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常见物质检验 同步练习 苏教版 必修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常见物质检验同步练习
[基础训练]
1.点燃一根蜡烛,用冷碟底放在蜡烛火焰上方,过一会在碟底有炭黑出现,由此可知石蜡的
组成中一定含有()
A.碳元素
B.氢元素
C.氧元素
D.氢、氧元素
2.下列试纸在使用前不能用水湿润的是()
A.蓝色石蕊试纸
B.碘化钾淀粉试纸
C.PH试纸
D.醋酸铅试纸
3. 用PH试纸测定某无色溶液的PH时,规范的操作是()
A.将PH试纸放入溶液中,观察其颜色变化,跟标准比色卡比较
B.将溶液倒在PH试纸上,跟标准比色卡比较
C.用干燥的洁净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在PH试纸上,跟标准比色卡比较
D.在试管内放少量溶液并煮沸,把PH试纸放在管口观察颜色,跟标准比色卡比较
4.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中,不符合事实的是()
A.香蕉、马铃薯、米饭和面条中滴入碘酒均会呈蓝色
B.普通砖瓦、普通水泥地面和大理石上滴入稀盐酸均会产生气泡
C.浓硫酸滴到蓝色石蕊试纸上,试纸会变红
D.滴少许氢氧化钠溶液于玻璃上,可立即看到玻璃被腐蚀
5.下列根据实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中,一定正确的是()
A.无色试液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结论:溶液显碱性
B.无色溶液焰色反应呈黄色,结论:试液是钠盐溶液
C.无色试液加入Na
2CO
3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结论:试液中含Ca(OH)
2
D.某气体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结论:该气体为NH
3
6.下列关于加碘食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某食盐溶液中加入淀粉不显蓝色,它一定不是加碘食盐
B.加碘食盐中是加入了碘化钾
C.加碘食盐中是加入了碘酸钾
D.所有人食用加碘食盐都没坏处
7.下列实验中,通常可以不把试样配成溶液的是()
A.检验氯化铵中的氯离子
B.检验氯化铵中的铵离子
C.检验硫酸钠中的硫酸根离子
D.检验硫酸钠中的钠离子
8.某试样中加入稀硫酸时有气体放出,下列关于该试样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A.该试样一定为碳酸钠
B.该试样一定是碳酸盐
C.该试样一定为弱酸盐
D.该试样不一定为盐类
9.在上一题中,若欲证明试样为碳酸钠,还需做的实验及判断是:。

10.现有五瓶无色气体,分别为N
2、O
2
、H
2
、CO
2
、CO,怎样用实验方法鉴别它们?
11.某化学药品保管室有一瓶固体试剂,标签因气体侵蚀而模糊不清,据其所存放的分类位置
和保管人的记忆,估计可能是氯化铵,现请你完成以下两个问题:(1)指导保管人员如何保护试剂瓶标签。

(2)用实验方法帮其判定试剂是否氯化铵。

[能力拓展]
1.氢氧化钠溶液中大量存在的分子或离子有,其中能使酚酞变红的
是,现欲通过实验证明使酚酞变红的确是此微粒,某同学设计了如下方案:
①在第一支试管中加入2mL蒸馏水,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现象是。

可得出的结论是。

②在第二支试管中加入2mLNaCl溶液(PH=7),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现象是,能得出的结论是。

③在第三支试管中加入2mLNaOH溶液,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现象是。

可得出的结论是。

2.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欲测定某种品牌味精中食盐的含量,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
①称取该味精样品10.0g放入烧杯中,并加适量蒸馏水溶解;
②;③;
④用蒸馏水洗涤沉淀2-3次;⑤将沉淀烘干、称量,测得固体质量为4.90g。

根据上述实验步骤,回答下列问题:
(1)补齐缺少的实验步骤。

(2)实验步骤③所用的玻璃仪器有。

(3)检验沉淀是否完全的方法是。

(4)检验沉淀是否洗净的方法是。

(5)按所给数据计算样品中食盐的质量:
若味精袋上标注: NaCl含量≤20.0%。

则此味精(是,否)合格。

3.现有下列实验步骤可供选用(有些步骤可重复使用):
①加入稀硝酸,②加入稀硫酸,③加入稀盐酸,④加入AgNO
3溶液,⑤加入MnO
2
,⑥加水
溶解,⑦加热,⑧取少量溶液,⑨再另取少量溶液,(10)过滤后取滤液。

请填写下列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

(1)证明一种白色固体粉末是BaCl
2
:。

(2)证明KClO
3
中含有氯元素:。

4.已知硫酸中含有下列微粒:H
2O、H+、SO
4
2-,某同学欲证明其中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的是H+,
设计了如下实验:①取稀盐酸和稀硝酸分别与石蕊试液作用②向滴有石蕊的稀硫酸中加入NaOH溶液,并观察颜色③向水中滴入石蕊试液④向硫酸钠溶液中滴入石蕊试液其中能证明是H+使石蕊变色的实验是()
A.①和③结合
B.③和④结合
C.只②
D.只①
5.某学生在研究性学习的课程中选定的课题是:测定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空气中氧气的体
积分数的最小值。

实验步骤如下:
①取5 ~ 6只集气瓶,用量筒装水分别测定它们的容积并标记;
②向集气瓶中分别装入其总容积的10%、20%、30%、40%、50%的水,并用毛玻璃片盖住,依次编号为1、2、3、4、5 ;
③向大试管中加入KMnO
4
,加热使其反应,分别用排水集气法将上述1 ~ 5号瓶中的水排去。

④将带火星的木条依次插入 1 ~ 5号瓶中,实验现象如下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排水集气法收集到氧气后,2号瓶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2)如果要得到更精确的数据,下一步实验研究时应向第6只集气瓶中加入其总容积的 %(取整数值)的水后,再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然后用带火星的木条来试验。

6.某同学想用实验证明高锰酸钾溶液的紫红色是MnO
4
-离子的颜色,而不是K+离子的颜色,他设计的下列实验步骤中没有意义的是()
A.将高锰酸钾晶体加热分解,所得固体质量减少
B.观察氯化钾溶液没有颜色,表明溶液中K+无色
C.在氯化钾溶液中加入适量锌粉,振荡,未见明显变化,表明锌与K+无反应
D.在高锰酸钾溶液中加入适量锌粉,振荡,紫红色褪去,表明MnO
4
-离子为紫红色
7.一种不纯的铁,已知它含有铜、铝、钙或镁等一种或几种金属杂质,5.6g这样的铁跟足量
的稀H
2SO
4
作用,生成H
2
2.24L(标准状况),则此铁块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杂质
是。

8.某地有一小冶铜厂,使得附近农田蔬菜中含有过量的铜、锌等重金属,危害人体健康,有
人认为将厂址搬迁到远一些的地方就可以免受其害。

请你分析:
(1)炼铜原料中一定含有哪些元素?
(2)迁移是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迁移后该地真的可以免受其危害吗?为什么?
9.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有NaCl ,Na
2SO
4
, BaCl
2
和Na
2
CO
3
中的一种或几种。

为探究其成分,
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1)将此白色固体取样,溶解于水,有白色沉淀生成;(2)过滤出沉淀并将沉淀移入试管中,加入稀盐酸,沉淀完全溶解并有气体生成。

(3)向上述滤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

通过上述实验现象分析:该白色固体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一定不含的物质是,不能确定的物质是。

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0.已知Ag+与ClO
3-不形成沉淀。

现欲检验KClO
3
中含有氯元素,可供选择的仪器和操作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操作步骤依次为(填字母)(2)所用仪器有(填序号)。

参考答案
〔基础训练〕
1.A
2.C
3.C
4.CD
5.AD
6.C
7.BD
8.D
9.生成的气体无气味,通入石灰水变混浊。

10.略
11.(1)把石蜡加热熔化成液体,然后用毛笔涂到标签表面。

(2)提示:分别检验氯离子和
铵离子。

〔能力拓展〕
1. Na+、 OH-、 H
2
O, OH- ①酚酞不变色,水不能使酚酞变红②酚酞不变色,Na+不能使酚酞变红③酚酞变红,OH-能使酚酞变红。

2. (1)②向其中加入硝酸银溶液直至不再产生沉淀;③过滤(2)铁架台、铁圈、漏斗、滤纸、玻璃棒、烧杯。

(3)静置,在上层清液中再滴加硝酸银溶液,如果不再产生沉淀,说明沉淀完全。

(4)接取少许洗涤液,加入氯化钠溶液,若无沉淀产生,则说明已洗涤干净。

(5)2克,合格
3.(1)⑥②⑩④①(2)⑦④①
4.AB
5. (1)36% (2)35%
6.A
7.铜
8. (1)一定含有铜、锌元素(2)不能,因为外
地受污染的蔬菜也会进入本地。

9. BaCl
2和Na
2
CO
3
, Na
2
SO
4
, NaCl 反应式(略)
10.(1)a b c g e (2) ①②⑦⑧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