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绪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究报告说,“居住在严重污染的地方, 无异于被宣判了死判……污染对人体的损 害,如果不以立即中毒的形式表现出来, 那么就可能以癌症、肺部感染和痴愚症等 形式表现出来。” “这些地方的污染给当 地人造成了巨大的痛苦和伤害,尤其对儿 童”。
增强科技伦理意识的需要
对科研工作者来说,学习和研究自然
——列宁
19世纪末以来,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日 趋紧密: ⑴科学、技术与生产紧密结合,开始了一体化 进程。突出表现:科学技术化,技术科学化。 ⑵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 ⑶技术创新及开发研究成为推动科学技术发展 的关键因素。
这些趋势促使对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 作用关系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出现了相关的新的 学科: 科学社会学:汉森(前苏联),默顿(美) 科学学:贝尔纳(英) 技术文化学:奥格本(美)
自然辩证法概论
李见恩
“自然辩证法”学科简介
学科建设
(1)硕博士点: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山 西大学、人民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等。 (2)著名学者:于光远、郭贵春、林德宏、吴国盛、刘大椿、曾国 屏、肖玲等
期刊
《自然辩证法研究》、《自然辩证法通讯》、《科学技术哲学》、 《科学技术的社会影响》等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P.465
爱因斯坦:“如果把哲学理解为在最
普遍的和最广泛的形式中对知识的追求, 那么,哲学显然就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 之母。可是,科学的各个领域对那些研究 哲学的学者们也发生了强烈的影响,此外, 还强烈地影响着每一代的哲学思想”。
科学技术自身发展的需要
科学自身的发展正在改变着我们对自 然界的基本看法。对自然界的新发现也改 变着我们对科学技术的看法和要求。
技术创新问题
专题一 认识自然辩证法
一、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然辩证法是中国特色的科学技术哲学
研究对象
自然界 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方法 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作用
学科体系
自然辩证法
自 然 观
方 法 论
科 技 观
二、自然辩证法的创立和发展
(一)自然辩证法的创立(19世纪)
(二)自然辩证法的发展(20世纪初) (三)20世纪中叶以来自然辩证法的新发展
恩格斯是这个学科的主要创始人。
在此基础之上,恩格斯在《反杜林论》、 《自然辩证法》、《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 展》、《路德维希· 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
结》等著作中,详细地阐发了自然辩证法思想。
①以运动形式相互转化为中心的无限流动和循 环的自然观。
②以实验和假说相结合为中心的辩证综合的科 学方法论。
教学层次
学术硕士课程 专业硕士课程

1953 年,自然辩证法研究生最先 在北大哲学系招收,导师为苏联专家; 1955年又招收六名研究生,冯定、于光 远、汪子嵩为哲学导师,周培源、王竹 溪、徐光宪、沈同分任自然科学导师。

1955 年大学里正式开设自然辩证法课
程,北京大学哲学系开设《自然和自然发
展史》,于光远、周培源、王竹溪、沈同
1873年—1876年:《反杜林论》 1878年—1883年:马克思逝世、 《资本论》二、三卷的出版 1883年—1895年:恩格斯逝世
—“自然辩证法”来源于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
1935年,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第一个中译 本在上海出版,迄今我国已出版五个中译本。 我国的许多学者用这本书的书名作为一个学科 的名称,认为这个学科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部 分。
等分别参加部分讲授内容。

1979年,自然辩证法课程被指定为高等 学校理工农医科硕士生必修的一门马克思 主义理论课和本科生的选修课。 教委还规定,理工农医科博士生要开 设“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马克思主义”课 程。

课程内容
绪论 自然观 科学观与科研方法论
工程及其与社会关系
技术与技术的效应伦理


“现代花果城”如何蜕变成“污染第一城”?
山 西 临 汾
“ ”,这是当地煤焦铁产业发 展初期的景象。“漫天煤烟、遍地扬尘” 也成为了当时环境的真实写照。
2006年10月18日,美国纽约国际环境 研究机构布莱克史密斯研究所公布了一 项研究报告——2006年世界10大污染地 区,山西临汾作为中国惟一的高污染城 市代表进入榜单。
(三)20世纪中叶以来自然辩证法的新发展 1. 自然观:形成了系统自然观和生态自 然观 2. 科学观和科学方法论:越来越注重科 学理论的创造问题的研究 3. 技术观和技术方法论:更加注重技术 的价值和技术创新研究
三、为什么要学习自然辩证法
培养理论思维、反思与批判精神的需要。
理论思维仅仅是一种天赋的能力。这种 能力必须加以发展和锻炼,而为了进行这种 锻炼,除了学习以往的哲学,直到现在还没 有别的手段。
社会发展的需要
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 教育、军事等多种因素发生和发展着极为 密切的联系。

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需要
面对一系列全球性问题,人类不得不 认真地进行反思,不得不从自然观、方法 论和科学观的高度来认识和审视这些问题, 深刻把握和遵循科学技术发展的规律,合 理实现科学、技术、经济、社会的协调发 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③科技与生产、社会协调发展的科技观。
(二)自然辩证法的发展(20世纪初) 19世纪末、20世纪初自然科学特别是
物理学的三大发现(电子、X射线、放射
性的发现)对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提出
了挑战:“物质消失了”,“唯能论”。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 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 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 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 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 反映。”
(一)自然辩证法的创立(19世纪)
自然辩证法形成于 19 世纪 40 年代创 立辩证唯物主义的过程中,而系统的确 立是在 19 世纪 70—80 年代历Leabharlann Baidu观方面的 完成之后,以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 为标志。
创立的背景:
—自然辩证法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 立 —恩格斯写作《自然辩证法》的历程:
辩证法,有助于提高自己的科技伦理意识,
在关心科学技术运用和工程实施的同时还
关注其社会后果,能恪守自己的职业规范
和伦理。
怎样学习自然辩证法
多做些哲学思考 学习自然辩证法相关原著 与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之精髓相结合 从相关学科吸收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