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名人小故事
[数学名人小故事]数学名人故事
[数学名人小故事]数学名人故事数学名人故事一:数学名人故事:数学神童高斯1.八岁的高斯发现了数学定理高斯念小学的时候,有一次老师在教完加法后,想要休息一下,便出了一道题目要同学们算算看。
题目是:1+2+3+。
+97+98+99+100=老师心想,这下子小朋友一定要算到下课了吧!正要借口出去时,却被高斯叫住了。
原来呀,高斯已经算出来了,小朋友你可知道他是如何算的吗高斯告诉大家,把1加至100与100加至1排成两排相加。
也就是说:1+2+3+4+。
+96+97+98+99+100100+99+98+97+96+。
+4+3+2+1=101+101+101+。
+101+101+101+101共有一百个101相加,但算式重复了两次,所以把10100除以2便得到答案5050。
从此,高斯小学的学习远远超越了其他同学,也因此奠定了他以后的数学基础,更让他成为——数学天才!2.高斯用尺规作正17边形(两千年数学难题)1796年的一天,在德国哥廷根大学,一个19岁的青年吃完晚饭,开始做导师单独布置给他的每天例行的两道数学题。
像往常一样,前2道题目在2 个小时内顺利地完成了。
但青年发现今天导师给他多布置了一道题。
第三道题写在一张小纸条上,是要求只用圆规和一把没有刻度的直尺做出正17边形。
他也没有多想,就做了起来。
然而,青年感到非常吃力。
开始,他还想,也许导师特意给我增加难度吧。
但是,随着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第三道题竟毫无进展。
青年绞尽脑汁,感到自己学到的数学知识对解开这道题没有什么帮助。
困难激起了青年的斗志:我一定要把它做出来!他拿起圆规和直尺,在纸上画着,尝试着用一些超常规的思路去解这道题.。
当窗口露出一丝曙光时,青年长舒了一口气,他终于做出了这道难题!见到导师时,青年感到有些内疚和自责。
他对导师说:“您给我布置的第三道题我做了整整一个通宵,我辜负了您对我的栽培。
”导师接过学生的作业一看,当即惊呆了。
他的声音都颤抖了,说:“这。
数学名人故事18篇
数学名人故事18篇数学名人故事(一):天才由于积累,聪明在于勤奋。
-----华罗庚1930年的一天,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坐在办公室里看一本《科学》杂志。
看着看着,不禁拍案叫绝:“这个华罗庚是哪国留学生”“他是在哪个大学教书的”最终还是一位江苏籍的教员慢吞吞地说:“我弟弟有个同乡叫华罗庚,他只念过初中。
熊庆来惊奇不已,将华罗庚请到清华大学来。
从此,华罗庚就成为清华大学数学系助理员。
第二年,他的论文开始在国外著名的数学杂志陆续发表。
几年之后,华罗庚被保送到英国剑桥大学留学。
他提出的理论被数学界命名为“华氏定理”。
数学名人故事(二):高斯,德国著名数学家,并有“数学王子”的美誉。
小时候高斯家里很穷,且他父亲不认为学问有何用,但高斯依旧喜欢看书,话说在小时候,冬天吃完饭后他父亲就会要他上床睡觉,以节省燃油,但当他上床睡觉时,他会将芜菁的内部挖空,里面塞入棉布卷,当成灯来使用,以继续读书,高斯有一个很出名的故事:用很短的时间计算出了小学教师布置的任务:对自然数从1到100的求和。
他所使用的方法是:对50对构造成和101的数列求和(1+100,2+99,3+98……),同时得到结果:5050。
这一年,高斯9岁。
数学名人故事(三):塞乐斯生于公元前624年,是古希腊第一位闻名世界的大数学家。
他原是一位很精明的商人,靠卖橄榄油积累了相当财富后,塞乐斯便专心从事科学研究和旅行。
他勤奋好学,同时又不迷信古人,勇于探索,勇于创造,进取思考问题。
他的家乡离埃及不太远,所以他常去埃及旅行。
在那里,塞乐斯认识了古埃及人在几千年间积累的丰富数学知识。
他游历埃及时,曾用一种巧妙的方法算出了金字塔的高度,使古埃及国王阿美西斯钦羡不已。
数学名人故事(四):数学名人小故事—苏步青苏步青上初三时,他就读浙江省六十中来了一位刚从东京留学归来的教数学课的杨教师。
第一堂课杨教师没有讲数学,而是讲故事。
他说:“当今世界,弱肉强食,世界列强依仗船坚炮利,都想蚕食瓜分中国。
数学家的名人故事(精选)
数学家的名人故事(精选)数学是人类对事物的抽象结构与模式进行严格描述的一种通用手段,可以应用于现实世界的任何问题,所有的数学对象本质上都是人为定义的。
下面是收集的数学家的名人故事(精选20篇),欢迎鉴赏。
老数学家苏步青的养生经蜚声国际数坛的老辈数学家苏步青教授,在百岁时还精神矍铄,思维清晰。
苏老九十岁高龄时,还着书立说,带研究生、每天工作约十小时左右,精力何等充沛!那么,当有人问他健康长寿之道,他总笑呵呵地回答说:“我不懂什么养生之道,只是平素生活有规律,并注意体育锻炼而已……”苏老的生活习惯,大致是这样的:清晨五点起床,晚上十一点睡觉,每晚睡眠六小时,白天午睡一小时。
早晨起身后,先在门前院子里,做一遍健身操,—练功十八法,约一刻钟;然后学习一小时,就进早膳。
下午工作完毕,坚持步行二至三公里,—雨天以上下楼梯替代。
数十年如一日,天天如此。
苏步青是浙江平阳人,出身农家,由于家境清寒,从小少吃缺穿,少年时代的苏步青,又瘦又小,身体并不怎么健康。
小学毕业后,读了二年中学,十七岁东渡日本,进帝国大学专攻数学。
在异国他乡,苏步青一住十二年。
在这期间,他逐渐爱上了体育,兴趣广泛,划船、溜冰、网球、骑自行车、开摩托车,样样都能漂亮地玩上几手。
当时,苏步青还是帝国大学网球队和划船队的主力队员之一数十年来,由于坚持体育锻炼,苏步青身体素质极好。
就是到了耄耋之年,上五、六层楼梯,依然不甚气喘,嘴里的牙齿,也与壮年时相仿。
九十岁那年的夏秋之际,他还蛮轻松地登上安徽黄山,游览休养。
一路足力之健,令人羡慕与钦佩。
人,总希望自己能健康长寿的。
但是,如何才能达到此目的呢?苏老认为,除上述体育锻炼外,精神保健也是至关重要的。
苏老性格开朗,说话幽默,不管是与人谈话还是作报告,常常可以听到他的笑声,他经常讲:“少积忧虑的人,才能健康长寿。
”他还讲:为人在世,应该豁达大度,胸怀坦荡,凡事想得开,放得下。
再者,人要多动,特别是上了年纪的人,要多找事情做。
中国数学名人故事5篇
中国数学名人故事5篇数学是一门高深的学问,但是数学名人的故事并不是什么高深的学问。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数学名人故事,接下来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数学名人故事(一)陈景润特别喜欢读书,一旦进了图书馆,真好比掉进了蜜糖罐,怎么也舍不得离开。
可不,又有一天,陈景润吃了早饭,带上两个馒头,一块咸菜,到图书馆去了。
陈景润在图书馆里,找到了一个最安静的地方,认认真真地看起书来。
他一直看到中午,觉得肚子有点饿了,就从口袋里掏出一只馒头来,一面啃着,一面还在看书。
“丁零零……”下班的铃声响了,管理员大声地喊:“下班了,请大家离开图书馆!”人家都走了,可是陈景润根本没听见,还是一个劲地在看书呐。
管理员以为大家都离开图书馆了,就把图书馆的大门锁上,回家去了。
时间悄悄地过去,天渐渐地黑下来。
陈景润朝窗外一看,心里说:今天的天气真怪!一会儿阳光灿烂,一会儿天又阴啦。
他拉了一下电灯的开关线,又坐下来看书。
看着看着,忽然,他站了起来。
原来,他看了一天书,开窍了。
现在,他要赶回宿舍去,把昨天没做完的那道题目,继续做下去。
陈景润把书收拾好,就往外走去。
图书馆里静悄悄的,没有一点儿声音。
哎,管理员上哪儿去了呢?来看书的人怎么一个也没了呢?陈景润看了一下手表,啊,已经是晚上八点多钟了。
他推推大门,大门锁着;他朝门外大声喊叫:“请开门!请开门!”可是没有人回答。
要是在平时,陈景润就会走回座位,继续看书,一直看到第二天早上。
可是,今天不行啊!他要赶回宿舍,做那道没有做完的题目呢!他走到电话机旁边,给办公室打电话。
可是没人来接,只有嘟嘟的声音。
他又拨了几次号码,还是没有人来接。
怎么办呢?这时候,他想起了党委书记,马上给党委书记拨了电话。
“陈景润?”党委书记接到电话,感到很奇怪。
他问清楚是怎么一回事,高兴得不得了,笑着说:“陈景润!陈景润!你辛苦了,你真是个好同志。
”党委书记马上派了几个同志,去找图书馆的管理员。
图书馆的大门打开了,陈景润向管理员说:“对不起!对不起!谢谢,谢谢!”他一边说一边跑下楼梯,回到了自己的宿舍。
名人数学家的故事
以下是一些关于名人数学家的故事:
1. 阿基米德:古希腊数学家阿基米德在洗澡时发现了浮力原理,他兴奋地跳出澡盆,裸身跑回家中,一路高喊:“我发现了!我发现了!”这个故事说明了阿基米德对于科学的热爱和执着。
2. 牛顿:英国数学家和物理学家牛顿在苹果树下休息时,被掉落的苹果砸中头部,从而启发了他对万有引力的思考。
这个故事展示了牛顿的观察力和对于自然现象的敏锐感知。
3. 高斯:德国数学家高斯在小学时,老师要求全班同学计算从1 加到100 的总和。
高斯很快就想出了一种简单的方法,他将数字从 1 到100 分成50 对,每对的和都是101,因此总和为5050。
这个故事展示了高斯的数学天赋和创新思维。
4. 陈景润:中国数学家陈景润在研究哥德巴赫猜想时,花费了数年时间,用了几麻袋的草稿纸,最终证明了这个猜想。
这个故事展示了陈景润的毅力和对数学的执着追求。
这些故事展示了这些数学家在探索数学领域时的独特思维和创新精神,他们的贡献对数学和科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数学名人故事(12篇)
数学名人故事(12篇)数学名人故事篇1女数学家王贞仪(1768-1797 ),字德卿,江宁人,是清代学者王锡琛之女,著有《西洋筹算增删》一卷、《重订策算证讹》一卷、《象数窥余》四卷、《术算简存》五卷、《筹算易知》一卷。
从她遗留下来的著作可以看出,她是一位从事天文和筹算研究的女数学家。
算筹,又被称为筹、策、筹策等,有时亦称为算子,是一种棒状的计算工具。
一般是竹制或木制的一批同样长短粗细的小棒,也有用金属、玉、骨等质料制成的,不用时放在特制的算袋或算子筒里,使用时在特制的算板、毡或直接在桌上排布。
应用“算筹”进行计算的方法叫做“筹算”,算筹传入日本称为“算术”。
算筹在中国起源甚早,《老子》中有一句“善数者不用筹策”的记述,现在所见的最早记载是《孙子算经》,至明朝筹算渐渐为珠算所取代。
17世纪初叶,英国数学家纳皮尔发明了一种算筹计算法,明末介绍到我国,也称为“筹算”。
清代著名数学家梅文鼎、戴震等人曾加以研究。
戴震称其为“策算”。
王贞仪也从事研究由西洋传入我国的这种筹算,并且写了三卷书向国人介绍西洋筹算。
她在著作中对西洋筹算进行增补讲解,使之简易明了。
王贞仪介绍的纳皮尔算筹乘除法,当时的读者认为容易了解,但与当时我国的乘除法筹算的方法相比,显得较繁杂,因此,数学家们没有使用西洋筹算,一直使用中国筹算法。
今天的读者把中外筹算乘除法视为老古董,采用的是由外国传入的笔算四则运算,这种笔算于1903年才开始被使用,故我国与世界接轨使用笔算的历史只有100年。
数学名人故事篇2陈景润出生在福建省福州市的闽侯镇,他的父亲陈元俊是一个邮电局的小职员。
陈景润到了上学的年龄,父母给他找了一所离家近的小学,送他去读书。
在所有的学科中,他特别喜欢数学,只要遨游在代数、几何的题海中,他就能够忘却所有的烦恼。
陈景润平时少言寡语,但非常勤学好问,他总是主动向老师请教问题或借阅参考书。
一个中午,最后一节课下了,陈景润走出教室,回家吃饭。
数学名人故事7篇
数学名人故事7篇数学名人故事范例(精选篇1)华罗庚一生都是在国难中挣扎。
他常说他的一生中曾遭遇三大劫难。
自先是在他童年时,家贫,失学,患重病,腿残废。
第二次劫难是抗日战争期间,孤立闭塞,资料图书缺乏。
第三次劫难是“文化大路程”,家被查抄,手槁散失,禁止他去图书馆,将他的助手与分配到外地等。
在这等恶劣的环境下,要,做出成就,需付出何等,需怎样坚强的毅力是可想而知的.早在40年代,华罗庚已是世界数论界的领袖家之一。
但他不满足,不停步,宁肯另起炉灶,数论,去研究他不熟悉的代数与复分析,这又需要何等的毅力寻!华罗庚善于用几句形象化的语言将深刻的道理说出来。
这些语言简意深,富于,令人难忘。
早在SO年代,他就提出“天才在于积累,在于勤奋”。
华罗庚虽然聪明过人,但从不提及的天分,而把比聪明重要得多的“勤奋”与“积累”作为的,反复教育年青人,要他们学数学做到“拳不离手,曲不离口”,经常锻炼自己。
50年代中期,针对当时数学研究所有些,做出一些成果后,产生自满情绪,或在同一水平上写论文的倾问,华罗庚及时提出:“要有速度,还要有加速度。
”所谓“速度”就是要出成果,所谓‘加速度”就是成果的质量要不断提高。
“文化大路程”刚结束的,一些人,特别是青年人受到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某些部门,急于求成,频繁地要求报、评奖金等不符合科学规律的做法,导致了学风败坏。
表粗制滥造,争名夺利,任意吹嘘。
1978年他在中国数学会成都会议上语重心长地提出:“早发表,晚评价。
”后来又进一步提出:“努力在我,评价在人。
”这实际上提出了科学发展及评价科学工作的客观规律,即科学工作要经过历史检验才能逐步确定其真实,这是不依赖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华罗庚从不隐讳自己的弱点,只要能求得学问,他宁肯暴露弱点。
在他古稀之年去英国访问时,他把成语“不要班门弄斧”改成“弄斧必到班门”来自己。
实际上,前一句话是要人隐讳缺点,不要暴露。
华罗庚每到一个,是讲专长的,从而得到呢,还是对别人不专长的,把讲学变成形式主义走过场?华罗庚前者,也就是“弄等必到班门”。
数学名人故事(18篇)精选
数学名人故事(18篇)精选
康叔叔
康叔叔姓康,来自黔西南郡,青年时期精通崇祯学府节约及家庭内的衣食住行的技能,深受宮廷的器重。
他掌管家庭内的所有家生意都做得井井有条,管理极为严格,使得家财
安居多年,故受到家人和客商的尊崇。
康叔叔十三岁就考入学府,通晓儒家思想、严谨而又深刻,不仅贯贯彻整本书,而且
还有才,受到诸多学者及中书省贵族级上司人相窃服。
勤据数,为家族办官、求学之行,
一直至次满统宪五年,康叔叔以优异的成绩其被考及审慎审查考取至福建省发哥数学考场中,经过几十天的艰苦练习,以第一名之位毕审毕选,任数学科五典大校准,并且是筹论
及拟定国家大政方针机构当中的第一位书香世家正校。
康叔叔不仅精通数学,科学家,而且风趣幽默,善于用轻松诙谐、鲜活贴切的数学比喻,把数学本来乏味的部分铺陈转换成有趣生动,他所创造出来的新文化逐渐深入民间,
成为台湾与澎湖一带的教育资源,引领当时年轻一代,促进儒家传统教育与现代科技的潮
流融合,极大的促进了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康叔叔的数学成就再次改变了台湾的历史进程,在重要的数学研究论文《康叔叔学说》中,他精深的推导与论著,使得台湾数学步入了智慧文化新时代,使台湾数学研究初涉百子,康叔叔之数学著作,颇受先后香港和大陆港口地区的高度赞赏,其学说也在台湾改革
时期尤为重要,他堪称台湾数学名人。
关于数学的名人的故事
关于数学的名人的故事以下是 6 条关于数学的名人的故事:1. 阿基米德可是个超级厉害的人物啊!据说他曾经为了思考一个数学问题,都忘记自己还在洗澡呢!有一次,他洗澡的时候突然灵感爆发,兴奋地跳出浴缸,大喊着:“我发现啦!我发现啦!”然后光着身子就跑上街了。
这得是对数学多么痴迷啊!就像咱们有时候为了想明白一件事,茶不思饭不想的,对吧?2. 高斯小时候那也是个天才呀!老师给他出了一道很难的算术题,让大家从 1 加到 100,结果小高斯很快就给出了答案。
别的同学还在苦哈哈地算呢,他却已经搞定啦!这难道不是数学天赋爆棚吗?简直就像有超能力一样啊!大家想想,要是自己也有这么厉害的头脑该多好呀。
3. 牛顿呀,大家都知道他的万有引力定律吧!但你们知道吗,他对数学的贡献也超大呢!有一次他在花园里散步,突然被一个苹果砸到了脑袋,哎呀,这一砸可不简单!他就开始思考为什么苹果会掉下来,然后引出了一系列深入的数学思考。
这不是和咱们有时候被一件小事触发,然后开启一段奇妙的探索一样吗?4. 陈景润那可是我国的数学巨匠啊!他为了研究歌德巴赫猜想,那是废寝忘食啊。
据说他在图书馆里一待就是一整天,不停地计算、思考。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为了一件事这么拼命过呢?他就像在黑暗中摸索的勇士,一点点为我们揭开数学的神秘面纱。
5. 祖冲之简直太牛啦!他算出了圆周率那么精确的数值,这得多难呀!他就跟我们玩游戏打通关一样,一关一关地攻克难题。
他计算圆周率的过程不就像我们解一道特别复杂的数学题吗,虽然过程艰难,但最后成功了就会超级有成就感!6. 华罗庚也是非常了不起的呀!他从一个小店员成长为伟大的数学家。
他即使在艰难的环境中也不放弃对数学的追求。
我们有时候会不会也遇到困难,但想想华罗庚,是不是觉得我们也应该像他一样坚持下去呢?这就是榜样的力量啊!我的观点结论就是:这些数学名人的故事真的太精彩啦,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努力为数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激励着我们去探索数学的奥秘,努力追求自己的梦想!。
数学名人故事集锦5篇
数学名⼈故事集锦5篇⾳乐能激发或抚慰情怀,绘画使⼈赏⼼悦⺫,诗歌能动⼈⼼弦,哲学使⼈获得智慧,科学可改善物质⽣活,但数学能给予以上的⼀切。
今天⼩编在这给⼤家整理了数学名⼈故事,接下来随着⼩编⼀起来看看吧!数学名⼈故事(⼀)中学毕业后,他因交不起学费被迫失学。
回到家乡,⼀⾯帮⽗亲干活,⼀⾯继续顽强地读书⾃学。
不久,⼜⾝染伤寒,病势垂危。
在床上躺了半年之后,病虽然痊愈,却留下了终⾝的残疾———左腿的关节变形,瘸了。
当时,他只有19岁,在那迷茫、困惑,近似绝望的⽇⼦⾥,他想起了双腿后著兵法的孙膑。
“古⼈尚能⾝残志不残,我才只有19岁,更没理由⾃暴⾃弃,我要⽤健全的头脑,代替不健全的双腿!”⻘年华罗庚就是这样顽强地和命运抗争。
⽩天,他拖着病腿,忍着关节剧烈的疼痛,拄着拐杖⼀颠⼀颠地干活,晚上,他油灯下⾃学到深夜。
1930年,他的论⽂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这篇论⽂惊动了清华⼤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教授。
以后,清华⼤学聘请华罗庚当了助理员。
在名家云集的`清华园,华罗庚⼀边做助理员的⼯作,⼀边在数学系旁听,还⽤四年时间⾃学了英⽂、德⽂、法⽂、发表了⼗篇论⽂。
数学成绩不好引起华罗庚的警觉,他暗下决⼼,⼀定要赶上去。
于是,⼀有空他就抱着数学课本看,寻找数学题来做,渐渐地对数学产⽣了兴趣。
有⼀天,数学⽼师李⽉波把课讲完,亮出了⼀道趣味题让⼤家去做。
题⺫是:“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问物⼏何?”当其他同学还在冥思苦想时,华罗庚却很快举⼿回答:“23!”李⽼师颇为惊讶,⾛过来询问:“你看过《孙⼦算经》,它是中国的?剩余定理?,传到⻄⽅后被称做?孙⼦定理?”。
⽼师⼜问:“是你⾃⼰算的,那你说说,你是怎么算出来的?”华罗庚不紧不慢地陈述了他的思考演算过程:“我是这样想的:这个数三三数之剩⼆,七七数之剩⼆,这道题的答案可能就是3×7+2,我⼜⼀算,23⽤5除之正好余3,所以23就是所求的数了!”⽼师兴奋地告诉同学们:“华罗庚同学的答案是正确的,演算的思路也是完全正确的。
数学名人小故事3篇
数学名人小故事1. 安德烈·瓦伊安德烈·瓦伊(Andrei Andreyevich Voevodsky)是一位著名的数学家,他的贡献在于推动了数学证明的自动化过程。
瓦伊于1966年出生在莫斯科,他的数学发展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
他的第一份学术工作是在斯坦福大学,随后又去了普林斯顿和荷兰莱顿大学。
瓦伊的研究领域以代数,拓扑和数学物理学为主。
他的创新研究方法使他成为了许多数学家的榜样,他不仅开创了一个全新的符号系统,而且还将其应用于数学中。
瓦伊于2017年去世,追忆他的人纷纷赞扬他的创新精神和热情。
他在数学领域的贡献是不可估量的,他的牺牲和奉献将永远被铭记。
2. 天才少年欧拉欧拉是18世纪的数学天才,被誉为是“数学之王”。
他一生中献出了大量的数学成果,深刻地影响了现代数学的发展。
欧拉于1707年出生在奥斯陆,他从小就表现出惊人的数学天赋。
他刚满14岁时,就获得了苏黎世大学的博士学位,成为欧洲最年轻的博士生。
随后,欧拉开始了他的长达50年的科研生涯,曾经为包括瑞士、俄罗斯、普鲁士和柏林国家图书馆等单位工作。
欧拉的贡献不仅在于他发展出了许多重要的数学概念和运算方法,而且他还应用这些概念和方法来解决许多实际问题,例如光滑流,分析数论,统计和物理学等方面的问题。
欧拉于1783年去世,但他的遗产仍然被珍视,他的数学理论和方法将继续带领数学家们走向未来。
3. 爱因斯坦和相对论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是一位著名的物理学家和数学家,他的贡献对于现代物理学的发展至关重要。
他的著名理论之一便是相对论,对于这个颠覆了牛顿力学的新理论,爱因斯坦花费了10年的时间才最终完成。
相对论是爱因斯坦为解决牛顿力学中的矛盾问题,提出的一种全新的物理学理论。
相对论主要包括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两个部分,其中狭义相对论是用于解释运动的物体在惯性参考系中的行为,而广义相对论则使用弯曲时空的概念,解释了引力和物质的相互作用关系。
数学名人故事
数学名人故事1.古希腊学者阿基米德死于进攻西西里岛的罗马敌兵之手,死前他还在主:“不要弄坏我的圆”。
人们为纪念他便在其墓碑上刻上球内切于圆柱的图形,以纪念他发现球的体积和表面积均为其外切圆柱体积和表面积的三分之二。
2.伽罗华生于离巴黎不远的一个小城镇,父亲是学校校长,还当过多年市长。
家庭的影响使伽罗华一向勇往直前,无所畏惧。
1823年,12岁的伽罗华离开双亲到巴黎求学,他不满足呆板的课堂灌输,自己去找最难的数学原著研究,一些老师也给他很大帮助。
老师们对他的评价是“只宜在数学的尖端领域里工作”。
3.德国著名大科学家高斯(1777~1855)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家庭。
高斯在还不会讲话就自己学计算,在三岁时有一天晚上他看着父亲在算工钱时,还纠正父亲计算的错误。
长大后他成为当代最杰出的天文学家、数学家。
他在物理的电磁学方面有一些贡献,现在电磁学的一个单位就是用他的名字命名。
数学家们则称呼他为“数学王子”。
4.16世纪德国数学家鲁道夫,花了毕生精力,把圆周率算到小数后35位,后人称之为鲁道夫数,他死后别人便把这个数刻到他的墓碑上。
5.瑞士数学家雅谷·伯努利,生前对螺线(被誉为生命之线)有研究,他死之后,墓碑上就刻着一条对数螺线,同时碑文上还写着:“我虽然改变了,但却和原来一样”。
这是一句既刻划螺线性质又象征他对数学热爱的双关语。
6.20世纪最杰出的数学家之一的冯·诺依曼众所周知,1946年由他发明的电子计算机,大大促进了科学技术和社会生活的进步.鉴于冯·诺依曼在发明电子计算机中所起到关键性作用,他被西方人誉为"计算机之父"。
1911年一1921年,冯·诺依曼在布达佩斯的卢瑟伦中学读书期间,就崭露头角而深受老师的器重.在费克特老师的个别指导下并合作发表了第一篇数学论文,此时冯·诺依曼还不到18岁。
数学名人故事精选
数学名⼈故事精选数学是⼈类对事物的抽象结构与模式进⾏严格描述的⼀种通⽤⼿段,数学名⼈有哪些呢?今天⼩编在这给⼤家整理了数学名⼈故事,接下来随着⼩编⼀起来看看吧!数学名⼈故事(⼀)祖冲之⽣平个⼈简历祖冲之,429年(南朝宋元嘉六年)出⽣于建康(今南京),祖籍范阳郡遒县(今河北涞⽔县)。
西晋末期,北⽅发⽣⼤规模战乱,祖冲之的先辈从河北迁徙到江南,并在江南定居下来。
祖冲之就出⽣在江南,其祖⽗祖昌任刘宋朝⼤匠卿,是朝廷管理⼟⽊⼯程的官吏,⽗亲祖朔之做“奉朝请”,学识渊博,常被邀请参加皇室的典礼、宴会。
祖冲之从⼩就受到很好的家庭教育。
爷爷给他讲“⽃转星移”,⽗亲领他读经书典籍,家庭的熏陶,⽿濡⽬染,加之⾃⼰的勤奋,使他对⾃然科学和⽂学、哲学,特别是天⽂学产⽣了浓厚的兴趣,在青年时代就有了博学的名声。
早年经历祖冲之曾在著作中⾃述说,从很⼩的时候起便“专功数术,搜烁古今”。
他把从上古时起直⾄他⽣活的时代⽌的各种⽂献、记录、资料,⼏乎全都搜罗来进⾏考察。
同时,主张决不“虚推古⼈”,决不把⾃⼰束缚在古⼈陈腐的错误结论之中,并且亲⾃进⾏精密的测量和仔细的推算。
像他⾃⼰所说的那样,每每“亲量圭尺,躬察仪漏,⽬尽毫厘,⼼穷筹策”。
由于祖冲之博学多才的名声,被南朝宋孝武帝派⾄当时朝廷的学术研究机关华林学省做研究⼯作,后来⼜到总明观任职。
当时的总明观是全国最⾼的科研学术机构,相当于现在的中国科学院。
总明观内分设⽂、史、儒、道、阴阳5门学科,实⾏分科教授制度,请来各地有名望的学者任教,祖冲之就是其⼀。
在这⾥,祖冲之接触了⼤量国家藏书,包括天⽂、历法、术算⽅⾯的书籍,具备了借鉴与拓展的先决条件。
潜⼼科学461年(南朝宋⼤明五年),祖冲之担任南徐州(今江苏镇江)刺史府⾥的从事,先后任南徐州从事吏、公府参军。
祖冲之在这⼀段期间,虽然⽣活很不安定,但是仍然继续坚持学术研究,并且取得了很⼤的成就。
462年(南朝宋⼤明六年),祖冲之把精⼼编成的《⼤明历》送给宋孝武帝请求公布实⾏,宋孝武帝命令懂得历法的官员对这部历法的优劣进⾏讨论,最终,宋孝武帝决定在⼤明九年(465年)改⾏新历。
精选中国数学家的名人故事三篇
精选中国数学家的名人故事三篇导读:本文精选中国数学家的名人故事三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祖冲之】祖冲之(公元429-500年)是我国南北朝时期,河北省涞源县人.他从小就阅读了许多天文、数学方面的书籍,勤奋好学,刻苦实践,终于使他成为我国古代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学家.祖冲之在数学上的杰出成就,是关于圆周率的计算.秦汉以前,人们以"径一周三"做为圆周率,这就是"古率".后来发现古率误差太大,圆周率应是"圆径一而周三有余",不过究竟余多少,意见不一.直到三国时期,刘徽提出了计算圆周率的科学方法--"割圆术",用圆内接正多边形的周长来逼近圆周长.刘徽计算到圆内接96边形,求得π=3.14,并指出,内接正多边形的边数越多,所求得的π值越精确.祖冲之在前人成就的基础上,经过刻苦钻研,反复演算,求出π在3.1415926与3.1415927之间.并得出了π分数形式的近似值,取为约率,取为密率,其中取六位小数是3.141929,它是分子分母在1000以内最接近π值的分数.祖冲之究竟用什么方法得出这一结果,现在无从考查.若设想他按刘徽的"割圆术"方法去求的话,就要计算到圆内接16,384边形,这需要化费多少时间和付出多么巨大的劳动啊!由此可见他在治学上的顽强毅力和聪敏才智是令人钦佩的.祖冲之计算得出的密率,外国数学家获得同样结果,已是一千多年以后的事了.为了纪念祖冲之的杰出贡献,有些外国数学史家建议把π=叫做"祖率".祖冲之博览当时的名家经典,坚持实事求是,他从亲自测量计算的大量资料中对比分析,发现过去历法的严重误差,并勇于改进,在他三十三岁时编制成功了《大明历》,开辟了历法史的新纪元.祖冲之还与他的儿子祖暅(也是我国的数学家)一起,用巧妙的方法解决了球体体积的计算.他们当时采用的一条原理是:"幂势既同,则积不容异."意即,位于两平行平面之间的两个立体,被任一平行于这两平面的平面所截,如果两个截面的面积恒相等,则这两个立体的体积相等.这一原理,在西文被称为卡瓦列利原理,但这是在祖氏以后一千多年才由卡氏发现的.为了纪念祖氏父子发现这一原理的重大贡献,大家也称这原理为"祖暅原理".【陈省身】陈省身1911年10月28日生于浙江嘉兴秀水县,美籍华人,20世纪的几何学家。
国外数学名人故事精选
国外数学名人故事精选因为专注于广泛领域的问题、理论系统、定点结构。
应用数学家经常研究与制定数学模型。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数学名人故事,接下来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泰勒斯生于公元前 624 年,是古希腊第一位闻名世界的大数学家.他原是一位很精明的商人,靠卖橄榄油积累了相当财富后,泰勒斯便专心从事科学研究和旅行.他勤奋好学,同时又不迷信古人,勇于探索,勇于创造,积极思考问题.他的家乡离埃及不太远,所以他常去埃及旅行.在那里,泰勒斯认识了古埃及人在几千年间积累的丰富数学知识.他游历埃及时,曾用一种巧妙的方法算出了金字塔的高度,使古埃及国王阿美西斯钦羡不已.泰勒斯的方法既巧妙又简单:选一个天气晴朗的日子,在金字塔边竖立一根小木棍,然后观察木棍阴影的长度变化,等到阴影长度恰好等于木棍长度时,赶紧测量金字塔影的长度,因为在这一时刻,金字塔的高度也恰好与塔影长度相等.也有人说,泰勒斯是利用棍影与塔影长度的比等于棍高与塔高的比算出金字塔高度的.如果是这样的话,就要用到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这个数学定理.泰勒斯自夸, 说是他把这种方法教给了古埃及人但事实可能正好相反,应该是埃及人早就知道了类似的方法,但他们只满足于知道怎样去计算,却没有思考为什么这样算就能得到正确的答案.泰勒斯最先证明了如下的定理:1.圆被任一直径二等分.2.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3.两条直线相交,对顶角相等.4.半圆的内接三角形,一定是直角三角形.5.如果两个三角形有一条边以及这条边上的两个角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这个定理也是塞乐斯最先发现并最先证明的,后人常称之为塞乐斯定理.相传泰勒斯证明这个定理后非常高兴,宰了一头公牛供奉神灵.后来,他还用这个定理算出了海上的船与陆地的距离.泰勒斯,是古希腊时期的思想家、科学家、哲学家,出生于爱奥尼亚的米利都城,创建了古希腊最早的哲学学派,是希腊最早的哲学学派——米利都学派(也称爱奥尼亚学派)的创始人。
数学名人故事简短版
数学名人故事简短版专注于解决纯数学领域以外的问题的数学家称为应用数学家,他们运用他们的特殊知识与专业的方法解决许多在科学领域的显著问题。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数学名人故事,接下来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数学名人故事(一)丢番图(Diophantus)是古希腊亚历山大后期的重要学者和数学家(约公元246—330年,据推断和计算而知)丢番图是代数学的创始人之一,对算术理论有深入研究,他完全脱离了几何形式,以代数学闻名于世。
对于丢番图的生平事迹,人们知道得很少。
但在一本《希腊诗文选》﹝The Greek anthology﹞【这是公元500年前后的遗物,大部份为语法学家梅特罗多勒斯﹝Metrodorus﹞所辑,其中有46首和代数问题有关的短诗﹝epigram﹞】。
亚历山大时期的丢番图对代数学的发展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对后来的数论学者有很深的影响。
丢番图的《算术》是讲数论的,它讨论了一次、二次以及个别的三次方程,还有大量的不定方程。
对于具有整数系数的不定方程,如果只考虑其整数解,这类方程就叫做丢番图方程,它是数论的一个分支。
不过丢番图并不要求解答是整数,而只要求是正有理数。
从另一个角度看,《算术》一书也可以归入代数学的范围。
代数学区别于其它学科的最大特点是引入了未知数,并对未知数加以运算。
就引入未知数,创设未知数的符号,以及建立方程的思想﹝虽然未有现代方程的形式﹞这几方面来看,丢番图的《算术》完全可以算得上是代数。
希腊数学自毕达哥拉斯学派后,兴趣中心在几何,他们认为只有经过几何论证的命题才是可靠的。
为了逻辑的严密性,代数也披上了几何的外衣。
一切代数问题,甚至简单的一次方程的求解,也都纳入了几何的模式之中。
直到丢番图,才把代数解放出来,摆脱了几何的羁绊。
他认为代数方法比几何的演绎陈述更适宜于解决问题,而在解题的过程中显示出的高度的巧思和独创性,在希腊数学中独树一帜。
他被后人称为『代数学之父』(还有韦达)不无道理。
数学名人故事
数学名人故事数学名人故事一塞乐斯生于公元前624年是古希腊第一位闻名世界的大数学家。
他原是一位很精明的商人靠卖橄榄油积累了相当财富后塞乐斯便专心从事科学研究和旅行。
他勤奋好学同时又不迷信古人勇于探索勇于创造进取思考问题。
他的家乡离埃及不太远所以他常去埃及旅行。
在那里塞乐斯认识了古埃及人在几千年间积累的丰富数学知识。
他游历埃及时曾用一种巧妙的方法算出了金字塔的高度使古埃及国王阿美西斯钦羡不已。
数学名人故事二数学名人小故事—苏步青苏步青上初三时他就读浙江省六十中来了一位刚从东京留学归来的教数学课的杨教师。
第一堂课杨教师没有讲数学而是讲故事。
他说“当今世界弱肉强食世界列强依仗船坚炮利都想蚕食瓜分中国。
中华亡国灭种的危险迫在眉睫振兴科学发展实业救亡图存在此一举。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有职责。
”他旁征博引讲述了数学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这堂课的最终一句话是“为了救亡图存必须振兴科学。
数学是科学的开路先锋为了发展科学必须学好数学。
”苏步青一生不知听过多少堂课但这一堂课使他终身难忘。
杨教师的课深深地打动了他给他的思想注入了新的兴奋剂。
读书不仅仅为了摆脱个人困境而是要拯救中国广大的苦难民众读书不仅仅是为了个人找出路而是为中华民族求新生。
当天晚上苏步青辗转反侧彻夜难眠。
在杨教师的影响下苏步青的兴趣从文学转向了数学并从此立下了“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的座右铭。
一迷上数学不管是酷暑隆冬霜晨雪夜苏步青只明白读书、思考、解题、演算4年中演算了上万道数学习题。
数学名人故事三祖冲之在数学上的杰出成就是关于圆周率的计算秦汉以前人们以径一周三做为圆周率这就是古率之后发现古率误差太大圆周率应是圆径一而周三有余可是究竟余多少意见不一直到三国时期刘徽提出了计算圆周率的科学方法割圆术用圆内接正多边形的周长来逼近圆周长刘徽计算到圆内接96边形求得π314并指出内接正多边形的边数越多所求得的π值越精确祖冲之在前人成就的基础上经过刻苦钻研反复演算求出π在71415926与31415927之间并得出了π分数形式的近似值取为约率取为密率其中取六位小数是3141929它是分子分母在1000以内最接近π值的分数祖冲之究竟用什么方法得出这一结果此刻无从考查若设想他按刘徽的割圆术方法去求的话就要计算到圆内接16384边形这需要化费多少时间和付出多么巨大的劳动啊由此可见他在治学上的顽强毅力和聪敏才智是令人钦佩的祖冲之计算得出的密率外国数学家获得同样结果已是一千多年以后的事了为了纪念祖冲之的杰出贡献有些外国数学史家提议把π叫做祖率数学名人故事四数学名人小故事康托尔由于研究无穷时往往推出一些合乎逻辑的但又荒谬的结果称为“悖论”许多大数学家唯恐陷进去而采取退避三舍的态度。
数学名人故事简写
数学名人故事简写数学研究工作,不仅是了解及整理已知的结果,还包含着创造新的数学成果与理论。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数学名人故事,接下来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数学名人故事(一)格奥尔格·康托尔(Cantor,Georg Ferdinand Ludwig Philipp,1845.3.3-1918.1.6)德国数学家,集合论的创始人。
生于俄国圣彼得堡。
父亲是犹太血统的丹麦商人,母亲出身艺术世家。
1856年全家迁居德国的法兰克福。
先在一所中学,后在威斯巴登的一所大学预科学校学习。
康托尔,1862年入苏黎世大学学工,翌年转入柏林大学攻读数学和神学,受教于库默尔(Kummer,Ernst Eduard,1810.1.29-1893.5.14)、维尔斯特拉斯(Weierstrass,Karl Theodor Wilhelm,1815.10.31-1897.2.19)和克罗内克(Kronecker,Leopold,1823.12.7-1891.12.29)。
1866年曾去格丁根学习一学期。
1867年在库默尔指导下以解决一般整系数不定方程ax2+by2+cz2=0求解问题的论文获博士学位。
毕业后受魏尔斯特拉斯的直接影响,由数论转向严格的分析理论的研究,不久崭露头角。
他在哈雷大学任教(1869-1913)的初期证明了复合变量函数三角级数展开的唯一性,继而用有理数列极限定义无理数。
1872年成为该校副教授,1879年任教授。
由于学术观点上受到的沉重打击,康托尔曾一度患精神分裂症,虽在1887年恢复了健康,继续工作,但晚年一直病魔缠身。
1918年1月6日在德国哈雷(Halle)-维滕贝格大学附属精神病院去世。
康托尔爱好广泛,极有个性,终身信奉宗教。
早期在数学方面的兴趣是数论,1870年开始研究三角级数并由此导致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伟大的数学成就——集合论和超穷数理论的建立。
除此之外,他还努力探讨在新理论创立过程中所涉及的数理哲学问题.1888-1893年康托尔任柏林数学会第一任会长,1890年领导创立德国数学家联合会并任首届主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名人小故事-康托尔
由于研究无穷时往往推出一些合乎逻辑的但又荒谬的结果(称为“悖论”),许多大数学家唯恐陷进去而采取退避三舍的态度。
在1874—1876年期间,不到30岁的年轻德国数学家康托尔向神秘的无穷宣战。
他靠着辛勤的汗水,成功地证明了一条直线上的点能够和一个平面上的点一一对应,也能和空间中的点一一对应。
这样看起来,1厘米长的线段内的点与太平洋面上的点,以及整个地球内部的点都“一样多”,后来几年,康托尔对这类“无穷集合”问题发表了一系列文章,通过严格证明得出了许多惊人的结论。
康托尔的创造性工作与传统的数学观念发生了尖锐冲突,遭到一些人的反对、攻击甚至谩骂。
有人说,康托尔的集合论是一种“疾病”,康托尔的概念是“雾中之雾”,甚至说康托尔是“疯子”。
来自数学权威们的巨大精神压力终于摧垮了康托尔,使他心力交瘁,患了精神分裂症,被送进精神病医院。
真金不怕火炼,康托尔的思想终于大放光彩。
1897年举行的第一次国际数学家会议上,他的成就得到承认,伟大的哲学家、数学家罗素称赞康托尔的工作“可能是这个时代所能夸耀的最巨大的工作。
”可是这时康托尔仍然神志恍惚,不能从人们的崇敬中得到安慰和喜悦。
1918年1月6日,康托尔在一家精神病院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