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数学 上学期期末几何复习一
八上期末复习几何部分 10.31
学生: 科目:数学 第 1 阶段第 次课 教师:知识框架考点一 考查对顶角的定义典型例题例1.在下面所示的四个图形中, 1∠和2∠是对顶角的是( )课 题平行线、特殊三角形教学目标1.掌握两条直线平行的条件,会用所给条件判断两直线是否平行; 2.理解并掌握两条直线平行的特征,并会根握两条直线的特征进行相关的推理或计算;3.等腰三角形中主要辅助线的添法及其运用;4.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判定;5.勾股定理的性质和判定。
重点、难点平行线性质和判定灵活运用;等腰三角形中主要辅助线的添法及其运用;HL 定理的推导及应用;勾股定理及逆定理的性质和应用。
考点及考试要求平行线性质和判定灵活运用;等腰三角形中主要辅助线的添法及其运用; HL 定理的推导及应用;勾股定理及逆定理的性质和应用。
教学内容111 1222 2(一)考查对顶角的定义例1.在下面所示的四个图形中, 1∠和2∠是对顶角的是( )分析:辨析对顶角的要领是:一看是不是由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角,有相交直线才有对顶角;二看是不是没有公共边。
只有同时符合这两个条件时,才能确定这两个角是对顶角,只具备一个条件是不行的。
前三个图形中,它们都不是由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角,图(4)中的1∠和2∠不但是由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角,而且它们没有公共边。
解:选D. (二)考查对顶角与邻补角的性质例2.(2006,湖南湘潭)如图,AB 、CD 、EF 相交于点O ,且CD AB ⊥,则1∠与2∠的关系是( ) A.12180∠+∠=︒ B. 1290∠+∠=︒ C. 12∠=∠ D.无法确定分析:注意利用对顶角的性质将角进行相等的转化,因为2COF ∠=∠,且190COF ∠+∠=︒,所以2190∠+∠=︒。
解:选B.例3.如图,两条笔直的街道AB 、CD 相交于点O ,街道OE 、OF 分别平分 AOC ∠、BOD ∠,请说明街道EOF 是笔直的。
分析:要说明街道EOF 是笔直的,也就是要判断EOF 是一条直线,只需判断1180EOF AOF ∠=∠+∠=︒,因为2180AOF ∠+∠=︒,所以只要求出12∠=∠即可。
八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总复习资料
八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总复习资料几何a级概念:(要求深刻理解、熟练运用、主要用于几何证明)1.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定义:三角形的一个角的平分线与这个角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和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如图)八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提纲几何表达式举例:(1) ∵ad平分∠bac∴∠bad=∠cad(2) ∵∠bad=∠cad∴ad是角平分线2.三角形的中线定义:在三角形中,连结一个顶点和它的对边的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如图)八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提纲几何表达式举例:(1) ∵ad是三角形的中线∴ bd = cd(2) ∵ bd = cd∴ad是三角形的中线3.三角形的高线定义: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画垂线,顶点和垂足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线.(如图)八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提纲几何表达式举例:(1) ∵ad是δabc的高∴∠adb=90°(2) ∵∠adb=90°∴ad是δabc的高※4.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如图)八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提纲几何表达式举例:(1) ∵ab+bc>ac∴……………(2) ∵ ab-bc<ac∴……………5.等腰三角形的定义: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 (如图)八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提纲几何表达式举例:(1) ∵δabc是等腰三角形∴ ab = ac(2) ∵ab = ac∴δabc是等腰三角形6.等边三角形的定义:有三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 (如图)八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提纲几何表达式举例:(1)∵δabc是等边三角形∴ab=bc=ac(2) ∵ab=bc=ac∴δabc是等边三角形7.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及推论:(1)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如图)(2)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如图)(3)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如图)※(4)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八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提纲八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提纲八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提纲(1)(2)(3)(4)几何表达式举例:(1) ∵∠a+∠b+∠c=180°∴…………………(2) ∵∠c=90°∴∠a+∠b=90°(3) ∵∠acd=∠a+∠b∴…………………(4) ∵∠acd >∠a∴…………………8.直角三角形的定义: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直角三角形.(如图)八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提纲几何表达式举例:(1) ∵∠c=90°∴δabc是直角三角形(2) ∵δabc是直角三角形∴∠c=90°9.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定义:两条直角边相等的直角三角形叫等腰直角三角形.(如图)八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提纲几何表达式举例:(1) ∵∠c=90° ca=cb∴δ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2) ∵δ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c=90° ca=cb10.全等三角形的性质:(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如图)(2)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如图)八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提纲。
八年级数学上册几何期末综合复习题1
八年级期末几何综合复习(一)1.如图,设△ABC 和△CDE 都是等边三角形,且∠EBD=65°,则∠AEB 的度数是( )A.115°B.120°C.125°D.130° 2.如图,在四边形 ABCD 中,AB=AC,∠ABD=60°,∠ADB=78°,∠BDC=24°,则∠DBC=( ) A.18° B.20° C.25° D.15°3.如图,等腰 Rt△ABC 中,∠BAC=90°,AD⊥BC 于点 D,∠ABC 的平分线分别交 AC、AD 于 E、F 两点,M 为 EF 的中点,AM 的延长线交 BC 于点 N,连接 DM,下列结论:①DF=DN; ② △DMN 为等腰三角形;③DM 平分∠BMN;④AE= EC;⑤AE=NC,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A.2 个 B.3 个 C.4 个 D.5 个 4.如图,等腰 Rt△ABC 中,∠ABC=90°,AB=BC.点 A、B 分别在坐标轴上,且 x 轴恰好平分∠BAC,BC 交 x 轴于点 M,过 C 点作 CD⊥x 轴于点 D,则 的值为.5.已知 Rt△ABC 中,∠C=90°,AC=6,BC=8,将它的一个锐角翻折,使该锐角顶点落在其对边的中点 D 处,折痕交另一直角边于 E,交斜边于 F,则△CDE 的周长为.6.如图,∠AOB=30°,点 P 为∠AOB 内一点,OP=8.点 M、N 分别在 OA、OB 上,则△PMN 周长的最小值为.7.如图,已知四边形 ABCD 中,对角线 BD 平分∠ABC,∠BAC=64°,∠BCD+∠DCA=180°,那么∠BDC 为度.8 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点 A(0,a2﹣a)和点 B(0,﹣3a﹣5)在 y 轴上,点 M 在 x 轴负半轴上,S△ABM=6.当线段 OM 最长时,点 M 的坐标为.9.如图,△ABC 中,AC=BC,∠ACB=90°,点 D 为 BC 的中点,点 E 与点 C 关于直线 AD 对称,CE 与 AD、AB 分别交于点 F、G,连接 BE、 BF、GD,求证: (1)△BEF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2)∠ADC=∠BDG.10.如图,等腰△ABC 中,AB=CB,M 为 ABC 内一点,∠MAC+∠MCB=∠MCA=30° (1)求证:△ABM 为等腰三角形; (2)求∠BMC 的度数.11.如图,直线 AB 交 x 轴于点 A(a,0),交 y 轴于点 B(0,b),且 a、b 满足|a+b|+(a﹣5)2=0(1)点 A 的坐标为,点 B 的坐标为;(2)如图,若点 C 的坐标为(﹣3,﹣2),且 BE⊥AC 于点 E,OD⊥OC 交 BE 延长线于 D,试求点 D 的坐标;(3)如图,M、N 分别为 OA、OB 边上的点,OM=ON,OP⊥AN 交 AB 于点 P,过点 P 作 PG⊥BM 交 AN 的延长线于点 G,请写出线段 AG、OP 与 PG 之间的数列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12.如图,在等边三角形△ABC 中,AE=CD,AD、BE 交于 P 点,BQ⊥AD 于 Q, (1)求证:BP=2PQ;(2)连 PC,若 BP⊥PC,求 的值.13.在△ABC 中,AD 平分∠BAC 交 BC 于 D. (1)如图 1,∠MDN 的两边分别与 AB、AC 相交于 M、N 两点,过 D 作 DF⊥AC 于 F,DM=DN, 证明:AM+AN=2AF; (2)如图 2,若∠C=90°,∠BAC=60°,AC=9,∠MDN=120°,ND∥AB,求四边形 AMDN 的周 长.14.如图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 A、B 分别在 x 轴、y 轴上. (1)如图 1,点 A 与点 C 关于 y 轴对称,点 E、F 分别是线段 AC、AB 上的点(点 E 不与点 A、 C 重合),且∠BEF=∠BAO.若∠BAO=2∠OBE,求证:AF=CE; (2)如图 2,若 OA=OB,在点 A 处有一等腰△AMN 绕点 A 旋转,且 AM=MN,∠AMN=90°.连 接 BN,点 P 为 BN 的中点,试猜想 OP 和 MP 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说明理由.15.已知点 C 为线段 AB 上一点,分别以 AC、BC 为边在线段 AB 同侧作△ACD 和△BCE,且 CA=CD, CB=CE,∠ACD=∠BCE,直线 AE 与 BD 交于点 F.(1)如图 1,若∠ACD=60°,则∠AFD=;(2)如图 2,若∠ACD=α,连接 CF,则∠AFC=(用含 α 的式子表示);(3)将图 1 中的△ACD 绕点 C 顺时针旋转如图 3,连接 AE、AB、BD,∠ABD=80°,求∠EAB 的度数.16.等腰 Rt△ACB,∠ACB=90°,AC=BC,点 A、C 分别在 x 轴、y 轴的正半轴上.(1)如图 1,求证:∠BCO=∠CAO (2)如图 2,若 OA=5,OC=2,求 B 点的坐标 (3)如图 3,点 C(0,3),Q、A 两点均在 x 轴上,且 S△CQA=18.分别以 AC、CQ 为腰在第一、第 二象限作等腰 Rt△CAN、等腰 Rt△QCM,连接 MN 交 y 轴于 P 点,OP 的长度是否发生改变?若不 变,求出 OP 的值;若变化,求 OP 的取值范围.1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 A(0,a)、B(﹣b,0)且 a、b 满足(1)求证:∠OAB=∠OBA; (2)如图 1,若 BE⊥AE,求∠AEO 的度数;+|a﹣2b+2|=0.(3)如图 2,若 D 是 AO 的中点,DE∥BO,F 在 AB 的延长线上,∠EOF=45°,连接 EF,试探究 OE 和 EF 的数量和位置关系.19.如图①,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若 A(0,a)、B(b,0)且(a﹣4)2+ 角边作等腰 Rt△ABC,∠CAB=90°,AB=AC.=0,以 AB 为直(1)求 C 点坐标;(2)如图②过 C 点作 CD⊥X 轴于 D,连接 AD,求∠ADC 的度数;(3)如图③在(1)中,点 A 在 Y 轴上运动,以 OA 为直角边作等腰 Rt△OAE,连接 EC,交 Y 轴于F,试问 A 点在运动过程中 S△AOB:S△AEF 的值是否会发生变化?如果没有变化,请直接写出它们的比值(不需要解答过程或说明理由).20.如图 1,点 A 和点 B 分别在 y 轴正半轴和 x 轴负半轴上,且 OA=OB,点 C 和点 D 分别在第四象 限和第一象限,且 OC⊥OD,OC=OD,点 D 的坐标为(m,n),且满足(m﹣2n)2+|n﹣2|=0. (1)求点 D 的坐标; (2)求∠AKO 的度数;(3)如图 2,点 P,Q 分别在 y 轴正半轴和 x 轴负半轴上,且 OP=OQ,直线 ON⊥BP 交 AB 于点 N, MN⊥AQ 交 BP 的延长线于点 M,判断 ON,MN,BM 的数量关系并证明.21.如图,△AOB 和△ACD 是等边三角形,其中 AB⊥x 轴于 E 点 (1) 如图,若 OC=5,求 BD 的长度 (2) 设 BD 交 x 轴于点 F,求证:∠OFA=∠DFA (3) 如图,若正△AOB 的边长为 4,点 C 为 x 轴上一动点,以 AC 为边在直线 AC 下方作正△ACD,连接 ED,求 ED 的最小值。
八上期末几何作图题复习
八上期末几何作图题复习1、如图是由小正方形组成8×8的网格,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叫做格点.点A 、B 、C 三个点都是格点,仅用无刻度的直尺在给定网格中完成画图,画图结果用实线表示,画图过程用虚线表示.(1)在图(1)中,过点C 画出CD ∥AB (点D 是格点);(2)在图(1)中,在AC 上画出点E ,使得BE ⊥AB ;(3)在图(2)中,点F 为AB 上一点,画出点F 关于AC 的对称点G ;(4)在图(2)中,点F 为AB 上一点,在BC 上画点H ,使得∠AHC =∠AFC .2、如图是由相同的小正方形组成10×8的网格,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叫做格点.长方形台球桌ABCD 的顶点都是格点,台球桌上有两个小球,分别位于格点P ,Q 处.(1)在图1中,先在边BC 上画点E ,使EQ ⊥PQ ,再在边AD 上画点F ,使∠FPQ =135°;(2)在图2中,先在边CD 上画点G ,连接PG ,QG ,使∠PGD =∠QGC ,再画一条路径,使球P 两次撞击台球桌边,经过两次反弹(反射角等于人射角)后,正好撞到球Q .图1ABCDPQ图23、如图,是由小正方形组成的66⨯网格,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叫做格点,ABC △的三个顶点都是格点.仅用无刻度直尺在给定网格中完成画图.(画图过程用虚线表示,画图结果用实线表示).图1 图2(1)如图1,请画出ABC △的高CD 和中线AE ;(2)如图2,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请画出ABC △的角平分线BE ,并在射线BE 上画点F ,使2BE AF =.4、如图是由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构成的7×7网格,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叫做格点, △ABC 的顶点在格点上,仅用无刻度直尺在网格中完成下列作图.(1)在图1中,作△ABC 的中线AQ ; (2)在图1中,在AC 上画一点D ,使∠ABD =45°;(3)已知P 是边AB 上任意一点,① 在图2中,M 为格点,在AC 上画一点E ,使PE +ME 最小;② 在图3中,在BC 上画一点F ,使PF ∥AC .图1ABC5、如图,是由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构成的网格,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叫做格点,△ABC 的顶点在格点上,仅用无刻度直尺画图(保留作图痕迹),并回答问题(作图过程用虚线,作图结果用实线).(1)画△ABC 关于y 轴对称的111A B C △;(2)画出△ABC 的高BE ;(3)在x 轴上作点P ,使AP+PB 的和最小;(4)已知M 是线段AB 上一点,画M 关于y 轴的对称点N .6、如图是由小正方形组成的76⨯网格,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叫做格点.仅用无刻度的直尺在给定网格中完成画图,若A ,B ,C 三点是格点.(1)请在图1中画所有点D ,使△ABC 与△BCD 全等;(2)请在图2中的线段BC 上画点E ,使CAE ABC ∠=∠.(3)如图3,点P 为AB 上不在格点与格线上的任一点,画点Q ,使P 、Q 点关于BC 所在直线对称.图1AB C C B A图27、如图,在78⨯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我们把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称为格点,A ,B ,C 均为格点,请按要求仅用一把无刻度的直尺作图,画图过程用虚线表示,画图结果用实线表示.(1)在图1中,作CD AB ∥(D 在BC 下方),且CD AB =;(2)在图1中;作BC 的中点O ,在线段AB 上作点P ,使得BOP AOC ∠=∠;(3)在图2中;在线段BC 上作点Q ,使得45BAQ ∠=︒;(4)在图2中,已知5AB =,在AB 上作点M ,使得2B ACM ∠=∠.8、如图是由小正方形组成的88⨯网格,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叫做格点,请仅用无刻度直尺完成下列作图,作图过程用虚线表示,作图结果用实线表示。
华师大初二数学期末复习1(几何)
八年级数学期末复习(几何部分)(总分 150分)一、选择题(共48分)1、下面给出了四边形ABCD中∠A,∠B,∠C,∠D的度数之比,其中能判定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的是()A.1:2:3:4B.2:2:3:3C.2:3:2:3D.2:3:3:22、在下面给出的条件中,能判定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的是()A.AB=BC,AD=CDB.AB∥CD,AD=BCC.AB∥CD,∠B=∠DD.∠A=∠B,∠C=∠D3、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EF∥AD,MN∥AB,EF,MN相交于点P,则除平行四边形ABCD外,图中共有平行四边形()A.4个B.6个C.8个D.10个4、在下列条件中,能判定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的是()A.AB=AD,CB=CDB.AB∥CD,AD=BCC.AB=CD,AD=BCD.∠A=∠B,∠C=∠D5、给出下列四组条件:①AB DE BC EF AC DF===,,;②AB DE B E BC EF=∠=∠=,,;③B E BC EF C F∠=∠=∠=∠,,;④AB DE AC DF B E==∠=∠,,.其中,能使ABC DEF△≌△的条件共有()A.1组B.2组C.3组D.4组6、如图,D E,分别为ABC△的AC,BC边的中点,将此三角形沿DE折叠,使点C落在AB边上的点P处.若48CDE∠=°,则APD∠等于()7、如图(四),点P是AB上任意一点,ABC ABD∠=∠,还应补充一个条件,才能推出APC APD△≌△.从下列条件中补充一个条件,不一定能....推出APC APD△≌△的是()A.BC BD=B.AC AD=C.ACB ADB∠=∠D.CAB DAB∠=∠8、如图,△ABC中,∠C = 90°,AC = BC,AD是∠BAC的平分线,DE⊥AB于E,若AC = 10cm,则△DBE的周长等于( )A.10cm B.8cm C.6cm D.9cm9.如图,在Rt ABC△中,90=∠B,ED是AC的垂直平分线,交AC于点D,交BC于点E.已知10=∠BAE,则C∠的度数为()A.30B.40C.50D.6010.如图,ACB A C B'''△≌△,BCB∠'=30°,则ACA'∠的度数为()A.20°B.30°C.35°D.40°11.如图,AC=AD,BC=BD,则有()A.AB垂直平分CD B.CD垂直平分ABC.AB与CD互相垂直平分D.CD平分∠ACBADCEBCADPB图(四)EDCBAA BCDCABB'A'4321图3F ED CBA HG图2F EDCBA12.如图,OP 平分AOB ∠,PA OA ⊥,PB OB ⊥,垂足分别为A ,B .下列结论中不一定成立的是( ) A .PA PB =B .PO 平分APB ∠C .OA OB =D .AB 垂直平分OP 二、填空题(共24分)13、如图2,在□ABCD 中,E 、G 是AD 的三等分点,F 、H 是BC 的三等分点,则图中的平行四边形共有_______个,其中:ABFE ABHG S S =四边形四边形_______ ,:ABHG ABCD S S =四边形四边形________。
八年级上期末复习几何专题(全等三角形、轴对称、勾股定理)
初二数学几何总复习专题一.轴对称图形的识别和作图问题1.如图,由小正方形组成的L 形图中,请你用三种方法分别在下图中添画一个小正方形使它成为轴对称图形:2.如图是2×2的方格,在格点处有一个△ABC ,仿照图例在备用图中画出三种与△ABC 成轴对称的“格点三角形”.3.称图形的是()4. A5.点P (3,-4),则点P 关于y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_______.6.如图,把一个长方形ABCD 沿AE 对折点B 落在F 点,EF 交AD 于点G ,如果∠BEA =38°,则∠EGA 的度数为______度.7.如图,把△ABC 沿EF 对折,叠合后的图形如图所示.若60A ∠=︒,195∠=︒,则∠2的度数为() A .24°B .25°C .30°D .35°8.如图,将△ABC 沿DE 、HG 、EF 翻折,三个顶点均落在点O 处.若1129∠=︒,则2∠的度数为() A .49°B .50°C .51°D .52°6图7图8图9.如图,在Rt △ABC 中,∠C =90°,∠ABC 的平分线BD 交AC 于D ,若CD =3,则点D 到AB 的距离是()A .5B .4C .3D .210.如图,AO 、OB 是互相垂直的墙壁,墙角O 处是一个老鼠洞,一只猫在A 处发现了B 处的一只老鼠正在向洞口逃窜.若猫以与老鼠同样的速度去追捕老鼠,请在图中作出最快能截住老鼠的位置C .(尺规作图,保留作图痕迹,不 写作法) 11.如图,已知A (-2,3),B (-3,1),C (1,-2).(1)请画出ABC △关于y 轴对称的A B C '''△(其中A B C ''',,分别是A B C ,,的对应点,不写画法); (2)B '的坐标为______; (3)△ABC 的面积是________. 12.已知:如图,∠ABC 及两点M ,N .求作:点P ,使得PM =PN ,且P 点到∠ABC 两边的距离相等.(不写画法,保留作图痕迹) 答:______即为所求.专题二.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求角的问题及分类思想 1.等腰三角形有一个角为40°,则另外两个角分别为_______.2.等腰三角形中,有一个角是50°,则它的一条腰上的高与底边的夹角是()AB C B'C'EF12BBBBBDCA3.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是6,一个外角是120°,则它的周长为() A .12B .15C .16D .184.已知:如图1,P 、Q 是△ABC 边BC 上的两点,且BP=PQ=QC=AP=AQ ,求:∠BAC 的度数. 图15.如图2,在△ABC 中,∠B =∠C ,FD ⊥BC 于D ,DE ⊥AB 于E ,∠AFD =158°,则∠EDF 等于=__________. 图2图3图46. 如图3,在Rt △ABC 中,∠B =90°,ED 是AC 的垂直平分线,交AC 于点D ,交BC 于点E .已知∠BAE =10°, 则∠C 的度数为()7.如图4,AB=AC ,AD=AE ,∠BAD=40°,则∠CDE=_______. 8.如图5,△ABC 中,AB=AC ,BD=BC ,AD=DE=EB ,则∠A 为()A .30°B .36°C .45°D .54° 图5图6图79.如图6,△ABC 中,AB=AC=BD ,那么∠1与∠2之间的关系满足() A .∠1=2∠2B .2∠1+∠2=180°C .∠1+3∠2=180°D .3∠1-∠2=180°10.如图7,AC ⊥BC ,AC=BC ,CD ⊥AB ,DE ⊥BC ,则图中共有等腰三角形() A .1个B .2个C .5个D .4个11.如图8,∠A=90°,E 是BC 上一点,A 点和E 点关于BD 对称,B 点、C 点关于DE 对称,求∠ABC 和∠C 的度数. 图812.如图,在△ABC 中,AB =AC ,点D 在AC 上,且BD =BC=AD ,求△ABC 各角的度数. 专题三.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求线段的问题1.已知:在△ABC 中,AB <AC ,BC 边上的垂直平分DE 交BC 于点D ,交AC 于点E ,AC =8cm ,△ABE 的周长是14cm , 求:AB 的长。
北京四中初二数学第一学期期末几何总复习
初二数学第一学期期末几何总复习编稿:白真审稿:范兴亚责编:高伟知识网络全等三角形知识结构图地位和作用全等三角形是平面几何内容的基础,这是因为全等三角形是研究特殊三角形、四边形、相似图形、圆等图形性质的有力工具,是解决与线段、角相关问题的一个出发点运用全等三角形,可以证明线段相等、线段的和差倍分关系、角相等、两直线位置关系等常见的几何问题.轴对称知识结构图地位和作用本章的图形与几何内容是继全等三角形之后的进一步推理论证内容,也是继平移变换后的第二种合同变换(保距变换),即要用轴对称的观点分析现实生活中的几何图形,又要深入挖掘一些特殊图形的性质,为后续学习如四边形、圆等做好充分的准备,同时培养学生的美学观.知识要点梳理知识点一:全等三角形概念1.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全等三角形.2.两个全等三角形重合在一起,重合的顶点叫对应顶点,重合的边叫对应边,重合的角叫对应角.3.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知识点二:三角形全等的判定1.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边边边”或“SSS”.2.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边角边”或“SAS”.3.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角边角”或“ASA”.4.两个角和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角角边”或“AAS”.5.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简写成“斜边、直角边”或“HL”.知识点三:作轴对称图形1.几何图形都可以看作由点组成,我们只要分别作出这些点关于对称轴的对应点,再连接这些点,就可以得到原图形的轴对称图形.2.对于一些由直线、线段或射线组成的图形,只要做出图形中的一些特殊点(如线段端点)的对称点,连接这些对称点,就可以得到原图形的轴对称图形.知识点四:轴对称变换1.由一个平面图形可以得到它关于一条直线成轴对称的图形,这个图形与原图形的形状、大小完全相同.2.新图形上的每一点,都是原图形上的某一点关于直线的对称点.3.连接任意一对对应点的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平分.4.用坐标表示轴对称:点(x,y)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x,-y);点(x,y)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x,y).知识点五: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它除了具有一般三角形的所有性质外,还有许多特殊的性质,这些特殊性质,都和它是轴对称图形有关,因此,把这部分内容安排在轴对称之后,从轴对称的角度,得出“等边对等角”、“三线合一”等性质,并进一步讨论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方法以及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等内容.1.等腰三角形定义: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等腰三角形.2.等腰三角形的性质:(1)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等边对等角).(2)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相互重合(三线合一).3.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知识点六:等边三角形1.等边三角形定义: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等边三角形.2.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3.等边三角形的判定:(1)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2)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知识点七:其它常用的三角形性质1.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2.三角形中边与角之间的不等关系:(1) 在一个三角形中,如果两条边不等,那么它们所对的角也不等,大边所对的角较大(大边对大角).(2) 在一个三角形中,如果两个角不等,那么它们所对的边也不等,大角所对的边较大(大角对大边).经典例题精析类型一:由角平分线想到构造全等不管轴对称图形还是两个图形轴对称,我们不难发现对应点与轴上一点(此点作为顶点)组成的角被轴平分,根据这一特点,在做题中如果遇到角平分线我们就会联想到,以角平分线为轴构造对称(全等),从而把角、线段转移达到解题目的.1.如图1,已知:△ABC中,AD平分∠BAC,交对边CD于D,且AB=AC+CD,求证:∠C=2∠B.图 1 图 2解析:在AB取一点E,使AE=AC,连接ED,如图2显然,△ADC≌△ADE,∴∠C=∠AED,AE=AC,CD=ED,又∵ AB=AC+CD,∴ ED=EB,∴∠EDB=∠B,∴∠AED=2∠B ∴∠C=2∠B.2.如图3,在△ABC中,AB=AC,∠A=100°,BD为∠B的平分线,求证:BC=BD+AD.图 3 图 4解析:在BC上取点E、F,使BE=BD,BF=BA.如图4∵ BD平分∠ABC,∠A=100°,∴△ABD≌△FBD,FD=AD,∠BFD=100°,∴∠DFE=180°-100°=80°∵ AB=AC∴∠ABC=∠C∴∴∠DBE=20°∴∠DEF=(180°-20°)÷2=80°∴∠DFE=∠DEF∴ DE=DF=AD,∵∠C=(180°-100°) ÷2=40°, ∠EDC=∠DEF-∠C=80°-40°=40°,∴ DE=EC,∴ AD=EC,∴ BC=BE+EC=BD+AD.3.如图5,在△ABC中,AC>AB,AD平分∠BAC,P为AD上任一点,连结PB,PC。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第一学期几何压轴题期末复习提高训练试题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第一学期几何压轴题期末复习提高训练试题1、如图,∠ACB=90°,AC=BC,AD⊥CE,BE⊥CE,垂足分别为D,E.(1)求证:△ACD≌△CBE;(2)若AD=12,DE=7,求BE的长.2、已知,如图,△ABC和△BDE都是等边三角形,且点D在AC上.(1)求证:AE∥BC;(2)直接写出AE,AD和AB之间的关系;3、如图,已知点B,E,C,F在一条直线上,AB=DF,AC=DE,∠A=∠D.(1)求证:AC∥DE;(2)若BF=13,EC=5,求BC的长.4、根据下列命题画出图形,写出已知、求证,并完成证明过程.命题: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的角平分线相等.已知:如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求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已知:如图,点A,B在∠MON的边OM,ON上,OA的垂直平分线CP与OB的垂直平分线DP相交于点P,连接P A,PO,PB,AB.(1)求证:①P A=PB;②∠APB=2∠CPD;(2)探究:∠MON满足什么条件时,△P AB是等边三角形,并说明理由;(3)若OA=OB,请在备用图中画出符合条件的图形,并探究∠CPO与∠APB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6、如图,在△ABC中,AB=AC=18cm,BC=10cm,AD=2BD.(1)如果点P在线段BC上以2cm/s的速度由B点向C点运动,同时,点Q在线段CA上由C点向A点运动.①若点Q的运动速度与点P的运动速度相等,经过2s后,△BPD与△CQP是否全等,请说明理由;②若点Q的运动速度与点P的运动速度不相等,当点Q的运动速度为多少时,能够使△BPD与△CQP全等?(2)若点Q以②中的运动速度从点C出发,点P以原来的运动速度从点B同时出发,都逆时针沿△ABC三边运动,求经过多长时间点P与点Q第一次在△ABC的哪条边上相遇?7、已知:如图1,△ACB和△DCE均为等边三角形,点A、D、E在同一直线上,连接BE.(1)求证:AD=BE;(2)求∠AEB的度数;(3)拓展探究:如图2,△ACB和△DCE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CB=∠DCE=90°,点A、D、E在同一直线上,CM为△DCE中DE边上的高,连接BE.①∠AEB的度数为°;②探索线段CM、AE、BE之间的数量关系为.(直接写出答案,不需要说明理由)8、如图,在△ABC中,AB=AC=2,∠B=∠C=40°,点D在线段BC上运动(点D不与点B、C重合),连接AD,作∠ADE=40°,DE交线段AC于点E.(1)当∠BDA=110°时,∠EDC=°,∠DEC=°;点D从B向C的运动过程中,∠BDA逐渐变(填“大”或“小”);(2)当DC等于多少时,△ABD≌△DCE,请说明理由.(3)在点D的运动过程中,△ADE的形状可以是等腰三角形吗?若可以,请直接写出∠BDA的度数,若不可以,请说明理由.9、如图,∠ACB=90°,AC=BC,BE⊥CE于E,AD⊥CE于D,BE=3cm,AD=9cm.求:(1)DE的长;(2)若CE在△ABC的外部(如图),其它条件不变,DE的长是多少?10、已知∠MAN=120°,点C是∠MAN的平分线AQ上的一个定点,点B,D分别在AN,AM上,连接BD.【发现】(1)如图1,若∠ABC=∠ADC=90°,则∠BCD=°,△CBD是三角形;【探索】(2)如图2,若∠ABC+∠ADC=180°,请判断△CBD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应用】(3)如图3,已知∠EOF=120°,OP平分∠EOF,且OP=1,若点G,H分别在射线OE,OF上,且△PGH 为等边三角形,则满足上述条件的△PGH的个数一共有.(只填序号)①2个②3个③4个④4个以上11、如图,△ACB和△DCE均为等腰三角形,点A,D,E在同一直线上,连接BE.(1)如图1,若∠CAB=∠CBA=∠CDE=∠CED=50°.①求证:AD=BE;②求∠AEB的度数.(2)如图2,若∠ACB=∠DCE=90°,CF为△DCE中DE边上的高,试猜想AE,CF,BE之间的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12、【问题原型】如图1,在等腰直角三角形ABC中,∠ACB=90°,BC=8.将边AB绕点B顺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BD,连结CD,过点D作△BCD的BC边上的高DE,易证△ABC≌△BDE,从而得到△BCD的面积为.【初步探究】如图2,在Rt△ABC中,∠ACB=90°,BC=a,将边AB绕点B顺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BD,连接CD.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BCD的面积并说明理由.【简单应用】如图3,在等腰三角形ABC中,AB=AC,BC=a,将边AB绕点B顺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BD,连接CD,求△BCD的面积(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13、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D、E为AC上两点,且AE=CD,延长BC至点F,使CF=CD,连接BD.(1)如图1,当D、E两点重合时,求证:BD=DF;(2)延长BD与EF交于点G.①如图2,求证:∠BGE=60°;②如图3,连接BE,CG.若∠EBD=30°,BG=4,则△BCG的面积为.14、在△ABC中,AB=AC,点D是直线BC上一点(不与B,C重合),以AD为一边在AD的右侧作△ADE,使AD=AE,∠DAE=∠BAC,连接CE.(1)如图1,当点D在线段BC上,如果∠BAC=90°,则∠BCE=度;(2)如图2,如果∠BAC=60°,则∠BCE=度;(3)设∠BAC=α,∠BCE=β.①如图3,当点D在线段BC上移动,则α,β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请说明理由;②当点D在直线BC上移动,请直接写出α,β之样的数量关系,不用证明.参考答案1、如图,∠ACB=90°,AC=BC,AD⊥CE,BE⊥CE,垂足分别为D,E.(1)求证:△ACD≌△CBE;(2)若AD=12,DE=7,求BE的长.【解答】解:(1)∵∠ACB=90°,BE⊥CE,∴∠ECB+∠ACD=90°∠ECB+∠CBE=90°,∴∠ACD=∠CBE,∵AD⊥CE,BE⊥CE,∴∠ADC=∠CEB=90°,∵AC=BC,∴△ACD≌△CBE;(2)∵△ACD≌△CBE,∴AD=CE,CD=BE,∵AD=12,DE=7,∴BE=CD=CE﹣DE=12﹣7=5.2、已知,如图,△ABC和△BDE都是等边三角形,且点D在AC上.(1)求证:AE∥BC;(2)直接写出AE,AD和AB之间的关系;【解答】证明:(1)∵△ABC和△BDE都是等边三角形,∴AB=BC,BE=BD,∠ABC=∠DBE=∠C=60°,∴∠ABC﹣∠ABD=∠DBE﹣∠ABD,∴∠DBC=∠EBA,∴△DBC≌△EBA(SAS),∴∠C=∠EAB=∠ABC,∴EA∥BC(2)∵△DBC≌△EBA,∴AE=CD,∵AD+CD=AC=AB,∴AE+AD=AB.3、如图,已知点B,E,C,F在一条直线上,AB=DF,AC=DE,∠A=∠D.(1)求证:AC∥DE;(2)若BF=13,EC=5,求BC的长.【解答】(1)证明:在△ABC和△DFE中,∴△ABC≌△DFE(SAS),∴∠ACE=∠DEF,∴AC∥DE;(2)解:∵△ABC≌△DFE,∴BC=EF,∴CB﹣EC=EF﹣EC,∴EB=CF,∵BF=13,EC=5,∴EB==4,∴CB=4+5=9.4、根据下列命题画出图形,写出已知、求证,并完成证明过程.命题: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的角平分线相等.已知:如图,△ABC中,AB=AC,BD,CE是△ABC的角平分线.求证:BD=CE.【解答】解:已知:如图,△ABC中,AB=AC,BD,CE是△ABC的角平分线.求证:BD=CE,证明:∵AB=AC,∴∠ABC=∠ACB,∵BD,CE是△ABC的角平分线,∴∠ABD=∠ABC,∠ACE=∠ACB,∴∠ABD=∠ACE,∵AB=AC,∠A=∠A,∴△ABD≌△ACE(ASA),∴BD=CE.故答案为:△ABC中,AB=AC,BD,CE是△ABC的角平分线,BD=CE.5、已知:如图,点A,B在∠MON的边OM,ON上,OA的垂直平分线CP与OB的垂直平分线DP相交于点P,连接P A,PO,PB,AB.(1)求证:①P A=PB;②∠APB=2∠CPD;(2)探究:∠MON满足什么条件时,△P AB是等边三角形,并说明理由;(3)若OA=OB,请在备用图中画出符合条件的图形,并探究∠CPO与∠APB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解答】(1)证明:①∵CP为OA的垂直平分线,∴P A=PO,同理:PB=PO,∴P A=PB;②∵P A=PO,PC⊥OA,∴∠APC=∠OPC=∠APO,同理,∠BPD=∠OPD=∠BPO,∠APB=∠APO+∠BPO=2∠CPO+2∠DPO=2(∠CPO+∠DPO)=2∠CPD;(2)∠MON=150°.理由:∵∠CPO+∠COP=90°,∠DPO+∠DOP=90°,∴∠MON+∠CPD=180°,∵∠MON=150°,∴∠CPD=180°﹣150°=30°,由(1)得∠APB=2∠CPD=60°,P A=PB,∴△P AB是等边三角形;(3)在备用图中画出符合条件的图形如备用图,∠CPO=∠APB.理由:∵OC=OA,OD=OB,OA=OB,∴OC=OD,在Rt△PCO和Rt△PDO中,,∴Rt△PCO≌Rt△PDO(HL),∴∠CPO=∠DPO,由(1)得∠APC=∠OPC,∠BPD=∠OPD,∴∠APC=∠CPO=∠OPD=∠BPD,∴∠CPO=∠APB.6、如图,在△ABC中,AB=AC=18cm,BC=10cm,AD=2BD.(1)如果点P在线段BC上以2cm/s的速度由B点向C点运动,同时,点Q在线段CA上由C点向A点运动.①若点Q的运动速度与点P的运动速度相等,经过2s后,△BPD与△CQP是否全等,请说明理由;②若点Q的运动速度与点P的运动速度不相等,当点Q的运动速度为多少时,能够使△BPD与△CQP全等?(2)若点Q以②中的运动速度从点C出发,点P以原来的运动速度从点B同时出发,都逆时针沿△ABC三边运动,求经过多长时间点P与点Q第一次在△ABC的哪条边上相遇?【解答】解:(1)①△BPD与△CQP全等,理由如下:∵AB=AC=18cm,AD=2BD,∴AD=12cm,BD=6cm,∠B=∠C,∵经过2s后,BP=4cm,CQ=4cm,∴BP=CQ,CP=6cm=BD,在△BPD和△CQP中,,∴△BPD≌△CQP(SAS),②∵点Q的运动速度与点P的运动速度不相等,∴BP≠CQ,∵△BPD与△CQP全等,∠B=∠C,∴BP=PC=BC=5cm,BD=CQ=6cm,∴t=,∴点Q的运动速度==cm/s,∴当点Q的运动速度为cm/s时,能够使△BPD与△CQP全等;(2)设经过x秒,点P与点Q第一次相遇,由题意可得:x﹣2x=36,解得:x=90,∴90﹣()×3=21(s),∴经过90s点P与点Q第一次相遇在线段AB上相遇.7、已知:如图1,△ACB和△DCE均为等边三角形,点A、D、E在同一直线上,连接BE.(1)求证:AD=BE;(2)求∠AEB的度数;(3)拓展探究:如图2,△ACB和△DCE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CB=∠DCE=90°,点A、D、E在同一直线上,CM为△DCE中DE边上的高,连接BE.①∠AEB的度数为90°;②探索线段CM、AE、BE之间的数量关系为AE=BE+2CM.(直接写出答案,不需要说明理由)【解答】解:(1)如图1,∵△ACB和△DCE均为等边三角形,∴CA=CB,CD=CE,∠ACB=∠DCE=60°,∴∠ACD=∠BCE.在△ACD和△BCE中,,∴△ACD≌△BCE(SAS),∴AD=BE;(2)如图1,∵△ACD≌△BCE,∴∠ADC=∠BEC,∵△DCE为等边三角形,∴∠CDE=∠CED=60°,∵点A,D,E在同一直线上,∴∠ADC=120°,∴∠BEC=120°,∴∠AEB=∠BEC﹣∠CED=60°;(3)①如图2,∵△ACB和△DCE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C=BC,CD=CE,∠ACB=∠DCE=90°,∠CDE=∠CED=45°,∴∠ACB﹣∠DCB=∠DCE﹣∠DCB,即∠ACD=∠BCE,在△ACD和△BCE中,,∴△ACD≌△BCE(SAS),∴BE=AD,∠BEC=∠ADC,∵点A,D,E在同一直线上,∴∠ADC=180﹣45=135°,∴∠BEC=135°,∴∠AEB=∠BEC﹣∠CED=135°﹣45°=90°,故答案为:90;②如图2,∵∠DCE=90°,CD=CE,CM⊥DE,∴CM=DM=EM,∴DE=DM+EM=2CM,∵△ACD≌△BCE(已证),∴BE=AD,∴AE=AD+DE=BE+2CM,故答案为:AE=BE+2CM.8、如图,在△ABC中,AB=AC=2,∠B=∠C=40°,点D在线段BC上运动(点D不与点B、C重合),连接AD,作∠ADE=40°,DE交线段AC于点E.(1)当∠BDA=110°时,∠EDC=30°,∠DEC=110°;点D从B向C的运动过程中,∠BDA逐渐变小(填“大”或“小”);(2)当DC等于多少时,△ABD≌△DCE,请说明理由.(3)在点D的运动过程中,△ADE的形状可以是等腰三角形吗?若可以,请直接写出∠BDA的度数,若不可以,请说明理由.【解答】解:(1)∵∠ADB+∠ADE+∠EDC=180°,且∠ADE=40°,∠BDA=110°,∴∠EDC=30°,∵∠AED=∠EDC+∠ACB=30°+40°=70°∴∠EDC=180°﹣∠AED=110°,故答案为:30,110,∵∠BDA+∠B+∠BAD=180°,∴∠BDA=140°﹣∠BAD∵点D从B向C的运动过程中,∠BAD逐渐变大∴∠BDA逐渐变小,故答案为:小(2)当DC=2时,△ABD≌△DCE,理由如下:∵∠ADC=∠B+∠BAD,∠ADC=∠ADE+∠CDE,∠B=∠ADE=40°,∴∠BAD=∠CDE,且AB=CD=2,∠B=∠C=40°,∴△ABD≌△DCE(ASA)(3)若AD=DE时,∵AD=DE,∠ADE=40°∴∠DEA=∠DAE=70°∵∠DEA=∠C+∠EDC∴∠EDC=30°∴∠BDA=180°﹣∠ADE﹣∠EDC=180°﹣40°﹣30°=110°若AE=DE时,∵AE=DE,∠ADE=40°∴∠ADE=∠DAE=40°,∴∠AED=100°∵∠DEA=∠C+∠EDC∴∠EDC=60°∴∠BDA=180°﹣∠ADE﹣∠EDC=180°﹣40°﹣60°=80°综上所述:当∠BDA=80°或110°时,△ADE的形状可以是等腰三角形9、如图,∠ACB=90°,AC=BC,BE⊥CE于E,AD⊥CE于D,BE=3cm,AD=9cm.求:(1)DE的长;(2)若CE在△ABC的外部(如图),其它条件不变,DE的长是多少?【解答】解:(1)∵∠ACB=90°,BE⊥CE,∴∠BCE+∠CBE=90°,∠BCE+∠ECA=90°,∴∠CBE=∠ECA,∠BEC=∠CDA,∵在△BEC和△CDA中,,∴△BEC≌△CDA(AAS),∴BE=CD,CE=AD,∵BE=3cm,AD=9cm,∴CD=3cm,CE=9cm,∴DE=CE﹣CD=6cm.(2)∵∠ACB=90°,BE⊥CE于E,AD⊥CE于D,∴∠BCE+∠CBE=90°,∠BCE+∠DCA=90°,∠BEC=∠CDA=90°,∴∠CBE=∠ACD,∵在△CBE和△ACD中,,∴△CBE≌△ACD(AAS),∴BE=CD,CE=AD,∵BE=3cm,AD=9cm,∴DE=CD+CE=BE+AD=12cm.10、已知∠MAN=120°,点C是∠MAN的平分线AQ上的一个定点,点B,D分别在AN,AM上,连接BD.【发现】(1)如图1,若∠ABC=∠ADC=90°,则∠BCD=60°,△CBD是等边三角形;【探索】(2)如图2,若∠ABC+∠ADC=180°,请判断△CBD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应用】(3)如图3,已知∠EOF=120°,OP平分∠EOF,且OP=1,若点G,H分别在射线OE,OF上,且△PGH 为等边三角形,则满足上述条件的△PGH的个数一共有④.(只填序号)①2个②3个③4个④4个以上【解答】解:(1)如图1,连接BD,∵∠ABC=∠ADC=90°,∠MAN=120°,根据四边形的内角和得,∠BCD=360°﹣(∠ABC+∠ADC+∠MAN)=60°,∵AC是∠MAN的平分线,CD⊥AM.CB⊥AN,∴CD=CB,(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BCD是等边三角形;故答案为:60,等边;(2)如图2,同(1)得出,∠BCD=60°(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过点C作CE⊥AM于E,CF⊥AN于F,∵AC是∠MAN的平分线,∴CE=CF,∵∠ABC+∠ADC=180°,∠ADC+∠CDE=180°,∴∠CDE=∠ABC,在△CDE和△CFB中,,∴△CDE≌△CFB(AAS),∴CD=CB,∵∠BCD=60°,∴△CBD是等边三角形;(3)如图3,∵OP平分∠EOF,∠EOF=120°,∴∠POE=∠POF=60°,在OE上截取OG'=OP=1,连接PG',∴△G'OP是等边三角形,此时点H'和点O重合,同理:△OPH是等边三角形,此时点G和点O重合,将等边△PHG绕点P逆时针旋转到等边△PG'H',在旋转的过程中,边PG,PH分别和OE,OF相交(如图中G'',H'')和点P围成的三角形全部是等边三角形,(旋转角的范围为(0°到60°包括0°和60°),所以有无数个;理由:同(2)的方法.故答案为④.11、如图,△ACB和△DCE均为等腰三角形,点A,D,E在同一直线上,连接BE.(1)如图1,若∠CAB=∠CBA=∠CDE=∠CED=50°.①求证:AD=BE;②求∠AEB的度数.(2)如图2,若∠ACB=∠DCE=90°,CF为△DCE中DE边上的高,试猜想AE,CF,BE之间的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解答】(1)①证明:∵∠CAB=∠CBA=∠CDE=∠CED=50°,∴∠ACB=∠DCE=180°﹣2×50°=80°,∵∠ACB=∠ACD+∠DCB,∠DCE=∠DCB+∠BCE,∴∠ACD=∠BCE,∵△ACB,△DCE都是等腰三角形,∴AC=BC,DC=EC,在△ACD和△BCE中,,∴△ACD≌△BCE(SAS),∴AD=BE.②解:∵△ACD≌△BCE,∴∠ADC=∠BEC,∵点A、D、E在同一直线上,且∠CDE=50°,∴∠ADC=180°﹣∠CDE=130°,∴∠BEC=130°,∵∠BEC=∠CED+∠AEB,∠CED=50°,∴∠AEB=∠BEC﹣∠CED=80°.(2)结论:AE=2CF+BE.理由:∵△ACB,△DCE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CDE=∠CED=45°,∵CF⊥DE,∴∠CFD=90°,DF=EF=CF,∵AD=BE,∴AE=AD+DE=BE+2CF.12、【问题原型】如图1,在等腰直角三角形ABC中,∠ACB=90°,BC=8.将边AB绕点B顺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BD,连结CD,过点D作△BCD的BC边上的高DE,易证△ABC≌△BDE,从而得到△BCD的面积为32.【初步探究】如图2,在Rt△ABC中,∠ACB=90°,BC=a,将边AB绕点B顺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BD,连接CD.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BCD的面积并说明理由.【简单应用】如图3,在等腰三角形ABC中,AB=AC,BC=a,将边AB绕点B顺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BD,连接CD,求△BCD的面积(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解答】解:问题原型:如图1中,如图2中,过点D作BC的垂线,与BC的延长线交于点E.∴∠BED=∠ACB=90°,∵线段AB绕点B顺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BD,∴AB=BD,∠ABD=90°.∴∠ABC+∠DBE=90°.∵∠A+∠ABC=90°.∴∠A=∠DBE.在△ABC和△BDE中,,∴△ABC≌△BDE(AAS)∴BC=DE=8.∵S△BCD=BC•DE∴S△BCD=32,故答案为32.初步探究:△BCD的面积为a2.理由:如图2中,过点D作BC的垂线,与BC的延长线交于点E.∴∠BED=∠ACB=90°∵线段AB绕点B顺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BE,∴AB=BD,∠ABD=90°.∴∠ABC+∠DBE=90°.∵∠A+∠ABC=90°.∴∠A=∠DBE.在△ABC和△BDE中,,∴△ABC≌△BDE(AAS)∴BC=DE=a.∵S△BCD=BC•DE∴S△BCD=a2;简单应用:如图3中,过点A作AF⊥BC与F,过点D作DE⊥BC的延长线于点E,∴∠AFB=∠E=90°,BF=BC=a.∴∠F AB+∠ABF=90°.∵∠ABD=90°,∴∠ABF+∠DBE=90°,∴∠F AB=∠EBD.∵线段BD是由线段AB旋转得到的,∴AB=BD.在△AFB和△BED中,,∴△AFB≌△BED(AAS),∴BF=DE=a.∵S△BCD=BC•DE,∴S△BCD=•a•a=a2.∴△BCD的面积为a2.13、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D、E为AC上两点,且AE=CD,延长BC至点F,使CF=CD,连接BD.(1)如图1,当D、E两点重合时,求证:BD=DF;(2)延长BD与EF交于点G.①如图2,求证:∠BGE=60°;②如图3,连接BE,CG.若∠EBD=30°,BG=4,则△BCG的面积为2.【解答】(1)证明:如图1中,∵△ABC是等边三角形,∴∠ABC=∠ACB=60°,BA=BC,∵AD=DC=CF,∴∠DBC=∠ABC=30°,∠F=∠CDF,∵∠ACB=∠F+∠CDF=60°,∴∠F=30°,∴∠DBC=∠F,∴BD=DF.(2)①证明:如图2中,作EH∥BC交AB于H,连接BE.∵EH∥BC,∴∠AHE=∠ABC=60°,∠AEH=∠ACB=60°,∵∠A=60°,∴△AEH是等边三角形,∴AE=EH=AH,∵AB=AC,∴BH=CE,∵AE=CF,∴EH=CF,∵∠BHE=∠ECF=120°,∴△BEH≌△EFC(SAS),∴∠EBH=∠CEF,∵AB=BC,∠A=∠BCD,AE=CD,∴△ABE≌△CBD(SAS),∴∠ABE=∠CBD,∴∠CBD=∠DEG,∵∠CDB=∠GDE,∴∠EGD=∠DCB=60°,即∠BGE=60°.②解:如图3中,在BC上取一点T,使得BT=TG,连接TG,设CG=x.由题意:∠ABE=∠CBD=15°,∵∠BCE=∠BGE=60°,∴B,C,G,E四点共圆,∴∠ECG=∠EBG=30°,∴∠BCG=90°,∵TB=TG,∴∠TBG=∠TGB=15°,∴∠GTC=∠TBG+∠BGT=30°,∴BT=GT=2GC=2c,TC=x,∵BG2=CG2+BC2,∴42=x2+(2x+x)2,∴x2=4(2﹣)∴S△BCG=•BC•CG=×(2+)x2=2,故答案为2.14、在△ABC中,AB=AC,点D是直线BC上一点(不与B,C重合),以AD为一边在AD的右侧作△ADE,使AD=AE,∠DAE=∠BAC,连接CE.(1)如图1,当点D在线段BC上,如果∠BAC=90°,则∠BCE=90度;(2)如图2,如果∠BAC=60°,则∠BCE=120度;(3)设∠BAC=α,∠BCE=β.①如图3,当点D在线段BC上移动,则α,β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请说明理由;②当点D在直线BC上移动,请直接写出α,β之样的数量关系,不用证明.【解答】解:(1)∵AB=AC,∠BAC=90°,∴∠ABC=∠ACB=45°,∵∠DAE=∠BAC,∴∠BAD=∠CAE,且AB=AC,AD=AE,∴△BAD≌△CAE(SAS)∴∠ABC=∠ACE=45°,∴∠BCE=∠ACB+∠ACE=90°,故答案为:90;(2)∵∠BAC=60°,AB=AC,∴△ABC为等边三角形,∴∠ABD=∠ACB=60°,∵∠BAC=∠DAE,∴∠BAD=∠CAE,在△ABD和△ACE中,∵∠BAD=∠CAE,且AB=AC,AD=AE,∴△ABD≌△ACE(SAS),∴∠ABD=∠ACE=60°,∴∠BCE=∠ACE+∠ACB=60°+60°=120°,故答案为:120.(3)①α+β=180°,理由:∵∠BAC=∠DAE,∴∠BAC﹣∠DAC=∠DAE﹣∠DAC.即∠BAD=∠CAE.在△ABD与△ACE中,,∴△ABD≌△ACE(SAS),∴∠B=∠ACE.∴∠B+∠ACB=∠ACE+∠ACB.∵∠ACE+∠ACB=β,∴∠B+∠ACB=β,∵α+∠B+∠ACB=180°,∴α+β=180°.②如图1:当点D在射线BC上时,α+β=180°,连接CE,∵∠BAC=∠DAE,∴∠BAD=∠CAE,在△ABD和△ACE中,,∴△ABD≌△ACE(SAS),∴∠ABD=∠ACE,在△ABC中,∠BAC+∠B+∠ACB=180°,∴∠BAC+∠ACE+∠ACB=∠BAC+∠BCE=180°,即:∠BCE+∠BAC=180°,∴α+β=180°,如图2:当点D在射线BC的反向延长线上时,α=β.连接BE,∵∠BAC=∠DAE,∴∠BAD=∠CAE,且AB=AC,AD=AE,∴△ABD≌△ACE(SAS),∴∠ABD=∠ACE,∴∠ABD=∠ACE=∠ACB+∠BCE,∴∠ABD+∠ABC=∠ACE+∠ABC=∠ACB+∠BCE+∠ABC=180°,∵∠BAC=180°﹣∠ABC﹣∠ACB,∴∠BAC=∠BCE.∴α=β;综上所述:点D在直线BC上移动,α+β=180°或α=β.。
八年级上册几何知识点总结
几何部分一. 全等三角形1、能完全重合的图像叫做全等图形。
两个图形全等, 它们的形状和大小都相同。
2、两个能重合的三角形叫全等三角形。
3、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对应角相等。
4、三角形全等的判定:1)三组对应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称SSS或“边边边”)。
2)有两边及其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SAS或“边角边”)。
3)有两角及其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ASA或“角边角”)。
4)有两角及其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AAS或“角角边”)5)三条中线(或高、角平分线)分别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5、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1)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简称HL或“斜边直角边”)。
2)以上判定方法对于直角三角形全部适用。
二. 轴对称图形(一)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1.轴对称: 如果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后, 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 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成轴对称, 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两个图形中的对应点叫做对称点。
2.轴对称图形:如果把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折叠, 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 那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 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的区别和联系:区别: ①轴对称是指两个图形沿某直线对折能够完全重合, 而轴对称图形是指一个图形的两个部分沿某直线对折能完全重合。
②轴对称是反映两个图形的特殊位置、大小关系;轴对称图形是反映一个图形的特性。
3.联系: ①两部分都完全重合, 都有对称轴, 都有对称点。
4.②如果把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看成是一个整体, 这个整体就是一个轴对称图形;如果把一个轴对称图形的两旁的部分看成两个图形, 这两个部分图形就成轴对称。
常见的轴对称图形: 圆、正方形、长方形、菱形、等腰梯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角、线段、相交的两条直线等, 正多边形等。
(分别指出这些图形的对称轴的条数)怎样画轴对称图形: 画轴对称图形时, 应先确定对称轴, 再找出对称点。
(完整版)八年级上册数学几何专题期末复习讲义
三角形、全等三角形、轴对称期末复习学生/课程年级学科授课教师日期时段核心内容三角形三边关系,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角平分线,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课型教学目标1.掌握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多边形的内角和外角和的应用;2.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的内容,灵活应用知识点进行解题,掌握角平分线的内容,学会作图以及应用;3.掌握轴对称的基本概念,熟练应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内容,掌握分类讨论的思想,灵活解答等腰三角形以及等边三角形的内容。
重、难点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能够解答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相关题型知识导图导学一三角形知识点讲解 1:例 1. [单选题] 长度分别为2,7,x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一个三角形,x的值可以是()A.4 B.5 C.6 D.9例 2. [单选题] 下列四个图形中,线段BE是△ABC的高的是()D.A. B. C.例 3. 如图,李叔叔家的凳子坏了,于是他给凳子加了两根木条,这样凳子就比较牢固了,他所应用的数学原理是例 4. [单选题] 小明把一副含45°,30°的直角三角板如图摆放,其中∠C=∠F=90°,∠A=45°,∠D=30°,则∠α+∠β等于()A.180°B.210°C.360°D.270°例 5. [单选题] 已知一个正多边形的一个外角为36°,则这个正多边形的边数是()A.8 B.9 C.10 D.11例 6. [单选题] 如图,小明在操场上从A点出发,沿直线前进10米后向左转40°,再沿直线前进10米后,又向左转40°,照这样走下去,他第一次回到出发地A点时,一共走了()米.A.70 B.80 C.90 D.100例 7. 如图,在△ABC中,AD⊥BC,AE平分∠BAC,∠B=70°,∠C=30°.求:(1)∠BAE的度数;(2)∠DAE的度数;(3)探究:小明认为如果条件∠B=70°,∠C=30°改成∠B﹣∠C=40°,也能得出∠DAE的度数?若能,请你写出求解过程;若不能,请说明理由.例8. 如图,∠AOB=90°,点C、D分别在射线OA、OB上,CE是∠ACD的平分线,CE的反向延长线与∠CDO的平分线交于点F.(1)当∠OCD=50°(图1),试求∠F.(2)当C、D在射线OA、OB上任意移动时(不与点O重合)(图2),∠F的大小是否变化?若变化,请说明理由;若不变化,求出∠F.我爱展示1.[单选题] 已知a,b,c是△ABC的三条边长,化简|a+b-c|-|c-a-b|的结果为()A.2a+2b-2c B.2a+2b C.2c D.02.如图,BD是△ABC的中线,AB=6cm,BC=4cm,则△ABD和△BCD的周长差为cm3.[单选题] 如图,把△ABC纸片沿DE折叠,当点A落在四边形BCDE内部时,则∠A与∠1+∠2之间有一种数量关系始终保持不变.请试着找一找这个规律,你发现的规律是()A.∠A=∠1+∠2B.2∠A=∠1+∠2C.3∠A=2∠1+∠2D.3∠A=2(∠1+∠2)4.[单选题] 如图,在△ABC中,点D、E分别在边AB、AC上,如果∠A=50°,那么∠1+∠2的大小为()A.130°B.180°C.230°D.260°5.如图,CE是△ABC的外角∠ACD的平分线,若∠B=35°,∠ACE=60°,则∠A=6.[单选题] 一个多边形剪去一个角后(剪痕不过任何一个其它顶点),内角和为1980°,则原多边形的边数为()A.11 B.12 C.13 D.11或127.如图所示,△ABC中,AD⊥BC,AE平分∠BAC.(1)若∠B=30°,∠C=70°,求∠DAE的度数;(2)△ABC中,若∠B=α,∠C=β(α<β),请你根据(1)问的结果大胆猜想∠DAE与α,β间的等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八年级上期末复习几何专题(全等三角形、轴对称、勾股定理)
初二数学几何总复习专题一.轴对称图形的识别和作图问题1.如图,由小正方形组成的L 形图中,请你用三种方法分别在下图中添画一个小正方形使它成为轴对称图形:2.如图是2×2的方格,在格点处有一个△ABC ,仿照图例在备用图中画出三种与△ABC 成轴对称的“格点三角形”.3.称图形的是()4. A5.点P (3,-4),则点P 关于y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_______.6.如图,把一个长方形ABCD 沿AE 对折点B 落在F 点,EF 交AD 于点G ,如果∠BEA =38°,则∠EGA 的度数为______度.7.如图,把△ABC 沿EF 对折,叠合后的图形如图所示.若60A ∠=︒,195∠=︒,则∠2的度数为() A .24°B .25°C .30°D .35°8.如图,将△ABC 沿DE 、HG 、EF 翻折,三个顶点均落在点O 处.若1129∠=︒,则2∠的度数为() A .49°B .50°C .51°D .52°6图7图8图9.如图,在Rt △ABC 中,∠C =90°,∠ABC 的平分线BD 交AC 于D ,若CD =3,则点D 到AB 的距离是()A .5B .4C .3D .210.如图,AO 、OB 是互相垂直的墙壁,墙角O 处是一个老鼠洞,一只猫在A 处发现了B 处的一只老鼠正在向洞口逃窜.若猫以与老鼠同样的速度去追捕老鼠,请在图中作出最快能截住老鼠的位置C .(尺规作图,保留作图痕迹,不 写作法) 11.如图,已知A (-2,3),B (-3,1),C (1,-2).(1)请画出ABC △关于y 轴对称的A B C '''△(其中A B C ''',,分别是A B C ,,的对应点,不写画法); (2)B '的坐标为______; (3)△ABC 的面积是________. 12.已知:如图,∠ABC 及两点M ,N .求作:点P ,使得PM =PN ,且P 点到∠ABC 两边的距离相等.(不写画法,保留作图痕迹) 答:______即为所求.专题二.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求角的问题及分类思想 1.等腰三角形有一个角为40°,则另外两个角分别为_______.2.等腰三角形中,有一个角是50°,则它的一条腰上的高与底边的夹角是()AB C B'C'EF12BBBBBDCA3.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是6,一个外角是120°,则它的周长为() A .12B .15C .16D .184.已知:如图1,P 、Q 是△ABC 边BC 上的两点,且BP=PQ=QC=AP=AQ ,求:∠BAC 的度数. 图15.如图2,在△ABC 中,∠B =∠C ,FD ⊥BC 于D ,DE ⊥AB 于E ,∠AFD =158°,则∠EDF 等于=__________. 图2图3图46. 如图3,在Rt △ABC 中,∠B =90°,ED 是AC 的垂直平分线,交AC 于点D ,交BC 于点E .已知∠BAE =10°, 则∠C 的度数为()7.如图4,AB=AC ,AD=AE ,∠BAD=40°,则∠CDE=_______. 8.如图5,△ABC 中,AB=AC ,BD=BC ,AD=DE=EB ,则∠A 为()A .30°B .36°C .45°D .54° 图5图6图79.如图6,△ABC 中,AB=AC=BD ,那么∠1与∠2之间的关系满足() A .∠1=2∠2B .2∠1+∠2=180°C .∠1+3∠2=180°D .3∠1-∠2=180°10.如图7,AC ⊥BC ,AC=BC ,CD ⊥AB ,DE ⊥BC ,则图中共有等腰三角形() A .1个B .2个C .5个D .4个11.如图8,∠A=90°,E 是BC 上一点,A 点和E 点关于BD 对称,B 点、C 点关于DE 对称,求∠ABC 和∠C 的度数. 图812.如图,在△ABC 中,AB =AC ,点D 在AC 上,且BD =BC=AD ,求△ABC 各角的度数. 专题三.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求线段的问题1.已知:在△ABC 中,AB <AC ,BC 边上的垂直平分DE 交BC 于点D ,交AC 于点E ,AC =8cm ,△ABE 的周长是14cm , 求:AB 的长。
八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几何常用模型
八年级几何模型整理一.几种常见的三角形角度模型1.“8”字模型结论:∠A+∠D=∠B+∠C。
模型分析:8 字模型往往在几何综合题目中推导角度时用到【例1】如图①,线段AB\CD相交于点O,连接AD、CB,我们把形如图①的图形称之为“8字形”。
如图②,在图①的条件下,∠DAB和∠BCD的平分线AP和CP相交于点P,并且与CD、AB分别相交于M、N,试解答下列问题:(1)在图①中,请直接写出∠A、∠B、∠C、∠D之间的数量关系______;(2)应用(1)的结果,猜想∠P与∠D、∠B之间存在着怎样的数量关系并予以证明。
2.飞镖模型如图所示角度结论:∠D=∠A+∠B+∠C。
长度结论:AB+AC >BD+CD模型分析飞镖模型往往在几何综合题目中推导角度时用到1.如图,BE平分∠ABD,CF平分∠ACD,BE、CF交于G,若∠BDC=140∘,∠BGC=110∘,则∠A=___.2.如图∠A=70°,点P、O分别是∠ABC、∠ACB的三等分线的交点,则∠OPC=______________.【例2】(1)如图①,在△ABC中,∠A=50°,BP平分∠ABC,CP平分∠ACB。
求∠BPC 的度数;(2)如图②,若BP、CP分别为△ABC的外角∠ABC、∠ECB的平分线,且∠A=50°,求∠BPC的度数;(3)如图③,若CP平分∠ACE,BP是∠ABC的平分线,∠A=50°求∠P。
【方法归纳】涉及到三角形的内外角平分线的问题常常可借用如下三个基本图形和基本结论:(1)如图①,若点P是∠ABC和∠ACB的平分线的交点(即三角形两内角平分线相交所成的角),则∠P=90°+∠A;(2)如图②,若点P是∠ABC和外角∠ACE的平分线的交点(即三角形一内角平分线和一外角平分线相交所成的角),则∠P=∠A;(3)如图③,若点P是∠CBF和∠BCE的平分线的交点(即三角形两外角平分线相交所成的角),则∠P=90°-∠A.3.问题背景:某课外学习小组在一次学习研讨中,得到了如下两个命题:①如图a,在正三角形ABC中,M、N分别是AC、AB上的点,BM与CN相交于点O,若∠BON=60,则BM=CN;②如图b,在正方形ABCD中,M、N分别是CD、AD上的点,BM与CN相交于点O,若∠BON=90,则BM=CN;然后运用类比的思想提出了如下命题:③如图c,在正五边形ABCDE中,M、N分别是CD、DE上的点,BM与CN相交于点O,若∠BON=108,则BM=CN;任务要求:(1)请你从①,②,③三个命题中选择一个进行证明;(2)请你继续完成下面的探索:ⅰ、如图d,在正n(n⩾3)边形ABCDEF…中,M、N分别是CD、DE上的点,BM与CN相交于点O,试问当∠BON等于多少度时,结论BM=CN成立?(不要求证明)ⅱ、如图e,在正五边形ABCDE中,M、N分别是DE、AE上的点,BM与CN相交于点O,若∠BON=108时,试问结论BM=CN是否还成立?若成立,请给予证明;若不成立。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期末数学备考---几何综合 Word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期末数学备考----几何综合(Word版)1.如图,在△ABC 中,AB=AC,∠BAC=90°,点D 是边BC 上的动点,连接AD,点C 关于直线AD 的对称点为点E,射线BE 与射线AD 交于点F.(1)在图中,依题意补全图形;(2)记∠DAC=α(α<45°),求∠ABF的大小;(用含α的式子表示)(3)若△ACE 是等边三角形,猜想EF 和BC 的数量关系,并证明.2.如图,CN 是等边△ABC 的外角∠ACM 内部的一条射线,点A 关于CN 的对称点为D,连接AD,BD,CD,其中AD,BD 分别交射线CN 于点E,P.(1)依题意补全图形;(2)若∠ACN=α,求∠BDC的大小(用含α的式子表示);(3)用等式表示线段PB,PC 与PE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3.数学老师布置了这样一道作业题:在△ABC 中,AB=AC≠BC,点D 和点A 在直线BC 的同侧,BD=BC,∠BAC=α,∠DBC=β,α+β=120°,连接AD,求∠ADB 的度数.小聪提供了研究这个问题的过程和思路:先从特殊问题开始研究,当α=90°,β=30° 时(如图1),利用轴对称知识,以AB为对称轴构造△ABD的轴对称图形△ABD′,连接CD′(如图2),然后利用α=90°,β=30°以及等边三角形的相关知识便可解决这个问题.(1)请结合小聪研究问题的过程和思路,求出这种特殊情况下∠ADB 的度数;(2)结合小聪研究特殊问题的启发,请解决数学老师布置的这道作业题;(3)解决完老师布置的这道作业题后,小聪进一步思考,当点D 和点A 在直线BC 的异侧时,且∠ADB的度数与(1)中相同,则α,β满足的条件为(直接写出结果).4.如图1,在△ABC 中,∠ACB=2∠B,∠BAC 的平分线AO 交BC 于点D,点H 为AO上一动点,过点H 作直线l⊥AO 于H,分别交直线AB、AC、BC 于点N、E、M.( 1 )当直线l 经过点 C 时(如图 2 ),证明:BN =CD ;(2)当M 是BC 中点时,写出CE 和CD 之间的等量关系,并加以证明;(3)请直接写出BN、CE、CD 之间的等量关系.5.如图1,在等腰直角三角形ABC 中,AB=AC,∠BAC=90°,点D 在BC 边上,连接AD,AE⊥AD,AE=AD,连接CE,DE.(1)求证:∠B=∠ACE;(2)点A 关于直线CE 的对称点为M,连接CM,EM.①补全图形并证明∠EMC=∠BAD;②利用备用图进行画图、试验、探究,找出当D,E,M 三点恰好共线时点D 的位置.请直接写出此时∠BAD 的度数,并画出相应的图形.6.在△ABC 中,AB=AC,在△ABC 的外部作等边三角形△ACD,E 为AC 的中点,连接DE 并延长交BC 于点F,连接BD.(1)如图1,若∠BAC=100°,求∠BDF 的度数;(2)如图2,∠ACB 的平分线交AB 于点M,交EF 于点N,连接BN.①补全图2;②若BN=DN,求证:MB=MN.7.在△ABC 中,∠A=60°,BD,CE 是△ABC 的两条角平分线,且BD,CE 交于点F.(1)如图1,用等式表示BE,BC,CD 这三条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小东通过观察、实验,提出猜想:BE+CD=BC.他发现先在BC 上截取BM,使BM=BE,连接FM,再利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和性质证明CM=CD 即可.①下面是小东证明该猜想的部分思路,请补充完整:ⅰ)在BC 上截取BM,使BM=BE,连接FM,则可以证明△BEF 与全等,判定它们全等的依据是;ⅱ)由∠A=60°,BD,CE 是△ABC 的两条角平分线,可以得出∠EFB=°;…②请直接利用ⅰ),ⅱ)已得到的结论,完成证明猜想BE+CD=BC的过程.(2)如图2,若∠ABC=40°,求证:BF=CA.8.在等边△ABC 中,点D 在BC 边上,点E 在AC 的延长线上,DE=DA(如图1)(1)求证:∠BAD=∠EDC;(2)点E 关于直线BC 的对称点为M,连接DM,AM.①依题意将图2 补全;②小姚通过观察,实验提出猜想:在点D 运动的过程中,始终有DA=AM,小姚把这个猜想与同学们进行交流,通过讨论,形成了证明该猜想的几种想法:想法1:要证明DA=AM,只需证△ADM 是等边三角形;想法2:连接CM,只需证明△ABD≌△ACM 即可.请你参考上面的想法,帮助小姚证明DA=AM(一种方法即可)9.已知:△ABC 是等边三角形.(1)如图1,点D 在AB 边上,点E 在AC 边上,BD=CE,BE 与CD 交于点F.试判断BF 与CF 的数量关系,并加以证明;(2)点D 是AB 边上的一个动点,点E 是AC 边上的一个动点,且BD=CE,BE 与CD 交于点F.若△BFD 是等腰三角形,求∠FBD 的度数.10.已知:在△ABC 中,∠ABC<60°,CD 平分∠ACB 交AB 于点D,点E 在线段CD 上(点E不与点C、D重合),且∠EAC=2∠EBC.(1)如图1,若∠EBC=27°,且EB=EC,则∠DEB=°,∠AEC=°.(2)如图2,①求证:AE+AC=BC;②若∠ECB=30°,且AC=BE,求∠EBC 的度数.11.在△ABC 中,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1)如图1,过C 作CE∥AD 交BA 延长线于点E,若F 为CE 的中点,连接AF,求证:AF⊥AD;(2)如图2,M 为BC 的中点,过M 作MN∥AD 交AC 于点N,若AB=4,AC=7,求NC 的长.12.如图,在△ABC 中,AC=BC,∠ACB=90°,D 为△ABC 内一点,∠BAD=15°,AD =AC,CE⊥AD 于E,且CE=5.(1)求BC 的长;(2)求证:BD=CD.13.在Rt△ABC 中,∠ACB=90°,∠A=30°,BD 是△ABC 的角平分线,DE⊥AB 于点E.(1)如图1,连接EC,求证:△EBC 是等边三角形;(2)点M是线段CD上的一点(不与点C,D重合),以BM为一边,在BM的下方作∠BMG=60°,MG 交DE 延长线于点G.请你在图2 中画出完整图形,并直接写出MD,DG 与AD 之间的数量关系;(3)如图3,点N 是线段AD 上的一点,以BN 为一边,在BN 的下方作∠BNG=60°,NG 交DE 延长线于点G.试探究ND,DG 与AD 数量之间的关系,并说明理由.14.已知:如图,在△ABC 中,如果∠A 是锐角,点D,E 分别在AB,AC 上,且∠DCB=求证:BD=CE.15.在△ABC 中,AB>BC,直线l 垂直平分AC.(1)如图1,作∠ABC 的平分线交直线l 于点D,连接AD,CD.①补全图形;②判断∠BAD 和∠BCD 的数量关系,并证明.(2)如图2,直线l 与△ABC 的外角∠ABE 的平分线交于点D,连接AD,CD.求证:∠BAD=∠BCD.1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ABO 为等边三角形,O 为坐标原点,点A 关于y 轴的对称点为D,连接AD,BD,OD,其中AD,BD 分别交y 轴于点E,P.(1)如图1,若点B 在x 轴的负半轴上时,直接写出∠BDO 的度数;(2)如图2,将△ABO 绕点O 旋转,且点A 始终在第二象限,此时AO 与y 轴正半轴夹角为α,60°<α<90°,依题意补全图形,并求出∠BDO的度数;(用含α的式子表示)(3)在第(2)问的条件下,用等式表示线段BP,PE,PO之间的数量关系.(直接写出结果17.(1)老师在课上给出了这样一道题目:如图1,等边△ABC边长为2,过AB边上一点P 作PE⊥AC 于E,Q 为BC 延长线上一点,且AP=CQ,连接PQ 交AC 于D,求DE 的长.小明同学经过认真思考后认为,可以通过过点P 作平行线构造等边三角形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请根据小明同学的思路直接写出DE 的长.(2)【类比探究】老师引导同学继续研究:1.等边△ABC 边长为2,当P 为BA 的延长线上一点时,作PE⊥CA 的延长线于点E,Q 为边BC 上一点,且AP=CQ,连接PQ 交AC 于D.请你在图2 中补全图形并求DE 的长.2.已知等边△ABC,当P 为AB 的延长线上一点时,作PE⊥射线AC 于点E,Q 为(①BC 边上;②BC 的延长线上;③CB 的延长线上)一点,且AP=CQ,连接PQ 交直线AC于点D,能使得DE的长度保持不变.(将答案的编号填在横线上)18.如图,在等边三角形ABC 的外侧作直线AP,点C 关于直线AP 的对称点为点D,连接AD,BD,其中BD 交直线AP 于点E.(1)依题意补全图形;(2)若∠PAC=20°,求∠AEB 的度数;(3)连结CE,写出AE,BE,CE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19.如图1,在△ABC 中,∠A 的外角平分线交BC 的延长线于点D.(1)线段BC 的垂直平分线交DA 的延长线于点P,连接PB,PC.①利用尺规作图补全图形1,不写作法,保留痕迹;②求证:∠BPC=∠BAC;(2)如图2,若Q 是线段AD 上异于A,D 的任意一点,判断QB+QC 与AB+AC 的大小,并予以证明.第10页(共17页)20.如图,在△ABC 中,BA=BC,点D 为△ABC 外一点,连接DA,∠DAC 恰好为25°,线段AD 沿直线AC 翻折得到线段AD′,过点C 作AD 的平行线交AD′于点E,连接BE.(1)求证:AE=CE;(2)求∠AEB 的度数.21.如图①,在△ABC 中,D、E 分别是AB、AC 上的点,AB=AC,AD=AE,然后将△ADE 绕点A 顺时针旋转一定角度,连接BD,CE,得到图②,将BD、CE 分别延长至M、N,使BD,EN=CE,得到图③,请解答下列问题:(1)在图②中,BD 与CE 的数量关系是;(2)在图③中,猜想AM 与AN 的数量关系,∠MAN 与∠BAC 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猜想.22.在等边△ABC 中,点E 在AB 上,点D 在CB 的延长线上,且ED=EC.(1)若点E 是AB 的中点,如图1,求证:AE=DB.(2)若点E 不是AB 的中点时,如图2,试确定线段AE 与DB 的大小关系,并写出证明过程.23.在解决线段数量关系问题中,如果条件中有角平分线,经常采用下面构造全等三角形的解决思路,如:在图1 中,若C 是∠MON 的平分线OP 上一点,点A 在OM 上,此时,在ON上截取OB=OA,连接BC,根据三角形全等判定(SAS),容易构造出全等三角形△OBC 和△OAC,参考上面的方法,解答下列问题:如图2,在非等边△ABC 中,∠B=60°,AD,CE 分别是∠BAC,∠BCA 的平分线,且AD,CE 交于点F,求证:AC=AE+CD.24.如图:在Rt△ABC 中,AB=AC,∠BAC=90°,O 为BC 的中点.(1)写出点O 到△ABC 的三个顶点A、B、C 距离之间的关系;(2)如果点M、N 分别在线段AB、AC 上移动,移动中保持AN=BM,请判断△OMN 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25.如图,△ABC 是等边三角形,△ADC 与△ABC 关于直线AC 对称,AE 与CD 垂直交BC 的延长线于点E,∠EAF=45°,且AF 与AB 在AE 的两侧,EF⊥AF.(1)依题意补全图形.(2)①在AE 上找一点P,使点P 到点B,点C 的距离和最短;②求证:点D 到AF,EF 的距离相等.26.如图,△ABC 中,AB=AC,AD⊥BC 于点D,延长AB 至点E,使∠AEC=∠DAB.判断CE 与AD 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27.已知C 是线段AB 垂直平分线m 上一动点,连接AC,以AC 为边作等边三角形ACD,点D 在直线AB 的上方,连接DB 与直线m 交于点E,连接BC,AE.(1)如图1,点C 在线段AB 上.①根据题意补全图1②求证:∠EAC=∠EDC;(2)如图2,点C 在直线AB 的上方,0°<∠CAB<30°,用等式表示线段BE,CE,DE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28.在等边△ABC 外作射线AD,使得AD 和AC 在直线AB 的两侧,∠BAD=α(0°<α<180°),点B关于直线AD的对称点为P,连接PB,PC.(1)依题意补全图1;(2)在图1 中,求∠BPC 的度数;(3)直接写出使得△PBC 是等腰三角形的α的值.29.在△DEF 中,DE=DF,点B 在EF 边上,且∠EBD=60°,C 是射线BD 上的一个动点(不与点B重合,且BC≠BE),在射线BE上截取BA=BC,连接AC.(1)当点C 在线段BD 上时,①若点C 与点D 重合,请根据题意补全图1,并直接写出线段AE 与BF 的数量关系为;②如图2,若点C 不与点D 重合,请证明AE=BF+CD;(2)当点C 在线段BD 的延长线上时,用等式表示线段AE,BF,CD 之间的数量关系(直接写出结果,不需要证明).30.解决下面问题:如图,在△ABC 中,∠A 是锐角,点D,E 分别在AB,AC 上,且∠A,BE 与CD 相交于点O,探究BD 与CE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小新同学是这样思考的:在平时的学习中,有这样的经验:假如△ABC 是等腰三角形,那么在给定一组对应条件,如图a,BE,CD 分别是两底角的平分线(或者如图b,BE,CD 分别是两条腰的高线,或者如图c,BE,CD 分别是两条腰的中线)时,依据图形的轴对称性,利用全等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的有关知识就可证得更多相等的线段或相等的角.这个问题也许可以通过添加辅助线构造轴对称图形来解决.请参考小新同学的思路,解决上面这个问题.31.如图,在△ABC 中,AB=AC,P 为△ABC 内一点,且∠BAP=70°,∠ABP=40°,(1)求证:△ABP 是等腰三角形;(2)连接PC,当∠PCB=30°时,求∠PBC 的度数.32.如图,在等边三角形ABC右侧作射线CP,∠ACP=α(0<α<60°),点A关于射线CP 的对称点为点D,BD 交CP 于点E,连接AD,AE.(1)求∠DBC的大小(用含α的代数式表示);(2)在α(0°<α≤60°)的变化过程中,∠AEB 的大小是否发生变化?如果发生变化,请直接写出变化的范围;如果不发生变化,请直接写出∠AEB 的大小;(3)用等式表示线段AE,BD,CE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33.如图,在等边△ABC 中,点D 是线段BC 上一点作射线AD,点B 关于射线AD 的对称点为E,连接EC 并延长,交射线AD 于点F.(1)补全图形;(2)求∠AFE 的度数;(3)用等式表示线段AF、CF、EF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34.△ABC 是等边三角形,AC=2,点C 关于AB 对称的点为C',点P 是直线C'B 上的一个动点,连接AP,作∠APD=60°交射线BC 于点D.(1)若点P在线段C'B上(不与点C',点B重合).①如图1,若点P 是线段C'B 的中点,则AP 的长为;②如图2,点P 是线段C'B 上任意一点,求证:PD=PA;(2)若点P 在线段C'B 的延长线上.①依题意补全图3;②直接写出线段BD,AB,BP 之间的数量关系为:.35.等边△ABC 的边长为4,D 是射线BC 上任一点,线段AD 绕点D 顺时针旋转60°得到线段DE,连接CE.(1)当点D 是BC 的中点时,如图1,判断线段BD 与CE 的数量关系,请直接写出结论:(不必证明);(2)当点D 是BC 边上任一点时,如图2,请用等式表示线段AB,CE,CD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3)当点D 是BC 延长线上一点且CD=1 时,如图3,求线段CE 的长.。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一次几何专题复习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一次几何专题复习
介绍
这份文档是为了帮助八年级上学期的学生复几何专题而编写的。
几何是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涉及到图形、尺寸、角度等概念和计算。
通过复这些专题,学生将能够巩固他们的几何知识,并在考试
中取得好成绩。
复内容
这份复资料涵盖了八年级上学期的几何专题。
其中包括以下内容:
1. 点、线、面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2. 平行线和垂直线的判定
3. 三角形的分类和性质
4. 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计算
5. 针对平面图形的计算
6. 正方形和矩形的性质和计算
7. 圆的性质和计算
复方法
为了使复更加高效,学生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1. 阅读教材和课堂笔记,复相关的知识点和公式。
2. 完成练题,巩固对知识的掌握。
3. 与同学一起讨论和解决问题,互相帮助。
4. 使用在线研究资源,如教育网站和手机应用程序,进行互动研究。
总结
通过认真复这份几何专题复资料,学生将能够巩固他们的几何知识,为考试做好准备。
希望学生们能够用心研究,提高自己的数学水平。
人教版初二数学上册期末复习几何综合
13名校期末试题点拨——几何部分题型一:全等三角形与轴对称思路导航全等三角形是初中几何学习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今后学习其他知识的基础。
判断三角形全等的公理有SAS、ASA、AAS、SSS和HL(直角三角形),如果所给条件充足,则可直接根据相应的公理证明,但是如果给出的条件不全,就需要根据已知的条件结合相应的公理进行分析,先推导出所缺的条件,引出相应的辅助线然后再证明。
一、常见辅助线的作法有以下几种:1. 遇到等腰三角形,可作底边上的高,利用“三线合一”的性质解题,思维模式是全等变换中的“对称”;2. 若遇到三角形的中线,可倍长中线,使延长线段与原中线长相等,构造全等三角形,利用的思维模式是全等变换中的“旋转”;3. 遇到角平分线,可以自角平分线上的某一点向角的两边作垂线,利用的思维模式是三角形全等变换中的“对称”,所考知识点常常是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或逆定理;4. 过图形上某一点作特定的平行线,构造全等三角形,利用的思维模式是全等变换中的“平移”或“翻转折叠”;5. 截长法与补短法,具体作法是在某条线段上截取一条线段与特定线段相等,或是将某条线段延长,使之与特定线段相等,再利用三角形全等的有关性质加以说明。
这种作法,适合于证明线段的和、差、倍、分等类的题目。
二、常见模型1.最值问题:“将军饮马”模型;2. 全等三角形经典模型:三垂直模型、手拉手模型、半角模型以及双垂模型等。
三、尺规作图部分地区会考察尺规作图,难点在于构造轴对称图形解决几何问题。
12【例1】 ⑴如下左图,把△ABC 沿EF 对折,叠合后的图形如图所示.若∠A =60°,∠1=95°,则∠2的度数为( )(2013海淀期末)A .24°B .25°C .30°D .35°⑵长为20,宽为a 的矩形纸片(10<a <20),如上右图那样折一下,剪下一个边长等于矩形宽度的正方形(称为第一次操作);再把剩下的矩形如图那样折一下,剪下一个边长等于此时矩形宽度的正方形(称为第二次操作);如此反复操作下去,若在第n 次操作后,剩下的矩形为正方形,则操作停止.当n =3时,a 的值为 .【解析】⑴∵∠A =60°,∴∠AEF +∠AFE =180°-60°=120°, ∴∠FEB +∠EFC =360°-120°=240°,∵由折叠可得:∠B ′EF +∠EFC ′=∠FEB +∠EFC =240°, ∴∠1+∠2=240°-120°=120°, ∵∠1=95°,∴∠2=120°-95°=25°,故选:B .⑵由题意,可知当10<a <20时,第一次操作后剩下的矩形的长为a ,宽为20-a ,所以第二次操作时剪下正方形的边长为20-a ,第二次操作以后剩下的矩形的两边分别为20-a ,2a -20. 此时,分两种情况:①如果20-a >2a -20,即a <403,那么第三次操作时正方形的边长为2a -20. 则2a -20=(20-a )-(2a -20),解得a =12;②如果20-a <2a -20,即a >403,那么第三次操作时正方形的边长为20-a . 则20-a =(2a -20)-(20-a ),解得a =15.典题精练21C'B'FE CBA 第二次操作第一次操作3∴当n =3时,a 的值为12或15. 故答案为:12或15.【例2】 ⑴如图所示,在长方形ABCD 称轴l 上找点P ,使得△P AB 、△PBC 均为等腰三角形,则满足条件的点P 有( ).A .1个B .3个C .5个D .6个【解析】C⑵已知,横线和竖线相交的点叫做格点,P 、A 、B 为格点上的点,A 、B 的位置如图所示,若此三点能够构成等腰三角形,P 点有 种不同的位置? 【解析】12种,如下图所示:【例3】 ⑴ 如图1,在等边三角形ABC 中,AB =2,点E 是AB 的中点,AD 是高,在AD 上找一点P ,使BP +PE 的值最小;⑵ 如图2,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2,E 为AB 的中点,在AC 上找一点P ,使PB +PE 的值最小;⑶ 如图3,⊙O 的半径为2,点A 、B 、C 在⊙O 上,OA ⊥OB ,∠AOC =60°,P 是OB 上一动点,求P A +PC 的最小值;⑷ 如图4,在四边形ABCD 的对角线AC 上找一点P ,使∠APB =∠APD .保留作图痕迹,不必写出作法.图4图3图2图1P DCAOP C BAP E D CB AP E D CBA【解析】 ⑴作点B 关于AD 的对称点,恰好与点C 重合,连接CE 交AD 于一点,则这点就是所求的点P ,故BP +PE 的最小值为223BC BE -=;⑵连接BD ,由正方形对称性可知,B 与D 关于直线AC 对称.连接ED 交AC 于P ,则lD CBA BA4PB +PE 的最小值是225AD AE +=;⑶作A 关于OB 的对称点A ′,连接A ′C ,交OB 于P ,P A +PC 的最小值即为A ′C 的长,∵∠AOC =60°,∴∠A ′OC =120°,作OD ⊥A ′C 于D ,则∠A ′OD =60°,∵OA ′=OA =2,A ′D =3,∴A ′C =23⑶如图4,首先过点B 作BB ′⊥AC 于O ,且OB =OB ′,连接DB ′并延长交AC 于P ,由AC 是BB ′的垂直平分线,可得∠APB =∠APD .B'DA'图4图3图2图1P DCB AO P C B AP E D CB AP E D CBA【例4】 如图1,在ABC △中,2ACB B ∠=∠,BAC ∠的平分线AO 交BC 于点D ,点H 为AO 上一动点,过点H 作直线l AO ⊥于H ,分别交直线AB AC BC 、、于点N E M 、、. ⑴当直线l 经过点C 时(如图2),证明:BN CD =; ⑵当M 是BC 的中点时,写出CE 和CD 之间的等量关 系,并加以证明;⑶请直接写出BN CE CD 、、之间的等量关系.(海淀期末考试)【解析】 ⑴证明:连接ND .∵AO 平分BAC ∠, ∴12∠=∠.∵直线l AO ⊥于H , ∴4590∠=∠=︒. ∴67∠=∠. ∴AN AC =. ∴NH CH =.∴AH 是线段NC 的中垂线. ∴DN DC =. ∴89∠=∠.∴AND ACB ∠=∠.5∵3AND B ∠=∠+∠,2ACB B ∠=∠, ∴3B ∠=∠. ∴BN DN =. ∴BN DC =.⑵如图,当M 是BC 中点时,CE 和CD 之间的等量关系为2CD CE =. 证明:过点C 作'CN AO ⊥交AB 于'N .由(1)可得'BN CD =,'AN AC =,AN AE =. ∴43,'NN CE ∠=∠=.过点C 作CG AB ∥交直线l 于G . ∴42∠=∠,1B ∠=∠. ∴23∠=∠. ∴CG CE =.∵M 是BC 中点, ∴BM CM =.在BNM △和CGM △中, 1,,,B BM CM NMB GMC ∠=⎧⎪=⎨⎪∠=∠⎩∴BNM CGM △≌△. ∴BN CG =. ∴BN CE =.∴''2CD BN NN BN CE ==+=.⑶BN CE CD 、、之间的等量关系:当点M 在线段BC 上时,CD BN CE =+; 当点M 在BC 的延长线上时,CD BN CE =-; 当点M 在CB 的延长线上时,CD CE BN =-.一、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1.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2.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3. 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的乘积等于斜边与斜边上高的乘积,即ab =c h ;4. 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即222c b a =+;5. 在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或含30°的直角三角形三边之比思路导航题型二:直角三角形与勾股定理6为1:3:2);6. 含45°角的直角三角形三边之比为1:1:2. 二、直角三角形的判定 1. 有一个角为90°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2. 两个锐角互余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3.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在以a 、b 、c 为边的三角形中,若222c b a =+,则这个三角形是以c 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4. 一个三角形,如果一边上的中线等于这条边的一半,那么这个三角形是以这条边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例5】 在给定的图形内作一条折线AB 1C 1D 1E ,使AB 1⊥AB ,B 1C 1⊥BC ,C 1D 1⊥CD ,D 1E ⊥DE ,且A ,B ,C ,D ,E ,B 1,C 1,D 1都是格点.EDCBA【解析】D 1C 1B 1EDCBA【例6】 如图,AC =AB ,DC =DB ,∠CAB =60°,∠CDB =120°,E 是AC 上一点,F 是AB 延长线上一点,且CE =BF .典题精练7CE BF C DBF CD BD =⎧⎪∠=∠⎨⎪=⎩∴△DEC ≌△DFB , ∴DE =DF . ⑵CE +BG =EG ,证明:连接DA , 在△ACD 和△ABD 中AC AB AD AD CD DB =⎧⎪=⎨⎪=⎩∴△ACD ≌△ABD , ∴∠CDA =∠BDA =60°,∵∠EDG =∠EDA +∠ADG =∠ADG +∠GDB =60°,∴∠CDE =∠ADG ,∠EDA =∠GDB , ∵∠BDF =∠CDE , ∴∠GDB +∠BDF =60°,即∠GDF =60°图1C AEG BFD8在△DGF 和△DGE 中 DE DF EDG GDF DG DG =⎧⎪∠=∠⎨⎪=⎩∴△DGF ≌△DEG , ∴FG =EG , ∵CE =BF ,∴CE +BG =EG .⑶过C 作CM ⊥AD 交AD 的延长线于M , 在△AMC 和△ABC 中 AMC ABC DAC BAC AC AC ∠=∠⎧⎪∠=∠⎨⎪=⎩∴△AMC ≌△ABC , ∴AM =AB .CM =CB ,由⑴⑵可知:DM +BE =DE , ∵AE =3,∠AED =90°,∠DAB =60°, ∴AD =6,∴DM =AB -6=BE +3-6=BE -3,【例7M 图2DABCE9AC BC ACB BCE DC CE =⎧⎪∠=∠⎨⎪=⎩AC BC ACD BCE CD CE =⎧⎪∠=∠⎨⎪=⎩∴△ACD ≌△BCE (SAS ), ∴AD =BE ,ABCDN F E图2M AC F BMEDN图31011NMDC BA训练1. ⑴如图所示,EFGH 是一个台球桌面,有黑白两球分别置于A B 、两点的位置上,试问怎样撞击黑球A ,经桌面HE EF 、连续反弹后,准确击中白球B ?(写出作法并画图)HGFEAB⑵如图,在锐角△ABC 中,4245AB BAC =∠=,°,BAC ∠的平分线交BC于点D ,M 、N 分别是AD 和AB 上的动点,则BM +MN 的最小值是___________.【解析】 ⑴ 如图所示:分别作点A B ,关于HE EF ,的对称点''A B ,,连结''A B 与HE EF ,交于M N ,两点.折线AM MN NB --就是白球的运动路径.(可由对称证明角度相等,类似于物理中的镜面反射问题) ⑵ 过B 作BE AC ⊥,与AD 交点即为M ,过M 作MN AB ⊥,垂足即为N ,BM MN BE +=,又∵垂线段最短,∴BE 为最短距离,长为4.训练2. 如图,在△ABC 中,AC =BC ,∠ACB =90°. 将△ABC 绕点C 逆时针旋转α角,得到△A 1B 1C ,连结BB 1,设B 1C 交AB 于D ,A 1B 1分别交AB 、AC 于E 、F .⑴ 当090︒<α<︒时,如图1,请在不添加任何线段的情况下,找出一对全等三角形,并加以证明(△ABC ≌△A 1B 1C 除外);⑵ 在⑴的条件下,当△BB 1D 是等腰三角形时,求α;⑶ 当90180︒<α<︒时,如图2,求证:△A 1CF ≌△BCD . (三帆期中)图2图1ABCA 1B 1E F DDFEB 1A 1CBA【解析】 ⑴ 答案不唯一,例如:1ACF BCD △≌△,1B CF ACD △≌△ ⑵ 由题意得111902CB B CBB ∠=∠=︒-α思维拓展训练(选讲)BAEFGHNM B'A'12∴11452DBB ∠=︒-α,又145BDB ∠=︒+α在1BDB △中,只能有11BDB BB D ∠=∠,即190452︒-α=︒+α解得30α=︒⑶ 111CB CA BCD ACF B A =∠=∠∠=∠,,, ∴△A 1CF ≌△BCD .训练3. 已知如图,AB=AC ,PB=PC ,PD ⊥AB ,PE ⊥AC ,垂足分别为D 、E .PEDC B AAB C DEP⑴ 求证:PD=PE ;⑵ 若BP AB =,o 45=∠DBP ,2=AP ,求四边形ADPE 的面积. 【解析】 ⑴ 证明:连接AP ,在ABP △和ACP △中,∵AB =AC ,PB =PC ,AP =AP , ∴ABP △≌ACP △(SSS )∴CAP BAP ∠=∠,AP 是A ∠的平分线; 又∵PD ⊥AB ,PE ⊥AC ,垂足分别为D 、E ∴PD =PE (角平分线上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⑵ 解:∵PD ⊥AB ,o 45=∠DBP , ∴BDP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设x DP =,则x BP ⋅=2,在直角ADP △中,由勾股定理()[]42122=++x x ,整理得:()42242=+x ,2222+=x .∴四边形ADPE 的面积=2⨯ADP △的面积 =()()22222121=+⋅+=+x x训练4. ⑴如图,等腰直角三角形ABC 分别沿着某条直线对称得到图形b 、c 、d .若上述对称关系保持不变.平移ABC ∆,使得四个图形能够拼成一个重叠且无缝隙的正方形,此时点C 的坐标和正方形的边长为( )13(海淀期末)A .11222⎛⎫- ⎪⎝⎭,, B .(11)2-,,C.(11)-, D.1122⎛⎫- ⎪⎝⎭,⑵如图,△ABC 中,AB =BC ,∠B =120°,AB 的垂直平分线交DC 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 【解析】 ⑴ D ⑵ 连结BD ,证90DBC ∠=︒,可得12AD DC =14【练习1】 ⑴如图,正方形纸片ABCD 的边长为1,M ,N 分别是AD 、BC 边上的点,将纸片的一角沿过点B 的直线折叠,使点A 落在MN 上,落点记为A ',折痕交AD 于点E .若M 、N 分别是AD 、BC 边的中点, 则A N '=_________;若M 、N 分别是AD 、BC 边上距DC 最近的n 等 分点(2n ≥,且n 为整数),则A N '=_________(用含有n 的式子表示)(北京中考)⑵如图,D 为ABC △内一点,CD 平分ACB ∠, BD CD ⊥,A ABD ∠=∠, 若5AC =,3BC =,则BD 的长为( ) A .1 B .1.5 C .2 D .2.5【解析】 ⑴32,21n n-(2n ≥,且n 为整数)⑵ A (提示:延长BD )【练习2】 如图,ABC △是等腰三角形,AB AC =,AD 是角平分线,以AC 为边向外作等边三角形ACE ,BE 分别与AD 、AC 交于点F 、点G ,连接CF .⑴ 求证:FBD FCD ∠=∠;⑵ 若1FD =,求线段BF 的长. (实验期末) 【解析】 ⑴ ∵AB AC =,AD 是角平分线∴AD BC ⊥,D 是BC 中点 ∴BF CF =∴FBC FCB ∠=∠⑵ ∵AB AC =,∴ABC ACB ∠=∠∵FBC FCB ∠=∠,∴ABE ACF ∠=∠ 由题意AB AE AC CE === ∴ABE AEB ACF ∠=∠=∠ ∴60EFC CAE ∠=∠=° ∴60BFD CFD ∠=∠=° ∴22BF FD ==复习巩固DCB AG FEDCB A。
(完整word版)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几何总复习
一、选择题 :1、.以以下图形是轴对称图形的有〔〕A:1个B:2个C:3个D:4个2、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18cm,其中一边长为4cm,其他两边长分别为〔〕A4cm 10cmB. 7cm,7cmC4cm10cm 或 7cm,7cm D.无法确定3、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是50。
,那么别的两个角的度数分别是()〔A 〕65°,65°.〔B〕 50°,80°〔C〕 65°,65°或50°,80°. 〔D〕50°,50°. 4、如图,MB ND,MBA NDC ,以下条件中不能够判断△ ABM≌△ CDN 的是〔〕〔A〕M N 〔B〕 AB CD 〔C〕 AM CN 〔D〕 AM ∥ CN M NA CB D5、如图 , 在三角形 ABC中, ∠ C=90,AC=4cm,AB=7cm,AD均分∠ BAC交 BC于点 D,DE⊥AB于点 E,那么 EB的长是〔〕A. 3cm, D.不能够确定6、如图,一块三角形的玻璃打碎成了三块,某同学要到玻璃店配一块与此玻璃同样形状、大小完满同样的玻璃,最省事的方法是带哪一块去( )A. ①B.②C.③D.不能够确定7、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 关于某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必然能够重合 ;B. 两个全等的三角形必然关于某直线对称;C.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最少有一条 ;D.长方形是轴对称图形8、以下两点是关于 x 轴对称的点是 ()A(-1,3)和 (1,-3)B. (3,-5)和 (-3,-5)C(-2,4)和(2,-4)D.(5,-3)和 (5,3 )9、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 7cm,另一边长 5cm,那么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A.12cm;B.17cm;C.19 cm;或 19cm10、假设∠ AOP=∠ BOP=15°,PC∥OA,PD⊥OA,PC=4,那么PD=〔〕A 4B 3C 2D 111、如图,⊿ ABC中边 AB的垂直均分线分别交BC、AB于点 D、E,AE=3, ⊿ ADC1的周长为 9 ㎝,那么⊿ ABC 的周长〔 〕A10㎝ B12 ㎝ C15 ㎝ D17㎝12、如图:数轴上表示 1,2的对应点分别为A,B ,点 B 关于点 A 的对称点为 C ,那么点 C 表示的数是〔 〕A2-1 B1-2C2-2D2-2BCC PDOAC A BBADE13、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为 4cm ,另一边为 8cm ,那么它的周长是〔 〕 A16㎝ B20㎝ C12 ㎝ D 16 ㎝或 20㎝ 14、以下说法: ①一条直角边和斜边上的高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②有两条边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③假设两个直角三角形面积相等, 那么它们全等④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
E
D
A
B
C
初二上学期期末几何复习一
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如图,BD 是ABC ∆的角平分线,BC DE //,DE 交AB 于E ,若BC AB =,则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
A .AC BD ⊥
B .EDA A ∠=∠
C .BC A
D =2
D .ED B
E = 2.如图,ABC ∆是等边三角形,点D 在AC 边上,︒=∠35DBC , 则ADB ∠的度数为( )
A .︒25
B .︒60
C .︒85
D .︒95
3.和三角形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的点是( )
A .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
B .三边中线的交点
C .三边上高所在直线的交点
D .三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4.一个三角形任意一边上的高都是这边上的中线,•则对这个三角形的形状最准确的判断是( )
A .等腰三角形
B .直角三角形
C .正三角形
D .等腰直角三角形
5.黄瑶拿一张正方形的纸按下图所示沿虚线连续对折后剪去带直角的部分,然后打开后的形状是( )
A .
B .
C .
D .
6.如图,△ABC 中,AD ⊥BC 于D ,BE ⊥AC 于E ,AD 与EF 交于F ,若BF=AC ,那么∠ABC 等于( )
A .45°
B .48°
C .50°
D .60°
6题图 7题图 8题图
7.如图,△ABC 中边AB 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BC 、AB 于点D 、E ,AE=3cm ,△ADC•的周长为9cm ,则△ABC 的周长是( )
A .10cm
B .12cm
C .15cm
D .17cm
8.如图,△ABC ≌△DEF ,DF 和AC ,FE 和CB 是对应边.若∠A=100°,∠F=47°,则∠DEF 等于( )
A .100°
B .53°
C .47°
D .33°
B C
D
E
O
9.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内角度数为100°,则它的顶角的度数为 ( )
A .40°
B .80°
C .100°
D .40°或100°
10.如图,等腰直角三角形ABC 分别沿着某条直线对称得到的图形b 、c 、d .若上述对称关系保持不变,平移△ABC ,使得四个图形能够拼成一个不重叠且无缝隙的正方形,此时点C 的坐标和正方形的边长为( )
A .⎪⎭⎫ ⎝⎛-2121,,2
B .()11-,,2
C .()11-,,2
D .⎪⎭
⎫
⎝⎛-2121,,2
二、填空题
11.在ABC Rt △中,90C ∠=,AD 是CAB ∠的角平分线,DE AB ⊥于点E .若
CD =4cm ,则DE = cm.
12.如图,立柱BC 垂直于横梁AD ,BC=8米,∠A=30°,则斜梁AB= 米.
12题图 13题图 15题图
13.如图,DB=EC ,若ΔCBD ≌ΔBCE ,可以添加的条件是 .(填写一个条件即可) 14.已知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a 度,则每个底角可表示为 度. 15.如图,把一个长方形ABCD 沿AE 对折点B 落在F 点,EF 交AD 于点G ,如果∠BEA =38°,
则∠EGA 的度数为__________度. 16.在△ABC 中,AD 平分∠CAB 交BC 于D ,DE ∥BA 交AC 于E ,EF 平分∠CED 交BC 于F ,FG ∥BA 交AC 于G ,依照这样的规律做下去形成图1中的四条线段.图2 至 图4是将图1利用对称的方法得到的,其中31,BH AK +=且3BH AK -=,则图4中实线的长度和为 .
图1 图2 图3 图4
三、解答题
17.如图,点D 、E 在△ABC 的BC 边上,AB=AC ,BD=CE.求证:AD=AE. 证明:
18.已知:如图,ABC Rt △中,∠A =90°,∠B = 5.22,DE 是BC 的垂直平分线交AB
于D 点.求证:AD =AC . 证明:
19.已知:如图,∠AOB 及M 、N 两点.请你在∠AOB 内部找一点P 使它到角的两边和到
点M 、N 的距离分别相等(保留作图痕迹). 解:
A
20.求证:等腰三角形两腰上的高的交点到底边两端的距离相等.
21.如图,要在河边修建一个水泵站,分别向张庄、李庄送水,修在河边什么地方,可使所用的水管最短?(请通过你所学的知识找出这个地点的位置)(6分)
22.如图,已知∠ACB=90°,点D是AB上一点,若DB=DC.
求证:点D是AB的中点.
证明:
23.如图,在△ABC中,∠ACB=90°,CE⊥AB于点E,AD=AC,AF平分∠CAB•交CE于点F,DF的延长线交AC于点G,求证:(1)DF∥BC;(2)FG=FE.
24.已知:如图,△ABC和△DEF都是等腰直角三角板,∠BAC=90°,∠EDF=90°.
(1)请你利用这两块三角板画出BC的中点(用示意图表示);
(2)当我们把△DEF的顶点E与A点重合时,使ED、EF与BC相交,设交点为P、G(点
P在点G的左侧),你能否证明BP+CG与PG的关系,请你完成自己的证明.解:(1)
(2)
25.如图,ABC ∆中,AC AB =,AM 是BC 边上的中线,点N 在AM 上,求证NC NB =.
26.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90B ,AB DE //,DE 交BC 于E ,交AC 于F ,BC DE =,︒=∠=∠30ACB CDE 。
(1)求证:FCD ∆是等腰三角形; (2)若4=AB ,求CD 的长。
27.如图,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H ,G 分别在AC ,AB 上,且BD HD =.
(1)求证:B ∠与AHD ∠互补;
(2)若︒=∠+∠1802DGA B ,请探究线段AG 与线段AH 、HD 之间满足的等量关系,并加以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