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目录知识点(冀教版)
(完整版)初中数学知识点_(冀教版)

分别除以这个单项式,
fo 然后再把所得的商
d 8、(1)平方差公式:(a+b)(a-b)=
o (2)完全平方公式:(a+b)2=
o (a-b)2=
g 分式及运算
re 1、(1)分式有意义的条件:
a (2)分式无意义的条件:
g (3)分式值为零的条件:
in (4)分式值为正的条件:
e (5)分式值为负的条件:
ethin 数轴 om 的交点为___________ r s 2、填表; fo P(x,y)位置 第一象限 第二象限 第三象限 第四象限 X Y 轴 原点
od 轴 go 坐标符号 g are 3、点 P(x,y)关于 x 轴、y 轴、原点的对称点的坐标分别是___________,点 ein P(x,y)到 x 轴、y 轴的距离分别为___________ ir b 4、在某一变化过程中,可以取不同数值的量叫做___________,保持不变 e 的量叫做___________。设在某一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 x 和 y,如果对于 th x 的每一个确定的值,y 都有唯一的值与它对应,那么就说 x 是 in ___________量,y 是 x 的___________ gs 5、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应使函数的代数式___________,并且应符合 thin ___________ ll 6、当自变量去某一数值时所对应的值,叫做这个函数当自变量取该值的 d A ___________值 an 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 e 1、一般地,函数 y= ___________ (其中 k、b 为常数,k )叫做一次函数; tim 当___________时,y 是 x 的正比例函数;正比例函数是一次函数的特殊情 a 况。 ing at 2、正比例函数的一般形式为___________,它的图象是经过(0,____)和
冀教版初中数学各章节诠释

本章把几大难点三角形放到了一章,任一个环 17.3勾股定理
节都是重中之重。(出书的人脑子有病)
17.4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17.5反证法
分式概念,有无意义,为“0”为重点。 约分、通分为难点。
去分母,验根为重难点。 有列式定式会重点讲解。
初步认识对应关系。 四种方法的准确定值是重点。
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易被以前知识影响。 对比理解相对轻松。 对应到数轴上的所有点。
数学活动——一元一次方程的“试值解法”
第七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7.1命题
7.2相交线
“三线八角”的熟悉,为以后的几何证明奠定 基础。重新强调几何证明格式。
7.3平行线 7.4平行线的判定 7.5平行线的性质
7.6图形的平移
七 第八章 整式的乘法
8.1同底数幂的乘法
8.2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
年 级
关于整式运算的最重要章节,中考分值在10分 左右,其中重点是两个公式,还会补充另两种 方法。
学模型、方法、技巧。
25.6 相似三角形的应用
级
25.7 相似多边形和图形的位似
回顾与反思
上 第二十六章:解直角三角形
26.1 锐角三角函数
26.2 锐角三角函数的计算
册 特殊类型的函数关系,是数与角度之间的关系 26.3 解直角三角形
。学生不易理解,中考分值6分左右。
26.4 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
回顾与反思
22.2一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初中三个函数中最重要的一个,对数形结合认 22.3用待定系数法确定一次函数表达式
识的一个渐进的理解,而且需要理解的很透。 22.4一次函数的应用
22.5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的关系
如何在坐标系中找变化。 规律是本章难点。 在坐标系中渗透等腰△、Rt△是重点内容。
冀教版初中数学知识点

冀教版初中数学知识点
一、整数
1.整数的定义与表示方法
2.整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与性质
3.整数乘法与除法的规则与性质
4.整数的绝对值与相反数
5.有理数的比较大小及其表示法
二、分数
1.分数的定义及其表示法
2.分数的四则运算(加、减、乘、除)
3.分数的化简与通分
4.分数的比较大小及其性质
5.分数的倒数与互为倒数的数
6.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三、代数式与方程
1.代数式的定义与表示
2.代数式的加减混合运算
3.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与解法
4.方程的应用(如文字题等)
5.公式的运用(如长方形面积、周长等)
四、图形的认识与性质
1.平面图形的分类(如三角形、四边形、圆等)
2.平面图形的性质(如相似性、对称性等)
3.空间图形的认识与性质(如立方体、球体等)
4.图形的坐标表示(如平面直角坐标系等)
五、数据与统计
1.数据与统计的基本概念与方法
2.数据的表示与分析(如条形图、折线图等)
3.平均数的计算与应用
六、几何运动
1.平移、旋转、翻转的概念与性质
2.平移、旋转、翻转的应用(如几何图形的变换等)
七、比例与相似
1.比例的定义与性质
2.比例的运用(如比例尺、速度比等)
3.相似与全等的概念与性质
4.相似与全等的运用(如物体的放大与缩小等)
八、平面与空间
1.平面的认识与性质(如平行、垂直、相交等)
2.空间几何体的认识与性质。
冀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目录

冀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目录第十三章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13.1不等式13.2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3.3一元一次不等式13.4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第十四章分式14.1分式14.2分式的乘除14.3分式的加减第十五章轴对称15.1生活中的对称轴15.2简单的轴对称图形15.3轴对称的性质15.4利用轴对称设计图案15.5等腰三角形第十六章勾股定理16.1勾股定理16.2由边的数量关系识别直角三角形16.3勾股定理的应用第十七章实数17.1平方根17.2立方根17.3实数17.4用计算器开平(立)方17.5实数的运算第十八章平面直角坐标系18.1确定平面上物体的位置18.2平面直角坐标系18.3图形与坐标18.4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和点的坐标第十九章随机事件与概率19.1确定事件和随机事件19.2可能性大小19.3频率与概率的关系实数(1)一个整数有__________个平方根,它们互为__________,负数没有平方根,一个正数有__________个__________的立方根,一个负数有__________个__________的立方根.0的平方根、立方根都是__________.(2)实数与数轴上的点__________.aa2(3))=__________(a≥0)=__________(a≥0,b≥0)).bb(4)二次根式加减运算的步骤是:先把每个二次根式化成__________,并把能合并的二次根式进行合并.平面直角坐标系(1)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点和它的坐标(有序实数对)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平面直角坐标系内一点P(a,b),当a>0,b>0时,P在第__________象限;当a<0,b>0时,P在第__________象限;当a__________,b__________时,P在第三象限;当a__________,b__________时,P在第四象限;当a=0时,P在__________上;当__________时,P在x轴上,反之亦然.(2)二元一次方程有无数个解,每一个解都是一个实数对,对应着坐标系中的一个点,这些点构成了一条__________,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就是每个方程对应的直线的__________的坐标.随机事件与概率(1)我们用一个数P(A)表示随机事件A发生的可能性__________,称P(A)为事件A发生的概率,一般地,如果一个实验有n个等可能的结果,而事件A包含其中k个结果,我们定义P(A)=__________=__________.(2)对任何一个事件A,它的概率P(A)满足__________,必然事件的概率是__________,不可能事件的概率是__________.(3)有的事件可以通过合理的计算来求它的概率,有些事件需要通过实验,由__________估计它们的概率;当实验次数足够多时,事件A的频率稳定到它的__________,所以我们常用频率估计事件发生的__________,实验次数越多,越有可能得到较准确的估计值.。
冀教版初中数学教材目录【VIP专享】

冀教版初中数学教材目录(最新版)年级册数章名称节名称7年级上册第一章有理数1.1 正数和负数 1.2 数轴 1.3 绝对值与相反数 1.4 有理数的大小 1.5 有理数的加法 1.6 有理数的减法 读一读我国古代关于负数以及有理数加减的记载 1.7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1.8 有理数的乘法 1.9 有理数的除法 1.10 有理数的乘方 1.11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1.12 计算器的使用 回顾与反思 复习题 第二章几何图形的初步认识2.1 从生活中认识几何图形 2.2 点和线 2.3 线段的长短 2.4 线段的和与差 2.5 角以及角的度量 2.6 角的大小 2.7 角的和与差 2.8 平面图形的旋转 数学活动七巧板 回顾与反思 复习题 第三章代数式3.1 用字母表示数 3.2 代数式 读一读代数学 3.3 代数式的值 回顾与反思 复习题 第四章整式的加减4.1 整式 4.2 合并同类项 4.3 去括号 4.4 整式的加减 数学活动由地球仪引起的联想 回顾与反思 复习题 第五章一元一次方程5.1 一元一次方程 5.2 等式的基本性质 5.3 解一元一次方程 读一读4=1? 5.4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回顾与反思 复习题 综合与实践一田径场跑道的计算和设计 综合与实践二古老的传说今日的思考7年级下册第六章二元一次方程组 6.1二元一次方程组 6.2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6.3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 6.4简单的三元一次方程组 数学活动——一元一次方程的“试值解法” 第七章相交线与平行线7.1命题 7.2相交线 7.3平行线 7.4平行线的判定 7.5平行线的性质 7.6图形的平移 第八章整式的乘法8.1同底数幂的乘法 8.2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 8.3同底数幂的除法 8.4整式的乘法 8.5乘法公式 读一读杨辉三角 8.6科学记数法 第九章三角形9.1三角形的边 9.2三角形的内角 9.3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 第十章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10.1不等式 10.2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10.3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10.4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 10.5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第十一章因式分解11.1因式分解 11.2提公因式法 11.3公式法 数学活动——拼图与分解因式 综合与实践一透过现象看本质 综合与实践二蓄水池建在哪里较好?8年级上册第十二章分式和分式方程12.1分式 12.2分式和乘除 12.3分式的加减 12.4分式方程 12.5分式方程的应用 第十三章全等三角形13.1命题与证明 13.2全等图形 13.3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13.4三角形的尺规作图 第十四章实数14.1平方根 14.2立方根 14.3实数 14.4近似数 14.5用计算器求平方根与立方根 第十五章二次根式15.1二次根式 15.2二次根式的乘除运算 15.3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 15.4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 第十六章轴对称和中心对称16.1轴对称 16.2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16.3角的平分线 16.4中心对称图形 16.5利用图形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设计图案 第十七章特殊三角形17.1等腰三角形 17.2直角三角形 17.3勾股定理 17.4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17.5反证法8年级下册第十八章统计初步18.1统计的初步认识 18.2抽样调查 18.3数据的整理与表示 第十九章平面直角坐标系19.1确定平面上物体的位置 19.2平面直角坐标系 19.3坐标与图形的位置 19.4坐标与图形的变化 第二十章函数20.1常量和变量 20.2函数 20.3函数的表示 20.4函数的应用 第二十一章四边形21.1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21.2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21.3三角形的中位线 21.4矩形 21.5菱形 21.6正方形 21.7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 第二十二章一次函数22.1一次函数 22.2一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22.3用待定系数法确定一次函数表达式 22.4一次函数的应用 22.5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的关系 9年级上册第二十三章数据分析23.1 平均数与加权平均数 23.2 中位数和众数 23.3 方差 23.4 用样本估计总体 回顾与反思 第二十四章一元二次方程24.1 一元二次方程 24.2 解一元二次方程 24.3 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 24.4 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 回顾与反思 第二十五章:相似形25.1 比例线段 25.2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 25.3相似三角形 25.4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 25.5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25.6相似三角形的应用 25.7相似多边形和图形的位似 回顾与反思 第二十六章:解直角三角形26.1 锐角三角函数 26.2 锐角三角函数的计算 26.3 解直角三角形 26.4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 回顾与反思 第二十七章:反比例函数27.1 反比例函数 27.2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27.3 反比例函数的应用 回顾与反思 第二十八章:圆28.1 圆的概念及性质 28.2 过三点的圆 28.3 圆心角和圆周角 28.4 垂径定理* 28.5 弧长和扇形面积的计算 回顾与反思9年级下册第二十九章: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29.1点与圆的位置关系 29.2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29.3切线的性质和判定 29.4切线长定理 29.5正多边形与圆 回顾与反思 第三十章:二次函数30.1 二次函数 30.2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30.3由不共线三点的坐标确定二次函数* 30.4二次函数的应用 30.5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 回顾与反思 第三十一章:随机事件的概率31.1确定事件和随机事件 31.2随机事件的概率 31.3用频率估计概率 31.4用列举法求简单事件的概率 回顾与反思 第三十二章:投影与视图32.1 投影 32.3 视图 32.3 直棱柱和圆锥的侧面展开图 回顾与反思。
冀教版七年级数学知识点

冀教版七年级数学知识点冀教版七年级数学主要包括整数、分数、代数的基本概念与运算、图形的基本概念与性质等内容。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知识点。
一、整数1.整数的概念:整数是由自然数、零和负整数组成的集合。
用Z表示,即Z={...,-3,-2,-1,0,1,2,3,...}。
2.整数的比较与大小:同号相比,大小取决于绝对值;异号相比,负数较大。
3.整数的加减法:同号相加或相减,绝对值相加减,符号不变;异号相加,绝对值相减,结果的符号取绝对值较大的数的符号。
4.整数的乘法:同号相乘,结果为正;异号相乘,结果为负。
5.整数的除法:整除和带余除法。
二、分数1.分数的概念:分数是用一个整数除以一个非零的整数得到的数,分子表示的是份数,分母表示的是等分的份数。
2.分数的化简:分子分母同时除以一个因数,使其不能再约分。
3.分数的比较与大小:相同分母的分数,分子大的比较大;相同分子的分数,分母大的比较小。
4.分数的加减法:分母相同,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同,要找到它们的最小公倍数,通分后再相加减。
5.分数的乘除法:乘法直接将分子相乘,分母相乘;除法相当于分子乘以倒数(即分母变分子,分子变分母)。
三、代数的基本概念与运算1.代数的概念:代数是数学中研究未知数及其运算法则的一门学科。
2.代数式:由数和代数能够进行四则运算及开方运算(必须有指数为整数)构成的式子。
3.代数式的合并:同类项的合并,即指数相同部分的系数相加。
4.代数式的展开:按照乘法法则,将两个多项式的每一项相乘并相加。
5.代数式的因式分解:将代数式拆分为最简单的乘积形式。
6.代数方程与解方程:代数方程是用字母表示未知数的等式,解方程就是找出使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
四、图形的基本概念与性质1.点、线、面:点是没有大小和形状的,线是由无数个点组成的,面是由无数个线构成的。
2.尺规作图:使用直尺和圆规进行的制图方法,包括画线段、画射线、画平行线、画垂直线等。
3.图形的分类:平面图形包括三角形、四边形、多边形、圆等;立体图形包括正方体、长方体、棱柱、棱锥等。
七年级下冀教版数学知识点

七年级下冀教版数学知识点七年级下冀教版数学共分为10个章节,涵盖了数与代数、几何、数据和概率等方面的知识点。
下面将对每个章节的主要知识点进行详细介绍。
第一章数的四则运算本章主要介绍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和括号内的优先级处理。
1.加法原理:对于两个数a和b,其和记作a+b。
2.减法原理:对于两个数a和b,其差记作a-b。
3.乘法原理:对于两个数a和b,其积记作a×b。
4.除法原理:对于两个数a和b,其商记作a÷b。
5.加减乘除的优先级:先乘除后加减,括号内的先算。
第二章带有括号的四则运算本章主要介绍有括号的四则运算和分配律、合并同类项等知识点。
1.分配律:对于a、b、c三个数,a(b+c)=ab+ac,(a+b)c=ac+bc。
2.合并同类项:将各项中具有相同字母或数字的项相加或相减。
第三章一次函数本章主要介绍一次函数的概念、函数图像和解一元一次方程等知识点。
1.函数的概念:对于每个自变量x,都有唯一的函数值y与之对应。
2.一次函数图像:y=kx+b,k为斜率,b为截距。
3.解一元一次方程:ax+b=c,x=(c-b)/a。
第四章平面图形本章主要介绍平面图形的基本概念、性质和判定方法等知识点。
1.线段、射线、直线的概念。
2.平行线、垂直线、角度、同位角的性质。
3.各种三角形、四边形的形状和性质。
第五章立体图形本章主要介绍立体图形的基本概念、性质和计算方法等知识点。
1.立方体、正方体、棱柱、棱锥、棱台、圆柱、圆锥的定义和图形。
2.计算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
第六章制表和图形与应用题本章主要介绍如何制表、绘图和解决应用问题等知识点。
1.需要制表时,应按照题目的要求列出数据,再制表。
2.需要绘图时,应首先画出坐标轴和标出坐标,然后按照题目的要求画出图形。
3.需要解决应用问题时,应首先理解题目,列出方程或不等式,然后求解。
第七章数据的统计本章主要介绍如何处理数据和分析数据的方法。
1.数据的统计: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等。
初中各科目录(冀教和人教)

冀教版初中数学教材总目录七年级上册第一章有理数1.1 几何图形1.2 图形中的点、线、面 1.3 几何体的表面展开图1.4 从不同方向看几何体 1.5 用平面截几何体第二章图形几何的初步认识2.1 正数和负数 2.2 数轴 2.3 绝对值2.4 有理数的大小比较2.5 有理数的加法 2.6 有理数的减法 2.7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2.8 有理数的乘法 2.9 有理数的除法2.10 有理数的乘方2.11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第三章整式3.1 估算 3.2 近似数 3.3 科学记数法3.4 用计算器进行数的计算3.5 感受大数第四章近似数4.1 点和线 4.2 线段长短的比较 4.3 角和角的度量4.4 角的比较 4.5 角的运算第五章一元一次方程5.1用字母表示数 5.2代数式 5.3数量的表示5.4代数式的值 5.5两个数量之间关系的初步认识第六章整式的加减6.1 整式 6.2 合并同类项 6.3 去括号6.4 整式的加减七年级下册第七章一元一次方程7.1 一元一次方程7.2 解一元一次方程7.3 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第八章相交线与平行线8.1 相交线8.2 两条直线平行的条件8.3 平行线的特征第九章二元一次方程组9.1 二元一次方程组9.2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9.3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第十章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10.1 同底数幂的乘法10.2 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10.3 同底数幂的除法10.4 整式的乘法10.5 乘法公式10.6 因式分解10.7 提公因式法10.8 公式法第十一章三角形11.1 三角形的再认识11.2 三角形的内角与外角11.3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11.4全等图形11.5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11.6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11.7 用尺规作三角形第十二章统计的初步认识12.1 数据的收集12.2 数据的整理12.3 统计图八年级上册第十三章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13.1 不等式13.2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3.3 一元一次不等式13.4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第十四章分式14.1 分式14.2 分式的乘除14.3 分式的加减第十五章轴对称15.1生活中的轴对称15.2简单的轴对称图形15.3 轴对称的性质15.4 利用轴对称设计图案15.5 等腰三角形第十六章勾股定理16.1 勾股定理16.2 由边的数量关系识别直角三角形16.3 勾股定理的应用第十七章实数17.1 平方根17.2 立方根17.3 实数17.4 用计算器开平(立)方17.5 实数的运算第十八章平面直角坐标系18.1 确定平面上物体的位置18.2 平面直角坐标系18.3 图形与坐标18.4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和点的坐标第十九章随机事件与概率19.1 确定事件和随机事件19.2 可能性大小19.3 频率与概率的关系八年级下册第二十章平移与旋转20.1 平移20.2 旋转20.3 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20.4 图案的设计与欣赏第二十一章函数21.1 变量与函数21.2 函数关系的表示法21.3 函数的应用第二十二章四边形22.1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22.2 平行四边形的识别22.3 三角形的中位线22.4 矩形22.5 菱形22.6 正方形2 2.7 梯形22.8 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22.9 平面图形的镶嵌第二十三章分式方程23.1 分式方程23.2 分式方程的应用第二十四章命题与证明(一)24.1 命题24.2 命题的证明24.3 平行线的判定定理24.4 平行线的性质定理24.5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24.6 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24.7 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及其逆定理27.8 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及其逆定理第二十五章一次函数25.1 一次函数25.2 一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25.3 确定一次函数表达式的方法25.4一次函数与方程、不等式的关系25.5一次函数的应用第二十六章数据的代表值与离散程度26.1 平均数与加权平均数26.2 中位数和众数26.3 方差和标准差九年级上册第二十七章圆(一)27.1 圆的基本概念和性质27.2 圆心角和圆周角27.3 过三点的圆27.4 弧长和扇形面积第二十八章一元二次方程28.1 一元二次方程28.2 解一元二次方程28.3 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28.4 方程的近似解第二十九章相似形29.1 形状相同的图形29.2 比例线段29.3 相似三角形29.4 三角形相似的条件29.5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29.6 相似多边形及其性质29.7 位似图形29.8 相似三角形的应用第三十章反比例函数30.1 反比例函数30.2 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和性质30.3 反比例函数的应用第三十一章锐角三角函数31.1 锐角三角函数31.2 锐角三角函数值的求法31.3 锐角三角函数的应用第三十二章命题与证明(二)32.1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及其证明32.2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及其证明32.3 矩形、菱形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及其证明32.4 等腰梯形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及其证明第三十三章概率的计算和估计33.1 用列举法求概率33.2 概率树形图33.3 概率的估计33.4 几何概率九年级下册第三十四章二次函数34.1 认识二次函数34.2 二次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34.3 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34.4 二次函数的应用第三十五章圆(二)35.1 点与圆的位置关系35.2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35.3 探索切线的性质35.4 切线的判定35.5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第三十六章抽样调查与估计36.1 抽样调查36.2 数据的整理与表示36.3 由样本推断总体第三十七章投影与视图37.1 平行投影37.2 中心投影37.3 视点、视线、盲区37.4 三视图37.5 几何体的展开图及其应用冀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目录七年级上册课文目录第一单元童年梦痕1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鲁迅2 雪地贺卡…鲍尔吉•原野比较•探究阿长与《山海经》…鲁迅拣麦穗…张洁*童年絮味……舒婷*生命…… 沉河“表达•交流”综合实践永葆童心语言趣谈有趣的汉字第二单元秋日撷英3 山行…杜牧4 [越调]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比较•探究秋词…刘禹锡采桑子•重阳……毛泽东登高… 杜甫*秋颂…济慈*落叶…… 贾平凹“表达•交流”综合实践自己的秋天语言趣谈“秋”和颂秋、悲秋第三单元亲情歌吟5 背影…朱自清6 慈母情深…梁晓声比较•探究父母的心…[日]川端康成*养母…杨新雨*我们是怎样过母亲节的…… [加拿大]里柯克*金色花… [印度]泰戈尔“表达•交流”综合实践感悟亲情语言趣谈三口之家:父、母、子第四单元品行善恶7 农夫和蛇(二则)…《伊索寓言》8 渔夫的故事… 《天方夜谈》比较•探究农夫和蛇……克雷洛夫东郭先生和狼…*盗草…… 田汉“表达•交流”综合实践生活的棱镜语言趣谈从“蛇”说到问候语第五单元生命礼赞9 猫的故事…梁实秋10 最后一片叶子…欧•亨利比较•探究天鹅的故事……章廷桦满腔热血已经沸腾…周梅森*“小地主”…… 周晓枫*“诺曼底”号遇难记…… 雨果“表达•交流”综合实践关注动物朋友语言趣谈“猫狗”语义面面观第六单元性灵愚慧11 皇帝的新装……安徒生比较•探究黑信……哈谢克*我若为王…聂绀弩12 童区寄传…柳宗元比较•探究李寄……干宝狼…蒲松龄*说虎… 刘基*智惩恶少…姜山陈石平“表达•交流”综合实践做个智勇双全的少年语言趣谈“睡”与“寐”附录一怎样查工具书附录二课外阅读推荐附录三书法小知识七年级下册课文目录第一单元千古涛声1 长江……郭风2 筏子……袁鹰比较•探究诗歌三首当我死时…余光中黄河颂……光未然长江之歌…胡宏伟一条大河……刘元举* 运河与扬子江…陈衡哲* 江之歌…毛姆* 壶口与龙门…叶其扬“表达•交流”综合实践心灵的欢歌……语言趣谈看得见也听得见的字第二单元斑斓春色3 春……朱自清4 春风……林斤澜比较•探究诗词九首江南春绝句…杜牧游园不值…叶绍翁玉楼春……宋祁鹧鸪天代人赋…辛弃疾春夜喜雨…杜甫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钱塘湖春行…白居易春…艾青初春…王宜振* 唐宋大诗人诗中的物候…… 竺可桢宛敏涓*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贾祖璋“表达•交流”综合实践独特的我……语言趣谈“春”字变形记第三单元慷慨正气5 最后一课… 都德6 过零丁洋…… 文天祥比较•探究第一堂课……老舍梅岭三章……陈毅示儿……陆游* 谭嗣同之死…梁启超* 勇气…狄斯尼“表达•交流综合实践动人的事…… 语言趣谈日+月+草=?第四单元伟岸人格7 邓稼先…杨振宁比较•探究* 居里夫人和一克镭…华铭* 爱因斯坦与原子弹…秦关根8 回忆鲁迅先生…萧红比较•探究父亲的退休生活…邓林诗三首自嘲…鲁迅有的人…臧克家啊,船长,我的船长…惠特曼附:惠特曼《林肯总统被刺》“表达•交流”综合实践寻常的人…… 语言趣谈“活”与“死”的妙用第五单元逆流勇进9 黄河化险…… 权延赤10 毛泽东词二首卜算子•咏梅… 附:陆游《卜算子•咏梅》沁园春•雪…比较•探究闲话章太炎……叶兆言论逆境…培根* 海燕…高尔基* 波浪…蔡其矫“表达•交流”综合实践抒发真情…… 语言趣谈语义联想和文学欣赏第六单元凌云心志11 愚公移山……《列子》12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比较•探究《山海经》两篇精卫填海…夸父逐日…附:《古希腊飞人》* 老翁捕虎……纪昀* 只有五条横街口的距离…雷因* 成功的秘诀…茨威格“表达•交流”综合实践感悟生活…… 语言趣谈语言“仪仗队”附录一怎样避免读错字和写错字附录二课外阅读推荐附录三书法小知识、小故事八年级上册课文目录第一单元仰望苍穹1日出…刘白羽2泰山日出…徐志摩比较•探究西地平线上的落日……高建群云海…唐敏拓展阅读天上的街市…郭沫若小小的阳光…布莱斯德尔兄妹“表达•交流”综合实践简洁之美友情推荐:书面词语和口头词语的区别语文趣谈构字部件:日第二单元生之机趣3 日历……冯骥才4 蚂蚁……南帆比较•探究每天诞生一次……周涛列宁格勒的树……李专辛劳的蚂蚁…马克•吐温附:蚂蚁与蚂蚱走向虫子…刘亮程拓展阅读蜘蛛…哥尔斯密猫的天堂……左拉“表达•交流”综合实践感受之美语文趣谈圣人也是虫第三单元临水骋怀5 小石潭记…柳宗元6 黄果树瀑布……于坚比较•探究绿…朱自清诗二首望庐山瀑布水……李白瀑布像大人似的…伊路附:《观望瀑布》(原稿)拓展阅读游记小品二篇游高梁桥记…袁宏道游高梁桥记…袁中道白洋潮……张岱钱塘江观潮……钟敬文附:小资料水之歌水之思…周鸿“表达•交流”综合实践平易之美语文趣谈无色的“绿”第四单元读书妙悟7 孔孟论学习……8 借书不还,天打雷劈……柏杨比较•探究读书杂谈…鲁迅读书的三种姿势…孙绍振黄生借书说……袁枚拓展阅读论读书……培根读书八得…朱苏进窃读记……林海音“表达•交流”综合实践思想之美友情推荐:口语与书面语相得益彰语文趣谈给现成语义松绑第五单元原野放歌9 敕勒歌…北朝民歌10 静默草原…鲍尔吉•原野比较•探究边塞诗歌四首凉州词…王之涣从军行(其四)……王昌龄使至塞上……王维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草原散章…楚楚拓展阅读高原,我的中国色……乔良悟沙……刘元举“表达•交流”综合实践情感之美语文趣谈诗韵解密第六单元雨中沉思11 下雨天,真好……琦君12 雷雨前……茅盾比较•探究夜雨诗意…余秋雨听听那冷雨……余光中雨夜奇袭…肖华拓展阅读诗词五首夜雨寄北…李商隐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苏轼如梦令……李清照声声慢……李清照浪淘沙•北戴河…毛泽东附:雨诗片断“表达•交流”综合实践恰当之美友情推荐:“人在雨中”笔会语文趣谈冷雨,可以听到吗附录一异形词:不是错别字附录二课外阅读(怎样读《朝花夕拾》)附录三书法小知识•小故事八年级下册课文目录第一单元科学之光1、人民科学家的精神风采/涂元季附: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2、祭哥伦比亚号/安立志比较•探究梁思成的故事/李辉克隆技术的伦理问题/邱仁宗拓展阅读我们这双手/恩里克•科佩里亚斯科学家的数字武器/方敏“表达•交流”综合实践意趣语文趣谈人离开“数字”“字母”能生存吗?第二单元当代视线3、细菌的启示/郑也夫4、渴望与人对话/张辛欣比较•探究东施效颦话语词/王蒙保修/星新一拓展阅读剃头匠/陈震“表达•交流”综合实践机趣友情推荐口头表达的机趣语文趣谈神奇的语调第三单元红色经典5、狱中书简(节选)/罗莎•卢森堡6、绞刑架下的报告(节选)/伏契克比较•探究在出狱欢迎会上的演说/邹韬奋牛虻就义/伏尼契鉴赏•评论革命烈士诗三首囚歌/叶挺就义诗/吉鸿昌我的自白书/陈然“表达•交流”综合实践志趣语文趣谈语法意义在哪里第四单元天人对话7、与朱元思书/吴均8、中国山水游记的感性/余光中比较•探究三峡/郦道元黄山记/徐迟拓展阅读三峡/余秋雨诗词十一首饮酒/陶渊明归园田居/陶渊明过故人庄/孟浩然田园乐/王维独坐敬亭山/李白望岳/杜甫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刘长卿滁州西涧/韦应物江雪/柳宗元题李凝幽居/贾岛西江月•遣兴/辛弃疾“表达•交流”综合实践情趣语文趣谈“毛”的字义之争第五单元花之君子9、爱莲说/周敦颐10、芙蕖/李渔比较•探究诗词三首采莲曲/王昌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苏幕遮/周邦彦荔枝图序/白居易拓展阅读清塘荷韵/季羡林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苏轼水龙吟/章楶附:苏轼、章楶杨花词评论三则竹/郑夑“表达•交流”综合实践知趣友情推荐“知趣”研讨会语文趣谈“合身有术”的古汉语第六单元历史智慧11、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12、曹刿论战/左传比较•探究谏太宗十思书/魏徵讽谏小议/肖春雷拓展阅读唐且不辱使命/《战国策》晏子使楚/《晏子春秋》“表达•交流”综合实践理趣语文趣谈讽谏:委婉的批评附录一词的多义现象附录二课外阅读(舒婷心灵中的两种旋律——舒婷的诗和散文鉴赏)附录三书法小知识•小故事(一、乱石铺街二、书法的技巧(二))九年级上册课文目录第一单元生活况味1、项链/莫泊桑2、诗两首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普希金假如生活重新开头/邵燕祥比较•探究项链/伊娃•卡西诺比什珠宝/莫泊桑鉴赏•评论挖荠菜/张洁“表达•交流”综合实践想象•虚构语文趣谈"假如…"背后的逻辑和修辞第二单元感悟艺术3、留学巴黎/冼星海4、琵琶行(节选)/白居易比较•探究心血凝成的作品/马可李凭箜篌引/李贺鉴赏•评论口技/林嗣环《老残游记》的文学技巧/胡适“表达•交流”综合实践通感•表现友情推荐:(一)遨游于想像的世界(二)知音的故事语文趣谈文“饭”诗“酒”——诗与散文的情感变异第三单元人生境界5 岳阳楼记/范仲淹6 登岳阳楼/杜甫比较•探究诗两首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其三)/李白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游岳阳楼记/袁中道鉴赏•评论醉翁亭记/欧阳修最苦与最乐/梁启超谈生命/冰心“表达•交流”综合实践体验•颖悟语文趣谈民间修辞:“知足常乐”第四单元机缘巧合7、麦琪的礼物/欧•亨利8、艺术品/契诃夫比较•探究百合花/茹志娟悔的边缘/刘心武鉴赏•评论黄纱巾/薛涛“表达•交流”综合实践开头•结尾语文趣谈从“最喜欢逃难”谈起——散文与小说的人物心理第五单元幽默三昧9、劝菜/王力10、不亦快哉/金圣叹比较•探究国人之吃/孙绍振来台后二十四快事/林语堂读《伊索寓言》/钱钟书鉴赏•评论谈笑/周汝昌附:严密思维/佚名笑口常开/贾平凹“表达•交流”综合实践机智•幽默语文趣谈“五脏庙”崇拜——“食”字的文化意涵第六单元话里有话11、贾芸谋差/曹雪芹12、李逵见宋江/施耐庵比较•探究山地回忆/孙犁严监生之死/吴敬梓鉴赏•评论安娜回家看儿子/托尔斯泰海明威的对话艺术/召晨巴尔扎克作品、《水浒》《红楼梦》的对话艺术“表达•交流”综合实践对话•评论友情推荐不动笔墨不看书语文趣谈“心心相印”与“心心相错”——诗与小说的情感表现附录一同义词的辨析附录二课外阅读(两本各具特色的《鲁迅传》)附录三书法小知识•小故事(一、章太炎逸事;二、帖学与碑学)九年级下册课文目录第一单元悲悯人生1 范进中举/吴敬梓2 孔乙己/鲁迅比较•探究我的叔叔于勒/莫泊桑乞丐/屠格涅夫鉴赏•评论陈小手/汪曾祺为什么有贫穷和富裕/丹尼尔•麦克法登“表达•交流”综合实践场面与细节语文趣谈言语交际效果的“欠佳”和“最佳”第二单元个性光彩3、武松打虎/施耐庵罗贯中4、隆中对/司马光比较•探究三顾茅庐/罗贯中周处/刘义庆鉴赏•评论半截故事/王鼎钧听来的故事/贾平凹“三顾茅庐”评点/毛宗岗“表达•交流”综合实践曲折与变化语文趣谈“死去”与“因伤心而死”——故事与情节的异同第三单元草木有情5 白杨礼赞/茅盾6 三棵树/苏童比较•探究悬岩边的树/曾卓那树/王鼎钧鉴赏•评论草木篇/流沙河说树/吴冠中“表达•交流”综合实践移情与象征语文趣谈会意兼形声字第四单元叩问月亮7 咏月诗四首把酒问月/李白月下独酌/李白关山月/李白望月/杜甫8 苏轼咏月诗文记承天寺夜游水调歌头•中秋比较•探究月诗两首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鸟鸣涧/王维杜甫与李白/闻一多唐诗是早晨,不是下午茶/胡晓明鉴赏•评论乡愁诗三首逢入京使/岑参渡汉江/宋之问乡愁/余光中送别诗三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勃送元二使安西/王维别董大/高适“表达•交流”综合实践猜想与评判友情推荐:文艺随笔入门语文趣谈一巴掌打出了什么——实用因果与情感因果第五单元精神家园9 一个人需要多少土地/托尔斯泰10 黑羊/卡尔维诺比较•探究世间最美的坟墓/茨威格椰子树与平等/王小波鉴赏•评论陋室铭/刘禹锡“表达•交流”综合实践论题与论点语文趣谈“何…之有”句式中的“之”第六单元心灵净土11 社戏/鲁迅12 桃花源记/陶渊明比较•探究桃源与沅州/沈从文渔歌三首渔翁/柳宗元渔歌子/张志和渔舟唱晚/姜耕玉水乡行/沙白鉴赏•评论乡戏/韩少功让我们停下来,唱一支歌儿吧/田松“表达•交流”综合实践证明与反驳友情推荐:“矛盾分析和条件转化”辩论会语文趣谈由“很青春”说语法裂变附录一中学文言文中最常见的虚词附录二常用修辞格简介附录三课外阅读(怎样读莫言的小说)附录四书法小知识•小故事(一、篆刻家“粪翁”;二、方寸天地——篆刻欣赏)冀教版初中英语目录大全第一册Unit1 School and NumbersUnit2 Colours and ClothesUnit3 Body and FeelingsUnit4 Food and RestaurantsUnit5 Family and HomeUnit6 Let’s goUnit7 Days and months Unit8 My Country and English-speaking Countries第二册Unit1 A Trip to BeijingUnit2 On the TrainUnit3 Having Fun in BeijingUnit4 Did You Have a Nice Trip?Unit5 Li Ming Goes to CanadaUnit6 Winter in CanadaUnit7 Sports and Good HealthUnit8 Li Ming Goes Home第三册Unit1 Me and My ClassUnit2 My Favourite School SubjectUnit3 Families Celebrate TogetherUnit4 My NeighbourhoodUnit5 My futureUnit6 I Love Learning EnglishUnit7 Enjoy Your HobbyUnit8 Celebrating Me第四册Unit1 Spring Is ComingUnit2 Plant a PlantUnit3 Amazing AnimalsUnit4 Look into ScienceUnit5 Go with Transportation Unit6 ConnetUnit7 Know Our WorldUnit8 Save Our World第五册Unit1 The OlympicsUnit2 Biggest,Longest,Widest Unit3 Buying and Selling Unit4 Stay HealthyUnit5 Great PeopleUnit6 Accidents第六册Unit1 You Can Write Poetry Unit2 DNAUnit3 Pardon MeUnit4 Work for PeaceUnit5 Culture Shapes UsUnit6 Get Ready for Jobs初中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科学之旅有趣的声第一章声现象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二、我们怎么听到声音三、声音的特性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五、声的利用色彩斑斓的光现象第二章光现象一、光的传播二、光的反射三、平面镜成像四、光的折射五、光的色散六、看不见的光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一、透镜二、生活中透镜三、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四、眼睛和眼镜五、显微镜和望远镜形态各异的物质世界第四章物态变化一、温度计二、熔化和凝固三、汽化和液化四、升化和凝华功勋卓著的电与磁第五章电流和电路一、电荷二、电流和电路三、串联和并联四、电流的强弱五、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八年级下册功勋卓著的电与磁第六章电压电阻一、电压二、探究串、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三、电阻四、变阻器第七章欧姆定律一、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二、欧姆定律及其应用三、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四、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第八章电功率一、电能二、电功率三、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四、电与热五、电功率和安全用电六、生活用电常识第九章电与磁一、磁现象二、磁场三、电生磁四、电磁铁五、电磁继电器扬声器六、电动机七、磁生电第十章信息的传递一、现代顺风耳──电话二、电磁波的海洋三、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四、越来越宽的信息之路九年级全册古老而现代的力学第十一章多彩的物质世界一、宇宙和微观世界二、质量三、密度四、测量物质的密度五、密度与社会生活第十二章运动和力一、运动的描述二、运动的快慢三、长度、时间及其测量四、力五、牛顿第一定律六、二力平衡第十三章力和机械一、弹力弹簧测力计二、重力三、摩擦力四、杠杆五、其他简单机械第十四章压强和浮力一、压强二、液体的压强三、大气压强四、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五、浮力六、浮力的利用无处不在的能量第十五章功和机械能一、功二、机械效率三、功率四、动能和势能五、机械能及其转化第十六章热和能一、分子热运动二、内能三、比热容四、热机五、能量的转化和守恒第十七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一、能源家族二、核能三、太阳能四、能源革命五、能源与可持续发展后记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材目录九年级上册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 空气课题2 氧气课题3 制取氧气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课题1 水的组成课题2 分子和原子课题3 水的净化课题4 爱护水资源拓展性课题最轻的气体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 原子的构成课题2 元素课题3 离子课题4 化学式与化合价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课题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课题1 燃烧和灭火课题2 燃料和热量课题3 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拓展性课题石油和煤的综合利用附Ⅰ初中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和药品取用规则附录Ⅱ 相对原子质量表附录Ⅲ 部分名词中英文对照表后记元素周期表九年级下册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课题1 金属材料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课题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第九单元溶液课题1 溶液的形成课题2 溶解度课题3 溶质的质量分数第十单元酸和碱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课题2 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第十一单元盐化肥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课题2 化学肥料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课题1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冀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目录

冀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目录七年级数学教材具有鲜明的特色。
那教材目录内容是什么呢?小编整理了关于冀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目录,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冀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课本目录第一章有理数1.1 正数和负数1.2 数轴1.3 绝对值与相反数1.4 有理数的大小1.5 有理数的加法1.6 有理数的减法1.7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1.8 有理数的乘法1.9 有理数的除法1.10 有理数的乘方1.11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1.12 计算器的使用第二章几何图形的初步认识2.1 从生活中认识几何图形2.2 点和线2.3 线段长短的比较2.4 线段的和与差2.5 角以及角的度量2.6 角的大小2.7 角的和与差2.8 平面图形的旋转第三章代数式3.1 用字母表示数3.2 代数式3.3 代数式的值第四章整式的加减4.1 整式4.2 合并同类项4.3 去括号4.4 整式的加减第五章一元一次方程5.1一元一次方程5.2 等式的基本性质5.3 解一元一次方程5.4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七年级数学复习题一、选择题1、线段AB上有点C,点C使AC:CB=2:3,点M和点N分别是线段AC和线段CB的中点,若MN=4,则AB的长是( )A 6; B 8; C 10;D 122、下列各对数中,数值相等的是( )77223223A -2与(-2) B -3与(-3) C -3×2与-3×2 D ―(―3)与―(―2)3、在-5,-1,-3.5,-0.01,-2,-212各数中,最大的数是( ) 101A -12 B - C -0.01 D -5 104、如果一个数的平方与这个数的差等于0,那么这个数只能是( )A 0B -1C 1D 0或15、如图,线段AD=90cm,B、C是这条线段上两点,AC=70cm,且CD=1BC,则AB的长是( ) 3A、20cm.B、15cm.C、10cm.D、8cm .6、计算:(-2)+(-2)的是( )100100A 2 B -1 C -2 D -27、如图,∠BOC=2∠AOB,OP平分∠AOB,已知∠AOP=12º,则∠POC=( )A、60º.B、72º.C、78º.D、84º.8、钟表上的时间指示为两点半,这时时针和分针之间所形的成的(小于平角)角的度数是( )A 120B 105C 100D 909、下列代数式中,值一定是正数的是( ) οοοο100101A.xB.|-x+1|C.(-x)+2D.-x+1110、已知线段AB,反向延长AB到C,使AC=BC,D为AC中点,若CD=2cm,则AB等于( ) 3A 4cmB 6cmC 8cmD 10cm二、填空题11、一幢大楼地面上有12层,还有地下室2层,如果把地面上的第一层作为基准,记为0,规定向上为正,那么习惯上将2楼记为;地下第一层记作 ;数-2的实际意义为,数+9的实际意义为。
(完整版)冀教版初中数学知识点,推荐文档

14.1 平方根
次根式的化简,会进行二次根式的
★★
14.2 立方根 14.3 实数
混合运算
5、掌握轴对称的性质,会运用轴 4 4
2
2
14.4 近似数
对称性质解决问题,能用等腰三角
14.5 用计算器求平方根与立方根
形,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解决
第 15 章、二次根式
有关问题
15.1 二次根式
★
15.2 二次根式的乘除运算
元法,能选择适当的方法解二
元一次方程组,会运用二元一 2 2 2 2
次方程组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了解相交线的概念及性质,
掌握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能
运用平移的知识解决简单问题
3、理解整式乘除法的运算法
则,会进行简单的整式乘除法 2 4 2 4 运算,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因
式分解
4、会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和由
年级 学科
重点
学习内容
第一章、有理数
1.1 正数和负数
1.2 数轴
1.3 绝对值与相反数
1.4 有理数的大小
1.5 有理数的加法
★ 1.6 有理数的减法 1.7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1.8 有理数的乘法
1.9 有理数的除法
1.10 有理数的乘法
七年
1.11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级上
1.12 计算器的使用
33 2 4
17.4 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17.5 反证法
第 18 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1、会列频数分布表,画频数
八年
18.1 统计的初步认识
级下
★★★ 18.2 抽样调查
分布直方图和频数折线图,能
利用统计图表解决简单的表示
冀教版初中数学知识点

冀教版初中数学知识点冀教版初中数学知识点主要包括数的四则运算、整数、分数、小数、比例与比例換算、百分数与百分数的计算玩法、代数方程、函数与方程、线段与角度、平行四边形和相关基本属性、三角形和相关基本属性、直线、射线与平面、中心与圆、恒等变换、面积与体积、统计与概率。
数的四则运算:整数的四则运算,包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要懂得各种运算法则和性质,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中进行计算。
整数:整数的概念、绝对值、整数的比较、整数的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运算规则、整数运算的性质,以及整数的应用问题。
分数:分数的概念、分数的读法、分子和分母的关系、相等的分数、化简分数、分数的比较、分数的四则运算(加减乘除)、分数运算的性质,以及分数的应用问题。
小数:小数的概念、小数的读法、小数与分数的关系、小数的四则运算(加减乘除)、小数运算的性质,以及小数的应用问题。
比例与比例換算:比例的概念、比例的意义、比例的性质、比例的关系、比例的画法、比例的換算、利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百分数与百分数的计算玩法:百分数的概念、百分数的意义、百分数与分数的关系、利用百分数进行计算,如百分数的加减乘除、百分数与比例的关系等。
代数方程:函数与方程:线段与角度:线段的概念、线段的相等、线段的比较、线段的图像、线段的应用问题,以及角度的概念、角度的度量、角度的相等和角度的比较等基本知识。
平行四边形和相关基本属性: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平行四边形的应用问题。
三角形和相关基本属性:三角形的概念、三角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三角形的判定、三角形的应用问题。
直线、射线与平面:直线的概念、直线的表示法、直线的性质,射线的概念、射线的性质,平面的概念、平面的性质,直线和平面的关系。
中心与圆:圆的概念、圆的性质、圆心角与圆周角、弧与弦的关系、切线与切点、外切圆与内切圆等基本知识。
恒等变换:恒等变换的概念、平移、旋转、翻折、镜像等恒等变换的基本性质,以及恒等变换在几何图形中的应用问题。
八年级数学知识点 冀教版

八年级数学知识点冀教版第一章有理数有理数的基本性质有理数是指正整数、负整数和零。
有理数的基本运算是加减乘除。
有理数的两个相反数的和为零。
有理数的绝对值是一个非负数,表示这个数与零的距离。
有理数在数轴上可以表示为一个有向线段,数轴上数的大小由它们在数轴上的位置决定。
有理数的加减法有理数加减法的基本原理是同号相加减不同号相减。
加减法中绝对值较大的数的符号为结果的符号。
在加减法中需要注意小数、分数、百分数、整数四种数的加减法变形,主要表现为同分异比和通分合并同类项等方面。
有理数的乘法有理数的乘法遵循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
有理数乘法中,正数和正数、负数和负数、正数和负数相乘的结果均为负数。
在进行带有三个符号的有理数乘法时需要考虑先乘后除和异号相除等特殊情况。
有理数的除法有理数的除法又称为倒数。
在有理数除法中,被除数与除数交换后求商,即进行倒数运算,商的符号为被除数和除数的符号相反。
第二章相似形与全等形相似形与全等形的基本概念相似形是指两个图形,它们的对应边的比相等,但它们的相应角度并不相等。
全等形是指两个图形,它们的大小和形状都相等。
相似形的性质相似形的性质主要有三个,即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对应中线成比例。
全等形的性质全等形的性质主要有三个,即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相等、对应中线相等。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有三个,即AAA定理、AAA定理的逆定理、SAS定理。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有三个,即SSS定理、SAS定理、ASA 定理。
第三章几何变换几何变换的基本概念几何变换是指通过一些方法(例如平移、旋转、翻折、拉伸等)改变原来的图形,使它们具有新的位置、形状或大小。
平移变换平移变换是指将图形按照一定的方向和距离在平面上移动,使图形保持大小、形状和方向不变。
旋转变换旋转变换是指将图形按照一定的中心点、角度和方向转动一定的角度,使图形保持大小、形状不变。
翻折变换翻折变换是指在平面上沿着一条直线将图形折叠,使得图形的两部分对称,即使图形沿对称轴对称。
冀教版初中数学知识点精编WORD版

9.2三角形的内角和外角
9.3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
4
4
2
4
★★★
第12章、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10.1不等式
10.2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10.3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10.4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
10.5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4
4
2
4
★★★
第13章、因式分解
11.1因式分解
11.2提公因式法
18.2抽样调查
18.3数据的整理与表示
18.4频数的分布表与直方图
1、会列频数分布表,画频数分布直方图和频数折线图,能利用统计图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会由点的特殊位置,球点的坐标中相关字母的范围,会求点到坐标轴的距离,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会求图形变换后点的坐标
3、会根据已知条件确定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会根据一次函数的解析式求其图象与坐标轴的交点坐标,能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2、理解并掌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能根据已知条件确定函数解析式,用函数解决实际问题,解决与其他知识的综合问题
3、会判断简单物体的三视图,能根据三视图描述实物原型
4、会运用列举法(包括列表,画树状图)计算简单事件发生的概率
4
2
2
4
★★
第三十章、二次函数
30.1二次函数
30.2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30.3由不共线的三点的坐标确定二次函数
20.2函数
20.3函数的表示
20.4函数的初步应用
2
2
0
2
★★★
第二十一章、一次函数
21.1一次函数
21.2一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21.3用待定系数法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八年级数学冀教版知识点总结归纳

八年级数学冀教版知识点总结归纳一、代数基础1.代数式的概念和性质2.代数式的加减法和乘法3.带字母的算式二、一次函数1.坐标系2.直线方程的求法3.斜率和截距4.函数的概念及函数符号法5.直线方程的解法三、平面图形1.二维几何基本概念2.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法3.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法4.圆的性质四、分数1.分数的概念与运算2.分数的化简与换算3.分数的乘法和除法4.分数的加减法五、统计与概率1.统计学的基本概念与统计数据的整理2.图表的制作与分析3.概率的基本概念4.事件的概念及其运算六、三角函数1.角度制与弧度制2.三角函数的概念3.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4.三角函数的应用七、平面几何与立体几何1.平面几何的基础概念2.立体几何的基础概念3.空间图形的投影与旋转八、变量与方程1.变量的概念与性质2.方程的概念与基本性质3.方程的解法及其应用九、三角形与相似1.相似三角形的概念与性质2.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法3.相似三角形的应用十、二次根式1.二次根式的概念与运算2.二次根式的化简3.二次根式的乘法和除法十一、实数1.实数的概念与性质2.实数的运算法则3.实数的应用十二、比例1.比例的基本概念与性质2.倍数和分数比例3.等比关系与比例应用以上为八年级数学冀教版的知识点总结归纳,掌握这些知识点对于后续学习及日常生活中的计算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希望大家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多多练习,巩固知识点,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
冀教版初中数学知识点

年级学科重点学习内容学习目标同步精讲查漏补缺冲刺拔高综合应用七年级上★第一章、有理数1.1正数和负数1.2数轴1.3绝对值与相反数1.4有理数的大小1.5有理数的加法1.6有理数的减法1.7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1.8有理数的乘法1.9有理数的除法1.10有理数的乘法1.11有理数的混合运算1.12计算器的使用1、理解有理数的概念,熟练掌握有理数的运算2、认识线段、射线、直线、角,掌握线段及角的计算,了解立体图形展开图3、了解整式的相关概念,理解整式的加法和减法的法则4、熟练掌握整式的加减运算5、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有关概念6、熟练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会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4224★第二章、几何图形的初步认识2.1从生活中认识几何图形2.2点和线2.3线段的长短2.4线段的和与差2.5角以及角的度量2.6角的大小2.7角的和与差2.8平面图形的旋转2334★★第三章、代数式3.1用字母表示数44243.2代数式3.3代数式的值★★第四章、整式的加减4.1整式4.2合并同类项4.3去括号4.4整式的加减2224★★★第五章、一元一次方程5.1一元一次方程5.2等式的基本性质5.3解一元一次方程5.4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4424七年级下★★★第六章、二元一次方程组第七章6.1二元一次方程组6.2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6.3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6.4简单的三元一次方程组1、掌握代入消元法和加减消元法,能选择适当的方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会运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了解相交线的概念及性质,掌握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能运用平移的知识解决简单问题3、理解整式乘除法的运算法则,会进行简单的整式乘除法运算,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因式分解4、会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和由两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成的不等式组,能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用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简单问题。
2222★★★第八章、相交线与平行线第九章7.1命题7.2相交线7.3平行线7.4平行线的判定7.5平行线的性质7.6图形的平移2424★★★第十章、整式的乘法8.1同底数幂的乘法8.2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8.3同底数幂的除法44248.4整式的乘法8.5乘法公式8.6科学计数法5、掌握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三角形内角和,外角,多边形内角和★★★第十一章、三角形9.1三角形的边9.2三角形的内角和外角9.3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4424★★★第十二章、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10.1不等式10.2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0.3解一元一次不等式10.4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10.5一元一次不等式组4 424★★★第十三章、因式分解11.1因式分解11.2提公因式法11.3公式法4226八年级上★★第十四章、分式与分式方程12.1分式12.2分式的乘除12.3分式的加减12.4分式方程12.5分式方程的应用1、了解分式的概念,能确定分式有意义的条件,理解分式的基本性质,并能进行简单的变形,掌握分式计算,用分式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理数知识归纳1、数轴“三要素”是,,数轴上的点与实数之间是关系2、实数a的相反数可表示为。
若a与b互为相反数,则a+b=3、实数a(a≠0)的倒数可表示为若a与b互为相反数,则ab=4、∣a∣=()()⎪⎩⎪⎨⎧≥aa∣a∣在数轴上表示实数a的点到的距离,∣a∣是一类重要的非负数,即不论a为何实数,总有∣a∣ 0 5、实数a(a≥0)的算术平方根表示为a是一类常见的非负数,即;(a)2= ,()()⎪⎩⎪⎨⎧≥==0 2aaaa6、把一个实数记为a×10n的形式,其中a的范围是这样的记数方法叫科学记数法7、一个近似数,四舍五入到哪一位,就说这个近似数精确到那一位,从左边第一个数字起,到精确的这位数字止,所有的数字都叫这个近似数的有效数字。
数轴、比较大小1、数轴上表示的两个实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2、两个负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3、比较实数a与b的大小,可以做差比较:(1)若a-b>0则a b(2)若a-b=0则a b(3)若a-b<0则a b4、实数的加、减、乘、除、乘方、开方运算中,属于一级运算,属于二级运算,属于三级运算。
在运算过程中,先在最后5、若a≠0,则a0=6、若a≠0则a-n= ;a-n与a n 互为因式分解1、把一个多项式化为几个的积的形式,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因式分解,也叫把这个多项式分解因式。
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互为运算2、因式分解的基本方法:(1)提公因式法:ma+mb+mc=(2)运用公式法:①平方差公式:a2-b2=②完全平方公式:a2+2ab+b2=a2-2ab+b2=3、因式分解的一般步骤:(1)先观察多项式的各项有没有,有公因式时先(2)多项式没有公因式时,看能不能用来分解(3)分解因式必须分解到每一个因式整式及运算1、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为。
单项式中数字因数是单项式的,单项式的次数是指2、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也分别相同的单项式叫做同类项。
合并同类项是把它们的相加作为系数,字母和字母的指数3、+(a+b-c)= ,-(a-b+c)= ;a+b-c=a+ (),a+b-c=a- ()4、整式的加减实际上就是合并5、幂的运算性质:(1)同底数幂的乘法:a m·a n= (m、n均为整数)(2)幂的乘方:(a m)n = (m、n为整数)(3)积的乘方:(ab)n = ( n为整数)(4)同底数幂的除法:a m÷a n= (m、n为整数)6、(1)单项式乘以单项式,把系数和同底数幂分别相乘,作为积的因式,只在一个单项式中出现的字母,则连同它的一起作为积的一个因式;(2)m(a+b+c)=(3)(a+b)(m+n)=7、(1)单项式除以单项式,把系数、同底数幂分别相除,所得的结果作为商的因式,对于只在被除式中含有的字母,则连同它的作为商的一个因式。
(2)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用多项式的每一分别除以这个单项式,然后再把所得的商8、(1)平方差公式:(a+b)(a-b)=(2)完全平方公式:(a+b)2=(a-b )2=分式及运算1、(1)分式有意义的条件:(2)分式无意义的条件:(3)分式值为零的条件:(4)分式值为正的条件:(5)分式值为负的条件:2、整式和分式统称3、分式的基本性质:ab = 4、最简分式是指分式的分子和分母除1外没有5、(1)分式的乘法:c d a b ⨯=(2)分式的除法:c d a b ÷=(3)分式的加减法:=±ac a b =±cd a b (4)分式的乘方:(a b )n = 6、分式运算的结果一定要化为二次根式及运算1、(1)形如 的式子叫做二次根式(2)a 有意义的条件是(3)a (a ≥0)是一个 数(4)(a )2= (5)2a =2、(1)=ab (a ≥0,b ≥0)(2)=ba (a ≥0,b >0) 3、(1)=⋅b a (a ≥0,b ≥0) (2)=b a (a ≥0,b >0)4、最简二次根式必须满足两个条件:(1)被开方数中不含(2)被开方数中不含5、二次根式相加减时,可以先将二次根式化成 ,再将 相同的二次根式进行合并6、二次根式的结果必须化成不等式1、用“>”“<”“≥”“≤”或“≠”等表示大小关系的式子,叫做2、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 ,不等式的所有解组成的集合叫做求不等式解集的过程叫做3、含有 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次数是 的不等式,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
4、不等式的两边同加(或同减)一个数(或式子),不等号方向 ;不等式的两边同乘(或同除)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 ;不等式的两边同乘(或同除)一个负数,不等号方向5、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 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方程及等式的性质1、列方程时,要先设字母表示未知数,然后根据问题中的 关系,写出含有未知数的2、只含有 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指数是 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3、解方程就是求出使方程中等号左右两边 的未知数的值的过程,这个值就是方程的4、等式性质1:如果a=b 那么a ±c=5、等式性质2:如果a=b ,那么ac= 。
ca = (c ≠0) 6、把等式一边的某项 后移到 叫做移项7、括号外的因数是正数,去括号后各项的符号 ;括号外的因数是负数,去括号后各项的符号与原括号内相应各项的符号8、(1)a+(b+c )=(2)a+(b-c )=(3)a+(-b+c )=(4)a+(-b-c )=(5)a-(b+c )=(6)a-(b-c )=(7)a-(-b+c )=(8)a-(-b-c )=二元一次方程组1、含有 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指数都是 的方程叫二元一次方程2、使二元一次方程两边的值相等的两个未知数的值,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的 。
一般地,一个二元一次方程有 组解3、把两个二元一次方程合在一起,就组成4、二元一次方程组中的两个方程的 ,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5、将未知数的个数由多化少,逐一解决的方法叫做6、由二元一次方程组中的一个方程,将一个未知数用含有另一个未知数的式子表示出来,再代入另一个方程,实现消元,进而求得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这种方法叫做 法,简称7、两个二元一次方程中同一未知数的系数相反或相等时,将两个方程的两边分别相加或相减,就能消去这个未知数,得到一个一元一次方程,这种方法叫做 法,简称一元二次方程1、含有_________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2、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___________,其中___________叫做二次项,___________叫做二次项系数;___________叫做一次项,___________叫做一次项系数;___________叫做常数项。
3、一元二次方程)0(02≠=++a c bx ax 的求根公式:___________4、一元二次方程)0(02≠=++a c bx ax 的根的情况: (1)当△>0时,有___________的实数根;(2)当△=0时,有___________的实数根;(3)当△≥0时,有___________的实数根;(4)当△<0时,有___________的实数根;5如果方程)0(02≠=++a c bx ax 的两根是1x 、2x ,那么1x +2x =___________,1x 2x =___________平面直角坐标系1、两条具有公共___________且___________互相的数轴构成的图形叫做平面直角坐标系,通常水平的数轴为___________,取___________的方向为正方向;铅直的数轴为___________,取___________的方向为正方向;两数轴的交点为___________2、填表;3、点P(x,y)关于x 轴、y 轴、原点的对称点的坐标分别是___________,点P(x,y)到x 轴、y 轴的距离分别为___________4、在某一变化过程中,可以取不同数值的量叫做___________,保持不变的量叫做___________。
设在某一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 和y ,如果对于x 的每一个确定的值,y 都有唯一的值与它对应,那么就说x 是___________量,y 是x 的___________5、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应使函数的代数式___________,并且应符合___________6、当自变量去某一数值时所对应的值,叫做这个函数当自变量取该值的___________值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1、一般地,函数y= ___________ (其中k 、b 为常数,k )叫做一次函数;当___________时,y 是x 的正比例函数;正比例函数是一次函数的特殊情况。
2、正比例函数的一般形式为___________,它的图象是经过(0,____)和(1,_____ )的一条直线。
当k>0时,图象分布在______象限,y 随x 的增大而_____ ;当k<0时,图象分布在_______象限,y 随x 的增大而___________。
3、一次函数的一般形式为y=kx+b ,它的图象是经过点(0,____)和(____,0 )的一条直线。
当k>0时, y 随x 的增大而____,直线从左到右____;若直线y=kx+b 经过二、三、四象限,那么k____0,b____0。
4、如果xk y =(或1-=kx y )(k ____0),那么y 叫做x 的反比例函数,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____ 5、反比例函数的图像是__________,其图象与x 轴、y 轴__________交点,这两条曲线关于__________对称6、对于反比例函数xk y =,当k>0时,图象分布在__________象限,在每一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__________。
7、若反比例函数x k y =,在每一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则图象位于__________象限,此时k__________0。
二次函数1、形如c bx ax y ++=2(a __________)的函数叫做二次函数,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它的图象是一条__________。
其中a 决定抛物线的__________ ,c 决定图象与__________轴的交点__________的__________坐标,a 、b 共同决定对称轴。
当a 、b 同号时,对称轴在y 轴的__________侧;当a 、b 异号时,对称轴在y 轴的__________侧;当b=0时,对称轴为__________2、二数)0(2≠++=a c bx ax y 根的判别式△=ac b 42-(1)当△>0时,抛物线与x 轴有__________个交点,这个交点的横坐标是方程02=++c bx ax 根;(2)当△=0时,抛物线与x 轴有__________个交点,这时方程02=++c bx ax 有____根;(3)当△<0时,抛物线与x 轴有__________个交点,方程02=++c bx ax 的根的情况是____;3、抛物线的平移,实质是顶点的平移,故先将解析式化为顶点式k b x a y +-=2)(,然后据平移规则进行平移,横坐标平移的规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4、根据二次函数)0(2≠++=a c bx ax y 填表:图象a>0a<0开口开口向( ) 开口向( )5、二次函数的解析式有三种形式:(1)一般式为__________;(2)顶点式为__________,其中顶点是(h,k ),对称轴是__________;(3)交点式为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