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免疫知识_共10篇完整篇.doc
计划免疫培训资料文档
计划免疫培训资料文档第一部分:免疫系统基础知识一、免疫系统概述免疫系统是人体内具有防御作用的机制,包括天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两大部分。
天然免疫是非特异性的,通过对抗病原体和细胞损伤器材等,保护机体免受外界环境的损害。
获得性免疫则是特异性的,它可以识别和攻击特定病原体,并产生专门的抗体或细胞反应来对抗病原体。
二、免疫细胞1.白细胞白细胞是免疫系统中最主要的细胞,包括分别是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五种类型。
它们在对抗病原体和其他外界损伤因素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包括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两种类型,它们是免疫系统中的核心细胞。
T淋巴细胞主要负责调节和增强免疫反应,B淋巴细胞则主要负责产生抗体来对抗病原体。
三、免疫系统疾病1.自身免疫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是指机体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自身组织和器官,导致疾病的发生。
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类风湿关节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2.免疫缺陷病免疫缺陷病是指免疫系统功能障碍,机体的抵抗力下降,易患各种感染病。
例如,艾滋病是一种严重的免疫缺陷病,患者易于感染各种疾病。
第二部分:免疫系统保健一、饮食保健1.食物营养合理膳食是保持免疫系统健康的关键。
摄入足够的维生素、矿物质和蛋白质对免疫系统非常重要。
2.膳食纤维膳食纤维有助于维持肠道健康,在体内产生有益的益生菌,加强免疫功能。
3.水果和蔬菜水果和蔬菜是免疫系统保健的重要来源,它们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胡萝卜素等天然抗氧化剂,有助于增强免疫力。
二、生活保健1.适度运动适度的体育锻炼有利于提高免疫系统的活性,增强机体的抵抗力。
2.充足睡眠充足的睡眠有助于恢复机体的免疫功能,减少患疾病的风险。
3.心理保健精神愉悦和良好的心态对免疫功能有积极的作用,反之,长期的焦虑和压力会降低免疫力。
第三部分:免疫系统疾病预防一、疫苗接种疫苗接种是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手段,通过注射疫苗,可以激发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有效地预防相应传染疾病的发生。
免疫工作计划(10篇)
免疫工作计划(10篇)免疫工作计划篇1免疫规划是具有长期性、艰巨性、科学性的一项工作,是预防传染病最有效的措施。
为了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进一步落实《传染病防治法及其实施办法》、《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及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服务规范等,以达到控制消除传染病、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特制定以下工作计划。
工作指标1、建卡、建证率:以全镇为单位12月龄儿童建卡、建证率均要求达98%以上,包括流动人口等特殊人群儿童。
2、“七苗”接种率:以街(镇)为单位12月龄儿童“五苗”单苗、全程接种率达95%以上。
3、乙肝疫苗接种及时率:确保首针24小时及时接种率达90%以上。
4、疫苗相应传染病发病率:“脊灰”、白喉、百日咳、乙脑、流脑城区不发病,麻疹发病率城区小于1/100万。
5、继续推进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系统建设,20xx年以后出生儿童接种个案信息录入上传率达100%。
6、报表及时率、准确率:各种报表应按上级规定时间内准确、及时上报,及时率、准确率达100%。
7、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率达95%以上。
对策与措施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大力开展免疫规划工作,控制和消除疫苗针对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保障我区人民身体健康。
一、加强基层预防保健队伍建设:举办业务学习班,同时通过不定期的防保人员工作例会,以不断提高基层防疫人员的业务理论水平,提高免疫规划工作能力与工作质量。
二、免疫规划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继续组织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实施方案》,保持现行国家免疫规划疫苗高水平接种。
不断健全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工作制度,不断提高接种质量和接种率,确保安全注射及疫苗效价。
三、按要求结合我县考核标准要求,每半年组织一次全镇免疫规划工作检查,主要考核儿童建证、建卡率、单苗及全程接种率、疫苗接种质量、冷链管理情况及免疫规划有关资料整理、收集等情况。
四、严格执行《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等,开展各种疫苗预防接种工作,降低我镇各种传染病发病率。
计划免疫基础知识讲座
计划免疫基础知识讲座篇一:4月份计划免疫知识健康讲座计划免疫知识健康讲座儿童计划免疫程序表:刚出生:注射第一针乙肝疫苗和卡介苗;可预防乙型肝炎、结核病1个月:注射第二针乙肝疫苗;可预防乙型肝炎2个月:服食第一粒脊髓灰质炎疫苗;3个月:服食第二粒脊髓灰质炎疫苗、注射第一针百白破疫苗;可预防小儿麻痹症、百日咳4个月:服食第三粒脊髓灰质炎疫苗、注射第二针百白破疫苗;可预防白喉、破伤风5个月:注射第三针百白破疫苗6个月:注射第三针乙肝疫苗和流脑疫苗一针;可预防乙型肝炎、流脑8个月:注射麻疹疫苗;可预防麻疹1 岁:乙脑;可预防乙型肝炎1岁半~2岁:加强注射百白破和乙脑疫苗各一针;巩固对以上相应传染病的免疫力4 岁:加强服食小儿麻痹糖丸一粒;巩固对以上相应传染病的免疫力6 岁:麻疹疫苗、精制白破和乙脑疫苗各一针;巩固对以上相应传染病的免疫力疫苗就是宝宝的盾牌,有了它宝宝可以少去很多被疾病折磨的痛苦,请妈妈们坚持为宝宝注射疫苗。
4月25日是我国的预防免疫宣传日。
儿童免疫预防接种,关系到下一代的健康成长,涉及千家万户的幸福生活。
国家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儿童预防接种工作,1986年全国计划免疫工作协调小组成立之时便确定每年4月25日为全国“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
春暖花开,万物复苏,随着气温逐渐回升,各种细菌、病毒在这个季节大量繁殖,导致儿童各类传染性疾病进入高发期,主要包括甲肝、麻疹、风疹、腮腺炎、水痘等。
及时接种疫苗是预防这些疾病的最佳方法。
■计划免疫五苗防七病我国目前的国家计划免疫是五苗防七病。
五苗是卡介苗、脊灰疫苗、百白破三联疫苗、麻疹疫苗和乙肝疫苗,七病主要是结核病、脊髓灰质炎、百日咳、白喉、破伤风、麻疹和乙型肝炎。
除了接种国家计划免疫内疫苗外,家长们还应安排给孩子接种扩大免疫的常用疫苗。
目前我国儿童扩大免疫接种的常用疫苗有麻腮风三联疫苗,一针即可预防三种疾病:麻疹、风疹、腮腺炎。
与单价疫苗相比,联合疫苗的免疫反应是一样的,其预防效果较好,而且能够减少注射次数,减轻孩子痛苦,降低由不洁针头、注射器引发的传染病。
计划免疫相关知识
计划免疫相关知识1、计划免疫工作的目的、内容是什么?目的:通过提高对易感人群的有效接种率,提高人群免疫水平;形成有效的免疫保护屏障,控制和降低相应疾病的发病率。
内容:一、制订免疫规划并组织实施。
二、保证疫苗质量和冷链系统完善。
三、强化工作责任意识、规范门诊安全接种。
四、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关注、配合、参与的积极性。
五、针对计划免疫相关性疾病进行监测。
六、计划免疫工作质量的反馈、考核、评价。
2、什么是疫苗?疫苗是指为了预防控制传染病的发生流行,用于人体预防接种的疫苗类预防性生物制品,是针对健康群体使用的预防类生物制品。
如何区别一类疫苗、二类疫苗以及二类疫苗的收费管理?第一类疫苗:是指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公民应当依照政府的规定;按计划免疫程序接种的疫苗。
包括国家免疫规划确定的疫苗,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在执行国家免疫规划时增加的疫苗,以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卫生主管部门组织的应急接种,或者群体性预防接种所使用的疫苗。
(亦称无价疫苗)第二类疫苗:是指公民自费并且自愿接种的其他疫苗,即计划免疫指导程序之外的其他有价疫苗。
(亦称有价疫苗)接种收费:接种单位接种第一类疫苗不得收取任何费用。
接种单位接种第二类疫苗可以收取服务费、接种耗材费。
具体收费标准由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核定。
3、疫苗为什么要冷藏保存?疫苗是由蛋白质或由类脂、多糖、以及蛋白质的复合物组成,预防接种时由其中的活性物质起到抗原作用。
它们多不稳定受光、热作用可使蛋白质变性;或使多糖抗原降解、疫苗不但失去应有的免疫原性,甚至会形成有害的物质而发生副反应。
一般地说温度愈高;疫苗中活性成份的抗原性愈容易被破坏,因此针对疫苗的生物特性必须在适宜的温度下贮存与运输。
不同的疫苗对温度有不同的要求,卡介苗、百白破疫苗贮存、运输的温度为4—8℃。
麻疹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贮存时间在3个月以上时,贮存和运输的温度为—20~8℃。
计划免疫培训知识讲座
计划免疫培训知识讲座第一部分:免疫系统的基本概念免疫系统是人体内的一套重要的防御机制,它能够保护我们免受外界病菌、病毒的侵害。
免疫系统由多种复杂的细胞和分子组成,可以分为自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两大部分。
自然免疫是人体最早形成的一种防御机制,它包括皮肤、黏膜屏障、巨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等。
这些组成部分能够迅速识别和杀灭入侵的病原体,防止它们对人体造成伤害。
获得性免疫是在免疫系统接触到特定病原体后形成的抗体和细胞免疫应答,这一部分免疫系统能够对具体的病原体做出有针对性的应对,从而在感染之后形成免疫记忆,以便日后再次遇到同样的病原体时能够迅速做出反应。
第二部分:免疫系统的调节机制免疫系统在保护人体不受病原体侵害的同时,还需要进行自我调节,以避免对自身正常组织的伤害。
这一调节机制包括免疫耐受、免疫抑制和免疫活化等多个方面。
免疫耐受是指免疫系统对自身抗原的容忍性,即免疫系统不会攻击和破坏人体自身的正常组织。
而免疫抑制则是通过调节细胞因子的分泌和免疫细胞的活性来保持免疫系统在适当的水平。
免疫活化是在受到外界病菌入侵时,免疫系统能够迅速做出反应,加强抗病能力。
第三部分:免疫系统的失调与疾病免疫系统的失调往往会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包括免疫性疾病、肿瘤和感染疾病等。
免疫性疾病是指免疫系统对自身组织产生攻击,造成炎症和损伤,例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肿瘤则是由于机体免疫系统无法及时清除异常细胞,导致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感染疾病则是由于免疫系统对病原体的应对不足,导致病原体在体内大量繁殖,引发疾病。
第四部分:免疫系统的保健与调节免疫系统的保健与调节是指通过饮食、运动和生活方式等多种途径来提升免疫系统的功能,预防免疫系统的失调和疾病的发生。
饮食中的维生素、矿物质和抗氧化剂等能够帮助免疫系统保持活力,例如维生素C、锌、硒等。
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提高抗病能力。
良好的生活方式也能够减少压力和焦虑,提高免疫系统对应激的适应能力。
计划免疫知识培训资料
计划免疫知识培训资料篇一:计划免疫及预防接种技术知识培训计划免疫及预防接种技术知识培训为切实做好2012年我乡免疫接种工作,为提高预防接种人员的专业技能和处理异常接种反应的能力,1月29日xx举办了计划免疫及预防接种技术知识培训,共20余人参加培训。
培训班针对扩大免疫规划、预防接种反应与处理、接种服务与冷链管理、疫苗与注射器管理、特殊人群儿童预防接种管理、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系统使用管理等内容进行了培训。
通过此次培训,增强了免疫规划工作人员对常规工作,控制疫苗针对疾病、拓展疾病监测技术,完善了计划免疫工作的落实及异常反应处置能力,推进了xx乡卫生院2012年计划免疫工作的顺利开展。
计划免疫是贯彻“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的一种措施,就是用人工的方法有计划地增强对几种危害儿童健康的传染病的抵抗能力,达到最终消除这些传染病的目的,以保护儿童免受这些传染病的威胁。
二OO七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卫生部印发了关于《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实施方案》的通知,为贯彻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提出的“扩大国家免疫规划范围,将甲肝、流脑等,,种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有效预防的传染病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的精神,落实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的目标和任务,规范和指导各地科学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工作,有效预防和控制相关传染病,制订本方案。
通过接种疫苗,预防乙型肝炎、结核病、脊髓灰质炎、百日咳、破伤风、麻疹、甲型肝炎等1,种传染病。
注意事项:1、患传染病后正处于恢复期或有急性传染病接触史而又未过检疫期的儿童不宜打预防针。
若此时打预防针容易发生不良反应,或使原有病情加重。
2、正在患感冒或因各种疾病引起发热的小儿,若打预防针,会使体温升高,诱发或加重疾病。
3、有哮喘、湿疹、荨麻疹及过敏性体质的小儿,打预防针后易发生过敏反应,特别是打麻疹活疫苗,或白、百、破混合制剂等致敏原较强的预防针,更易产生过敏反应;对有癫痫和惊厥史的患儿打预防针,尤其是打乙脑或百白破混合制剂的,易使儿童发生晕厥、抽风和休克等;有严重佝偻病的孩子不宜用小儿麻痹糖丸疫苗。
计划免疫宣传资料
计划免疫宣传资料篇一:计划免疫宣传资料孩子在预防接种前家长应该做什么1.准备好孩子的《预防接种证》。
孩子打预防针时必须带上《预防接种证》,医生凭证接种,并在证上登记接种的疫苗名称和日期,以防止错种、重种和漏种。
2.掌握孩子的健康情况,注意近几天有无发热、拉肚子、咳嗽等,有没有接触过正患传染病的人,以便告诉医生作参考。
因为发热等常表示孩子正在患病,接触了传染病人可能被传染,此时打预防针可能会加重孩子原有的病情。
此外,孩子如果患有心脏、肝脏、肾脏疾病、癫痫病(俗称“羊癫风”),或者发生过惊厥等,一定要告诉医生,让医生决定能否打针。
3.了解这次要接种的是什么疫苗,以及这种疫苗的作用性质。
如果孩子在前一次接种后出现了发高热、抽搐、尖叫等反应,或有荨麻疹、哮喘等过敏反应,都要告诉医生。
4.要给孩子洗净手臂。
冬天接种前最好先洗澡,换上柔软宽大的内衣,既便于挽袖子打针,也不会摩擦针眼处皮肤。
5.饥饿和过度疲劳时接种,容易发生晕针,所以接种前应让孩子吃好,休息好。
儿童为何要进行预防接种孩子出生离开母体,也就失去了天然的保护层,虽然有母亲通过胎盘、脐带传给的抵抗力,但由于出生后断了供应,天天消耗,这样先天性的抵抗力下降,到孩子6个月后就几乎没有了。
而生活在外界环境中,受细菌、病毒侵犯的机会增多,很容易患病。
有育儿经验的妇女都知道,孩子满半岁后容易发热、感冒、拉肚子等就是这个道现。
要抵抗细菌、病毒的侵犯.特别是防止对孩子的生长发育有很大影响,甚至危及生命的传染病的发生,如小儿麻痹症、白喉、百日咳、麻疹、乙型肝炎、结核病等,就必须让孩子自身尽早产生对这些传染病的抵抗力。
预防接种就是把能使人产生对某种传染病的抵抗力的疫苗接种于人体。
孩子进行预防接种后,就会获得对传染病的特异的免疫力,这样就不会得相应的传染病了。
接触传染病人后再打预防针------还能不能起作用在幼儿园、学校里发生了传染病,以前打过这种传染病预防针的人问题不大,可是有些没有打过预防针的人而又偏偏接触了传染病人,怎么办呢?此时再打预防针还能起到预防作用吗?对这个问题要根据不同的传染病作具体分析,有的打了能起预防作用,有的打了不但不能预防,反而有可能造成不良后果。
计划免疫程序_共10篇完整篇.doc
★计划免疫程序_共10篇范文一:计划免疫程序儿童计划免疫程序刚出生:注射第一针乙肝疫苗和卡介苗;可预防乙型肝炎、结核病。
1个月:注射第二针乙肝疫苗;可预防乙型肝炎。
2个月:服食第一粒脊髓灰质炎疫苗;预防脊髓灰质炎。
3个月:服食第二粒脊髓灰质炎疫苗、注射第一针百白破疫苗;可预防小儿麻痹症、百日咳。
4个月:服食第三粒脊髓灰质炎疫苗、注射第二针百白破疫苗;可预防白喉、破伤风。
5个月:注射第三针百白破疫苗。
6个月:注射第三针乙肝疫苗;可预防乙型肝炎。
6-18月:注射两剂次A群流脑疫苗;可预防流脑。
8个月:注射含麻疹成分疫苗和乙脑疫苗;可预防麻疹、乙型肝炎。
1岁半~2岁:加强注射百白破和含麻疹成分疫苗各一针;巩固对以上相应传染病的免疫力。
2岁:注射第二针乙脑疫苗,巩固对以上相应传染病的免疫力。
3岁:注射A+C群流脑疫苗;可预防流脑。
4岁:加强服食小儿麻痹糖丸一粒;巩固对以上相应传染病的免疫力。
6岁:白破和A+C流脑疫苗各一针;巩固对以上相应传染病的免疫力。
疫苗就是宝宝的盾牌,有了它宝宝可以少去很多被疾病折磨的痛苦,请妈妈们坚持为宝宝注射疫苗。
安岳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宣范文二:计划免疫程序计划免疫程序计划免疫包括两个程序:一个是全程足量的基础免疫,即在1周岁内完成的初次接种;二是以后的加强免疫,即根据疫苗的免疫持久性及人群的免疫水平和疾病流行情况适时地进行复种。
这样才能巩固免疫效果,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
计划内疫苗计划内疫苗(一类疫苗)是国家规定纳入计划免疫,属于免费疫苗,是从宝宝出生后必须进行接种的。
年龄出生时1月龄2月龄3月龄疫苗名称乙肝疫苗卡介苗乙肝疫苗脊灰疫苗脊灰疫苗无细胞百白破疫苗脊灰疫苗无细胞百白破疫苗无细胞百白破疫苗乙肝疫苗流脑疫苗麻疹疫苗流脑疫苗乙脑减毒疫苗甲肝疫苗1.5岁无细胞百白破疫苗麻风腮疫苗2岁3岁4岁6岁乙脑减毒疫苗甲肝疫苗(与前剂间隔6-12个月)A+C流脑疫苗脊灰疫苗麻风腮疫苗乙脑减毒疫苗小学四年级初中一年级初中三年级大一进京新生A+C流脑疫苗乙肝疫苗次数第一次第一次第二次第一次第二次第一次第三次第二次第三次第三次第一次第一次第二次第一次第一次第四次第一次第二次第二次加强第四次第二次第三次加强第四次可防的疾病乙型病毒性肝炎结核病乙型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百日咳、白喉、破伤风百日咳、白喉、破伤风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麻疹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甲型病毒性肝炎百日咳、白喉、破伤风麻疹、风疹、腮腺炎流行性乙型脑炎甲型病毒性肝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百日咳、白喉、破伤风麻疹、风疹、腮腺炎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乙型病毒性肝炎百日咳、白喉、破伤风百日咳、白喉、破伤风麻疹4月龄5月龄6月龄8月龄9月龄1岁无细胞百白破疫苗(白破)加强无细胞百白破疫苗(白破)加强无细胞百白破疫苗(白破)加强麻疹疫苗第二次计划外疫苗计划外疫苗(二类疫苗)是自费疫苗。
2024年计划免疫培训资料
2024年计划免疫培训资料第一章免疫系统基础知识1.1 免疫系统的概念免疫系统是人体内的一套能够保护身体免受病原微生物侵害的系统。
它包括了许多不同种类的细胞和分子,这些细胞和分子能够协同工作以消灭病原微生物,并且能够对以后再次遭遇同一种病原微生物做出更迅速更有效的反应。
1.2 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系统由多种细胞和分子组成。
其中最主要的细胞包括:巨噬细胞、树突细胞、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
而最主要的分子则包括:抗体、细胞因子和配体分子。
这些细胞和分子组合起来,形成了复杂的免疫系统网络。
1.3 免疫系统的功能免疫系统的功能主要包括抵御病原微生物的侵袭、清除异常细胞和维持人体内部的稳定环境。
其主要的保护机制包括:天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
前者是指通过天然屏障(如皮肤、粘膜等)和非特异性细胞(如巨噬细胞、自然猎杀细胞等)对抗病原微生物;后者则是指通过特异性细胞(如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和分子(如抗体)对抗病原微生物。
第二章免疫系统的疾病2.1 免疫系统缺陷病免疫系统缺陷病是指因免疫系统功能异常而导致的疾病。
它包括了先天性免疫缺陷病和后天性免疫缺陷病。
前者是指因基因突变而导致免疫系统功能异常;而后者则是指因某种外部因素(如感染、药物、疾病等)而导致免疫系统功能异常。
常见的免疫系统缺陷病包括:先天性免疫缺陷综合征、HIV感染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2.2 过敏反应过敏反应是一种免疫系统过度激活的现象。
它是指当人体免疫系统对一些本应无害的外部物质(如花粉、食物、药物等)产生过度反应时而出现的一系列症状。
常见的过敏反应包括:鼻炎、哮喘、食物过敏和药物过敏等。
2.3 自身免疫病自身免疫病是指因免疫系统误认自身组织为异物而攻击自身组织而导致的一些疾病。
常见的自身免疫病包括: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和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等。
第三章免疫系统的养护和强化3.1 健康饮食通过科学的饮食可以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
诸如含锌、维生素C及维生素E的食品,如蔬菜和水果,都有助于提升免疫系统的功能。
计划免疫知识
计划免疫知识什么是计划免疫?为了更好地保护儿童的身体健康,必须按照规定的科学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利用各种疫苗对儿童进行预防接种,达到控制以至最终消灭相应传染病的目的,这样有计划地开展预防接种就叫计划免疫。
为什么要给孩子进行预防接种?生后6个月的婴儿从母体内获得一定的抵抗传染病的能力,随着婴儿的成长,抵抗力逐渐减弱和消失,孩子就容易患各种传染病。
为了提高儿童抵抗传染病的能力,就需要有计划地给孩子进行预防接种,使孩子自身产生抵抗力以预防传染病的发生,保护儿童的身体健康。
疫苗类别规定:根据《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疫苗分为两类:第一类疫苗定义:是指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公民应当依照政府的规定受种的疫苗,包括国家免疫规划确定的疫苗,省级人民政府在执行国家免疫规划时增加的疫苗,以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应急接种或者群体性预防接种所使用的疫苗。
目前国家免疫规划确定的疫苗包括皮内注射用卡介苗(简称卡介苗,BCG)、重组乙型肝炎疫苗(简称乙肝疫苗,HepB)、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简称脊灰疫苗,OPV)、吸附百白破联合疫苗(简称百白破疫苗,DPT)及吸附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简称白破疫苗,DT)、麻疹减毒活疫苗(简称麻疹疫苗,MV)。
目前江苏省增加的国家免疫规划疫苗为:乙型脑炎疫苗(分为乙型脑炎灭活疫苗和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简称A 群流脑疫苗)。
第二类疫苗定义:是指由公民自费并且自愿受种的其他疫苗。
目前在我省包括风疹疫苗、麻风腮三联疫苗、水痘疫苗、甲型肝炎疫苗、肺炎疫苗、流行性感冒疫苗、Hib疫苗、伤寒疫苗、流行性出血热疫苗、吸附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A+C 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等疫苗。
这些疫苗在使用过程中,必须遵守群众自愿的原则。
疫苗使用说明:家长在孩子预防接种前后的注意事项:1、家长应根据儿童免疫程序和当地卫生部门的规定,及时带孩子到指定地点接种疫苗。
2、仔细阅读《预防接种前告儿童家长书》,注意儿童既往有无过敏史,有无疫苗说明书中的禁忌症,并及时向医生反映;及时告知家族病史情况。
计划免疫培训相关知识
计划免疫培训相关知识一、免疫系统的基本知识免疫系统是人体抵抗疾病的重要系统,它由多种器官和细胞组成,包括淋巴器官、淋巴细胞、骨髓、脾脏等。
免疫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识别和清除入侵的病原体,保护机体健康。
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对于维持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免疫系统主要可分为先天免疫和适应免疫两大部分。
先天免疫是机体天生具有的防御机制,包括皮肤、黏膜等生理屏障,以及巨噬细胞、天然杀伤细胞等免疫细胞。
适应免疫是在先天免疫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免疫记忆和适应性免疫反应。
适应免疫主要包括B细胞介导的抗体免疫和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它可以识别和清除特定的病原体,具有很强的特异性和记忆性。
免疫系统的功能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营养因素等。
因此,免疫系统的功能在不同个体之间存在差异,有些人的免疫系统功能较强,对疾病的抵抗能力也较强,而有些人的免疫系统功能较弱,容易患上各种疾病。
因此,如何提高免疫系统的功能,增强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二、免疫培训的原理和方法免疫培训是指通过一系列的培训活动,提高个体的免疫能力。
免疫培训的原理主要包括激活免疫细胞、增强免疫记忆和调节免疫功能三个方面。
激活免疫细胞是指通过各种方式激活巨噬细胞、天然杀伤细胞、T细胞和B细胞等免疫细胞,增强它们对病原体的清除能力。
常用的激活方法包括接种疫苗、注射免疫增强剂、食用免疫增强食品等。
疫苗接种是目前最常用的激活免疫细胞的方法,通过向机体输入微生物或其代谢产物,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和记忆T细胞,从而提高机体对特定病原体的抵抗能力,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
增强免疫记忆是指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增强机体对特定病原体的记忆性免疫反应。
免疫记忆是机体在第一次接触到病原体后形成的对该病原体特异性的免疫反应,它可以使机体在第二次接触到相同病原体时,迅速产生抗体和记忆T细胞,快速清除病原体,从而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
增强免疫记忆的方法包括定期接种疫苗、定期注射免疫增强剂、保持规律作息、均衡饮食等。
卫生院计划免疫培训材料
卫生院计划免疫培训材料第一部分:免疫基础知识1. 免疫系统的概念和作用免疫系统是人体的一种防御机制,能够抵御外来病原体的侵袭,维护人体的健康。
免疫系统主要由白细胞、淋巴细胞、淋巴器官(如脾脏、淋巴结等)和体液免疫组成,具有免疫记忆和特异性等特点。
2. 免疫系统的类型及作用免疫系统分为先天免疫和后天免疫两种类型。
先天免疫是非特异性免疫,包括皮肤、黏膜、巨噬细胞等,能够迅速识别和清除病原体。
后天免疫是特异性免疫,其主要特点是有免疫记忆,能够对特定的病原体进行特异性的识别和攻击。
3. 免疫系统的发育人体的免疫系统在出生后逐渐发育成熟,并且能够不断地适应环境中的各种病原体。
婴幼儿因为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容易感染疾病,因此在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全的阶段,及时接种疫苗对保护婴幼儿的健康至关重要。
4. 疫苗的原理及作用疫苗是一种通过模拟病原体感染而制备的制剂,能够激活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免疫记忆,从而在遇到真正的病原体时迅速识别和清除。
通过疫苗接种,可以有效预防多种传染病。
第二部分:常见疫苗接种知识1. BCG疫苗BCG疫苗是预防结核病的疫苗,主要适用于出生后的婴儿。
接种BCG疫苗可以有效预防结核病的感染和发展,是我国婴幼儿必备的疫苗之一。
2. 麻疹疫苗麻疹疫苗是预防麻疹、风疹和流行性腮腺炎的疫苗,适用于1岁以下的婴幼儿。
及时接种麻疹疫苗可以有效预防这些传染病的发生,降低传染率。
3. 百白破疫苗百白破疫苗是预防白喉、百日咳和破伤风的疫苗,适用于婴幼儿和青少年。
及时接种百白破疫苗可以有效预防这些传染病的发生,降低疾病的严重程度。
4. A群流感疫苗A群流感疫苗是预防A群流感病毒感染的疫苗,适用于各个年龄段的人群。
及时接种A群流感疫苗可以有效预防流感的传播和发生,降低疾病的危害。
第三部分:免疫接种的相关知识1. 疫苗接种的时间和途径疫苗接种一般按照国家规定的预防接种日历进行,具体接种的时间和途径可咨询当地的卫生部门或医疗机构。
计划免疫知识培训讲义
计划免疫知识培训讲义第一部分:免疫系统基础知识一、免疫系统概述1. 什么是免疫系统?2. 免疫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什么?3. 免疫系统的组成和结构是什么?二、免疫系统细胞1. T淋巴细胞2. B淋巴细胞3. 自然杀伤细胞4. 核性白细胞三、免疫系统的免疫应答1. 先天免疫应答2. 获得性免疫应答3. 免疫记忆第二部分:疾病和免疫系统一、免疫系统和感染1. 感染是如何影响免疫系统的?2. 免疫系统是如何对抗感染的?二、免疫系统和自身免疫病1. 什么是自身免疫病?2. 自身免疫病是如何发生的?3. 如何调节免疫系统来预防自身免疫病?三、免疫系统和炎症1. 炎症是免疫系统的一部分吗?2. 免疫系统在炎症中的作用3. 怎样预防和缓解炎症?第三部分:免疫系统的调节一、免疫系统的调节机制1. 免疫系统的平衡2. 免疫系统的异常反应3. 免疫系统的调节剂二、生活方式和免疫系统1. 饮食对免疫系统的影响2. 运动对免疫系统的影响3. 生活习惯对免疫系统的影响三、药物和免疫系统1. 药物对免疫系统的影响2. 免疫调节药物的作用3. 药物的合理使用对免疫系统的影响第四部分:免疫系统的增强一、免疫系统的增强途径1. 疫苗接种2. 免疫调节药物3. 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二、营养和免疫系统1. 维生素对免疫系统的影响2. 矿物质对免疫系统的影响3. 蛋白质对免疫系统的影响三、免疫系统的保养1. 如何增强免疫系统?2. 免疫系统的保健方法3. 如何应对季节性的免疫系统变化?第五部分:免疫系统的应用一、免疫系统和疾病诊断1.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2. 免疫流式细胞仪3. ELISA实验二、免疫系统和疾病治疗1. 免疫疗法2. 免疫调节剂的应用3. 免疫药物的研发和应用三、免疫系统在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1. 免疫印迹2. 免疫电泳3. 白细胞分离综上所述,本次免疫知识培训讲义涵盖了免疫系统的基础知识、与疾病的关系、调节和增强免疫系统的方法、免疫系统的应用等多个方面,对于增加参与者对免疫知识的了解和应用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计划免疫科普知识
计划免疫科普知识免疫是指身体对外界侵入的病原体进行攻击和防御的一种生理反应。
免疫系统通过识别和消灭病原体,保护我们不受感染。
而计划免疫则是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一些重大传染病的发生。
本文将介绍计划免疫的重要性、相关疫苗以及常见的疫苗接种注意事项。
一、计划免疫的重要性计划免疫是现代医学的重要成就之一,它能有效预防多种传染病的发生。
计划免疫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预防疾病传播:疫苗能激发人体免疫系统产生抗体,增强人体对病原体的抵抗力,从而避免疾病传播。
2.保护群体健康:通过大规模的疫苗接种,可以有效降低人口感染率,减少疫情蔓延,保护整个社会群体的健康安全。
3.节约医疗成本:计划免疫能有效降低病原体传播率,减少疾病发生,减轻医疗负担,降低医疗费用。
二、常见的计划免疫疫苗计划免疫中,有多种疫苗被广泛应用于儿童和成人接种,常见的计划免疫疫苗包括:1.乙肝疫苗:用于预防乙型肝炎,乙肝是一种通过血液或体液传播的疾病,接种乙肝疫苗可以有效预防乙型肝炎的发生。
2.百白破疫苗:用于预防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这些疾病是由不同细菌引起的呼吸道感染,疫苗接种可以有效预防这些疾病的发生。
3.麻疹疫苗:用于预防麻疹,麻疹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的疾病,接种麻疹疫苗可以有效预防麻疹的发生。
除了以上列举的疫苗外,还有水痘疫苗、流感疫苗、肺炎球菌疫苗等,这些疫苗都在计划免疫中起着重要作用。
三、疫苗接种注意事项疫苗接种是一项严肃的医学行为,为了确保接种效果和安全性,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按照接种时间表接种:根据各个年龄段的接种时间表,合理安排接种,保证接种效果。
2.与医生沟通:在接种疫苗前,与医生详细咨询,了解疫苗的作用、副作用以及接种注意事项。
3.注意接种禁忌:有些人因个体原因或严重慢性疾病而不适合接种某些疫苗,需要咨询医生的建议。
4.关注接种后反应:接种后可能会出现些许不适反应,如局部疼痛、红肿等,通常是正常反应。
如果出现不寻常的副作用,应及时就医。
国家计划免疫培训内容
国家计划免疫培训内容第一章基础知识1.1 免疫系统概述- 介绍免疫系统的基本概念,包括免疫系统的组成、功能以及对疾病的作用。
- 解释免疫系统的两种主要免疫反应:先天免疫和后天免疫。
1.2 免疫系统相关疾病- 分析免疫系统相关疾病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
- 探讨免疫系统相关疾病的预防措施以及免疫调节治疗的原理。
1.3 免疫系统研究方法- 介绍常见的免疫实验技术,包括ELISA、流式细胞术、免疫组化等。
- 分析免疫学研究在疾病诊断、治疗和预防中的应用。
第二章免疫系统的细胞和分子基础2.1 免疫系统相关细胞- 阐述免疫系统中的各类细胞,包括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等,以及它们的功能和相互作用。
- 分析免疫细胞的发育机制和调节途径。
2.2 免疫系统相关分子- 解释免疫系统中的相关分子,包括抗原、抗体、细胞因子等,以及它们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 探讨免疫系统中的信号转导途径和免疫调节分子的作用。
第三章免疫反应的调节3.1 免疫反应的启动和调节- 讲解免疫反应的启动过程,包括抗原的识别、抗原递呈、T细胞和B细胞的活化等。
- 探讨免疫反应的调节机制,包括T细胞介导的免疫调节和免疫耐受的形成。
3.2 免疫记忆- 阐述免疫记忆的形成和维持机制,以及对免疫系统的重要意义。
- 研究免疫记忆在疫苗设计和免疫治疗中的应用。
第四章临床免疫学4.1 免疫系统在疾病中的作用- 分析免疫系统在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病、肿瘤等疾病中的作用机制。
- 探讨免疫系统相关疾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
4.2 免疫治疗的原理和应用- 解释免疫治疗的原理,包括免疫抑制和免疫激活治疗的机制。
- 探索免疫治疗在肿瘤、传染病等疾病中的应用。
第五章免疫学研究进展5.1 免疫学研究的新技术和新方法- 介绍免疫学研究中的新技术和新方法,包括单细胞测序、免疫组化成像等。
- 研究免疫学研究的进展对于临床诊断和治疗的影响。
5.2 免疫学研究的前沿领域- 分析免疫学研究的前沿领域,包括免疫调节疗法、精准免疫治疗等。
计划免疫基础知识培训
计划免疫基础知识培训第一章:免疫基础知识概述1.1 免疫系统概述免疫系统是人体防御病原微生物和外来物质侵入的重要防线,主要包括先天免疫和获得性免疫两部分。
先天免疫是指通过非特异性的机制来对抗病原微生物,包括皮肤、粘膜、巨噬细胞等。
获得性免疫是指通过特异性的抗体和细胞免疫来对抗病原微生物,包括B细胞和T细胞等。
1.2 免疫基础知识免疫力的概念和作用免疫力是机体对抗病原微生物和外来物质侵入的能力,是保持人体健康的重要保障。
免疫力的作用主要包括对抗感染、预防肿瘤、清除变态反应物质等。
1.3 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免疫系统主要由淋巴系统、吞噬细胞、肿瘤抑制因子、溶菌酶等组成,其主要功能包括对抗感染、预防肿瘤、清除变态反应物质等。
第二章:卫生防疫知识培训2.1 个人卫生个人卫生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身体健康的一系列措施,包括保持身体清洁、饮食卫生、注意休息、生活习惯等。
2.2 预防传染病传染病是通过空气、食物、水等途径传播的疾病,预防传染病需要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接种疫苗,做好防护措施等。
2.3 预防肠道疾病肠道疾病是通过食物、水等途径传播的疾病,预防肠道疾病需要注意饮食卫生、饮水卫生等。
第三章:免疫性疾病防治知识培训3.1 免疫性疾病的发病原因和症状免疫性疾病是机体免疫系统异常,导致机体对自身组织发生免疫反应,其发病原因主要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免疫失调等。
免疫性疾病的典型症状包括发热、贫血、关节疼痛、皮疹等。
3.2 免疫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预防免疫性疾病需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致病因素,提高免疫力等。
治疗免疫性疾病主要包括对症治疗、免疫调节治疗等。
第四章:免疫基础知识在临床应用4.1 临床检测方法临床检测方法包括免疫学检测和分子生物学检测两大类,主要用于检测机体的免疫功能、炎症水平和免疫性疾病的诊断。
4.2 免疫治疗方法免疫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免疫调节治疗、细胞治疗、基因治疗等,主要用于治疗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等。
计划免疫培训材料
计划免疫培训材料第一部分:免疫系统基础知识1. 免疫系统概述免疫系统是人体内部的一种防御系统,能够识别外界环境中的各种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真菌等,并进行攻击和清除。
免疫系统包括先天免疫和获得性免疫两种防御机制,能够保护人体免受疾病侵害。
2. 免疫系统组成免疫系统由淋巴细胞、单核细胞、肥大细胞、树突状细胞等多种细胞组成,这些细胞在免疫反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此外,淋巴器官、骨髓、脾脏、淋巴结等也是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3. 免疫系统功能免疫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对抗外界病原体的侵害、修复损伤组织、调节炎症反应等。
免疫系统在人体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维护健康的关键。
第二部分:免疫系统疾病预防1. 免疫系统疾病概述免疫系统疾病是指免疫系统出现异常,导致免疫功能受损或失调的疾病。
其中包括自身免疫疾病、免疫缺陷性疾病、过敏性疾病等。
2. 预防免疫系统疾病的方法预防免疫系统疾病的关键在于提高免疫系统功能、保持充足的营养和睡眠、避免过度使用抗生素和消毒剂、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等。
另外,适当的运动和定期体检也是预防免疫系统疾病的重要手段。
第三部分:免疫系统增强方法1. 免疫系统增强食物免疫系统增强食物包括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D、锌、硒等微量元素的食物,如新鲜水果、蔬菜、坚果、鱼类等。
这些食物能够帮助免疫系统更好地发挥作用。
2. 免疫系统增强运动适当的运动能够增强免疫系统功能,提高人体的抗病能力。
建议适量进行有氧运动、力量训练和瑜伽等运动方式,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3. 免疫系统增强药物在一定情况下,免疫系统增强药物如免疫调节剂和传统草药也是增强免疫系统的有效方法。
但在使用这类药物时,需谨慎遵医嘱,避免滥用。
第四部分:免疫系统保健注意事项1. 充足的睡眠充足的睡眠对于维持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至关重要。
建议每天保持7-8小时的睡眠时间,避免熬夜和过度疲劳。
2. 合理的饮食合理的饮食能够帮助免疫系统更好地发挥作用。
应多摄入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纤维素,避免过度饮酒和摄入糖分较高的食物。
计划免疫专题培训材料
计划免疫专题培训材料第一部分:免疫系统基础知识免疫系统是人体抵御外来病原体的重要防御机制,它由多种细胞和分子组成,包括T细胞、B细胞、抗体、巨噬细胞、树突细胞等。
免疫系统的功能包括识别和清除病原体、维持体内稳态、参与自身免疫调节等。
免疫系统的功能失调会导致感染疾病、自身免疫疾病、肿瘤等疾病的发生。
第二部分:免疫系统调节机制免疫系统的功能是由多种调节机制协调完成的,包括免疫细胞间的相互作用、细胞因子的调节、淋巴器官的功能等。
其中,T细胞和B细胞的相互作用和调节在免疫应答中起着关键作用。
了解免疫系统的调节机制对于理解免疫功能的正常和异常状态、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部分:免疫系统在疾病防治中的应用免疫系统在疾病防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包括疫苗接种、免疫治疗等。
疫苗接种是预防传染病的有效手段,通过激活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来预防疾病的发生。
免疫治疗则是利用免疫系统的调节机制来治疗疾病,包括癌症免疫治疗、自身免疫疾病的治疗等。
第四部分:免疫系统与健康管理免疫系统的健康状况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因此,科学合理地管理免疫系统对于保持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包括良好生活方式、合理膳食、适度运动、减少压力、避免过度使用抗生素等方法都对免疫系统健康有益。
培训对象:本次培训适合参加者包括医学从业人员、疾病预防控制人员、药学相关专业人员、健康管理人员等。
也欢迎对免疫系统感兴趣的其他人员参加。
培训时间:本次培训为期2天,每天8小时,包括理论讲座和实践操作。
课程安排:第一天上午:免疫系统基础知识第一天下午:免疫系统调节机制第二天上午:免疫系统在疾病防治中的应用第二天下午:免疫系统与健康管理培训地点:本次培训将在XXX举办,具体地址为XXX。
培训费用:本次培训的费用为XXX元/人,费用包括培训教材、午餐、茶歇等。
报名方式:有意参加本次培训的人员请发送邮件至XXX,邮件标题为“免疫系统培训报名”,并在邮件正文中注明姓名、单位、联系方式等信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划免疫知识_共10篇范文一:计划免疫知识计划免疫知识一、什么是疫苗疫苗是利用病毒或者细菌经过严格复杂的技术工艺制造的生物制品,通过接种疫苗,使机体产生免疫力,从而达到预防相应传染病的目的。
二、计划免疫宣传日的由来计划免疫宣传日就是“4.25”全国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每年的这一天,既是广大儿童的节日,也是全国计划免疫工作者的节日。
儿童免疫预防接种,关系到下一代的健康成长,涉及千家万户。
80年代后,我国政府积响应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扩大计划免疫规划(EPI,ExpandedProgrrammeonImmunization)并积极开展工作。
为了加强对该工作的组织实施,进一步提高影响力度,促进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参与,保证免疫接种率,有效地防止相应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达到最终消灭疾病的目的,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确定,成立了全国计划免疫协调领导小组,并确定每年4月25日为全国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
至此,我国已建立了完善的免疫接种程序:在婴儿出生24小时内,即进行乙肝疫苗接种,并在婴儿1周岁之前,完成程序中的所有基础免疫。
1986年6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由卫生部、国家教育委员会、全国妇联、广播电影电视部、经济贸易部、国家民委联合发布通知,成立全国儿童计划免疫工作协调小组和每年4月25五日开展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活动,其近期目标是实现国家“七五”计划提出的1990年争取“使全国免疫接种率达到85%以上”的目标。
三、主题和意义1990年以来,每年选定一个重点内容作为当年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活动的主题,尤其是紧紧围绕WHO“全球消灭脊髓灰质炎”的行动纲领的要求,将消灭脊髓灰质炎作为“巩固和发展我国计划免疫工作成果,保护儿童健康”的一项重要目标。
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活动每一年主题的确立对全国各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卫生防疫机构普及计划免疫和提高儿童免疫接种率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通过全国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活动的开展,使广大市民免疫预防的自觉性不断提高,也使每个儿童家长了解并深深体会到“计划免疫是每个孩子都应享有的权利”。
“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活动”使全国儿童获得高水平的免疫种率成为现实,为保护儿童健康、造福子孙后代,提高我国的人口素质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四、三个“85”1、1989年3月,经卫生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世界卫生组织联合评审,确认我国已按期实现了以省为单位的儿童免疫接种率达到85%的目标;2、1991年3月经卫生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世界卫生组织联合评审,我国已实现了以县为单位的儿童免疫接种率达到85%的目标;3、1996年3月经卫生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世界卫生组织联合评审,我国已实现了以乡为单位的儿童免疫接种率达到85%的目标。
五、1986年计划免疫程序计划免疫主要是对一周岁儿童进行卡介苗、脊灰疫苗(糖丸)、百白破三联疫苗、麻疹疫苗基础免疫及以后的加强免疫。
六、扩大免疫规划程序自2008年5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按照以下计划免疫程序,实施扩大儿童免疫规划:1、乙肝疫苗:接种3剂次,儿童出生时、1月龄、6月龄各接种1剂次,第1剂在出生后24小时内尽早接种。
2、卡介苗:接种1剂次,儿童出生时接种。
3、脊灰疫苗:口服4剂次,儿童2月龄、3月龄、4月龄各口服脊灰疫苗(液体)1剂次,4周岁口服脊灰疫苗(糖丸)1剂次。
4、无细胞百白破疫苗:接种4剂次,儿童3月龄、4月龄、5月龄和18—24月龄各接种1剂次。
5、白破疫苗:接种1剂次,儿童6周岁时接种。
6、麻疹疫苗:接种1剂次,儿童8月龄时接种。
7、麻腮风疫苗:接种1剂次,儿童18—24月龄时接种。
8、乙脑减毒活疫苗:接种2剂次,儿童8月龄和2周岁各接种1剂次。
9、乙脑灭火疫苗:接种4剂次,八月龄2剂次,第1、2剂次间隔7-10天,2周岁和6周岁各1剂次。
10、A群流脑疫苗:接种2剂次,儿童6—18月龄时接种2剂次,接种间隔为3个月。
11、A+C群流脑疫苗:接种2剂次,儿童3周岁和6周岁各接种1剂次。
第一剂次与A群流脑疫苗第二剂次间隔≥12个月。
12、甲肝疫苗:甲肝减毒活疫苗接种1剂次,儿童18月龄时接种。
在部分试点地区使用甲肝灭活疫苗,甲肝灭活疫苗接种2剂次,儿童18月龄和24—30月龄时各接种1剂次。
上述程序为常规疫苗免疫程序,不包括应急接种和强化免疫。
七、历年宣传日主题1、1990年第4届主题:使全国免疫接种率达到85%以上2、1991年第5届主题:儿童的权利与机会——免疫、消灭脊髓灰质炎3、1992年第6届主题:消灭脊髓灰质炎,开展乙型肝炎疫苗接种,保护儿童健康4、1993年第7届主题:社会参与——消灭脊髓灰质炎5、1994年第8届主题:1995年——全国消灭脊髓灰质炎6、1995年第9届主题:无脊髓灰质炎世界7、1996年第10届主题:普及儿童免疫,向孩子们献出一片爱心8、1997年第11届主题:让每一个未免疫的儿童得到免疫9、1998年第12届主题:免疫——孩子健康与家庭幸福10、1999年第13届主题:乙肝——健康的大敌,疫苗——预防的武器11、2000年第14届主题:免疫——关注流动人口中的儿童12、2001年第15届主题:保持无脊髓灰质炎状态13、2002年第16届主题:为了孩子健康注射乙肝疫苗14、2003年第17届主题:乙肝疫苗--献给新生命的爱15、2004年第18届主题:免疫接种,预防乙肝16、2005年第19届主题:实施免疫规划,保护儿童健康17、2006年第20届主题:同样的权利,同样的健康—关注流动儿童预防接种18、2007年第21届主题:让每个儿童都能按时接种疫苗是各级政府的责任19、2008年第22届主题:预防接种,健康的保障20、2009年第23届主题:及时接种疫苗,人人享有健康21、2010年第24届主题:消除麻疹,控制乙肝,你我共参与八、历史回顾1、20世纪50年代全国普种牛痘苗,先后开展了卡介苗(BCG)、白喉类毒素(DT)、百日咳疫苗和百白破混合制剂(DPT)的接种。
卫生部办法《种痘暂行办法》(1950年)、《接种卡介苗暂行办法》(1954年)、《卡介苗接种工作方案》(1957年)。
2、60年代在广大城市对免疫对象按免疫程序进行四种疫苗(BCG、OPV、DPT、MV)的适时接种,在农村则主要开展冬春季的突击接种。
我国先后研制成功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OPV)和麻疹减毒活疫苗(MV)。
在城乡逐步推广使用儿童预防接种卡片。
卫生部发布《种痘办法》(1962年)、《预防接种工作实施办法》(1963年)。
3、70年代正式开展计划免疫。
卫生部下发《关于加强计划免疫的通知》(1978年)。
4、80年代参与世界卫生组织(WHO)倡导的扩大免疫规划(EPI,计划免疫)活动。
成立卫生部医学科学委员会计划免疫专题委员会。
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全国儿童计划免疫工作协调小组,确定每年4月25日为全国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
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开展冷链项目合作,项目覆盖30个省。
承诺实现普及儿童免疫目标(1985年)。
中国承诺WHO西太平洋区1995年实现消灭脊髓灰质炎目标。
国家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卫生部发布《预防接种工作实施办法》《全国计划免疫工作条例》等多部法律法规。
5、90年代中国政府签署世界儿童问题首脑会议通过的《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和《执行九十年代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行动计划》(1991年)。
国务院颁布《九十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
全国人大将计划免疫工作目标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规划。
1994年10月发现了输入脊髓灰质炎野病毒病例和输入脊髓灰质炎野病毒引起的病例。
无脊髓灰质炎正式工作已全面启动。
开展了广泛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成功组织了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冷链项目、世界银行贷款疾病预防项目计划免疫子项目、日本国际协力事业团(JICA)中国控制脊髓灰质炎项目等的实施。
乙型肝炎疫苗、新生儿破伤风高危县育龄妇女破伤风类毒素(TT)免疫接种纳入计划免疫管理。
卫生部针对脊髓灰质炎、乙型肝炎、计划免疫冷链系统、麻疹、破伤风类毒素等制定了一系列的方案法规。
卫生部办公厅印发了《特殊人群计划免疫工作管理方案》,《全国新生儿破伤风监测方案(试行)》,《全国麻疹监测方案(试行)〉,《全国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方案》(1998年)。
九、重要意义计划免疫是预防传染病的最经济、最简便、最有效的措施,通过对易感人群的免疫接种,可迅速提高人群的免疫水平,降低人群对相应疾病的易感性,同时具有减少和消除传染源的作用。
即便是有病原微生物的传入,也不能在人群中引起流行。
十、可预防哪些疾病根据预防接种所用的疫苗的不同,预防不同的传染病。
例如:卡介苗:可以预防结核病;百白破三联疫苗:可以预防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乙脑疫苗:可以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小儿麻痹糖丸活疫苗可以预防小儿麻痹症;麻疹疫苗:可以预防麻疹;乙肝疫苗:可以预防乙型肝炎。
十一、儿童免疫程序最新儿童预防接种(计划免疫)程序及说明接种对象疫苗名称月(年)龄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疫苗4周岁3、4、5月龄,百白破疫苗18-24月龄白破疫苗6周岁14第1、2剂次,第2、3剂次间隔均≥28天0、1、6月龄出生时2、3、4月龄,4第1、2剂次,第2、3剂次间隔均≥28天接种备注剂次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第1剂次,第1、2剂次3间隔≥28天1麻风疫苗8月龄(麻疹疫苗)麻腮风疫苗(麻腮18-24月龄疫苗、麻疹疫苗)乙脑减毒活疫苗8月龄,2周岁A群流脑疫苗A+C流脑疫苗6-18月龄3周岁,6周岁1222第2剂次间隔≥12个月甲肝减毒活疫苗18月龄乙脑灭活疫苗1第1、2剂次间隔7-10天第1、2剂次间隔3个月2剂次间隔≥3年;第1剂次与A群流脑疫苗18月龄(2剂次),42周岁,6周岁18月龄,224-30月龄甲肝灭活疫苗2剂次间隔≥6个月接种第1剂次后14天接种第2剂次,第3剂出血热疫苗(双价)16-60周岁炭疽疫情发生时,病例或病畜间接接触炭疽疫苗者及疫点周围高危人群流行地区可能接触钩体疫苗3次在第1剂次接种后6个月接种1病例或病畜的直接接触者不能接种疫水的7-60岁高危2人群接种第1剂次后7-10天接种第2剂次十二、历年成果1、20世纪60年代初消灭天花。
2、1988年、1990年、1995年分别实现了以省、县、乡为单位儿童免疫接种率85%目标。
3、1994年10月至今未发现本土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野病毒病例,并及时发现和有效地处置输入脊髓灰质炎野病毒病例。
4、1995年与开展计划免疫前(1978年)相比,麻疹发病率下降99%,麻疹死亡率下降91%,百日咳、白喉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下降均在99%以上。
5、2000年10月,我国和我国所在的西太平洋地区通过世界卫生组织无本土脊髓灰质炎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