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考地理中考解读专题复习六居民与聚落发展与课件

合集下载

中考地理复习第五章居民与聚落课件

中考地理复习第五章居民与聚落课件
第五章 居民与聚落
复习课件
人口与人种
世界人口的增长分布、以及人口问题 不同的人种(黄白黑)
居 民
世界三大宗教
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



聚落的形式:乡村和城市
聚落与环境
聚落形成的条件
人类的聚居地
聚落的发展
聚落与世界 文化遗产
聚落的保护
5.1世界人口
5.1.1世界人口的增长
(1)人口的数量 1999年10月12日,世界人口总数已达60
亿。2006年3月,世界人口总数已达65亿。 最新资料显示,至2011年10月31日,世界 人口已达70亿。
(2)世界人口的增长特点
在人口增长曲线 中,曲线的斜率越大, 说明人口增长越快。
缓慢
更快 加快
世界人口增长曲线
(3)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计算
出生率-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
出生率Βιβλιοθήκη 人口自然增长率想一想
人口增长 增长过快 增长过慢 城市过多
人口问题
资源短缺 供不应求 环境污染
劳动力短缺 人口老龄化 国防兵源不足
供不应求 环境恶化
解决措施
计划生育 协调发展
鼓励生育 适度增长
计划发展 中小城镇
思考:人口增长是快好,还是慢好?为什么?
人口的增长不能过快,也不能过慢, 而是应该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
家里人多地少, 生活困难,我要去城 里打工。
哪些地区人口密度在1人/千米2以下?
北极地区
非洲北部
亚洲中部
大洋洲西部
南美洲北部
南极地区
图4.5世界人口分布
高峻的高原、 为什么这些地区人口稀疏?
山区 北极地区
非洲北部

人教版中考地理专项复习-居民与聚落、发展与合作

人教版中考地理专项复习-居民与聚落、发展与合作

居民与聚落发展与合作一、人口与人种1.世界人口的增长(1)世界人口数量:据联合国人口基金的统计,2011年10月31日全球人口总数达到70亿。

(2)世界人口的增长①在18世纪以前,人口增长十分缓慢;工业革命以后,随着生活和医疗水平的提高,婴儿死亡率逐渐降低,人口寿命不断延长,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才大大加快,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人口迅速增长。

目前,世界人口仍以较快的速度在增长。

②人口增长速度世界人口的增长速度是逐渐加快的。

人口增长的速度由人口自然增长率决定的。

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减去人口死亡率。

人口自然增长率大于0,说明人数增长;人口自然增长率小于0,说明人数减少。

人口增长速度在世界各地是不同的。

发展中国家增长快,如巴西、尼日利亚等。

发达国家增长慢,如英国、法国、德国等。

2.世界人口的分布(1)人口密度:人口密度反映一个地区的人口疏密程度,用人/平方千米表示。

(2)人口分布: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极不平衡,有的地方人口稠密,有的地方人口稀疏。

3.人口问题(1)含义:人口问题是指由于人口再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人口数量的增长、人口素质、人口结构等问题,以及人口增长过快或人口停止增长甚至负增长对社会、环坑、经济等所产生的影响。

(2)人口问题带来的后果人口增长过快必然会导致滥垦、滥牧、滥伐,造成资源枯竭、环境恶化,并且还会产生交通堵塞、居住条件差、就业困难、饥饿贫困等诸多方面的问题。

人口增长过慢,必然会出现劳动力不足、人口老龄化、兵源短缺、社会负担加重等问题。

(3)人口政策为了解决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人类必须制定相应的人口政策,做到有计划地生育,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为了解决人口增长过慢、停止或负增长带来的问题,人类应该鼓励人口增长或控制人口迁移。

4.不同的人种根据人类体质方面的特征,将世界人口分为白种人、黑种人和黄种人。

(1)世界三大人种的特征(2)三大人种的分布(3)环境对人种形成的影响黑种人:生活在气温较高的热带地区,皮肤黑色素含量高,吸收紫外线保护皮肤;鼻子低而宽,体毛少,便于散热。

2018中考地理总复习课件:第4讲 居民与聚落 发展与合作(共55张PPT)

2018中考地理总复习课件:第4讲 居民与聚落 发展与合作(共55张PPT)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4.世界三大人种的特征及主要分布区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对比 项目 肤色 人种 ①白 种人 ②黄 种人 ③黑 种人 色浅
头发
面部
体毛
主要分布地区 欧 洲、 非洲北部、 北 美洲、 大洋 洲、 南美 洲 南美洲、亚洲 东部、 北美洲北部 非 洲、大洋洲、 美国 境内
波状 黑 直 卷曲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人口稠密区 分布 地区 分布 规律 分布 原因 亚洲的 A 东部和 C 南部、 E 欧洲以及北美洲 B 东部 中低纬度的近海平原 地 区 地形:平原面积广阔; 气候:温和湿润 ; 经济:工农业发展早、发达
人口稀疏区 F 撒哈拉 沙漠、G 大洋洲 西部沙漠、 D 亚马孙 平原、 H 亚洲和北美洲的北冰洋沿 岸、I 青藏 高原等 沙漠地区、雨林地区、高纬 度地区、地势高峻地区 自然条件恶劣:干旱、湿热、 高寒
1.据统计表判断乙国可能是( B ) A.印度 B.德国C.埃及 D.菲律宾 2.有关甲、乙两国目前人口状况的说法,可能正确的是( D ) A.甲国劳动力后备资源不足 B.甲国老龄化问题严重 C.乙国人口增长过快 D.乙国人口受教人口数据表中的数据得知,甲国的 人口自然增长率是2.81%-0.44%=2.37%;乙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是 0.76%-0.95%=-0.19%。从人口自然增长率看出乙国人口出现负增 长,属于经济发达国家,如选项中的德国,故选B。第2题,结合图表得 知,乙国人口老龄化比重大,人口自然增长率低,受教育水平较高;乙 国的出生率较低,人口增长过慢;乙国15~60岁人口比重为64.3%,劳 动力后备资源充足,因此D选项叙述正确。

中考地理总复习:专题6《居民与聚落发展与合作》课件

中考地理总复习:专题6《居民与聚落发展与合作》课件

考纲 要求
(续表)
4.了解当今人口问题的主要表现为人口过 多和增长过快;结合实际案例分别说明 人口问题对环境、资源、就业、教育、 生活水平和经济收入等方面的影响。 5.理解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所面临的不 同的人口问题。 6.知道世界三大人种的形象及身体特点, 并能结合地图说出三大人种的主要分布 区。
(2015· 广东省)读图,完成7~8题。 7.“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经过的国家( B ) A.多位于温带地区 B.多为发展中国家 C.多为黑色人种 D.多以平原为主
8.关于甲、乙、丙、丁地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C ) A.甲是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人口增长缓慢 B.乙是中东地区,淡水资源丰富 C.丙是欧洲西部,经济发达 D.丁是俄罗斯,轻工业发达 亚太经合组织(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简称 APEC)是亚太地区最具影响力和具有世界意义的 区域合作组织,现有成员21个(图中阴影所示)。 读图完成9~10题。
(续表) 7.知道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 语、阿拉伯语是联合国的工作语言,了 解世界主要语言的主要分布地区。 8.知道世界三大宗教及其主要分布。 9.会运用图片描述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的 差别,举例说明聚落分布、形态与自然 环境的关系。 10.知道中外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理解 保护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相互 两者之间没有必然联系,人口密度大,人口自然增长 关系 率不一定高
2.人口自然增长率 (1)当人口自然增长率大于0时,人口正增长,表 示人口增加。 (2)当人口自然增长率等于0时,人口零增长,表 示人口处于稳定状态,既不增加也不减少。 (3)当人口自然增长率小于0)
11.通过实例,比较不同地域发展水平存 在的差异,知道发展中国家地区分布的 突出特点是“南”与发达国家地区分布 的突出特点是“北”。 12.根据资料或用实例说明加强国际合作 的重要性。

初中地理《居民与聚落发展与合作》中考知识与例题PPT课件

初中地理《居民与聚落发展与合作》中考知识与例题PPT课件
8.用实例说明加强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第二部分 知识点梳理
• 第一讲 • 第二讲
过渡页
Transition Page
6
第一讲
The first
1
世界的人口数量与增长
2
世界的人口问题
3
世界人口的分布
4
人口密度
5
世界的人种
6
世界的语言
过渡页
Transition Page
7
第五章
1.1 世界的人口数量与增长
第五章
1.3 世界的人口的分布
知识梳理
1.人口分布地区:主要集中在_中__低__纬__度__地区,原因:气候__温__和____、 降水较多的平原、盆地及__沿__海____地区。 2.四大人口稠密区:亚洲的_东__部_____和__南__部____(因为这里自然条件 优越,农业发展较早,历史悠久等)、欧洲的__西__部____以及北美洲的 __东__部____(因为这些地区自然条件优越,_工__业_____发展较早,经济发达)。 3.四大人口稀疏区:(1)极端干旱的__沙__漠____地区;(2)气候过于潮湿 的__雨__林____地区;(3)终年__严__寒____的高纬度或地势高峻的地区。
第五章
1.2 世界的人口问题
知识梳理
3.对策与出路:实行计划生育,使人口增长与__资__源__环__境____相协调, 与__社__会__经__济____发展相适应。 4.人口迁移:发展中国家:人口由农村向__城__市____迁移;发达国家: 人口由城市向__农___村___迁移(发展中国家迁移原因:①乡村人口增长 __过__快____,导致人多地少,生活困难;②城市就业___机__会___多、生活条件 好、教育医疗条件好等)。

地理第六章聚落课件PPT课件

地理第六章聚落课件PPT课件

技术进步
交通、通讯、能源等技术 的进步对聚落的发展产生 深远影响,推动着聚落的 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
聚落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与目标
01
02
03
04
生态优先
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实 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经济高效
促进经济发展,提高资源利用 效率,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
益的统一。
社会公正
保障居民的基本权利,促进社 会公平和包容性发展。
施的分布。
绿色生态
城市的规划与设计应注 重绿色生态,保护环境, 建设宜居的生态环境。
04 聚落的可持续发展
聚落发展的影响因素
01
02
03
自然环境
包括地形、气候、水文、 土壤等自然条件,对聚落 的选址、布局和形态产生 重要影响。
社会经济因素
人口规模、经济发展水平、 产业结构、政策法规等社 会经济因素对聚落的发展 起着决定性作用。
聚落的形成与发展
聚落的形成受到自然环境、资源 条件、社会经济等多种因素的影
响。
在自然环境适宜、资源丰富、交 通便利的地区,聚落容易形成和
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 长,聚落规模不断扩大,功能不 断完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问题,
如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等。
02 乡村聚落
乡村聚落的特征
自然环境
乡村聚落通常位于自然环境优 美、生态资源丰富的地方,与
地理第六章聚落课件ppt课件
目录
• 聚落的概念与分类 • 乡村聚落 • 城市聚落 • 聚落的可持续发展 • 聚落的文化遗产保护
01 聚落的概念与分类
聚落的概念
聚落是指人类聚居的场所,通 常包括住宅、商业设施、公共 设施等。

最新中考地理(广东专版)专题复习精品课件专题六居民与聚落发展与合作

最新中考地理(广东专版)专题复习精品课件专题六居民与聚落发展与合作

• 1.(2016·七台河市)国际交流合作日益频繁, 中国与南非之间的互助合作被称为( D ) • A.南北对话 B.东西交流 • C.东西合作 D.南南合作
• 2.(2016·宁德市)小丽家的电脑,硬盘产于 日本,主板产于美国,内存产于韩国……此现象 D 反映了( ) • A.南北对话 • B.国际矛盾和冲突剧烈 • C.南南合作 • D.国际合作和经济全球化
“三多” “三少”
温带平原多 人口与聚落的分 布 降水适中、气候适宜的中低纬沿海 地区多 河流沿岸和河口三角洲多
热带平原少
气候恶劣的地区少
崎岖的高原山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少
• 2.世界不同传统民居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地区 传统民居 地理环境
北极地区
寒冷
西亚、北非
炎热干燥、多风沙
东南亚
高温多雨
黄土高原
冬冷夏热,黄土深厚 且直立性强
• 9.2000—2014年期间,该地区人口总量 B ( ) • A.不断下降 • B.持续增加 • C.保持不变 • D. 无法判断
• 10.按联合国标准,如果一个地区65岁及以上 的人口达到7%,则可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该 C 地区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时间是( ) • A.1992年 B.2000年 C.2010年 D.2014 年

• 5.四处景观所在国中属于发展中国家的是 D ( ) • A.① B.②
• 6.(2016· 滨州市)下列四图中,能正确反映 世界人口增长的是( ) A
• 7.(2016· 济南市)世界人口分布不平衡,下 列属于人口分布稀疏区的是( ) A • A.亚马孙热带雨林 • B.亚洲东部和南部 • C.欧洲 • D.北美洲东部的沿海和平原地区

中考地理专题复习 居民与聚落讲义 湘教版

中考地理专题复习 居民与聚落讲义 湘教版

居民与聚落1.人口与人种—数量世界人口增长曲线(1830年)10亿(1930年)20亿(1960)30亿(1975年)40亿(1987年7月11日)50亿(1999年10月12日)60亿(2011年10月31日)70亿人口增长越来越快,世界人口70亿(2011年),中国人口13.7亿(2010年)。

食物 医疗 技术判断正误:1、人口自然增长率增加时,人口数量增加?2、人口自然增长率减小时,人口数量减少?人口最多的洲是:亚洲自然增长率最大的洲是:非洲人口最少的洲是:大洋洲自然增长率最小的洲是:欧洲1.人口与人种—分布人口稠密区:中低纬度沿海平原地区1.人口与人种—人口问题人口过多:就业、求学、饥饿、住房、交通、生活垃圾。

计划生育、提高人口素质。

1.人口与人种—人种因纽特人阿拉伯人印第安人题一:《东方网》报道:“从2013年起,上海每年新增老年人口中的80%以上将是独生子女父母。

预计2015年底,上海户籍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逾430万人,户籍人口近3成是老人。

”以上新闻反映了上海市人口的_____问题。

A. 老龄化B. 基数大C. 密度大D. 分布不均题二:1.东半球人口稠密区主要集中在____洲和____洲。

人口位于前两位的国家是_____和_____,两国都是_____气候为主。

2.①地人口密度是____________,人口密度低的原因_____________。

2.语言与宗教1、使用人数最多的:汉语2、使用最广的:英语3、联合国的工作语言: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

北非和阿拉伯:阿拉伯语印度:英语南美:西班牙语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人数最多)起源:古印度起源:阿拉伯半岛起源:亚洲西部分布:亚洲东部分布:亚洲西部、非洲北部分布:欧洲、美洲、大洋洲和东南部泰国的国教3.聚落—含义、形成、形态、民居、世界遗产聚落包含: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

乡村规模小,从事农业城市规模大,从事工业、服务业河流中下游地区、河口、沿海地区,工农业发达,聚落密集。

备战2018年中考地理 考点一遍过 考点6 居民与聚落 发展与合作(含解析)

备战2018年中考地理 考点一遍过 考点6 居民与聚落 发展与合作(含解析)

考点6 居民与聚落发展与合作考点热度★★★☆☆一、人口与人种1.世界人口的增长(1)世界人口数量:据联合国人口基金的统计,2011年10月31日全球人口总数达到70亿。

(2)世界人口的增长①在18世纪以前,人口增长十分缓慢;工业革命以后,随着生活和医疗水平的提高,婴儿死亡率逐渐降低,人口寿命不断延长,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才大大加快,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人口迅速增长。

目前,世界人口仍以较快的速度在增长。

②人口增长速度世界人口的增长速度是逐渐加快的。

人口增长的速度由人口自然增长率决定的。

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减去人口死亡率。

人口自然增长率大于0,说明人数增长;人口自然增长率小于0,说明人数减少。

人口增长速度在世界各地是不同的。

发展中国家增长快,如巴西、尼日利亚等。

发达国家增长慢,如英国、法国、德国等。

2.世界人口的分布(1)人口密度:人口密度反映一个地区的人口疏密程度,用人/平方千米表示。

(2)人口分布: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极不平衡,有的地方人口稠密,有的地方人口稀疏。

3.人口问题(1)含义:人口问题是指由于人口再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人口数量的增长、人口素质、人口结构等问题,以及人口增长过快或人口停止增长甚至负增长对社会、环坑、经济等所产生的影响。

(2)人口问题带来的后果人口增长过快必然会导致滥垦、滥牧、滥伐,造成资源枯竭、环境恶化,并且还会产生交通堵塞、居住条件差、就业困难、饥饿贫困等诸多方面的问题。

人口增长过慢,必然会出现劳动力不足、人口老龄化、兵源短缺、社会负担加重等问题。

(3)人口政策为了解决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人类必须制定相应的人口政策,做到有计划地生育,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为了解决人口增长过慢、停止或负增长带来的问题,人类应该鼓励人口增长或控制人口迁移。

4.不同的人种根据人类体质方面的特征,将世界人口分为白种人、黑种人和黄种人。

(1)世界三大人种的特征(2)三大人种的分布(3)环境对人种形成的影响黑种人:生活在气温较高的热带地区,皮肤黑色素含量高,吸收紫外线保护皮肤;鼻子低而宽,体毛少,便于散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世界人口增长示意图” ,完成1~2题。 1.世界人口增长速度的变化是( D ) A. 一直快速增长 B. 一直缓慢增长 C. 匀速增长 D. 18世纪以前缓慢增长,以后迅速增长 2.下列现象属于人口增长过慢产生的问题是( B ) A. 交通拥挤 B. 人口老龄化 C. 粮食不足 D. 大气污染
3.人口分布 (1)人口密度:一般是指平均每 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可反 映一个地区人口的疏密程度。 (单位:人/平方千米) (2)世界人口的分布规律。人口 稠密区:中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区, 面积占陆地面积的40%,集中了 人口的70%。①亚洲东部、南部; ②欧洲;③北美洲东部。人口稀 疏区:①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 —干;②气候过于潮湿的雨林地 区——湿;③终年严寒的高纬度 地区——冷;④地势高峻的高原、 山区——高。 (3)人口分布不均的原因:自然、 社会经济、历史等条件的影响。
考点四、发展与合作
1.国家和地区 (1)目前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2)地区:一些还没有获得独立的殖民地和属地、托管地等。例如北美 洲的格陵兰地区,是欧洲国家丹麦的属地。 (3)分类。 ①从面积上:大国与小国; ②从人口方面:人口大国(如中国、印度)与人口小国(如大洋洲的岛 国瑙鲁); ③从政治制度: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 (4)世界上面积最大国家俄罗斯:约1 707万平方千米;面积最小国家梵 蒂冈:0 44平方千米; 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
3.国际合作 (1)经济联系:发达国家需在发展中国家购买原料、出售产品;发 展中国家则需要从发达国家引进资金、设备、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 理经验。 (2)世界的主题——和平与发展。 (3)重要的国际组织。 ①联合国: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国际组织,成立于1945年,总部位于 美国纽约,基本宗旨是“促进国家发展,维护世界和平”,目前的 联合国秘书长是来自于葡萄牙的安东尼奥· 古特雷斯。 ②世界贸易组织:英文缩写WTO,总部位于瑞士日内瓦。中国在 2001年12月11日加入世贸组织。
(2017·长沙市)读“北半球人口分布示意图” ,完成1~2题。 1.据图可知,人口稠密地区大多分布于( A ) A.中低纬度的临海地区 B.中低纬度的内陆地区 C.中高纬度的临海地区 D.中高纬度的内陆地区 2.甲处人口稠密,其适合人口居住的气候条件( D ) A.冬冷夏热 B.冬雨夏干 C.终年高温多雨 D.终年温和多雨
2.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1)划分依据: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 (2)分布。 ①发达国家:世界上的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 ②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中国属于发展 中国家。 (3)发达国家大部分位于北半球,称之为“北方”;发展中国家 绝大多数分布在南半球,称之为“南方”。 ①南北对话: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商谈。 ②南南合作: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互助合作。 (4)发展中国家快速发展的经济:印度的软件业,中国的航天业、 核工业。
4.不同的人种 (1)类型:根据肤色、发形、面部特征、体毛等外部体质特征,人类可 分为白种人、黄种人和黑种人三个主要人种。白种人是世界第一大人种。 (2)分布:既有大范围的集中分布区又有小。
考点二、语言与宗教 (1)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 (2)汉语: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3)主要语言的分布:
专题六 居民与聚落 发展与合作
考点一、人口与人种
(1)人口的增长速度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来决定的。 (2)人口出生率=年内出生人口÷总人口×100%人口死亡率=年内死亡人 口÷总人口×100% 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 (3)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一般来说,经济水平高的国家,人口的自然 增长率较慢;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率较快。
2.世界三大宗教
考点三、人类的聚居地——聚落
1.乡村和城市 (1)聚落:人们的集中居住地,可分为两大类——乡村和城市。 ①乡村:规模比较小的居民点,周围有农田。 ②城市:规模比较大的居民点,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主要从事非农业产 业活动的居民聚居地。 (2)乡村与城市的差异。 ①景观特征不同:
②生产活动不同:乡村居民主要从事耕作、放牧、捕鱼、伐木等生产活 动;城市居民主要从事工业、服务业等工作。
2.人口问题 (1)人口增长过快产生的问题有:①衣——需求量大;②食——粮食紧 缺;③住——住房紧张; ④行——交通拥挤;⑤上学、就业、看病难。 (2)人口增长过慢产生的问题有: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 不足。 (3)城市化问题:乡村人口向城市大规模迁移→城市人口的无计划膨胀, 产生加剧一系列问题。 (4)解决措施: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 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2.聚落与环境 (1)聚落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聚落多分布于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水源充足、气候适宜、资源丰富等自然条件优越的地区。 (2)分布规律:在一些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区,工农业生产比较发达, 聚落分布比较密集;在高山、荒漠地区,少有或没有聚落。 (3)聚落民居差异大。 热带雨林:双层木楼、高架屋;热带沙漠:墙厚、窗小;黄土高原:窑 洞;北极地区:冰屋。 3.聚落的发展与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保护好聚落中有价值的纪念 地、建筑群和遗址,处理好聚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是全人类共同面临 的问题。
【考点】主要考查世界人口的分布。 【解答】1.人口一般分布在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气候适宜、 资源丰富等自然条件优越的地区。读图分析可知,世界上人口主要分布 在北半球中低纬度的近海平原地区。 2.读图可知,世界四大人口稠密地带是: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的西 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图中甲地为欧洲西部地区,根据气候图分 析可知,该地区为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多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