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习任务群的特点 (2)

合集下载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学习任务群解析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学习任务群解析

4
学语文 2019 年第 2 期
专论平台·语文观察
务群的教学情境时要注意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结合学生的发展需求, 注意引导学生广泛、 深度参 与。 [3] 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注意营造与现实 生活紧密联系的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 激发学生学 习的兴趣和动力,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
3.综合性与实践性 “高中语文新课标”在实施建议部分指出,语文 学习任务群的实施,要创设综合性学习情境,积极开 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4] 因此,教师要结合学生生 活,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开展具有开放性、典型性 的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 如主题式阅读、 研究性阅 读、思辨性阅读等,来打破学科间壁垒,连接语文与 生活,融汇听说读写,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培养完整 的人。 同时, 还要适当举办演讲比赛和辩论赛等活 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提出话题,敏捷应对,发展 口头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 二、高中语文新课标学习任务群的体系建构 在以往的课标中,并没有“学习任务群”这个名 词,它作为“高中语文新课标”提出的一个新内容,虽 首次提出, 但所占分量之重可以看出其重要性。 因 此,对“语文学习任务群”进行解析,明确语文学习任 务群的结构与学分, 分析语文学习任务群的内容与 领域,研究语文学习任务群的设计与实施,对于改进 当前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的困境,引领语文课程改 革走进新时代很有必要。 (一)语文学习任务群的结构与学分 “高中语文新课标”设置了 18 个学习任务群,其 中 3 个学习任务群(“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当代文化 参与”“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在选择性必修和选修阶 段不设学分, 穿插在其他学习任务群中。 课程分为 必修、选择性必修、选修三类课程,每类课程开设 2 个学期。 其中必修共设 8 学分, 包含 7 个学习任务 群;选择性必修共设 6 学分,包含 6 个学习任务群; 选修共设 12 学分,包括 6 个学习任务群,学生自由 选择。 (二)语文学习任务群的内容与领域 核心素养和学习任务群是“高中语文新课标”最 为突出的两个词,核心素养是课程目标,学习任务群 是培养途径,二者之间是目标与路径的关系。 因此, 笔者根据每个语文学习任务群的学习重点将语文学 习任务群分别归入核心素养的四大领域 (如表 2 所 示)。

统编版高中语文课程内容18个学习任务群

统编版高中语文课程内容18个学习任务群

高中语文18个学习任务群编者按:为便于老师查阅《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 年版 2020 年修订)》中18个学习任务群的学习目标和内容以及教学提示,以及理解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特整理如下。

1.学习任务群的基本内涵所谓学习任务群,是在真实情境下,确定与语文核心素养生成、发展、提升相关的人文主题,组织学习资源,设计多样的学习任务,让学生通过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的自主活动,自己去体验环境,完成任务,发展个性,增长思维能力,形成理解和应用系统。

(王宁)语文学习任务群改变了知识点能力点的组织形式……主题统领、学生的语文实践(也就是语文应用)为主线、板块式结构……(陆志平)“语文学习任务群”以任务为导向,以学习项目为载体,整合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引导学生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提升语文素养。

(蔡可)2. 语文学习任务群的基本特点以任务为导向,以学习项目为载体,整合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引导学生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提升语文素养。

若干学习项目组成学习任务群,以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凸显学生学习语文的根本途径。

追求语言、知识、技能和思想情感、文化修养等多方面、多层次目标发展的综合效应,而不是学科知识逐“点”解析、学科技能逐项训练的简单线性排列和连接。

学习任务群的设计,旨在引领高中语文教学的改革,力求改变教师大量讲解分析的教学模式。

整体设计,统筹安排,体现层次性、差异性。

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均由若干学习任务群构成。

不同学习任务群具体的学习内容有所区别,体现不同的学习要求:必修的学习任务群构成普通高中语文课程目标、内容的基本框架,体现高中阶段对每个学生基本、共同的语文素养要求;选修的学习任务群则是在此基础上的逐步延伸、拓展、提高和深化,以满足学生对不同发展方向、不同发展水平语文素养的追求。

3.语文学习任务群的情境创设学习任务群强调创设综合性学习情境,让学生在相关学习情境中通过学科认知、个人体验和社会生活等多方面提升语文核心素养,将“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的理念落到实处。

义务教育语文课标学习任务群

义务教育语文课标学习任务群

义务教育语文课标学习任务群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按照内容整合程度不断提升,分三个层面设置学习任务群,其中第一层设“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1个基础型学习任务群,第二层设“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思辨性阅读与表达”3个发展型学习任务群,第三层设“整本书阅读”“跨学科学习”2个拓展型学习任务群。

根据学段特点,学习任务群安排可有所侧重。

1.基础型学习任务群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本学习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语言材料和语言经验,形成良好语感;通过观察、分析、整理,发现汉字的构字组词特点,掌握语言文字运用规范,感受汉字的文化内涵,奠定语文基础。

学习内容第一学段(1~2年级)(1)认识有关人的身体与行为、天地四方、自然万物等方面的常用字;认识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中的常用字;学习书写笔画简单的字,初步体会汉字结构的主要特点。

(2)先认先写基本字,学习部首检字法,尝试发现汉字的一些规律,初步学习分类整理课内外认识的字;在生活中主动识字,发展独立识字能力。

(3)认读拼音字母,拼读音节,认识声调,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学习音序检字法;在日常交际情境中学习汉语拼音和普通话。

(4)诵读、记录课内外学到的成语、谚语、格言警句、儿歌、短小的古诗等,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养成自主积累的习惯。

第二学段(3~4年级)(1)在真实的语言文字运用情境中独立识字与写字,初步梳理常用汉字形、音、义之间的联系。

(2)关注校园内外汉字和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情况,整理自己的发现并和同学交流,互相正字正音。

(3)诵读、积累成语典故、中华文化名言、短小的古诗词和新鲜词语、精彩句段等,丰富自己的语汇,分类整理、交流,初步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在语言积累和运用过程中,体会同义词、反义词等词语的作用,发现、感受语言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第三学段(5~6年级)(1)主动通过多种方式独立识字,按照汉字字形结构等规律梳理学过的汉字。

(完整版)语文学习任务群的特点

(完整版)语文学习任务群的特点

语文学习任务群的特点《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以18个语文学习任务群构成内容标准,但是,任务群并不是语文知识点、能力点的线性排列,而是以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为纲,以学生的语文实践为主线,以任务为导向,以学习项目为载体,整合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引导学生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提升语文素养。

语文学习任务群既体现了祖国语文教育的特点和传统,也体现了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体现了学习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

一、语文核心素养为纲的大单元设计钟启泉先生把单元设计看成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发展的重要环节。

他说:在“核心素养—课程标准—单元设计—学习评价”这一环环相扣的教师教育活动的基本链环中,单元设计处于关键的地位。

[1]而这里所倡导的“单元设计”与以往教材的内容单元有所不同,正如崔允漷老师所说,最大的差异在于划分单元的依据不只是内容,而是立足学科核心素养,整合目标、任务、情境与内容的教学单位。

或者说,一个单元就是一个指向素养的、相对独立的、体现完整教学过程的课程细胞。

语文学习任务群正是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单元设计。

1.三维目标的融合与提升《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03年版)》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基础上,构建了新的目标体系,但是,在具体的课程实施中,三维目标的落实遇到一些困难,主要在于三维目标融合的路径不太清晰,不少语文课不过是在“双基”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元素。

三维目标怎样有机融合,仍然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这次课程标准提炼的语文核心素养,本身就是对三维目标的发展与超越,也为课程实施提供了新的路径。

学习任务群改变了以往语文课程设计以“双基”为纲,或者以文本为纲的课程设计思路,坚持以核心素养为纲的大单元设计,体现了对三维目标的融合与提升。

比如,任务群“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旨在培养学生丰富语言积累、梳理语言现象的习惯,在观察、探索语言文字现象,发现语言文字运用问题的过程中,自主积累语文知识,探究语言文字运用规律,增强语言文字运用的敏感性,提高探究、发现的能力,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独特魅力,增强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

浅谈“学习任务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认识与实践

浅谈“学习任务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认识与实践

浅谈“学习任务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认识与实践摘要:随着新课改政策的不断落实,小学语文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在这改革的关键时期“学习任务群”可以有效促进小学语文教学的改进进度。

小学语文教师充分结合语文教学内容,以新课标的政策为标准,将语文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准确把握整个学期语文教学的方向和目标,利用每一个学习任务逐渐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本篇论文主要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学习任务群”的认识和实践进行浅要分析。

关键词:学习任务群;小学语文;实践应用;小学语文教学是为学生奠定语文基础的关键时期,也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更是激发学生对语文学科感兴趣的最佳时期。

我们为学生创建更加优质的教学环境,建立“学习任务群”要充分结合小学语文的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语文教学的单元任务教学,为学生制定科学有效学习任务,有效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效率和水平。

一、“学习任务群”的概述(一)“学习任务群”的内涵“学习任务群”是新课标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的新要求,该教学模式并不局限于语文课内的教学,其可以将语文课内外教学进行有机结合,真正实现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践性、开放性以及综合性。

“学习任务群”的教学模式是以新课标对语文教学任务为指标,以语文单元学习为载体,充分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学习水平对该单元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成果进行整合,加深学生对该单元教学的认知和深思,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二)“学习任务群”建设的意义我们借用陆志平老师的话语,学习任务群具有以下三点特性,即语文核心素养为纲的大单元设计、真实语文生活情境中的深度学习、以学生的语文实践为中心的教学过程。

“学习任务群”的建设可以有效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水平,从教师教学的角度分析,学习任务群的教学模式可以促进语文教学的系统化,帮助教师将语文教学目标划分成一个个小任务,使其教学成为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有助于教师精准把握语文教学的方向和目标;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分析,学习任务群可以帮助学生明确语文学习的阶段性目标以及整体性目标,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的导向,在学生完成一个个任务的同时,也是在逐渐提升自身语文综合素养的过程,进而学习任务群的教学模式将教师与学生融合成一个整体,彼此朝着共同的目标一起努力,最终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

语文学习任务群的特点

语文学习任务群的特点

语文学习任务群的特点《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以18个语文学习任务群构成内容标准,但是,任务群并不是语文知识点、能力点的线性排列,而是以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为纲,以学生的语文实践为主线,以任务为导向,以学习项目为载体,整合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引导学生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提升语文素养。

语文学习任务群既体现了祖国语文教育的特点和传统,也体现了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体现了学习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

一钟启泉先生把单元设计看成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发展的重要环节。

他说:在“核心素养—课程标准—单元设计—学习评价”这一环环相扣的教师教育活动的基本链环中,单元设计处于关键的地位。

[1]而这里所倡导的“单元设计”与以往教材的内容单元有所不同,正如崔允漷老师所说,最大的差异在于划分单元的依据不只是内容,而是立足学科核心素养,整合目标、任务、情境与内容的教学单位。

或者说,一个单元就是一个指向素养的、相对独立的、体现完整教学过程的课程细胞。

语文学习任务群正是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单元设计。

1.三维目标的融合与提升《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03年版)》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基础上,构建了新的目标体系,但是,在具体的课程实施中,三维目标的落实遇到一些困难,主要在于三维目标融合的路径不太清晰,不少语文课不过是在“双基”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元素。

三维目标怎样有机融合,仍然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这次课程标准提炼的语文核心素养,本身就是对三维目标的发展与超越,也为课程实施提供了新的路径。

学习任务群改变了以往语文课程设计以“双基”为纲,或者以文本为纲的课程设计思路,坚持以核心素养为纲的大单元设计,体现了对三维目标的融合与提升。

比如,任务群“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旨在培养学生丰富语言积累、梳理语言现象的习惯,在观察、探索语言文字现象,发现语言文字运用问题的过程中,自主积累语文知识,探究语言文字运用规律,增强语言文字运用的敏感性,提高探究、发现的能力,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独特魅力,增强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

任务群特点

任务群特点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以18个语文学习任务群构成内容标准,但是,任务群并不是语文知识点、能力点的线性排列,而是以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为纲,以学生的语文实践为主线,以任务为导向,以学习项目为载体,整合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引导学生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提升语文素养。

语文学习任务群既体现了祖国语文教育的特点和传统,也体现了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体现了学习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

主要如下三大特点:
一、语文核心素养为纲的大单元设计
二、真实语文生活情境中的深度学习
三、以学生的语文实践为中心的教学过程
学习任务群强化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体现了语文课程的实践性。

学习任务群涵盖学生生活、学习和日后工作需要的各种语言活动类型,除着力培养语言运用基础能力外,还充分关注跨文化、跨媒介等语言文字运用新视角、新手段,以及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

学习任务群是根据这次课程标准修订的主要精神,吸取十余年来优秀教师成功的创造性实践,将国外教学先进经验中国化的一种创造,是这次修订的一大亮点。

2018年8月14日:对话陆志平先生的《语文学习任务群的特点》

2018年8月14日:对话陆志平先生的《语文学习任务群的特点》

2018年8⽉14⽇:对话陆志平先⽣的《语⽂学习任务群的特点》“语⽂学习任务群”是2017年版《普通⾼中语⽂课程标准》提出来的概念,也是语⽂课程改⾰的重头戏,⾃然也会成为⾼中语⽂教材编写的依据。

今天,在“基础教育课程”的微信公众平台上读到了陆志平先⽣的《语⽂学习任务群的特点》⼀⽂。

读完之后,我感觉对“任务群”有了初步的了解。

作者认为,语⽂学习任务群是基于语⽂核⼼素养的单元设计。

说⽩了,任务群就是体现核⼼素养⽬标的单元板块。

2003年版的⾼中语⽂课标将“知识与能⼒”“过程与⽅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三维⽬标,⽽核⼼素养时代,语⽂课程⽬标体现在语⾔积累与建构、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化传承与发展四个⽅⾯,这四个⽅⾯也是“语⽂学科核⼼素养”。

过去的“三维⽬标”与现在的“四⼤核⼼素养⽬标”,本质上是不冲突的。

在作者看来,四⼤学科核⼼素养其实是三维⽬标的融合与提升。

我倒是觉得,四⼤素养应该是三维⽬标的进⼀步细化与具体化。

过去讲“知识与能⼒”,但没有讲清楚什么知识、何种能⼒,现在的四⼤素养,则进⼀步明确了知识与能⼒的问题。

或者说,知识与能⼒应该体现在核⼼素养之中,例如审美鉴赏与创造,就同时包含了审美鉴赏知识与能⼒提升的双重维度,当然,也能够体现过程与⽅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维度的要求。

作者认为,语⽂学习任务群既不是语⽂知识的系统,也不是语⽂能⼒的罗列,⽽是⼀个综合了知识、能⼒、情感、价值观等多个维度的综合体。

过去的语⽂教学,注重“字词句篇语逻修⽂”之类的知识,注重各种能⼒的训练,特别是⽂⾔⽂教学,⼏乎成为语法知识与字词的汇集。

在我看来,语⽂学习任务群则是采⽤项⽬式学习的⽅法,确定学习主题与任务,然后调动学⽣的参与精神共同达到某种⽬标。

因此,任务群不再刻意区分知识点、能⼒点之类的内容,⽽是将这些内容有机融⼊到某个整体之中。

既然如此,究竟如何安排教材内容呢?作者认为任务群应该在主题统领下,以学习为主线,将诸多语⽂教育元素,有机融⼊主题单元,形成新的秩序。

2022课程标准解读及实践:如何用“学习任务群”组织语文学习

2022课程标准解读及实践:如何用“学习任务群”组织语文学习

2022课程标准解读及实践:如何用“学习任务群”组织语文学习《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以学习任务群组织与呈现课程内容。

这是新版课标在内容修订上的一大突破,也是一个全新的要求,引起了一线教师的高度关注。

但是,很多教师对于什么是学习任务群,学习任务群的特点、价值和意义还认识不清,进而对于如何在课堂教学中以学习任务群来组织和呈现课程内容感到迷茫。

一、什么是学习任务群?我们可从四个方面来认识什么是学习任务群。

1、学习任务群是课程内容的组织与呈现学习任务群是在课程内容范畴讨论的事情,义务教育语文课标提炼了六个学习任务群,这六个任务群分三个层面,第一层设“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为基础型学习任务群;第二层设“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文学阅读与创新表达”“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为发展型学习任务群;第三层设“整本书阅读”“跨学科学习”,为拓展型学习任务群。

这三层六个任务群搭建起语文课程内容的“建筑”。

学习任务群使语文课程内容以空间结构性呈现的方式“立”了起来,这是了不起的事情。

2、学习任务群是由相关要素有机组合的“群”新版义务教育语文课标明确提出,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核心内容,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语文实践为主线来设计学习任务群,引导学生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提升语文素养。

具体来说还有更丰富的内涵,以学习内容说,就包括语文成品、语文载体、语文活动。

仅以语文成品说,至少有古今“实用类”“文学类”“论述类”等基本语篇类型。

但是,作为一个“群”,我们不仅要关注丰富性,更要关注聚合、整合的有机性,要在把握内在关联性上下功夫。

3、学习任务群是任务导向的语文实践方式学习任务群本质上是一种学习方式,要求在任务驱动下,以积极主动的语文实践构建学习生活。

这个“群”里包含相关联的系列学习任务。

“相关联”可以有空间视角,也可以有时间视角。

作为学习方式,有方式方法的丰富性、匹配性;作为一个学习任务,必须有过程、有结果,体现学习单位的完整性。

语文学习任务群的特点

语文学习任务群的特点

2、分析文本结构: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学生需要分析文本的结构,理清作 者思路和行文特点。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阅读理解水平。
3、总结文本主题:分析文本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文本的主题和中心思想。通 过总结主题,能够锻炼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同时也有助于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4、实践与积累:语文学习任务群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学生需要在完成任务的 过程中积累经验,锻炼自身能力。同时,应广泛阅读、积累知识储备,为日后 的语文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谢谢观看
总之,语文学习任务群作为一种新兴的语文教育理念,具有综合性、实践性、 创造性、应用性等特点。通过不同分类的学习任务,学生可以全面提高语文综 合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应注重实践与积累,灵活运用多种学习方法,努 力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语文教育的发展趋势,成 为具备综合素质的优秀人才。
一、语文学习任务群的特点
1、综合性:语文学习任务群强调多学科知识的融合,让学生在文学、科学、 历史、哲学等多元领域中寻找,提高综合素养。例如,一个关于“环保”的主 题任务,学生需要融合语言、科学、社会等多学科知识,深入理解环境问题, 并提出解决方案。
2、实践性:语文学习任务群学生的实践活动,鼓励他们在做中学,通过亲身 参与提高语文能力。比如,撰写一份调查报告,学生需要亲身调查、收集资料、 整理分析,从而锻炼其实践能力。
3、说明类:通过撰写各类说明文、科普文章等,让学生了解说明文的写作特 点和规范,培养其客观表述和逻辑思维能力。例如,撰写一篇关于“垃圾分类” 的科普文章。
三、语文学习任务群的学习方法
1、理解文本意思:首先,要理解任务群中的文本内容,包括文学作品的情节、 人物性格特点以及论点、论据等。只有深入理解文本,才能为后续的任务完成 提供良好的基础。语文学习任务群的特点 Nhomakorabea目录

200版课表小学语文六个学习任务群

200版课表小学语文六个学习任务群

200版课表小学语文六个学习任务群1、学习任务群1(基础型):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本学习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语言材料和语言经验,形成良好语感;通过观察、分析、整理,发现汉字的构字组词特点,掌握语言文字运用规范,感受汉字的文化内涵,奠定语文基础。

2、学习任务群2(发展型):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本学习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通过倾听、阅读、观察,获取、整合有价值的信息,根据具体交际情境和交流对象,清楚得体表达,有效传递信息,满足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交流沟通需要。

3、学习任务群3(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本学习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通过整体感知、联想想象,感受文学语言和形象的独特魅力,获得个性化的审美体验;了解文学作品的基本特点,欣赏和评价语言文字作品,提高审美品位;观察、感受自然与社会,表达自己独特的体验与思考,尝试创作文学作品。

4、学习任务群4(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本学习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通过阅读、比较、推断、质疑、讨论等方式,梳理观点、事实与材料及其关系;辩析态度与立场,辨别是非、善恶、美丑,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负责任、有中心、有条理、重证据地表达,培养理性思维和理性精神。

5、学习任务群5(拓展型):整本书阅读、本学习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根据阅读目的和兴趣选择合适的图书,制订阅读计划,综合运用多种方法阅读整本书;借助多种方式分享阅读心得,交流研讨阅读中的问题,积累整本书阅读经验,养成良好阅读习惯,提高整体认知能力,丰富精神世界。

6、学习任务群6(跨学科学习):本学习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联结课堂内外、学校内外,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领域;围绕学科学习、社会生活中有意义的话题,开展阅读、梳理、探究、交流等活动,在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语文“学习任务群”解疑

语文“学习任务群”解疑

语文“学习任务群”解疑1. 引言1.1 语文“学习任务群”解疑语文“学习任务群”是指利用群体智慧和协作学习的方式,解决语文学习过程中出现的疑惑和困难。

通过学习任务群,学生可以互相帮助、共同探讨,提高学习效率,增强语文学习的趣味性和深度。

在现今信息化时代,学习任务群已成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模式,受到广泛关注和认可。

本文将探讨语文“学习任务群”解疑的目的和意义,提出解决方案,介绍相关案例,分析学习效果,并给出学习建议,最后对学习任务群的发展进行总结和展望。

通过研究语文“学习任务群”解疑,可以为提高语文学习效果、促进学生间互动和合作、加深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等方面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指导。

2. 正文2.1 目的和意义目的和意义是指语文“学习任务群”解疑活动的目标和意义。

这一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提高语文学习的效果。

通过学习任务群,学生能够对语文知识进行系统性地学习和训练,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提高语文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参与学习任务群,学生能够与同学进行分享和讨论,相互帮助和学习,促进团队合作和友谊的发展。

语文“学习任务群”解疑活动的意义在于推动语文教学的改革和创新,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

通过这一活动,学生能够培养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激发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提高学习的效果和质量。

学习任务群还可以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竞争力。

语文“学习任务群”解疑活动旨在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和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素质提升。

通过这一活动,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语文水平,成为具有扎实语文知识和良好学习能力的优秀学生。

2.2 解决方案解决方案是指解决问题或困难的方法或策略。

在语文学习中,学生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如词汇量不足、语法错误、阅读理解困难等。

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解决方案:1. 制定个性化学习计划:针对学生的具体问题和需求,制定个性化学习计划。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学习任务群”的再认识及教学样态重构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学习任务群”的再认识及教学样态重构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学习任务群”的再认识及教学样态重构摘要:学习任务群是课程内容组织与呈现方式,是在单篇教学基础上的整体化、综合化、主题化的课程化行为。

教学实践之中,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其与统编教材整合的方法、路径,同时科学组织课外学习资源,实现主题规划、整体设计、综合实施,在真实情境中实现学习成果的可迁移性,从而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学习任务群”;情境1“学习任务群”概述1.1六大“学习任务群”的共同特征六大“学习任务群”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既是学习内容,同时也能作为一种方式方法与其他学习任务群结合起来学习。

它们由相互关联的系列学习任务组成,共同指向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具有情境性、实践性、综合性。

“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侧重引导学生积累语言材料和语言经验,掌握语言文字运用规范,感受汉字的文化内涵等,属于基础性维度,因此是其他五类“学习任务群”的前提。

“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作为发展型学习任务群,主要侧重不同文体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必备知识,语文能力和核心素养的提升,在整个“学习任务群”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

“整本书阅读”“跨学科学习”涉及课内和课外的衔接,在知识广度和深度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被定义为拓展型学习任务群,是对前面四个任务群的深化。

尤其是“整本书阅读”在广义上学习内容包含了“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的学习内容范围。

从学习内容属性上来看,“跨学科学习”与“实用性阅读与交流”相互补充,它们的阅读任务可以结合两者的要求共同完成。

1.2“学习任务群”的内涵、价值“学习任务群”以“任务”为导向,将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这四种语文实践“活动”紧密结合并整合实施。

“学习”指向并关注“学生的学”,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能动性。

“任务”强调教师与学生的任务意识,倡导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开展语文学习活动。

初中语文学习任务群

初中语文学习任务群

初中语文学习任务群“语文学习任务群”是以任务为导向,以学习项目为载体,整合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引导学生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提升语文素养。

针对当下单篇学科知识逐“点”解析已无法适应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评价方式的问题,研究者提出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必须改变教学方式,立足教材,整合“群”学习资源;立足任务,设计“群”学习项目;立足学情,搭建“群”学习支架的策略开发实施“任务群”。

【关键词】初中语文;学习任务群;设计策略;《〈诗经〉四首》《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语文学习任务群”是以任务为导向,以学习项目为载体,整合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引导学生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提升语文素养。

学习任务群由若干学习项目组成,其设计旨在引导语文教学的改革,“力求改变教师大量讲解分析的教学模式”。

而当下的初中语文教学中,针对单篇学科知识逐“点”解析的教学方式依然普遍存在,学科技能依然呈现“简单线性排列和连接”的特点。

语文教学深陷“刷题”和“死记硬背”的泥淖之中。

事实上,这样的教学已难以适应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评价方式。

关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教育部已经明确指出:“试题命制既要注重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还要注重考查思维过程、创新意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合不同学科特点,合理设置试题结构,减少机械记忆试题和客观性试题比例,提高探究性、開放性、综合性试题比例,积极探索跨学科命题。

”也就是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在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前提下,更注重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这一考试评价理念与任务群的学习理念一致,这就警示我们,初中语文教学必须改变教学方式,依据统编教材合理开发任务群。

事实上,统编教材的“活动探究”单元,思考探究中的“1+X”阅读推荐已具“任务群”的雏形。

具体到教学实践中,教师尚需统整教材资源,设计科学的学习任务,才能凸显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让学生的语言、知识、技能和思想情感、文化修养等多方面、多层次目标发展的综合效应得以实现。

语文学习任务群的特点

语文学习任务群的特点

语文学习任务群的特点语文学习任务群是指一组为了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而设计的学习任务的综合体。

这些任务旨在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包括语言运用能力、思辨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

下面将从任务目标、任务形式和任务效果三个方面来分析语文学习任务群的特点。

任务目标语文学习任务群的任务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具体来说,这些任务旨在提高学生的语文听说读写能力,让学生能够准确、流利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同时,这些任务还旨在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思辨能力和创造力,使学生能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并能够通过语言表达出来。

此外,这些任务还旨在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让学生对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任务形式语文学习任务群的任务形式多样化,包括阅读、写作、演讲、辩论、讨论等。

这些任务根据不同的学习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而设计,旨在提供各种形式的语文实践机会。

阅读任务有助于学生提高阅读理解和阅读鉴赏能力,写作任务有助于学生提高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演讲和辩论任务有助于学生提高口语表达和说理能力,讨论任务有助于学生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这些不同形式的任务相互补充,能够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任务效果语文学习任务群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这是因为这些任务有几个特点。

首先,这些任务注重学生的活动参与,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其次,这些任务往往以问题为导向,能够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再次,这些任务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够让学生将学习成果应用到实际中,进一步提高学习效果。

最后,这些任务能够培养学生的交流合作能力,学生在任务中需要与他人合作、交流,从而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

综上所述,语文学习任务群具有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目标、多种形式的任务、良好的任务效果等特点。

通过这些任务,学生能够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发展语文能力,使之能够在语言交际中游刃有余。

语文学习任务群的特点

语文学习任务群的特点

语文学习任务群的特点引言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任务型教学成为了语文教学的一种重要教学模式。

任务型教学通过设计各种不同类型的语文学习任务群,帮助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思考、合作共建知识,以提高学习效果。

本文将探讨语文学习任务群的特点,以期更好地了解任务型学习对于语文教学的积极影响。

1. 多样性语文学习任务群的特点之一是多样性。

任务型学习注重通过设计不同类型的任务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这些任务可以包括阅读理解、写作表达、口语交际、听力理解等等。

通过多样性的任务,学生能够在不同的语言实践中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2. 目标导向语文学习任务群之所以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是因为任务具有明确的学习目标。

每个任务都能够明确指导学生在语言技能、语文素养等方面达到的预期效果。

这样一来,学生可以更加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有针对性地展开学习活动,增强学习动力。

3. 合作性任务型学习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互动,而语文学习任务群的特点之一就是合作性。

在解决任务的过程中,学生可以组成小组或团队,共同协作、合作解决问题。

通过与他人合作及分工合作,学生能够锻炼自己的团队合作能力、发展交流技巧,提高学习效果。

4. 创造性任务型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和批判思维能力。

语文学习任务群通过设置有关创造性的任务,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这样一来,学生能够培养对文本的深层次理解与分析能力,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5. 高度适应性语文学习任务群的特点之一是高度适应性。

根据学生的不同能力水平和兴趣爱好,任务可以灵活调整和扩展。

这种高度适应性的特点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任务,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6. 实践性任务型学习强调实践性,而语文学习任务群也有着强烈的实践性特点。

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不仅仅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的输入,更注重将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

通过实践性的学习任务,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语文技能,提升运用语文的能力。

关于语文学习任务群

关于语文学习任务群

关于语文学习任务群关于语文学习任务群《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设置了六个语文学习任务群,“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整本书阅读”“跨学科学习”等贯串四个学段的六个语文学习任务群。

这六个语文学习任务群各有侧重,由若干任务学习单元组成,通过大单元教学设计落实到每一堂课。

六个语文学习任务群突出育人功能,必备品格、关键能力和价值观念,加强识字与写字、日常会话、语言及文化积累、阅读鉴赏、表达交流与沟通、梳理探究、学会学习等语文关键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语言、思辨、审美、文化等各方面素养的全面发展;重视“整本书阅读”“跨学科学习”等新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与合作、反思、创造等综合素养的整体提高和协调发展。

每个任务群由若干任务学习单元组成,这若干任务学习单元可称为语文大单元。

1强调语文课程的核心素养语文课程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过程中,逐步实现了从知识能力为纲到素养为纲的转变。

原来的三维目标发展到语文课程核心素养,重视让学生在语言建构与运用的过程中,实现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

设置语文学习任务群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通过积极的语言实践,全面提高语文课程素养。

2强调学生的语文实践语文实践是学生综合运用各种学习方式的学习实践,主要是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当然也包括积累、搜集处理信息、调查访问等。

任务群要注重学生的学习行为。

3加强语文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学习语文,语文学习也离不开生活。

教师应重视把学生的日常生活以及参观、考察、访问、调查、广泛阅读、跨学科学习等体验性探究性活动与课内语文学习有机整合,将课内课外的学习有机整合,丰富学生的生活积累和生活经验。

语文课堂上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主要是激活学生的生活积累和经验,让学生的语文学习与社会生活产生联系。

4突出重大主题内容语文教学应突出重大主题内容的学习,这主要指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从而实现以文化人,培根铸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学习任务群的特点《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以18个语文学习任务群构成内容标准,但是,任务群并不是语文知识点能力点的线性排列,而是以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为纲,以学生的语文实践为主线,以任务为导向,以学习项目为载体,整合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引导学生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提升语文素养。

语文学习任务群既体现了祖国语文教育的特点和传统,也体现了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体现了学习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

一、语文核心素养为纲的大单元设计钟启泉先生把单元设计看成是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发展的重要环节。

他说:在“核心素养—课程标准—单元设计—学习评价”这一环环相扣的教师教育活动的基本链环中,单元设计处于关键的地位。

而这里所倡导的“单元设计”与以往教材的内容单元有所不同,正如崔允漷老师说,最大的差异在于划分单元的依据不只是内容,而是立足学科核心素养,整合目标、任务、情境与内容的教学单位。

或者说,一个单元就是一个指向素养的、相对独立的、体现完整教学过程的课程细胞。

语文学习任务群正是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单元设计。

1.三维目标的融合与提升。

2003年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基础上,构建了新的目标体系,但是,在具体的课程实施中,三维目标的落实遇到一些困难,主要在于三维目标融合的路径不太清晰,不少的语文课不过是在双基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元素。

三维目标怎样有机融合,仍然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这次课程标准提炼的语文核心素养,本身就是对三维目标的发展与超越,也为课程实施提供了新的路径。

学习任务群改变以往语文课程设计以双基为纲,或者以文本为纲的课程设计思路,坚持以核心素养为纲的大单元设计,体现了对三维目标的融合与提升。

比如,任务群“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旨在使学生养成巩固和丰富语言积累、梳理语言现象的习惯,在观察、探索语言文字现象,发现语言文字运用问题的过程中,自主积累语文知识,探究语言文字运用规律,增强对语言文字运用的敏感性,提高探究、发现的能力,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独特魅力,增强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

”不难看出,任务群以发展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为主,同时,也重视学生“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语文知识与技能、语文学习方法与习惯、语文学习体验探究的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都融为一体,很难拆分。

祖国语文教育本就有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传统,语文教育与道德教育、历史教育、哲学教育融合在一起,所谓文史哲不分。

工业文明以来的学校教育,使语文能够独立设科,这是很大的进步。

但是,大机器的生产方式不断强化,技术主义、工具理性过多侵入语文课程,突出了语文知识点、能力点的线性排列与逐项训练,使得语文教育中人文精神逐步失落。

语文新课程强调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注重三个维度教育目标的融合,突出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但体现了新时代的要求,也符合语文教育的特点和传统。

2.诸多语文要素的有机整合。

祖国语文的元素是丰富的,这些丰富多彩的元素有机组合,成就了祖国语文的绚丽多姿血肉丰满。

为了教育的方便,把这些语文元素抽取出来,按照“字词句篇语修逻文听说读写”12个方面,组成一个清晰的知识能力体系。

再按照这个体系组织教学和考试,一课一得,当堂训练,按点考查,不能说没有效果。

但是,语文就不再是血肉丰满,不再是绚丽多姿,成为干巴巴的知识条文与单调机械的训练。

而且,12条线索的知识能力,形成12个语文的子系统。

不可避免的子系统封闭与膨胀,终于肢解了活生生的语文。

语文学习任务群并不是不要语文知识和技能,而是要还一个完整的丰富的语文。

12个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之间本来就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时候甚至是融为一体,很难区分。

读孟子的“生我所欲也”,在惊叹于他的遣词、修辞之妙的同时,我们也会体会到字里行间的逻辑力量。

我们在说“一头牛”“一尾鱼”“一支笔”“一方印”的时候,会认为是量词运用恰当,也会体会到修辞的美妙。

对于赋比兴,我们也常常会从修辞或是文体不同的角度去讨论。

当然,学习语文还不仅仅是学习这12个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语文的学习内容还需要精心选择。

即便就知识而言,就有一个根据新的知识观去重建语文的知识体系的问题,既需要考虑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也需要考虑默会的知识,还需要更新一些陈旧的知识。

语文学习任务群改变了知识点能力点的组织形式。

如果不跳出知识点能力点的12条线的习惯性思维,也许会去质疑任务群里知识组织的序列,也许认为它是一团混沌。

然而,正如D﹒霍夫施塔特所说的那样:“在表现的有序背后埋藏着一种奇异的混沌;而在混沌的深处又埋藏着一种更奇异的秩序。

”主题统领、学生的语文实践(也就是语文应用)为主线、板块式结构,也许会给我们带来新的惊喜。

3.主题统领的内容选择与组织。

依据2003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编写的大多版本教材采用了人文主题组元的方式,以人文主题统领相关教育内容,在特定的主题情境中开展教学。

每套教材都完成了课程标准规定的课程目标与内容,这就给我们以很好的启发:不以知识点能力点组织教材也是可行的。

这些教材里的主题,很富有张力,能够承载丰富的语文教育内容。

如:“家国情怀”“乡土田园”(北师大版),“祖国土”“语言,存在的家园”“文明的对话”(苏教版),“和平的祈祷”“灵魂的对白”(苏教版),“生命之美”“平民意识”“浩然正气”(上海版),“文明的踪迹”“生命赞歌”(鲁人版),“青春岁月”“多彩的人生”“梦想与追求”(北师大版),“领悟亲情”“读书生活”(上海版),“认识自我”(粤教版),等等。

同时,单元主题的语文内涵与指向性非常清晰。

比如:“跨越时空的美丽”“灵魂的对白”“月是故乡明”“向青春举杯”“获得教养的途径”等等。

任务群在主题统领下,以学习为主线,将诸多语文教育的元素,有机融入主题单元,形成了新的秩序。

这是复杂性思维的产物。

列维-斯特劳斯说,“多重意识”的思维能够并愿意在几个层次上同时对周围环境作出反应,并在这一过程中构造一幅精细的令我们大惑不解的“世界图画”。

他还说:“管弦乐队的乐谱如果要有意义,必须历时性地沿一轴线(即,一页接一页、从左到右地)阅读,同时又必须共时性地沿着另一轴线阅读,所有垂直地写出的音符组成一个总的组合单位,即一束关系。

”任务群正是这样的交响乐,而不是12种乐器的轮番独奏。

课程标准设计的18个任务群,又何尝不是由18个大的主题统领?仔细分析一下就会发现,每一个任务群都整合了诸多语文教育的元素,12方面的知识和技能都不缺,而且按照学习为主线来组织,一点也不乱,这是一种新的奇异的秩序。

二、真实语文生活情境中的深度学习新的学习科学提出的深度学习的理论,已经逐步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

普遍认为,灌输与训练的方法,不能适应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而深度学习则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学习任务群正是要引导语文教学的改变,使语文学习成为真实情境中的深度学习。

1.让学习发生在真实的语文生活之中。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要求:“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通过自主的语言实践活动,积累言语经验,把握祖国语文的特点和运用规律”,特别强调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学习语文。

因为语文课程就是学习语言运用的课程,而语文的运用,又存在于每个人每日每时的生活之中。

生活中的语文运用无处不有、无时不在。

在真实的语文运用情境中学习语文,不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目的性、问题意识、任务意识,而且学以致用,便于知识的建构与能力的提高。

反之,如果语文学习离开了真实的生活,只是几条抽象的条文,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没有太多的用处,当然,也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任务群“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在“教学提示”中建议:教学以社会情境中的学生探究性学习活动为主, 合理安排阅读、调查、讨论、写作、口语交际等活动。

新闻传媒类内容,在分析与研究当代社会传媒的过程中学习。

如自主选择、分析研究一份报纸或一个网站一周内容。

分析其栏目设置、文体构成、内容的价值取向,撰写文字分析报告,多媒体展示交流。

推荐最精彩一个栏目,不同体裁的精彩文章1-2篇,并说明理由。

尝试选择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写作。

这完全是是真实生活情境中真实的语文生活。

完全有理由相信,这比“文体知识+范文+模仿写作”的套路,效果要好得多。

把知识从情境中抽象出来,再把这些知识按照线性结构来安排,语文就变得非常枯燥无味,不利于学生学习。

正如《人是如何学习的》里所说的那样:“课程是墨守成规的过程,引导着永不重合的双轮马车的道路。

”“替换墨守成规的课程方法之一是学习场景”。

杨向东教授更是旗帜鲜明地说:“可以超越具体情境或领域培养核心素养吗?答案是不可以。

”2.突出语言文字运用的创造性学习。

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过程充满了创造,这也非常切合深度学习的原理。

“深度学习方法旨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解决问题、协作和自主学习能力。

教育范式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才可以帮助学生发展原创思想、提高信息保持能力、建立高阶思维技能。

这些教学方法包括基于问题的学习、基于项目的学习、基于挑战的学习和基于探究的学习,鼓励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并积极实施解决方案。

”比如学习鲁迅小说,我们设计一个学习任务:学习、排练、表演梅阡的话剧《咸亨酒店》。

组织学生阅读研究话剧以及所涉及到的《长明灯》《狂人日记》《药》《明天》《孔乙己》《祝福》《阿Q正传》等七篇小说和相关资料,撰写并交流讨论故事梗概、人物小传、阅读心得。

自己选择表演角色,撰写角色分析和表演计划。

排练并表演话剧。

撰写并交流演出手记和剧评。

这样在特定情境中的项目学习,充满着挑战、探究、协作和问题解决,比一篇一篇听老师讲解、回答老师的提问、完成老师布置的练习,更富有创造性,更能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更能深刻地认识社会的现实和国民性,更能深切地体会到文学的力量,也更能有效地提高语言素养与文学素养。

3.思维与情感的深度参与。

阅读与写作都是需要思维与情感深度参与的活动,口语交际其实也是这样。

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阅读教学,按照作者介绍、时代背景、分段分层、主题思想、写作特色的文章分析套路,直接根据文体的特征对某个文本进行分析,最后,得到了几条知性的抽象的结论。

文本分析成了学习某些文艺理论教条的工具和手段。

学生没有作为读者那样的积极的思维与情感的参与,只有听讲、接受、记忆与做练习,既不能真切体会、感悟、理解、鉴赏作品丰富的内涵,也难以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那种文体知识+范文+套路训练的写作教学,不是真情实感的自由抒发,自然也写不出好文章。

语文学习任务群改变了这样的套路。

比如“文学阅读与写作”按照这样的思路设计:(1)精读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感受作品中的艺术形象,理解欣赏作品的语言表达,把握作品的内涵,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