.唐太宗吸取了隋完的教训,励精图治,在位期间出现了清明的统治状况,史称
A.文景之治B.康乾盛世C.贞观之治D.光武中兴5.郭沫若所说的“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所赞的人物是
A.唐高宗B.唐高祖C.唐太宗D.武则天6.唐朝时,曾十多次派“遣唐使”到中国学习的国家是:
A.印度B.日本C.朝鲜D.大食
7.唐朝时,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空前发展。
下列语句中能够体现唐太宗时期的民族政策的是A.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B.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C.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D.和同为一家
8.下图中是宋朝的一位皇帝用这种办法解除了一些大将和节度使的权力,从而加强了中央集权。
他是A.宋太祖B.宋太宗
C.宋真宗D.宋高宗
9.下列哪个政权灭掉了北宋政权:
A.辽B.西夏C.金D.南宋10.率领宋军打败金朝主力骑兵取得郾城大捷的将领是:
A.韩世忠B.岳飞C.寇准D.戚继光
11.宋辽、宋夏和议中共同内容有
A.辽夏向宋称臣B.北宋割地求和
C.互相禁止边境贸易D.北宋送给辽夏“岁币”
12.动画片《西游记》的片尾曲“白龙马,蹄朝西,驮着唐三藏跟着三徒弟,西天取经上大路,一走就是几万里……”,其中“西天”指的是
A.天竺B.新罗C.日本D.波斯
13.有一首诗歌这样唱道:“不知今宵是何时的云烟,也不知今夕是何时的睡莲,只愿能化作唐宋诗篇,长眠在你身边”那么在“唐宋诗篇”中被称为“诗仙”的唐朝诗人是
A.白居易B.杜甫C.李白D.苏轼
14.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它的设计建造者是
A.李白B.唐玄宗C.一行D.李春
15.最能反映宋代市民生活丰富多彩的场所是
A.手工业作坊B.市C.瓦子D.坊
二、综合题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
——唐赵嘏
材料二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入彀:被收罗笼络的意思)
——唐太宗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长策”是指什么制度?这种制度正式创立于哪个朝代?
(2)从材料二看,这种制度最大的获益者是谁?他们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3)这种制度在武则天时期得到了怎样的完善?
(4)唐玄宗时,新科进士主要考什么内容?
(5)这种制度对唐朝产生了哪些影响?
2.阅读下列材料:
两宋时期,在气候温和、资源丰富的南方,形成了闻名天下的“粮仓”,宋代手工业取得了巨大进步,商业繁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请根据材料并结合课本知识回答:
(1)“南方形成了闻名天下的‘粮仓’”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2)两宋时期成为全国最重要粮仓的地区具体在什么流域?
(3)“宋代手工业取得了巨大进步”主要体现在哪些行业?
(4)“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名称叫什么?产生于哪个朝代的什么地区
江苏初一初中历史期中考试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
1.土蕃族是今天哪个少数民族的祖先
A.壮族B.藏族C.蒙古D.回族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藏族的祖先。
吐蕃人是藏族的祖先,很早生活在青藏高原一带。
有的以游牧为业,有的以农耕为业。
他们的纺织业和冶铸业水平也很高。
故选B。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和同为一家
2.隋朝开凿的大运河起止点是:
A.北达涿郡,南至洛阳B.北起洛阳,南至余杭
C.北达涿郡,南至余杭D.北起涿郡,南至江都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隋朝大运河的起止点。
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利用已有的经济实力,征发几百万民工,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的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故选C。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繁盛一时的隋朝
3.唐朝农业有了很大的发展,还出现了新的灌溉工具:
A.翻车B.曲辕犁C.水排D.筒车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唐时农业的发展。
唐朝时农民改进犁的构造,制成曲辕犁,还创制了新的灌溉工具筒车,提高了江南地区水田的耕作效率。
翻车是三国时马钧改进以后用于农业灌溉的工具;曲辕犁是翻土工具;水排是东汉时杜诗发明的水力鼓风工具。
故选D。
【考点】人教课标版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开元盛世
4.唐太宗吸取了隋完的教训,励精图治,在位期间出现了清明的统治状况,史称
A.文景之治B.康乾盛世C.贞观之治D.光武中兴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唐太宗的统治。
唐太宗贞观时期,农民占有一定土地,赋役负担减轻,有了安定的生产和生活环境,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社会经济出现繁荣景象。
那时候,政治比较清明,经济有所发展,国力逐步强盛。
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故选C。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贞观之治
5.郭沫若所说的“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所赞的人物是
A.唐高宗B.唐高祖C.唐太宗D.武则天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武则天的统治。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她在位期间,继续推行唐太宗的政策,发展生产,选拔贤才,使社会经济继续发展,为大唐全盛时期的到来奠定了基础,所以她的统治被称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故选D。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贞观之治
6.唐朝时,曾十多次派“遣唐使”到中国学习的国家是:
A.印度B.日本C.朝鲜D.大食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唐朝时的中日关系。
隋唐时期,中日两国交往密切。
隋朝时,已有日本遣隋使到来。
唐朝从贞观年间开始,日本来中国的遣唐使有十多批,同来的还有留学生和留学僧等。
遣唐使素质较高,回国后很受重用。
故选B。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对外友好往来
7.唐朝时,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空前发展。
下列语句中能够体现唐太宗时期的民族政策的是
A.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B.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C.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D.和同为一家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唐太宗开明的民族政策。
唐太宗曾经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这一句话的
意思是自古以来,大家都重视中原汉族,轻视周边少数民族,而只有我对他们一视同仁。
这充分体现他开明的民族政策。
A反映了唐太宗认识到人民力量的伟大;B反映的是开元盛世的情况;D反映的是唐蕃的友好关系。
故选C。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和同为一家
8.下图中是宋朝的一位皇帝用这种办法解除了一些大将和节度使的权力,从而加强了中央集权。
他是
A.宋太祖B.宋太宗
C.宋真宗D.宋高宗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宋太祖加强皇权的措施。
北宋初期,宋太祖赵匡胤为了防止出现分裂割据的局面,加强中央集权统治,以高官厚禄为条件,解除石守信等将领们的兵权。
因为是在酒席上做出的决策,所以史称“杯酒释兵权”。
杯
酒释兵权只是宋太祖为加强皇权,巩固统治所采取的一系列政治军事改革措施的开始,其后还在军事制度方面进行了多项改革。
“杯酒释兵权”做为一个成语,逐步引申为泛指轻而易举地解除将领的兵权。
故选A。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9.下列哪个政权灭掉了北宋政权:
A.辽B.西夏C.金D.南宋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灭亡北宋的政权。
12世纪初,女真的杰出首领阿骨打起兵抗辽,接着在会宁称帝,国号金。
金
于1125年先灭辽,又于1127年灭亡北宋。
1127年,赵构称帝,后来定都临安,史称南宋。
故选C。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10.率领宋军打败金朝主力骑兵取得郾城大捷的将领是:
A.韩世忠B.岳飞C.寇准D.戚继光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岳飞抗金的事实。
南宋初年,金军几次南下,南宋抗战派将领英勇抵抗。
抗金名将岳飞从金军手中收复建康。
后来,岳飞在郾城大败金军,收复许多失地。
故选B。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11.宋辽、宋夏和议中共同内容有
A.辽夏向宋称臣B.北宋割地求和
C.互相禁止边境贸易D.北宋送给辽夏“岁币”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宋辽、宋夏和议的共同内容。
北宋真宗时,辽军大举攻宋,一直打到澶州城下,威胁东京。
宋真宗在宰相寇准力劝下亲征。
宋军士气大振,打退辽军。
辽宋议和,辽朝撤兵,宋朝给辽岁币,史称澶渊之盟。
此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和平局面。
11世纪前期,党项族首领元昊称帝,建立西夏国。
元昊称帝后,连年与宋交战,双方损失很大。
后来,双方议和,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
议和后,宋夏边界贸易兴旺。
比较两次和议内容可知,其共同内容是宋朝都有给辽和西夏岁币,故选D。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12.动画片《西游记》的片尾曲“白龙马,蹄朝西,驮着唐三藏跟着三徒弟,西天取经上大路,一走就是几万里……”,其中“西天”指的是
A.天竺B.新罗C.日本D.波斯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玄奘西游的史实。
唐朝时,中国同天竺交往频繁,最杰出的使者是高僧玄奘。
贞观初年,他从长安出发,历经艰险,前往天竺。
《西游记》就是根据唐朝贞观初年,高僧玄奘前往天竺(印度)取经,贞观末年,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的故事为背景创作。
故选A。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对外友好往来
13.有一首诗歌这样唱道:“不知今宵是何时的云烟,也不知今夕是何时的睡莲,只愿能化作唐宋诗篇,长眠在你身边”那么在“唐宋诗篇”中被称为“诗仙”的唐朝诗人是
A.白居易B.杜甫C.李白D.苏轼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李白的成就。
唐朝的诗人李白性格豪放,热爱祖国山河,游踪遍及南北各地,写出大量赞美名山大川的壮丽诗篇。
他的诗,既豪迈奔放,又清新飘逸,而且想象丰富,意境奇妙,语言轻快,人们称他为“诗仙”。
故选C。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辉煌的隋唐文化(一)
14.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它的设计建造者是
A.李白B.唐玄宗C.一行D.李春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李春的成就。
隋唐时期的建筑,规模宏大,气魄雄浑,在桥梁工程方面,有突出成就。
隋朝杰出的工匠李春设计并主持修建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
这座桥设计科学,比欧洲早七百多年。
故选D。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辉煌的隋唐文化(一)
15.最能反映宋代市民生活丰富多彩的场所是
A.手工业作坊B.市C.瓦子D.坊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宋代社会风貌。
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的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
东京城内就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做“瓦子”。
瓦子中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勾栏”。
许多穷苦艺人在这里卖艺为生,有说书的、唱曲的、表演的等。
瓦子的存在,增添了城市的生气。
故选C。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
二、综合题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
——唐赵嘏
材料二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入彀:被收罗笼络的意思)
——唐太宗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长策”是指什么制度?这种制度正式创立于哪个朝代?
(2)从材料二看,这种制度最大的获益者是谁?他们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3)这种制度在武则天时期得到了怎样的完善?
(4)唐玄宗时,新科进士主要考什么内容?
(5)这种制度对唐朝产生了哪些影响?
【答案】(1)科举制;隋朝
(2)统治者;维护封建统治
(3)增加了殿试、武举
(4)诗赋
(5)改善用人制度、促进教育事业发展、促进文学艺术发展(回答促进唐朝诗歌的发展也可给分)
【解析】(1)本题考查唐朝的人才选拔制度和科举制的创立。
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
标志着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唐朝科举制度逐渐完善。
唐太宗即位后,大大扩充了国学的规模,扩建学舍,增加学员。
贞观年间,参加进士科举考试的每年达千人以上,录取极严,录取率只有百分之一二。
有不少人从少年考到老年,仍未中进士。
所以材料一中说“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
(2)本题考查科举制的受益者和目的。
唐太宗对发展科举事业很是自负。
有一次。
唐太宗私自去视察御史府,看
到许多新录取的进士鱼贯而出,便得意的说道:“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这句话就是说:“天下的有为青年,都
已进入了我的圈套了!”科举制是一种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的制度,所以科举制的最大受益者是封建统治者,其目的是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
(3)本题考查武则天对科举制的贡献。
继唐太宗之后,武则天也大力提倡科举。
有一年,她将应举的人,集中到
洛阳宫殿,亲自出题面试,这是殿试的开始。
武则天还让各州每年选送武艺好的人,进行骑射等项考试,称为武举。
所以武则天创设了科举制度中的殿试和武举。
(4)本题考查唐玄宗对科举制的完善。
唐玄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
唐玄宗曾在长安和洛阳的宫
殿八次亲自面试应试者,录取很多有真才实学而出身低微的人。
科举制中进士科重视考诗赋,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
(5)本题考查科举制的影响。
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使得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科举制促
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科举制也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尤其是进士科重视考诗赋,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科举制的创立
2.阅读下列材料:
两宋时期,在气候温和、资源丰富的南方,形成了闻名天下的“粮仓”,宋代手工业取得了巨大进步,商业繁荣出现
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请根据材料并结合课本知识回答:
(1)“南方形成了闻名天下的‘粮仓’”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2)两宋时期成为全国最重要粮仓的地区具体在什么流域?
(3)“宋代手工业取得了巨大进步”主要体现在哪些行业?
(4)“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名称叫什么?产生于哪个朝代的什么地区
【答案】(1)南方长期处于相对安定的和平环境、北方人南迁带去先进的生产技术与劳动力;
气候温和、资源丰富;
(2)太湖流域
(3)丝织业、制瓷业、造船业(答出某个行业的具体代表也可给分)
(4)交子;北宋;四川地区
【解析】(1)本题考查两宋时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
从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宋朝,由于南方战乱较少,许多中原
人南迁,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增加了劳动力;江南地区雨量充沛,气候较热,土地肥沃,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
经过南北方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大片的荒地被开垦为良田,南方的经济迅速发展起来,成为闻名天下的粮仓。
(2)本题考查太湖流域的农业发展。
两宋时,江南地区的农业发展较快,逐渐超过北方。
产于江南的水稻逐渐成
为人们的主要粮食作物,并开始向淮河和黄河流域推广,还从越南引入了优良品种占城稻。
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的粮仓,民间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水稻在宋朝跃居粮食产量的首位,主要产地在南方。
(3)本题考查宋朝手工业的兴旺。
宋代南方的手工业非常繁荣。
南方的丝织业胜过北方,江浙一带和四川丝织业
生产发达;棉纺织业于南宋后期迅速兴起,浙江出土一条南宋时棉毯,细密厚软,工艺水平相当高。
制瓷业:定窑、钧窑、哥窑等久负盛名。
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出产的瓷器质地细腻,色泽莹润,后来发展为著名的瓷都。
宋朝时我国是世界上造船水平最先进的国家。
这一时期,我国的造船业多集中在东南沿海,规模宏大,广州、泉州、明州等地都有发达的造船业。
(4)本题考查纸币的出现。
宋代商业的繁荣超过了前代,南方商业尤为发达。
那时候,市场上流通的仍是金属货币,人们携带很不方便。
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南宋时,纸币发展成与铜钱并行的货币。
纸币的产生,有利商业的发展。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经济重心的南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