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谈谈教师回应和支持幼儿学习时可以有哪些策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谈谈教师回应和支持幼儿学习时可以有哪些策略教师如何回应幼儿的要求,直接影响着教育的效果以及幼儿的发展,只有恰当的回应才能保证幼儿主动而自由地探索。

以下就教师的回应策略,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1.随机追问策略。

有时幼儿的回答不是让人意料不到,就是表述不清,有的甚至偏离话题。

这是教师往往会非常紧张,不知如何拉回话题,有的只能武断地打断幼儿的回答。

其实,面对幼儿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老师只要做到一点:紧扣教育目标、随机追问话题。

(1)追问从众性的话题。

如谈话活动“地震无情人有情”中,老师问到:“四川发生了地震,失去了亲人,失去了家,我们能为他们做些什么?”孩子们的话题总围绕在捐钱、捐物上,这时我及时进行了追问:“除了这些我们还能做什么?”有的小朋友说我们为受难者默哀、有的说降半旗,有的说折千纸鹤为他们祈福,有的说要认真学本领,以后帮助他们重建家园。

由此看出及时的追问,使孩子们的思路立刻换了方向。

(2)追问偏离话题的话题。

如:在散文诗“风儿和云彩”中我问了一个问题“为什么说天上的云彩真有趣,天上的风儿真能干?刚开始小朋友讲得挺好的说风儿有时力气大,有时力气小,将云彩一会吹成胖娃娃、一会吹成小白船等,可说着说着,有的小朋友就偏离话题了说,风将树叶吹落下来,树叶好像在跳舞,风将衣服吹得飘动起来等等,这时我又进行了追问:“今天是风儿和云彩在做游戏,你们还看到过风儿将云彩吹成什么形状吗?”这时小朋友的思绪又回来了,有的说像马的形状,有的说像狮子的形状,有的说像山峰的形状等等。

2. 交流分享策略。

在活动中教师要善于营造一种平等交流的氛围,及时把握幼儿在活动中的状态,体验他们的情感、动机、需要与成功。

在一次“秋天来了”的谈话活动中,我让幼儿谈论周围环境的变化,小朋友唧唧喳喳的讲开了。

胡雨筠:“老师,我发现树叶变得枯黄了开始掉下来了”
胡凌语:“我爷爷种的稻子成熟了,开始收割了。

我家还有好多黄豆、芝麻、赤豆”
张依林:“我家种的菊花开了。


陈昊:“我家的柿子树上长了好多甜甜的柿子”
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谈论着自己的发现。

老师:“刚才我们小朋友谈得非常好,这些现象变化说明什么季节来了?”
幼儿:“秋天来了。


老师:“对啊,可是秋天还有好多的秘密你们想知道吗”这时孩子们的兴趣完全被调动起来了,于是我将准备好的关于秋天的多媒体课件让幼儿观看。

幼儿发现秋天来了,菊花开了,枫叶红了,小草、树叶枯黄了,玉米、水稻熟了,棉花白了,石榴甜了,葡萄紫了,橘子酸了,天空蓝了,大雁哥哥、小燕子妹妹走了。

孩子们个个意犹未尽,兴趣很浓。

于是我趁热打铁让幼儿欣赏了散文“秋天的雨”,通过交流分享让幼儿不仅体验了散文的优美意境,还领略了语言的美,深刻感受了秋意。

分析:
从孩子的谈论中,我发现孩子们对秋天季节变化已经有了各种新的发现,但是他们虽然感受到了秋天的气息,所知道的知识却是星星点点,零零落落的,他们对秋天的理解只是在自己观察到植物上的变化,还不会从人到自然,从植物到动物进行有序的、细致的观察秋天的特
征。

因此,在谈话中,我通过欣赏、倾听、关注幼儿的谈论后,捕捉幼儿谈论的热点在于秋天的现象变化这一热点上,然后通过交流分享,引导幼儿自然的进入到进一步的观察和探索中去,通过观看多媒体课件对秋天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这样,不仅支持鼓励了幼儿的探索欲望,使孩子得到了满足,还可以让幼儿从多方面多角度来了解秋天的变化,再通过散文中五个独特的视角来描述秋天的季节特征,让幼儿进一步体验秋的美,领略语言的美,把幼儿的学习兴趣推向较高的层次。

3.适宜唤醒策略。

在集体教学活动中孩子们的表现不一定都会尽如人意。

有的会不知所措;有的会心不在焉;有的会活泼好动得过分兴奋。

这时教师就应适时地提供适当的唤醒,让孩子掌握必要的关键经验。

如:在童话“黑暗”的活动中为了进一步帮助幼儿理解作品,我就引导幼儿根据黑暗吃影子的线索,去室外找影子1)组织幼儿在阳光下找影子。

2)在阳光下摆出各种姿势观察自己投在地上的影子。

3)在没有阳光的阴凉处找影子。

好多孩子都显示出了极大的兴趣也有探索的欲望,可有一小部分孩子他们竟然在玩追跑的游戏。

于是我故意对他们大声说:“呦,你们的影子怎么动得那么快?”这时他们观察起来,我又说:“你们再试试,影子还会有哪些变化?”这时他们停止追逐,也在场地上摆起各种造型来观察自己影子的变化。

我适时适宜的唤醒使他们自然而然地重新投入到活动中。

如果我粗暴地批评他们,那么不仅会影响孩子的情绪,还会让孩子对探究缺乏积极性。

4.有效评价策略。

适当、及时、有效的评价,是培养幼儿反思能力的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评价的形式是多样的,可以是一句话、一个手势、甚至是一个眼神;评价的内容也有多种,可以是肯定、可以是鼓励、也可以是提示。

如在活动“小动物的出租车”讲到出租车给人的生活带来了方便,老师就提问还有哪些也能给人的生活带来方便,一个幼儿说“火车”能给人的出行带来方便,我予以了肯定但没有表扬,因为他讲的也是关于车的。

另一个小朋友说“医生”能给“病人”带来方便。

这次我除了肯定还大大地表扬了一番说:“你真棒,你想得和别人不一样,真聪明。

”这样一说,孩子们的思维扩散了,“消防员、超市服务员、警察”等等都想了出来。

如果你一味地说你真聪明,却不告诉他聪明在哪里,评价会成为空话。

欣赏的眼光能够使我们真正从幼儿的视角去看待世界,而当幼儿在活动中遇到困难、出现问题、需要帮助时,教师的回应能有效地促进幼儿的活动向纵深发展。

教师要明确新形势下自身的角色定位。

随着幼儿园二期课改的深入,教师的角色定位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教师是倾听者、观察者、引导者、支持者,教师应分析与回应幼儿的疑问与需要,随时给予幼儿必要的帮助与支持,这也是教师专业化水平必备的素
教师要提高自身的专业化水平。

实践+反思=成长。

由此可见,实践和反思在教师的专业化成长过程的重要性。

教师必须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学会观察,捕捉幼儿的兴趣点;学会分析,学会反思,调整教学策略;学会呼应,提高教育机智。

教师只有具备这些相关的教育技能,才能有效地回应幼儿,更好的促进幼儿的发展。

回应应该贯穿于一日活动中。

迁移经验,将回应贯穿于一日活动中,才是自然的、和谐的、整合的、多元的。

回应应该游刃有余的进行把握,和孩子积极的互动。

回应策略应根据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

运用回应策略时,我认为还有一个关键的要点贯穿其中,那就是要了解本班孩子的身心发展
特点,并针对本班孩子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师的回应真正做到切实有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