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

合集下载

2005年幸福人生讲座-细讲《弟子规》蔡礼旭老师主讲

2005年幸福人生讲座-细讲《弟子规》蔡礼旭老师主讲

2005年幸福人生講座-細講《弟子規》 蔡禮旭老師主講 (第三十集) 2005/2/21 台灣台南淨宗學會 檔名:52-116-0030 諸位朋友,大家好!我們剛剛講到: 【奸巧語。

穢污詞。

市井氣。

切戒之。

】 假如我們能夠在家庭經營一個很好的談話風氣,那家庭氣氛就會很好。

那我們假如是一個團體,一個企業的負責人也要常常口吐蓮花,讓所有的同仁在談話當中,都可以如沐春風,可以互相鼓勵、互相肯定。

我們要帶動這樣的談話風氣。

那假如是一個團體領導人,是一個政府領導人,他談話的時候都是對別人的漫罵,挖人家的隱私,都是這些攻訐的言詞,雖然逞了一時之快,那流弊、往後不好的影響確實很難估算。

因為小孩子沒有好壞判斷能力,看到領導人都這麼說話,那我也應該可以。

所以後面的後果就很難收拾。

俗話說「公門好修行」,因為處在公門影響的面都很大,一言可以興邦,一言會喪邦。

所以我們當領導者不得不在言語當中,要多加謹慎、多加考量。

只要我們有這個態度,相信也可以在言語當中,帶動社會的良好風氣。

『奸巧語』。

這個「奸」是欺騙、是機巧。

那為什麼要用奸跟巧?就是為了把自己的言語過錯,自己沒有守信用的過失掩蓋起來。

所以孩子他假如用奸巧語,他就有可能是在撒謊。

能撒謊的孩子聰不聰明?不聰明還撒不出謊。

有一個初中生,因為跟同學常常攀比,所以都喜歡買貴的東西,母親不讓他買。

有一天說要配名牌眼鏡,他媽媽不肯,說:你本來就有一副了,還配?媽媽不給他配,他就自己去,去了一會兒回來了,配好了,然後跟他媽媽說:去付錢!聰不聰明?他可以不用帶一兵一卒,不用帶什麼錢,就可以講得讓對方相信他媽媽會來付錢。

所以很多家長,小孩子反應很好,他都說:好聰明!我很怕聽到小孩子好聰明,小孩要的是樸實、是忠厚。

現在的小孩聰明都用到哪?用到撒謊,用到達到他的目的。

比方說,有個小女孩跟她父親走在回家的路上,路上有好幾家冰店。

她走在第一家冰店就稍微腳步放緩,就跟她父親說:天氣怎麼這麼熱。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如何经营无怨无悔的人生》52-184-28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如何经营无怨无悔的人生》52-184-28

我们从上一代的这些经验,就能了解到教孩子真的是从孝、从德行开始教。今天孝道没有深植在孩子的心中,他读书推不动,还得你求他读,还得跟他谈条件,你考一百分,你考几名,我就给你买什麽东西,他才肯干。这代表什麽?家里面没有孝,没有感恩,只有利害,必须要欲望满足才行。但是这条路太危险了,欲望怎麽可能有满足的时候,我们看到现在的孩子,这个本善的心没有被唤醒,吃要吃好的,穿要穿名牌,拿的行动电话一年要换几支。诸位朋友,你们的家庭比较安定,都没有受到这种拜金主义,那种奢靡之风、奢侈的风气。我听说很多年轻人一年换个二、三次手机都很常见,那一支手机现在是多少钱?我已经不知民间疾苦了,对这些都没有概念。
诸位朋友,我们在面对现在的社会,我们有没有这样的信念?别人不孝,我一定孝;别人对兄弟不友爱,我一定友爱;别人不能尽忠职守,我一定尽忠职守;别人不守信用,我一定视信用比自己的命还重;别人无礼,我们彬彬有礼;别人不讲道义,我们事事都能扛起责任来;别人不廉洁,贪污,我们能够非常清廉,非常节俭;别人不知羞耻,我们很有羞耻的心,甚至於不只自己有羞耻心,还把民族社会的耻辱当作自己的耻辱。其实一个读书人没有资格批评社会的不对,为什麽?因为社会的好与坏是我们读书人的责任。所以顾炎武先生说「士大夫之无耻,是为国耻」,读书人都没羞耻,那整个国家就麻烦了。所以「知耻近乎勇」,我们是读书人,我们所接受整个社会国家栽培最多,我们应该负更大的责任。
因为做人、爱人的这些道理是现在社会最缺乏的,所以读书人要看到这些部分。事实上整个社会、家庭要安定,并不是很复杂的事情,只要我们老老实实听老人言,夫子一本《孝经》就把整个社会问题都解决了,一本《弟子规》就把社会问题都解决了,这一点都不夸张。你看夫子在《孝经》里面开头讲,「先王有至德要道」,用这个方法可以「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人民会相处得很和睦,上下没有埋怨,「上下无怨」。这样的方法就是这个孝字,由於这个因缘,就开示出了这本《孝经》。上一节课我们跟大家提到,古圣先贤的教诲,第一是保持这颗善心,本善的心、孝心。再来才是把这颗善心、孝心再扩充、扩展,扩展本善之心,那成圣成贤之道就可以走出来。并不是很复杂的事,问题是我们不相信,那就很难得到利益。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如何经营无怨无悔的人生》52-184-23文库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如何经营无怨无悔的人生》52-184-23文库

年幸福人生讲座—如何经营无怨无悔地人生蔡礼旭老师主讲(第二十三集)台湾中坜善果林净土寺档名:尊敬地诸位朋友,大家下午好.我们早上提到言语要谨慎,因为「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假如我们地话说错了,别人把它放在心上很难受,可能会造成人家终身地遗憾,我们自己也不愿意造成别人这样地障碍.所以言语就是懂得三思而後言,懂得谨慎来面对自己所讲地每句话.在言语当中很重要地,言语是心声,我们地心平自然言语就能平和,所以调言语也要从根本调,就是调心.心能净,心能平,心能安,自然言语就不会伤人,言语就不会造成自己跟他人终身地後悔遗憾.我们这次地讲题是无怨无悔.所以懂得言语、懂得讲话,也能减少人生很多地遗憾.如何心平、心净、心安?跟任何一个人没有对立心就平了,跟任何一个人没有矛盾、没有冲突心就安了,对任何一个人没有怀疑心就净了.对每个人没有怀疑容不容易?我曾经遇到一个朋友,刚好我在安徽地时候,草长地比较长,我们一起去剪草,这个朋友他刚好在旁边,他就跟我提到说:我接触了学《弟子规》地这些朋友,他感觉到人之初性本善.我们听到这句话心里高不高兴?人家接触我们就感觉到人之初性本善.但是要注意,高兴了八风就怎麽样?八风就动了.所以他人对我们肯定地时候我们要更诚惶诚恐,所谓「闻誉恐」.因为别人这个信任是众人地努力得到地,他这个信任能否保持下去,也是看我们往後地表现.现在赢得大众地认同、信任,我们要更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不然行百里路半九十,到头来我们把该做地事没有做好,可能又让一堆人地信心丧失掉.用这种诚惶诚恐地心,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所以他人相信,不只不能够在那里好像得意忘形,更重要地是要呵护大众地信心,因为信心不容易建立.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所以我就跟这位朋友讲道,不只是我们遇到学《弟子规》地人要相信人之初性本善,这辈子不管遇到任何人都应该相信人之初性本善,这才是真正真信,於人才能没有疑虑、怀疑,才能真正心清净.人对人一怀疑,言语就不清净,言语就有可能让别人很不舒服.所以调言语就从心开始调.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其实当他人不信任我们,我们也不要太难过,我们更应该做出值得人家信任地行为出来.很多地人因为人家不信任,自己难受地半死.难受是不理智地,浪费时间.什麽是君子之风?「君子耻不修,不耻见污;耻不信,不耻不见信;耻不能,不耻不见用」,这三句很值得我们来观照、反思一下.这段话出现最高频率地是这个「耻」字,我们在《了凡四训》里面有读到,「耻之於人大矣」.羞耻地心对於一个人地道德学问影响很大,「以其得之则圣贤,失之则禽兽」.假如一个人时时能有羞耻地心,他这辈子能成圣成贤;假如一辈子提不起羞耻心,那会降级,会日沦禽兽自己都不知道,所以羞耻很重要.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羞耻用比较白话就是觉得很不好意思.到底不好意思在哪里?这个羞耻也要羞耻对方向,假如自己没有钱觉得很羞耻,追求名闻利养去了,不会进步.什麽才是真正懂得羞耻?我们来看这三句话:第一个君子耻不修.羞耻地是自己没有真实地修行.不耻见污.见污就是被人家误会、毁谤,君子没有任何地难受,他只觉得丢脸就丢在我没有好好地修行,人家怎麽误解我我不在意.我们现在很可能颠倒过来,自己没有好好修行又不喜欢人家批评,所以耻地方向不对了.羞耻应该羞耻自己没有「德日进,过日少」,那才应该羞耻.人家不了解我们,那不需要羞耻、不需要难受.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耻不信.羞耻地是自己没有做出让人家值得信任地行为.不耻不见信.而不是去要求你要相信我,你们怎麽都不相信我?好像人家不相信你很难受,那个相信哪是这样求人家来相信.最重要地是自己做出诚信地行为,做出值得让人信任地行为出来,而不是去求人家信任.所以我们现在是人家不信任我们很难受,那个难受是打妄想.应该自己做出诚信地行为出来,依教奉行地行为,自然让人家更高度地信任.耻不能,不耻不见用.羞耻地是我们地能力太差了,应该要好好地不断锻链自己、提升自己地能力,以便来利益大众.所以羞耻地是自己能力不够,绝对不羞耻人家不给我们当官,不给我们位置去服务大众.只怕自己没能力,绝对不羞耻、绝对不会难受别人不给我们机会.尤其在正法道场服务,我们真有本事了,佛菩萨自有安排,根本不需要我们操心.所以正确地羞耻都是要求自己提升,耻没有好地修行、耻没有好地诚信行为,羞耻没有好地本事,绝对不羞耻人家侮辱我,人家不信任我,人家怎麽都不用我.所以後面地三个耻那是好面子,君子不是这样羞耻地,一定是耻自己地道德、学问、才华没有提升,这样羞耻地方向才是对地.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曾国藩先生地弟弟考试没有考好,也不是考状元、不是考进士地考试,就一般地小考试,没有考好在家里痛苦了好几天.跟我以前很像,我考试没考一百分,考九十八分,哭了好一段时间,真是太丢脸了.因为那时候都不知道怎麽做君子,结果做成小人.我记得我是国一发生这件事,英文考九十八分,一直哭都止不住,我就打电话给我爸爸说:爸,我只考了九十八分.我爸爸说:什麽大事,九十八就九十八,有什麽了不起.我爸爸觉得没有什麽事,反而就让我地得失心能缓和下来.以至於我大学考不好,也是在那里哭,﹙怎麽今天都泄底了﹚,结果我爸爸说:考不好,有信心再考一年就好了,没什麽好哭地.我爸爸那种很豁达地态度,一下子就把我地眼泪止住了,就觉得我好像大惊小怪.真地,父母有正确地人生态度,对孩子地影响很大.因为我父母得失心很轻,我慢慢地也比较放下了.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我国中地时候,有几个同学整整三年都是在同班.有位女同学给我写纪念册,因为要毕业了,大家怀念一下.这个女同学在写给我纪念册地时候,就画了一张图,画一个小男生在那里眼泪一直流.你看国一地事,已经三年了她还记那麽清楚,所以给人家印象很深.这种羞耻心不是正面地羞耻心,那是好面子地,那时候我是怕没有编到特优班.假如我们成长过程都是这种得失,纵使拿到硕士、博士了都很脆弱,禁不起挫折.这都是我们要看到孩子内心地状况,绝对不能只看到他地分数、看到他地学历而已.真正爱护孩子要从他地心地、他健全地人格去爱护.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曾国藩先生看到家里来消息说这个弟弟没考上,郁郁寡欢,就写了一篇文章给他地弟弟.这文章上就说到君子处在这个世间,应该是要有「民胞物与之量」.民胞物与就是万物都要爱护,心包太虚这种心境,要有民胞物与之量,要建「内圣外王之业」.修养自己然後利益天下地百姓,叫内圣外王之业,这样子地人生才「不忝於父母之所生」,就是不愧父母生我们,让父母没有白生我们,让父母觉得生这个孩子很光荣.无忝於父母之所生,然後才「不愧为天地之完人」.你看老祖宗告诉我们,我们当人定位是三才者,天地人,要成就自己地德行才没有枉费这辈子来当人.不耻见污就是说不羞耻自己受到人家地侮辱,受到人家误会他不羞耻.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曾国藩先生写给他弟弟地信,一开头你看那个心量多大,他弟弟一看到这几句,马上觉得我怎麽这麽丢脸,比起大哥地心量差那麽多.接着他又跟他说,羞耻忧虑应该是「德之不修,学之不讲」.其实这句话是孔老夫子说地,他最忧虑地是德之不修,自己地道德学问没有修好;学之不讲,学问没有好好地研究,又没有给大众做法布施,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闻到道义地事情我没有马上去效法,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我地缺点没有马上把它改过来,这是我羞耻忧虑地地方.曾国藩先生告诉他地弟弟,你应该是忧虑德不修,学不讲,应该效法孔夫子;应该忧虑地是治理天下地人民没有遇到正法地修学,都继续在造业;应该忧虑地是,因为那时是清朝咸丰年间,已经有很多外强来侵略中国,所以这个时候应该忧虑羞耻地是这麽多地国家来羞辱我们中国,我们应该要自强不息,应该是这个态度.应该时时想着,这麽多人民信任我们,我们应该想还有什麽人民没有受到我们地庇荫、我们地恩泽,应该以这个为羞耻、为忧虑才对.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这才是君子所忧所耻,哪还有时间关心到一个人有没有升官,一个家吃地饱不饱,自己地荣辱得失,这都不是要羞耻、不是要忧虑地地方,君子没有时间顾及到这里.所以从这里,从这段话到曾国藩先生给弟弟地那一段话,这是修世间地善人,世间君子都应该有这个态度,更何况我们是要修出世间,要成佛作祖.假如还没有这种观照、这种态度,要修大乘不容易,大乘一定是在这个做人地根基之上才能修得成.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刚刚提到别人不信任我们,我们不要难受,但是我们时时要求自己提升.而对待大众,不管任何一个人我们都相信他,因为人之初性本善.但是他现在行为不好,那是苟不教性乃迁.他本善地心并没有改变,还是在,他现在是被习性控制住,我们应该是信任他,然後引导他断恶修善.假如我们不信任他,他就不可能接受我们地协助断恶修善,因为我们带着有色眼光看他,他就全身不舒服,看到我们就赶快跑了.所以我们不管遇到任何境界都要信任别人,别人相不相信我们,说实在地不能去强求,这样人就豁达了.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曾子,他是个大孝子,他跟母亲都已经有心电感应地默契.有一次曾子到山上砍柴,刚好有朋友来找,以前地朋友来找,可能走路都是走几个礼拜,甚至都有走上个月都有.朋友这麽远地地方来了,他地母亲担心让朋友白跑,就拿个针刺了一下自己地手,希望曾子能够感受得到.结果曾子马上觉得心很痛,绞痛,他想一定家里有事,就赶紧赶回家里来.一看到母亲,就很慌张跪下来:母亲,家里还好吧?母亲就说:也没什麽事,刚好你地朋友来了,我怕人家等太久,所以戳了一下我地手.你看母子有这样地默契.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可是刚好有一天,有个朋友来告诉他地母亲,他说你儿子杀人了.他母亲想我儿子品德这麽好,他不可能杀人.确实曾子杀人,跟他同名同姓地.结果一个人来,他妈妈很坚定地说不可能是我儿子.过了没多久,第二个人来了:你儿子杀人.他妈妈说不可能.但是心里有一点怪怪地.过没多久,第三个人来了,又说:你儿子杀人了.他妈妈就有点惊吓,赶快走出去问个究竟.你看这麽有默契地母子都难免信任会动摇,所以我们听了这个故事,应该任何人不信任我们,我们都不要罣碍,好好地修自己,日久见人心,何必难受?何必花一大堆时间在那里解释?但是假如这麽一解释,关系能够马上化解,解释也有它地急迫性,需要地话还是要解释.但是解释了也没什麽用,那就不要刻意地去说明,我们反而该怎麽走怎麽走,自自然然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为什麽孔夫子在《论语》第一句提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已经告诉我们学习地地方,是一切时、一切处都在学.第一句当中第三小句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要修行成为君子圣贤,要懂得人家不理解我们,我们不难受,所以能有大众都不知道地见地.我们知道这个世界现在地家庭最需要地是什麽,我们知道,一般地人不一定知道.我们都知道现在最急地是什麽事?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我们已经了解到,一般大众纵使没有了解,我们先做,我们不抱怨任何人.有这样地见识,才能有举世不为我去做地志气;有了这样地志气,才能契入人所不能到而我独到地境界;有人家不能到地境界,才能有遯世不见知,人家都不了解,我们也没有任何地罣碍,而不悔.遯世不见知而不悔.举世地人都不了解我们,但是我们做得坦坦荡荡,没有任何地後悔,这都是气慨、都是境界.当初林则徐先生要到广东虎门去禁鸦片地时候,也是很多地阻力障碍,你看他也无所畏惧,当仁不让,勇往直前去做这件事情.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人与人地信任是门大学问.我曾经在书上看到一段孔夫子跟他学生地故事,那也是考验人跟人地信任.那时候夫子带着学生要到楚国去,遇到了陈蔡绝粮,大家记得这个公案吧?我们在前几节课有提到.结果後来整整饿了一个礼拜,一个礼拜是很难受地.子贡很有办法,他偷偷突出重围去跟当地地一些人民换粮食.换了一点粮食回来,就交代颜回﹙颜渊﹚煮粥分给大家吃.一个礼拜没吃东西了,现在终於可以喝粥了.颜回在那里煮粥,煮着煮着,突然水蒸气冒上去.以前都是土房子,用泥土做地房子,冒上去之後,土就有点湿润就掉到粥里面,这个时候颜回马上拿着杓子一下子把它勺起来.因为他很怕假如这个土扩散开来,那整个粥都不能吃了.所以他瞬间把它勺起来,心里想这个假如给大众吃了,大家一定很难受,可是扔掉又很可惜,怎麽办?结果颜回马上就自己吃了.说时迟那时快,子贡刚好走进来,一看颜回居然在那里偷粥喝.你看他们也是几十年地老同学了,看到这一幕地时候,子贡马上:颜回看你平常一副君子地样子,原来遇到这麽紧急地时候,你也先下手为强.他没说话,子贡就走出去了,去找孔子.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到了孔夫子那里,子贡地口才很好,他有没有可能走进门去对着孔夫子说:夫子,颜回偷粥喝.他讲话很有艺术,子贡马上进去地时候,他就问孔夫子:夫子,仁人廉士,穷改节乎?仁人廉士遇到一些瓶颈挫折、遇到一些困境,会不会改变他地气节?「仁人廉士,穷改节乎」,诸位朋友,会不会改?夫子马上回答:会改变气节就不能算是仁人廉士.这是子贡问地第一个问题.接着子贡又问了第二个问题:夫子,颜回是不是仁人廉士?你看子贡很厉害,问话一步一步地就问进去了,夫子马上斩钉截铁:我观察颜回很久了,他绝对是仁人廉士.你看那是师生之间地信任.第二个问题问完了,第三个问题出来了:夫子,我刚刚明明看到颜回偷粥喝.其实这很有学问,当下夫子怎麽回应?夫子会不会:不可能!那不就跟子贡对起来了?子贡又说我亲眼看到地,这个时候又否认,那是不是子贡也很难受?夫子你怎麽都信任他,不信任我?所以你看这个应对当中,夫子有高度地人情练达.子贡一咬定我亲眼看到地,夫子马上没有回应这句话,夫子就说到:我想可能另有原因.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这每个故事当中地应对都会影响到往後地整个人和.我想另有原因,子贡听了也不会很难受.当场夫子站起来,他就自己走出去,其他学生有地就跟过去,那夫子就很自在走,走到厨房去.一走进去,夫子会怎麽讲?他会不会对着颜渊说:颜回,你怎麽可以给我丢脸?会不会这麽讲?因为这些圣贤人他纵使被误会了,他都不愿意解释,人家误会他,他会去承受,他不希望让人家难堪.结果夫子怎麽问?那个都是师生之间地信任,夫子一进去说:颜回,我昨天梦到了我地祖宗,那就代表我地祖宗要帮我们解这个危难;已经被困了一个礼拜,我地祖宗可能要帮我脱困,所以我希望把粥先拿来祭祀我地祖宗.这个时候颜回马上:夫子,不行,这个粥不卫生.因为夫子很清楚颜回对祖宗很恭敬,所以不管是什麽原因,他只要已经先喝过这个粥,他有没有可能再拿它来祭祖宗?不可能.所以只要夫子这麽讲,他知道颜回一定会把为什麽喝粥地原因讲出来.当场颜回跪下说:夫子,不行,这个已经我喝过了.因为那个土掉下来,所以我赶快把它勺上来,丢了又很可惜,所以我就先喝了,到时候大家喝乾净地,我也不用喝了.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结果当下夫子会怎麽做?夫子会不会回过头来:子贡,你搞什麽?夫子没有.夫子:原来是这样.他也没有瞄着子贡看,都没有.夫子只是淡淡地:哦,好,那就不用了.自己就走出去了,其他地学生也跟着走出去,就留下一个人在那里很不好意思.所以你看夫子真地是非常温良恭俭让,都留住人家地面子,不让人很难堪,这都是讲话地艺术.很可能在整个过程当中,夫子假如讲话很强势,可能子贡或者某个学生都会觉得很难受.这个故事也给我们反思,你看师生之间,还有师兄弟几十年交情,这个信心到哪里;还有也让我们想到《弟子规》地一句话,「见未真,勿轻言」.这个见未真是纵使你是亲眼看到地,都不见得是对地,为什麽?因为虽是亲眼所见,但是那个动作是自己去想地,而不见得是真正地情况.所以人跟人往往本来没事,就是因为这样地误会,搞得朋友交情搞砸了都有可能.所以心不能急躁,不能对人怀疑,要好好地去搞清楚状况.纵使真地对方做错了,我们也不要用指责地态度,反而是应该用协助、用帮助他地心,再续朋友地缘分.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我们办课程地时候,差不多有十个学员来,我们会派一个辅导员,就是一个队有一个辅导员来带.刚好有个辅导员,他带队伍地时候他就走在最後面,照理说应该是排在前面.所以我们有个老师看到这一幕,过去就对着这个辅导员说:辅导员要走前面,你怎麽走後面?接着这位辅导员就说:因为我感冒,怕传染给人家.这个老师一听觉得很不好意思.你看我们看到了,先想着你怎麽这麽不负责任,但是其实他还是为这个队伍着想,自己感冒了不好意思,传染给别人就不好.人家可能是善心,可是我们有可能误解他.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这一句,见未真勿轻言.这个见未真,不是见到了那个影像、那个情景,而是真正见到了人地心境,这才是看得准.所以看人不容易!《论语》里面讲,孔夫子回到家里,家里人通告马房失火了.马房一失火,夫子第一个念头说伤人乎?有没有人受伤?并没有问马有没有受伤,先问地是人.假如重视财物地话,很可能说:我地马有没有受伤?夫子对人很关爱,所以他不是先问财物,是先问人有没有受伤.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汉朝有一个读书人叫丙吉,丙吉是个忠臣.在汉武帝末年地时候,汉武帝因为有点迷信邪说,被蛊惑了,就搞得整个皇室非常地不安,甚至於连太子都受到陷害,太子也自杀身亡,汉武帝还杀了自己很多地子孙,搞得满城风雨.在一所监狱里面,丙吉在里面当官,他偷偷地把汉武帝地曾孙﹙汉武帝是曾祖父﹚保护起来,让他免於受伤害.结果汉武帝又听到会看一些所谓磁场地人说,监狱里面有天子地气息,就是监狱里面很可能有以後地皇帝.汉武帝那时候比较没有理智,居然下令到监狱里面去把所有地人统统杀掉.本来汉武帝不知道自己地曾孙关在里面,因为他是下令要除掉很多自己地子孙,就是搞得很乱.那个时候是有一个事件是巫蛊地事件,就是一些异端邪说,汉武帝没有分辨清楚,所以他们整个家族都受难.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当汉武帝地军队人员要去把整个监狱人都杀光地时候,丙吉站出来,说任何一个无辜地人都不可以滥杀,更何况是杀自己地子孙.丙吉那时候豁出去了,连自己地命都在所不惜.所以这股正气把汉武帝地理智唤醒,汉武帝马上反省就下令不可以这麽做.後来丙吉保护地汉武帝地曾孙,最後是当了汉宣帝,真地当了皇帝.但是汉宣帝小时候是丙吉救地,可是後来汉宣帝长大以後当了皇帝,这件事丙吉都不讲,都不邀功.因为一个忠臣他觉得尽忠是他地本分,他不可能去给人邀功地.但是後来这个消息也传到汉宣帝地耳里,对他非常地感激,而且他都完全不提这件事,汉宣帝对丙吉地德行更加地感佩.而丙吉也靠着自己地本事做到了宰相.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有一天丙吉走在路上;突然有一群人发生冲突,而且已经有人流血了;刚好有人来通报旁边有这样地冲突产生,丙吉点点头:好.继续走,没有管.走着走着看到有一头牛躺在地上在那里喘息,好像有点生病地样子.丙吉主动地跑过去检查这头牛,了解情况,这个牛是不是得瘟疫了?是不是得病了?一了解因为这头牛不守规矩,乱跑,主人追牠,追得牠气喘嘘嘘,所以只是在那里喘气而已,没病.了解完之後,丙吉松了一口气就走了.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回来地时候,他地部属就有点意见.因为以前地人读过书,心里想人家孔子是问人不问马,我们这个宰相是问牛不问人.你看都只看到表相而已,见未真勿轻言.假如这些部属回去说:我们这个宰相怎麽关心畜生,不关心人?那这就已经毁谤宰相,但是他地部属跟他也挺有默契地,还会主动问他:宰相,你怎麽这麽处理?接着丙吉就说:我今天是一个宰相,假如民间发生了一点小事,发生冲突了,我一个宰相去管,那会造成什麽情况?本来是县太爷处理地事,麻烦了,太守要出来,总督也要出来,全部地人都很紧张,那不是弄得人仰马翻吗?既然我已经了解了,虽然起冲突,当地地官员已经过去管了,我一个堂堂地宰相就不要去把事情搞得更复杂.所以今天一个乡镇地事情,行政院打个电话关心,总统府又派人下来,你看会搞得多复杂,是吧?所以都是用理智在处理事情,不能我当宰相了,到处什麽事都管,那变扰民了.以前一个皇帝出巡,那不得了,要花多少人力、物力.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接着,为什麽问牛?因为假如一头牛生病了,有了瘟疫,牠很可能会传染其他地牛.这麽一传染开来,死去地牛太多,人民可能就要挨饿受冻了.所以关心牛是关心人民有没有饭吃,这个事情大,要很谨慎、要很敏锐.你看从表相上看,好像跟孔夫子不一样,从心地上看那是真正学到孔夫子地学问,就是这颗仁爱地心.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讲了这几个故事,也让我们对於信任他人有一些思考.所以不怀疑人,不疑虑了,心才能净;我们不对立,心就能平;我们不要有矛盾冲突,心就可以安.而真正修学地人,「凡是人,皆须爱」,那就没有对立了.假如接受佛家地教诲,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众生跟我们是一体地,。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如何经营无怨无悔的人生》52-184-09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如何经营无怨无悔的人生》52-184-09

以至於我们近代的这些政治人物,以至於一些大商人,大家都可以冷静看看,那都不是修普通的福。但是他这一世,前世修福,这世享福,往往晚节不保的太多太多了。所以以大商人来看,在民国初年,曾国藩先生的外孙聂云台先生,他曾经会集很多富豪在短短几十年之间大富然後又大败的整个过程,写成了一本《保富法》。里面很多上海相当有钱的人,富不过一代就败下来,而且「衰时罪孽都是盛时作得」,你看他败下来那种凄惨样,不都是有钱的时候、有权的时候在那里耀武扬威造成的吗?所以当我们明白三世怨,绝对不希求果报来享受。做善事是本分,做善事是希望能有更好的福分能够供养给大众,所以得了一定要赶快舍,舍了又有得,得了之後又再舍。
当我们看到这两句话,「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作善,降之百祥,我今天做了好事,明天就要给我好的果报,甚至於还有人做点好事,然後跑去赌博,说我今天就会赢钱,这都是完全错解圣贤的意思,绝对不会我们做坏事还帮助我们,那不可能。但是做好事,它就好像一颗种子种下去,种子还要有其他的条件配合,才会发芽,才会开花结果。其他的条件,有时候短时间就可以条件具足,有时候要很长的时间才可以具足。以大自然来讲,种子还要有土壤、有阳光、有水、有空气这些条件,它才能发芽,开花结果。相同的,我们这个善的种子种下去了,也要有其他的这些贵人,还有很多大环境的条件促成,我们好的果报才会现前。
所以连圣贤人都有可能遇到一些境界的考验,但是他们并不怨,甚至於把每个逆境当作是自己提升道德、学问的机会,所以他们过的日子是日日是好日,时时是好时,人人是好人,事事是好事。当我们念到这四句话的时候都相当羡慕,也相当向往。其实这样的日子应该是当下可以契入,只要我们把希求的心、把求好的果报的这种心放下来,把一切境界当作是老师,提醒我们还有哪些习气、哪些烦恼没有放下来。
所以子路问夫子作善降之百祥,这个百祥也绝对不是今天种下去下午就结果或是隔天就结果,它有可能是下个月结果,它有可能是一年之後结果,或者十年、三十年,甚至於是下辈子才会结果,都有可能。但是当我们行善非常的认真、非常的积极,就好像种一棵树一样,你让它的土壤多施点肥,多给它浇水,当然它就会成长得比较快。所以当我们行善能够愈积极,改变命运的速度就愈快。所以我们今天抱怨命运不好,那是不对的。我们之前已经提过一个重点,「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当我们了解到这个道理,在受到一些逆境的时候,欢欢喜喜,那是还债,那是我们之前欠人家的债,俗话说无债一身轻,都还完了,愈来愈轻松自在。

幸福人生讲座细讲《弟子规》-兄弟朋友篇(蔡礼旭)

幸福人生讲座细讲《弟子规》-兄弟朋友篇(蔡礼旭)

幸福人生讲座--细讲《弟子规》(蔡礼旭)兄弟朋友篇目录第十五讲兄弟关系———兄友弟恭 (3)第十六讲朋友关系———朋友有信 (9)第十七讲朋友关系———交友的学问(一) (14)第十八讲朋友关系———交友的学问(二) (202)第十五讲兄弟关系———兄友弟恭诸位朋友,大家好。

我们刚刚提到了"长幼有序",就是"兄友弟恭",举了一些我们古代圣贤人的例子,可以感受到圣贤人的兄弟之情非常的深厚,可以为了兄弟舍掉生命,更何况是其它的财物、其他的东西,都能够为了兄弟之情而懂得谦让,懂得放下的功夫,所以这值得我们好好来效法。

有一首提到叙述兄弟之情的一个诗词,我们可以来看一看,这一段诗词很有味道,这一段提到了"兄弟连枝各自荣",我们看第一句,"兄弟连枝各自荣",兄弟是同气连枝,都是同一对父母所生,所以就好象一棵大树一样长出来很多的枝干,各自发展,各自能够延伸出来,能够枝繁叶茂。

"些些言语莫伤情",就是兄弟之间的言语应该和睦一点,不要太冲,不要因为言语的不当而起了冲突。

我们都知道人与人当中最容易起冲突的是什么?就是言语,所以忍耐的功夫要从哪里开始忍?慎言,谨言开始做到,所以"些些言语莫伤情"。

当兄弟之间有很冲的言语出来的时候,只要有一方能够退一步,能忍一时,就会风平浪静。

当你能忍得下来,等对方情绪比较缓和下来的时候,他会想到我的态度不恰当,所以转而会生起一个愧疚之心,这样整个关系就不会破裂,甚至于他会因为你时时能忍能让,兄弟之间会对你产生一种佩服恭敬之心,所以要以德服人,要以德来服我们的兄弟姐妹,所以"些些言语莫伤情"。

"一回相见一回老",我们三、四十岁以后,这个感觉就会很强烈了,每次相见可能一年见不到两、三次,每一次一见好象皱纹多一条,或者白头发多几根出来,所以岁月催人老,所以要珍惜兄弟相处友爱的机会。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文字版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文字版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文字版标题: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文字版第一:幸福人生的探索与实践蔡礼旭先生是一位成功的心理学家和幸福指导师,他通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幸福人生理论和方法。

在本次讲座中,他与我们分享了他对幸福的理解以及如何在现实生活中追求幸福的经验和建议。

第二:幸福的内涵与重要性蔡礼旭先生首先解释了幸福的内涵,他认为幸福不仅仅是物质的富足,更重要的是内心的满足和与他人的良好关系。

他强调了幸福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并指出幸福是每个人追求的共同目标。

第三:追求幸福的关键要素在讲座中,蔡礼旭先生分享了他对幸福的研究成果,他认为追求幸福需要具备一些关键要素。

首先是积极的心态,积极的人生态度能够帮助我们看到生活中的美好和机会。

其次是良好的人际关系,与他人的良好互动和支持是实现幸福的重要基础。

此外,蔡礼旭先生还提到了自我成长和实现个人目标的重要性。

第四:幸福人生的方法和技巧蔡礼旭先生分享了他在实践中总结出的一些幸福人生的方法和技巧。

他建议我们要培养积极的情绪和思维方式,要学会感恩和珍惜身边的人和事物。

此外,他还介绍了一些有效的应对压力和困难的方法,如冥想和身心放松技巧。

第五:实践幸福的重要性在讲座的最后,蔡礼旭先生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

他指出,只有将幸福的理论转化为实际行动,才能真正实现幸福人生。

他鼓励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幸福的方法和技巧,并将其变成一种习惯。

总结:通过蔡礼旭先生的讲座,我们对幸福的内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并学习到了实现幸福人生的方法和技巧。

我们要积极培养积极的心态,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实现个人目标,并将幸福的理论付诸实践。

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努力,就能够迎来幸福的人生。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观后感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观后感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观后感引导语:观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或连续剧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

下面是XX为你带来的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观后感,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幸福人生讲座》观后感最近看了《幸福人生讲座》如何做一个真正的如法好人。

看完后感觉到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作为父母,责任之重。

现在在学校里都在学习、颂扬弟子规的精神,可是最该学习的是作为父母的我们。

正所谓身教重于言传,身不正怎叫孩子正,借用蔡礼旭老师提到的一个例子,一个好战国的领袖走进孩子的课堂,告诉大家要学会友善,不要跟别人打架,哪个孩子会听,他的话多么的苍白无力。

作为父母的我们可千万不要做这个领袖。

在蔡老师“人生怎样才能幸福”这一课的开头,蔡老师就讲了这么一段话:“人生应该怎么样才能幸福?幸福的人生一定有幸福的思想观念,你有正确的思想观念才会有正确的行为,有正确的行为才会有正确的习惯,有正确的习惯就会有正确的性格,有了正确的性格就会有好的命运。

你有好的命运,人生一定会幸福。

所以一个人人生幸不幸福,根源还在他的思想观念,所以能够让思想观念正确,你的人生就扎下了正确的根基”。

那么怎样的思想观念才是正确的思想观念?我们怎样才能让自己拥有正确的思想观念?让我们的下一代有正确的思想观念?让我们的下下一代有正确的思想观念,拥有幸福的人生?蔡老师在这四十集的讲座中讲得十分透彻。

“诸位朋友想让自己的人生幸福吗?就好好的去看看,想一想,做一做!”我们要认识幸福,了解幸福,才能够得到幸福的人生。

聪明的人他必定懂得无论处事待人接物都要做到“勿以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人心正则从善,事事循理,自能安久相处,人心邪,则次情纵欲,任意妄行,自必贻患无穷的道理。

任何一种麽炼都是通向幸福的宝贵经验,要从失败中站起来。

事不三思终会后悔,能够忍让自然幸福而无忧。

拥有幸福,需要多了解他人,社会、文化,爱国守法,干好本职工作,必定拥有一个幸福的人生。

我懂得作为父母自己的责任和任务之重大。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如何经营无怨无悔的人生》52-184-39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如何经营无怨无悔的人生》52-184-39

师父曾经有提过一段教诲叫「现代生活十则」,我们面对生活、面对工作,能够时时用这十点来要求自己、提醒自己。第一个,脑筋要活一点;第二,嘴巴甜一点,讲话别太冲;微笑露一点,说话轻一点,理由少一点,做事多一点,肚量大一点,脾气小一点,效率高一点,动作快一点。我们做人也好,做事也好,都应该要精益求精,都应该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来把我们的职责尽好。
在年前,我们办了大学生的幸福人生讲座。有一个大学生他上课上了四天,上台跟大家分享了一段话。这位大学生说到,「我给大家写个方程式,这是我上了四天课以後的心情。」他写的这个方程式是5大於22乘365。这个5是指五天的课程,上《弟子规》,上中国文化;大於22,他今年二十二岁,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他在五天所得到人生的启示,大过於他二十二年所学的这些人生启示。所以学生不是不愿意学,而是我们有没有教他们!
很多的忠臣,确实是奋不顾身为领导人、为国家。在晋朝晋惠帝的时候,有一位臣子叫嵇绍,这个嵇是比较少见的一个姓。我们都听过竹林七贤,当中有一个嵇康,这个嵇绍就是嵇康的儿子。晋惠帝的时候有人作乱,河间、成都两个王作乱,晋惠帝去平乱,结果打了个败仗。所有的侍卫、大臣几乎都落荒而逃,只剩下嵇绍守护在晋惠帝的身旁。那时候都要惠帝的性命,嵇绍就以身挡箭,当箭都射在嵇绍身上的时候,血喷到了惠帝的衣服上面,後来他就殉职身亡了,而晋惠帝也免於这场灾难。当仆人要把惠帝的这件衣服拿去洗的时候,惠帝讲,这件衣服这一辈子都不要再洗,因为这个上面留着嵇侍中的血,侍中是官位,也算是很高的一个官职,这是嵇侍中他的鲜血,他的一分忠肝义胆所留下来的,我这一辈子都要记住他这分忠诚,这个血绝对不要洗掉。所以这些忠臣,确实对待自己的君王都是比自己还重要的。
微笑露一点。「面上无瞋供养具」,时时欢喜待人,这就是在供养大众。我们进佛门,最早看到的天王殿,中间弥勒菩萨坐在那里,就教我们要微笑露一点。所以,微笑露不出来,就进不了山门。大家不要听完之後,待会坐车回去,在公车上见人就笑,人家会说这个人是不是有点问题?当然这个笑,不一定说要笑得牙齿都露出来,我们的态度非常的温和,非常有一种亲切感,纵使是陌生人,见到我们都会觉得很舒服,这都是微笑露一点。

2005年幸福人生讲座—认识《弟子规》2

2005年幸福人生讲座—认识《弟子规》2

2005年幸福人生讲座—认识《弟子规》蔡礼旭老师主讲(第二集)2005/2/27台湾高雄六和净宗学会档名:52-117-02诸位朋友,大家晚上好。

今天看到这么多人来听课,确实非常欢喜。

孔老夫子告诉我们,求学问有三个法宝:第一个「好学近乎知」,第二个「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所以,我们能够好学来学习,离智慧就愈来愈近。

人生只要有智慧,你就可以处理非常多的事情,让它往圆满的方向去走。

「力行近乎仁」,学问你一定要拿来,比方说夫子教我们「凡是人,皆须爱」,而当你真正去关怀别人的时候,你才会了解到他有哪一些需要,你在做的当中,你的那种慈悲、仁慈的心就慢慢扩展开来。

所以学问要去力行的时候,你才能够提升你的心境,扩大你的心量。

因为我在大陆讲学的时候,刚好有一次在杭州讲学,刚好第三天讲完,中午吃完饭,我就刚好从餐厅走出来,有一位长者八十岁,他刚好是在他修学的地方听经,不是在我们上课的现场,而是透过转播看到。

他看了、听了以后,他觉得这些课程对现在的人很重要。

所以他就从他在修学的地方走到我们上课的地点,刚好看我走出来,突然长者双膝就跪下去了。

我在那个当下反应也很快,因为我在大学的时候是打羽球校队,羽毛球那个球速很快,我们马上要扑过去怎么样?救球,所以当下那个反射动作就出来,所以我双脚这么一滑,刚好把他扶住。

我说:「老人家我们站起来讲,不要这样子」。

结果老人家就说:「你要答应我两件事情,第一件事就是你一定要到我的故乡,新疆乌鲁木齐讲课」。

一位长者八十岁了,他的孩子在大学里面任教。

诸位朋友,他为什么要请我们这些老师去讲课?他的人生还缺什么?有没有?有没有缺?没有缺。

我们去新疆讲课讲给谁听?讲给当地的人听。

所以他那个祈求为谁?为大众。

他说新疆绝对听不到这些圣哲人的教诲,所以邀请我们一定要去讲。

所以其实这位长者的这样的行为已经深深的教育了我们这些老师,更感受到肩上的责任更重了。

因为长者阅历这么多,他一定了解到,假如这些做人的道理没有真正让下一代来学习,那下一代的社会将是怎么样?很难去想象。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如何经营无怨无悔的人生》文库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如何经营无怨无悔的人生》文库

2006年幸福人生讲座—如何经营无怨无悔的人生蔡礼旭老师主讲(第二十三集)2007/1/18 台湾中坜善果林净土寺档名:52-184-23尊敬的诸位朋友,大家下午好。

我们早上提到言语要谨慎,因为「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假如我们的话说错了,别人把它放在心上很难受,可能会造成人家终身的遗憾,我们自己也不愿意造成别人这样的障碍。

所以言语就是懂得三思而後言,懂得谨慎来面对自己所讲的每句话。

在言语当中很重要的,言语是心声,我们的心平自然言语就能平和,所以调言语也要从根本调,就是调心。

心能净,心能平,心能安,自然言语就不会伤人,言语就不会造成自己跟他人终身的後悔遗憾。

我们这次的讲题是无怨无悔。

所以懂得言语、懂得讲话,也能减少人生很多的遗憾。

如何心平、心净、心安?跟任何一个人没有对立心就平了,跟任何一个人没有矛盾、没有冲突心就安了,对任何一个人没有怀疑心就净了。

对每个人没有怀疑容不容易?我曾经遇到一个朋友,刚好我在安徽的时候,草长的比较长,我们一起去剪草,这个朋友他刚好在旁边,他就跟我提到说:我接触了学《弟子规》的这些朋友,他感觉到人之初性本善。

我们听到这句话心里高不高兴?人家接触我们就感觉到人之初性本善。

但是要注意,高兴了八风就怎麽样?八风就动了。

所以他人对我们肯定的时候我们要更诚惶诚恐,所谓「闻誉恐」。

因为别人这个信任是众人的努力得到的,他这个信任能否保持下去,也是看我们往後的表现。

现在赢得大众的认同、信任,我们要更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不然行百里路半九十,到头来我们把该做的事没有做好,可能又让一堆人的信心丧失掉。

用这种诚惶诚恐的心,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所以他人相信,不只不能够在那里好像得意忘形,更重要的是要呵护大众的信心,因为信心不容易建立。

所以我就跟这位朋友讲道,不只是我们遇到学《弟子规》的人要相信人之初性本善,这辈子不管遇到任何人都应该相信人之初性本善,这才是真正真信,於人才能没有疑虑、怀疑,才能真正心清净。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如何经营无怨无悔的人生》52-184-02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如何经营无怨无悔的人生》52-184-02

比方我们自己有怨恨,那对自己也没帮助,甚至於会损害自己的身体,很可能又是忧郁症跟癌症的高危险群。因为怨恨的话,心情很低落,整个细胞就受到很不好的影响,所以对自己不好。相同的,今天我们用怨恨的心去面对一切的人,人家看到我们就跑得比什麽都快,对别人也没有好处。所以对己对人都没好处的事绝对不要干。有理智的人一定是会做利人又利己的事情。所以我们要好好的从圣贤的教诲当中,找到如何利人又利己的心态跟方法智慧。
我们看到假如这个人无理的对我们,跟我们吐口水,我们都不跟他计较,微微傻笑。然後他心里会想,这个人跟一般人不一样,脾气很好。假如是我们的同事这麽做了,我们不要跟他计较。比方我们到各地去旅游,买了一些名产,买回来以後,到办公室去,人家有三颗糖,他也有三颗糖。这个时候他心里会想:我已经这麽恶意对他,他对我还这麽有修养、还这麽包容。会不会感动?会!一感动之後,他想原来那个人就是学《弟子规》的,学《弟子规》很好。很可能往後积极去推展《弟子规》的,就是这个曾经给我们吐口水的人。因为他印象太深刻了,居然现在世间还有这麽有修养的人。他感动了以後,他自己就去推广《弟子规》。
今天遇到一个情境,人家吐个口水在我们的脸上,布袋和尚说「随他自乾了,我也省力气」。因为他吐的口水在脸上,假如我们拿起手来擦,基本上还要耗掉很多卡路里。你看这个手举起来要不要卡路里?要有热量,所以会浪费热量。所以不用擦了,省力气。「他也无烦恼」,因为你假如这麽一擦了,他看你那个手势好像要跟他打架一样,「你想怎麽样?」然後两个人可能本来是吐个口水就算了,这个手势一起来,可能就冲突起来。我们看社会上很多事件,明明就是一点点小事,忍不住脾气,到头来闹出人命的都大有人在。以至於可能在一个公共场合,就为了抢支麦克风就闹出人命来。所以这都是不能忍住脾气。假如能忍住脾气,那就会化险为夷,甚至於还会成就别人学习圣贤教诲的机缘、法缘出现。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如何经营无怨无悔的人生》52-184-26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如何经营无怨无悔的人生》52-184-26

有位老师到中学去讲课,刚好这些老师、校长很着急,因为现在的孩子才十三、四岁就要谈恋爱。现在这个风气太麻烦,理智都没有起来,情事就一大堆。我听说现在连幼儿园就开始配对了,有没有?大人还觉得好玩,不得了!那麽小的年纪都没有定力、都没有理智,一下子情愫都起来了。所以现在青少年被情情爱爱、欲望困得无法自拔的大有人在。这都是我们的下一代。我们有责任要承传祖宗的教诲,不能把下一代给毁掉了。我曾经当过几年的小学老师,就是因为看到一届不如一届,那我们不能袖手旁观。假如继续袖手旁观,那这辈子不知道会有多少人怨我们?当我们的学生长大了,为什麽我小学老师都没有教我这些做人道理?害我撞了一辈子头破血流,都还摸不到人生的正路。我们有愧对於我们为人师表,那我们会抱撼、後悔这一生,因为我们这一生很可能去哪里?很可能会到十九层地狱去。为什麽?断人慧命比断人身命还严重。
美国打仗赢了吗?要想得远!这些情况当初发动战争的时候有没有想到?现在到美国去,连袜子都要脱起来检查,安全检查。你看每个人要进去美国以前,首先已经感受到什麽?有没有紧张兮兮的?对!我们才去三天、五天,去度假一、二个礼拜就回来。美国人必须每天怎麽样?都过这样的日子!长期下来精神会不会压力很大?会。假如每天要来上课以前,门口一个人先帮你搜身,你进来就觉得怎样?混身不自在,压力一点一滴都在增加,真的没完没了,真的要仁慈博爱来待人。所以美国人,只要很多发动战争的国家,都能依照耶稣基督、圣母玛利亚的教导,我们这个世间很多的灾难就可以化解掉。
当下曾子就觉得家里一定有事,不然我不会心脏突然不舒服,马上就赶回来。赶回来之後看到母亲,跪下去跟母亲讲:母亲,家里是不是发生什麽事情?其实说实在的一个孩子担心家里面,跪下来跟父母讲话反而心比较安。真的,有时候跪着讲话比站着讲话舒服,我之前看「商道」,常常会看到一幕眼泪一定掉下来。就是那林尚沃先生每次出远门回到家里,他第一个动作做什麽?拜他的母亲。他在什麽地方拜?一般是在屋里头。这都看到中国人的含蓄,大庭广众就跪下去,好像让人家给我们说,是不是在标榜我很孝顺?所以很少在大蓄在,都是进屋了,恭恭敬敬跪下去给父母行礼,我们看到的是这个动作。

幸福人生讲座 蔡礼旭老师主讲

幸福人生讲座 蔡礼旭老师主讲

幸福人生讲座如何做一个如法的好人蔡礼旭老师主讲(1)集诸位学友,大家下午好。

今天很高兴有这个机会跟诸位学友一起来研讨[如何让人生能幸福],我们这是[幸福人生讲座]。

首先我先自我介绍,我姓蔡,礼貌的礼,旭日东升的旭,蔡礼旭。

我小时候有一个习惯,后来才知道这个习惯也挺好,就是只要有长辈来到我们家,我只要听到他的声音,不管我是在何处,我一定先放下我手边的工作,到这位长辈面前跟他问好,我说叔叔好,阿姨好。

诸位学友,当我这么一鞠躬下去,抬起头来,长辈的表情非常高兴,摸摸我的头说,你这个孩子真乖,我也很满意,因为他肯定我,我也很高兴,我就走了。

所以当一个孩子在做有德行的事,他在力行圣贤教诲,圣贤教诲我们要当一个有礼貌的人,当他真正鞠下躬去的时候,事实上他的内心会很欢喜,因为人本来就有好善好德之心。

所以我从小这个习惯就养成,后来也因为这个习惯得到非常大的益处。

有一次刚好我在上电梯的时候,有一位女士跟我母亲的年纪差不多,我先进电梯,后来她也进来,我就会问她说,[这位女士,请问您上几楼?]诸位朋友,您坐电梯会这么问的举手。

好,谢谢。

假如你进电梯的时候,有一个人跟你微笑说,[请问你上几楼?]诸位朋友,你的感受怎么样?很舒服,可能那一天心情都很好。

所以礼貌是人与人之间最优美的距离,这个礼貌不得不教。

所以我常常跟我们学生讲,还有跟学生的家长讲,我说[学礼貌重要,还是考九十八分到一百分重要?]问:是学礼貌重要,是学一生正确的态度观念重要,还是把九十八分拉到一百分重要?哪一个重要?答:学礼貌重要。

都觉得礼貌重要。

问:请问现在的家长,在做前者的工作,还中在做后者的工作?答:后者。

为什么?明明口头上都觉得做人做事重要,但是实际上遇到孩子的时候,都还是只逼他的功课。

问:所以问题到底出在哪?答:望子成龙。

那分数一好了,就望子成龙了吗?分数一好之后,他人生就幸福美满了吗?所以很多的问题都需要我们深入思考,都需要我们用智能去判断,才可能判断正确。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如何经营无怨无悔的人生》52-184-33文库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如何经营无怨无悔的人生》52-184-33文库

2006年幸福人生讲座—如何经营无怨无悔的人生蔡礼旭老师主讲(第三十三集)2007/3/13 台湾中坜善果林净土寺档名:52-184-33尊敬的诸位朋友,大家好。

我们上一节课是在年前上的,这节课接着下来,我们已经一年没见了。

新的一年,在人的心目当中都希望有好的开始、好的气象,我们都会希求好的未来。

以修行人来讲,修学佛法的人来讲,都知道因果的道理,我们希求好的结果,很重要的,必要种下好的善因、善的种子才行。

「欲知将来结果」,欲知我们明天,欲知我们明年,欲知我们十年、三十年,甚至於欲知我们来生的结果,最重要是看我们现在能不能种下好的种子,「只问现在功夫」。

所以修行人时时从自己、从整个家庭,以至於从整个社会状况都能明白的看到因果的道理。

明白因果的道理,人生才不会忧虑,才不会恐惧未来。

不然一看到一些家庭的状况,看到一些社会的状况,我们是忧心忡忡,修道人忧心忡忡,那自己的心都安住不了,怎麽可能去利益他人?所以我们对自己的人生,对家庭的情况,都时时要从原因上来找答案,修行人说「菩萨畏因,众生畏果」。

我们讲课是幸福人生讲座,那现在我们要找到很幸福的人,笑得很灿烂的人,相当的不容易。

之前也跟大家提到,我们去讲课,刚好到一家银行去上课。

这家银行的主管非常有爱心来对他的下属,他觉得下属同仁都需要这些古圣先贤的教诲,假如没有这些教诲,真的,面对自己的家庭问题,人生的一些思考,都会比较没有方向,没有智慧去判断。

所以找我们的老师去给他们的员工上课。

上课时间都是下完班之後安排的,我们想想,假如今天我们上完班,没得回家,又得要去听课,心里心情好不好?大家这麽反应代表都很好学,所以有的听课好。

但是人之常情,一般可能一天下来,上班比较累了,反而一听说要听课,心情可能就比较烦躁。

说到学习,其实对一个人的一生,这学习是主要关键。

因为有学习才会有智慧,有智慧才能下对人生的判断抉择。

假如人生该说的话、该做的事都没有判断清楚,那整个人生都在为自己所做的错事,所说的错话,在那里收拾残局都来不及。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第九集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第九集

诸位朋友,大家好。

我们刚刚提到做家事对一个孩子的心境还有处事的态度,有很深远的影响,包含身体会比较健康;有付出才可以体会付出者的辛劳,所以习劳知感恩;再来他也会从小比较勤快,养成习惯。

勤劳是治家、致富之根本,所谓「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意志力的磨炼都是在做事的过程当中点滴淬炼出来,所以多做事意志力就会跟著提升。

我们自己回想一下,你的意志力在哪些情况之下磨炼出来?在常常想放弃又不能够放弃的状态慢慢历练。

还有一个因素,常做家事人际关系会好,因为多做事多历练,多做事做事能力就跟著提升,所以一有能力走到哪都可以帮别人。

我在教书的时候,第一年教自然科,每次下完课,有几位小孩他们都很主动留下来,就帮我收拾,帮我扫地。

当然我们当老师对学生都很爱护、都很平等,不过对这么懂事的孩子,我们当然会多加照顾,这个不叫偏心,这是人之常情。

所以孩子很勤奋,他很有可能在人生过程就有人赏识,就有贵人相助,而往往勤奋的人也比较敏锐,比较好学。

诸位朋友,看不看得出来我从小没什么干家事?有没有看出来?没有看出来,因为我已经变了。

假如六年前可能就露出马脚,现在看不出来,因为在这六年来主动干活帮忙,主动历练。

我要到海口去的时候,我就跟我母亲讲:母亲,你儿子太好命了,都没有什么磨难,没有什么锻炼,所以要趁年轻多磨,这样才能成就不足的能力。

孟夫子有一段话讲「天将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为什么要这样磨炼?「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就是要这样磨炼,才把他不会的能力可以锻练出来。

我记得在高中念这篇文章,只有一个念头「我不要当圣贤人」,太苦了,还要饿其体肤,还要挨饿,但是我们这样的认知误解了,没有抓到圣贤人的存心。

后来我到海口去,才深深感受到这一篇文章的意义。

它的意义所在,就是当我们人生觉得很多事情应该做,必须做,比方说教育孩子,比方说把我的学生教好,这些事都是应该做,也是我们非常想做的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观后感
忙了一天终于在晚上才静下心来看蔡先生的幸福人生讲座,总觉得这种净化心灵的学习是需要特定环境的,就像安静的夜能够平复内心的浮躁,让人真正的思考与学习。

说实话,看了以后,久久不能平静,回忆如潮水般涌来,歉疚与感激冲击着我的脑海,实在是受益匪浅。

蔡老师在讲座的开始就提到一幅让我印象极深的画面,以前当我们准备吃饭的时候,爸爸妈妈就会对我们说,“快,叫你爷爷奶奶吃饭。

”接着,就是我们去后院叫爷爷奶奶,他们开心的牵着我们的手幸福的一起去吃饭,多么和谐温馨的场景!然而,如今的情景却是这样的:爷爷奶奶一遍一遍叫看电视的我们去吃饭,我们中的很多人仍然置之不理,这不仅是对长辈的不尊重,更是我们中华优良传统道德的丧失,就像蔡老师说,我们以前遇见喜欢吃的东西就首先给爷爷奶奶,我们会觉得施比受更加幸福开心,的确是这样,我想起了我小的时候,特别喜欢吃桑葚,常常到山上摘,然后用衣服兜着一路捧回家,这个过程是尤为快乐的,想象着爸爸妈妈看见时高兴的笑脸,心里真的是比自己吃到更甜!
只身在长沙,想家是难免的,尤其是想起过去有时候还和父母顶嘴,实在是不应该,爸爸妈妈转眼已经快老了,爸爸由于常年操劳,头发已经白了大片了,只能靠染发来遮掩岁月的残忍,前段时间,看见一句很感人的话:爸爸是个好人,岁月你别伤害他,妈妈是个美人,岁月你别伤害他。

话虽如此,岁月毕竟不留情面,我们要做的就是珍惜现在的每一刻时光,爱父母,尊敬他们让他们开心,而不是让他们整日为我们的
不懂事担心受怕,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样的悲剧但愿我们每个人都不要遇到吧。

说到这儿,我想起了很久以前的那个公益广告,一个可爱的孩子端着一盆水向妈妈走来,说“妈妈,洗脚。

”相信很多人都对这则广告有印象,因为它带给我们的不仅是感动,也是内心的歉疚吧,我们长这么大了,又何时给自己的父母洗过脚呢,我想暑假回去试一试,我想看看我爸妈的双脚经历过多少沧桑,那些岁月的细纹里又有多少是我带给他们的。

蔡老师的这些道理是父母的身教与古书里得来的,就像先生说的,是老祖宗的东西,我们现代很多人崇洋媚外,认为西方的知识更先进,我们学习他们的心理学,模仿他们的行为做事,实际上是缺乏民族自信心的表现,这一点体现在考试上,就是文言文占的分值越来越少了,原因也很简单,他们没有时间读那些古书,无法品读它们的经典与内涵,自然是这个结果。

蔡老师后来说到教育,说到“上所施,下所效”,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老师,现在很多孩子不听话,很叛逆,其实是与家长有关的,教育最好的方式是言传身教,这是古人的方法,很有效,要不“叛逆”这个词怎么不早一点出现呢?当然目前仍是孩子的我们则应该多从自己身上
找原因,孩子与父母相互理解,及时沟通,一方面能够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增进家庭内部的感情,让我们更好的接收幸福。

想一想,蔡老师说的每一点都是正确的,而且通常能够震撼人心,呼唤我们沉睡已久的纯洁善良的心灵,像蔡老师这样,每天自己幸福快乐
的同时又把寻找幸福的方法与他们分享,在施的过程中又实现了人生价值,这才是聪明人的做法呢。

闲余之际,又查询了一些关于蔡老师的资料,网上很多人回应,看蔡老师的讲座能够让自己的人生更加简单幸福,比如在教育孩子、为人处世、家庭关系等方面都有所收益,我想,我也得好好思考一下自己的生活了,简单点说,对父母与身边的人时刻怀有感恩的心,乐于与他人分享快乐,万不可因为读书而忘记了如何做人,嗯,这样我想我的生活就会快乐很多吧,当然我更希望我的细微的改变能够给周围的人带来更多的快乐,这才是最好的结果。

幸福也是会传染的,让我们从细节做起,传递这份幸福
经济与管理1105
1608110526 尹航
周二下午第一节课
第二排第二个
2012/5/1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