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古诗词名句赏析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 初中语文古诗词名句赏析

人教部编版 初中语文古诗词名句赏析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古诗词名句赏析九年级下册1、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一个“异”字统领上片,写出了边塞的特有风光,化用“雁飞回雁峰”的典故,极言塞外天气极寒。

2、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用典的手法,运用了“燕然勒功”的典故,表现了词人及边塞将士思念家乡但又渴望建功立业的矛盾心理。

3、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用典,运用“孙权射虎”的典故,自比孙权,表现了词人的狂气。

4、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用典,化用“遣冯唐”的典故,表现了词人渴望得到朝廷的重用的情感。

5、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用典,化用“天狼星”的典故,(比喻,将拉开的弓比作满月,将敌人比作天狼星,)表现了词人一展抱负,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6、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用典,化用“晋王恺有良牛”的典故,并从听觉角度描写了边塞特有的声音,写出了军旅生活的激越雄壮,表现了词人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7、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从视觉,听觉等方面描写了激烈的战斗场面,写出了战争的激烈和顺利,刻画了一个冲锋陷阵,杀敌报国的英雄形象。

8、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用典,化用白居易的诗,表现了词人革命道路上知音难觅的苦闷之情。

9、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对比,极言主人公从军时间之长,揭露了当时兵役制度的极不合理。

10、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雪花比作梨花,以春景写冬景,新奇贴切,既表现了诗人的欣喜之情,也表现了边塞奇特壮丽的风光,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11、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运用互文的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了边塞将士们生活的艰辛。

12、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运用视觉描写,一红一白,相互映衬,色彩鲜明,表现了边塞战士不屈的斗志。

13、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留白的手法,含蓄委婉,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和无限怅惘之情。

14、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用典,借用曹操的话,抒发了诗人对英雄的仰慕之情,对南宋朝廷主和派的愤慨之情,和渴望收复失地的爱国之情。

初中古诗词名句赏析

初中古诗词名句赏析

初中古诗词名句赏析1.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王湾《次北固山下》)意思:潮水上涨,使江面显得更加开阔,江风顺吹,鼓满了高悬的船帆。

赏析:“阔”表现长江水波激荡,春潮涌流,江水几与岸平,显得江面广阔浩渺。

“悬”字写出了江风劲吹,扬帆前行的景象。

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意思:夜色将尽,旭日正从江面上冉冉升起,残冬未去,春意却已潜入江南。

赏析:“生”和“入”都是拟人手法,“生”说明旧事物中已孕育了新的生命,景中出理。

“入”,是说新春提前闯入旧的一年,景中出情。

在描述自然的时序交替中蕴含了哲理。

思乡而不低沉,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力量。

3.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意思:曲折的小路通向幽静的深处,僧人的禅房掩映在花木扶疏之间。

赏析:“曲”、“幽”、“深”,表现了禅院花木扶疏,幽深清静的环境。

幽中显静,幽中含美,抒发诗人去除杂念,忘情山水的情趣。

4.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赤壁》)意思:当年如果不是东风相助周瑜火攻赤壁,东吴必定失败,最终连美女大小二乔也会被曹操掠去囚在铜雀台。

赏析:诗人从反面、间接地写两位美女的命运来反映国家的兴旺,以小见大,别出心裁,给诗歌增添了无限的情致,寄寓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愤慨。

5.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王建《十五夜望月》)意思:今夜的月色分外明亮,人们都在尽情观赏,不知那恼人的秋思会落进哪户人家。

赏析:一个“落”字,新颖妥贴,不同凡响,它给人以动的形象感觉,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似的。

诗人却并不采用正面抒情的方式,直接倾诉自己的思念之切,而是用了一种委婉的疑问语气:不知那茫茫的秋思会落在谁家。

明明是自己在怀人,将诗人对月怀远的情思,表现得蕴藉深沉。

6.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意思:只要四海之内有你的知心朋友,即使远在天涯海角,也仍像是近邻。

赏析:作者勉励自己的友人,勇敢地踏上征途,表现出了朋友之间的真挚感情。

初中语文课文古诗词名句鉴赏

初中语文课文古诗词名句鉴赏

初中语文课文古诗词名句鉴赏1、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归圆田居》陶渊明赏析:为了不使豆田荒芜,诗人一大早就下了地,到了晚上才披着月光回来。

但他并不抱怨。

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游山西村》陆游赏析:这是动中即景,写出曲折多变的景色。

这两句写出了路疑无而实有,景似绝而复出的境界,蕴涵着生活的哲理。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望岳》杜甫赏析:写由望岳而产生的登岳的意愿。

从这两句富有启发性和象征意义的诗中,可以看到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4、晴川历历汉阳数,芳草萋萋鹦鹉洲。

——《黄鹤楼》崔颢赏析:写汉阳晴川和鹦鹉洲的景致。

“历历”、“萋萋”描绘出山川清楚分明,草木极其茂盛的状貌。

5、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黄鹤楼》崔颢赏析:“乡愁”之情与“日暮”“烟波”之景相交融,使人的心境复归于渺然的忧思而益发深沉,不能自已。

尾联点题,由上联的转写实景而引出乡关何处,归思难禁的愁绪。

6、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夜雨寄北》李商隐赏析:设想日后重逢的时候,向“君”追话今夜“我”思“君”而不得归的情景。

7、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赏析:诗人摆脱现实处境,展望未来风光。

诗句借用自然风光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涵哲理。

8、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相见欢》李煜赏析:“无言”而又“独上”,使人看到一个孑然一身,“斯人独憔悴”的孤影。

连月也不是圆月,而是残缺之月。

这是仰望之景,天空之景,是使人愁上添愁的景。

9、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相见欢”李煜赏析:以丝喻相思,以千丝万缕之无法剪断,无法理出头绪,形容愁思之纷繁和难解。

10、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使至塞上》王维赏析:气象极好,在一片大沙漠上看到远处烽烟直冲霄汉,大河上一轮落日,没有云翳,显得格外圆而且大。

“孤”字显出人烟的稀少;“直”字表现初到边塞的诗人对塞上景色的惊异,都恰到好处。

初中古诗词名句归类赏析

初中古诗词名句归类赏析

初中古诗词名句归类赏析(一)爱国篇(1)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赏析:从字面上看是批评商女,实际.批评纵情声色,醉生梦死的颓靡世风,批评沉溺于歌舞升平而不知国之将亡的统治者."犹唱"的"犹"字意味极其深长,形象地表现了晚唐统治者重蹈覆辙,正沿着亡国道路走下去的情形,把历史的教训,现实的情况和注定灭亡的命运联系起来.(2)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赏析: 表明心迹,表达了诗人为国家利益而甘愿献身的感情.(3)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赏析:表达了诗人弃文习武的愿望,含有"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豪情.(4)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赏析:"僵卧孤村”是为国戍轮台的反衬,衬托出诗人坚持抗金收复失地心愿的至死不渝,意境悲壮、深沉.(5)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赏析:"风吹雨"既是眼前的现实生活,又象征随时都有颠覆危险的南宋王朝的处境和命运.这样,诗人巧借自然界的风雨把现实和梦境结合起来,使铁马冰河的梦境和戍轮台的平生壮志巧妙地融为一体.表现了诗人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6)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赏析:以落花自喻表明自己的心志,在形象的比喻中自然而然的融入议论,蕴涵哲理.(7)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赏析:勾勒出一个挽弓劲射的英雄形象,英武豪迈,气概非凡.引用典故,表达了作者要竭尽全力抵御入侵者,为国立功的决心.(二)理想篇(1)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赏析:表达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情感及诗人博大宽广的胸怀和崇高理想.(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赏析:直抒胸臆,表明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为国献身的豪情壮志.)(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赏析:表现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壮志,蕴涵哲理.(4)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赏析:表达了诗人为统一全国而继续奋斗的雄心壮志.后常比喻有志的人虽年老而仍有雄心壮志.(5)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赏析:原意是说:路迷糊又窄小兮,我要仔细分辨清。

初中古诗词名句鉴赏

初中古诗词名句鉴赏

初中古诗词名句鉴赏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描绘塞外奇特壮丽风光,大漠落日时雄浑开阔悲壮,使人感到孤独、感伤,千古名句。

2.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表达较为清醒的封建知识分子对国事怀抱隐忧的心境,又反映了官僚贵族用“纸醉金迷”的生活来填补他们空虚的灵魂,表现出辛辣的讽刺,深沉的悲痛,无限的感慨,堪称“绝唱”。

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双关语“丝”隐指“思”“烛泪”隐指“相思之泪”,表现生死不渝的爱情,比喻新奇。

4.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一是惋惜新花落去,二是幸庆旧燕归来,非常深切委婉地表达了对时光生命和美好事物的热爱和眷恋,语气情调柔媚和惋,对仗工整而不留痕迹,被誉为“天然奇偶”。

5.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是古难全。

将聚合离散看作阴晴圆缺,非人力能左右,用不着特别悲伤,蕴涵哲理。

6.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愿离别的人各自珍重,一同欣赏中秋明月美好景色,表达不为离愁别苦所束缚的达观思想。

7《观沧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夸张手法虚写大海,表现大海包容天地的气概。

是诗人通过丰富奇特的想象创造出来的宏伟意境,更显示出诗人期盼祖国统一的宏大抱负和博大胸怀。

8《次北固山下》:“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描绘昼夜冬春交替的景象和心中喜悦。

描述自然的时序交替中写出了新旧事物之间相互交替的辩证关系,表现了放眼山川的博大胸襟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景中出情,思乡而不低沉。

9《次北固山下》”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阔”是表现“潮平”的结果,写得恢弘阔大;下一句是“以小景传大景之神”.把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等大景象表现出来了。

10《天净沙秋思》(“秋思之祖”)“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造成冷落暗淡气氛,显示清新幽静的境界。

画出深秋僻静的村野图景。

“古道西风瘦马”,描绘秋风萧瑟苍凉凄苦的意境,为僻静的村野图增加荒凉感。

“夕阳西下”使昏暗的画面有了几丝惨淡的光线,更加深了悲凉的气氛。

初中古诗词名句归类赏析

初中古诗词名句归类赏析

初中古诗词名句归类赏析(一)爱国篇(1)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赏析:从字面上看是批评商女,实际.批评纵情声色,醉生梦死的颓靡世风,批评沉溺于歌舞升平而不知国之将亡的统治者."犹唱"的"犹"字意味极其深长,形象地表现了晚唐统治者重蹈覆辙,正沿着亡国道路走下去的情形,把历史的教训,现实的情况和注定灭亡的命运联系起来.(2)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赏析: 表明心迹,表达了诗人为国家利益而甘愿献身的感情.(3)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赏析:表达了诗人弃文习武的愿望,含有"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豪情.(4)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赏析:"僵卧孤村”是为国戍轮台的反衬,衬托出诗人坚持抗金收复失地心愿的至死不渝,意境悲壮、深沉.(5)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赏析:"风吹雨"既是眼前的现实生活,又象征随时都有颠覆危险的南宋王朝的处境和命运.这样,诗人巧借自然界的风雨把现实和梦境结合起来,使铁马冰河的梦境和戍轮台的平生壮志巧妙地融为一体.表现了诗人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6)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赏析:以落花自喻表明自己的心志,在形象的比喻中自然而然的融入议论,蕴涵哲理.(7)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赏析:勾勒出一个挽弓劲射的英雄形象,英武豪迈,气概非凡.引用典故,表达了作者要竭尽全力抵御入侵者,为国立功的决心.(二)理想篇(1)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赏析:表达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情感及诗人博大宽广的胸怀和崇高理想.(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赏析:直抒胸臆,表明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为国献身的豪情壮志.)(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赏析:表现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壮志,蕴涵哲理.(4)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赏析:表达了诗人为统一全国而继续奋斗的雄心壮志.后常比喻有志的人虽年老而仍有雄心壮志.(5)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赏析:----------------------------------------------------------------- --------------------------------------------------------------------- (6)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赏析:强烈地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执着地追求理想的强大精神力量,表现了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7)---------------------------------------------------------------- 赏析:----------------------------------------------------------------(三)思乡篇(1)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赏析:-------------------------------------------------------------------------------------------------(2)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赏析:情景交融,乡愁之情与日暮`烟波之景相交融,同时点题,由上联的转写实景而引出乡关何处`归思难禁的愁绪.(3)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赏析:送’’拟人,说故乡水有情,不远万里,依依不舍送我这个远别故乡的人,含蓄地抒发了诗人思乡深情,让人愈觉情味无穷.(4)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赏析:表现作者情感和心理上的矛盾,作者已抱定杀身成仁之心,对死无所畏惧,同时对生养自己的故乡又难以割舍.(对故乡无限眷恋)(5)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赏析:直抒胸臆,表达了天涯游子孤寂愁苦的思想情感.(6)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赏析:-------------------------------------------------------------------------------------------------(四)友谊篇(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赏析:自古以来,写离别的诗作大多情感悲伤,基调低沉,而王勃的这两句诗则全无伤感之意,写得昂扬乐观,能给朋友以安慰和鼓励,这种对待离别的积极态度值得称道.(2)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赏析:我要将自己的愁心寄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月亮本是无知无情的,但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赋予月亮以人的情感色彩,将月亮人格化了.(3)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赏析:表达词人对亲人的深深思念和美好愿望,又能唤起人类普遍情感体验的千古名句.(4)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赏析:写行人已去而诗人仍伫立远望的情形,表现了诗人依依惜别和无限惆怅的心情.(将诗人因朋友离去而产生的无限惆怅之情抒写到极致)(5)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赏析:情景交融,虽只字未提送别,笔端却饱含悠悠不尽之情思,取得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6)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赏析:这句似乎脱口而出的劝酒辞集中表现了此刻强烈,深挚的惜别之情.(7)----------------------------------------------------------------------------------------------------.赏析:---------------------------------------------------------------------------------------------(五)写景篇(1)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赏析:写山村风光,绿树环抱着村庄,郭外青山逶迤.由近渐远,景色越来越开阔,一派清幽恬静的气氛.(2)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赏析:从莺,燕的动态中把春的活力,大自然从秋冬沉睡中苏醒过来的春意生动地描绘了出来.借助莺燕的活动传达了春天来临的信息,也透露着诗人的喜悦之情.(3)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赏析:诗人运用拟人手法,化静为动,将一水,两山写成富有人情的亲切形象.--------------------------------------------(4)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赏析:描绘涨潮时水面宽阔,帆船顺风而行的景象,把江水浩淼平阔,轻风和顺,波平浪静的景色表现得淋漓尽致.(5)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赏析;写出乡村夏夜的恬静之美, 惊鹊反衬词人的坦然,鸣蝉使人越发感到乡村的幽静.(6)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赏析;写汉阳晴川和鹦鹉洲的景致.历历,萋萋描绘出山川清楚分明,草木极其茂盛的状貌.(7)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赏析: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起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的名句.一个孤字写出了景物的单调,一个直字表现了它的劲拔,刚毅之美.一个圆字,一个直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的深切感受.(8)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赏析:描写山势与流水的写景名句,景中蕴藏着诗人喜悦开朗的心情和青春的蓬勃朝气.(9)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赏析:表现后禅院清幽(清静,幽静.)(10)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赏析:以春花喻冬雪,写出边地特有的奇异风光,表现诗人的开阔胸襟.(11)翰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赏析:以夸张手法气势磅礴地勾出瑰奇壮丽的边塞雪景.(其中豪放情怀和惆怅思绪兼而有之)(12)斜晖脉脉水悠悠.赏析:--------------------------------------------------------------------------------------------------(13)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赏析:写出汉江水势的浩瀚.(14)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赏析:以动衬静,写出眼前波澜壮阔之景,渲染了汉江磅礴水势.(波澜起伏)(15)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赏析:既点明节气,时令,又为全诗的感情抒发渲染了浓烈的凄清惆怅气氛.(16)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赏析:---------------------------------------------------------------------------------------------------------------------------------- (17)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赏析:--------------------------------------------------------------------------------------------------------------------------------- (18)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赏析:---------------------------------------------------------------------------------------------------------------------------------- (19)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赏析:---------------------------------------------------------------------------------------------------------------------------------(六)哲理篇(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赏析:将来一定要登上泰山峰巅,这样才能遍览周围群山的渺小.表现了诗人积极向上的人生情怀和俯视一切的心胸气魄.蕴涵站得高看得远的哲理.(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赏析:路疑无而实有,景似绝而复出,写山西村山环水绕,柳暗花明,一派花团锦簇的景象.常用来比喻人在遇到困境时会生出许多希望.(3)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赏析:---------------------------------------------------------------------------------------------------------------------------------- (4)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赏析:----------------------------------------------------------------------------------------------------------------------------------- (5)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赏析:常用来比喻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人们也用来赞美一个人的学问或艺术的成就自有其深厚渊源.(6)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赏析:不怕有浮云遮住眺望的视线,只因为我站在塔的最高层.蕴涵只有高瞻才能远瞩的哲理,也表现了诗人的豪情与气魄.(7)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赏析:蕴涵人才层出不穷,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理. (8)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情圆缺,此事古难全.赏析:蕴涵人生哲理,表达作者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9)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赏析:运用谐音,比喻手法构成的千古名句,现在人们常用来赞美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崇高品质. (10)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赏析:这是作者对以往历史所作的概括与评判: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无论怎样改朝换代,人民依旧过着痛苦的生活.(11)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赏析:这两句诗用抽刀断水水更流的通俗易见的现象来比喻说明举杯销愁愁更愁,正象抽刀无法断水一样,举杯无法销愁,苦闷无法解脱.(1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赏析:花开花落是自然规律,所以人是无可奈何的,燕子每年都回来寻旧巢,所以说似曾相识.这是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慨叹.(13)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赏析:-------------------------------------------------------------------------------------------------------------------------------- (14)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赏析:-------------------------------------------------------------------------------------------------------------------------------11。

初中生必背的34首古诗词及赏析

初中生必背的34首古诗词及赏析

初中⽣必背的34⾸古诗词及赏析初中⽣必背的34⾸古诗词⼀、关雎《诗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君⼦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优哉游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钟⿎乐之。

⼆、蒹葭《诗经》蒹葭苍苍,⽩露为霜。

所谓伊⼈,在⽔⼀⽅。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中央。

蒹葭萋萋,⽩露未晞。

所谓伊⼈,在⽔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中坻。

蒹葭采采,⽩露未已。

所谓伊⼈,在⽔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中沚。

三、观沧海三国曹操东临碣⽯,以观沧海。

⽔何澹澹,⼭岛竦峙。

树⽊丛⽣,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之⾏,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

幸甚⾄哉,歌以咏志。

四、饮酒东晋陶渊明结庐在⼈境,⽽⽆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远地⾃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

⼭⽓⽇⼣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

五、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

海内存知⼰,天涯若⽐邻。

⽆为在歧路,⼉⼥共沾⼱。

六、次北固⼭下唐王湾客路青⼭外,⾏⾈绿⽔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帆悬。

海⽇⽣残夜,江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七、使⾄塞上唐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胡天。

⼤漠孤烟直,长河落⽇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杨花落尽⼦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与明⽉,随风直到夜郎西。

九、⾏路难唐李⽩⾦樽清酒⽃⼗千,⽟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拔剑四顾⼼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雪满⼭。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梦⽇边。

⾏路难!⾏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望岳唐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曾云,决眦⼊归鸟。

会当凌绝顶,⼀览众⼭⼩。

⼗⼀、春望唐杜甫国破⼭河在,城春草⽊深。

初中语文课内古诗词名句赏析(中考必背)

初中语文课内古诗词名句赏析(中考必背)

初中语文课内古诗词名句赏析(中考必背)1、《无题》李商隐主旨:这是一首伤感离别的爱情诗。

诗人与相爱的人难得见上一面,分别时更是难舍难分,分别后心中充满不尽的相思。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蜡烛成灰泪始干。

”以象征手法描写至死不渝的爱情,最为精彩动人。

2、《夜雨寄北》李商隐赏析: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角度:诗意:什么时候才能重逢,西窗剪烛重话巴山夜雨情景?情感:这两句诗使诗境与回环映照中更增深永情韵,融凄清与温煦默然与神往,寂寥与慰藉为一体。

3、《论诗》赵翼清代学者、诗人《瓯北诗钞》“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唯有创新,才能领时代之风骚。

4、塞下曲六首(其一) 李白唐“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这句诗使用了反衬手法。

听到有人吹起了曲子《折杨柳》,自然引人想起家乡的春色和亲人,但眼前春色全无,亲人遥遥不能相见;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将士积极能战,英勇杀敌。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用典。

斩楼兰:据考证,汉代地处西域的楼兰国经常杀死汉朝使节,傅介子出使西域,楼兰王贪他所献金帛,被他诱至帐中杀死。

这里是借用傅介子慷慨复仇的故事,表现诗人甘愿赴身疆场,为国杀敌的雄心壮志。

5、《相见欢》李煜五代时南唐后主主旨:写幽囚生活的愁苦滋味。

赏析: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角度:诗意:剪又剪不断,理了仍然还乱,是紧紧缠绕人的是离愁。

修辞:用丝缕比喻愁思,形象地展现了心头无可解脱的愁苦之情。

6、《浣溪沙》晏殊北宋词人主旨:抒写对人事的变迁、聚散无定的惆怅和对春意衰残、时光流逝的悼惜。

赏析: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角度:诗意:花儿凋谢了,忍见它伴随着残春消逝;燕子又来了,新朋还是旧友,过眼迷离。

情感:通过对易逝的春光的描写,抒发了对青春易逝的感慨。

写法:将自然现象与人的感受巧妙结合,生发出值得玩味的情趣。

语言:对仗工整,音调和谐,画面生动。

7、《龟虽寿》曹操赏析“老骥伏枥,志——,烈士——壮心——”内容:年老的千里马虽然伏在马槽上,但胸中任然有驰骋千里的豪情,有志干一翻事业的人,虽然到了晚年,但对理想的追求永不会息。

初中经典古诗词赏析

初中经典古诗词赏析

1、孤雁唐(杜甫)孤烟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鸭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1、这首诗描写了失群的孤雁叫唤、追赶雁群的景象,其形可悯,其志可嘉。

试以第二、第四联中任意一联为例,分析其表现手法与艺术效果。

颔联反衬的手法,“一片影”形容形单影只,“万重云”形容道理遥远,构成极大的反差,极言其“孤”;凝聚诗人对孤雁的怜悯之情,突出了孤雁的执着与勇敢。

尾联用对比(反衬)手法,以野鸭的平庸鸣噪突出了孤雁的高远追求。

2、全诗通过孤雁这一形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诗人以孤雁比喻自己,表达了对漂泊生涯的苍凉感慨以及对故乡亲人的思念,表现了诗人不坠青云之志的高远追求。

2、别董大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1、“千里”,有人写作“十里”,你认为用哪个字更好?为什么?用“千”字好。

“千里”境界壮阔,可以着力渲染凄寒悲苦的气氛,又与诗的后两句情调相谐。

2、诗的后两句表达了对友人怎样的情谊?这两句与王维送别诗“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格调有什么不同?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劝慰和赞美之情,鼓励朋友乐观豪迈,积极进取。

这两句诗气势雄壮,胸襟开阔,一扫缠绵悠怨的老调,是雄伟知音。

3、山行留客旭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1、首句的“弄”字历来为人称道,请从修辞和表达效果上品味这个炼字。

这个“弄”字,用拟人的手法,化静为动,将万物沐浴在春光里的静景写活了,给景物注入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同时也给客人留下了一个广阔的想象空间,仿佛是要让客人自己意识到--如此美景,留下了是值得的。

2、诗中哪两个字说明客人要回去的原因?哪一句以退为进,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物喜爱与希望与友人共赏美景的愿望?轻阴入云深处亦沾衣4、早春呈水部十八员外唐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充满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初中课内古诗词赏析

初中课内古诗词赏析

初中课内古诗词赏析初中课内古诗词赏析1《赤壁》(唐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大意:断戟沉没泥沙中,六百年来竟未销熔;自己拿来磨洗,认出是赤壁之战所用。

假使当年东风不给周瑜的火攻计方便;大乔小乔就要被曹操锁闭在铜雀台中。

中心:《赤壁》借周瑜和曹操的故事,表现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

赏析: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这二句是说如果不是东风给了周瑜以方便,取得胜利的就可能是曹操,历史将要重写,曲折地反映出他的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

诗人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是因为他自己生不逢时,有政治军事才能而不得一展。

它似乎还有一层意思: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作为,显示出一种逼人的英气。

写作手法:《赤壁》是杜牧的一首即物兴感的咏史诗。

在这首诗中,诗人借物感兴,借赤壁之战的遗物而发怀古幽情:铁戟未销,人事已非,感慨深沉,这种以小见大、抚今忆昔的手法,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妙处。

诗的后两句尤其巧妙,它引用史实,却不拘泥史实,而是替它安上想像翅膀,创造出飞腾的意象来。

这两句议论,大胆假设,出语惊人,并从侧面落笔,以假使之辞言周瑜赤壁之战的胜利不过侥幸成功,来抒发自己空有才情而难逢良机的感慨。

初中课内古诗词赏析2次北固山下唐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背景:这首诗就是写乡愁的。

作者王湾,洛阳人,先天元年(712)中了进士,以后曾往来于吴、楚间,不得归家,故有此作。

大意:大路绕过青山之外,船在绿水中向前航行。

潮平息,江面宽阔;风顺,白帆高挂。

在夜将尽未尽之时,海上一轮红日升起;江上萌动的春意,在旧年未尽时提前到来。

写回家乡的书信到什么地方去寄?要到归雁经过的洛阳附近。

中心思想:这首诗写的是船停泊在北固山下所见的景象和作者的思乡感情。

重点赏析:开篇表明船到镇江后,作者还要乘驿车到别的地方去,已暗含旅途奔波之意。

经典初中古诗词赏析大全

经典初中古诗词赏析大全

【导语】古诗词以其最浓缩的情感、最醉⼈的意境在⽂学宝库中熠熠⽣辉。

欣赏前⼈留给我们的诗词瑰宝,是⼀种⽂学熏陶。

下⾯是分享的经典初中古诗词赏析⼤全。

欢迎阅读参考!【篇⼀】经典初中古诗词赏析 峨眉⼭⽉歌 李⽩〔唐代〕 峨眉⼭⽉半轮秋,影⼊平羌江⽔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赏析 此诗是作者李⽩于开元⼗三年(725)出蜀途中所作。

这⾸诗意境明朗,语⾔浅近,⾳韵流畅。

全诗意境清朗优美,风致⾃然天成,为李⽩脍炙⼈⼝的名篇之⼀。

“峨眉⼭⽉半轮秋,影⼊平羌江⽔流。

”前两句是说,⾼峻的峨眉⼭前,悬挂着半轮秋⽉。

诗从“峨眉⼭⽉”写起,点出了远游的时令是在秋天。

“秋”字因⼊韵关系倒置句末。

秋⾼⽓爽,⽉⾊特别明亮。

以“秋”字⼜形容⽉⾊之美,信⼿拈来,⾃然⼊妙。

⽉只“半轮”,使⼈联想到青⼭吐⽉的优美意境。

在峨眉⼭的东北有平羌江,即今青⾐江,源出于四川芦⼭县,流⾄乐⼭县⼊岷江。

次句“影”指⽉影,“⼊”和“流”两个动词构成连动句式,是说⽉影映⼊江⽔,⼜随江⽔流去。

⽣活经验告诉我们,定位观⽔中⽉影,任凭江⽔怎样流,⽉影却是不动的。

“⽉亮⾛,我也⾛”,只有观者顺流⽽下,才会看到“影⼊江⽔流”的妙境。

所以此句不仅写出了⽉映清江的美景,同时暗点秋夜⾏船之事。

意境空灵⼊妙。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后两句是说,夜间乘船出发,离开清溪直奔三峡。

想你却难相见,恋恋不舍去向渝州。

次句境中有⼈,第三句中⼈已露⾯:他正连夜从清溪驿出发进⼊岷江,向三峡驶去。

这位“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青年,乍离乡⼟,对故国故⼈不免恋恋不舍。

江⾏见⽉,如见故⼈。

然⽽明⽉毕竟不是故⼈,于是只能“仰头看明⽉,寄情千⾥光”了。

末句“思君不见下渝州”,表达依依惜别的⽆限情思,可谓语短情长。

诗中连⽤了五个地名,构思精巧,不着痕迹,诗⼈依次经过的地点是:峨眉⼭──平羌江──清溪──三峡──渝州,诗境就这样渐次为读者展开了⼀幅千⾥蜀江⾏旅图。

除“峨眉⼭⽉”以外,诗中⼏乎没有更具体的景物描写;除“思君”⼆字,也没有更多的抒情。

古诗词赏析50篇

古诗词赏析50篇

一、初中必背50篇古诗词赏析:1>《关雎》《诗经》(春秋)“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赏析:①雎鸠关关鸣唱,站在小河洲上。

美丽漂亮的好姑娘啊,你就是君子好的配偶。

② 这句诗运用起兴的手法,写雎鸠鸟对鸣嬉戏,引出后面君子对美丽善良的好姑娘的爱慕。

2、《兼葭》《诗经》(春秋)“兼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赏析:①深秋的芦苇啊莽苍苍,清晨的白露啊变成霜。

我心中日夜思念的人啊,她正在隔水的另一方。

②前两句运用景物描写,既点明了时间,又营造了一种萧瑟冷落的气氛,烘托了作者凄凉落寞的心理,做到了情景交融。

同时也抒发了对可望而不可即、求之而不得的伊人的追慕之情。

3、《观沧海》曹操(东汉)“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赏析:①“日月星汉的运行与灿烂,好像都出自于大海之中。

”这几句诗描写的是虚景,诗人发挥奇特的想象,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包容星汉的壮丽景象。

③显示了作者气吞山河、囊括宇宙的博大胸襟和宏伟抱负。

4、《饮酒》陶渊明(东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赏析:① "我在东边的篱笆下随手采摘盛开的菊花,悠然无意间望见了美丽的南山。

”②诗中“见”字,写出诗人看到南山是无意间偶见,心中的那种欣喜之情符合诗人悠然自得的情趣。

③表现了诗人隐居田园、远离世俗后的欣慰之情,含蓄的表达了诗人陶醉于自然、物我两忘的深沉感情。

5、《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唐)“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赏析:①“四海之内只要有知心的朋友,即使远隔天涯,也像近邻一般。

”②这是诗人对自己与朋友的宽慰与劝勉。

他摆脱了以往送别诗伤感、低沉的基调,表现了诗人乐观、开朗、豪放的情怀。

③这两句诗蕴含着哲理,告诉人们,诚挚的友谊可以超越时间,缩短距离。

6、《次北固山下》王湾(唐)“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赏析:① “夜色将尽,晨曦微露,一轮红日从海上冉冉升起,严冬未尽,还在旧年时分,可江南的春天却已悄悄的来临。

初中必背34首古诗词赏析,尖子生都在背!(适合打印)

初中必背34首古诗词赏析,尖子生都在背!(适合打印)

初中必背34首古诗词赏析,尖子生都在背!(适合打印)1《观沧海》曹操(汉末)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描绘了祖国河山的雄伟壮丽,表达了诗人豪迈乐观的进取精神,更表现诗人博大的胸怀和一统中国的雄心壮志。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互文的手法,虚景,诗人借丰富的想象,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星汉的宏伟气魄和博大胸怀。

最能表达诗人博大的胸怀和一统中国的雄心壮志。

2《次北固山下》王湾(唐)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①“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最能表达思乡之情。

②“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生”和“入”将“海日”和“江春”拟人化,夜将近未尽,太阳已经升起;旧年还没过完,江上的春天已经到来。

“日”和“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

蕴含着时序变迁、新旧交替的哲理;也表现时光匆匆身在他乡的游子的思乡之情。

③“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对偶,潮水涨满时,两岸间江面开阔;风平浪静,一片白帆高高悬挂。

是以小景来衬托大景的波平宽阔。

3《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唐)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①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早”和“新”从动物的角度写出了早春的特点。

“争”和“啄”写出了春光的宝贵和鸟儿们忙碌的动态。

莺歌燕舞的场景富有活力和生机。

表现诗人对早春的热爱和喜悦之情。

②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渐”运用想象从植物角度写出了早春的花逐渐繁茂的景象。

“没”写出了草刚刚遮盖马蹄的情景,表达诗人对早春的热爱和喜悦之情。

③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直抒胸臆,最能表达诗人对早春的热爱和喜悦之情。

4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元)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初中必背古诗词千古名句赏析

初中必背古诗词千古名句赏析

初中必背古诗词千古名句赏析诗歌鉴赏,历来被认为是语文学习的难点。

也有很多家长朋友问过一起君,如何让孩子更早地训练古诗词鉴赏的能力。

有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在小学、初中背诵古诗的时候多长个心眼:尝试去鉴赏所背诵的古诗,尤其是那些古诗中的千古名句。

这些千古名句,之所以成为千古名句,是因为这些名句里有值得我们鉴赏的意象、意境,手法与技巧……那么,你可能会问,我要鉴赏哪些古诗词的千古名句,鉴赏到什么程度,有没有什么资料可以参考?有,下面这些就是!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东汉曹操《观沧海》)【赏析】运用浪漫主义手法,写出大海的雄伟博大,寄予了作者欲统一天下的远大政治抱负。

为全诗的点睛之笔和气势所在。

2、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东汉曹操《龟虽寿》)【赏析】全诗主旨,以老骥自喻,抒发了老当益壮的英雄情怀,表达了作者为统一全国而继续奋斗的雄心壮志。

3、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唐王昌龄《出塞》)【赏析】以互文的手法描绘了一幅雄浑悲凉的古代边关图。

隐含对战争不息的谴责,对人民苦难的同情。

4、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唐王昌龄《出塞》)【赏析】赏析用李广善战之典讽唐将之无能,表达了希望有勇将守关保国的愿望。

5、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唐杜甫《春夜喜雨》)【赏析】总起全篇,概括点题。

以拟人抒发对春雨的无比喜爱之情。

6、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唐杜甫《江南逢李龟年》)【赏析】写景寓情,展示时代沧桑、人生巨变,隐寓凄凉之情7、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唐杜甫《春望》)【赏析】寄情于物,生动描绘了安史之乱之后,长安城一片凄风苦雨的衰败景象,表达了作者忧国的沉痛心情。

8、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唐杜甫《春望》)【赏析】写出了因战乱连续不断,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思亲的沉重心情。

9、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赏析】由个人困境推及他人,体现诗人忧国忧民之情和博大的胸襟。

初中语文古诗文赏析24首必读经典七绝名诗附赏析【word版】.doc

初中语文古诗文赏析24首必读经典七绝名诗附赏析【word版】.doc

24首必读经典七绝名诗(附赏析)24首必读经典七绝名诗《出塞》·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的七绝诗尤为出色,甚至可与李白媲美,故被冠之以“七绝圣手”的名号。

尤其是他的边塞诗,流畅通脱,高昂向上,深受后人推崇。

这首《出塞》,慨叹守将无能,意境开阔,感情深沉,有纵横古今的气魄,确实为古代诗歌中的珍品,被誉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

(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枫桥夜泊》·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张继流传下的作品很少,全唐诗收录一卷,然仅《枫桥夜泊》一首,已使其名留千古,而「寒山寺」也拜其所赐,成为远近驰名的游览胜地。

这首七绝,是大历诗歌中最着名之作。

唐代诗人张继的这首千古绝唱,不仅家喻户晓,而且名扬海外,在中华诗坛上有着非同寻常的地位。

(名扬海内外)《早发白帝城》·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这首有名的七绝,不无夸张和奇想,写得流丽飘逸,惊世骇俗,美轮美奂,自然天成,读来是那样悠扬、轻快,令人百诵不厌。

全诗给人一种锋棱挺拔、空灵飞动之感。

然而只赏其气势之豪爽,笔姿之骏利,尚不能得其圜中。

诗中快船快意,使人神远,后人赞此篇谓:“惊风雨而泣鬼神矣”。

在盛唐诗人中,王维、孟浩然长于五绝,王昌龄等七绝写得好,兼长五绝与七绝而并至极境的,只有李白一人。

(美轮美奂)《示儿》·陆游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是南宋伟大的的爱国诗人。

《示儿》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

如今,距陆游写出他的《示儿》虽已过去七、八百年,但诗中所表现的爱国热诚,仍然催人泪下,发人深省。

“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这首诗里“但悲不见九州同”的哀音,对祖国统一,认同回归,仍然是一个有力的呼唤!(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凉州词》·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初中语文课内古诗词名句赏析

初中语文课内古诗词名句赏析

初中语文课内古诗词名句赏析1.次北固山下(唐诗人王湾)主旨:写山青水绿的江南春景,表达了作者对故乡洛阳的思念之情。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春潮涨平之后,江面十分开阔;一片白帆顺风而来,以小景传大景之神,画面非常精彩。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海日用“生”,江春用“入”,将景物拟人化而富有生机;“日升残夜”、“春入旧年”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着时光的流逝,蕴含自然理趣。

2.赤壁(唐文学家诗人杜牧)主旨:借史咏怀,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抑郁不平之情和历史兴亡之感。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这两句,思路非常奇特,以两个美女象征国家的命运,真可谓以小见大,别出心裁。

3.浣溪沙(苏轼宋文学家书法家《东坡七集》)主旨:这首词体现出作者热爱生活、旷达乐观的性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反用其意,劝阻人们不要徒发自伤衰老之叹。

4.十五夜望月(王建唐诗人)主旨:诗人渲染了中秋望月的特定气氛,将别离思聚的情意,委婉动人。

“不知秋思落谁家?”一个“落”字,新颖妥帖,不同凡响,它给人以动的形象的感觉,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似的。

5.水调歌头(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坛领袖)主旨:反映了作者仕途失意,幻想超然物外,但积极的处事态度战胜了消极的“遁世”念头,表现了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情致。

词的上片写月下饮酒,由幻想超脱尘世,转化为喜爱人间生活。

下片写月下怀人,由感伤离别转化为对离人的祝福。

6.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唐文学家哲学家有《昌黎先生集》)“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运用对比手法,进一步突出了初春的美好,表达了诗人对早春的热7.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辛弃疾南宋爱国词人)“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两句,通过嗅觉和听觉来捕捉夏夜景物特征,给人印象鲜明而深刻,流露出词人热爱农村的思想感情。

8.秋词(刘禹锡唐《刘梦得文集》)主旨:作者一反悲秋的感慨,抒写了奋发进取的豪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古诗词名句赏析1.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孟浩然《过故人庄》【赏析】描绘了一幅优美宁静的农村田园风光:绿色的树木在村边环绕.青翠的远山在城外斜斜地伸展。

“绿树村边合”,是近景;“青山郭外斜”,是远景。

由近渐远,景色越来越开阔,一派清幽恬静的气氛.抒发了一种愉快的心情。

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潜《饮酒》【赏析】这两句诗妙在自己无心见山.远山自入双目,心与物游,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

3.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赏析】蒸腾的水汽把江南江北的云梦泽都笼罩了.波涛的声势使岳阳城都受到震动。

这两句诗写出了洞庭湖的壮阔景象和湖波的声势。

4.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赏析】只希望两人平平安安,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这两句诗可用来向离别亲友表达诚挚的慰问及祝愿。

5.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赏析】大漠无边,长天空阔,两相对应,壮阔而单调。

在这广阔的背景上,一缕轻烟直上青天.滚滚的黄河呼啸着奔腾而去.在河的尽头,是一轮又红又大的圆圆的落日.好~幅苍凉壮观的大漠黄昏图!“孤”字显出人烟的稀少、境界的开阔:“直”字表现初到边塞的诗人对塞上景色的惊异。

“长河”的形象横亘在画面之中,把画面分割为两段,又增加了构图的活泼感。

而“落日圆”则把分割的画面涂上统一的色调.显出浑然一体的气势。

6.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李白《渡荆门送别》【赏析】这两句诗紧承起句,写出渡过荆门进入楚地的壮阔景色。

两句中的二字炼得好。

“随”字将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直接地表现出来,写得活了,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

7.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赏析】涛人睹物伤情,仿佛开放的鲜花也禁不住悲伤溅泪,鸟儿也因人世间的离别而惊心.8.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王湾《次北固山下》【赏析】‘‘阔”是表现“潮平”的结果,写得恢弘阔大;下一句是“以小景传大景之神”.把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等大景象表现出来了。

9.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杜甫《望岳》【赏析】这是说大自然集中灵秀之气在此山,自然有无限神妙。

这两句讲山色的变幻。

写出了泰山的宏伟。

10.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赏析】“曲”、“幽”、“深”三字准确、形象地写出了景物的特点,表现了禅院花木扶疏、幽深清静的环境。

这两句诗不仅再现了诗人踏过曲径、穿过深幽的花草树木走到禅院的情景.而且道出了某种审美体验,艺术地表现了华夏文化对曲折美、摇曳美的追求。

1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赏析】从诗中可以看到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这两句诗至今还被人们广泛引用。

以勉励自己——人生如登山,只有不畏艰难险阻,奋力登上“绝顶”。

才能享受“一览众山小”的胜利的喜悦。

12.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陶渊明《归园田居》【赏析】这两句诗描写出一种月下回归的美妙意境。

为了不使豆田荒芜,诗人一大早就下地了.到了晚上才披着月光回来。

种豆早出晚归是多么艰辛、多么苦累.然而诗人并不抱怨。

13.无言独上西楼。

月如钩。

——李煜《相见欢》【赏析】“无言”而又“独上”,使人看到一个孑然一身、“斯人独憔悴”的孤影。

连月也不是圆月.而是残缺之月,这是仰望之景、天空之景,是使人愁上添愁的景.意境凄清。

14.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李煜《相见欢》【赏析】以丝喻离愁,以千丝万缕之无法剪断、无法理出头绪,形容愁思之纷繁和难解。

15.莫道不消魂,帘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赏析】“莫道不消魂”,意思是此时此地怎么能不令人伤感呢?运用发问法,醒人耳目。

“帘卷西风”。

既写人又写景.创造了一个凄清寂寥的深秋境界。

“人比黄花瘦”,既摹形又传神,具有深入人心的力量。

16.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赏析】这两句诗写雪后美景。

以梨花喻冬雪.联想奇特美妙.比喻新颖动人.一片银白的世界.变成一片春意盎然、欣欣向荣的明丽春光.给人的感受不是雪后奇寒而是欣喜和暖意。

17.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赏析】‘乡愁”之情与“日暮”、“烟波”之景相交融,使人的心境复归于渺然的忧思而益发深沉.不能自已。

这两句诗点题,写出乡关何处、归思难禁的愁绪。

18.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李白《宣州谢胱楼饯别校书叔云》【赏析】这两句诗把愁苦的心情表达得非常生动。

用刀切断水流,结果水反而流得更急.暗示愁绪难消:用饮酒取醉的办法去解除忧愁也是绝对不可能的.因为酒醉后反而更引发内心的愁苦、愤懑,,19.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赏析】诗人相信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终有一天会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

格调豪迈奔放.让人们感受到诗人倔强、自信、执著地追求理想的强大精神力量。

20.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赏析】面对朋友被贬往荒凉僻远的地方.自己远隔千里.无法相送.诗人只好委托明月把一颗愁心带到朋友的身边.分担他的痛苦。

诗人为什么偏要托明月?因思念之情往往是夜间最为强烈.由月的阴晴圆缺.最易想到人的悲欢离合。

2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赏析】沉舟侧畔,有干帆竞发:病树前头.是万木皆春。

诗句有催人奋进的感人力量。

这两句诗本意是劝慰白居易不要为自己的寂寞、蹉跎而忧伤,对世事的变迁和仕宦的升沉.表现出豁达的襟怀.后来引申出“新事物终究要取代旧事物”这一客观规律和真理。

22.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赏析】设想日后重逢的时候,向“君”追话今夜“我’’思“君”而不得归的情景。

以未来的乐反衬今夜的苦,而今夜的苦又增添了未来重聚时的乐。

含蓄隽永.余味无穷。

2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无题》【赏析】诗人以“春蚕”、“蜡炬”为喻,并运用谐音的方法,创作出了这脍炙人口的名句。

此二句一说内心状态,一说外部表情,深厚感情表现得格外真切。

24.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赏析】这两句诗用景物描写,把诗人的感情表现得细腻生动.是非常工巧的对偶句,却又那样自然,仿佛是信手拈来,一点看不出雕琢的痕迹.25.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范仲淹《渔家傲》【赏析】千嶂、孤城、长烟、落日,展现了一幅充满肃杀之气的战地风光画面.境界开阔。

“孤城闭”三字反映了宋朝守军军事力量的薄弱。

26.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辛弃疾《西江月》【赏析】稻花香里说丰年的不是人,而是一片蛙声,青蛙叫的似乎就是“丰年.丰年”,词人自己陶醉在丰收在望的欢乐之中,于是觉得青蛙似乎也在为丰年而欢唱了。

词句表现了词人对农村生活的热爱之情。

27.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赏析】这两句诗运用拟人手法把静态的无情感的景物写活了。

在诗人眼里.山水对这位志趣高洁的主人情有独钟。

弯弯的河流环绕葱绿的农田,像母亲用双手护着孩子一样。

两座青山居然直接推门而入,向主人奉献上自己的一片青翠.28.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登飞来峰》【赏析】这两句诗意思是说:站得高就不怕浮云遮眼,就能看得远。

它寓论于景,用“不畏”、“自缘”两词化实为虚,借景抒情,兼发议论。

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高瞻远瞩的博大胸怀和不怕困难的豪迈气概与坚强意志。

29.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赏析】这两句诗意境优美而含蓄,蕴涵着生活的哲理。

现在人们常常用这两句诗来比喻人在遇到困境时,豁然开朗,突然想到了解决困难的办法.30.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观书有感》【赏析】一个人,哪怕已经学到了不少知识,如果就此不再读书学习.原来的知识就会慢慢枯竭、老化,思想也就僵化了。

诗句通过明净的池塘和流动的活水之间的关系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人只有不断地学习、接受新知识,思想观念才能不断更新,头脑才能保持清醒,才能取得新成绩。

31.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赏析】这两句诗以落花为喻,将自己的政治理想和个人抱负融为一体.在形象的比喻中,自然而然地融人议论,表达了诗人的爱国热忱。

初中古诗词名句赏析第一册1《归园田居》:“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悠然”写出了作者那种恬淡、闲适、对生活无所求的心情。

“见”表现出诗人看到山不是有意而为之,而是在采菊之间无意中山的形象映入眼帘。

好象自己的心早已和山融为一体了。

能达到这种境界,正是心灵自由而平静的美好结局。

2“但使愿无违”的“愿”如何理解?从字面上看是“我的意愿”有个好收成,其实更蕴含了不要在那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自我的意思。

3、《过故人庄》:“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是描写山村风光的名句。

绿树环绕,青山横斜,犹如一幅清淡的水墨画。

同时也采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绿树”对“青山”,“村边”对“郭外”,词性相同,互相对应,十分工整。

4、《钱塘湖春行》:“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野草才能没马蹄。

”这四句是白居易此诗的核心部分,也就是最为抢眼的句子,同时也是白诗描写春光特别是描写西湖春光的点睛之笔。

几处,是好几处,甚至也可以是多处的意思。

用“早”来形容黄莺,体现了白居易对这些充满生机的小生命的由衷的喜爱:树上的黄莺一大早就忙着抢占最先见到阳光的“暖树”,生怕一会儿就会赶不上了。

一个“争”字,让人感到春光的难得与宝贵。

而不知是谁家屋檐下的燕子,此时也正忙个不停地衔泥做窝,用一个“啄”字,来描写燕子那忙碌而兴奋的神情,似乎把小燕子也写活了。

这两句着意描绘出莺莺燕燕的动态,从而使得全诗洋溢着春的活力与生机。

黄莺是公认的春天歌唱家,听着她们那婉转的歌喉,使人感到春天的妩媚;燕子是候鸟,她们随着春天一起回到了家乡,忙着重建家园,迎接崭新的生活,看着她们飞进飞出地搭窝,使人们倍加感到生命的美好。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用乱花浅草来写西湖早春的美景。

“渐欲”,渐渐就要;“才能”,刚刚能够,都表现出事物在发展变化之中。

5、《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山西村山环水绕,柳暗花明,一派花团锦簇的景象,用来说明困境中仍然蕴含着希望,也暗含着克服重重困难最后终于实现理想愿望的深刻哲理。

6、《观沧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这是全诗的高潮,作者运用丰富奇特的想象,大胆的夸张,将眼前海上的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融合在一起,创造了一种宏大的意境。

7、《次北固山下》:“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