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旅游和旅游资源导学案

合集下载

《旅游资源导学案》

《旅游资源导学案》

《旅游资源》导学案导学目标:1. 了解旅游资源的观点和种类;2. 掌握不同地区的旅游资源特点和优势;3. 能够分析旅游资源对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4. 培养对旅游资源的珍爱认识和责任感。

导学内容:一、旅游资源的观点和种类1. 什么是旅游资源?旅游资源是指吸引游客前来旅游观光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历史遗迹、民俗风情等资源的总称。

2. 旅游资源的种类有哪些?主要包括自然景观(如山川湖泊、河流海岸、动植物资源等)、人文景观(如历史事迹、建筑艺术、民俗文化等)以及特色旅游产品(如美食文化、民俗表演、手工艺品等)。

二、不同地区的旅游资源特点和优势1. 中国的旅游资源主要有哪些?中国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资源,如长城、敦煌莫高窟、九寨沟等;同时也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资源,如故宫、颐和园、秦始皇陵等。

2. 不同地区的旅游资源特点和优势有何不同?如西藏的雪域高原、云南的丽江古城、广东的岭南文化等各具特色,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三、旅游资源对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1. 旅游业对当地经济有何影响?旅游业可以创造就业机缘、增进地方经济发展、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等。

2. 旅游资源开发对当地社会有何影响?旅游资源开发可以增进文化传承、增强地方文化自大、拓展文化交流等。

四、旅游资源的珍爱认识和责任感1. 为什么要珍爱旅游资源?旅游资源是珍贵的自然和人文遗产,需要得到珍爱和传承,以便后代继续享受。

2. 如何珍爱旅游资源?加强环境珍爱认识,恪守相关法律法规,倡导绿色出行,减少对旅游资源的破坏等。

导学活动:1. 小组讨论:请同砚们分组讨论自己所在地区的旅游资源特点和优势,并展示给全班同砚。

2.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前去当地著名旅游景点进行实地考察,了解旅游资源的实际情况。

3. 主题演讲:邀请专业人士或当地旅游从业者进行主题演讲,分享旅游资源开发与珍爱的经验和教训。

导学反思:通过本次导学,学生们对旅游资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增强了对旅游资源的珍爱认识和责任感,培养了对旅游业的发展和贡献的认识,为未来的旅游活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旅游资源导学案-旅游概论》

《旅游资源导学案-旅游概论》

《旅游资源》导学案第一课时导学目标:1. 了解旅游资源的观点,分类和特点。

2. 精通世界各地的不同种类的旅游资源。

3. 培育对旅游资源的保卫和开发认识。

导学内容:一、旅游资源的观点1. 旅游资源是指供人们进行旅游活动的客观条件和因素,包括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社会经济资源。

2. 旅游资源是旅游业的基础,是推动旅游产业进步的重要力气。

二、旅游资源的分类1. 自然资源:包括山川河湖、森林草原、海洋岛屿等自然景观。

2. 人文资源:包括历史文化事迹、民俗民风、民族风情等人文景观。

3. 社会经济资源:包括旅游设施、交通通讯、餐饮住宿等效劳设施。

三、世界各地的旅游资源1. 自然资源:南美洲的亚马逊雨林、非洲的撒哈拉沙漠、北极的极光等。

2. 人文资源:欧洲的巴黎埃菲尔铁塔、亚洲的长城、美洲的马丘比丘等。

3. 社会经济资源:美国的迪士尼乐园、法国的卢浮宫、中国的故宫等。

四、旅游资源的保卫和开发1. 保卫旅游资源是每个人的责任,可以通过缩减污染、勤俭资源、保卫自然环境等方式来实现。

2. 开发利用旅游资源要科学合理,充分开掘资源潜力,提高旅游产品品质,增进旅游业可持续进步。

导学活动:1. 观看相关视频,了解不同地区的旅游资源。

2. 分组进行谈论,分享各自喜爱的旅游目标地,并谈论为什么选择这个地方。

3. 开展保卫与开发旅游资源的主题谈论,提出不同的意见和建议。

4. 设计一个旅游线路,包括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效劳设施,让同砚们分享自己的“梦想观光”。

导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同砚们对旅游资源的定义、分类和特点有了更深度的了解,也更加关注旅游资源的保卫和开发。

期望同砚们在将来的观光中,能够更加珍惜现有的旅游资源,并为其保卫和利用做出更多的贡献。

第二课时导学目标:1.了解旅游资源的观点和分类。

2.精通不同类型的旅游资源的特点和价值。

3.培育同砚对旅游资源的保卫认识和文化素养。

导学内容:一、旅游资源的观点旅游资源是吸引游客前去旅游观光的客观条件和物质基础,包括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社会资源。

高中地理-旅游和旅游资源学案 最新

高中地理-旅游和旅游资源学案 最新

第一章旅游和旅游资源章末总结学案(湘教版选修3)学习目标 1.了解旅游活动的基本要素和基本类型。

2.明确旅游资源的概念、特性和主要类型。

3.掌握旅游资源的形成和分布。

专题一旅游资源定性评价的基本方法材料一 居庸关是长城沿线著名的古城关,地形极为险要。

城关附近自然风景十分壮美,城关建筑在一条长达15千米的溪谷中间,两侧群峰起伏,重峦叠嶂,山花野草,葱茏郁茂,好似碧波翠浪,形成一幅天然美景,早在金明昌年间(公元1190~1195年),即以“居庸叠翠”之名列入“燕山八景”。

材料二 北京西北山区地形图(1)居庸关位于甲、乙、丙、丁中的哪一点?(2)甲、乙、丙、丁四点能将“城关、山色、长城”景观尽收眼底的是哪一点?并说明理由。

(3)评价“居庸叠翠”旅游景观的开发价值,并说明开发中应注意的问题。

答案(1)甲。

(2)乙。

乙位于山脊的西南,从乙到城关、长城及对面山脊均无障碍阻挡视线。

(3)居庸关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历史文化价值;集群状况好,游览价值高;位于北京北部,市场距离近,经济价值高;交通通达性好。

在景区的开发中,要注意保护景区环境;提高景区接待能力;设计合理的开发规模,与环境承载量相适应。

专题二我国旅游资源各种分类情况经过长期的演化以及我国人民的整理,我国的旅游资源有:(1)中国王牌旅游景点:五绝(万里长城、紫禁皇城、秦兵马俑、丝路敦煌、布达拉宫)、五奇(黄山四景、武陵峰林、长白天池、九寨黄龙、长江三峡)、五美(三亚海滨、北海银滩、海上大连、绿色青岛、西子湖畔)、十二胜(珠江三角、上海黄浦、儒家曲阜、桂林山水、苏扬江南、滇池风情、承德庄庙、佛家五台、海河清风、龙门少林、黄果瀑布、湄州妈祖、厦门鼓浪、瓷都景德、呼伦草原、天池戈壁、沙葫芦荡、天湖青海、黄河瀑布、冰雪哈尔)。

(2)三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是我国山河的精华,中华民族的瑰宝。

国务院分别于1982年、1988年、1994年公布了三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旅游资源导学案》

《旅游资源导学案》

《旅游资源》导学案导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学生将能够了解旅游资源的种类、特点及其在旅游业发展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对旅游资源的认识和理解,提高他们的旅游素养和实践能力。

一、导入1. 引入话题:请同砚们想象一下,如果没有任何旅游资源,我们将无法享受到美丽的风景、丰富的文化和多样的活动。

那么,旅游资源对于旅游业的发展有着怎样的重要作用呢?2. 提出问题:你知道什么是旅游资源吗?旅游资源包括哪些种类?它们的特点是什么?二、进修1. 旅游资源的定义:旅游资源是指供旅游者观赏、游览、体验和消费的自然、人文和社会资源的总称。

它包括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历史文化遗产、民俗风情等。

2. 旅游资源的种类:- 自然景观:如山川、湖泊、河流、海洋、草原等。

- 人文景观:如古建筑、名胜事迹、风景名胜区等。

- 历史文化遗产:如世界文化遗产、国家历史名城等。

- 民俗风情:如民俗表演、传统手工艺等。

3. 旅游资源的特点:- 稀缺性:旅游资源是有限的,且不可更生。

- 多样性:旅游资源种类繁多,包括自然、人文、历史等多个方面。

- 时效性:旅游资源的价值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

- 可塑性:旅游资源可以通过开发利用而不息增值。

- 多功能性:旅游资源不仅仅是供人们游览观赏的,还可以提供休闲、娱乐、教育等多种功能。

三、拓展1. 旅游资源的重要性:旅游资源是旅游业的基础和核心,是旅游业发展的动力源泉。

充分利用和开发旅游资源,可以增进旅游业的繁荣发展,提升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水平。

2. 珍爱旅游资源的意义:珍爱旅游资源是每个人的责任,只有珍爱好旅游资源,才能让后代继续享受到美丽的自然风景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四、总结通过本节课的进修,我们了解了旅游资源的种类、特点及其在旅游业发展中的重要性。

希望大家能够珍惜旅游资源,珍爱环境,共同增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五、作业1. 请同砚们选择一个你熟悉的旅游资源,写一篇文章介绍该旅游资源的种类、特点和重要性。

《旅游资源导学案》

《旅游资源导学案》

《旅游资源》导学案导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学生将了解旅游资源的种类、特点以及重要性,培养学生对旅游资源的认识和珍爱认识。

一、引入1. 观看一段视频:介绍世界各地的旅游资源,引发学生对旅游资源的兴趣。

2. 提出问题:你知道什么是旅游资源吗?旅游资源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二、观点诠释1. 什么是旅游资源?旅游资源是指可以吸引游客前来观光、度假、休闲、娱乐的资源,包括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历史文化遗产等。

2. 旅游资源的种类- 自然景观:如山川河流、湖泊海洋、森林草原等。

- 人文景观:如古城镇、民俗风情、传统工艺等。

- 历史文化遗产:如事迹遗址、博物馆、文化节庆等。

三、旅游资源的特点1. 多样性:旅游资源种类繁多,能够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2. 稀缺性:部分旅游资源属于一次性消费品,需要合理开发和珍爱。

3. 可替代性:一些旅游资源可以互相替代,但也有奇特性资源无法替代。

4. 经济性:旅游资源的开发可以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缘。

四、旅游资源的重要性1. 增进地区经济发展:旅游业是一个重要的经济支柱产业,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进地方经济繁荣。

2. 增进文化交流:旅游资源的开发可以增进不同地区、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增进人们的互相了解。

3. 增进环境珍爱:合理开发旅游资源可以增进环境珍爱认识的提升,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4. 增进就业增长:旅游业的发展可以创造大量就业机缘,改善人民生活水平。

五、教室练习1. 小组讨论:请同砚们结合自己所在地区的旅游资源,讨论其特点和重要性。

2. 教室展示: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汇报,分享自己的讨论效果。

3. 课后作业:撰写一篇关于内地旅游资源的小议论文,阐述其重要性和珍爱意义。

六、总结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学生对旅游资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明白了旅游资源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重要性,培养了对旅游资源的珍爱认识。

希望同砚们能够珍惜身边的旅游资源,共同尽力珍爱和传承。

高中地理 第1章 旅游和旅游资源 第2节 旅游资源的类型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高中地理 第1章 旅游和旅游资源 第2节 旅游资源的类型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第二节旅游资源的类型学习目标:1.了解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的概念。

2.理解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的区别。

3.运用实例区分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

教材整理1自然旅游资源阅读教材P10~P11,回答下列问题:1.旅游资源的类型旅游资源可划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

2.自然旅游资源(1)概念自然旅游资源是自然赋予的、能使人们产生美感的自然环境或物象的组合。

(2)景观要素地貌、水文、气候、生物、宇宙等自然要素及其相互组合。

(3)分类①地文景观类:路南石林、甘肃鸣沙山等。

②气象气候类:泰山日出、黄山云海、吉林雾凇等。

③水域风光类:壶口瀑布、济南趵突泉、长江三峡等。

④生物景观类:黄山迎客松、海南椰林等。

⑤宇宙类:新疆大陨石、流星雨等。

填空填出下列旅游景点所属的类型(1)伊瓜苏瀑布________ (2)日本樱花________(3)海市蜃楼________ (4)路南石林________(5)彗星________【提示】(1)水域风光类(2)生物景观类(3)气象气候类(4)地文景观类(5)宇宙类教材整理2人文旅游资源阅读教材P11~P13,回答下列问题:1.人文旅游资源的概念古今人类社会活动、文化艺术和科技创造的载体和轨迹,如文物古迹、文化艺术活动、科技与建筑成就、文化娱乐活动等人文景观。

2.人文旅游资源的分类(1)古迹和古建筑类:北京故宫、福建永定土楼、苏州园林等。

(2)现代建筑成就类:北京鸟巢、法国埃菲尔铁塔等。

(3)消闲、求知、健身类:美国迪士尼乐园、傣族泼水节等。

(4)购物类:北京庙会、上海南京路等。

填空填出下列旅游景点所属的类型(1)上海世博园________ (2)北京庙会________(3)巴西狂欢节________ (4)伦敦塔桥________【提示】(1)现代建筑成就类(2)购物类(3)消闲、求知、健身类(4)古建筑类自然旅游资源巴厘岛是印度尼西亚的旅游胜地,有着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其中已经规划开发并产生经济效益的就有以下旅游资源:热带沙滩、浅海水域、阳光、火山、珊瑚礁、森林、独特的动植物资源、民间舞蹈、手工艺品、传统音乐、婆罗浮屠佛塔、普兰班南神庙等。

高中地理第一章旅游和旅游资源1.2旅游资源1教案湘教版选修3

高中地理第一章旅游和旅游资源1.2旅游资源1教案湘教版选修3

1.2 旅游资源K.山西五台山L.苏州园林M.天津水上公园N.青海湖鸟岛O.安徽黄山(1)填表:自然景观文化景观自然与文化景观(2)与其他资源相比,旅游资源具有____________性、____________性、____________属性、____________属性、____________性等特点。

明辨是非易错易混点不能准确判断旅游资源分类与特性错题诊断图甲与图乙分别为北京两处名胜照片。

据此答复(1)~(3)题。

(1)北京拥有众多旅游景点,图甲与图乙分别为________与________。

(2)按旅游资源分类,它们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这类景观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主要在于它们______________属性。

答案(1)天坛故宫(2)人文景观旅游资源历史文化错因分析一是不能区别旅游资源类型;二是对旅游资源各种特性不能区分。

纠错笔记(1)旅游资源分类(2)依据旅游资源特性理解旅游资源多样性分层训练对点练习考察点1 旅游资源定义1.以下自然界、人类社会中事物与因素,属于旅游资源有( )①海市蜃楼②龙舟竞渡③雾凇④渔民出海捕鱼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考察点2 旅游资源特性2.“山山水水处处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对联,主要1.①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②能为旅游业开发利用;③能够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

其中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是旅游资源本质特征。

它们之间关系为:2.3.类型核心表现形式形成过程自然景观旅游资源地貌景观构景根底物质自然过程文化景观旅游资源建筑景观重要标志物质与非物质历史过程及当代人类活动自然与文化景观旅游资地貌与建筑物质自然过程与。

《旅游资源导学案-旅游概论》

《旅游资源导学案-旅游概论》

《旅游资源》导学案导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学生将能够了解旅游资源的种类、特点以及对旅游业的影响,培养学生对旅游资源的认识和理解能力。

一、导入1. 引入话题:请同砚们谈一谈自己最喜欢的旅游目标地是哪里?为什么喜欢那里?2. 播放视频:播放介绍不同旅游资源的视频,激发学生对旅游资源的兴趣。

二、进修内容1. 什么是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是指那些能够吸引游客并为其提供旅游效劳的自然、人文和社会资源的总称。

包括自然景观、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

2. 旅游资源的种类及特点- 自然景观:如山川、湖泊、海洋等,具有原生态、自然美丽的特点。

- 历史文化:如古建筑、遗址、传统节日等,具有悠久历史、丰富文化内涵的特点。

- 民俗风情:如民俗表演、传统手工艺等,具有民间特色、浓厚乡土气息的特点。

3. 旅游资源对旅游业的影响- 旅游资源是旅游业的基础和核心,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

- 旅游资源的多样性和奇特性能够提升旅游目标地的吸引力,增进旅游业的发展。

- 合理开发和珍爱旅游资源对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拓展延伸1. 小组讨论:请同砚们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设计一个旅游线路,包括景点、交通、住宿等。

2.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了解不同旅游资源的实际情况,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四、总结反思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学生对旅游资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认识到旅游资源的重要性和价值,培养了对旅游业的兴趣和热爱,为未来的旅游规划和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五、课后作业1. 思考:你认为一个成功的旅游目标地应该具备哪些特点?2. 制作:设计一个宣传册,介绍你心目中的理想旅游目标地,包括景点、美食、特色活动等。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置信同砚们对旅游资源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为未来的旅游规划和实践提供了有益的帮助。

希望同砚们能够珍惜旅游资源,珍爱环境,共同推动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愿大家在旅途中收获欢乐与成长!。

2018年高中地理 第1章 旅游和旅游资源 1.3 旅游资源的形成和分布导学案 湘教版选修3

2018年高中地理 第1章 旅游和旅游资源 1.3 旅游资源的形成和分布导学案 湘教版选修3

1.3 旅游资源的形成与分布预习案一、预习目标1.了解旅游资源的形成。

2.掌握旅游资源分布的影响因素?3.掌握我国的旅游资源分布的特点?二、预习要点1.重点:影响旅游资源分布的因素2.难点:影响旅游资源分布的因素三、预习问题1.旅游资源形成包括哪几个方面?2.自然地理条件与旅游资源的关系如何?3.人类活动与旅游资源的关系如何?4.影响旅游资源分布的因素有哪些?5.我国的旅游资源分布有什么特点?四、预习检测1.下列属于我国自然景观旅游资源的有( )①长江三峡、四川黄龙②西安附近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③南京明孝陵、敦煌莫高窟④桂林山水、台湾日月潭A.①③B.③④C.②③D.①④2.对岳阳楼能成为千古名楼起到重要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们建此楼时使用了独一无二的建筑技术B.古代文人在此楼上的一些审美活动C.岳阳楼所处的地形条件D.岳阳楼周边的民族风情3.近年来,我国许多农村纷纷打出“吃农家饭、穿农家衣、干农家活”的广告,发展旅游业,出现“农家乐”等新的旅游形式。

由此反映出影响旅游资源分布的是( )A.自然地理因素B.社会认知因素C.人文地理因素D.地质基础因素探究案一、合作探究探究活动一:阅读课本文字,思考问题探究问题:自然地理条件对旅游资源的影响表现在哪几个方面?人类活动是如何影响旅游资源开发的?探究活动二:阅读课本,思考问题探究问题:影响旅游资源分布的因素有哪几个方面?中国旅游资源的分布有什么特点?二、随堂检测1. 2014年11月7日至12日APEC北京会议放假期间,河南省针对北京游客实行景区门票减免优惠。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该优惠政策有助于:A.游客对旅游目的地进行选择B.提升当地旅游资源价值C.降低游客交通与游览用时的比值D.提高旅游服务设施等级读“埃及金字塔及狮身人面像图”,回答下列问题。

2.图中主体画面景观属于A.地文景观类B.生物景观类C.古迹和古建筑类D.标志性建筑3.该景观破损严重,这主要是由下列哪种作用造成的?A.流水侵蚀作用B.风力侵蚀作用 C.海浪侵蚀作用 D.冰川侵蚀作用4.该景观分布于________流域。

《旅游资源导学案-旅游概论》

《旅游资源导学案-旅游概论》

《旅游资源》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 了解旅游资源的定义和分类;2. 掌握世界各地的主要旅游资源类型和特点;3. 熟悉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式和对当地经济社会的影响;4. 能够分析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解决方案。

二、导学内容1. 什么是旅游资源?2. 旅游资源的分类及特点;3. 世界各地主要旅游资源类型和特点;4. 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式;5. 旅游资源对当地经济社会的影响;6. 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三、导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一段精彩的旅游宣传视频或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旅游资源的观点,并激发他们对旅游资源的兴趣。

2. 观点诠释:向学生诠释旅游资源的定义,即指吸引人们前去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的自然、人文、历史等资源。

3. 分类介绍:介绍旅游资源的分类,包括自然资源(如山川湖海、动植物等)、人文资源(如历史遗迹、民俗文化等)和社会资源(如效劳设施、交通网络等)。

4. 世界各地旅游资源:通过地图、图片等形式展示世界各地主要的旅游资源类型和特点,如欧洲的历史文化遗迹、南美洲的自然风光等。

5. 开发利用方式:介绍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式,包括开发旅游景区、建设旅游设施、推广旅游产品等。

6. 经济社会影响:分析旅游资源对当地经济社会的影响,如增进就业、增加收入、改善基础设施等。

7. 问题与挑战:讨论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如环境破坏、文化冲突、旅游业发展不均衡等。

8. 总结提升: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进修内容,并提出对于旅游资源开发的思考和建议。

四、导学作业1. 选择一个你熟悉的旅游资源,分析其类型、特点和开发利用方式;2. 就旅游资源对当地经济社会的影响进行思考,写一篇短文;3. 思考当前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解决方案。

五、拓展延伸1. 通过实地考察或调研,深入了解某一地区的旅游资源及其开发情况;2. 阅读相关书籍或文章,了解国内外旅游资源开发的成功案例和经验;3. 参与相关讨论或活动,提高对旅游资源开发的认识和理解。

《旅游资源导学案-旅游概论》

《旅游资源导学案-旅游概论》

《旅游资源》导学案第一课时导学目标: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将能够理解旅游资源的概念、分类和特点,了解世界各地的旅游资源分布及其开发利用情况,培养学生对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意识。

一、认识旅游资源1. 什么是旅游资源?旅游资源是指供旅游者进行旅游活动所需的客观条件和资源,包括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文化古迹等。

2. 旅游资源的分类(1)自然资源:如山川河流、湖泊海洋、动植物等。

(2)人文资源:如历史文化遗迹、民俗风情、传统手工艺等。

(3)现代资源:如度假村、主题公园、购物中心等。

二、探索世界各地的旅游资源1. 亚洲(1)中国:长城、故宫、张家界等。

(2)日本:富士山、京都、东京迪士尼乐园等。

2. 欧洲(1)法国:埃菲尔铁塔、卢浮宫、凡尔赛宫等。

(2)意大利:比萨斜塔、梵蒂冈、威尼斯水城等。

3. 美洲(1)美国:自由女神像、大峡谷、好莱坞等。

(2)巴西:里约热内卢、伊瓜苏大瀑布、亚马逊雨林等。

4. 非洲(1)埃及:金字塔、尼罗河、卢克索神庙等。

(2)南非:开普敦、克鲁格国家公园、乌干达大猩猩保护区等。

5. 大洋洲(1)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大堡礁、墨尔本市区等。

(2)新西兰:奥克兰、皇后镇、罗托鲁瓦地热区等。

三、培养旅游资源保护意识1. 保护自然资源:不乱扔垃圾、不破坏植被、不随意采摘动植物等。

2. 保护人文资源:尊重当地风俗习惯、不随意涂鸦、不破坏古迹等。

3. 可持续利用旅游资源:倡导环保旅游、支持当地经济发展、合理规划旅游线路等。

导学问题:1. 请列举三个你感兴趣的旅游目的地,并说明原因。

2. 你认为旅游资源的保护为什么重要?举例说明。

3. 如果你是一名旅游规划师,你会如何规划一个旅游线路?拓展活动:1. 选择一个你喜欢的国家或地区,通过网络搜索了解其旅游资源,并制作一份旅游宣传册。

2. 组织一次班级旅游活动,每位同学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为活动提供至少一个景点推荐,并说明理由。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相信同学们对旅游资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明白了保护旅游资源的重要性。

《旅游资源导学案-旅游概论》

《旅游资源导学案-旅游概论》

《旅游资源》导学案一、导入大家好,今天我们要进修的主题是《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是指供旅游者观赏、游览、体验的各种自然和人文景观、设施和效劳设施。

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可以增进当地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缘,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

我们将通过进修旅游资源的种类、特点以及开发利用方法,来了解旅游资源的重要性和价值。

二、进修目标1. 了解旅游资源的观点和分类;2. 掌握各类旅游资源的特点和价值;3. 理解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方法;4. 培养对旅游资源的珍爱认识和责任感。

三、进修内容1. 旅游资源的分类- 自然景观:如山川河流、湖泊海洋、森林草原等;- 人文景观:如事迹遗址、文化村落、民俗风情等;- 人工景观:如公园广场、主题乐园、度假村等。

2. 旅游资源的特点和价值- 奇特性:每个地方的旅游资源都有奇特的特点,吸引着游客前来观赏;- 经济价值: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可以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创造就业机缘;- 社会价值:旅游资源的珍爱和传承,有利于增强文化认同感,增进社会和谐。

3. 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方法- 开发景区:建设旅游设施和效劳设施,提升景区的接待能力和效劳水平;- 宣传推广:通过媒体、网络等渠道宣传景区特色和优势,吸引更多游客;- 珍爱环境:珍爱自然环境和文化遗产,做到可持续发展。

四、进修任务1. 阅读相关资料,了解不同类型的旅游资源,并列举各自的代表性景点;2. 小组讨论,分析某个景区的开发利用情况,提出改进建议;3. 撰写一份关于旅游资源珍爱的倡议书,呼吁大家共同珍爱环境和文化遗产。

五、总结通过本次进修,我们了解了旅游资源的种类、特点和价值,以及其开发利用方法。

作为未来的旅游者和公民,我们应该珍惜和珍爱好旅游资源,共同增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为社会和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六、拓展延伸1. 请同砚们自行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旅游景点,撰写一篇游记,分享自己的旅游经历和感受;2. 参观当地的旅游景区或者博物馆,了解更多关于旅游资源的知识,拓展自己的视野。

高中地理 第1章 旅游和旅游资源 1.2 旅游资源教案 湘教版选修3

高中地理 第1章 旅游和旅游资源 1.2 旅游资源教案 湘教版选修3

1.2旅游资源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旅游资源的概念和特性;
2.理解旅游资源的主要类型
3.区分旅游资源的类型。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旅游资源的主要类型
教学难点:旅游资源的特性
资源具体资源:风景名胜、文物古迹、娱
抽象资源:风土人情、节庆活动等
区域
自然和文化景观旅游资源
一、旅游资源的定义
性;非消耗行
教学旅游资源丰富多样,有抽象和具体之分,本节课通过旅游资源图片引入,全文通过图片过渡,衔接较好,有效的帮助学生理解旅游资源的特性和分类。

《旅游资源导学案-旅游概论》

《旅游资源导学案-旅游概论》

《旅游资源》导学案一、进修目标:1. 了解旅游资源的定义和分类;2. 掌握不同类型旅游资源的特点和优劣势;3. 能够分析和评判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式;4. 提高学生对旅游资源的认识和理解。

二、进修内容:1. 旅游资源的定义和分类;2. 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的特点和分类;3. 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式;4. 旅游资源的珍爱和可持续利用。

三、进修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展示各类旅游资源,引发学生对旅游资源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进修旅游资源的定义和分类:通过讲解和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旅游资源的观点和种类,包括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

3. 探讨不同类型旅游资源的特点和优势:让学生分组讨论,并结合实例,分析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的特点及其优劣势。

4. 分析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式: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让学生了解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式,包括旅游景区建设、宣传推广、效劳设施建设等方面。

5. 讨论旅游资源的珍爱和可持续利用: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珍爱旅游资源,实现可持续利用,通过小组讨论和展示,形成共识和建议。

6. 总结:对进修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强调旅游资源的重要性和珍爱认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旅游资源的珍爱和利用。

四、课后作业:1. 小组合作,选择一个旅游资源,设计一个完备的开发利用方案,并进行展示;2. 撰写一篇关于旅游资源的文章,表达自己对旅游资源的看法和建议;3. 通过网络搜索,了解一个成功的旅游资源开发案例,并做简要介绍。

五、教学评判:1. 学生教室表现和小组讨论表现;2. 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和质量;3. 学生对旅游资源的理解和认识水平。

通过本次进修,学生将深入了解旅游资源的定义、分类、特点及其开发利用方式,培养学生对旅游资源的珍爱认识和可持续利用观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愿学生在未来的旅游中,能够更好地欣赏和珍爱旅游资源,共同建设美好的旅游环境。

《旅游资源导学案-旅游概论》

《旅游资源导学案-旅游概论》

《旅游资源》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 了解旅游资源的定义和分类;2. 掌握不同类型旅游资源的特点和优势;3. 理解旅游资源对于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性;4. 能够分析和评判不同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式。

二、导学内容1. 旅游资源的定义和分类2. 自然景观类旅游资源3. 人文景观类旅游资源4. 综合性旅游资源三、导学重点1. 不同类型旅游资源的特点和优势;2. 旅游资源对于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性。

四、导学难点1. 如何评判和分析不同类型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式。

五、导学过程1. 旅游资源的定义和分类- 介绍旅游资源的观点,即旅游者在观光过程中所能够感受到的各种自然、人文、社会等方面的资源;- 分类介绍自然景观类、人文景观类和综合性旅游资源。

2. 自然景观类旅游资源- 自然景观类旅游资源是指以自然景观为主要吸引点的旅游资源,如山川、湖泊、河流、海洋等;- 优势:原生态、自然美景、环境友好;- 例举国内外闻名的自然景观类旅游资源,如黄山、长白山、大峡谷等。

3. 人文景观类旅游资源- 人文景观类旅游资源是指以人文景观为主要吸引点的旅游资源,如事迹、文化遗产、民俗风情等;- 优势: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人文氛围浓厚、文化交流丰富;- 例举国内外闻名的人文景观类旅游资源,如故宫、巴厘岛、开罗金字塔等。

4. 综合性旅游资源- 综合性旅游资源是指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结合的旅游资源,具有自然和人文双重吸引力;- 优势:景观多样、体验丰富、旅游体验更全面;- 例举国内外闻名的综合性旅游资源,如巴厘岛、马尔代夫、夏威夷等。

六、导学延伸1. 讨论不同类型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式,如生态旅游、文化旅游、休闲度假等;2. 探讨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的环境珍爱和文化传承等问题;3. 小组讨论国内外闻名旅游资源的特点和发展前景。

七、导学总结通过本次导学,我们对旅游资源的定义和分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不同类型旅游资源的特点和优势也有了清晰的认识。

在未来的旅游实践中,我们将更加注重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式进行分析和评判,增进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高中地理 第一章 旅游和旅游资源 第2节 旅游资源学案 湘教版选修3

高中地理 第一章 旅游和旅游资源 第2节 旅游资源学案 湘教版选修3

第二节旅游资源1.理解旅游资源的特性。

2.掌握旅游资源的主要类型与区别。

3.简述旅游资源的内涵。

(重点)4.比较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的区别。

(难点)[基础·初探]教材整理1 旅游资源的定义和特性阅读教材P6-P7前两自然段,完成下列问题:1.旅游资源的定义(1)定义:能够吸引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并实施旅游行为的事物与因素。

(2)组成:具体的资源和抽象的资源。

(3)旅游活动的异地性和流动性,决定了旅游资源的相对性。

2.旅游资源的特性(1)位置相对稳定性:区域性或不可移动性,是旅游资源的根本属性之一。

(2)物质景象组合性:应当注意旅游资源的整体性、合理性和协调性。

(3)美学属性:旅游资源具有美学属性才能满足旅游者的审美需求。

(4)历史文化属性:旅游资源多具有民族特色。

(5)非消耗性:在合理使用的前提下,是不会被消耗的资源,还趋于增值。

正误判断:(1)只要能吸引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的事物就是旅游资源。

( )(2)娱乐中心属于抽象的旅游资源。

( )(3)四大佛教名山兼有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

( )【提示】(1)×要想成为旅游资源要具备两个条件:吸引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实施旅游行为。

(2)×娱乐中心属于具体的旅游资源。

(3)√佛教名山中的山、水、植被属于自然景观,山上有众多佛教建筑属于文化景观。

教材整理2 旅游资源主要类型阅读教材P7-P11,完成下列问题:1.主要类型:自然景观旅游资源、文化景观旅游资源、自然和文化景观旅游资源。

2.自然景观旅游资源:以自然界本身的美感来吸引旅游者的资源,主要包括地质地貌景观、山水组合景观、生物景观、气候与其他自然景观组合等。

3.文化景观旅游资源:自然环境中保留下来的文化遗存,在环境景观区域内占据主导地位,就形成了文化景观旅游资源。

它通常分为三类:宗教文化景观、具有历史文化意义的古代遗存、风土民情。

4.自然和文化景观旅游资源:在该类景观区域范围内,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往往相得益彰。

第一章旅游和旅游资源导学案

第一章旅游和旅游资源导学案

湘南中学高三年级地理导学案班级姓名第一章旅游和旅游资源总序第个学案课型:新授课编写人: 邓志春审核人:谭美鹏编写时间 :2013年6 月 9 日授课时间 : 2013 年 6 月日【基础知识梳理】二.旅游资源【疑难突破】一.旅游活动的确定方法(1)旅游活动以活动空间的异地性区别于其他休闲活动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很多,如农业生产活动、工业生产活动、交通商贸活动、家庭休闲活动、日常休闲活动等,但唯有旅游活动以异地性(离开常住地)为基本特征,具备异地性特征的活动为旅游活动,否则就不是旅游活动。

(2)旅游活动以活动目的的娱乐性区别于其他经济活动旅游活动是人们以娱乐、享受为主要目的而离开常住地的活动,而人口迁移(如长期移民、短期流动工人、难民等)、游牧活动、流浪活动等尽管也具有异地性特征,但其活动目的不在于娱乐和消遣,故不属于旅游活动。

(3)旅游活动以活动时间的临时性区别于人口迁移人口迁移和旅游活动都是人们离开常住地的活动,但人口迁移常常涉及人口居住地由迁出地到迁入地的永久性或长期性改变,而旅游活动地理位置的变化是临时性的。

(4)旅游活动以消费活动的高层次性区别于一般的消费活动旅游活动是消费活动,但它是较高层次的消费活动,是人们满足了生存需求和基本发展需求之后的较高层次的消费活动。

二.各种旅游景观的地理成因——深化探究旅游资源的形成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对旅游者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能使旅游者得到一定的物质享受和精神满足;二是具有一定的经济、社会、文化价值,能给旅游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只有同时具备这两个条件的事物才能被称为旅游资源。

【课堂训练】1.读以下四幅图,回答下列问题。

(10分)(1)四幅图中,C图从旅游资源分类上属于________________;从旅游资源的特性上,它区别于其他三幅图的特性是________________,我国也有一处著名的类似于C资源的景观,名叫__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湘南中学高三年级地理导学案班级姓名
第一章旅游和旅游资源
总序第个学案课型:新授课编写人: 邓志春审核人:谭美鹏
编写时间 :20XX年6 月 9 日授课时间 : 2013 年 6 月日【基础知识梳理】
二.旅游资源
【疑难突破】
一.旅游活动的确定方法
(1)旅游活动以活动空间的异地性区别于其他休闲活动
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很多,如农业生产活动、工业生产活动、交通商贸活动、家庭休闲活动、日常休闲活动等,但唯有旅游活动以异地性(离开常住地)为基本特征,具备异地性特征的活动为旅游活动,否则就不是旅游活动。

(2)旅游活动以活动目的的娱乐性区别于其他经济活动
旅游活动是人们以娱乐、享受为主要目的而离开常住地的活动,而人口迁移(如长期移民、短期流动工人、难民等)、游牧活动、流浪活动等尽管也具有异地性特征,但其活动目的不在于娱乐和消遣,故不属于旅游活动。

(3)旅游活动以活动时间的临时性区别于人口迁移
人口迁移和旅游活动都是人们离开常住地的活动,但人口迁移常常涉及人口居住地由迁出地到迁入地的永久性或长期性改变,而旅游活动地理位置的变化是临时性的。

(4)旅游活动以消费活动的高层次性区别于一般的消费活动
旅游活动是消费活动,但它是较高层次的消费活动,是人们满足了生存需求和基本发展需求之后的较高层次的消费活动。

二.各种旅游景观的地理成因——深化探究
旅游资源的形成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对旅游者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能使旅游者得到
一定的物质享受和精神满足;二是具有一定的经济、社会、文化价值,能给旅游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只有同时具备这两个条件的事物才能被称为旅游资源。

【课堂训练】
1.读以下四幅图,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1)四幅图中,C图从旅游
资源分类上属于
________________;从旅
游资源的特性上,它区别
于其他三幅图的特性是________________,我国也有一处著名的类似于C资源的景观,名叫_____________。

(2)从旅游资源的分类上看,A图属自然旅游资源中的______景观类;B图属于自然旅游资源中的______景观类;C图属于人文旅游资源中的________景观类;D图属于自然旅游资源中的________景观类。

(3)旅游资源的特性中,四幅图都具有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材料一壶口瀑布位于黄河峡谷中。

九曲黄河如一条奔腾的巨龙,穿行在黄土高原秦晋大峡谷。

流至壶口时,激流翻滚,惊涛怒吼,其声方圆十里可闻,其形恰如巨壶倒悬,场面极为壮观,有“全国第二大瀑布”之称,也是世界上著名的瀑布之一。

材料二黄河水系图(图1)和壶口瀑布地质剖面示意图(图2)
(1)图中A河流的名称是__________,
B地形区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一的描述,黄河壶口瀑
布什么季节出现此景观?为什么?
(3)依据图中信息,分析黄河壶口瀑
布的形成原因。

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体验北京·感受奥运”是20XX年
北京旅游局提出的口号。

奥运期间,北京市旅游局向海外市场推出了奥运产品,让更多游客感受到了奥运之年的北京。

据不完全统计,20XX年北京全年接待入境旅游者460万人次。

(1)北京奥运期间,有大批的非运动员游客来观看奥运会,游览中国,体验北京的胡同文化及各种民俗活动。

这反映了现代旅游的特点是:
旅游主体的_________;旅游空间的_______;旅游形式的________;旅游目的的________。

(2)为满足许多外国游客的要求,北京市老城区现已准备了一批以“四合院”为主的“家庭旅馆”。

这体现了旅游活动“六要素”中的“_________”。

(3)奥运期间,许多外国游客要游览长城,体验一下“不到长城非好汉”的意境,从旅游
资源分类看,长城属于________资源,此活动中的主体是____________,客体是________,
活动的媒介是________。

4.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6分)
夏威夷群岛坐落在北太平洋上,距美国本土3 000多千米,被称为美国的“海外州”。


公元四世纪左右,一批波利尼西亚人到此定居,给这岛屿取名“夏威夷”,意即“原始之家”。


威夷是著名的旅游胜地,它有美丽的海滨,有宜人的气候,有奇特的火山景观,还有其他多
彩的自然风光,这里是世界第一流的旅游胜地,每年有4 000多万游客慕名而至。

(1)美国是个跨洲的国家,夏威夷群岛散布在_______(大洋)上,是________(大洲)的
组成部分。

(2)根据旅游资源的本质属性,通常将旅游资源划分为________旅游资源和________旅游
资源。

夏威夷群岛属于________旅游资源。

(3)材料中介绍的自然风光中没有提及( ) A.地质地貌景观 B.天象与气候景观 C.水文地理景观 D.生物景观
(4)夏威夷群岛因其多彩、独特的自然风光而区别于其他旅游资源,这反映了旅游资源具
有________性和________性等特性;岛上建有许多游乐场以供旅游者休闲、娱乐,这反映了
旅游资源具有__________性的特性;岛上的冒纳罗亚火山遗迹产生于遥远的地质年代,这反
映了旅游资源具有________性的特征。

(5)旅游资源既是一种经济财富,也是一种无价的________财富。

它具有多方面的价值和
功能,表现在:①________价值,②________价值,③________价值,④________价值。

5.地中海是连接亚、非、欧的重要水域,具有浪漫的海洋气息,目前,地中海地区每年吸
引约5 000万游客,旅游收入高达120亿美元。

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0分)
(1)每年地中海地区的旅游旺季是________,请分析原因。

(2)据统计,现在地中海地区是世界上最大的国际旅游接待地,请
解释原因。

(3)甲、乙同处地中海沿岸,旅游业却差异非常大。

请从经济背景、
区域环境等角度分析原因。

【基础知识梳理】
一.消闲探险主客中介旅游交通区域洲际观光宗教观光购物
二.动机行为稳定移动组合整体合理协调消耗增值自然自然和文化
决定理想人文景观协调海陆地形气候痕迹审美价值东南片状或带状
交通
【课堂训练】
1.【答案】(每空1分)(1)人文旅游资源可创造性秦始皇陵(2)地质生物遗址遗
迹(古迹古建筑)水域风光(3)多样性非凡性永续性。

2.【答案】(1)渭河河套平原(2分) (2)夏季(2分)因为黄土高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夏季降水量大。

(2分)(3)由于岩性差异,造成流水的侵蚀差异,较坚硬的砾岩侵蚀弱,较
松软的砂岩易被侵蚀,形成断面和水潭,发育成瀑布。

(4分)
3.【答案】(每空1分)(1)大众化扩大化多样化娱乐化(4分)(2)住宿(2分)(3)人文旅游外国游客长城旅游业。

4.【答案】(1)太平洋大洋洲(2分)(2)自然人文自然(3分)(3)D(2分)(4)多样非凡可创造永续(4分)(5)精神文化美学科学历史文化经济(5分)5.【答案】(1)夏季夏季炎热,阳光充足(2分)(2)区域经济发达,游客人数多;欧盟国家的政治经济一体化,便于游客出入境,当地旅游资源非凡性强,对游客具有强烈的吸引力;交通便捷;基础设施完善;市场距离近。

(至少2点,4分)(3)甲比乙地经济落后,居民出游欲望低,社会治安状况差,政局动荡;阿拉伯民族开放程度不够。

(4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