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科学教育活动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生活化例子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生活化例子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一直强调“生活即教育”,积极倡导幼儿教育要“在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也明确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在《纲要》精神的指引下,通过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让幼儿科学教育活动真正贴近生活,让幼儿在生活中不断地获得丰富的科学意识和科学知识、技能呢?我们对此进行了初步的思考和探索。
一、幼儿科学教育内容必须来源于生活在幼儿科学教育实践中,我们首先要树立“时时处处有教育”、“方方面面有科学”的观念。
同时,要善于捕捉生活中的教育契机,切实有效地组织科学教育活动。
如在金秋季节,幼儿常在口袋里藏几粒瓜子,偷偷地与同伴分享。
我们就依据这一生活素材开展了题为“各种各样的瓜子”的科学活动,一方面请幼儿自愿带各种瓜子,另一方面老师和家长积极收集各类瓜子和相应的植物图片和实物。
于是,幼儿在尽情地品尝瓜子的美味之余,又了解了各种瓜子的不同特点和来源,有效地丰富了幼儿的生活经验。
其次,我们在生活中要细致观察,及时抓住幼儿的兴趣点。
即教师要以敏锐的观察力及时捕捉住来自幼儿的稍纵即逝的生活信息,充分发挥它们的教育价值。
比如在一次户外活动中,几个幼儿仰着头,小手指着附近建筑工地上的大吊车,议论纷纷,不一会儿,参与议论的幼儿越来越多。
如何利用这辆大吊车,发挥它的教育价值呢?我们即刻组织幼儿走近吊车,观察吊车的运作过程,让幼儿了解到吊车的作用,知道吊车能帮助我们解决许多困难,为我们生活带来便利。
再次,我们必须对偶发事件迅速作出反映,调整教育策略。
比如“保护冰宝宝”的游戏,就是根据幼儿在生活中,偶然发现冰的事件,组织开展认识冰、了解冰的一个活动。
因为自然结冰在我们南方地区实在难得,所以当小班的幼儿看到跑道上洒落着满地的晶莹透亮的碎片时,有的说是玻璃,有的认为是冰,争论不休。
如何让这个大自然现象自然而又深刻地植根于幼儿的脑海?我们迅速调整教育策略,运用反向思维,请每个幼儿找一块冰宝宝,想方设法不让它变小或受伤。
光和影子大班科学教育活动教案:了解日常生活中的光学原理
一、活动目标1. 让幼儿观察和了解光和影子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引导幼儿探索和思考光和影子产生的原因和变化规律。
4.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交流能力。
二、活动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手电筒、玩具、图片等。
2. 环境:室内光线充足,有利于观察光和影子的产生。
三、活动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光和影子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光和影子的特点。
2. 讲解:介绍光和影子产生的原因,解释日常生活中的光学原理。
3. 实践:分组进行实验,让幼儿用手电筒和玩具制造影子,观察和记录影子的变化。
4. 讨论:邀请幼儿分享实验过程中的发现和感受,引导幼儿思考光和影子变化的规律。
四、活动延伸1. 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观察和记录日常生活中的光和影子现象。
2. 区域活动:设置科学探索区,提供相关教具和材料,让幼儿自主探索光和影子的奥秘。
五、活动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评价幼儿对光和影子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关注幼儿在实践过程中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收集幼儿的作业和区域活动表现,综合评价幼儿在活动中的成长和进步。
六、活动内容1. 学习光在直线传播中的特性,通过手电筒照射墙壁,观察光斑的大小和形状。
2. 探讨影子形成的原理,通过变换手电筒的位置和角度,观察影子的变化。
3. 探索光的折射现象,通过将手电筒的光线透过玻璃杯,观察光线的弯曲。
七、教学方法1. 采用观察法:让幼儿观察光和影子的变化,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2. 采用实验法:让幼儿亲自动手操作,探索光和影子的奥秘,培养幼儿的实践能力。
3. 采用讨论法:引导幼儿分享实验过程中的发现和感受,培养幼儿的表述能力。
八、活动步骤1. 教师展示手电筒照射墙壁的实验,让幼儿观察光斑的大小和形状。
2. 教师讲解影子形成的原理,并引导幼儿通过变换手电筒的位置和角度,观察影子的变化。
3. 教师展示光透过玻璃杯的实验,让幼儿观察光线的折射现象。
学前儿童生活中的科学教育 教案
探究新知(67分钟)探索活动。
(二)偶发性科学活动对幼儿学科学的独特作用
【讨论】案例中幼儿在偶然的发现了螃蟹吹泡泡,对于幼儿学科学有什么独特作用?
【教师总结】
1.能满足幼儿探索周围世界的好奇心
2.能有效拓展幼儿学科学的内容
3.能培养幼儿对周围世界的敏感和关注,有利于具有科学潜能的幼儿的进一步发展
(三)偶发性科学活动指导要求
【举例】大班幼儿“砸核桃”偶发性科学活动的案例。
请学生讨论教师引导幼儿进行偶发性科学探究的要求。
【教师总结】
1.观察、发现、了解幼儿的偶发性科学活动
2.热情支持幼儿的偶发性科学活动
3.抓住契机、适当引导
知识梳理(板书设计)(4分钟)用思维导图的形式进行归纳总结
将板书加入思维
导图的理念,在学生
们已经较好的掌握相
关知识的基础上,进
一步用图表的形式进
行归纳总结,力求在
视觉上给学生更加清
晰的认识。
课堂练习(16分钟)
请结合以下案例分析,作为教师可以如何引导幼儿偶发性科学探
究。
一个3岁半的幼儿在用橡皮泥做糖球。
他把橡皮泥一小块一小
块地揪下来,再把几块小橡皮泥合在一起做一个糖球。
老师发现他每
从大橡皮泥上揪掉一块都要在脸上蹭一下。
老师好奇地问:“你这是
通过案例分析的练
习,一方面加强学生
对教师讲述内容的理
解,另一方面拓展学
生的思维,学以致用。
纸与环保——幼儿园大班科学教育活动《生活中的纸》教案
纸与环保——幼儿园大班科学教育活动《生活中的纸》教案【引言】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离不开纸张。
无论是书籍、文献资料、打印、包装材料还是卫生纸等,都使用了大量的纸张。
然而,对于纸张的消耗,我们是否关注到环境保护问题呢?为此我们设计了一场幼儿园大班科学教育活动,让孩子们深入了解生活中的纸张,学会如何保护环境。
【教学目标】1.了解纸张的来源、种类和制作工艺;2.了解纸张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及其带来的环境问题;3.培养环保意识和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教学内容及步骤】1.引入老师可以通过布置问题,激发孩子们的思考:我们日常生活中用过哪些纸张?这些纸张能否被重复利用?为什么纸会对环境造成影响?2.了解纸张的来源、种类和制作工艺老师可以通过PPT或样本让孩子们看到不同种类的纸张,并介绍它们的来源和制作工艺,让孩子们对纸张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3.听故事,了解纸张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及其带来的环境问题老师可以通过故事向孩子们介绍,纸张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及其带来的环境问题,例如,过度消耗纸张导致森林破坏和生态失衡等问题。
4.制作环保袋让孩子们利用废旧报纸,亲手制作环保袋,让他们亲身参与环保行动,培养爱护环境的责任感。
5.总结老师可以通过简单的调查方式,让孩子们了解身边的人是否注意纸张循环利用。
总结整个活动,强调环保意识的培养,以及保护环境的责任。
【教学延伸】1.学生家庭作业:观察自家中的纸张并记录下来。
例如:看家中的报纸,如果不再需要,是否重复利用或者回收?还可以通过实践,制作生活中常用的环保纸袋,让孩子们在家中继续学习环保知识。
2.户外探究:带领孩子们去附近的公园或者林区进行户外探究,了解森林对环境的重要性,以及砍伐森林会带来的环境问题。
3.亲子活动:将本次活动推广到孩子们的家庭中,让家长和孩子们共同关注纸张的循环利用,呼吁更多人参与到环保行动中来。
【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活动,让孩子们对纸张的来源、种类和制作工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同时也了解到纸张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探索纸张的变化——幼儿园大班科学教育活动《生活中的纸》教案
探索纸张的变化——幼儿园大班科学教育活动《生活中的纸》教案本次科学教育活动主题是《生活中的纸》。
在现代社会里,我们用到的纸张种类繁多,从普通的白纸、包装纸、报纸,到特殊的卡纸、彩印纸等等。
纸张的种类繁多,让人眼花缭乱,但是,这些不同种类的纸张又有什么区别呢?本次活动旨在通过探索纸张的变化,帮助孩子们了解不同种类的纸张,鼓励他们自己动手尝试制作不同种类的纸张。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本次活动的具体内容吧!一、活动一:纸张的种类及其特点在本活动的第一部分中,我们将先通过图片、视频等多种途径给学生们展示不同种类的纸张,有哪些不同,以及它们各自有什么特点。
通过对图片和视频的分析和讲解,可以让孩子们彻底了解纸张的特点,不同的应用和生产方法等。
二、活动二:手工制作不同种类的纸张在了解了不同种类的纸张后,我们将进入到本次活动的第二个环节,即手工制不同种类的纸张。
我们需要准备好纸浆、水和一些色素,然后按照对不同种类的纸张的了解,开始一个一个制作。
做紫色的彩色纸张、做粗糙的包装纸张,以及做卡纸等等。
制作过程有些许的麻烦,但孩子们动手制作的过程中,也会感受到很多的乐趣和成就感。
三、活动三:了解纸张的用途及处理方法在手工制作不同种类的纸张的时候,老师可以边讲解边让孩子们思考这些不同种类的纸张各自适应的环境和应用。
比如说明使用卡纸在制作照片框时绝对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再比如,说明使用包装纸张时应该怎样正确的去处理它们等等。
通过这些讲解和实际操作,让孩子们能够学会如何正确的使用不同种类的纸张,并且知道该怎样处理已经使用完的纸张,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
四、活动四:总结与分享在活动的最后阶段,我们将对整个活动进行总结和分享。
引导孩子们对于本次活动中使用的不同种类的纸张进行整合和比较,总结纸张的各种应用和特点,以及使用纸张所需要注意的问题等等。
通过这种分享的方式,让所有孩子们都能够将自己在本次活动中的所学和所感和大家分享,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沟通和表达能力。
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科学教育探究
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科学教育探究
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科学教育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究:1. 晨间活动:在晨间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天气、季节变化等现象,引导幼儿认识自然界的规律,让他们了解科学知识的实际应用。
2. 游戏活动:在游戏活动中,可以设置一些与科学相关的游戏,比如植物生长的游戏、动物生活习性的游戏等,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科学知识。
3. 实验活动:可以设置一些简单的科学实验,比如水溶解实验、重力实验等,让幼儿在实验中亲自动手,探究科学知识。
4. 自然探索活动:可以组织幼儿到户外进行一些自然探索活动,比如观察昆虫、植物,感受自然界的奇妙之处,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通过以上活动,幼儿园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融入科学教育,让幼儿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为将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他们主动探究、发现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将科学教育渗透在幼儿的一日生活活动中
将科学教育渗透在幼儿的一日生活活动中作者:徐佩华来源:《小学科学·教师版》2018年第05期在一日生活活动中,幼儿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和疑问无时无刻不在发生。
因此,幼儿科学教育应渗透于一日生活之中。
一、谈话活动中的科学教育谈话活动通常在晨间、饭前、饭后、离园前进行。
谈话活动是教师与幼儿之间心灵的交换、情感的交流。
成功的谈话可以增进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了解,融洽彼此之间的情感,更好地促进教学。
教师和幼儿可以就今天的天气、发生过的事情等进行讨论。
谈话的主题有时是有目的的谈话,有时比较随机。
在谈话活动中衍生出的科学主题往往更具有吸引力。
例:一天早上,明明妈妈送明明上幼儿园,看见我对我说:“徐老师,你说的话明明最听了。
他从不刷牙,这两天饭也不好好地吃说牙痛,你帮我好好地说说他。
”平时,我也从部分家长那了解到小班大多数的幼儿没有早晚刷牙的习惯。
于是我在孩子们饭后的谈话时间和孩子们讨论一下“蛀牙是怎样形成的”,大部分孩子说是因为糖吃多了才蛀牙的,但并不知道蛀牙形成的原因。
于是,我给孩子们讲了一个“蛀牙君”的故事。
在有意思的故事中,孩子们了解了龋齿形成的原因以及对人身体的危害,知道了保护牙齿的方法。
我利用简单的故事引出的科学道理,既丰富了幼儿的知识,又可以激发幼儿继续思考:为什么我没有蛀牙,牙有时候也会痛?这些问题是激发幼儿继续探索的动力。
此外,天气情况、季节变化、科学家的故事、动植物常识等,都可以作为谈话活动的主题来进行讨论。
要做到这些,教师首先要掌握较丰富的科学知识,才能在谈话中有话可说,让幼儿领略科学的魅力。
二、进餐、饮水活动中的科学教育进餐和喝水环节常常被老师作为健康教育的契机,鼓励幼儿不挑食、多喝水等。
时间久了不免有些单调,说教意味也太浓。
那么在这一环节可以挖掘出哪些新的教育契机呢?在进餐前,我为孩子们分饭菜时,向孩子们介绍当天的餐名和配料,孩子们在认识蔬菜的基础上了解自己饭菜里都有哪些蔬菜和配料,介绍各种蔬菜的营养价值,了解食物的旅行等都是我们饭桌前的科学教育内容。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中的“生活即教育”理论研究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中的“生活即教育”理论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幼儿教育重视程度的提高,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在教育领域,有一种理论被广泛接受和应用,那就是“生活即教育”理论。
这一理论主张教育应该贯穿于生活的方方面面,使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获取知识和经验。
而幼儿园正是培养幼儿生活能力和科学素养的重要场所,因此“生活即教育”理论在幼儿园科学教育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现实中,幼儿园教育活动多以游戏和实践为主,帮助幼儿构建起对生活的认识和理解。
对于幼儿来说,生活就是最好的教育资源,教育活动应该注重引导幼儿在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疑问并寻找答案,从而培养其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
探讨“生活即教育”理论在幼儿园科学教育中的应用,对于提升幼儿教育质量和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探讨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中“生活即教育”理论的应用,深入挖掘幼儿园教育中融入生活元素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幼儿对科学知识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我们希望通过本研究,能够探讨并总结出在幼儿园科学教育中如何更好地运用“生活即教育”理论,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幼儿的综合素养发展。
我们也希望借此机会激发更多教育者对于幼儿园科学教育的关注,引导他们在教育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和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通过本研究,我们也希望为未来的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示,推动幼儿园科学教育的不断进步与发展。
2. 正文2.1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概述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是指在幼儿园对幼儿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科学教育活动。
这些活动旨在通过探究实践、观察实践、探究性游戏等方式,引导幼儿主动参与,培养其科学探究精神和科学思维能力。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不仅要关注幼儿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培养,更要注重培养幼儿的科学兴趣和科学态度,激发他们对科学的探索欲望。
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形式和资源,让幼儿在实践中掌握科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
幼儿园大班科学实验:生活科学探索活动
在幼儿园大班阶段,科学实验活动对幼儿的认知发展和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
通过生活科学探索活动,幼儿可以在实践中深入理解并掌握生活中的科学知识,培养观察、实验和思考的能力,同时也促进其对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本文将从幼儿园大班科学实验的必要性、实施方法、实验案例以及对幼儿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
科学实验在幼儿园大班阶段的必要性:1. 培养科学探索精神科学实验可以引导幼儿从实践中主动探索和发现,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通过实验,幼儿可以学会提出问题、进行观察、实验和总结,引导其建立起科学思维方式和方法。
2. 提升认知水平通过参与生活科学实验,幼儿可以将抽象的科学知识与实际生活场景相结合,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通过实践操作,幼儿可以激发他们的认知潜力,提升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观察力。
3. 培养动手能力科学实验需要进行观察、实验和记录等操作,可以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和操作技能。
这有助于培养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为其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基础。
实施方法:1. 选取简单易操作的实验项目在大班阶段,幼儿的认知能力和操作技能尚处于初始阶段,因此实验项目的选择十分重要。
可以选取一些简单易操作的实验项目,如水的性质、密度的实验等,引导幼儿从简单的实验中逐步掌握科学方法。
2. 着重进行实验过程的指导与引导在进行实验时,老师应当对实验过程进行详细的指导和引导,引导幼儿独立操作并观察实验现象。
教师应鼓励幼儿在实验过程中提出问题、进行思考,并帮助他们进行总结和归纳。
实验案例:1. 探索水的性质在实验课上,老师可以向幼儿展示水的三态(液态、固态、气态),并提供一些简单的材料和工具供幼儿进行实验。
幼儿可以用手触摸冰块和温水,观察水的状态转变过程,感受不同状态下水的特点,从而真实地感受水的性质。
2. 了解生活中的密度可以利用一些日常生活中的材料,如沙子、水、油等,带领幼儿进行简单的密度实验。
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幼儿可以初步了解物体的密度对它们的浮沉状态有着重要影响,并从实践中体会物体的密度属性。
简述如何将科学教育融入幼儿的一日生活中
简述如何将科学教育融入幼儿的一日生活中
将科学教育融入幼儿的一日生活,可以帮助幼儿建立科学认知和科学思维方式,提高幼儿的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能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和发展。
以下是一些将科学教育融入幼儿一日生活的方法:
1. 利用晨间谈话活动:教师可以在晨间谈话活动中,与幼儿交流当天的天气、季节、时间等信息,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的事物和现象,激发幼儿对科学领域的兴趣。
2. 利用日常生活活动:教师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观察物品的形状、颜色、大小、质地等特征,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
例如,在洗手的时候,引导幼儿观察水流的形状和速度;在穿衣服的时候,引导幼儿观察衣服的颜色和材质等。
3. 利用区域活动:教师可以在区域活动中提供科学探究的材料和工具,引导幼儿进行探索和发现。
例如,在建构区中提供各种材质的积木和搭建工具,引导幼儿搭建不同形状和结构的建筑物;在益智区中提供各种拼图和益智玩具,引导幼儿进行拼图和益智游戏等。
4. 利用教学活动:教师可以在教学活动中引导幼儿进行科学学习,例如,在科学领域中开展各种探究活动,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方式进行科学学习。
5. 利用户外活动:教师可以在户外活动中引导幼儿观察大自然的花草树木、日月星辰、风雨雷电等自然现象,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
同时,教师还可以在户外活动中进行体能训练和安全知识教育等。
将科学教育融入幼儿的一日生活,可以帮助幼儿建立科学认知和科学思维方式,同时也能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和发展,提高幼儿的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幼儿园小小科学家:探究自然现象科学教育活动方案
幼儿园小小科学家:探究自然现象科学教育活动方案1. 前言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科学教育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尤其是在幼儿园阶段,科学教育应该以探究性学习为主,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实验、探索,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科学思维,促进他们对自然现象的认识和理解。
为了提高幼儿园科学教育的质量,可以设计一系列的科学教育活动方案,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探究中成长。
2. 活动一:四季变化的观察在这个活动中,幼儿园可以设计一些与四季变化相关的观察活动,让幼儿通过观察天气、周围的自然环境,了解春夏秋冬的变化规律,激发他们对自然的好奇心。
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利用简单的器材,如温度计、雨量计等,记录和比较不同季节的气温、天气情况,让他们在观察中体验自然的美妙之处。
3. 活动二:水的性质探究水是生命之源,也是科学学习的源泉。
通过设计水的性质探究活动,可以让幼儿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水的状态变化、密度差异、表面张力等基本性质。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实验,如水的蒸发、水的冰化等,让幼儿亲身参与其中,感受水的神奇之处。
4. 活动三:动植物的观察与照顾通过观察和照顾动植物,可以培养幼儿的责任感和爱心,同时也让他们对生命的奥秘有更深刻的理解。
在这个活动中,幼儿园可以准备一些宠物或植物,让幼儿亲自去照顾,观察它们的生长变化,同时进行相关知识的讲解,培养他们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
5. 总结通过以上的活动方案,幼儿园小小科学家们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开展一系列的科学探究活动,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实验精神以及勇于探索的品质。
这些活动不仅可以让幼儿对自然现象有更深入的了解,更可以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为未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幼儿园阶段的科学教育中,要注重设计丰富多彩的科学教育活动方案,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做一个快乐的小小科学家。
6. 个人观点我认为幼儿园阶段的科学教育至关重要,而科学教育活动方案的设计更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通过科学教育活动,幼儿不仅可以丰富自己的知识,更可以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育活动《植物的神奇世界》
植物的神奇世界在幼儿园大班的科学教育活动中,“植物的神奇世界”是一个极具吸引力和教育性的主题。
通过这一主题,幼儿们不仅可以了解植物的基本特征,还可以探索植物在我们生活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以及它们的生长、繁殖和适应环境的奇妙过程。
这个主题不仅丰富了幼儿的科学知识,还能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在“植物的神奇世界”这个活动中,我们可以以从简到繁的方式,由浅入深地带领幼儿们探索这个主题。
我们可以从植物的基本特征开始,让幼儿们认识植物的不同部位和功能,比如根、茎、叶和花。
我们可以引导幼儿们观察和探讨各种植物的形态和颜色,以及它们在自然界中的分布和生长环境。
通过这些简单的观察和探索,幼儿们能够初步了解植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
在了解了植物的基本特征后,我们可以引导幼儿们进一步探索植物的生长、繁殖和与环境的关系。
我们可以通过种植实验或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让幼儿们亲身经历和感受植物的生命力和成长过程。
我们还可以介绍一些有趣的植物繁殖方式,比如种子的传播和各种花的授粉过程,让幼儿们对植物的繁殖方式有更深入的了解。
我们还可以引导幼儿们观察植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生长情况,让他们意识到植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和适应关系。
除了教授幼儿们植物的基本知识外,我们还可以通过一些趣味和互动的活动,让幼儿们深刻理解植物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我们可以让幼儿们参与植物的种植和养护活动,让他们亲自体会植物对我们的生活和环境带来的好处。
我们还可以通过一些游戏和手工制作,让幼儿们对植物的不同品种和用途有更直观的认识,激发他们对植物的兴趣和爱护之情。
在幼儿园大班的科学教育活动中,通过“植物的神奇世界”这一主题,我们不仅可以教授幼儿们植物的基本知识,还可以引导他们深入探索植物与环境的关系,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通过这样的活动,幼儿们不仅能够增加科学知识,还可以提高自己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为将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让我们一起领略植物的神奇世界,让幼儿们在探索中快乐成长!在幼儿园大班的科学教育活动中,探索“植物的神奇世界”是非常有趣的一件事情。
幼儿园游戏与生活中的科学教育
“倾听心跳”。这是体验树木的新颖游戏。树木的心跳是树木将大量的树液源源不断地输送到枝桠的声音。在早春时节.选择一棵直径15厘米且皮比较薄的树来听它的心跳。落叶树比针叶树听得清楚.把听诊器紧紧贴要树干上不要动.以免产生杂音.多试几个地方.就会找到最佳“听点。”(这一游戏也可选取某种小动物做倾听的对象) “辨声音”游戏。在树林、草地上.让孩子们安静下来闭上眼睛.双手握拳举向空中.只要听到一种鸟叫就伸出一个手指。看谁的听力最好。无论是了解自然的声音还是感受自然的宁静.这都是一个好办法。为了好玩.可让孩子试试看是否默数到10都听不到一声鸟叫。也可选择任何声音---风声、落叶声、急流声等。
8、遥控玩具 遥控汽车、飞机等。
9、电子玩具 如电子游戏机.有声、光和活动的图像;微电脑玩具机器人、变形金刚等。
10、建构玩具 有小积塑、大积塑、大交通积塑.管形积塑等。能建搭出各类建筑、不同公路、桥;能活动的车、动物等等。
二、生活中的科学教育
顾名思义.生活中的科学教育就是发生在生活中的科学教育。其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和生活的紧密接触。因此.在时间跨度上.它涵盖了幼儿在园的一日的全部时间。它可以发生在日常的生活事件之中(如小便、喝水、洗手、就餐、饭后散步、午睡前后等等).晨间来园后的时间.自由游戏和自由活动的时间.甚至一日活动的转换环节„ 科学就在幼儿的生活中.科学就在幼儿的身边。
“判断物体”游戏。需要事先准备一只黑色的口袋(目的是上让观察者看见里面的东西).在里面放上三至四种水果或蔬菜并充足气不使它漏掉(若小的孩子玩可不充气)。游戏开始时.让孩子们围成圈依次传递这只口袋.每个人拿到后可用各种办法感知袋中的物品(不能打开看).并在传给下一人时说出自己的感觉和判断.如硬硬的东西有两个.有一个东西是苹果„ 等一圈人都摸完以后.再打开口袋验证.看看刚才谁说得准确些。
幼儿园科学探索教育案例:生活中的物理实验
幼儿园科学探索教育案例:生活中的物理实验幼儿园科学探索教育案例:生活中的物理实验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幼儿园教育已经从单一的知识传授转化为注重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科学探索教育。
而物理实验是科学探索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在幼儿园中,生活中的物理实验也是非常值得推荐的教学方法。
因为这些实验可以让幼儿们在玩中学习,不仅有利于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还能够促进他们的思维发展。
下面我们来看看一个非常好的例子。
例子题目:风车的设计与制作班级:五岁组主题:物理实验时间:一个月目标:1. 了解风车原理,掌握简单的物理实验技巧和方法2. 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他们合作和交流的能力3. 提高幼儿的自信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他们探索自然现象计划:1. 导入环节(15分钟)引导幼儿们观察室外环境中的风车,告诉他们风车能发电、引水等等,让他们感受到物理实验的神奇之处。
2. 知识口袋讲解(20分钟)讲解风车的原理,介绍相关知识,让幼儿们初步了解。
引导他们提问、发表自己的看法和猜测。
3. 制作风车(30分钟)通过组织幼儿制作风车,让他们亲身实践风车的制作过程,提高幼儿们的合作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
4. 风车比赛(30分钟)安排小组进行风车比赛,让幼儿们展示自己设计的风车,并观察不同的风车转速。
通过竞赛的方式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培养他们的实验精神。
5. 小结(15分钟)总结今天学习的内容,让幼儿们分享自己制作风车的过程和积累的经验,引导他们发表自己对物理实验的新看法,并鼓励他们继续探索。
评估:通过观察幼儿的学习效果和反馈,发现大部分幼儿都能够理解风车的原理,掌握简单的物理实验技巧和方法。
他们制作的风车不仅有实用价值,而且还非常美观,吸引了众多家长的关注。
课后的反馈表明,幼儿们对物理实验的学习充满坚定的信心,并且发现物理实验的奇妙之处。
结论:通过生活中的物理实验,可以更好地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验精神。
生活中的科学教育
生活中的科学教育
生活中的科学教育是指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事物和现象,引导人们认识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和原理,培养科学素养、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教育活动。
它是与学校科学教育不同的另一种教育方式,具有灵活性、直观性和实用性。
生活中的科学教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家庭教育:家长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事例,来向孩子解释
一些科学现象和原理,比如电器的工作原理、水的沸点、光的反射等等,通过观察实验的方式,引导孩子自己探索科学问题。
2.博物馆教育:博物馆可以通过展示不同的科学实验,来让观
众更好地理解科学的原理和现象,比如自然博物馆、科技馆等等,很多博物馆还会提供互动教育活动,让参观者亲身体验和探索科学世界。
3.城市探索:通过城市中的建筑、交通、公园等现代化科技设
施和环境,引导学生了解科技的发展历程和应用,学习科学原理和技能。
4.科学体验活动:可以通过组织科学实验活动,让学生自己动
手操作,感受科学实验的趣味和乐趣,同时增强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生活中的科学教育是一种非正式的、循序渐进的教育方式,可以让人们在生活中随时随地地学习科学知识和技能,增强科学
意识和素养,培养终身学习的意愿和能力。
它不仅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之外了解和应用科学知识,而且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适应现代科技社会。
大班科学活动之科学实践小活动
大班科学活动之科学实践小活动,是幼儿园教育中的一项重要课程。
通过丰富多彩的科学实践小活动,可以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促进他们的思维发展和创造力。
在这些活动中,幼儿能够在体验中学习,在玩耍中探索,在实践中成长。
在中,科学实践小活动的设计至关重要。
这些小活动要贴近幼儿的生活和兴趣,既有趣又有教育意义。
比如,可以通过“观察昆虫”、“种植小花”、“做简易实验”等方式,引导幼儿主动参与,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在观察昆虫的活动中,幼儿可以亲手捕捉昆虫,观察它们的特征和生活习性。
他们可以用放大镜来看昆虫的细节,用画笔记录下自己的观察结果。
通过这样的活动,幼儿可以感受到科学是多么有趣和神奇,培养他们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种植小花是另一种富有教育意义的科学实践小活动。
幼儿可以亲手播种、浇水、施肥,观察小花的生长过程。
他们可以学习到植物的生长规律和所需养护条件,培养他们的责任心和耐心。
当小花绽放出美丽的花朵时,幼儿会感到无比的喜悦和成就感,这种经历将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欲。
做简易实验是中常见的一种形式。
通过简单的实验,幼儿可以亲自动手,感受科学的神奇和乐趣。
比如,可以用瓶子和气球做一个简易的“风力车”,让幼儿在吹气的过程中观察车轮的运动,了解风力的作用。
这样的实验不仅可以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还可以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力。
通过这些科学实践小活动,幼儿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知识,培养各种技能,发展各方面的潜能。
不仅可以丰富幼儿的生活,还可以对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希望每一个幼儿都能在科学实践小活动中收获知识和快乐,茁壮成长。
幼儿园生活科学实践案例:如何处理垃圾
幼儿园生活科学实践案例:如何处理垃圾一、案例背景在幼儿园生活科学教育中,垃圾处理是一个重要的课题,也是孩子们日常生活中必须面对的问题。
如何正确处理垃圾,保持环境卫生,是每个孩子都应该学习和掌握的基本生活技能。
本案例通过实践活动的方式,让孩子们亲身体验垃圾分类和处理的过程,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二、活动目的1.了解垃圾的分类和处理方式,培养垃圾分类和环保意识。
2.学习如何正确处理垃圾,保持环境卫生。
3.培养孩子们的合作精神和责任感,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三、活动过程1.激发兴趣,引导思考教师引导孩子们观察周围的环境,提出问题:我们每天产生的垃圾到哪里去了?如何处理垃圾才能保护环境?然后让孩子们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想法,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思考。
2.了解垃圾分类和处理方式教师讲解垃圾分类的概念和分类方法,让孩子们了解不同种类的垃圾应该放到哪个垃圾桶里,并介绍垃圾处理的方式,如回收利用、焚烧和填埋等。
同时,教师还通过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向孩子们展示不同国家和地区对垃圾处理的方式,让孩子们了解不同的文化和环境保护意识。
3.实践活动:垃圾分类和处理教师安排实践活动,让孩子们亲身体验垃圾分类和处理的过程。
首先,教师准备了三个垃圾桶,分别放置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
然后,教师向孩子们展示一些生活垃圾,让孩子们分类放置到正确的垃圾桶中。
在分类过程中,教师引导孩子们讨论垃圾的分类和处理方式,加深他们的理解和记忆。
接着,教师带领孩子们到幼儿园周围进行环保巡逻,让孩子们寻找垃圾,将其分类放置到正确的垃圾桶中。
在巡逻过程中,教师引导孩子们认识到垃圾对环境的危害,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最后,教师带领孩子们到垃圾桶旁边进行清理,将垃圾倒入大垃圾桶中,并进行清洁和消毒。
在清理过程中,教师让孩子们学习如何正确处理垃圾,保持环境卫生。
四、活动总结在活动结束后,教师带领孩子们进行总结,让孩子们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绘画、手工制作等方式,让孩子们进一步巩固垃圾分类和环保的知识,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日常生活中的科学教育
日常生活中的科学教育
1、注意安全:家庭科学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让孩子们学会安全意识,熟悉一些安全规则,例如不乱摸电器、不触电、不乱拿刀具等,以免发生意外事故。
2、细心观察: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鼓励孩子们仔细观察周围的事物,让他们感受到科学的奇妙,学会思考,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
3、学会科学实验:在家里可以带孩子们做一些有趣的实验,如做简单的气体实验,观察水的沸点,探究热气球上升的原因等,让孩子们感受到科学的魅力。
4、学会探索:鼓励孩子们探索自然,让他们去观察自然界的现象,探究大自然的奥秘,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育活动教案《生活中的纸》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育活动教学计划《生活中的纸》大班科学教育活动教学计划《生活中的纸》适用于大班以科学为主题的教学活动,让孩子们了解造纸的过程,尝试制作再生纸,并积极地寻找生活中纸上的东西。
来看看幼儿园大班科学教育活动《生活中的纸》让我们教课。
活动目标:1.积极寻找生活中用纸做的东西。
2.了解造纸过程,并尝试制造再生纸。
3.增强环保意识,珍惜周围的每张纸。
4.引导孩子通过观察图片来分辨图片内容。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行分享您的感受。
活动准备:1,儿童读物,教学挂图。
2,空瓶,废纸,吸水布。
活动程序:首先,游戏。
在书中寻找纸张以激发对儿童活动的兴趣。
1.让孩子们通过比赛的方式看孩子的书的第二页。
老师:今天,我们不仅仅是比赛。
请在此页面上查找纸制的东西。
他们在哪?圈出它。
指定的时间是一分钟,可以开始了!2,请个别回答孩子,其余孩子补充。
老师:时间到了!谁会告诉老师您在做什么。
它们是用来干什么的?老师总结:书中的许多东西都是用纸制成的,它们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
其次,儿童的迁移具有生活经验,引导儿童回顾他们在生活中所见过的论文,并鼓励他们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老师:您通常在纸上看到什么?这是为了什么?让我们想象一下,如果生活中没有纸张,会发生什么?(鼓励幼儿自由发表意见。
)老师总结:如果我们的生活中没有纸,那将特别不便,而且我们没有书可以阅读。
第三,通过教学挂图,了解造纸过程。
1.出示挂图。
老师:你知道纸是怎么来的吗?造纸过程简单吗?这需要几个过程?让我们来看看!2.带孩子们观看教学挂图,并指导孩子们在观看挂图的同时了解造纸过程。
第四,激发儿童的环保观念,鼓励儿童使用再生纸生产再生纸。
1.有指导的孩子谈论他们如何爱纸。
老师:孩子们知道纸来之不易。
您应该如何珍惜纸张?老师总结:在工作日,我们必须珍惜纸张,而不是浪费纸张。
2.鼓励幼儿使用再生纸作为再生纸。
老师:刚才我们学会了造纸。
孩子们考虑一下。
我们可以使用通常使用的再生纸吗?老师摘要:在我们的生活中使用废纸可能很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主人的责任:
• 收集
• 布置
• 照料
自然角中的观察与照料活动
• 自然角的教育价值 • a.培养幼儿观察力 • b.丰富幼儿直接经验 • c.培养幼儿责任感和劳动观念 • d.美化班级 • e.喜爱自然,关爱生命
• 视频:西雅图酋长
• 种植与饲养活动 一、意义: • 积累直接经验 • 热爱自然、热爱生命 • 责任感和劳动观念
• 家长配合
• a.发放“通知书” • b.物质准备:食物、包、衣服等
• 偶发性科学活动 • 宽容与赞许
自然角中的观察与照料活动
自然角中的观察与照料活动
• 自然角的创设 • 一、规划布置 • a.错落散布于各处VS集中于一角 • b.置于高处VS置于较低处 • c.利用废旧物品VS专门购买物品
自然角的创设
• 二、内容选择 • a.符合年龄特征 • 小班:具有明显特征的动植物。如:菠萝、
生活中的科学教育活动
• “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结为一 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影响 学习的唯一最重要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 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 学。”——奥苏贝尔
• 幼儿的原有经验是什么? • 幼儿感兴趣的是什么? • 我们能如何帮助幼儿获得新经验、新发展? • (例:认识番茄) • ——请看案例
自然角的创设
• 三、定期更新 • a.按季节 • b.按班级主题活动
自然角的指导
• 一、指导幼儿观察 • a.观察时间 • 入园、饭后、离园 • b.爱护动植物 • c.作观察记录 • d.分享
自然角的指导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二、指导幼儿管理
• 理念:幼儿是自然角的主人
•
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
•
(归属感、价值感)
• 开辟园地 • 整理菜畦 • 制定计划 • 种植指导 • 观察测量
种植园地
饲养角
• 建造饲养笼 • 制定计划 • 指导幼儿饲养
• 学会面对动物的死亡 • 窗边的小豆豆第34个音频第七分钟
• 天气观测报告
• 远足活动 • 制定方案
• a.根据目的选择目的地:公园;山林;博物馆;历 史街区等。
卷心菜、太阳花、金鱼、乌龟等。 • 中班:相似的动植物。如:土豆和番薯、
葱和蒜、黄瓜和丝瓜、橘子和橙子、不同 品种的金鱼等。 • 大班:前后有所变化的动植物。如蚕、蝌 蚪。
自然角的创设
• 二、内容选择 • b.符合季节特征
• 宋·无门和尚《颂》
• c.安全、卫生、容易管理
• 避免有毒植物,如滴水观音、夹竹桃、水仙
• 生活中的科学教育活动包括什么内容? • 在生活中进行科学教育有什么优点? • 如何指导幼儿生活中的科学教育活动?
• 生活中的科学教育活动的内容 • A.自然角中的观察与照料活动 • B.种植与饲养活动 • C.远足与散步活动 • D.天气观测与记录 • E.偶发性科学活动
• 在生活中进行科学教育的优点 • A.让幼儿感受到“科学就在身边” • B.教育与生活自然融合,“润物细无声” • C.幼儿容易对生活中的事物感兴趣 • D.防止幼儿科学教育小学化
• b.与幼儿一起讨论远足方案 • c.看地图
• 联系和勘察
• a.确定安全便捷路线 • b.休息、如厕场所 • c.景物是否适合 • d.与场地管理人员协商
• 制定安全预案
• a.组织管理:明确活动责任人 • b.交通状况:提倡步行 • c.人员安排:教职工加家长;分组负责 • d.安全教育 • e.防范措施:园医和药箱
• 如何指导生活中的科学教育活动? • A.敏锐捕捉幼儿的兴趣点 • B.鼓励幼儿进行提问、猜测和自主探究 • C. 尊重幼儿个性化的探究方式 • D.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 E.空间、时间和材料上的支持 • F.组织幼儿进行分享
• 自然角中的观察与照料活动
• 克里希那穆提:“我们对自然了解得太少,比如 我们不了解昆虫,不了解青蛙以及在群山之中呼 唤同伴的猫头鹰,我们似乎从来不去感受地球上 所有的其他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