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水土保持规划
河南明确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实施方案(二)(2024)
引言概述:河南省作为我国的中部省份,面临着丰富的水土资源和复杂的生态环境问题。
为有效保护和改善水土资源,河南省明确了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实施方案(二)。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进行详细阐述,包括水土保持目标、政策措施、技术手段、监测评估和资金保障。
正文内容:一、水土保持目标1.确保河南省的绿色发展,实现水土资源的持续利用和保护。
2.提高河南省的环境质量,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3.减少水土流失,降低河流泥沙含量,保护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4.优化土壤质量,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
二、政策措施1.制定并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水土保持的责任主体和工作职责。
2.加强水土保持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水土保持意识的认知和参与度。
3.设立专门的水土保持基金,用于水土保持项目的实施和资金保障。
4.鼓励土地利用和开发过程中的环境友好型技术和工程设计。
5.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提高农田的排灌能力和水资源利用效率。
三、技术手段1.推广适应当地气候条件和土壤特点的农业耕作方式,如保护耕作、旋转种植等。
2.加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采取植被恢复、沟壑治理等措施来减少水土流失量。
3.优化农作物种植结构,合理调整不同作物的面积和布局,减少对土壤资源的侵蚀程度。
4.加强土地整治和防风固沙工程,减少农田的风沙侵蚀。
5.推广生态修复技术,如湿地建设、水源涵养、渗漏区域的防治等。
四、监测评估1.建立健全的水土保持监测体系,定期对水土资源的状况进行调查和评估。
2.追踪和监测水土保持工程项目的实施效果,及时调整和改进工程方案。
3.加强对水土资源的综合管理和调控能力,及时应对水土资源变动的问题。
五、资金保障1.制定资金管理办法,确保水土保持资金使用的透明和合法性。
2.引入社会资本和市场机制,吸引更多的资金投入到水土保持项目中。
3.加强与银行、金融机构的合作,提供贷款支持和优惠利率,鼓励企业和农户参与水土保持项目。
总结:河南省明确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实施方案(二),旨在保护和改善水土资源,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三门峡水土保持规划
水土流失预防监督与监测
监测站布设
• 根据统一的规划安排,我们拟对三门峡市 已存、待建的水土保持监测站做如下布设, 通过动态监测收集资料• • • 增大水土保持投入 统一规划,综合治理 加强小流域治理 以经济手段保持水土 加强领导,建立健全行政机制 控制人口增长,减轻土地压力
黄土丘陵沟壑区
• 分布于灵宝、陕县、卢氏、渑池等县 (市),海拔在252~800m ,大部分为黄 土和红土覆盖区。由于土质疏松,抗蚀力 弱,地形破碎,沟深坡陡,水土流失严重。 坡度在10度 以下地区约占18% ,10~20度 区域占60% ,25度以上区域占22% 。侵蚀 模数为2000~5000t/km2 ;局部地区高达 8000~10000t/km2 。沟壑密度为3.2~ 4.7t/km2,属强度水土流失区。该区人口集 中,垦耕指数高。
三门峡水土保持规划
海拔
坡向
概况
• 三门峡市位于河南省西部,豫、秦、晋三 省交界处,黄土高原的东南部边缘,境内丘 陵起伏,沟壑纵横,黄土广布, 水土流失严 重。据统计, 该市水土流失面积达4950km2, 占其总面积的49.8%,涉及灵宝、陕县、湖 滨区、渑池、义马和卢氏等地。水土流失 不仅影响了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而且对 黄河下游地区的生态造成了重大影响。
目标
• 以经济手段保持水土。水土流失地区大都 是贫困地区,饲料、草料困难,有些地方 温饱问题尚未解决,建议各级政府要对水 土流失地区农村的粮食征购、燃料供应、 产品运销等采取优惠政策,以调动群众陡 坡退耕、造林种草、保护植被的积极性, 保证其合理利用土地,搞好水土保持。 • 1993年开始,灵宝、陕县等地推行拍卖、 租赁、承包治理荒山、荒沟、荒滩、荒水 等办法,使治理水土流失步伐明显加快。
扎实推动新时代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助力美丽河南建设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24年第3期扎实推动新时代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助力美丽河南建设——《河南省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实施方案》解读李建顺(河南省水利厅党组成员、副厅长)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着力健全水土保持体制机制,构建“大水保”工作格局,全方位推进新时代河南省水土保持工作高质量发展,河南省委、省政府于2023年12月27印发了《河南省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了河南省水土流失防治目标任务,压实了各级各部门责任,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实施方案》出台的主要背景和意义水土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性资源。
水土流失是生态退化的集中反映,不仅影响生态安全,更关系防洪安全、粮食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水土保持工作。
1952年,毛泽东同志视察黄河时,发出了“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伟大号召,特别强调“必须注意水土保持”。
1957年成立国务院水土保持委员会,1982年颁发《水土保持工作条例》。
1991年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水保工作步入法治化轨道。
1993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水土保持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基础,是江河治理、国土整治的根本,是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
2010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2015年国务院批复《全国水土保持规划(2015-2030年)》。
河南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水土保持工作。
1980年9月,恢复了鲁山县、嵩县、陕县、南召县、密县、商城县、济源市7个市、县级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研究站(所),1984年成立水土保持处和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全面恢复了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管理和科研工作。
1989年根据全国第一次土壤侵蚀遥感调查显示水土流失面积6.06万平方公里。
河南省水土保持规划
河南省水土保持规划(2016—2030年)二0一五年十二月前言河南省地处南北气候和山区向平原双重过渡带,暴雨频发的气候特征、复杂多样的地貌类型、密集分布的人口以及生产建设活动的影响,水土流失十分严重。
目前我省尚有水土流失面积2.21万km2,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14.07%,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水土资源破坏、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加剧,威胁我省生态安全、防洪安全、饮水安全和粮食安全,成为制约我省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突出因素。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以及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水土保持工作,我省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
一大批水土保持设施的建设,极大地改善了治理区的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成为建设小康社会的民心工程、扶贫工程,为抗御水旱灾害、保护水土资源、持续推动“生态省”建设提供了重要保障。
然而必须清醒地看到:我省山丘区、革命老区和老少边穷地区的水土流失依然严重,全省贫困人口相当部分分布在这一地区,下阶段水土流失治理和脱贫攻坚任务依然严峻;城镇化建设、生产建设项目产生的人为水土流失问题日益凸显,水土保持监督执法工作仍需加强;同时水污染影响加剧、水生态退化严重等新老水问题也日益突出,我省江河源头区、重要水源地的水土流失防治也必须进一步得到重视和加强;“十三五”及今后一个时期,我省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作仍任重而道远。
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和“四个全面”的绿色生态发展理念,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重大战略部署,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和河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全面推进新时期我省水土保持工作,根据水利部《关于开展全国水土保持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水规计〔2011〕224号)精神,我省成立了《河南省水土保持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并于2011 年7月正式启动河南省水土保持规划编制工作。
河南南水北调最新规划方案-最新版
河南南水北调最新规划方案河南省目前正在推进南水北调工程,以解决本省的水资源短缺问题。
这项工程对于河南省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近日,河南省发布了最新的南水北调规划方案,本文将对其进行介绍。
背景南水北调工程是集中全国水利、环保、节能等多个领域的科技成果和实践经验,是中国谋求持续稳定发展的重大举措。
河南省是南水北调中线的重要接收区域之一,在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着严重的水资源短缺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河南省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规划,逐步完善南水北调工程建设方案。
规划方案河南南水北调最新规划方案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内容:引水工程、输水工程和配套设施建设。
引水工程引水工程是南水北调工程的核心内容,主要负责将长江水引入华北平原。
河南省最新规划方案中,引水工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黄河水调工程:通过修建黄河闸门、调节闸门、引水闸等工程,实现对黄河水的调控和利用。
2.西线引水:将长江水引入南水北调工程中线,经过陕西、甘肃、宁夏、内蒙古等省区,最终到达河南省。
3.集中式城市供水:配合引水工程,建设南水北调长江沿线城市集中供水工程。
输水工程河南省南水北调输水工程主要负责将引入的长江水输送至适当位置,满足农业、城市等领域的用水需求。
规划方案中,输水工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分水闸工程:对输水工程进行管理和调控。
2.端点水厂及输水管道:修建适当的端点水厂及输水管道,将输送来的长江水分配至具体的领域中。
3.农业灌溉工程:在适当的地区,建设农业灌溉工程,满足农业用水需求。
配套设施建设引水工程和输水工程的建设都需要一定的配套设施。
河南省南水北调配套设施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水利工程:修建排水工程、拦沙过河,确保水资源的有效利用。
2.环保工程:建设污水处理、水质净化等环保设施,确保水资源的安全与可靠性。
3.农村饮水工程:在偏远的农村地区,建设饮用水工程,改善农民的饮水条件。
总结最新的河南南水北调规划方案,用科技和创新的手段,有效解决了河南省水资源的短缺问题。
河南省印发《“十四五”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和森林河南建设规划》 2025年基本建成森林河南
8省厅要闻河南省印发《“十四五”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和森林河南建设规划》2025年基本建成森林河南□ 本刊记者 郝亚儒近日,河南省印发《“十四五”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和森林河南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明确了“十四五”期间河南省科学开展林业保护发展和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目标指标、重点区域、主要任务、重大工程和政策举措。
到2025年基本建成森林河南。
《规划》明确,到2025年,森林河南基本建成,大河大山大平原保护治理取得重大进展。
森林资源稳步增加,森林质量显著提升,碳汇能力明显增强,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全面完成,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绿色富民产业更加兴旺,森林、草地、湿地、农田等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明显增强,黄河生态廊道基本建成;重要山脉、河流突出生态问题得到有效解决,重点地区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基本完成,生态屏障更加牢固,流域水生态环境和农田生态系统质量明显改善,城镇生态宜居水平显著提升,生态保护修复走在黄河流域前列。
《规划》提出构建“一带一区三屏三廊多点”的省域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总体格局。
“一带”为黄河生态带;“一区”为平原农业生态涵养区;“三屏”为环绕在省域西部、南部的太行山、伏牛山、桐柏—大别山生态屏障区;“三廊”为淮河、南水北调中线、隋唐大运河及明清黄河故道等生态保育廊道;“多点”为自然保护地、国家储备林、国有林场、绿色富民产业集群等重要节点。
为确保实现“十四五”期间林业保护发展和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工作目标,为建成生态强省奠定基础,《规划》要求分阶段、分步骤组织实施林业保护发展、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两大类重点工程。
重点实施林业保护发展工程,坚持重点工程带动,积极推进山区造林、平原绿化、森林城市建设、生态廊道提升,巩固扩大生态空间。
实施优质森林培育工程。
重点实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生态林建设试点示范、国家储备林建设、南阳石漠化治理、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平原区农田林网完善提质和森林城市建设等6项工程,完成人工造林规模17.27万公顷,因灾受损太行山绿化、国储林和其他造林工程1.95万公顷,森林质量精准提升66.87万公顷,完善和恢复农田林网(折合)5.5万公顷,新建省级森林城市50个。
河南省淮河上游水土保持规划
河南省淮河上游水土保持规划(概要)一、自然和社会经济情况(一)、自然环境特征1、规划范围河南省淮河流域地处淮河上游,西起桐柏、伏牛山,向东流入安徽,南以大别山与长江流域分界,北以黄河南堤同黄河流分界。
本次规划范围介于东经111056/-115056/,北纬31023/-34059/,规划范围总面积39252km2,涉及许昌、信阳、平顶、驻马店、郑州、洛阳和南阳等7个市,包括浉河、平桥、潢川、罗山、固始、光山、商城、新县、鲁山、汝州、郏县、宝丰、叶县、舞钢、平顶山市区、驿城、遂平、确山、泌阳、禹州、长葛、荥阳、登封、新郑、新密、嵩县、汝阳、桐柏、方城、南召等30个县、市、区。
2、地形地貌我省淮河流域西部和南部分别由伏牛山、桐柏山和大别山环抱,东部为黄、淮冲积平原,其地貌形态主要表现为山地、丘陵、阶地和平原。
其中山以构造侵蚀为主,地势向剥蚀地带过渡,地貌特征为山缓坡陡切割深,沟谷多呈“V”型;丘陵属剥蚀侵蚀地形,地势低缓,地形切割破碎,沟谷多呈“U”型;阶地属剥蚀侵蚀地形,地势平缓,地形波状起伏;平原由黄河、淮河冲积形成,地形平坦开阔。
伏牛山地西高东低,呈折扇形由西向东展开,位于平顶市鲁山县的石人山,海拔2153.1m,是淮河流域最高峰,属秦岭东段的余脉,西北-东南走向,西北接熊耳山,东南接桐柏山,向东北方向延伸到嵩山。
伏牛山、嵩山为淮河流域同长江、黄河流域的分水岭。
大别山横卧于我省南缘,地势南高北低,山脉走向大致由西北向东南绵延。
海拔一般在1000m左右,主峰白马尖,海拔1774m,是淮南各主要支流发源地。
桐柏山是淮河主干发源地,属淮阳山脉西段,西北-东南走向,这一地区为淮河上游和洪汝河、沙颖河两大支流洪水的主要发源地。
其地貌形态主要表现为山地、丘陵、阶地和平原。
3、地表岩性我省淮河流域花岗岩、片麻岩和石灰岩分布较广,淮南白露河的沙岩主要来自花岗岩区内。
其次分布的有花岗片麻岩、石英砂岩、页岩、碳酸岩、云母片岩、绿泥片岩、安山岩、砂砾岩和粉砂岩等。
河南省水土保持工作条例实施细则
河南省水土保持工作条例实施细则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就是中国,在实际生活中,水土保持工作依然面对很多困境,让水土保持工作摆脱困境,需要探寻相关的处理策略。
下文是河南省水土保持工作条例实施细则,欢迎阅读!河南省水土保持工作条例实施细则全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防治水土流失,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减少水、旱、风、沙灾害,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改变山区、丘陵区、风沙区的面貌,促进农业的发展,根据国务院《水土保持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规定,结合我省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水土保持是整治国土的重要内容。
各级人民政府必须贯彻“防治并重、治管结合,因地制宜,全面规划,综合治理,除害兴利”的方针,切实加强领导,在整体规划指导下,分批分期组织实施。
第三条防治水土流失,要坚持以动员社会力量,依靠群众,自力更生为主的原则,山区、丘陵区、风沙区要鼓励群众集资。
国家在经费、物资、技术方面给予必要的扶持和指导。
第四条凡从事与水土保持有关的生产、建设等活动都必须遵守本实施细则。
第二章组织与管理第五条全省水土保持工作由省水利厅主管,并成立以水利厅为主,吸收有关部门参加的全省水土保持工作协调小组加强各部门之间的联系,定期研究解决水土保持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相互协调,密切配合,分工负责,做好水土保持工作。
防治水土流失工作任务大的市、地、县,应根据具体情况设立必要的水土保持工作机构。
第六条省水利厅主管全省水土保持工作的主要职责是:(一)组织实施国家有关水土保持工作的法律、法令、法规和本实施细则;(二)组织水土保持查勘、测量;(三)编制水土保持的长远规划和年度计划;(四)检查和指导各地的水土保持工作;(五)督促、协调有关部门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六)审查公路、铁路、大型工程(包括开矿)建设中的水土保持措施方案,并监督实施;(七)组织开展有关水土保持的科学研究、人才培训和宣传工作;(八)管好、用好水土保持经费和物资。
河南省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成效及做法
万人 。同时 , 规模治理改善 了山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条 件, 特色 产业开 发增 强 了可持续 发 展能 力 。
2 主 要பைடு நூலகம் 法
2 . 1 加 强领导 , 健 全机 构
针对水 土保 持 项 目工程 分 散 、 组 织 协 调难 度 大 的 特点 , 我省 各级 政 府 高 度重 视 国家 水 土 保 持 重 点 工 程 建设 , 始终 把 治理 水 土 流 失作 为改 善 当地 农 业 生 产 条
l 摘
要 ]2 0 0 8年 , 河 南省在位 于大别 山、 桐 柏山、 太行 山革命老 区的 罗山、 光 山、 商城 、 桐柏 、 林 州、 安 阳等 6个县开展 了
国家水土保持重点 建设 工程 , 5年 来 , 项 目区干部群众进行 了持续不懈的探 索, 取得 了显著成效 , 共 完成 水土流失 治理 面 积8 4 5 . 7 k m 2 。河 南省开展 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建设 的主要做 法是加 强领 导 、 健 全机构 , 深化改革 、 创新机 制 , 强化监
管、 保证质量 , 关注民生、 造福百姓 , 加 强管护、 注 重效 益 。
[ 中图分类号 ]S 1 5 7 . 2
[ 文献标识码 ]c
[ 文章 编号]1 0 0 0— 0 9 4 1 ( 2 0 1 3 ) 0 8- O O O 4— 0 2
7 3 9 3 万元 , 增加粮食生产能力 1 0 5 6 6 河南 省地 处南 北气 候和 山 区向平 原 的双 重 过渡 地 增加经济收入 3 万 k g , 林草覆盖率平均提高 1 5 9 . 6 6 % , 受益人 1 7 1 约 4 4 带, 地跨 黄河 、 淮河 、 长江 、 海 河 四大 水 系 , 境 内有 太 行 、 伏牛、 大别 、 桐柏 四大 山系。受季风影响 , 降水年 内年 际分布极 不均匀 , 全年 降水 量 的 6 0 %一 7 0 % 集 中在 6 月, 暴雨频 次 多, 强 度大 , 历 时短 , 地表 产流快 。 由于 山势 陡峻 , 山 区 向平 原过 渡地 带 短 , 所 以雨水 汇 流 快, 流速 大 , 冲刷 力强 。特殊 的地理 气 候 因素 造 成省 域 水 土流 失 十分严 重 , 全省 山丘 区水 土 流 失 面积 达 6 . 0 6 万k m , 占山丘 区面积 7 . 9 2万 k m 的 7 6 . 5 % 。在全省 3 8个 贫 困县 中 , 有2 9个 县 处 在 严 重 水 土 流 失 区。严 重 的水 土 流失 恶 化 了 生态 环 境 和 农业 生产 条 件 , 诱 发 山洪 灾害 , 造成 河 流 和水 库 淤 积 , 直接影响防洪安全 、 粮食 安全 和生 态安 全 。 2 0 0 8年 4月 , 水利部 、 财政 部 《 关 于 国家水 土保 持 重点建设工程 2 0 0 8 -2 0 1 2年 规 划 的 批 复 》( 水 保 [ 2 0 0 8 ] 1 3 3号 ) 批准河南省位于大别 山、 桐柏 山、 太 行 山革命 老 区 的 罗 山 、 光山、 商城 、 桐柏 、 林州 、 安 阳等 6 个 县 开展 2 0 0 8 -2 0 1 2年 国家水 土保 持 重点 建 设 工程 , 共分 6个项 目区 、 3 6条小 流域 , 涉及 3 3个 乡镇 , 规划 区 土地 总 面积 1 7 9 5 . 3 1 k m , 水 土流 失面 积 9 2 8 . 5 7 k m , 规划 治理 面 积 9 1 3 . 9 k m , 计划 下 达水 土保持 综合 治理 面积 8 4 2 . 1 2 k m 、 总投 资 2 8 0 7 0万 元 。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南省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的通知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南省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1999.06.18•【字号】豫政[1999]49号•【施行日期】1999.06.1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保护综合规定正文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南省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的通知(豫政〔1999〕49号一九九九年六月十八日)省计委组织有关部门制订的《河南省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河南省生态环境建设规划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的通知》(国发〔1998〕36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河南省生态环境建设规划。
一、我省生态环境建设现状我省地处山丘向平原、暖温带向亚热带双重过渡地带,又是黄河历次改道和泛滥的主要地区。
建国以来,全省人民发扬愚公移山精神,开展了大规模的植树造林、整治山河活动,先后实施了黄河故道防护林工程、山区小流域治理工程、旱地农业工程等,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5973平方公里,修梯田、建坝地72.4万公顷,修建各类小型水利水保工程150万座,人工种草14.7万公顷,人工造林保存面积120多万公顷,封山育林35.8万公顷,林木覆盖率提高到19.7%。
但是,由于长期以来我们对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致使生态环境在治理的同时继续恶化,主要表现在:--水土流失现象日趋严重。
目前全省尚有水土流失面积34631平方公里,约占全省山丘区总面积的44.1%。
近年来,全省每年新增水土流失面积160平方公里。
--荒山面积大,风沙危害加剧。
全省尚有近100万公顷的宜林荒山尚未绿化;平原地区流动半流动沙丘上升到4万多公顷,还有66.8万公顷的沙漠化土地缺乏综合治理,风沙危害的程度呈上升趋势。
--森林无证采伐、滥伐、盗伐现象屡禁不止,毁林开垦和乱占林地现象日趋严重。
全省近10年来有11.76万公顷森林植被和2.24万公顷防风固沙林被毁,降低了其防风固沙、蓄水保土、涵养水源、净化空气等生态功能。
河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2021修正)
河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2021修正)【发文字号】河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59号【发布部门】河南省人大(含常委会)【公布日期】2021.05.28【实施日期】2021.05.28【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省级地方性法规河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2014年9月26日河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根据2021年5月28日河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关于修改〈河南省气象条例〉〈河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的决定》修正)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规划第三章预防第四章治理第五章监测和监督第六章法律责任第七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预防和治理水土流失,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减轻水、旱、风沙灾害,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安全,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水土保持及相关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和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水土保持,是指对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造成水土流失所采取的预防和治理措施。
第三条水土保持工作实行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科学管理、注重效益的方针;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造成水土流失、谁负责治理的原则。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加强对水土保持工作的统一领导,建立健全水土保持工作协调机制,将水土保持工作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开展水土流失调查、公告、水土保持监督监测、水土保持规划编制和综合治理工作。
第五条在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水土保持目标责任制,并定期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水土保持工作。
第六条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开展水土保持宣传教育工作,普及水土保持科学知识,增强公众的水土保持意识。
河南省水利厅关于印发《河南省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督检查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河南省水利厅关于印发《河南省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督检查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南省水利厅•【公布日期】2019.05.29•【字号】豫水保〔2019〕20号•【施行日期】2019.05.2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水土保持正文河南省水利厅关于印发《河南省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督检查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豫水保〔2019〕20号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水利局: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强化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事中事后监管,建立长效监管机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河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等法律及规范性文件相关规定,制定了《河南省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督检查管理办法(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河南省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督检查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强化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事中事后监管,建立长效监管机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河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水利部办公厅关于强化依法行政进一步规范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和《水利部关于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规范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自主验收的通知》等法律及规范性文件要求,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河南省境内审批水土保持方案的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督检查工作。
第三条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督检查工作按照“谁审批、谁监管,谁主管、谁监管”和属地管理相结合的原则进行。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的实施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第五条水土保持监督检查人员应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廉洁高效,不得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
第二章监督检查对象和内容第六条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每年应对辖区内生产建设项目建设状态进行核实,更新项目开工、完工、验收、报备等状况,建立在建生产建设项目监督检查台账,制定监督检查方案。
河南省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十二五”规划实施考核办法
污染 防治项 目考核指标的计算按 《 水污染
防 治 项 目考 核 指 标 解 释 》 ( 见附件 2 ) 。
第八条
水 土 保 持 项 目实 施 考 核 内容
包 括项 目实施 、预 防 监 督 、防 治 效 果 3个
方 面 。考 核 指标 的 计算 按 《 水 土保持项 目 考 核指 标 解 释 》 ( 见附件 3 ) 。
上游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 “ 十 二 五 ” 规
河南省人 民政府公报 ( 2 0 1 4 —1 )
南 水 北 调 中线 工 程 调 水 水 质 目标 ,根 据 国
省政 府办公 厅文件
( 为 主 )和 水 质 自动 监 测 站 监 测 数 据 ( 为 辅 )为 断 面水 质 综 合 达 标 率 的考 核 依 据 。 洛 阳 、三 门峡 、南 阳 3市 环 保 、水 利 部 门
识 ,切 实 加 强 领 导 ,成 立 领 导 协 调 机 构 ,
统 筹 气 象 现 代 化 事 业 规 划 发 展 ,建 立 定 期 研 究 协 商 机 制 ,及 时协 调 解 决 发 展 中遇 到
【 省 政 府 办 公 厅 文 件】
河 南 省 人 民政 府 办公 厅 关于转发河南省丹江 口库区及上游水污 染 防 治 和水 土保 持 “ 十 二 五 " 规划 实施 考核 办法 的通知
第九条
保 障措施 考核 内容分地方配
第四条
考核 内容包括 《 规划 》确定
套 资金 落实 、水质保 护财政支持 、城镇污
水 处 理 率 和 生 活 垃 圾 无 害 化 处 理 率 及 收 费 征 收使 用 等 指标 。保 障 措施 考 核 指 标 的 计 算 方法按 《 保障措施 考核指 标解 释 》 ( 见
南阳市水土保持规划
南阳市水土保持规划(2016~2030年)二〇一七年九月南阳市水土保持规划(2016~2030年)南阳市水利局南阳市水利建筑勘测设计院二〇一七年九月前言南阳市位于河南省西南部,地跨长江、淮河、黄河三大流域,市域面积约2.41万km2;三面环山,北依伏牛山,东边是绵延起伏的桐柏山,中南部平坦开阔,以河流为骨架构成向南开口与江汉平原相连的马蹄形盆地,山地、丘陵、平原面积各占约1/3,呈半环阶梯状分布,类型多样,姿态万千。
南阳地处我国南北气候分界线,北亚热带向暖温带的过渡地带,属典型的季风性大陆半湿润气候,特殊的气候条件和复杂的地貌类型,造成自然灾害频发,加之人口分布密集,生产活动频繁,加剧了水土流失。
截止2015年底全市尚有水土流失面积5800km2,水土流失导致水土资源破坏、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加剧,威胁我市生态安全、防洪安全、饮水安全和粮食安全,成为制约我市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突出因素。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水土保持工作。
2002 年 11 月,党的十六大指出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建设生态文明的发展理念和战略举措。
2007 年 10 月党的十七大又提出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要求。
2011 年 3 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修订实施,全面强化了水土保持规划的法律地位,并对新形势下的水土保持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新规定。
2012年11 月党的十八大将“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2014 年中央一号文件和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分别对加强水土流失治理、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水、能源资源等提出了明确要求。
当前南阳市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加快城镇化进程中可能人为产生大量新的水土流失,部分生态敏感区域如南水北调源头区、供水水库水源地水土流失及由此造成的面源污染问题,削弱水源涵养能力并且威胁城镇供水安全。
面对水土保持工作出现的全新形势,如何把握南阳市今后一段时期水土保持工作的重点和方向,完成河南省下达给南阳市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任务,满足社会各界对水土保持工作的需求,迫切需要新一轮水土保持规划来贯彻实现。
河南省内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甲乙丙级资质汇总表
张 云:13592669698 翟光辉:15890098180
吕成全:13838903380 王 玲:66023319
刘秀菊13949379568
0377-68228938
446956665@ tjx216@
乙豫021号 平顶山市水利勘测设计院
平顶山市湛河南路与城朴陆交叉口东100米
乙豫022号 洛阳市水资源勘察设计院
洛阳市西工区凯旋东路34号
邮编
450003 450003 450008 450008 455000 450006 471000 454003 473000 455000 471002 472000 450007 464000 450002 450002 473000 450008 454650 450007 467300 450008 450003 450000 467000 471000
中州大道鑫苑路交叉口西阳光新城25号楼18层西户
乙豫033号 三门峡怡园水利科技有限公司
三门峡市湖滨区黄河路南二街海洋新天域商铺九号
乙豫034号 河南联成水保科技有限公司
郑州市金水区天明路86号凯瑞大厦604号
乙豫035号 淅川县水利工程勘测设计队
淅川县城关镇解放街185号
乙豫036号 南召县碧恒水土保持生态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南召县城郊乡西沟
乙豫037号 洛阳星河水土保持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洛阳市洛龙区开元大道与通济街交叉口水利大楼
乙豫038号 郑州市思源建设有限公司
郑州市二七区陇海路64号
乙豫039号 郑州鑫淼生态水利景观工程有限公司
巩义市北山口镇310国道常庄段
乙豫040号 河南盛源水利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郑州市政六街27号
乙豫041号 济源市江源水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河南省泌阳县华山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水土保持方案分析
关键 词 : 除险加固 中型水库 水土保持 水土流失
中图分类号 : T V 0
文献标 识码: A
文章编 号: 1 6 7 4 — 0 9 8 x ( 2 0 l 4 ) o 4 ( b ) 一 0 0 9 5 — 0 2
与植物措施 , 使 工 程 扰 动 土 地 治 理 率 达 到 华 山水 库 位 于 驻 马 店 市 泌 阳县 羊 册 镇 9 6 %以 上 , 水 土 流 失治 理 度达 到 9 0 %以上 , 姚 庄 大 队 罗汉 山南 麓华 山脚 下 , 属长 江流 域 水土 流 失 控 制 比 1 . 5 以上, 拦渣率9 8 %以 上 , 唐 白河 水 系 , 坝址在其支流’ 批 河 的上 游 , 控 林 草 覆 盖 率 2 0 %以上 , 植 被恢 复 系 数9 8 %以 制 流域 面 积 7 6 k m , 是 一座 以灌 溉 、 防 洪 0  ̄ 4— N O . 1 1 ce an d Tech no l o gy i n no va t i on Her al d
团雹狙圈 ● ■ 一 墨 一 盟 盈 ■ i | I i
河 南省 泌 阳县华 山水 库 除 险加 固工程 水 土保 持 方 案分 析
经安 全 鉴 定 属 三类 坝 。 2 0 0 7 年1 2 月, 长 委 大 坝 安 全 管 理 中心 现 场 核 查 所 见 的 工 程 主 要 病 险 问题 与 大 坝 安 全 鉴 定 结 论 基 本 相 符 , 应 属三 类坝 。
工 程 弃 渣 主 要 来 源 于上 游 护 坡 块 石 拆 区和 直 接影 响区 。 项 目建 设 区有主 体工 程 建 根 据 施 工 组 织 设区 ( 含 工程 区 、 施 工 营地 水 库 管理 所 ) 、 除 料 、土石 方开 挖 料 等 弃 渣 。 工程 临 时弃 渣 量 约 0 . 8 7 万 I I l 。 弃 渣场 、 施 工 道路 , 直接 影 响 区 主要 有道 路 设 计 , 根 据扰 动面 积 、 弃渣量、 堆 放方式 、 施 影 响 区等 。 根 据工 程 初 设 成 果 , 并 结合 项 目 河 南 省 泌 阳 县 华 山水 库 除 险 加 固 工 程 区环 境 背景 状 况 分析 , 植被覆盖、 水 土 流 失现 状 的 确 定项 目建 设 水土 流 工 区 地 形 地 貌 、 水 土保 持 设 计总 体 目标 为 预 防 和 治 理 因 工 失 防治 责 任 范 围为 2 因素 , 采 用 经 验 公式 法 进 行 预 测 , 工 程 新 增 . 0 h m 。
河南南水北调最新规划方案设计方案
河南南水北调最新规划方案近年来,中国经历了一系列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中国国家工程建设正在实施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工程——南水北调工程。
该工程涉及大量的建筑和环境工程,旨在通过南部水资源的引入和分配,为北部地区提供更多的水资源,以解决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其中,河南省作为南水北调中的重要节点,南水北调工程对其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有着深远的影响。
为此,河南省近日公布了南水北调最新规划方案。
方案概述河南南水北调最新规划方案是由河南省水利厅和国家发改委共同研究制定的。
该方案的主要目标是全面提高河南省的水资源利用率和水安全保障能力,确保人民生活用水和经济社会发展水资源需求的满足。
该方案将南水北调工程与河南南水利工程有机结合,运用高效和现代化的技术手段,为河南省的城市和农村提供安全的用水量,同时实现灌溉、水生态、生态补偿等经济与生态双赢的目标。
方案内容1.拉网式水源地建设方案将通过大力开展水源地综合治理,提高水质、减少面源污染和农业药物残留,使南水北调补给水源源头减少污染,确保供水的安全和优质。
在水源地建设和管理方面,方案采取了拉网式的策略,通过建设现代化水源保护区,对南水北调工程的补给水源实现严格管控和治理。
2.强化河南省地方水利工程建设方案在河南省的骨干流和水系上修建了许多地方水利工程,通过强化这些工程的建设和管理,提高水资源的调度能力,实现数字化的水资源管理和调度。
同时,方案还将河南省的工程管护和维护水平提升到全国领先水平。
3.扩大新型水资源开发和利用,提高灌区水利效益方案将深入推进工业循环、低水耗灌溉、海水淡化、雨水利用、中水利用及污水回用等新型水资源开发和利用,为河南省的城市和农村获取更多的水资源。
在灌区水利建设方面,方案将深入实施水利供水、灌溉自动化、高效节水灌溉和现代化灌区管理等,大力提高农业节水灌溉和灌区水利效益。
4.加强水文信息水资源保障方案将加强水文监测、水文信息处理和水资源保障的系统化建设,实现南水北调和河南南水利工程之间的信息互通和实时监管,确保运行的安全可靠和情况的快速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省水土保持规划(2016-2030年)二○一六年八月前言河南省地处亚热带向暖温带和山区向平原双重过渡带,地跨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
地貌自西向东突变,山区到平原过渡带短,特殊的气候条件和复杂的地貌类型,造成自然灾害频发,加之人口分布密集,生产活动频繁,加剧了水土流失。
目前,全省尚有水土流失面积2.21万km2,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13.2%,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水土资源破坏、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加剧,威胁我省生态安全、防洪安全、饮水安全和粮食安全,成为制约我省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突出因素。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以及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水土保持工作,我省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全省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85万km2。
其中“十二五”期间,我省牢牢把握水利发展新机遇,以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为抓手,以创建生态文明工程为契机,以保护生态环境和改善民生为目标,持续加大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作,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900 km2,水土流失治理成效显著。
一大批水土保持设施的建设,极大地改善了治理区的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成为建设小康社会的民心工程、扶贫工程,为抗御水旱灾害、保护水土资源、推动“生态河南、美丽河南”建设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支撑作用。
然而,我省山丘区、革命老区和老少边穷地区的水土流失依然严重,全省贫困人口中相当部分分布在这一地区,水土流失治理和脱贫攻坚任务依然严峻;城镇化建设、生产建设项目产生的人为水土流失问题日益凸显,水土保持监督执法工作仍需加强;同时,水污染影响加剧、水生态退化严重等新老水问题也日益突出,我省江河源头区、重要水源地的水土流失防治也必须进一步得到重视和加强;“十三五”及今后一个时期,我省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作仍任重而道远。
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提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绿色生态发展理念。
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重大战略部署,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和《河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全面推进新时期我省水土保持工作,根据水利部《关于开展全国水土保持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水规计〔2011〕224号)精神,省水利厅会同省发改委、财政厅、国土厅、环保厅、农业厅、林业厅等有关部门成立了《河南省水土保持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并于2012 年正式启动河南省水土保持规划编制工作。
在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反复论证咨询的基础上,结合国务院批复的《全国水土保持规划(2015―2030年)》,编制完成了《河南省水土保持规划(2016―2030年)》。
本规划涉及全省境内的18个省辖市和10个省直管市(县)。
规划基准年为2015年,近期至2020年规划防治面积5200km2,匡算总投资60.52亿元;远期至2030年规划防治面积16800km2。
规划分析了我省水土流失及其防治现状,系统总结水土保持经验和成效,以全国水土保持区划为基础,划定了省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重点治理区和省级水土流失易发区,以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为主线,拟定我省预防和治理水土流失、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的总体部署,明确今后一个时期水土保持的目标、任务和对策措施,为全省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
目录前言 (I)第一章基本情况 (1)一、自然地理概况 (1)二、社会经济概况 (4)三、水土流失与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现状 (4)第二章指导思想、原则与防治目标 (11)一、指导思想 (11)二、基本原则 (11)三、目标任务 (12)第三章水土保持区划与重点防治区划分 (14)一、水土保持区划 (14)二、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划分 (19)第四章总体布局与规模 (22)一、总体布局 (22)二、区域布局 (24)三、治理规模 (29)第五章重点预防区 (30)一、重点预防区范围 (30)二、重点预防区工程项目 (31)三、水土流失易发区任务 (33)第六章重点治理区 (34)一、重点治理区范围 (34)二、重点治理区工程项目 (34)第七章水土保持扶贫开发 (39)第八章水土保持监测 (41)一、监测任务和内容 (41)二、监测站网 (45)三、近期重点项目 (48)第九章综合监管 (51)一、监督管理 (51)二、科技支撑能力建设 (57)三、信息化建设 (59)四、管理能力建设 (62)第十章投资匡算与效益分析 (64)一、近期工程项目安排 (64)二、投资匡算 (65)三、效益分析 (66)第十一章保障措施 (70)一、组织领导 (70)二、依法行政 (70)三、资金投入 (71)四、体制机制 (71)五、科技支撑 (72)六、宣传教育 (73)附表:附表1 分行政区水土流失治理规模表附表2 分三级区水土流失治理规模表附表3 近期(2016~2020年)重点预防项目措施表附表4 近期(2016~2020年)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措施表附表5 近期(2016~2020年)重点治理项目措施表附表6 远期(2021~2030年)重点预防项目措施表附表7 远期(2021~2030年)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措施表附表8 远期(2021~2030年)重点治理项目措施表附图:附图1 河南省水系分布图附图2 河南省土壤侵蚀强度分布图附图3 全国水土保持区划河南省分布情况图附图4 河南省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划分图附图5 河南省水土保持监测点规划图第一章基本情况一、自然地理概况(一)地理位置河南省位于我国中东部、黄河中下游,地理坐标介于北纬31°23′~36°22′,东经110°21′~116°39′之间。
东接安徽、山东,北界河北、山西,西连陕西,南邻湖北。
东西长约580km,南北相距约530km,国土总面积16.7万km2,占全国总面积的1.74%,居全国第17位。
地处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结合部,是我国经济由东向西推进梯次发展的中间地带,呈承东启西、连南贯北之势,区位优势明显。
(二)地形地貌我省地处全国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的过渡地带,地质条件复杂,地层系统齐全,构造形态多样。
地势西高东低,由西向东呈阶梯状分布;地貌类型复杂多样,由中低山地、丘陵过渡到平原。
灵宝市境内的老鸦岔为全省最高峰,海拔2413.8m;最低处在固始县三河尖,海拔仅23.2m。
北、西、南三面分别为太行山、伏牛山、桐柏大别山,沿省界呈半环形分布,中、东部为黄淮海冲积平原,西南部为南阳盆地。
山地丘陵面积7.9万km2,占全省总面积的47.3%。
(三)气候、水文我省地跨北亚热带和暖温带、湿润和半湿润地区,属季风气候,具有明显的过渡性特征,总的特点是:冬季寒冷雨雪少,春季干旱多风沙,夏季炎热雨集中,秋季晴朗日照长。
秦岭—淮河以南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占全省总面积的30%;以北属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气候区,占全省总面积的70%。
年平均气温12.1~15.7℃。
年均降水量500~1200mm,主要集中在6~8月份,占全年降水量的50%~60%。
在伏牛山、太行山东麓以及大别山北侧常出现暴雨中心,山丘区由于坡度陡,汇流速度快,每遇暴雨,极易形成突发性大洪水,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
(四)河流水系全省分属黄河、淮河、海河、长江四大流域。
其中:黄河流域面积3.62万km2,占全省面积的21.7%;淮河流域面积8.83万km2,占全省面积的53.0%;长江流域面积2.72万km2,占全省面积的16.3%;海河流域面积1.53万km2,占全省面积的9.0%。
境内1500多条河流纵横交织,流域面积100 km2以上的河流有560条。
(五)土壤、植被我省土壤类型多样,主要有棕壤、黄棕壤、褐土、潮土、沙姜黑土、盐碱土和水稻土7个土类,15个亚类。
土壤类型分布,以秦岭—淮河为界呈明显不同,以北暖温带地区,从豫西北山地到豫东黄淮海平原,土壤由棕壤、褐土演变到潮土;以南北亚热带地区,在低山、丘陵和岗地,广泛分布着地带性的黄棕壤,其间为褐土,河流两岸多为潮土。
我省过渡性的气候特点和复杂多样的地形地貌类型,孕育了南北兼容、丰富多样的植物资源。
以伏牛山脉—淮河干流为界,南部属北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林带,北部属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全省分布有高等植物198科、3979种及变种,约占全国植物资源总数的12.2%。
现有国家级生态示范区37个,自然保护区33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1个。
2015年全省森林覆盖率达23.62%。
(六)其它自然资源1、土地资源。
我省土地资源丰富,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有耕地、林地、草地、城镇和工矿用地等,适宜于多种农作物生长。
其中耕地总面积793.3万hm2,居全国第4位,但人均耕地面积少,且开发程度较高,可供开发的后备土地资源少。
2、水资源。
全省多年平均降水量784mm,多年平均河川径流量312.7亿m3,浅层地下水资源量208.3亿m3,扣除重复计算量107.6亿m3,水资源总量413.4亿m3,居全国第19位。
但人均水资源少,全省正常年份缺水40~50多亿m3,而且时空分布不均,地表径流年际、年内变化大。
3、矿产资源。
资源比较丰富,组合条件好,现已发现矿产资源127种,探明储量75种,主要有煤炭、石油、天然气、铝矾土等,许多资源储量位居全国前列,其中居全国首位的有8种,居前5位的有27种,居前10位的有47种。
二、社会经济概况全省共辖18个市,10个省直管市(县),共159个县(市、区)。
截至2015年,总人口1.07亿人,粮食总产量6067.1万t,全省生产总值37010.3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209.6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8189.4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4611.3亿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576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853元。
三、水土流失与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现状(一)水土流失状况我省水土流失类型以水力侵蚀为主,兼有风力侵蚀。
水力侵蚀主要分布在低山、丘陵及岗地,以面蚀、沟蚀为主;风力侵蚀主要分布在黄河故道沿线和平原沙土区。
截至2015年我省尚有水土流失面积为2.21万km2。
水土流失总的特点是总量不大,分布广;强度不高,威胁大,给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造成极大危害。
——破坏土地资源,影响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
长期以来,由于水土流失造成地面支离破碎,沟壑纵横,严重蚕食和破坏土地资源,影响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
仅豫西黄土丘陵区,由于水土流失引起的沟头前进、沟岸坍塌等,平均沟壑密度为13.7 km/ km2, 侵蚀沟道数量多达4.1万条,总长978.3km,总控制面积1.16万km2,占豫西黄土丘陵区总面积的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