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周国王列表
夏商周国王列表
![夏商周国王列表](https://img.taocdn.com/s3/m/bf88462fee06eff9aef80763.png)
商朝国王列表商朝(约公元前1675年-前1029年),始于商汤,终于商纣,共30帝,享国646年。
因商朝曾都殷,所以商朝又称殷商。
商朝时奴隶制得到了较大的发商朝(前562年?—1066年?)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王朝,与夏、周并称为中国的“三代”。
商王朝共历十七世三十一王,前后约四百九十六年。
西周国王列表周武王姬发(?—前1043年)前1046年—前1043年在位,3年。
西周王朝开国君主,周文王次子。
死后谥号“武”,史称周武王。
周成王姬诵(公元前1055年—前1021年)前1042年—前1021年在位,22年。
汉族,姓姬,名诵,是中国西周第二代国王,谥号成王。
周康王姬钊前1020年—前996年在位,25年。
生卒年不详。
汉族,周成王之子,成王死后继位,在位26年,病死于镐京,葬于毕原。
史书载,“成康之际,天下安宁,刑错四十余年不用”。
姬钊死后的庙号为康王。
后世将这段时期和成王末年的统治誉为“成康之治”。
周昭王姬瑕(?—公元前1002年)前995年—前997年在位,3年。
中国周朝第四代王,周康王之子。
汉族,镐京(今陕西长安县境)人。
周穆王姬满前996年—前992年在位,5年。
姬姓,名满,昭王之子,周王朝第五位帝王。
他是我国古代历史上最富于传奇色彩的帝王之一,世称“穆天子”。
周共王姬繄扈前922年—前900年在位,23年。
周共王姬繄扈(yīhù),穆王子,西周第六代国王,生卒年不详,穆王死后继位。
在位22年,病死,葬于毕原谥号共(gōng)王。
西周青铜器铭文多称他为龚王。
姬病死后的庙号为共王。
周懿王姬囏前899年—前892年在位,8年。
周懿王姬囏(jiān),西周第七代国王,周共王之子,谥号懿王,姬囏生性懦弱,继位后政治日趋腐败,国势更加衰落,由于西戎屡次进攻,他被迫将都城迁往槐里(今陕西省兴平市东南)。
周孝王姬方(?—前886年)前892年—前886年在位,7年。
西周第八代国王,谥号周孝王。
周朝历代皇帝的列表及简介
![周朝历代皇帝的列表及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0ae178fc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de.png)
周朝历代皇帝的列表及简介周朝(前1046-前256)是中国历史上继商朝之后的朝代。
周朝分为“西周”(前1046年-前771年)与“东周”(前770年-前256年)两个时期。
周朝历代皇帝有哪些?下面就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周朝历代皇帝的列表及简介,希望对你有用!周朝历代皇帝及简介西周:始于文王,终于幽王,共13帝。
周朝的始祖名弃,帝喾的后裔,弃曾做过尧,舜的农师。
周朝姬姓。
◎文王姬昌(前1152-1056)在位51年中国商代末年西方诸侯之长。
姬姓,名昌。
古公亶父之孙,季历之子。
商纣时为西伯,即西部诸侯(方国)之长。
亦称“西伯昌”。
相传西伯在位五十年,已为翦商大业作好充分准备,但未及出师便先期死去。
周人谥西伯侯为“文王”。
其子姬发继位,是为周武王。
季历死后,其子姬昌继位,他就是日后著名的周文王。
他在位50年,主要功绩是为灭商做好了充分准备。
他是很有作为的创业主,勤于政事,重视发展农业生产,礼贤下士,广罗人才,拜姜尚为军师,问以军国大计,使“天下三分,其二归周”。
文王在位,以商朝的一个“方伯”的面目出现,表面上臣服于商朝,暗地里却积极进行灭商的准备。
他分化瓦解商朝的附庸,争取与国,成功地调解了虞、芮两国争田纠纷,使河东小国纷纷前来归附,诸侯都把文王看成是以取代商纣的“受命之君”。
在虞、芮归附的第二年,文王向西北、西南用兵,为灭商建立了巩固的后方。
接着向东发展,过黄河进攻耆、邗等国。
沿渭水东进,攻占了商朝在渭水中游的重要据点崇,扫除了周在东进道路上的一个障碍,并且据有关中的膏腴之地。
在伐崇的第二年,文王在沣水西岸营建丰邑,把政治中心迁于丰(今西安市西南)。
至此,文王已完成了对商都的钳形包围,周人对商朝已经形成咄咄逼人的攻势。
课本上的周武王、周公旦的画像,都来自汉代-山东武氏祠画像石。
商纣时为西伯,建国于岐山之下,积善行仁,政化大行,因崇侯虎向纣王进谗言,而被囚于羑里,后得释归。
益行仁政,天下诸侯多归从,子武王有天下后,追尊为周文王,商末诸侯首领,史称西北侯,追封为周文王。
周朝历代君王列表
![周朝历代君王列表](https://img.taocdn.com/s3/m/75c72a01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08.png)
周朝历代君王列表2022-09-09 发表于重庆周朝历代君王列表一、西周时期1、周武王,姬发2、周成王,姬诵3、周康王,姬钊4、周昭王,姬瑕5、周穆王,姬满6、周共王,姬繄扈7、周懿王,姬囏8、周孝王,姬辟方9、周夷王,姬燮10、周厉王,姬胡11、周宣王,姬静13、周携王,姬余臣二、东周时期14、周平王,姬宜臼15、周桓王,姬林16、周庄王,姬佗17、周釐王,姬胡齐18、周惠王,姬阆19、周废王,姬20、周襄王,姬郑21、周顷王,姬壬臣22、周匡王,姬班23、周定王,姬瑜24、周简王,姬夷25、周灵王,姬泄心27、周悼王,姬猛28、周敬王,姬匄29、周元王,姬仁30、周贞定王,姬介31、周哀王,姬去疾32、周思王,姬叔33、周考王,姬嵬34、周威烈王,姬午35、周安王,姬骄36、周烈王,姬喜37、周显王,姬扁38、周慎靓王,姬定39、周赧王,姬延40、周文公,姬41、周靖公(周惠王、周后惠王、周),姬扩展资料周朝(前1046年—前256年)是中国历史上继商朝之后的第三个王朝。
周亦为“华夏”一词的创造者与最初指代。
周朝共传30代37王,共计约791年。
周朝分为“西周”(前11世纪中期-前771年)与“东周”(前770年-前256年)两个时期。
西周由周武王姬发创建,定都镐京(宗周)(今陕西西安西南),成王五年营建都城洛邑(成周)(今河南洛阳);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平王东迁,定都雒邑(成周)(今河南洛阳),此后周朝的这段时期称为东周。
史书常将西周和东周合称为两周。
其中东周时期又称“春秋战国”,以韩、赵、魏联手打败执政的智氏家族,三家分晋为分水岭,分为“春秋”及“战国”两部分。
在灭商之前,周部落源自华夏(汉)民族,因为遭到戎、狄等游牧部落的侵扰,周部落的首领古公亶父(亶dǎn)率领周人迁移到岐山(今陕西岐山县东北)下的平原定居下来。
生活于渭河流域(陕西关中地区),其始祖姬弃就是被称为农神的“后稷”,《说文》云“黄帝居姬水(一说是陕西关中中部武功县一带的漆水河,另一说位于陕西关中北部黄陵县附近的沮河,两河均是渭河的支流),以姬为氏,周人嗣其姓”,语言为上古汉语,文字上仍采用古汉字,在民间记事仍以龟骨和牛骨刻字记事为主,王室则以新兴的锦帛等记事为主。
商朝皇帝列表,商朝历代帝王简介【商代兴衰史】
![商朝皇帝列表,商朝历代帝王简介【商代兴衰史】](https://img.taocdn.com/s3/m/a702fbcc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93.png)
商朝皇帝列表,商朝历代帝王简介【商代兴衰史】 本⽂要介绍的是商朝皇帝,但是需要说明的是,皇帝⼀说始于秦始皇,在秦始皇以前没有这个“皇”与“帝”合称的说法。
在秦始皇以前称“皇”、“帝”或者“王”。
商朝帝王列表 【汤太丁外丙中壬太甲沃丁太庚⼩甲雍⼰太戊中丁外壬河亶甲祖⼄祖⾟沃甲祖丁南庚阳甲盘庚⼩⾟⼩⼄武丁祖庚祖甲廪⾟康丁武⼄⽂丁帝⼄帝⾟】 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个重要朝代,从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经历了三个⼤的阶段。
第⼀阶段是"先商";第⼆阶段是"早商";第三阶段是"晚商"。
前后相传17世31王,延续600年时间。
总的来说,商朝是处于奴⾪制的⿍盛时期,奴⾪主贵族是统治阶级,形成了庞⼤的官僚统治机构和军队。
奴⾪主对奴⾪既可以买卖,也可以随意杀死;奴⾪主死后还要由奴⾪殉葬,从商朝帝王显贵们的陵墓中可以看到,殉葬的奴⾪少则⼏⼗,多则上千。
在商汤灭夏,建⽴商朝之前,商部落是⼀个以畜牧业为主的部落,在黄河下游⼀带繁衍。
商朝确⽴统治,就在亳(河南商丘)建都;后来在盘庚时迁都到殷(今河南安阳⼩屯村),所以商朝⼀直也称作殷商。
商朝的势⼒范围也⼤⼤超过了夏朝。
考古学家从安阳的⼩屯村发现量的甲⾻⽂,说明殷商时代⽂字已经得到充分⼴泛的应⽤,发展得也⽐较成熟;汉字的结构在甲⾻⽂中已经基本形成。
通过对甲⾻⽂的研究,使我们对商朝的了解更为详细可靠。
商朝对于天⽂天象的记载、对于⼲⽀记时法的运⽤等在甲⾻⽂上有所反映。
商朝的农业和畜牧、养殖业发展都⽐较快,尤其是⼿⼯业,青铜器的冶炼与制造都相当成熟,各种常⽤的器具和礼器、酒器⼗分精美。
著名的司母戊⼤⽅⿍重达875公⽄,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武王伐纣"的故事记载了商朝灭亡的过程。
渭河流域周部落的⾸领武王姬发,联合各部落讨伐殷商,⽽当时统治殷商的商纣王也是⼀个像夏桀⼀样的暴君,早已引起⼈们的忌恨。
商朝历代皇帝列表及简介
![商朝历代皇帝列表及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9d58c884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35.png)
商朝历代皇帝列表及简介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继夏朝之后的一个王朝,原夏朝之诸侯国商部落首领商汤率诸侯国于鸣条之战灭夏后在商丘(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建立,因契被封于商,所以他的后世子孙商汤将自己建立的王朝称为“商”,至盘庚,又将国都迁往殷,所以商朝又称为又称殷商。
从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经历17代31个国王,末代君王商纣王于牧野之战被周武王击败而亡国。
1、商汤商汤是商朝的建立者,前1600年—前1588年在位13年,帝喾(传说中古代部族首领)之子契的14世孙,姓子,名履,又称武汤、武王、天乙、成汤、成唐,甲骨文作唐、太乙,一称高祖乙。
他本居于亳,是夏朝的方伯,专管征伐之事,他在夏朝末年一举成为商族的首领,由于爱护百姓,施行仁政,深得民众得拥护,以至于周围的一些小国也前来慕名归附,他任用仲虺和伊尹为相,其势力便迅速强大起来。
夏末时,帝桀为君,残暴无道,国内日趋动荡不安,他见其形势,便产生了代夏的雄心,于是开始实行灭夏的计划。
他先灭掉了商附近的一小国葛国,接着不久,经过11次的出征,灭掉了夏王朝的三个重要同盟国家豕韦、顾、昆吾,之后再一举灭夏,历史上称之为“鸣条之战”。
然后把夏桀放逐到南巢,这样,履就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奴隶制国家——商朝,定都于亳,建国后又修《汤刑》,《明居》等法,比较关心民命。
商汤即位17年践天子位,为天子13年崩,死后被谥为成汤。
2、太丁太丁(生卒年不详)亦称大丁,姓子,名丁,是中国商朝的一位太子,商朝开国君主商汤之子,商朝太子,但其原名已佚,《史记》称他尚未成为王就已去世,承袭其父武乙,他杀掉了周朝领袖季历,使商朝和周族反目成仇,由于太丁的去世,后来太丁之弟外丙被立为王。
3、商哀王(外丙)子胜外丙,姓子,名胜,一作卜丙,生卒年不详,汤第二子,汤病死后继位,是为外丙元年,前1587年—前1586年在位2年,伊尹摄政。
外丙即位后三年卒,传位其弟仲壬,一说外丙是商汤的弟弟,汤子太丁叔,商汤卒,太子太丁已先商汤而亡,遂继为王,在位3年。
商朝皇帝列表
![商朝皇帝列表](https://img.taocdn.com/s3/m/5c7a27b269eae009591bec69.png)
商朝皇帝列表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王朝,与夏、周并称为中国的“三代”,在中国历史上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
据传说,商王的祖先是五帝的后代之一。
商朝(约公元前1675年-前1029年),始于商汤,终于商纣,共31帝,享国646年。
因商朝曾建都殷(今河南省安阳市),所以商朝又称殷商。
商朝时奴隶制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并在文化,青铜冶炼等发面达到较高的水平。
商朝子姓。
商共有30个王——汤、太丁、外丙、中壬、太甲、沃丁、太庚、小甲、雍己、太戊、中丁、外壬河亶甲、祖乙、祖辛、沃甲、祖丁、南庚、阳甲、盘庚、小辛、小乙、武丁、祖庚、祖甲、廪辛、康丁、武乙、文丁、帝乙、纣,其中病死的28王,国亡后自焚而死的1王,可能是战死的1王,经历17代31王后,末代君王商纣王于牧野之战被周武王击败而亡。
商朝皇帝列表商朝皇帝列表——商朝历代皇帝有哪些?商朝帝王谱商太祖商汤简介商汤灭夏成为商朝的创建者商汤(?-约前1588年),子姓,名履,庙号太祖,为商太祖,河南商丘人。
商朝的创建者,前1617-前1588年在位,在位30年,其中17年为夏朝商国诸侯,13年为商朝国王。
今人多称商汤,又称武汤、天乙、成汤、成唐,甲骨文称唐、大乙,又称高祖乙,商人部落首领。
商汤原是商部落的首领。
商族是黄帝族的后裔,始祖契,曾辅佐大禹治水,封于商地,故名商族。
相传有娀氏女子简狄在河边洗澡,看见一只黑色的大鸟下了一个蛋,她出于好奇,便把蛋吞下肚去,结果便未婚而孕,生下了契。
这个传说说明商是鸟图腾的部落,也说明当时还是母系氏族社会,人类知母不知父,男人纵情之后丝毫不用考虑家庭拖累,也不会负任何社会责任,堪称是男人纵情的黄金时期。
自契到商汤,共十四代,期间,商族经过了八次迁徙,到汤时才建都于亳。
商汤是一位胸怀大志的部落首领,他当然不会满足于现状,早就有了统一天下的愿望。
而夏桀的残暴不仁正好给他提供了有利条件,尤其是各诸侯国陆续与夏王朝离心离德,天下实际已经是四分五裂,这更给商汤提供了实现其政治抱负、发挥其政治才能的舞台。
中国各朝各代皇帝详表
![中国各朝各代皇帝详表](https://img.taocdn.com/s3/m/6268517369eae009581bec9c.png)
中国古代帝王一览表编辑:焦媛三皇五帝始,尧舜禹相传。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皇朝自此完。
夏朝约前21世纪—约前16世纪简介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世袭奴隶制王朝,延续约471年,后为商朝所灭。
后人常以“华夏”自称,使之成为中国的代名词。
根据史书记载,禹传位于自己的儿子启,改变了原始部落的禅让制,开创中国近四千年世袭的先河,中国历史上的“家天下”,从夏朝的建立开始。
帝王战争or典故备注禹姓姒,名文命字(高)密战争:讨伐三苗典故:大禹治水三国家门而不入、九鼎由来他是中国古代传说时代与尧、舜齐名的贤圣帝王,他最卓著的功绩,就是历来被传颂的治理滔天洪水,又划定中国国土为九州。
姒启(禹之子) 夏朝建立者战争:攻益之战,甘之战,河西之战注:争议禹才是夏建立者,但多数觉得是启废除禅让制,他为建立者合适。
启即位后,逐渐抛弃了姒禹的节俭传统,“淫溢康乐”,管磬并作,“湛浊于酒、渝食于野”姒太康(启之子) 典故:「太康失国」和「后羿代夏」的故事太康即位后生活比姒启还腐败,只顾饮酒游猎,不理政事,在去洛水北游猎时,为后羿夺去国政。
姒中(仲)康(启之子) 战争:攻羲氏和氏之战典故:世界上最早的日食记录。
后羿废黜太康之后,立仲康为王。
仲康名义上在位30年,实际上仍由后羿专政。
姒相(仲康之子)战争:攻东夷之战,浇灭相之战在位28年,先后迁都于商丘、斟寻、帝丘。
后被寒浞的儿子浇攻破都城而自刎。
相死,寒浞篡夺王位,使夏朝中断了40年。
后羿又称:羿(异姓皇帝)注:射日的羿是上古神话中人,非此帝王后羿,两人相差数百年。
但是嫦娥的老公就是这个人。
夏朝东夷族有穷氏首领。
夏王仲康死后,其子相继位。
不久,后羿驱逐了相,篡夺夏朝王位,共在位八年,后被家臣寒浞所杀。
寒浞zhuó(异姓皇帝)注:因为他的名声不好,以孔圣人的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中国历史把他排斥在帝王之外,称他为枭雄,把他统治中国的岁月从史书上抹掉。
夏商周年表 很全的~
![夏商周年表 很全的~](https://img.taocdn.com/s3/m/74409a6baf1ffc4ffe47ac7c.png)
《夏商周年表》(载2001年修订版《新华词典》)一、邵雍的“夏代年表”邵雍的“夏代年表”列17王,公元前2224-公元前1766,共459年。
今《夏商周年表》亦列17王,公元前2070-公元前1600,共471年。
《史记·夏本纪第二》“集解”:“徐广曰:从禹至桀,十七君,十四世。
駰案:《汲冢纪年》曰:有王与无王,用岁四百七十一年矣。
”可见,今表与之合,而邵表则少12年。
其中对不降在位年数,邵雍定59年,是取之皇甫謐《世纪》,而不取《竹书纪年》“夏后不降六十九年”之说。
南宋罗泌撰《路史》,则以《竹书纪年》为是,而证《世纪》之非。
如果邵雍取不降在位69年说,则夏代年数即与471接近(仅少2年)。
然而,邵雍不取《竹书纪年》“用岁四百七十一年”与“夏后不降六十九年”之记,① 却把不降在位年数定为59年,应该说他有更确切的文献依据。
今表对应了471年,其中既是以不降在位69年。
邵雍“以运经世”尧甲辰元年为公元前2357年,尧在位72年、舜在位61年,则禹即位于公元前2224年,较“夏商周断代工程”所定早154年。
今清华大学出版社发行《黄金书屋·历史作品》光碟中的“中国历代纪年表”唐尧即位之年与邵雍所推相同,亦为公元前2357年。
是表尧在位100年、舜在位50年,则禹即位于公元前2207年,较“夏商周断代工程”所定早137年。
依《史记·五帝本纪第一》“集解”:“徐广曰:尧在位凡九十八年”,又依《史记》“舜年二十以孝闻,年三十尧举之,年五十摄行天子事,年五十八尧崩,年六十一代尧践帝位。
践帝位三十九年,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则知尧在位近一世纪、舜在位半世纪之说是源于《史记》。
为什么邵雍不依《史记》而定尧、舜在位年数?在夏代开国元年的断代方面,为什么今《黄金书屋》光碟之“中国历代纪年表”与“夏商周断代工程”之《夏商周年表》要相差百年之多?今之“中国历代纪年表”为什么能在尧即位年代上与邵雍所推完全相同?这都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03商朝君主世系(资料丰富,内容详尽;已仔细校对,无错误)
![03商朝君主世系(资料丰富,内容详尽;已仔细校对,无错误)](https://img.taocdn.com/s3/m/32370a7e01f69e3143329445.png)
商朝君主简介商朝君主世系图商朝(约前17世纪-约前11世纪),又称殷朝、殷商,是中国第一个有直接的同时期的文字记载的帝国。
商晚期,历史从传说时代过渡到信史阶段。
商是中国历史上继夏之后的一个帝国,相对于夏具有更丰富的考古发现。
原夏之诸侯国商部落首领商汤率诸侯国于鸣条之战灭夏帝国后建立。
经历17代31王,末代君王商纣王于牧野之战被周武王击败而亡。
商的年代无定说,若根据最新之夏商周断代工程,商朝取代夏朝的时间约前1600年至前1556年之间,大约前1046年1月20日被周武王所灭,共510年(或554年)。
若按民国初年史学家董作宾依历法推算,商朝立国的时间应为前1766年至前1111年,共655年。
商朝历史六百年间曾五次迁都,五个都城中的四个都在河南境内。
目前在河南的偃师市、郑州市、安阳市都发现了城市规模的遗址,在信阳市、温县、辉县、新郑市等许多地方还发现大量商朝文化遗存。
关于商朝的文献资料,多来自于其后面的周朝的记录,汉朝司马迁的《史记》,以及商朝金文和甲骨文的记载。
其中,甲骨文和金文的记载是目前已经发现的中国最早的成系统的文字符号。
殷墟遗址于20世纪上半叶被发现后,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几乎完全印证了司马迁《史记》中所记载的商王世系。
近代,在以前被普遍看作蛮夷之地的非中原地区,如成都、广汉为中心的三星堆文化,湖南宁乡的炭河里1.契契(生卒年不详),子姓,名契(音xiē),帝喾之子,唐尧的异母弟,生母为简狄,商高祖乙的祖先。
诞生有娀氏有两个女儿,大女儿为简狄,小女儿为建疵,两人都长得非常美丽动人。
同时也住在九重高的瑶台上,每到进餐时,就有人在旁边敲鼓作乐。
有一天,帝喾打发一只燕子去看简狄她们,燕子飞到她们的面前,回旋着,嗌嗌地鸣叫着,一时惹动了她们的欢喜,她们都争着去捕捉这只飞鸣的燕子,终于被她们用玉筐盖在了里面。
停一会儿打开玉筐一看,燕子从玉筐里飞逃出来,已经向北飞离,不再飞回,里面却遗留下两颗鸟蛋。
简狄和建疵失望地歌唱着说:“燕燕于飞!燕燕于飞!”据说这就是北方最初的乐歌。
商朝的历代君主
![商朝的历代君主](https://img.taocdn.com/s3/m/e30e3931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712267b.png)
商朝的历代君主商朝是历史上迁都最多的王朝,商朝享国554年,共有30位君主。
第一位:成汤在位13年,商汤原是夏朝方国商国的君主,在伊尹、仲虺等人的辅助下陆续灭掉邻近的葛国 (今河南宁陵)以及夏朝的方国韦国(今河南滑县,即后来大彭)、顾国(今河南范县)、昆吾国(今河南许昌)等,而后与桀大战于鸣条(今河南封丘东),最终灭夏。
经过三千诸侯大会,汤被推举为天子。
定都亳(今河南商丘谷熟镇西南) ,定国号为"商",成为商朝的开国君主。
第二位:外丙在位2年,外丙是商朝第二任君主,是成汤之子,由于成汤的长子太丁早逝。
因此成汤去世后就由他继位,伊尹摄政。
(伊尹是商朝的开国功臣,和成汤一起打下了商朝的天下,商朝的建立,伊尹功不可没,想知道详细情况的可以翻阅前篇-商朝的起源)第三位:仲壬在位2年,仲壬是成汤的第三个儿子,商朝第三任国王。
在父兄相继去世后继位。
在位期间由老臣伊尹摄政。
第四位:太甲在位12年,太甲继承了王位,伊尹教他怎样做一个好的君主。
刚开始还能按伊尹的教导行事,到后面觉得自己一国之君被奴隶出身的宰相伊尹来管着。
就不听伊尹的规劝,破坏了祖宗留下来的法律制度。
还学夏桀的样子以暴虐的手段对付老百姓,导致百姓们怨声载道。
宰相伊尹在一再规劝无效的情况下,伊尹就把他赶下台。
放逐到商汤的坟墓所在地桐宫去守陵反思(也就是今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
太甲在经过三年的悔过自新后,被伊尹亲自带着文武大臣把太甲接回都城亳(今河南省商丘市)。
严肃而郑重地把政权交还给他。
太甲以前事为师,把上至国家大事下到百姓生活都治理得井然有序。
商朝进入了一个稳定发展的时期。
第五位:沃丁在位29年,沃丁为太甲的儿子,商朝第五任君主,沃丁在其父太甲死后继位。
沃丁继位时,仍以伊尹为宰相。
沃丁在位期间,辅政功臣伊尹去世,沃丁将其葬于亳都附近。
伊尹之后,沃丁以咎单为卿士,也就是宰相。
咎单发扬祖制,以德治商。
死后由弟太庚即位。
第六位:太庚在位25年,是商朝第六任君主。
周朝历代皇帝列表及简介
![周朝历代皇帝列表及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710a0d99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ae.png)
周朝历代皇帝列表及简介1、周文王姬昌周文王,姓姬,名昌,季历之子,华夏族(汉族)人,西周奠基者,季历死后由他继承西伯之位,又称西伯昌,共在位50年。
商纣时为西伯(“伯爵”),建国于岐山之下,积善行仁,政化大行,因崇侯虎向纣王进谗言,而被囚于羑里,后得释归,益行仁政,天下诸侯多归从,其子武王姬发有天下后,追尊他为文王。
先秦时期贵族有姓有氏,男子称氏、女子称姓,故周文王虽姬姓,却不叫姬昌,“姬昌”一说在东汉时期成型,后世因之,遂称文王为姬昌,传在羑里(今河南境内)根据伏羲氏(人皇始祖)的研究成果继续演绎易经八卦。
2、周武王姬发西周世祖武王(约公元前1087年—公元前1043年),西周的建立者,华夏杰出领袖,汉族,姬姓,名发,谥号武王庙号世祖,西周时代青铜器铭文常称其为斌王,是周文王的次子,约前1056年文王死,因其兄伯邑考被商纣王所杀,故得以继位。
他继承父亲遗志,于西元前11世纪消灭商朝,夺取全国政权,建立了西周王朝,表现出卓越的军事、政治才能,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代明君。
死后谥号“武”,史称周武王。
姬发继承其父遗志,推翻商朝统治,成为西周王朝的开国之君,姬发继任后,继续积极准备灭商,任命姜尚为军师,负责军事;南宫括为元帅,武吉为将军;任命其弟周公旦为辅佐,负责政务;任命召公、毕公等人为助手。
姬发抓住时机,观兵孟津,大会一千诸侯,两年后时机成熟,姬发亲率大军伐商,牧野大战之后,商军全线溃退,纣王逃回殷都自焚于鹿台,后姬发建都镐京,改国号为大周,在位13年崩,谥号“武王”。
3、周成王姬诵周成王姬诵(公元前1055年—公元前1021年),姓姬,名诵,周武王之子,是中国西周第二代国王,谥号成王。
武王克商后在位4年卒,“天下闻武王崩而扳”,成王即位时年少,由周公姬旦摄政,引起管叔、蔡叔、霍叔等的不满,制造谣言说周公想谋篡王位,联合武庚发动叛乱,召公奭也怀疑起来,史称“三监之乱”。
周公率兵东征,三年后平乱,管叔自杀,蔡叔被囚,夺商、卫、邶、鄘四国封地,周公摄政七年后,还政于成王,周公担心成王贪图安逸,写了一篇《无逸》,公元前1021年,周成王驾崩,享年35岁,太子姬钊即位,是为周康王。
商朝的皇帝列表
![商朝的皇帝列表](https://img.taocdn.com/s3/m/ffb42201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a5.png)
商朝的皇帝列表商朝(约公元前1675年-前1029年),始于商汤,终于商纣,共30帝,享国646年。
下面是有商朝的皇帝列表,欢迎参阅。
商朝的皇帝列表关于商朝的简介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重要朝代,从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经历了三个大的阶段。
第一阶段是"先商";第二阶段是"早商";第三阶段是"晚商"。
前后相传17世31王,延续600年时间。
总的来说,商朝是处于奴隶制的鼎盛时期,奴隶主贵族是统治阶级,形成了庞大的官僚统治机构和军队。
奴隶主对奴隶既可以买卖,也可以随意杀死;奴隶主死后还要由奴隶殉葬,从商朝帝王显贵们的陵墓中可以看到,殉葬的奴隶少则几十,多则上千。
在商汤灭夏,建立商朝之前,商部落是一个以畜牧业为主的部落,在黄河下游一带繁衍。
商朝确立统治,就在亳(河南商丘)建都;后来在盘庚时迁都到殷(今河南安阳小屯村),所以商朝一直也称作殷商。
商朝的势力范围也大大超过了夏朝。
考古学家从安阳的小屯村发现量的甲骨文,说明殷商时代文字已经得到充分广泛的应用,发展得也比较成熟;汉字的结构在甲骨文中已经基本形成。
通过对甲骨文的研究,使我们对商朝的了解更为详细可靠。
商朝对于天文天象的记载、对于干支记时法的运用等在甲骨文上有所反映。
商朝的农业和畜牧、养殖业发展都比较快,尤其是手工业,青铜器的冶炼与制造都相当成熟,各种常用的器具和礼器、酒器十分精美。
著名的司母戊大方鼎重达875公斤,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武王伐纣"的故事记载了商朝灭亡的过程。
渭河流域周部落的首领武王姬发,联合各部落讨伐殷商,而当时统治殷商的商纣王也是一个像夏桀一样的暴君,早已引起人们的忌恨。
为了抗击武王,纣王将大批奴隶武装起来,而这些奴隶却在前线倒戈,实际上是一次奴隶起义,纣王在惊恐中自焚而死。
商王朝灭亡了,被周朝所取代。
商代是继夏朝之后,中国历史上第二个世袭制王朝时代。
从夏商周至元明清,历代开国君主(共60位)简介及画像一览
![从夏商周至元明清,历代开国君主(共60位)简介及画像一览](https://img.taocdn.com/s3/m/d0139e24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aa.png)
从夏商周至元明清,历代开国君主(共60位)简介及画像一览夏朝开国君主启姓名:姒启民族族群:华夏族出生地:阳翟(今河南省禹州市)主要成就:建立“世袭制”在位时间:前1978年 - 前1963年,15年商朝开国君主汤姓名:***别名:商汤、成汤、天乙、大乙、唐、武汤民族族群:华夏族出生地:商丘主要成就:灭夏建商、商朝开国君主、施仁政德化天下庙号:太祖周朝开国君主姬发姓名:姬发称号:周武王民族族群:华夏族出生地:岐周(今陕西岐山)逝世日期:约公元前1043年主要成就:灭商建周秦朝开国皇帝嬴政生卒年:公元前259~前210年,49岁父母:父,秦庄襄王子楚;母,赵太后后妃:不详年号:无在位时间:公元前246~前210年,36年谥号:无庙号:无陵寝:秦陵性格:智略果毅,暴戾贪婪西汉开国皇帝刘邦生卒年:公元前256~前195年,61岁父母:父,刘太公;母,刘媪后妃:吕皇后、戚夫人、薄姬、管夫人、赵子儿等年号:无在位时间:公元前206~前195年,11年谥号:高皇帝庙号:太祖陵寝:长安长陵性格:放荡不羁,慷慨豁达,从谏如流东汉开国皇帝刘秀生卒年:公元前6~57年,63岁父母:父,南顿县令刘钦;母,樊娴都后妃:郭皇后、阴皇后、许美人等年号:建武,建武中元在位时间:公元25~57年,32年谥号:光武皇帝庙号:世祖陵寝:河南原陵性格:谦和谨慎、开明厚道三国·魏开国皇帝曹丕生卒年:公元187~226年,39岁父母:父,武帝曹操;母,卞氏后妃:甄皇后、郭皇后、李贵人等年号:黄初在位时间:公元220~226年,6年谥号:文帝庙号:高祖陵寝:河南首阳陵性格:风雅狭隘,刻薄寡恩三国·蜀开国皇帝刘备生卒年:公元161~223年,62岁父母:父,刘弘;母,不详后妃:吴皇后、甘夫人、糜夫人、孙夫人年号:章武谥号:昭烈帝庙号:烈祖陵寝:四川惠陵(武侯祠正殿西侧)性格:深沉宽厚,大仁大义三国·吴开国皇帝孙权父母:父,孙坚;母,吴氏后妃:谢夫人等年号:黄龙,嘉禾,赤乌,太元,神凤在位时间:公元222~252年,30年谥号:大皇帝庙号:太祖陵寝:江苏蒋陵性格:礼贤下士,多谋善断西晋开国皇帝司马炎生卒年:公元236~290年,54岁父母:父,司马昭;母,王元姬后妃:杨皇后、赵夫人等年号:泰始,咸宁,太康,太熙在位时间:公元265~290年,25年谥号:武皇帝庙号:世祖陵寝:河南峻阳陵性格:荒淫奢靡,深沉宽仁东晋开国皇帝司马睿生卒年:公元276~322年,46岁父母:父,琅玡王司马觐;母,琅玡王妃夏侯光姬后妃:虞皇后、郑贵妃等年号:建武,大兴,永昌在位时间:公元317~322年,5年谥号:元皇帝庙号:中宗陵寝:江苏建平陵性格:恭俭大度,胸无大志十六国·成汉开国皇帝李雄生卒年:公元274~334年,60岁父母:父,始祖李特;母,罗氏后妃:任皇后年号:建兴,晏平,玉衡在位时间:公元304~334年,30年谥号:武帝庙号:太宗陵寝:安都陵性格:英勇果敢,有魄力,谦虚十六国·汉(前赵)开国皇帝刘渊生卒年:? ~310年父母:父,匈奴左贤王刘豹;母,呼延氏后妃:单皇后,呼延皇后,张氏年号:元熙,永凤,河瑞在位时间:公元304~310年,6年谥号:汉光文帝庙号:高祖陵寝:永光陵性格:自负,果敢,坚韧十六国·前凉开国君主张寔生卒年:公元271~320年,49岁父母:父,武穆王张轨;母,不详后妃:贾皇后年号:建兴在位时间:公元317~320年,3年谥号:昭公庙号:高祖陵寝:宁陵性格:精明坦率,独断专行十六国·后赵开国皇帝石勒生卒年:公元274~333年,59岁父母:父,周曷朱;母,王氏后妃:刘皇后、程氏年号:太和,建平在位时间:公元319~333年,14年谥号:明帝庙号:高祖陵寝:高平陵性格:英明大度,雄武智略十六国·冉魏开国君主冉闵生卒年:公元322~352年,30岁父母:父,冉瞻;母,王氏后妃:董皇后等年号:永兴在位时间:公元350~352年,2年谥号:武悼天王庙号:无陵寝:无性格:勇猛善战,凶狠残暴十六国·前燕开国皇帝慕容皝生卒年:公元297~348年,51岁父母:父,慕容廆;母,段氏后妃:段皇后、兰贵妃等年号:燕元在位时间:公元337~348年,11年谥号:文明皇帝庙号:太祖陵寝:龙平陵性格:聪慧刚毅,暴虐多疑十六国·前秦开国皇帝苻洪生卒年:公元285~350年,65岁父母:父,蒲怀归;母,不详后妃:姜氏年号:无在位时间:公元350年谥号:惠武皇帝庙号:太祖陵寝:不详性格:足智多谋,雄图大略十六国·后秦开国皇帝姚苌生卒年:公元330~393年,63岁父母:父,姚弋仲;母,不详后妃:孙妃等年号:白雀,建初在位时间:公元384~393年,9年谥号:武昭皇帝庙号:太祖陵寝:原陵性格:智谋权变,忘恩负义十六国·后燕开国皇帝慕容垂生卒年:公元326~396年,70岁父母:父,前燕文明帝慕容;母,兰氏后妃:段皇后等年号:燕元,建兴在位时间:公元384~396年,12年谥号:成武皇帝庙号:世祖陵寝:宣平陵性格:英明神武,能屈能伸十六国·北燕开国皇帝冯跋生卒年:? ~430年父母:父,冯安;母,张氏后妃:孙皇后、宋皇后等年号:太平在位时间:公元409~430年,21年谥号:文成帝庙号:太祖陵寝:长谷陵性格:恭慎宽厚,明达狭隘十六国·南燕开国皇帝慕容德生卒年:公元336~405年,69岁父母:父,前燕景帝慕容,母,公孙氏后妃:段皇后等年号:建平在位时间:公元398~405年,7年谥号:献武皇帝庙号:世宗陵寝:不详性格:冷血狡诈,敏锐务实十六国·后凉开国皇帝吕光生卒年:公元337~399年,62岁父母:父,吕婆楼;母,不详后妃:石皇后等年号:太安,麟嘉,龙飞在位时间:公元386~399年,13年谥号:懿武皇帝庙号:太祖陵寝:高陵性格:深沉稳重,宽宏大度十六国·南凉开国君主秃发乌孤生卒年:? ~399年父母:父,秃发思复,母,不详后妃:不详年号:太初在位时间:公元397~399年谥号:武王庙号:烈祖陵寝:不祥性格:深沉坚毅,雄心勃勃十六国·北凉开国君主段业生卒年:? ~401年父母:不详后妃:不详年号:神玺、天玺在位时间:公元397~401年谥号:文王庙号:无陵寝:不详性格:迂腐轻信,优柔寡断十六国·西凉开国君主李暠生卒年:公元351~417年父母:父,李昶;母,不详后妃:尹皇后等年号:庚子,建初在位时间:公元400~417年谥号:武昭王庙号:太祖陵寝:不详性格:机敏沉着,宽厚仁爱十六国·西秦开国君主乞伏国仁生卒年:? ~388年父母:父,乞伏司繁;母,不详后妃:不详年号:建义在位时间:公元385~388年谥号:宣烈王庙号:烈祖陵寝:葬于夏官营附近性格:机智勇敢,隐忍果断十六国·夏开国皇帝赫连勃勃生卒年:公元381~425年父母:父,刘卫辰;母,苻氏后妃:梁皇后等年号:龙升,凤翔,昌武,真兴谥号:武烈帝庙号:世祖陵寝:嘉平陵性格:忘恩负义,嚣张残忍南朝·宋开国皇帝刘裕生卒年:公元363~422年父母:父,刘翘;母,赵安宗后妃:皇后臧爱亲、张夫人等年号:永初谥号:武帝庙号:高祖陵寝:江苏初宁陵性格:果断勇猛,谋事沉稳南朝·齐开国皇帝萧道成生卒年:公元427~482年父母:父,萧承之;母,陈道正后妃:皇后刘智容等年号:建元在位时间:公元479~482年谥号:高帝庙号:世祖陵寝:江苏泰安陵性格:深沉谨慎,志向恢宏南朝·梁开国皇帝萧衍生卒年:公元464~549年父母:父,萧顺之;母,张尚柔后妃:郗皇后、丁贵妃等年号:天监,普通,大通,中大通,大同,中大同,太清在位时间:公元502~549年谥号:武帝庙号:高祖陵寝:江苏修陵性格:勤俭虚饰,深沉机略南朝·陈开国皇帝陈霸先生卒年:公元503~559年父母:父,陈文赞;母,董氏后妃:钱皇后、章要儿等年号:永定在位时间:公元557~559年谥号:武帝庙号:高祖陵寝:江苏万安陵性格:明达果敢,恭俭勤劳北朝·北魏开国皇帝拓跋珪生卒年:公元371~409年父母:父,拓拔寔;母,贺兰氏后妃:慕容氏、刘氏等年号:登国,皇始,天兴,天赐在位时间:公元386~409年谥号:道武帝庙号:太祖陵寝:山西金陵性格:勇猛冷酷,宽厚大度北朝·北齐开国皇帝高洋生卒年:公元529~559年父母:父,高欢;母,娄昭君后妃:皇后李祖娥、嫔妃段昭仪等年号:天保在位时间:公元550~559年谥号:文宣帝庙号:显祖陵寝:武宁陵性格:荒淫暴虐,智勇深沉北朝·北周开国皇帝宇文觉生卒年:公元542~557年父母:父,宇文泰;母,元氏后妃:元皇后、陆夫人等年号:无在位时间:公元557年正月~八月谥号:孝闵帝庙号:无陵寝:静陵性格:刚毅,果决,坚韧隋朝开国皇帝杨坚生卒年:公元541~604年父母:父,杨忠;母,吕后后妃:独孤皇后、蔡妃等年号:开皇,仁寿在位时间:公元581~604年谥号:文皇帝庙号:高祖陵寝:陕西泰陵性格:深沉稳重、狠辣多疑唐朝开国皇帝李渊生卒年:公元566~635年父母:父,李昞;母,独孤氏后妃:窦皇后、万贵妃、尹德妃等年号:武德在位时间:公元618~626年谥号:光孝皇帝庙号:高祖陵寝:陕西献陵性格:谨慎稳重,率性豁达五代·后梁开国皇帝朱温生卒年:公元852~912年父母:父,朱诚;母,王氏后妃:张皇后等年号:开平,乾化在位时间:公元907~912年谥号:神武元圣孝皇帝庙号:太祖陵寝:河南宣陵性格:狡诈多疑、暴戾好色五代·后唐开国皇帝李存勖生卒年:公元885~926年父母:父,李克用;母,曹氏后妃:刘皇后等年号:同光在位时间:公元923~926年谥号:光圣神闵孝皇帝庙号:庄宗陵寝:河南雍陵性格:英勇果敢,骄傲昏庸五代·后晋开国皇帝石敬塘生卒年:公元892~942年父母:父,石绍雍;母,何氏后妃:李皇后等年号:天福在位时间:公元936~942年谥号:圣文章武明德孝皇帝庙号:高祖陵寝:河南显陵性格:老谋深算,贪婪无耻五代·后汉开国皇帝刘知远生卒年:公元895~948年父母:父,刘王典;母,安氏后妃:李皇后等年号:天福,乾在位时间:公元947~948年谥号:睿文圣武昭肃孝皇帝庙号:高祖陵寝:河南睿陵性格:沉默寡言,机敏权变五代·后周开国皇帝郭威生卒年:公元904~954年父母:父,郭简;母,韩氏后妃:柴皇后、张贵妃等年号:广顺,显德在位时间:公元951~954年谥号:武孝皇帝庙号:太祖陵寝:河南嵩陵性格:倔强,骁勇,英明十国·吴开国君主杨行密生卒年:公元852~905年父母:不详后妃:李氏,史氏等年号:天复,天祐在位时间:公元902~905年谥号:武皇帝庙号:太祖陵寝:兴陵性格:宽厚仁信,果敢睿智十国·南唐开国君主李昪生卒年:公元888~943年父母:父,李荣;母,刘氏后妃:宋皇后年号:升元在位时间:公元937~943年谥号:光文肃武孝高帝庙号:烈祖陵寝:江苏钦陵性格:仁孝厚道,有勇有谋十国·吴越开国君主钱镠生卒年:公元852~932年父母:父,钱宽;母,水丘氏后妃:陈氏、许氏、吴氏等年号:天宝,宝大,宝正等在位时间:公元907~932年谥号:武肃王庙号:太祖陵寝:杭州钱王陵性格:机警,善谋,明智十国·南汉开国君主刘岩生卒年:公元889~942年父母:父,刘谦;母,段氏后妃:马皇后、赵昭仪等年号:乾亨,白龙,大有在位时间:公元917~942年谥号:天皇大帝庙号:高祖陵寝:广州康陵性格:聪明,残暴,奢侈十国·北汉开国君主刘旻生卒年:公元895~954年父母:父,刘王典;母,安氏后妃:不详年号:乾祐在位时间:公元951~954年谥号:神武皇帝庙号:世祖陵寝:山西交城性格:昏庸无能,刚愎自用十国·开国君主高季兴生卒年:公元858~928年父母:不详后妃:不详年号:无在位时间:公元924~928年谥号:武信王庙号:无陵寝:湖北江陵龙山性格:勇猛,圆滑十国·前蜀开国君主王建生卒年:公元847~918年父母:不详后妃:周皇后等年号:天复,武成,永平,通正,天汉,光天在位时间:公元907~918年谥号:神武圣孝明惠皇帝庙号:高祖陵寝:成都永陵性格:英武神勇,好色误事十国·后蜀开国君主孟知祥生卒年:公元874~934年父母:父,孟道;母,李氏后妃:李皇后等年号:明德在位时间:公元934年谥号:文武圣德英烈明孝皇帝庙号:高祖陵寝:河南洛阳和陵性格:英勇善战,稳重大成十国·楚开国君主马殷生卒年:公元852~930年父母:不详后妃:德妃年号:无在位时间:公元927~930年谥号:武穆王庙号:无陵寝:湖南衡阳性格:宽厚,勇敢,精明十国·闵开国君主王审知父母:父,王凭;母,徐氏,后妃:黄惠姑等年号:开平,乾化,贞明,龙德,同光在位时间:公元909~925年谥号:忠懿王庙号:太祖陵寝:福建宣陵性格:英勇坚韧,宽仁节俭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父母:父,赵弘殷;母,杜氏后妃:贺皇后、王皇后、宋皇后等年号:建隆,乾德,开宝在位时间:公元960~976年谥号:大孝皇帝庙号:太祖陵寝:河南永昌陵性格:宽仁睿智,廉正果断南宋开国皇帝赵构生卒年:1107~1187年父母:父,徽宗赵佶;母,韦氏后妃:邢皇后、刘贵妃等年号:建炎,绍兴在位时间:1127~1162年谥号:宪孝皇帝庙号:高宗陵寝:绍兴永恩陵性格:聪明软弱,苟安犹疑辽开国皇帝耶律阿保机生卒年:公元872~926年父母:父,耶律撒剌;母,萧氏后妃:述律平年号:神册,天赞,天显在位时间:公元907~926年谥号:升天皇帝庙号:太祖陵寝:内蒙古祖陵性格:仁孝英明,刚毅果断金开国皇帝完颜阿骨打生卒年:1068~1123年父母:父,劾里钵;母,拿懒氏后妃:皇后唐括氏、裴满氏、仆散氏等。
夏朝君王列表及简介
![夏朝君王列表及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d7cc151c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79.png)
夏朝君王列表及简介夏朝,中国史书记载的第一个世袭王朝。
一般认为夏朝是一个部落联盟形式的国家。
夏朝有多少个皇帝?下面就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夏朝皇帝列表,希望对你有用!夏朝皇帝列表简介夏朝的开国皇帝:大禹禹,姒姓夏后氏,名文命,字高密,号禹,后世尊称大禹,夏后氏首领,传说为帝颛顼的曾孙,黄帝轩辕氏第六代玄孙。
他的父亲名鲧,母亲为有莘氏女修己。
相传禹治黄河水患有功,受舜禅让继帝位。
禹是夏朝的第一位天子,因此后人也称他为夏禹。
他是我国传说时代与尧、舜齐名的贤圣帝王,他最卓著的功绩,就是历来被传颂的治理滔天洪水,又划定中国国土为九州。
后人称他为大禹,也就是伟大的禹的意思。
禹死后安葬与浙江绍兴市南的会稽山上,现存禹庙,禹陵,禹祠。
从秦始皇开始历代帝王都有来禹陵祭禹。
夏朝第二任皇帝:夏启启(生卒年不详):也称夏启、帝启、夏后启、夏王启,他是禹的儿子,夏朝的第二任皇帝,前1978年―前1963年在位。
其母是涂山氏族的女子。
儿子至少有五人,其中有太康及中康。
根据《竹书纪年》,帝夏启王在位39年,约78岁驾崩。
禹死后,启通过武力征伐伯益,将其击败后继位,成为中国历史上由“禅让制”变为“世袭制”的第一人,自此,宣告原始社会结束,开始了奴隶社会,启是传统上被公认的中国第一个帝王。
他放弃阳翟,西迁到大夏(今汾浍流域),建都安邑(今山西夏县西)。
此后,又通过甘之战,击败强有力的有扈氏,消除了华夏族内的反对势力。
在位晚期,发生了武观之乱,以至政局动荡。
他一生四处征战,最终病死,葬于安邑附近。
相传禹本来要按照禅让制传位给皋陶,皋陶早亡,就决定传给皋陶子伯益。
史籍记载:“禹子启贤,天下属意焉。
及禹崩,虽授益,益之佐禹日浅,天下未洽。
故诸侯皆去益而朝启,曰‘吾君帝禹之子也’。
于是启遂即天子之位,是为夏后帝启。
”禹死后启按照尧舜禅让和舜禹禅让的惯例避位,让伯益作皇帝。
结果却是诸侯也离开伯益的根据地到启的根据地,臣子和人民也支持启,随即启即位。
周朝君主列表
![周朝君主列表](https://img.taocdn.com/s3/m/4ad6e910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2c.png)
周朝君主列表周朝君主列表—姬公非?—姬高圉前1358年—前1298年—姬亚圉前1297年—前1193年—姬公叔组绀前1192年—前1158年周太王姬亶父前1157年—前1139年—姬季历前1138年—前1114年[编辑] 西周周文王姬昌前1099年—前1061年周武王姬发前1050年—前1045年周成王姬诵前1044年—前1008年西周时期君主(前11世纪—前771年)谥号国君本名“夏商周断代工程”(2000)推算的西周年表郭伟(2001?)夏商周断代工程结论夏商周年表疏证推算的西周年表林申(2011?)公历干支法研究武王克商日期、西周年谱及铜器铭文的综述推算的西周年表周文王昌(西伯)约前1110年—约前1061年50年周武王发约前1046年—约前1043年4年约前1060年—约前1045年16年[1]约前1054年—约前1042年12年[2]周成王诵约前1042年—约前1021年22年约前1044年—约前1008年37年[3]约前1042年—约前1029年14年[4]周康王钊前1020年—前996年25年约前1007年—约前983年25年约前1028年—约前996年33年周昭王瑕约前995年—约前977年19年约前982年—约前964年19年约前996年—约前977年20年周穆王满约前976年—约前922年55年约前963年—约前909年55年约前977年—约前923年55年周共王繄扈前922年—前900年23年(共王当年改元)约前909年—约前900年10年约前922年—约前900年23年周懿王囏前899年—前892年8年约前899年—约前875年25年约前899年—约前893年7年周孝王辟方前891年—前886年6年约前875年—约前870年6年约前893年—约前888年6年周夷王燮前885年—前878年8年约前869年—约前858年12年约前887年—约前879年9年周厉王胡前877年—前841年37年约前857年—约前842年16年约前878年—约前844年35年共和(一说为共伯和摄行天子政)前841年—前828年14年(共和当年改元)前841年—前828年14年前844年—前832年13年周宣王静前827年—前782年46年前828年—前782年46年前831年—前786年46年周幽王宫涅前781年—前771年11年前781年—前771年11年前785年—前771年15年注释1.跳转^武王克商日为前1050年2月10日即夏历正月二十九,殷历二月甲子2.跳转^武王克商日为前1044年3月10日即夏历二月初五3.跳转^约前1043年至约前1037年7年,周公旦摄政4.跳转^约前1042年至约前1036年7年,周公旦摄政其他各家说法各家说武王周文公(摄政)成王康王昭王穆王恭王懿王孝王夷王厉王受命至穆王武王至共和武王克殷年古本竹书纪年────19──────100(穆元)─前1111年史记3────55────37──前1046年太平御览引史─────55─2515─37───记帝王世纪77302651552020─16─133(穆元)281前1122年通鉴外纪77302651551025151540133281前1122年通志77302651551225151540133281前1122年皇极经世77302651551225151637133281前1122年文献通考77302651551225151237133281前1122年资治通鉴前编77302651551225151237133281前1122年今本竹书纪年673026195512259812100(+11)209前1050年新城新藏37302624551225151216100(+10)225前1066年吴其77302651552017151637121281前1122昌年丁山371226193718207337104(101)189前1030年陈梦家3─202019382010103016100(穆末)186前1027年董作宾77302618411612304637100(穆末)270前1111年章鸿钊3─3726235516171571589(穆末)214前1055年Yetts3─3025195515373220132(穆末)209前1050年周法高2─24251923152153418100(穆末)177前1018年白川静──253526311714193937──前1087年劳干37───50157──12─185前1025年雷海────19────────前1027宗年高本汉────19────────前1027年东周[编辑]谥号名在位时间春秋时期君主周平王宜臼前770年—前720年周桓王林前719年—前697年周庄王佗前696年—前682年周僖王胡齐前681年—前677年周惠王阆前676年—前675年前673年—前652年颓前675年—前673年周襄王郑前651年—前619年周顷王壬臣前618年—前613年周匡王班前612年—前607年周定王瑜前606年—前586年周简王夷前585年—前572年周灵王泄心前571年—前545年周景王贵前544年—前520年周悼王猛前520年周敬王匄前519年—前477年战国时期君主周元王仁前476年—前469年周贞定王介前468年—前441年周哀王去疾前441年周思王叔前441年周考哲王嵬前440年—前426年周威烈王午前425年—前402年周元安王骄前401年—前376年周夷烈王喜前375年—前369年周显圣王扁前368年—前321年周慎靓王定前320年—前315年周赧王延前314年—前256年西周文公咎前256年东周靖公杰前256年—前249年诸侯列国君主[编辑]更详尽的列表见中国君主列表 (周朝诸侯国)。
商朝:中国历史第二个朝代,始于成汤终于纣王,共30帝享国646年
![商朝:中国历史第二个朝代,始于成汤终于纣王,共30帝享国646年](https://img.taocdn.com/s3/m/e7003235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a2.png)
商朝:中国历史第二个朝代,始于成汤终于纣王,共30帝享国646年商朝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与夏、周并称为中国的“三代”,始于成汤终于纣王,在中国历史上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
在殷建都达二百七十三年,所以商朝又称为“殷”或“殷商”。
前后相传17世31王,延续600年左右。
末代君主帝辛(纣王)派部下向东征讨莱夷,攻打南方九苗,将商的势力延伸到了东海和长江流域。
后由于频繁征讨东夷造成国力空虚,于牧野之战被周武王击败后灭亡。
商朝是处于奴隶制鼎盛时期,奴隶主贵族是统治阶级,形成了庞大的官僚统治机构和军队。
商朝帝王简介:商太祖(商汤):商汤(约公元前1670年—公元前1587年),即成汤,子姓,名履,又名天乙,河南商丘人,汤是契的第十四代孙,主癸之子,商朝开国君主。
商汤为商国君主17年,建立商朝后称王在位13年,病死,庙号商太祖,因其长子太丁早逝,由次子外丙继位。
葬处据传有六处,说法最多的是在今河南商丘北面。
曹植对商汤的评价:“殷汤伐夏,诸侯振仰,放桀鸣条,南面以王,桑林之祷,炎灾克偿,伊尹佐治,可谓贤相。
”商代王(太乙):太乙亦作壬丁。
是中国商朝的一位太子,《史记》称他尚未成为王就已去世,不过有些人仍然把他列为商朝君主之一。
谥号“商代王”。
商哀王(外丙):外丙,商代天子,子姓,名胜,一作卜丙,生卒年不详,汤第二子。
汤病死后继位,葬处不明,商朝第二代王。
商开国君主汤之子,汤的太子太丁早死,乃立太丁弟外丙为王,是为外丙元年,伊尹摄政。
外丙即位后三年卒,传位其弟仲壬。
还有一种说法,外丙是商汤的弟弟,汤子太丁叔,商汤卒,太子太丁已先商汤而亡,遂继为王。
外丙本无继承王位的资格,因汤长子太丁病殁,其子年幼,才由外丙继承商王之位。
在位仅3年便得病而亡。
商懿王(仲壬):仲壬,亦称中壬、燕壬、工壬、其壬、南壬,子姓,名庸,商汤之子,外丙之弟,商朝第三位君王。
在位时期商朝兴盛。
死后由其侄太甲继位,伊尹辅政。
商太宗(太甲):太甲,生卒年不详,商汤嫡长孙,太丁之子,外丙和仲壬之侄,商朝第四位君主。
夏朝皇帝列表图及大事记
![夏朝皇帝列表图及大事记](https://img.taocdn.com/s3/m/320c137f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1a.png)
夏朝皇帝列表图及大事记夏朝皇帝列表夏朝(前2049年—前1577年),禹建立的国家。
夏禹传子代替了以前的禅让制度,由禅让制度变成王位的世袭制度。
夏朝共传14代17王(一说13代16王,主要是大禹是君主还是部落联盟首领有争议),约471年,后为商朝所灭。
夏朝皇帝君主于古籍中被称为后、夏后、夏后氏,亦有称之为帝者。
据《史记》记载,夏王朝大约从公元前21世纪初到公元前16世纪初,前后大约有500余年,经历了5个世纪,有17个帝王先后作为统治者。
自启至桀凡十三代,十六传,历五百年(一说四百七十二年),是为后人所推算。
如夏代的开始从夏禹算起,自禹至履癸(桀),则共十四代、十七王,前后经过了五百余年。
夏朝共有17个王,其中因史料缺乏,作病死的13王;国亡后被饿死的1王;自刎而死的1王;被夺去国政后凄凉而死的1王;身为傀儡,忧愤而死的1王。
夏朝皇帝列表——夏朝历代皇帝详细介绍夏禹简介治理黄河建立夏朝夏朝第一个皇帝夏禹,姒姓夏后氏,名文命,字高密,号禹,后世尊称大禹,夏后氏首领,传说为帝颛顼的曾孙,黄帝轩辕氏第六代玄孙。
他的父亲名鲧,母亲为有莘氏女修己。
相传禹治黄河水患有功,受舜禅让继帝位。
禹是夏朝的第一位天子,因此后人也称他为夏禹。
他是我国传说时代与尧、舜齐名的贤圣帝王,他最卓著的功绩,就是历来被传颂的治理滔天洪水,又划定中国国土为九州。
后人称他为大禹,也就是伟大的禹的意思。
禹死后安葬与浙江绍兴市南的会稽山上,现存禹庙,禹陵,禹祠。
从秦始皇开始历代帝王都有来禹陵祭禹。
人物简介禹,姒姓,名文命,字高密,号禹,后世尊称为大禹,夏后氏首领,他是黄帝的六世孙、颛顼的四世孙(注:黄帝次子曰昌意,昌意生颛顼,颛顼生鲧曾,鲧曾生鲧祖,鲧祖生鲧父,鲧父生鲧,鲧生禹)。
他的父亲名鲧,母亲为有莘氏女修己。
相传禹治黄河水患有功,受舜禅让继帝位。
禹是夏朝的第一位天子,因此后人也称他为夏禹。
他是我国传说时代与尧、舜齐名的贤圣帝王,他最卓著的功绩,就是历来被传颂的治理滔天洪水,又划定中国国土为九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朝国王列表商朝(约公元前1675年-前1029年),始于商汤,终于商纣,共30帝,享国646年。
因商朝曾都殷,所以商朝又称殷商。
商朝时奴隶制得到了较大的发商朝(前562年?—1066年?)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王朝,与夏、周并称为中国的“三代”。
商王朝共历十七世三十一王,前后约四百九十六年。
西周国王列表周武王姬发(?—前1043年)前1046年—前1043年在位,3年。
西周王朝开国君主,周文王次子。
死后谥号“武”,史称周武王。
周成王姬诵(公元前1055年—前1021年)前1042年—前1021年在位,22年。
汉族,姓姬,名诵,是中国西周第二代国王,谥号成王。
周康王姬钊前1020年—前996年在位,25年。
生卒年不详。
汉族,周成王之子,成王死后继位,在位26年,病死于镐京,葬于毕原。
史书载,“成康之际,天下安宁,刑错四十余年不用”。
姬钊死后的庙号为康王。
后世将这段时期和成王末年的统治誉为“成康之治”。
周昭王姬瑕(?—公元前1002年)前995年—前997年在位,3年。
中国周朝第四代王,周康王之子。
汉族,镐京(今陕西长安县境)人。
周穆王姬满前996年—前992年在位,5年。
姬姓,名满,昭王之子,周王朝第五位帝王。
他是我国古代历史上最富于传奇色彩的帝王之一,世称“穆天子”。
周共王姬繄扈前922年—前900年在位,23年。
周共王姬繄扈(yīhù),穆王子,西周第六代国王,生卒年不详,穆王死后继位。
在位22年,病死,葬于毕原谥号共(gōng)王。
西周青铜器铭文多称他为龚王。
姬病死后的庙号为共王。
周懿王姬囏前899年—前892年在位,8年。
周懿王姬囏(jiān),西周第七代国王,周共王之子,谥号懿王,姬囏生性懦弱,继位后政治日趋腐败,国势更加衰落,由于西戎屡次进攻,他被迫将都城迁往槐里(今陕西省兴平市东南)。
周孝王姬方(?—前886年)前892年—前886年在位,7年。
西周第八代国王,谥号周孝王。
周共王弟弟,周懿王叔父。
周懿王病死后夺位。
在位6年,病死,葬处不明。
周夷王姬燮前885年—前878年在位,8年。
西周第九代国王,周懿王子,周孝王侄孙。
《史记》称他为夷王,西周青铜器铭文多称他为彳屖王。
周夷王死后由其子周厉王姬胡继位。
周厉王姬胡(前877年—前841年)前858—前841年在位,18年。
公元前841年,发生了国人暴动,人民包围了王宫,袭击厉王,他仓皇而逃,后于公元前828年死于彘(今山西霍县)。
共和前841年—前828年,13年。
前841年,周厉王出逃后,召公(召穆公虎)、周公(周定公)管理朝政,号为共和(一说由诸侯共伯和摄行政事)。
共和十四年(前828年),厉王死于流放地彘( 今山西霍县),大臣拥立静为王。
周宣王姬静(靖)前828年—前782年在位,46年。
中国周朝第十一位王,周厉王之子,汉族,死后被追谥为世宗。
周幽王姬宫湦(前795年—前771年)前782年—前771年在位,11年。
周幽王姬宫湦(涅、湼),周宣王(姬静,周朝第十一位王)的儿子,西周末代君主。
出生于公元前795年(周宣王三十三年),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东周国王列表周平王姬宜臼,(约前781——前720)前770年—前720年在位50年。
周平王中国东周第一代王,西周幽王之子,母亲是幽王的王后申后(申侯之女)。
周桓王姬林,(?——前697年)前719年—前697年在位23年。
周桓王姬林为姬泄父之子,周平王孙。
后病死于洛邑。
周庄王姬佗(?——前682年10月)前696年—前682年在位14年。
是周桓王长子,桓王病死后继位。
前682年10月,姬佗病死。
死后的庙号为庄王。
周僖王姬胡齐,(?——前677年)前681年—前677年4年。
姬胡齐,东周第四代国王,他是周庄王姬佗的长子,谥号釐王(史称周僖王)周惠王姬阆,(?——652年12月)前676年—前652年在位25年。
周庄王孙子,周釐王(僖王)儿子,公元前652年12月,姬阆病死。
死后的谥号为惠王。
周襄王姬郑,(?——前619年)前651年—前619年在位23年。
姬郑,周惠王之子。
周顷王姬壬臣,(?——前613年)前618年—前613年在位6年。
公元前613年春,姬壬臣病死。
姬壬臣死后的庙号为顷王。
周匡王姬班,(?——前607年10月)前612年—前607年在位6年。
姬班,周顷王之子。
顷王死后继位。
公元前607年10月,姬班病死,葬处不明,庙号为匡王(谥法云贞心大度曰匡),由弟定王瑜即位。
周定王姬瑜,(?——前586年11月)前606年—前586年在位21年。
姬瑜,周顷王之子、周匡王之弟。
前586年11月,姬瑜病死,姬瑜死后的谥号为定王。
周简王姬夷,(?——前572)前585年—前572年在位14年。
姬夷为周定王之子,东周第10代君王。
公元前586年周定王死后即位,公元前572年九月姬夷病死,谥号为简王。
死后葬处不明。
子灵王泄心即位,是为周灵王。
周灵王姬泄心,(?——前545年)前571年—前545年在位27年。
功绩在于“弭兵会盟”周景王姬贵,(?——前520年)前544年—前521年在位25年。
周景王,名姬贵。
周灵王第二子,灵王死后继位。
周景王姬贵在位时,财政窘困,器皿用具都得向各国乞讨。
病死,葬于翟泉(今河南省洛阳市旧城)。
周悼王姬猛,(?——前520年10月)前520年—前520年在位不足1年。
10月,姬猛病死。
姬猛死后的庙号为悼王。
周敬王姬匄,(?——前476年)前519年—前476年在位44年。
姬匄周景王次子,继兄周悼王为周王,称东周君。
敬王继位后,和西王姬朝长期相互攻伐,争夺帝位。
六年后,他在晋兵帮助下,击败姬朝,巩固了王位。
公元前476年病死,葬于三壬陵(今河南洛阳西南10里),庙号为敬王。
周元王姬仁,(?——前469年)前475年—前469年在位7年。
姬仁,周敬王子。
敬王死后继位,周元王姬仁继位的这一年(公元前475年),我国历史进入了战国时期。
姬仁死后葬处不明,庙号为元王。
周贞定王姬介,(?——前441年)前468年—前441年在位27年.姬介。
周元王子。
元王死后继位,姬介在位期间的公元前453年,晋国的3家大夫赵襄子、韩康子、魏桓子在陆续并吞了其他贵族后,共同攻灭了最后一家贵族智伯,形成实际上的3个国家(赵国、韩国、魏国),晋国国君幽公反而要分别向他们朝贡。
公元前441年春,姬介病死。
姬介死后的庙号为贞定王。
周哀王姬去疾,(?——前441年)前441年—前441年在位3个月。
周哀王,名姬去疾,为周贞定王长子。
前441年周贞定王死后即位,即位后三个月为弟姬叔袭杀,葬处不明。
谥号为哀王。
周思王姬叔,(?——前441年)前441年在位5个月。
姬叔,周贞定王之子,周哀王之弟。
前441年,姬叔杀害周哀王即位,为周思王;在位仅五个月,8月又被弟姬嵬所杀。
周考王姬嵬,(?——前426年)前440年—前426年在位15年。
姬嵬,贞定王子。
攻杀兄思王而继位。
在位15年,病死。
葬处不明。
周考王姬嵬在位期间,封弟姬揭于王城,以继续周公的官职,史称周桓公。
时人称此国为“西周”。
周桓公死,传位于子威公。
威公死,传位于惠公。
惠公长子史称西周公。
惠公又封少于班于巩(今河南省巩县西南),史称“东周”。
这样,在周王室的领地内,又建立了“西周”、“东周”两个小国。
周威烈王姬午,(?——前402年)前425年—前402年在位24年。
名姬午,为周考王之子。
公元前402年,姬午病死。
姬午死后的谥号为威烈王。
病死,葬于今河南省洛阳市。
周安王姬骄,(?——前376年)前401年—前376年在位26年。
姬骄,周威烈王之子,威烈王死后继位,中国东周第二十二代天子。
公元前376年,姬骄病死,谥号为安王,全谥为周元安王。
周烈王姬喜,(?——前369年)前376年—前369年在位8年。
姬喜,为周安王之子。
又称周夷烈王。
公元前369年,姬喜病死,庙号为烈王。
周显王姬扁,(?——前321年)前368年—前321年在位48年。
周显王,名姬扁。
也称为周显圣王或周显声王周安王子,周烈王弟。
烈王死后继位,在位48年。
病死,葬处不明。
周慎靓王姬定,(?——前315年)前320年—前315年在位6年。
姬定。
周显王子,显王死后继位。
公元前315年,姬定病死。
姬定死后的庙号为慎靓王。
周赧王姬延,(?——前255)前314年—前255年在位60年.姬延,周慎靓王之子,是东周的第25位国王,也是最后一位国王,是两周在位最长的君主.周顺王姬杰,前256年——前249年.前256年,秦未立新天子,取九鼎置于咸阳(途中一鼎落于泗水),迁西周公于憾狐,秦庄襄王元年(前249年),东周君欲趁秦连丧昭襄、孝文二王合纵伐秦,秦庄襄王以吕不韦为大将,起兵十万,执东周君而归,尽收巩城等七邑。
迁东周公于阳人之地,然诸侯还有韩国、卫国、魏国、燕国、楚国、赵国、齐国、朝鲜国,周朝尚底灭亡,至公元前221年秦先后灭韩、魏、赵、楚、燕、齐六国,自以为统一天下。
至公元前194年魏满灭周代最后一个诸侯国朝鲜周朝才彻底亡,周朝至此彻底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