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时 练习课(教案)
黄梅县四小二年级数学下册 5 混合运算第4课时 练习课教案 新人教版
第4课时练习课【教学内容】教材第50~52页练习十一。
【教学目标】1.培养热爱生活、关注社会、欣赏他人、尊重他人的情感。
2.感受运用混合运算知识解决生活中数学问题的过程,掌握运用混合运算解决问题的方法。
3.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具体情境理解混合运算知识,理解小括号的作用。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1.学会使用小括号列综合算式,并了解小括号的作用,会计算有小括号的两步计算题。
2.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正确使用小括号。
【情景导入】这节课我们来对混合运算进行复习。
【练习讲授】1.复习混合运算实练。
(1)口算。
9÷3= 20-16= 63÷9=21-14= 54÷6=8×3=18+8= 40-8= 9+27=42+7= 56÷8=4×9=35-20= 24+6= 32÷8=(2)下面的计算对吗?把错误的改正过来。
①12+12÷6=24÷6=4②42-(22+9)=20+9=29③7×4-16=28-16=44(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①42除以6的商是(),再加上19得()。
②7乘以8的积是(),再减去30得()。
③50减去20的差是(),再除以6得()。
④6加上22的和是(),再除以4得()。
答案:(1)3 4 7 7 924 26 32 36 497 36 15 30 4(2)①12+12÷6=12+2=14②42-(22+9)=42-31=11③7×4-16=28-16=12(3)①7 26 ②56 26③30 5 ④28 72.复习解决问题。
讨论:用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应该注意什么?小结:用混合运算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首先要找出解决问题所需要的信息数据,把缺少的信息数据作为先要解决的问题,并解决这个问题,最后解决题目所提出的问题。
【课堂作业】1.教材第50页练习十一第4题。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第4课时 练习课 人教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第4课时练习课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课时为二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的练习课,旨在巩固学生对本单元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两位数的加减法、混合运算、简单的几何图形识别和计量单位的应用。
教学目标:1. 巩固学生对两位数加减法的运算技巧,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2. 培养学生解决混合运算问题的能力,能够正确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3. 加深学生对简单几何图形的认识,能够识别和描述常见的平面图形。
4. 培养学生运用计量单位进行测量的能力,能够解决实际生活中的计量问题。
教学难点:1. 学生在混合运算中容易混淆运算顺序,需要重点讲解和练习。
2. 对几何图形的认识和描述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对部分学生来说可能存在困难。
3. 计量单位的应用需要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境相结合,对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要求较高。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两位数加减法的计算题卡、混合运算题目、几何图形模型和计量单位的实物教具。
2. 学生准备练习本、铅笔、橡皮和直尺。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复习导入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所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与示范:教师针对本课时的教学内容进行讲解和示范,重点强调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简便计算方法,以及几何图形的识别和计量单位的应用。
3. 练习与指导:学生进行两位数加减法的计算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同时,教师提供一些混合运算题目,让学生尝试解决,并给予适当的提示和指导。
4.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几何图形的识别和描述练习,教师观察并指导学生的合作过程,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和讨论。
5. 总结与展示:教师邀请学生展示自己的练习成果,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总结,强调本课时的重点内容和学习目标。
板书设计:1. 板书二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练习课2. 板书内容:两位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简单几何图形识别和计量单位应用3. 板书布局:将教学内容分为四个板块,每个板块配以相应的例题和图示,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第4课时《练习课》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第4课时《练习课》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第4课时《练课》教学内容:教材第8~10页练一第4、6、8、10~14题。
教学目标:让学生进一步熟练亿以内数的读写。
重点: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难点:根据不同的要求写数。
教学过程:一、复回顾教师先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大数的情况,然后回顾亿以内数的读写法,并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讨论和回答问题。
二、指导练1.教材第8~9页练一第4、8题。
1)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一第4、8题,再在小组中相互交流、检查。
2)让学生汇报,分享自己的想法和了解到的信息。
2.教材第10页练一第13题。
1)展示练一第13题。
2)让学生判断哪些说法与事实不相符合。
3.动脑筋。
(教材第10页练一第14题。
)1)展示练一第14题,让学生仔细读题,理解题目的要求。
2)让学生在小组中讨论,寻找写数的规律。
3)让小组比较,看哪个小组写出的数多。
4.信息交流。
(教材第10页练一第10题)让学生将课前收集到的数据在班上交流,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
三、实践应用1.读出或写出下列各数。
让学生指名读一读,写一写,然后集体订正。
2.教材第9页练一第6题。
让学生小组合作,通过拨计数器、写算式等不同的方式来表示数。
3.教材第10页练一第11、12题。
让同桌合作,一个读数一个写数,然后交换,互相订正答案。
四、课堂小结教师让学生分享这节课的收获和体会。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熟练亿以内数的读写,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语言表达的清晰度和教材的讲解重点,以便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本节课的主题是亿以内数的读写练,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亿以内数的读写方法,并能根据不同的要求进行数的组合。
在本节课中,我们将通过多种练方式来加深学生对亿以内数的理解和记忆。
这将有助于他们在日常生活和研究中更加熟练地应用这些数字。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第4课时练习课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第4课时练习课人教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很荣幸地为大家呈现这份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第4课时练习课。
本节课我们将对教材进行深入的探讨,通过一系列实践活动,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六单元的第4课时练习课。
在这一课时中,我们将对分数乘除法进行巩固练习,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熟练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运算方法。
二、教学目标1. 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运算方法,能熟练进行分数乘除法的计算。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数学学科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分数乘除法的运算规律及应用。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学具:练习册、笔记本、文具用品。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以一个实际问题为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分数乘除法进行计算。
2. 例题讲解:讲解一个典型的分数乘除法问题,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找出解题关键。
3. 随堂练习:为学生提供一些分数乘除法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独立完成,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4.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解决一些具有挑战性的分数乘除法问题。
六、板书设计1. 分数乘法运算规律:分母相乘,分子相乘。
2. 分数除法运算规律:乘以倒数。
七、作业设计1. 题目:完成练习册上的第110题。
2. 答案:待学生独立完成作业后,教师进行批改和讲解。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分数乘除法的掌握程度如何?哪些学生需要重点关注和辅导?2. 拓展延伸:如何将分数乘除法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请举例说明。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希望学生能够牢固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运算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我也将不断反思和调整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对数学学科的热爱。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4课时 练习课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4课时练习课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课时为六年级上册数学的练习课,主要针对之前学习的数学概念和运算方法进行巩固和深化。
教学内容包括:整数和分数的四则运算及其应用混合运算中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的掌握解决实际问题中数学知识的应用教学目标1. 巩固和加深对整数和分数四则运算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 能够正确处理混合运算中的运算顺序,熟练运用运算法则。
3. 能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本课时的教学难点主要包括:1. 学生对四则运算中先乘除后加减规则的掌握和灵活运用。
2. 分数四则运算中的通分和约分的正确操作。
3. 在实际问题中,如何正确构建数学模型并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解答。
教具学具准备教师准备:教学PPT、练习题、黑板、粉笔等。
学生准备:练习本、铅笔、橡皮等。
教学过程1. 复习导入:教师通过PPT回顾上一课时所学内容,提问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2. 例题解析:教师选取典型例题,进行步骤讲解,强调运算规则和注意事项。
3. 学生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练习中的难题,共同寻找解题方法。
板书设计四则运算的规则和优先级分数四则运算的通分和约分方法实际问题解决中数学模型的构建作业设计作业设计旨在巩固课堂所学,包括:基础练习题,强化四则运算能力综合练习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思考题,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课后反思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教学难点的处理效果学生的学习反馈和接受程度教学方法和过程的改进空间本教案根据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编写,旨在通过练习课的形式,帮助学生巩固数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数学学习中获得进步和成功。
重点细节:教学难点教学难点是教学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它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在本课时中,教学难点主要集中在学生对四则运算规则的理解和运用,尤其是混合运算中的顺序处理,以及分数四则运算中的通分和约分。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4课时 练习课 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4课时练习课人教新课标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练习,巩固和掌握本单元所学知识,提高计算能力。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数学学习的自信心。
教学内容:1.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2. 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3. 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1.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2. 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教学难点:1. 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2. 解决实际问题时,如何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 老师出示一些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和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
2. 请几位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答案,并讲解自己的计算方法。
二、课堂练习1. 老师出示一些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和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
2. 学生完成后,老师请几位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答案,并讲解自己的计算方法。
三、合作交流1. 老师出示一些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让学生分组讨论,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2. 每组派一位代表上台展示本组的答案,并讲解解题思路。
四、课堂小结1. 老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和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2. 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练习和合作交流中的收获和感悟。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家长签字确认。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练习课的形式,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练习本单元所学知识,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
同时,通过合作交流的方式,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了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注重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老师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数学学习的自信心。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中的合作交流环节详细补充和说明:合作交流环节是本节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合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兴山县二小一年级数学下册 2 20以内的退位减法第4课时 练习课教案 新人教版
第4课时练习课【教学内容】教材第15~16页练习三。
【教学目标】1.复习并掌握十几减8、7、6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及算理。
2.培养学生快速计算的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熟练进行口算十几减8、7、6。
【复习导入】1.口算8+5= 7+8= 7+6=15-7= 6+8= 5+7=5+6= 13-7= 18-7=14-8= 17-6= 16-8=2.师:这些算式都是我们学过的对不对?那它们都是什么内容呢?生:十几减8、7、6。
师:对,那我们今天就来复习十几减8、7、6的退位减法。
【练习讲授】1.完成课本练习三的第4题。
师:今天,我们来玩一个抢答游戏,全班分成若干组,然后每2组PK,每次派一个代表上来,我说一个算式看看谁先回答,回答对的得一分,回答错的扣一分,怎么样?生:好!在比赛中培养学生快速口算能力和团结合作精神,式子可以重复来使用,老师注意带动学生气氛,营造良好的课堂环境。
2.完成课本练习三的第10题。
师:大家注意观察图片,从图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生:左边的鸭子加上右边的鸭子为15只,白鸭子加上黑鸭子为15只。
师:那我们可以列出怎么样的式子?生:15-7=8只15-6=9只注意:带动学生逻辑性思考,让学生明白题目中简单的逻辑关系并列出式子,使学生能根据已知条件解决简单数学问题。
【课堂作业】完成课本第15~16页练习三第5、6、7、8、9题。
答案:5.<> = ><<6.图略。
7.5,8,98.12-6=6 9.12 2 18 7 14 13【课堂小结】师:我们今天学习了什么?生:十几减8、7、6的退位减法。
【课后作业】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对应练习。
第5课时练习课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对学生的知引要循序渐进。
本节课中老师不仅促进了学生心算能力,而且还引导了学生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培养了学生思维逻辑性。
《分一分》教学反思今天上的《分一分》,从内容上看,没有太大的难处,学生都知道是怎样分的,但最难得就是让他们说出是按什么分的。
人教版六年级上数学第三单元第4课时《练习课(第1-3课时)》优质课堂教学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上数学第三单元第4课时《练习课(第1-3课时)》优质课堂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六年级上数学第三单元第4课时《练习课(第1-3课时)》主要是对第三单元中的知识进行巩固和练习。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分数的加减法、乘除法以及应用题。
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练习,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四则运算及其应用。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概念和四则运算,但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一定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巩固分数的加减法和乘除法运算,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练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分数的加减法和乘除法运算。
2.难点: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中,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实际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分数的四则运算。
2.案例教学法:分析典型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3.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包括分数的加减法和乘除法运算的示例及练习题。
2.练习题:准备一份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3.教学素材:收集一些实际问题,用于课堂上的案例分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分数的四则运算来解决问题。
2.呈现(10分钟)讲解分数的加减法和乘除法运算的规则,并通过示例进行演示。
然后,让学生尝试解决一些类似的题目。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份练习题,检验他们对分数四则运算的掌握程度。
教师在过程中给予个别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4.巩固(10分钟)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互相讨论并解决练习题。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4课时 练习课. 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4课时练习课.人教版今天我要为大家分享的是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4课时,人教版。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第107页的内容,其中包括了分数的应用题和比例的应用题。
我们会通过实际问题来理解和掌握分数和比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同学们能够理解和掌握分数和比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能够独立解决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和掌握分数和比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难点是如何正确列出方程并解方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已经准备好了相关的PPT和练习题,同学们需要准备好笔记本和笔,以便记录和做题。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通过一个实际问题来引入本节课的内容,例如:“甲、乙两地相距120公里,小明从甲地出发,以60公里/小时的速度向乙地行驶,小红从乙地出发,以80公里/小时的速度向甲地行驶。
问小明和小红多久后会在路上相遇?”2. 例题讲解:我会通过一个具体的例题来讲解如何使用分数和比例来解决这个问题。
例如:“一个苹果的重量是20克,一个橙子的重量是30克。
如果有一个装有苹果和橙子的袋子,一共装有120克的水果,那么袋子里苹果和橙子的比例是多少?”3. 随堂练习:我会给出一些类似的练习题,让同学们独立解决,然后我会进行讲解和解答。
4. 分数和比例的应用:我会通过一些实际问题来让同学们理解和掌握分数和比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例如:“一家工厂生产了1000个产品,其中有300个是A型产品,200个是B型产品,500个是C型产品。
请问A型产品、B型产品和C型产品在总数中的比例分别是多少?”六、板书设计我会通过PPT来进行板书设计,将重要的公式和概念展示给同学们。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一个班级有30名学生,其中有18名女生,男生有多少名?2. 一桶水有50升,已经用掉了20升,还剩下多少升?答案:1. 男生有12名。
2. 还剩下30升。
宿州市二小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第4课时练习课(234的乘法口诀)教案新人教版
第4课时练习课(2、3、4的乘法口诀)教材第56~57页的内容。
使学生熟悉2、3、4乘法口诀,巩固2、3、4的乘法口诀,会计算4以内的两个数相乘。
重点:使学生熟记2、3、4的乘法口诀,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乘法计算。
难点:进一步明确乘法口诀的含义和来源,沟通与加法的联系。
课件、小黑板。
1.开火车对口令:2、3、4的乘法口诀。
2.填一填。
5×3=◆×5=10 □×5=25 ■×2=104×◆=20 1×5=□△×5=15 5×○=303.算一算。
(1)两个乘数都是5,它们的积是多少?(2)摆一个◇需要4小棒,摆3个这样的◇要多少根小棒?4.列式计算。
(1)2乘3得几?(2)3个4是多少?(3)5个3的积是多少?(4)两个乘数都是4,积是多少?(5)一个乘数是4,另一个乘数是3,积是多少?1.教材第56~57页“练习十一”第1题。
(1)出示题目,仔细观察图,并说明图意。
(2)独立完成。
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理由。
2.教材第56~57页“练习十一”第2、3、7题。
独立完成,全班交流。
3.教材第56页“练习十一”第4题。
(1)观察图,说说你的发现。
(2)列式计算,说说运用了哪句口诀。
4.教材第57页“练习十一”第5题,小动物过河。
(1)仔细观察图,明确:每只动物只有踩在与它自己身上算成得数相同的石头才能过河。
(2)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5.教材第57页“练习十一”第6题,数字开花。
(1)明确题目是要求用小圆里的数乘大圆里的数,把得数填在相应的花瓣上。
(2)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6.教材第57页“练习十一”第8题。
(1)观察图,说说你的发现。
(2)列式计算,说说运用了哪句口诀,全班交流。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2、3、4的乘法口诀是后面口诀的基础,本节课设计了较多的活动,因为是练习课,学生容易感觉枯燥。
练习主要是让学生理解口诀的含义,找到口诀中的规律,这个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运用口诀。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8单元第4课时 练习课(分数的简单计算)》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
第4 课时练习课(分数的简单计算) 教材第98~99 页的内容。
1.使学生学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2.在理解分数意义的基础上,使学生学会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
重点:熟练掌握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的计算方法,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难点:理解将“1”看成分子、分母相同的分数。
课件。
1.把一个三角形平均分成3 份,每份是这个三角形的几分之几?2 份是这个三角形的几分之几?3 份呢?(1)画出图形,并用阴影部分表示。
(2)说出分数每一部分的名称。
2.教材第98 页“练习二十一”第2 题。
分小组比赛,看谁算得又快又对。
3.教材第98 页“练习二十一”第3 题。
(1)先读题,找出有用的信息。
(2)学生独立完成。
4.教材第98 页“练习二十一”第4 题。
(1)先读题,引导学生从题中获取信息。
(2)引导学生找出题中隐藏的信息“一块菜地的面积是单位1”。
(3)学生独自列式计算。
1.教材第98 页“练习二十一”第5 题。
(1)根据题目引导学生把图形补充完整。
(2)全班交流、探讨。
2.教材第99 页“练习二十一”第6 题。
学生独立完成,互相交流。
3.教材第99 页“练习二十一”第8 题。
(1)学生独立思考。
(2)全班交流,汇报答案。
(3)总结各种填法。
4.教材第99 页“练习二十一”第9 题。
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然后独立解答,集体纠正。
这节课我们从几分之一开始,复习了分数的相关知识。
课上同学们都能积极思考,大胆发言,表现得相当出色,希望大家继续努力,使自己的思维更敏捷。
在巩固练习阶段,采用闯关的练习形式一下子把注意力已经有点分散的学生又吸引到了某一焦点上,使得松弛的弦再一次绷紧了。
在练习中加强了学生对分数的认识,同时也采用梯度式的层面让有能力的学生尽情发挥自己的才能。
使学生初步学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母不超过 10)分数的加减法。
使学生初步体会到只有分母相同的分数才能直接相加减,加深对分数的认识。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练习课(第4课时)(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练习课(第4课时)(人教版)今天,我们将继续进行二年级上册数学的练习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第六单元《认识数词》和第七单元《认识形状》的复习和练习。
一、教学内容我们会复习第六单元《认识数词》中的重要概念,如“10以内的数”,“比较大小”,“加减法”。
然后,我们将转入第七单元《认识形状》的复习,主要内容有“圆形”,“正方形”,“长方形”和“三角形”。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练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熟练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能够正确比较大小,同时,也希望他们能够认识和区分各种形状。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形状的识别,难点则是如何正确地进行加减法的计算和如何准确地识别形状。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已经准备好了练习题和答案,以及一些形状的模型,如圆形,正方形,长方形和三角形,以便学生们能够更直观地学习和理解。
五、教学过程我会用一些实际的情景引入,比如:“小明有3个苹果,小红给了小明2个苹果,请问小明现在有几个苹果?”然后,我会引导学生一起回答,并解释答案的计算过程。
然后,我会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们独立完成,并在他们完成后,我会进行讲解和解析。
六、板书设计在黑板上,我会写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重要的公式,如“10以内的加减法”和“形状的名称和特征”。
七、作业设计课后,我会布置一些练习题,包括“10以内的加减法”和“形状的识别”,让学生们能够在家里复习和巩固所学的内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同时,我也会鼓励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和思考,将所学的内容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以此来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这份教案中,有几个重点和难点是我需要特别关注的。
10以内的加减法是本节课的重点之一。
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加减法是他们数学学习的基础,也是他们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计算方法。
因此,我需要确保学生们能够熟练地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并且能够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和应用。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第4课时 练习课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第4课时练习课一、教学目标1. 巩固学生对第六单元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3.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二、教学内容1. 练习课的主要内容包括第六单元的重点知识和易错点。
2.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使全体学生都能得到提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新课。
2. 自主学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 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 课堂讲解针对学生的共性问题,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难点知识。
5. 巩固练习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堂小结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7. 作业布置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提问、课后作业和单元测试等方式,了解学生对第六单元知识的掌握情况。
2. 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五、教学策略1. 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 注重分层教学,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使全体学生都能得到提高。
3. 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教学资源1. 教材: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材2. 练习题:根据教学内容,自行设计练习题。
3. 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七、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2. 教师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服务。
八、教学进度安排1. 课时:1课时2. 教学进度:根据学校教学计划,按时完成教学任务。
九、教学效果预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预期学生能够:1. 巩固第六单元的知识,提高数学成绩。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5单元第4课时 练习课(圆的周长)》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
第4 课时练习课(圆的周长)教材第65~66 页的内容。
1.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根据圆的周长求圆的直径、半径。
2.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
3.初步掌握变换和转化的方法。
重点:求圆的直径和半径。
难点:灵活运用公式求圆的直径和半径。
课件。
求出下面各圆的周长。
C=πd3.14×2=6.28(cm)C=2πr2×3.14×4 =8×3.14=25.12(cm)1.教材第65 页“练习十四”第3 题。
已知:C=3.77m。
求:d。
解:设直径是x m。
3.14x=3.77x= 3.77÷3.14x≈ 1.23.77÷3.14 ≈1.2(m)2.解决问题。
用一根1.2 m 长的铁条弯成一个圆形铁环,它的半径是多少?(得数保留两位小数)已知:C=1.2 m,R=C÷(2π)。
求:r。
解:设半径为x m。
3.14×2x=1.26.28x= 1.2x=0.191x≈0.191.2÷2÷3.14 =0.191≈0.19(m)1.饭店的大厅挂着一只大钟,这座钟的分针的尖端转动一周所走的路程是125.6 cm,它的分针长多少厘米?2.求下面半圆的周长,选择正确的算式。
(1)3.14×8(2)3.14×8×2(3)3.14×8÷2+83.教材第66 页“练习十四”第10 题。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还有什么疑问?周长公式的运用和根据周长公式逆推出求直径、半径的公式及其运用是这节课教学的重点。
因此,本节练习课,应立足于实际,借助实际问题及事物帮助学生练习周长公式的运用,同时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学有所用。
另外,教师可以通过适当的启发,促进学生的思维从合情推理水平向逻辑推理水平过渡。
本节课的讲授,教师会觉得学生对习题的理解分析能力都有所提高,但最基础的计算却成了问题,存在着计算慢和准确率不高的问题,以后应加强学生在计算方面的练习。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5单元第4课时 练习课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5单元第4课时练习课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小数乘除法的运算方法,提高运算准确性。
(2)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小数乘除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小数乘除法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严谨的学习态度。
(2)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小数乘除法的运算方法和应用。
2. 教学难点:小数乘除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复习小数乘除法的运算方法,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练习(15分钟)教师出示练习题,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练习题包括小数乘除法的运算题和实际问题应用题。
学生在完成练习的过程中,教师进行巡视,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个别指导。
3. 讲评(10分钟)教师针对练习题中的共性问题进行讲解,分析错误原因,给出正确答案。
同时,教师强调小数乘除法运算的注意事项,提高学生的运算准确性。
4. 应用(10分钟)教师出示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小数乘除法进行解决。
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5. 总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小数乘除法运算方法和注意事项。
同时,教师鼓励学生在课后加强练习,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四、作业布置1. 完成练习册上的小数乘除法练习题。
2. 结合生活实际,运用小数乘除法解决一个问题,并写下来。
五、板书设计1. 小数乘除法的运算方法2. 小数乘除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3. 小数乘除法运算的注意事项六、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小数乘除法的运算方法,提高运算准确性。
同时,通过实际问题应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继续关注学生的运算准确性,加强个别辅导,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名师教案 5 混合运算 练习课 (第4课时)
练习课【教学内容】完成教科书P53~54“练习十二”第1、2、3、5、7、8题。
【教学目标】1.锻炼学生根据收集的信息找出隐藏的中间问题的能力。
2.巩固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学习从不同的角度去解决同一个问题。
3.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计算能力和热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巩固用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教学难点】会找隐藏的中间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计算巩固,回顾解题步骤1.完成教科书P54“练习十二”第5题。
独立完成,指名学生说说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2.回忆解决问题的步骤。
师:本节课我们来巩固用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有谁知道解决问题的步骤?【设计意图】本环节为了巩固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选取了各种类型的两步计算式题。
明确运算顺序,提高计算能力,是高效解决问题的基础。
二、自主分析,解决具体问题1.完成教科书P53“练习十二”第1题。
师:你从题中获取了哪些信息?【学情预设】有的学生只关注文字,有的学生只关注图片,引导学生图文结合,完整地读取信息。
分组讨论,交流各自的解题思路,以小组的形式清晰展示自己的解题思路。
预设1:以问题为切入点,必须先求出要花多少钱,再与20元进行比较。
预设2:用20元先买2张成人票,看剩下的钱还够不够买1张儿童票。
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引导学生清晰地表达思路。
师:你听懂了吗?谁能再来说一说?以反复询问的形式,获取更清晰简洁地表达过程。
学生独立完成解题过程。
教师指名学生板演,然后讲解。
2.完成教科书P53“练习十二”第2题。
师:说一说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学情预设】先求一共有多少张明信片,再求还剩多少张。
学生独立完成解题过程。
教师指名学生板演,然后讲解。
3.完成教科书P53“练习十二”第3题。
师:说一说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学情预设】先求乘地铁需要多少钱,再求乘地铁比乘出租车节省多少钱。
学生独立完成解题过程。
教师指名学生板演,然后讲解。
第4课时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练习课-小学数学教案教学设计
第2 单元100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第4 课时练习课【学习内容】:课本P15---P16 练习二【学习目标】:1、巩固两位数与两位数的加法运算,加深加法意义的理解,为退位减法的学习做准备。
2、让学生有机会在不断探索和创造的气氛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3、引导学生在辨识的练习中体验数学学习的趣味性、挑战性,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能力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学习重点、难点】:重点:1、通过练习,使学生能比较熟练的进行两位数与两位数的加法运算,提高学生的运算技能。
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难点:通过练习,使学生比较熟练而准确的进行两位数与两位数的加法运算。
【课前准备】:实物投影、卡片【学习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1、学习了关于两位数与两位数的加法运算。
你们有哪些收获呢?指名汇报。
2、总结得真不错。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研究,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相信大家会有更大的收获。
[设计意图]: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
二、合作探索,巩固知识。
1、完成第 15 页练习二第 6 题。
教师巡视、指导。
做完以后请小朋友在小组内说一说是怎样计算的。
2、名汇报、并说明计算方法。
计算两位数与两位数的加法时,要注意什么问题?指名回答。
3、完成第 15 页练习二第 5 题。
这些计算对吗?和小组的同学说一说,把错误的改正过来。
指名汇报,并说出错误应该如何改正。
4、完成第 16 页练习二第 7 题。
教师巡视。
指名汇报,并说明解题思路。
5、完成第 16 页练习二第 9 题。
有四只小兔一起上山采蘑菇,现在它们正在为谁采的蘑菇最多而吵闹,你能帮帮它们吗?6、怎样做才能解决它们的问题?指名汇报。
7、完成第 16 页练习二第 10 题。
请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完成。
教师巡视。
指名汇报。
[设计意图]:加深理解并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三、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学生从知识、方法上进行总结。
四、随堂练习【教学反思】:。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第4课时练习课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第4课时练习课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很高兴能与大家分享我的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第4课时练习课。
本节课我们将巩固第6单元所学的知识,通过各种练习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解题技巧。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第6单元的练习题,包括分数乘整数、整数乘分数、分数除以整数和整数除以分数。
这些题目将帮助学生巩固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提高他们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并能熟练进行计算。
2. 能够将分数乘除法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计算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练习题纸、答题卡。
2. 学具:练习题纸、答题卡、计算器、文具盒。
五、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我会出一些简单的分数乘除法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以检验他们对于分数乘除法的掌握程度。
2. 讲解练习题(15分钟):我会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练习题,进行讲解。
讲解过程中,我会强调解题的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帮助学生提高解题技巧。
3. 小组合作练习(15分钟):我会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完成一些综合性的练习题。
这样可以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个人练习(15分钟):学生独立完成一些练习题,巩固所学的知识。
我会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包括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重点知识点,如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解题步骤等。
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一目了然。
七、作业设计1. 题目:请完成练习册第6单元的第110题。
2. 答案:待完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找出优点和不足,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4课时 练习课-优质教案
本文由一线教师精心整理/word 可编辑
1 / 1 第8单元 分数的初步认识
1、分数的初步认识
第4课时 练习课
【教学内容】
练习二十第7、8题
【教学目标】
1.能比较分母相同的分数的大小。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分析比较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 点:掌握分母相同的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并能进行同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
难 点:理解同分母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教学过程】
1.练习二十第7题。
(1)出示第7题的情境图,让学生理解图意,然后说说爸爸、妈妈、女儿分别吃了一块蛋糕的几分之几?剩下几分之几?
(2)比较这些分数的大小,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集体交流时,指名说说想法。
2.练习二十第8*题。
(1)尝试完成。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通过“移”“拼”的方法将几个分数图形连接起来,再观察
就很清楚了。
五、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关于分数,你还有什么问题? 【教学反思】 教师通过分、折、涂等操作活动,培养学生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在活动过程中体会比较方法,并在多个实例中尝试概括比大小的规律。
运用规律解决问题,通过设计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练习和游戏情境,使学生牢固掌握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有意识地联系生活,使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交流解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课时练习课
【教学内容】
教材第50~52页练习十一。
【教学目标】
1.培养热爱生活、关注社会、欣赏他人、尊重他人的情感。
2.感受运用混合运算知识解决生活中数学问题的过程,掌握运用混合运算解决问题的方法。
3.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具体情境理解混合运算知识,理解小括号的作用。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1.学会使用小括号列综合算式,并了解小括号的作用,会计算有小括号的两步计算题。
2.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正确使用小括号。
【情景导入】
这节课我们来对混合运算进行复习。
【练习讲授】
1.复习混合运算实练。
(1)口算。
9÷3= 20-16= 63÷9=
21-14= 54÷6=8×3=
18+8= 40-8= 9+27=
42+7= 56÷8=4×9=
35-20= 24+6= 32÷8=
(2)下面的计算对吗?把错误的改正过来。
①12+12÷6
=24÷6
=4
②42-(22+9)
=20+9
=29
③7×4-16
=28-16
=44
(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①42除以6的商是(),再加上19得()。
②7乘以8的积是(),再减去30得()。
③50减去20的差是(),再除以6得()。
④6加上22的和是(),再除以4得()。
答案:
(1)3 4 7 7 9
24 26 32 36 49
7 36 15 30 4 (2)
①12+12÷6
=12+2
=14
②42-(22+9)
=42-31
=11
③7×4-16
=28-16
=12
(3)①7 26 ②56 26
③30 5 ④28 7
2.复习解决问题。
讨论:用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应该注意什么?
小结:用混合运算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首先要找出解决问题所需要的信息数据,把缺少的信息数据作为先要解决的问题,并解决这个问题,最后解决题目所提出的问题。
【课堂作业】
1.教材第50页练习十一第4题。
(1)抽学生板书题目。
(2)学生独立完成。
(3)教师讲解。
2.教材第50页练习十一第5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同桌互相检查。
(3)教师讲解,统一订正。
3.教材第51页练习十一第6题。
4.完成教材第51页练习十一第9题。
(1)学生分组比赛完成本题。
(2)教师集体订正。
答案:
【课堂小结】
提问: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小结:通过本节课的整理和复习,我们对混合运算以及用混合运算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有了更深的认识。
希望同学们还要多加练习和运用,以便解决生活中的更多问题。
【课后作业】
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
第4课时练习课
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在没有括号的情况下,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有括号时先算括号里的。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采用了与例1相似的教学方式。
主要关注了两个方面:第一,体现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第二,密切联系实际,使学生真正体验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增强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
首先是让学生观察情境图,从情境图中提出数学问题,并启发学生思考如何解决。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和学生独
立的学习,让学生充分交流讨论,畅谈自己的想法,让学生在群体中交换思想,在与他人交流中得到更多的启发,找到更多解决问题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