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知识汇总字词句文学常识

合集下载

小学语文知识点最全总结

小学语文知识点最全总结

小学语文知识点最全总结一、文字教育1.汉字的起源和发展2.甲骨文的意义和特点3.汉字的基本构造和结构4.汉字的字形和字音5.汉字的识读、书写和运用二、词语运用1.词语的构成和分类2.同义词、反义词和近义词的辨析3.词性和词义的理解及运用4.词语的联想和联络5.词语的衍生和派生6.词语的识别、辨析和修改三、句子的理解和运用1.句子的结构和要素2.句子的种类和特点3.句子的语法功能和语序4.句子的连接成分和连接方式5.句子的转述、变换和组成6.句子的理解、运用和改写7.句子的表达技巧和修辞手法8.句子的审美效果和文学作用四、篇章阅读和鉴赏1.文段的主旨和段落的结构2.文章的体裁和文体特点3.情节的推理和转折4.人物的塑造和形象描写5.语言的生动和感染力6.文章的语境和文化意义五、作文能力的培养1.字词的积累和运用2.句型的变化和巧妙搭配3.表达方式的多样和灵活4.结构的合理和条理清晰5.修辞手法的运用和提升6.情感的表达和感染力7.文章的规范和审美效果六、阅读能力的培养1.解读阅读提示和阅读题目2.掌握关键词和关键句3.提炼主旨和理清逻辑关系4.分析推理和概括归纳5.和理解文化背景和时空背景6.预测推断和评析作品价值七、口语表达和听说能力的培养1.语音语调的准确和流畅2.语速和语音的节奏感3.语言规范和文明礼貌4.语言表达的清晰和连贯5.内容的生动和有趣性6.口头语和修饰性词语的运用八、语言常识和语言规范1.语言文字的演变和变异2.语言的地域差异和个体差异3.语言的文化意义和社会功能4.语言的错误表达和问题解决5.语言规范和语法准确6.语言的文明修养和平等尊重以上是小学语文知识点的一个概括性总结。

小学语文学科内容非常广泛,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来全面掌握。

希望这个总结对您有所帮助。

整个小学语文知识点总结

整个小学语文知识点总结

整个小学语文知识点总结语文是小学生学习的一门重要课程,它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载体,通过学习语文,小学生可以了解中华文化、历史、传统习俗以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

下面将对小学语文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便于小学生系统地学习和掌握。

一、语文基础知识1. 汉字知识汉字是中国语文的文字符号,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需要掌握基本汉字的读写,了解部首笔画,学习汉字的造字构造,学习汉字的基本笔画和结构。

在学习过程中,可以通过写字练习、听写、识字游戏等活动进行巩固和提高。

2. 词语知识词语是语言的基本单位,是由一个或几个字组成的有意义的独立语言单位。

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需要掌握基本词语的读写,了解词语的构词规律和意义,学习词语的拼音和词性。

通过丰富多样的词语练习,小学生可以提高词语的认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3. 句子知识句子是语言表达的基本单位,是由一定句法规则构成的语言单位。

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需要掌握基本句子的成分和结构,了解句子的种类和句子成分的功能,学习句子的读写和变换。

通过句子练习和语法巩固,小学生可以提高句子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4. 段落知识段落是语言表达的组织单位,是由一定内容和结构组成的独立语言单位。

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需要掌握基本段落的结构和组织方式,了解段落的功能和语言特点,学习段落的读写和整合。

通过段落练习和写作训练,小学生可以提高段落的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阅读能力培养1. 课文阅读课文是教材中的语言材料,是学生认知和学习的基本载体。

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需要掌握课文的理解和表达,了解课文的主题和情节,学习课文的朗读和背诵。

通过课文阅读和理解训练,小学生可以提高课文的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

2. 阅读理解阅读理解是对语言材料进行理解和运用的能力,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

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需要掌握阅读理解的基本方法和技巧,了解阅读题的要求和类型,学习阅读理解的答题技能和思考能力。

整个小学六年级语文知识点

整个小学六年级语文知识点

小学六年级语文知识点主要包括文学常识、汉字常识、古代文化常识、现代文化常识、作文写作等方面的内容。

下面将逐个详细介绍这些知识点。

一、文学常识:1.古代文学常识:了解古代文学作品和古代文学家,如《论语》、《诗经》、《孟子》、孔子、屈原等。

2.现代文学常识:了解现代文学作品和现代作家,如鲁迅、郭沫若、巴金等。

3.著名文学作品:了解一些著名的文学作品,如《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等。

二、汉字常识:1.汉字的起源和发展:了解汉字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汉字的组成:了解汉字的构造和基本组成部分,如字根、偏旁等。

3.字义和字音:了解汉字的意义和发音规则。

4.汉字的书写:掌握汉字的正确书写方法和基本书写规范。

三、古代文化常识:1.中国传统节日: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2.中国传统习俗:了解中国的传统习俗,如尊师重教、尊老爱幼、守时守信等。

3.中国传统艺术:了解中国的传统艺术形式,如京剧、中国画、国画、民间音乐等。

四、现代文化常识:1.中国地理:了解中国的地理特征和地理分区,如黄河、长江、高山、大海等。

2.世界地理:了解世界的地理特征和地理分区,如亚洲、欧洲、非洲等大洲。

3.科技发展:了解一些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如汽车、电脑、手机等现代科技产品。

五、作文写作:1.书写规范:掌握基本的书写规范,如纸张摆放位置、字的大小、书写的工整等。

2.作文表达:学会用简洁、清楚、有条理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

3.作文写作技巧:学会运用一些写作技巧,如比喻、排比、对偶等,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以上是小学六年级语文知识点的主要内容,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学习和掌握,可以提高语文素养,提高阅读、写作、思维等综合能力。

小学语文全部的知识点归纳

小学语文全部的知识点归纳

小学语文全部的知识点归纳语文是小学生学习的一门重要学科,其中包含了丰富的知识点。

在此将小学语文的全部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为同学们提供一个全面的学习参考。

一、文字基础知识1. 汉字的起源和发展2. 汉字的基本构造和笔画3. 汉字的书写规范和写字技巧4. 常用字的读音和写法5. 汉字的组词和词义辨析二、词语运用1. 词语的辨析和用法2. 成语的来源和用法3. 常用俗语和谚语的意义和用法4. 常见词组和固定搭配的应用三、语法知识1. 词性和词类的认识与区分2. 词语的构词法和派生3. 单词的屈折变化和词形变化规则4. 句子的基本成分和句式变化5. 句子的否定与疑问6. 语法规则在写作中的应用四、古代文学1. 古诗词的欣赏和鉴赏2. 古文的理解和解读3. 唐诗宋词的背诵和默写4. 古代文学名著的阅读与感悟五、现代文学1. 现代文学的类别和风格2. 现代散文和小说的阅读与理解3. 现代作家及其代表作品的欣赏和评析4. 现代文学作品的写作与创作六、修辞和修辞手法1. 修辞的定义和作用2. 常见的修辞手法及其应用3. 修辞手法在文章中的效果与运用七、写作技巧和表达能力1. 文章的结构和段落的写作2. 写作中的标题和开头的设计3. 修辞手法在写作中的应用4. 文章的逻辑和连贯性5. 语言的生动和形象的描写八、阅读理解和鉴赏能力1. 文章的主旨和中心思想的把握2. 文章细节的理解和归纳3. 文章的文体特点和修辞手法的分析4. 文章的价值观与人生哲理的思考九、口语表达和朗读技巧1. 口语交际中的礼仪和技巧2. 口语表达中的语言准确和流利性的培养3. 语音、语调和语气在口语表达中的作用4. 朗读技巧和语感的培养综上所述,以上就是小学语文全部的知识点的归纳总结。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和掌握这些知识点,在语文学习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我们才能在语文学科中展现出自己的才华和魅力。

祝愿同学们在语文学习上取得更大的进步!。

小学语文知识大全(建议收藏)(45页)

小学语文知识大全(建议收藏)(45页)

小学语文知识大全第一部分:基础知识一、汉语拼音汉语拼音是学习汉语的基础,它包括声母、韵母和声调。

声母是汉语拼音中的辅音,韵母是汉语拼音中的元音。

声调是汉语拼音中的音高变化,用来区别不同的汉字。

二、汉字书写汉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书写汉字是学习汉语的重要环节。

汉字书写要求规范、工整、美观,要注意笔画的顺序和结构。

三、词语词语是语言中最基本的表达单位,它由一个或多个汉字组成。

词语的学习包括词语的意思、用法和搭配等。

四、句子句子是语言中的基本单位,它由词语组成,能够表达完整的意思。

句子的学习包括句子的结构、成分和用法等。

五、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是运用各种语言技巧,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的方法。

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

六、文学常识文学常识包括作者、作品、文学流派、文学史等方面的知识。

学习文学常识有助于提高文学素养,培养审美能力。

七、写作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感情、观点和见解的过程。

写作能力的培养包括写作技巧、写作方法和写作实践等方面。

八、阅读阅读是获取知识、提高素养的重要途径。

阅读能力的培养包括阅读技巧、阅读方法和阅读实践等方面。

小学语文知识大全第一部分:基础知识一、汉语拼音汉语拼音是学习汉语的基础,它包括声母、韵母和声调。

声母是汉语拼音中的辅音,韵母是汉语拼音中的元音。

声调是汉语拼音中的音高变化,用来区别不同的汉字。

二、汉字书写汉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书写汉字是学习汉语的重要环节。

汉字书写要求规范、工整、美观,要注意笔画的顺序和结构。

三、词语词语是语言中最基本的表达单位,它由一个或多个汉字组成。

词语的学习包括词语的意思、用法和搭配等。

四、句子句子是语言中的基本单位,它由词语组成,能够表达完整的意思。

句子的学习包括句子的结构、成分和用法等。

五、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是运用各种语言技巧,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的方法。

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

六、文学常识文学常识包括作者、作品、文学流派、文学史等方面的知识。

小学语文知识点大全

小学语文知识点大全

小学语文知识点大全语文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门学科,它涉及到我们的阅读、写作、表达能力等方面。

对于小学生来说,语文知识的掌握至关重要。

下面将为大家整理一份小学语文知识点大全,希望对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能起到辅助作用。

一、词语运用1. 词的分类: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代词、数词、量词、连词、介词、语气词等。

2. 词义辨析:近义词、反义词、形近词的区别及正确使用。

3. 词语搭配:正确搭配词语,避免搭配错误或称谓不当的情况。

二、语法知识点1. 句子的分类: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等,以及它们的基本结构和特点。

2. 时态的正确使用:现在时、过去时、将来时等。

3. 语序的正确排列:主谓宾、定状补等词语的搭配和位置。

4. 语法规则:主谓一致、形容词和副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等。

三、成语和俗语1. 成语的意思及用法:各类成语的意义、出处及在句子中的使用方法。

2. 俗语的意思及用法:习惯用语和口头禅的意义、背景和使用上的注意事项。

四、阅读理解与写作1. 阅读理解:阅读文章后回答问题,理解文章的主旨、细节、推理等。

2. 写作常识:书写规范、字数要求、段落结构等。

3. 练习写作: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常见写作体裁的要素及写作技巧。

五、文言文1. 文言文的特点:文言文的形式、词汇、句法结构等。

2. 文言文阅读:通过阅读文言文,理解其中的意思,包括词义、句法、修辞手法等。

3. 文言文写作:根据题目写文言文,使用正确的文言文词汇和句式。

六、写作技巧和修辞手法1. 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认识并学会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丰富文章表达。

2. 表达技巧: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和表达方法,使文章更具有表现力和吸引力。

七、作文技巧1. 题目的选择:选择适合自己的题目,注重选择与自己经验和思考相关的题目。

2. 提纲的拟定:根据题目,做好提纲,确保文章的逻辑性和条理性。

3. 开头结尾的写法:注意开头的吸引力和结尾的总结和升华。

小学语文知识要点总结

小学语文知识要点总结

小学语文知识要点总结一、小学语文知识要点总结语文是小学生的重要学科之一,它不仅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还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为了帮助小学生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以下是小学语文知识要点的总结。

一、文字、词语、句子的认识1. 文字是人们交流思想、感情的符号系统,由汉字、字母等组成。

2. 词语是语言的基本单位,由一个或多个字组成,能够独立使用或构成句子的成分。

3. 句子是表达完整意思的一组词,它由主语、谓语和宾语等成分构成。

二、拼音与拼读1. 汉字的发音可以通过拼音来表示。

拼音是汉字的音标。

2. 标准普通话共有23个声母、24个韵母、4个声调。

3. 学会拼音可以帮助小学生准确发音、正确拼写单词。

三、字音与字形1. 字音是字的发音,一个汉字可能有多个不同的字音。

2. 字形是字的书写形式,每个汉字都有独特的字形。

四、词形与词义1. 词形是指词语的不同形式,包括单数、复数、动词的不同时态等。

2. 词义是指词语的意义,一个词可能有多个意思。

五、词类与词性1. 名词是指表示人、事物的名称,可以用来做主语、宾语等。

2. 动词是指表示人或物的动作、变化、状态的词,可以用来做谓语。

3. 形容词是指表示人或物的性质、状态的词,可以用来修饰名词。

4. 副词是指修饰动词、形容词或其他副词的词,可以用来表示时间、地点、程度等。

5. 介词是指用来表示名词与其他成分之间的关系的词。

6. 连词是指用来连接词与词、句与句的词。

六、词语搭配与惯用语1. 词语搭配是指特定的词语或短语经常出现在一起,具有一定的搭配习惯。

2. 惯用语是指在一定语境下,具有特殊意义的固定词组。

七、造句与作文1. 造句是指运用所学词语和语法规则,自己创造句子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2. 作文是指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意见、观点、感受的文体。

八、语法与修辞1. 语法是语言的规则,包括词的搭配、词序等。

2. 修辞是指运用语言技巧增强表达的艺术,包括比喻、夸张、反问等。

小学语文文学常识集全

小学语文文学常识集全

小学语文文学常识集全
一、文学史
1、古代文学:主要包括古代中国文学、古代外国文学。

2、中国古典文学:经典文学、古典诗歌、古典小说、古典戏曲。

3、近现代文学:现代文学、近现代文学、民国文学、现当代
文学。

二、文学体裁
1、诗歌:诗、词、曲、绝句、律诗、古诗、近体诗、韵文、
藏头诗。

2、散文:小品文、游记、应用文、报告文、说明文、记叙文、议论文。

3、小说:古典小说、现代小说、影视小说、网络小说、童话
故事。

三、文学理论
1、文学创作:文学创作的基本原则、文学创作的技巧及技法、文学创作的艺术表现。

2、文学批评:文学批评的方法、文学批评的基本原则、文学
批评的科学性。

3、文学研究:文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文学研究的科学性、文
学研究的实践性。

小学语文全部的知识点总结

小学语文全部的知识点总结

小学语文全部的知识点总结一、字词句篇1. 字的认读:认读汉字,包括常见的基本汉字和生词。

学会使用拼音及部首方法认读生词。

了解几种书写体字形。

2. 字的造词:认识部首、偏旁,了解构词法与偏旁部首的意义。

3. 字的造句:认识一些常见的交际用语,学会用熟词生造句。

4. 词的分类:认识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代词等,并能正确认识、使用。

5. 词的运用:学会用正确的词语排列成语言文字。

并用不同的词语表达相同的意思,了解词语有音、义、形三种功能。

6. 词的辨别:学会辨别词语的音、形和义的差异。

学会用相同的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中表达不同的意义。

7. 句的分类:分为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祈使句。

了解并遵守句子结构的基本语法规律。

8. 句的衔接:认识标点符号,学会掌握正确的标点符号使用方法。

二、阅读篇1. 字的识记:车卡转儿,磁帖淋眠。

学会利用字形、拼音、词语于句子记忆汉字。

2. 阅读的技能:认识有关阅读的一些基本技巧。

如快速阅读、分段阅读等。

3. 阅读的理解:读懂一些简单的篇章、小说,学会用自己的话概括其大意。

4. 阅读练习:在阅读中提高阅读速度与表达能力。

5. 识记写:学会认识一些常见的词汇。

6. 默写:巧记方法,需要大量词语素材。

7. 朗读:学会规范地用正确的语音读出小文章,篇章。

8. 识写炼:帮助学生提高识写汉字的速度。

三、语法篇1. 名词的分类:学会辨别人、地、物、时间、数量、处所等名词。

2. 名词的数:学会辨别单、复数名词,并学会变换。

3. 形容词、数词:学会认识形容词的性、数、法。

数词的顺序等。

4. 动词:辨别行为动词和状态动词,了解动词的时态和语态。

5. 代词、副词:辨别人称代词和物主代词等,了解副词的作用。

6. 语法规则:学会正确地运用语法规则,使语言表达准确。

7. 语法运用:从题材、内容、角度等方面理解学文的基本含义,能明确语言的基本功用。

8. 听说表:学会用规范的语音吐字,运用语言表达思想。

中小学语文必考知识点归纳

中小学语文必考知识点归纳

中小学语文必考知识点归纳中小学语文课程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思维能力和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

以下是中小学语文必考知识点的归纳:1. 汉字知识:- 汉字的构造:象形、指事、会意、形声。

- 汉字的笔画和笔顺。

- 常见的偏旁部首及其意义。

2. 词语知识:- 词语的构成:单纯词、合成词。

- 成语的来源、意义和用法。

- 近义词、反义词的辨析。

3. 句子知识:- 句子成分: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 句式: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 复句的类型:并列、递进、选择、转折、因果等。

4. 修辞手法:- 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等常见修辞手法的运用和辨析。

5. 文学常识:- 古典文学名著的作者、内容、主题和艺术特色。

- 现代文学作品的作者和主要思想。

6. 古诗词鉴赏:- 古诗词的基本知识:韵律、平仄、对仗等。

- 古诗词的意境、情感和艺术特色。

7. 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的句式结构和语法特点。

- 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 文言文的翻译技巧。

8. 现代文阅读:- 理解文章的主旨大意。

- 分析段落结构和文章的层次。

- 鉴赏文章的语言特色和表现手法。

9. 写作技巧:- 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不同文体的写作方法。

- 写作中的逻辑性和条理性。

- 写作中的创新思维和个性化表达。

10. 文化素养:-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

- 国内外重要节日和习俗的了解。

- 阅读习惯的培养和文化素养的提升。

通过系统地学习和掌握这些知识点,学生不仅能够在语文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更能在日常生活中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素养。

小学语文基础知识点总结归纳

小学语文基础知识点总结归纳

小学语文基础知识点总结归纳语文作为小学生最主要的学科之一,在基础知识点的掌握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小学语文基础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以帮助小学生系统地理解和记忆这些知识点。

一、字词句段篇章1. 字:字是语言的最小单位,由笔画组成。

汉字的基本结构有横、竖、撇、捺和点等。

学习汉字时,需要掌握字的基本笔顺,并通过识字练习提高字的识别能力。

2. 词:词是连成一体,能单独使用并有意义的最小语素单位。

词具有词义和词性,其中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是常见的词性。

词的运用需要关注词义搭配和用词准确性。

3. 句:句是具有主谓结构的语言表达单位。

句子的结构包括: 主语+谓语、主谓宾结构、主谓表结构等。

学习句子时,要注意句子成分的搭配和句子的语序。

4. 段:段是由句子组成的一篇完整的语言表达单位。

段落的内容应该具有一定的主题思想,并通过合适的过渡词来连接各个句子。

5. 篇章:篇章是由段组成的更大的语言表达单位。

篇章通常包括引子、主体和结尾,各部分之间要有明确的逻辑关系和衔接。

二、识字与阅读1. 识字:识字是学习语文的基础,小学生应通过多种方式提高自己的识字能力。

可以通过字词卡片、识字软件等方式,扩大自己的识字量。

2. 阅读理解:阅读理解是理解文本内容的能力,小学生应培养阅读理解的能力。

在阅读过程中,可以通过快速浏览、提问与回答、总结归纳等方法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三、语义与词语运用1. 词义辨析:学习词义辨析,要理解词语的准确含义,并且能够区分近义词与反义词之间的区别。

2. 词语运用:词语运用包括词语的搭配、用词的准确性等。

学生需要通过大量的阅读和写作练习,掌握不同语境下词语的正确运用方法。

四、句法与语法1. 句子结构:句子结构是句子的基本组成方式,包括简单句、并列句、复合句等。

学生需要了解不同句子结构的特点,并能够正确运用。

2. 语法知识:语法知识是语言表达的规则和要求。

学生需要掌握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的基本用法,并能够正确运用。

部编小学语文知识点总结

部编小学语文知识点总结

部编小学语文知识点总结一、字词语法1、字的认读2、词的使用3、词语的搭配4、词义辨析二、句子成分1、主谓宾2、定语、状语、补语3、名词性从句4、虚拟语气三、成语俗语1、成语的使用2、成语故事3、常用俗语四、阅读理解1、阅读文章2、了解文章内容3、短文写作五、修辞手法1、比喻2、拟人3、排比4、夸张六、作文表达1、写记叙文2、写议论文3、写说明文七、诗词赏析1、古代诗词2、现代诗词3、经典诗词鉴赏八、现代文阅读1、新闻阅读2、科普文章3、短篇小说以上是小学语文的主要知识点总结,每个知识点都包含着丰富的内容。

要想学好语文,就必须细心学习每一个知识点,掌握每一个技巧。

接下来,我们就逐一介绍这些知识点。

一、字词语法1、字的认读汉字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是语文学习的基础。

小学生要学会认读常见的汉字,积累一定的字汇量。

在学习过程中,可以通过多读多写,多认字识词的方式来提高字的认读能力。

2、词的使用词是表达意思的基本单位,掌握好词的使用是写作的基础。

在语文学习中,要多积累词汇,学会正确地搭配词语,使自己的文章表达更加准确、生动。

3、词语的搭配词语的搭配是语文学习中的重点,不同的词语搭配可以表达不同的意思,而且有些词语是不能随意搭配的,要根据上下文来选择合适的词语搭配。

4、词义辨析在语文学习中,有些词语的意思很相近,但用法不同,学生需要能够准确地加以区分。

比如“爱护”和“保护”、“坚强”和“强壮”等。

学生需要通过大量的阅读积累词的用法和意义,逐步达到灵活运用的程度。

二、句子成分1、主谓宾主谓宾是句子的基本成分,主语说明谁做了动作,谓语说明做了什么动作,宾语说明动作的对象。

这是每个句子都必须包含的成分。

2、定语、状语、补语定语、状语、补语是句子的修饰成分,它们可以让句子更加丰富、生动。

定语是对名词进行修饰,状语是对动词进行修饰,补语是对主语或宾语进行的补充说明。

3、名词性从句名词性从句是一个句子在另一个句子中作名词用,可以对名词进行进一步的解释或说明。

小学语文知识点大全:字、词、句、修辞、古诗、常识

小学语文知识点大全:字、词、句、修辞、古诗、常识

小学语文知识点大全:字、词、句、修辞、古诗、常识一、汉语拼音1、掌握23个声母: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 z c s zh ch sh r y w2、掌握24个韵母:1) 单韵母:a o e i u ü2) 复韵母8个:ai ei ui ao ou iu ie üe3) 鼻韵母分为前鼻音和后鼻音。

前鼻音为:an en in un ün ;后鼻音为:ang eng ing ong 。

3、特殊韵母:er 它不能和声母相拼,只单独作为字音。

4、整体认读音节16个:zi ci si zhi chi shi ri yi yu wu ye yue yin yun yuan ying5、标调:a o e i u ü,标调时按顺序,iu并列标在后,i上标调去掉点;ü 与j q x y相拼时去两点,如ju qu xu yu 。

6、字母表: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7、隔音符号:以a o e 开头的音节紧跟在其它音节后面时,音节的界限容易发生混淆,因此音节间要用隔音符号( )隔开。

如海鸥hǎi ōu汉字一、汉字结构独体字:天、木左右结构:说、你上下结构:忠、秀左中右结构:谢、做上中下结构:意、喜全包围结构:国、园半包围结构:同、凶品字结构:森、晶二、查字典1、音序查字法。

如:鼎dǐng,先在“拼音音节索引”中找出音序(D),再查找音节(ǐng)及所对应的页码。

2、部首查字法。

如查“挥”字,先在“部首目录”中找到(扌),再找到部首所对应的“检字表”页码,在“检字表”相应部首下及剩余笔画数(6画)下找到要查的字及正文页码。

3、数笔画查字法。

在阅读中遇到不知读音,又很难确定部首的字,就只能用数笔画的方法来查了。

小学语文知识汇总字词句文学常识

小学语文知识汇总字词句文学常识

一、字词句:1、提供(gōng)口供(g?ng)商贾(gǔ)桎梏(ɡù)2、“荟萃”不要写作“荟翠”。

“竟然”不要写作“竞然”。

“竣工”不要写作“峻工”。

“一年之计在于春”不要写作“一年之季在于春”。

3、根据后面的比喻义,在括号里填入由“风”字组成的词语。

例如:(风雨):比喻艰难困苦。

(风暴):比喻规模恢弘而气势猛烈的力量。

(风云):比喻变幻动荡的局势。

(风浪):比喻艰险的遭遇。

(风声):比喻传播出来信息。

(风波):比喻纠纷和乱子。

二、文学常识积累:(一)、你知道吗?1、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江畔独步寻花》唐?杜甫2、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忆江南》唐?白居易3、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回乡偶书》唐?贺知章4、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5、列夫?托尔斯泰的代表作是:《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娜尼娜》及《复活》。

(二)、古诗词鉴赏:江上渔者宋范仲淹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1、这是一首语言朴实、形象生动、对比强烈、耐人寻味的小诗,反映了渔民劳动的艰辛,表达了对渔民困苦生活的同情。

2、首句写江岸上人来人往,十分热闹。

第二句写岸上人的心态,揭示了第一句“往来”的原因。

3、第三句指出了风浪中若隐若现的捕鱼的小船。

4、从诗中,我们可以看出,鲈鱼虽然味美,捕捉却艰辛,表达出诗人对渔人疾苦的同情,深含对“但爱鲈鱼美”的岸上人的规劝。

立场和受到敌人打击决不动摇的品格。

一、字词:1、他受上级的差(chāi)遣来到这所城市工作。

2、由于他的过错,很多人都失去了自己的财产,在法庭上,他留下了忏(chàn)悔的眼泪。

3、在这个场(chánɡ)院里,叔叔每天做的就是不停地翻晒粮食。

4、这个养鸡场(chǎnɡ)的规模很大,可以满足周边的居民一天的需求5、昨夜的一场(chǎnɡ)雨,让清晨的空气格外清新。

小学生语文文学常识大全

小学生语文文学常识大全

小学生语文文学常识大全一、常见借代词语:1、桑梓:家乡2、桃李:学生3、社稷、轩辕:国家4、南冠:囚犯5、同窗:同学6、烽烟:战争7、巾帼:妇女8、丝竹:音乐9、须眉:男子10、婵娟、嫦娥:月亮11、手足:兄弟12、汗青:史册13、伉俪:夫妻14、白丁、布衣:百姓15、伛偻,黄发:老人16、桑麻:农事17、提携,垂髫:小孩18、三尺:法律19、膝下:父母20、华盖:运气21、函、简、笺、鸿雁、札:书信22、庙堂:朝廷二、作者作品:1、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2、并称“韩柳”的是韩愈和柳宗元,他们是唐朝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3、一门父子三词客:苏洵(老苏)、苏轼(大苏)、苏辙(小苏)。

4、豪放派词人:苏轼、辛弃疾,并称“苏辛”; 婉约派词人:李清照(女词人)、李煜、柳永、晏殊、欧阳修、秦观、周邦彦5、李杜:李白、杜甫。

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6、屈原:我国最早的伟大诗人,他创造了“楚辞”这一新诗体,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

7、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称为“孔圣人”,孟子被称为“亚圣”,两人并称为“孔孟”。

8、苏轼称赞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9、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广泛深刻的反映社会现实,被称为“诗史”,杜甫也因此被尊为“诗圣”,有著名的“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10、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又称《太史公书》),作者是汉朝的司马迁,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12本纪、30世家、70列传、10表、8书,共130篇。

11、“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12、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13、《聊斋志异》是我国第一部优秀文言短篇小说集,作者是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

“聊斋”是他的书屋名,“志”是记叙,“异”是奇怪的事情。

小学语文复习资料(文学常识)

小学语文复习资料(文学常识)

小学语文复习资料(文学常识)一、常见借代词语:1、桑梓:家乡2、桃李:学生3、社稷、轩辕:国家4、南冠:囚犯5、同窗:同学6、烽烟:战争7、巾帼:妇女8、丝竹:音乐9、须眉:男子10、婵娟、嫦娥:月亮11、手足:兄弟12、汗青:史册13、伉俪:夫妻14、白丁、布衣:百姓15、伛偻,黄发:老人16、桑麻:农事17、提携,垂髫:小孩18、三尺:法律19、膝下:父母20、华盖:运气21、函、简、笺、鸿雁、札:书信22、庙堂:朝廷二、作者作品:1、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2、并称“韩柳”的是韩愈和柳宗元,他们是唐朝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3、一门父子三词客:苏洵(老苏)、苏轼(大苏)、苏辙(小苏)。

4、豪放派词人:苏轼、辛弃疾,并称“苏辛”;婉约派词人:李清照(女词人)5、李杜:李白、杜甫。

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6、屈原:我国最早的伟大诗人,他创造了“楚辞”这一新诗体,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

7、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称为“孔圣人”,孟子被称为“亚圣”,两人并称为“孔孟”。

8、苏轼称赞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9、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广泛深刻的反映社会现实,被称为“诗史”,杜甫也因此被尊为“诗圣”,有著名的“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10、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又称《太史公书》),作者是汉朝的司马迁,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12本纪、30世家、70列传、10表、8书,共130篇。

11、“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12、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13、《聊斋志异》是我国第一部优秀文言短篇小说集,作者是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

“聊斋”是他的书屋名,“志”是记叙,“异”是奇怪的事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字词句:1、提供(gmg)口供(gmg)商贾(g U)桎梏(gu)2、“荟萃”不要写作“荟翠”。

“竟然”不要写作“竞然”。

“竣工”不要写作“峻工” <“一年之计在于春”不要写作“一年之季在于春”。

3、根据后面的比喻义,在括号里填入由“风”字组成的词语。

例如:(风雨):比喻艰难困苦。

(风暴):比喻规模恢弘而气势猛烈的力量。

(风云):比喻变幻动荡的局势。

(风浪):比喻艰险的遭遇。

(风声):比喻传播出来信息。

(风波):比喻纠纷和乱子。

二、文学常识积累:(一)、你知道吗?1、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江畔独步寻花》唐?杜甫2、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忆江南》唐?白居易3、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回乡偶书》唐?贺知章4、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5、列夫?托尔斯泰的代表作是:《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娜尼娜》及《复活》。

(二)、古诗词鉴赏:江上渔者宋范仲淹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1、这是一首语言朴实、形象生动、对比强烈、耐人寻味的小诗,反映了渔民劳动的艰辛,表达了对渔民困苦生活的同情。

2、首句写江岸上人来人往,十分热闹。

第二句写岸上人的心态,揭示了第一句“往来” 的原因。

3、第三句指出了风浪中若隐若现的捕鱼的小船。

4、从诗中,我们可以看出,鲈鱼虽然味美,捕捉却艰辛,表达出诗人对渔人疾苦的同情,深含对“但爱鲈鱼美”的岸上人的规劝。

立场和受到敌人打击决不动摇的品格。

一、字词:1、他受上级的差(chai)遣来到这所城市工作。

2、由于他的过错,很多人都失去了自己的财产,在法庭上,他留下了忏(ch cn)悔的眼泪。

3、在这个场(ch en g )院里,叔叔每天做的就是不停地翻晒粮食。

4、这个养鸡场(chen g )的规模很大,可以满足周边的居民一天的需求5、昨夜的一场(ch cn g )雨,让清晨的空气格外清新。

二、文学常识积累:(一)、枫桥夜泊唐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1、在诗中的第一句中,“月落”写所见,“乌啼”写所闻,“霜满天”是所感。

2、诗中的词语所表示的意思分别是:“枫”是季节;“桥”是地点;“夜”是时间。

3、点出全诗主旨的一个字是:愁。

(二)、游子吟唐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1、三春晖:三春,指春天的孟春、仲春、季春;晖,阳光,形容母爱如春天般温暖的 阳光。

2、 诗的开头两句,所写的人是母与子,所写的物是线与衣,然而却点出了母子相依为 命的骨肉之情。

3、 中间两句集中写慈母的动作和意态,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深笃之情。

4、 你还知道哪些古诗是赞美母爱或是亲情的呢?一、字词:海上的波(b o )涛很大,很容易着(zhco )凉的,还是披上一件外套吧。

菠(b o )菜是一种很有营养的蔬菜,你可以尝试一下,其实并不是像你想的那样难吃。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 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 这是描绘春夜雨景,表现喜悦心情的名作。

2、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这用的是拟人化手法。

3、 本诗是按这样一条情感思路来构思行文的:即盼雨一一听雨一一看雨一一想雨。

补充:(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11、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

12、 从诗中可以看出,事情发生的时间是(三月) ,地点是(黄鹤楼),被送的人要去的 地方是(扬州)。

13、 诗中有关叙事的诗句是(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14、 诗中借景抒情、抒发诗人与朋友之间依依惜别的诗句是(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 江天际流)。

15、 选出下列对诗歌赏析正确的一项是(C ) “故人”即自己故乡的人“烟花三月”是指在三月的某一天,诗人一边燃放烟花,一边为朋友送行。

前两句叙事,后两句写景,景中有情、情境交融。

这首诗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喻体分别有“碧空尽” 一、字词:1、 中学毕业以后,他来到北京,投奔( b 缶)叔叔,想学一技之长。

2、 虽然他失去了物质上的享受,但是他没有麻痹( b i )自己,而是积极地寻找新的起 点。

3、 犯错误时,不能想着一味地包庇( b i )孩子,而是应该好好地教育他。

4、 经过一段时间的沉寂之后,他终于迸( ben g )发了,不仅在考试中取得了很大的进 步,而且变得谦虚、真诚了。

5、 他不好好工作经常奴颜婢(b i )膝地巴结上司,真让人瞧不起。

二、文学常识积累:(一)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 李白 1、 2“你怎么对待什么事情都这么淡薄( b 6)啊? 一点都不热情,一点积极性都没有。

” 老师严肃地说。

4、 周边的码头可以停泊(5、 现在都提倡用母乳哺( 二、文学尝试积累:(一)、春夜喜雨唐 3、 bo )100只货船左右。

b d )育孩子。

杜甫 A 、 B 、 C D “天际流”。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1、这首送别诗不同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那种少年刚肠的离别,也不同于王维《渭城曲》那种深情体贴的离别。

可以说是表现一种充满诗意的离别。

2、诗中点题的一句是:“故人西辞黄鹤楼”。

文章来自中国传统文化网htt3、“烟花三月下扬州”清人孙洙誉为“千古丽句”。

4、李白还写过一首《赠孟浩然》:“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两首可以一起比较记忆)(二)、古朗月行唐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以“白玉盘”、“瑶台镜”作比,生动地表现出月亮的形状和月光的皎洁可爱,使人感到非常新颖有趣。

“呼”、“疑”这两个动词,传达出儿童的天真烂漫之态。

一、字词:1、“你相信吗?这张薄薄(b co)的纸能承受10斤的重量!”老师拿着纸对大家说。

2、小明不会剥(be)皮,所以很少吃带皮的水果。

3、艾青在他的诗《春》中有这样一句话:“在东方的深黑的夜里,爆开了无数的蓓( b 召)蕾(I百)。

”4、大学毕业以后,他到处奔波( b o ),寻找工作,想过放弃,但最终,他坚持下来了,找到了自己的人生理想。

5、我认为这两件事可以同时进行,并行不悖(b召)。

二、文学常识积累:(一)、早发白帝城(唐、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1、本诗表现了诗人(喜悦畅快)的心情。

2、“还”字不仅表现出诗人“一日”而行“千里”的痛快,而且隐隐地透露出遇赦的喜悦。

3、为了形容船快,诗人除了用猿声山影来烘托,还给船的本身添上了一个“轻“字。

4、这最后两句,既是写景,又是比兴,既是个人心情的表达,又是人生经验的总结。

(二)、望天门山(唐、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1、诗的前幅即从“江”与“山”的关系着笔。

2、“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这两句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上句写望中所见天门两山的雄姿,下句则点醒“望”的立脚点和表现诗人的淋漓兴会。

诗人并不是站在岸上的某一个地方遥望天门山,他“望”的立脚点便是从“日边来”的“一片孤帆”。

一、字词:1、在乒乓球比赛中,小明经过12分钟的苦战,终于以11 : 9扳(b m)回了一局,赢的很不容易啊。

2、稗(b d)官野史这个词出自东汉?班固《汉书?艺文志》:“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

”3、很多的海外同胞(b a o)都希望能够看到国庆时举国同庆的场面。

4、这位政客在政乱中纵横捭(b d)阖(h e )成立了自己的政党。

5、“快都把湿衣服放在热炕上炮( b a o)干了。

”连长看着那个冻得发紫小兵,关切地说。

二、文学常识积累:(一)、望庐山瀑布唐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

2、“日照香炉生紫烟”。

一个“生”字把烟云冉冉上升的景象写活了,此句为瀑布设置了雄奇的背景,也为下文直接描写瀑布渲染了气氛。

“挂”字化动为静,惟妙惟肖地写出遥望中的瀑布。

3、这首诗极其成功地运用了比喻、夸张和想象。

苏东坡十分赞赏这首诗,说“帝遣银河一脉垂,古来唯有谪仙词”。

“谪仙”就是李白。

(二)、赠汪伦唐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桃花潭水深千尺”夸张而形象地表达了对朋友汪伦深情厚谊的赞美和感激。

2、你还知道哪些送别的诗句?例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一一王勃“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一一王维“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一一李白“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一一高适“杨柳东门树,青青夹御河。

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

”一一王之涣一、字词:易读错的字音1、这块纸很粗糙(cco),在上面写字感觉很不舒服。

2、课间休息的时候,教室里很嘈(C6)杂,根本无法安心做题。

3、这里的树栽的参差(c i)不齐,反而有种特别的美感。

4、每个城市在发展上的差(ch c)距,都可以演化成进步的方向和动力。

5、他每次出差(ch C)的时候,都会带点特色的东西给家人。

二、文学常识积累:(一)、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第一句用了一个“独”字,两个“异”字,分量下得很足。

将自己对亲人的思念,孤独处境的感受,都凝聚在其中,比一般地叙说他乡做客要强烈得多。

2、诗中最能够表现思乡感情的格言式的句子是:每逢佳节倍思亲。

3、杜甫《月夜》中有两句诗: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与遥知兄弟等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两句异曲同工。

(二)、别董大唐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1、高适,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以洗练的语言和苍劲的形象取胜,思想感情深沉雄厚,他的诗与岑参齐名,并称为“高岑”。

2、“天下谁人不识君”以反问句式亲切直率地表现出作者对友人的热情赞美、深切的劝慰。

一、基础知识:1、容易读错的字音:开学在(j 1)即一触(j 1)即发信(j i n)笺(j i)脊梁例句:开学在即,你做好各方面的准备了吗?比赛进行到这个时候,双方的争斗一触即发。

这个信笺是去年我在日本买的。

努力进取的我们是祖国未来的脊梁。

2、疑问句:向他人提出一个问题或询问一件事情的句子,语调高升,句末用问号。

女口:你怎么一点也不开心?一、文学常识:(一)你知道吗?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一一杜甫志见出师表,好为梁父吟。

诸葛亮(二)所见清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