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制度及组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制度
为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工作,提供及时、科学的防治决策信息,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现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制度。
1、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各部门要遵循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贯彻分级负责、反应及时、措施果断的应急工作原则,建立应急管理网络,并行使相应的权力和职责,各科室和相关人员应通力合作,保证各项应急工作的顺利执行。加强法制观念,依法应对突发事件。一旦突发事件发生,立即启动应急系统。
2、有关科室应首先保证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所需的、合格的通讯设备、医疗救护设备、救治药品、医疗器械、防护物品等物资的调配和储备,做好后勤保障工作。服从卫生主管部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的统一指挥。
3、在院长的领导下要组织相关科室,建立流行病学调查队伍,负责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与处理,搜索密切接触者、追踪传染源,必要时进行隔离观察;进行疫点消毒及其技术指导。
4、按照法律要求实行首诊医生负责制,发现疑似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疫情时,应立即用电话通知疫情管理人员,疫情管理人员要立即报告院长,同时向辖区疾病预防控制机
构进行报告。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隐瞒、缓报、谎报或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
5、对因突发事件致病的人员提供医疗救护和现场救援,对就诊病人进行接诊治疗,并书写详细、完整的病历记录;对需要转送的病人,应当按照规定将病人及其病历记录的复印件转送至接诊的或者指定的医疗机构。有权要求在突发事件中需要接受隔离治疗、医学观察的病人、疑似病人和传染病病人密切接触者在采取医学措施时予以配合。拒绝配合的,报公安机关依法协助强制执行,并配合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进入突发事件现场进行调查、采样、技术分析和检验,不得以任何理由予以拒绝。
6、对传染病要按《传染病防治法》等相关的法律法律要求,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切断传播途径,防止扩散。严格执行各项消毒隔离、医院感染控制等各项制度和措施,做好人员防护,防止交叉感染和院内感染的发生,做好污物、污水的无害化处理。
7、承担责任范围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任务,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疫情信息监测报告制度并定期对医生和实习生进行有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
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工作的培训。
8、发现瞒报、缓报、谎报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或传染病疫情的,拒绝接诊病人的,拒不服从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调度的上报医院按照医院的工作要求进行处理,造成疫情播散或事态恶化等严重后果的,由司法机关追究其刑事责任。
应急组织体系及职责
一、应急指挥机构
总指挥:徐成国
副总指挥:穆春河
组员:刘仁明张海英杨秀臣
韩艳春刘仁明崔福兰
赵连海王晓升孙文华
应急指挥办公室设在院办
主任:穆春河
副主任:关超
成员:各科室主任、护士长
二、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的职责
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负责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修订与实施、突发事件的指挥与处理、事件原因调查与总结、信息报告与通报、媒体接待工作等。
应急专家委员会
主任:穆春河副院长
副主任:韩延春
成员:杨秀臣孙文华刘仁明赵连海王晓升
三、应急响应人员
医院全体职工均是医院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人员。任何人接到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命令后,要求以最短时间,最快速度,分秒必争,赶赴现场,服从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
突发事件的报告及响应制度一级突发事件
接到卫生行政部门等相关部门要求派遣求援人员的通知后,立即报告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非正常上班时间行政总值班,总值班立即报告领导小组)。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立即按照卫生行政部门的安排,调遣医务人员到突发事件现场进行现场紧急抢救,并安排病伤人员转移救治。
二级突发事件
立即报告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由分管院领导启动医院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相关人员立即到场,进行病伤员的抢救、转运和安全保卫等工作。
三级突发事件
立即报告主管科室(如医务科、总务科,非正常上班时间上报院领导)。如有病伤人员须抢救,由医务科立即启动并组织紧急抢救小组进行抢救。也可以由发生抢救的病区或
科室直接通知麻醉科、门急诊和其他相关人员参与抢救。各科室接到通知后应尽快携带设备到达现场进行抢救。
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应和终止
一、应急反应原则
发生突发事件时,根据我院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分级响应的原则,做出相应级别应急反应。同时,要遵循突发事件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结合实际情况和预防控制工作的需要,及时调整预警和反应级别,以有效控制事件,减少危害和影响。要根据不同类别突发事件的性质和特点,注重分析事件的发展趋势,对事态和影响不断扩大的事件,应及时升级预警和反应级别;对范围局限、不会进一步扩散的事件,应相应降低反应级别,及时撤销预警。
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要采取边调查、边处理、边抢救、边核实的方式,以有效措施控制事态发展。
二、突发事件应急反应的终止
突发事件应急反应的终止需符合以下条件:突发事件隐患或相关危险因素消除,或末例传染病病例发生后经过最长潜伏期无新的病例出现。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