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输注无效
血小板输注无效名词解释
血小板输注无效名词解释
血小板输注无效指的是在进行血小板输注后,患者的病症或症状并没有得到改善或减轻。
这可能是由于输注的血小板数量不足,或者输注的血小板质量不佳,或者可能是由于其他并发症导致的。
血小板输注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式,用于缓解出血和凝血功能障碍等症状。
通常情况下,医生会建议患者进行血小板输注,以帮助患者恢复凝血功能,改善症状。
但是,血小板输注无效的发生率较高。
通常情况下,如果患者患有其他疾病,或者存在其他并发症,可能会导致血小板输注无效。
例如,如果患者存在感染或其他疾病,可能会导致血小板减少或质量不佳,从而导致输注的血小板无法有效地发挥作用。
除了以上原因外,血小板输注无效还可能与输注的剂量、时间、方法和操作不当有关。
因此,在进行血小板输注前,患者需要接受仔细的检查和评估,以确保输注的血小板数量和质量符合要求。
同时,输注过程需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操作,并遵循相关的操作规程。
血小板输注无效是一种常见的症状,但可以通过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来改善症状。
患者需要接受医生的诊断和治疗,以确保能够得到有效的治疗方案。
医院血液输注无效管理措施
医院血液输注无效管理措施血液输注无效主要指输注的血液成分对机体不起作用,如输注血小板后血小板计数不升高或者降低。
输注红细胞后,血色素升高达不到预期,这种现象统称为输注无效。
一、血小板输注无效(PTR患者在连续两次接受足够剂量的血小板输注后,仍处于无反应状态,即:临床出血表现未见改善;血小板计数未见明显增高,有时反而会下降;输入的血小板在体内存活期很短;CCI(校正血小板计数增加值)和PPR 血小板回收率)未能达标等。
CCI=(输血后血小板计数-输血前血小板计数)X体表面积(m2) /输入的血小板总数(1011) , CCI>10输注有效,CCIV1C提示输注无效。
输血后血小板计数为输血后1小时测定值。
PPR( % =(输血后血小板计数-输血前血小板计数)X W(kg) X 0.07 /输入血小板总数X F, 输注后1h PPR<3%, 24h PPR<2%,则考虑输注无效。
(F :血小板通过脾脏后实际进入循环血液的矫正系数,脾脏功能正常者 F=0.62 , 无脾患者F=0.91,脾肿大患者F=0.23)(一)原因非免疫因素:(1)血小板的质量(2)发热感染(3)脾肿大(4)弥散性血管内凝血(5)药物(6)造血干细胞移植及其相关因素(7)自身抗体免疫因素(1)血小板相关抗原(HLA-I类抗原和ABH抗原)(2)血小板特异性抗原(HPA)(3)AB(血型不合(4)血浆蛋白同种免疫和免疫复合物(二)对策1、积极治疗原发病2、停用可疑药物3、输注ABO同型的非库存血小板4、血小板交叉配型5、使用去白细胞血小板6、血浆置换7、免疫抑制剂8.自身血小板冰冻保存(三)持续性无效的处理原则1、小量、多次输注血小板2、静脉输注免疫球蛋白3、使用抗纤溶药物4、使用重组F W a二、红细胞输注无效输注红细胞后24小时应该复查患者 Hb值并计算血红蛋白恢复率,以评估红细胞输注的疗效。
血红蛋白恢复率二W(kg)x V X (输血后Hb值-输血前Hb值)/输入Hb总量,血红蛋白恢复率v 20%^考虑无效。
血小板输注无效及其处理
血小板输注无效的处理
1 非免疫因素的处理
积极治疗原发病,控制感染、纠正DIC 适当增加血小板输注数量及次数 注意血小板离心及储存条件,尽可能输给24小时内
采集的新鲜血小板 脾肿大者需增加每次输入血小板数量,脾脏大小不
影响血小板存活期。不必缩短输血周期。脾切除可 纠正此情况 病人情况许可条件下避免使用两性霉素B、万古霉 素、 环丙氟哌酸等药物
血小板输注无效 及其处理
李亚琪
常用血小板制剂
1 浓缩血小板
采用多联采血袋采集全血后6-8小时内在20-24C条 件下用大容量离心机将血小板分离出并悬浮在血浆 内所制成浓缩血小板。200ml全血制备的血小板含 量≥2.0×1010,容量为25-35ml。血小板在输注时 无需交叉配血 ,要求ABO血型相同输注。
临床发生率约为30-70%
血小板无效输注的判断标准
1 临床表现:
出血倾向不减轻,或出现输血性紫癜, 出血加重。
(输血后血小板计数没有明显增高但临 床出血症状有明显改善,应认为血小板输注 有效)
2 血小板纠正计数指数(CCI)
(输后血小板计数-输前血小板计数) ×体表面积
CCI=
输注的血小板总数×1011 注:血小板计数单位为109/L,体表面积单位为m2
非独立原因
(3)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消耗大量血小板
(4)抗菌素的应用:二性霉素B、万古霉素、环丙
沙星等
(5)成分血的质量:血小板在收集、离心、储存期
间,若条件不当而被激活,可造成“储存损伤”影 响血小板质量,导致输注无效
(6)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处理全身照射、GVHD、静
脉闭塞病(VOD)、CsA的应用、HLA抗体的产生
输注剂量及方法
血小板输注无效-抗体检测与供者选择
血小板输注无效:抗体检测与供者选择作者:周晓华王明元徐惠新【关键词】血小板随着临床输血事业的发展,血小板(platelet,PLT)的使用日益广泛。
但是,随着大量使用血小板的情况出现,血小板输注无效成为困扰临床医生的大问题,即反复输血者可能产生的血小板相关抗体及输血小板无效(refractoriness to platelet transfusion,RPT)。
一般情况下,把监控血小板输注结果常用的公式,即校正计数增值(CCI)和血小板回收率作为判别依据,当输注后1h CCI<7.5和20h CCI<4.5或1h回收率<20%,则认为血小板输注无效。
血小板输注无效有非同种免疫因素和同种免疫因素,非同种免疫因素包括血小板质量、发热感染、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骨髓移植、脾肿大等因素,另一方面,血小板上由于存在血小板相关抗原,主要是人类白细胞抗原(HLA)Ⅰ类抗原,和血小板特异性抗原即人类血小板抗原(human platelet antigen,HPA)。
目前,HPA被国际正式命名的有22个抗原,其中12个抗原被列入6个遗传系统,分别命名为HPA-1~5和HPA-15。
这些抗原产生的同种免疫可导致RPT的发生。
研究证实血小板相关抗体中79.9%为HLA抗体,HLA抗体与血小板抗体共存占17.6%,血小板特异性抗体占2.7% [1]。
国外对血小板输注无效的预防、处理、抗体实验评估及应用有相当多的讨论[2~4]。
血小板相关抗体常出现在血小板输注6次以上的患者中,有报道称反复大量的输注血小板可导致50%左右患者产生同种免疫抗体,相当于红细胞同种抗体产生频率的几十倍。
血小板相关抗体引起的新生儿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neonatal alloimmune thrombocytopenia,NAIT)也不时有病例报道,其主要因素是人类PLT抗原抗体反应,但Saito [5]却发现了1年中3例HLA抗体引起的NAIT。
血小板输注无效判断标准
血小板输注无效判断标准血小板输注无效是临床中常见的现象,其发生率为10%-30%。
血小板输注无效是指患者在输注血小板后,血小板计数未见有效提高,临床出血症状未见改善,甚至可能加重。
对于血小板输注无效的判断,一般认为应该满足以下条件:患者至少连续两次输注同种类型的血小板,每次输注的血小板数量不得少于两个单位。
输注后的血小板计数较输注前增加至少50×10^9/L。
输注后血小板回收率较输注前增加至少10%。
患者有明显的出血症状,但输注后的血小板仍然无法满足止血需求。
除了上述判断标准外,还可以通过以下指标来判断血小板输注无效:血小板回收率:输注后的血小板回收率较输注前增加不足10%,或者输注后的血小板回收时间超过48小时,都可以判断为血小板输注无效。
血小板计数:输注后的血小板计数较输注前增加不足50×10^9/L,或者输注后的血小板计数仍然低于50×10^9/L,也可以判断为血小板输注无效。
患者出血症状:虽然输注了血小板,但患者的出血症状仍然没有改善,甚至加重,也可以判断为血小板输注无效。
对于出现血小板输注无效的情况,需要考虑以下原因:患者自身因素:如患者存在免疫系统异常、病毒感染、骨髓抑制等情况,导致输入的血小板被迅速破坏,无法发挥作用。
血小板质量因素:如输入的血小板存在质量问题,如数量不足、质量受损、保存不当等,导致输入的血小板无法发挥作用。
患者出血情况:如患者的出血情况比较严重,需要大量的血小板进行补充,但输入的血小板数量不足或者质量不佳,导致无法满足止血需求。
其他因素:如患者存在抗凝剂使用过量、药物相互作用等情况,导致输入的血小板无法发挥作用。
针对不同的原因,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处理:对于患者自身因素引起的血小板输注无效,可以考虑采取以下措施:加强患者的营养和护理,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和抵抗力;针对患者的具体病情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药物治疗、放疗、化疗等;同时可以采取输注其他类型的血小板进行补充。
血小板输注无效判断标准
血小板输注无效判断标准
背景:
血小板输注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手段,用于改善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
偶尔会出现血小板输注无效的情况,即输注后患者的凝血功能未得到明显改善。
为了及时判断输注是否有效,需要制定一份血小板输注无效判断标准。
标准:
1. 时间标准:
- 在输注血小板后经过一定时间,例如30分钟,应该检测患者的凝血功能(如凝血因子活性、凝血时间等)。
若凝血功能未得到改善或仍处于异常状态,则可判断血小板输注无效。
2. 血小板计数标准:
- 在输注血小板后一定时间内,比如1小时后,应监测患者的血小板计数。
若血小板计数未达到预期的增加幅度,或仍低于需要的水平,则可判断血小板输注无效。
3. 凝血酶原时间标准:
- 在输注血小板后一定时间内,例如2小时后,应检测凝血酶原时间。
若凝血酶原时间无明显改善或仍处于异常范围内,则可判断血小板输注无效。
4. 凝血因子活性标准:
- 在输注血小板后一定时间内,例如3小时后,应测定凝血因子活性。
若凝血因子活性未得到明显改善或仍低于正常水平,则可判断血小板输注无效。
5. 出血程度标准:
- 输注血小板后,应及时观察患者的出血情况。
若在合理时间内(如2小时)内出现新的或加重的出血症状,则可判断血小板输注无效。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标准应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和临床判断,以及可能的其他检测指标,如纤维蛋白原水平等,综合评估血小板输注的疗效。
此标准制定仅供参考,在使用时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验证,且应由专业医生或医疗团队进行决策。
血小板输注无效
血小板输注无效
临床判断PTR的依据主要有血小板回收率(percent platelet recovery,PPR或PR%,以下简称PPR)和输注后血小板计数 纠正增加指数(corrected count increment,CCI)以及患者出 血状况有无改善。
血小板输注后出血症状改善程度不易量化 对出血患者,衡量血小板输注有ughty等报道,44%的恶性血液病患者血小板 输注无效,其中88%是与非免疫性原因有关,单 独非免疫性原因占67%,另21%与免疫性原因共 同存在。血小板抗体存在于25%的PTR患者中, 单独为13%。
Friedberg等则认为,任何PTR都不能归因于一种 原因。
血小板输注无效的原因
卡马西平、苯妥英、丙戊酸、地 西潘
西咪替丁、雷尼替丁
基本观点
临床上PTR通常是非免疫性因素引起的 同种免疫性PTR多由HLA抗体引起 输血、妊娠是引起HLA同种免疫两种主
要的危险因素
血小板抗原
血小板上有三类血型抗原
1、红细胞血型抗原 2、组织抗原-人类白细胞
抗原(HLA) 3、血小板特异性抗原(HPA)
血小板或者在两周内三次输注血小板(不必是连续输用) ,没有达到期待的结果,临床出血表现未见明显改善,可 认为发生PTR。
PTR是指患者在连续2次接受足够剂量的血小板输注
后,仍处于无反应状态,即临床出血表现未见改善,血小 板计数未见明显提高,有时反而会下降;输入的血小板在 体内存活期很短,CCI和PPR未能达标等。
血小板-红细胞抗原
ABH抗原
部分为血小板的固有蛋白,另一部分从血浆中吸附 血小板上的ABH抗原个体之间表达不同,5%-10%的 非O型个体为A抗原或B抗原的高表达
Lewis、I、i和P等血型抗原 但不存在Rh 、Duffy、Kell、Kidd和 Lutheran血型系统抗原
血小板输注无效
• 3 非免疫+免疫因素 占15%
四血小板无效输注的发病机理
• 1 网状内皮系统的破坏
• 发热、败血症时 IL-1 、 TNF 、 PGE2 可激 活网状内皮系统,使血小板被快速清除 • BMT 时供者 T 细胞直接破坏血管内皮细 胞,增加血小板黏附。
• 2 血小板的免疫性破坏
• HLA抗原不合的血小板输入后,供者混 杂的单核细胞、激活的B淋巴细胞上的黏 附分子作用于患者的T淋巴细胞,引起 CD8+细胞的增殖,破坏输入的血小板。 • ABO不合或血小板抗原不合,输入血小 板后,发生抗原抗体反应,或激活补体 系统,或细胞毒作用,可破坏输入的血 小板。
• 大量丙球可暂时性封闭抗体,减少免疫 性因素所致血小板的无效输入。 • 剂量:0.4g/kg,连用5天,再输入血小 板 • 若无效,可增大剂量一倍。
• 4 其他
• 血浆置换,每2~4天置换一次血浆500ml, 共6次。也可连续置换。 • 严格血小板输注的指征。•2 血小板纠正计数指数(CCI)
• CCI=(输注后血小板计数-输注前血小板计数)μ L×体
表面积(m2)/(输注血小板数×1011) •
•
•
若输注后1小时 CCI〈 7500/μL • 12小时 CCI〈 6000/μL • 24小时 CCI〈 4500/μL 连续3次,可判断为血小板无效输注。
• (1 )发热及败血症:感染可使血小板生 存期缩短 ,G¯ 败血症患者的血小板无效 输注发生率为57.5% • (2 )脾脏肿大:患者比正常人破坏增加 30%,不是独立原因 • (3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消耗大量血小 板
• (4)抗菌素的应用:二性霉素B、万古霉 素、环丙沙星等 • (5)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处理全身照射、 GVHD、静脉闭塞病(VOD)、CsA的 应用、HLA抗体的产生 • (6)其他:成人〉儿童、女性〉男性
血小板输注无效原因与解决思路
血小板输注无效原因与解决思路血小板作为正常人外周血中最小的有形成分,在血栓和止血、伤口修复、炎症和癌症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生理功能[1]。
造成血小板计数减少的主要原因包括血液系统疾病引起的病理性减少[2]及体外因素导致的假性减少[3]。
临床上对血小板计数过低的血液病患者多采取血小板输注的方法,以降低出血风险[4]。
血液病合并多抗凝剂依赖的血小板假性减少十分罕见,若未及时发现并纠正血小板计数易引发临床过度医疗。
本文通过分析1例急性白血病患者血小板反复输注无效的原因,探寻多抗凝剂依赖情况下血小板聚集的应对策略。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患者,男,68岁,因反复发热半月,发现全血细胞减少10d前往当地医院就诊。
查体:重度贫血貌,言语含糊,双下肢轻度水肿,右侧肢体肌力4级,余未见明显异常。
完善相关检查,结合骨髓细胞形态学、分子生物学及细胞遗传学检查提示急性髓系白血病伴BCR-ABL基因阳性。
预备接受化疗前患者血常规结果提示贫血、血小板计数减少,临床遂予以血小板输注,但效果不佳,血小板计数始终维持在20×109/L左右。
治疗期间患者并无出血表现,为明确血小板输注无效原因至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就诊。
1.2仪器和试剂BC-6800PLUS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及配套试剂购自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XN-900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SP-10推染片机及配套试剂购自日本希森美康株式会社。
0.1g/mL阿米卡星注射液购自上海信谊金朱药业有限公司;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K2)抗凝真空采血管、枸橼酸钠抗凝真空采血管、肝素抗凝真空采血管购自碧迪医疗器械(上海)有限公司。
1.3方法1.3.1标本采集及制片采集患者EDTA-K2、枸橼酸钠和肝素抗凝血标本,分别于采集后即刻、30min、1h、2h、4h使用推染片机制作外周血涂片,镜检观察血涂片中血小板形态及分布情况。
1.3.2血小板估算方法肝素抗凝标本采集后立即涂片,计数体尾交界处20个油镜视野下红细胞和血小板的数量。
血小板输注无效原因分析
血小板输注无效原因分析摘要:血小板输注是临床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主要用于预防和治疗血小板减少或血小板功能缺陷患者的出血,是临床上重要的支持疗法,常用于严重创伤或重大手术患者。
血小板输注无效(PTR)的影响因素主要有非免疫因素以致血小板输注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患者多次输血后的免疫因素产生血小板抗体使得血小板被加速清除。
关键词:血小板输注;非免疫因素;免疫因素成分输血是现代临床输血技术的发展趋势,随着成分输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与推广,血小板输注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而血小板输注无效指的是患者在俩次输注足够剂量的血小板后没有发生适度反应,即临床出血表现未见改善,血小板计数未见明显增高,有时反而下降;输入的血小板在体内存活期很短,校正血小板计数增加值(CCI)和血小板回收率(PPR)未能达标等[1]。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发现血小板输注无效风险的发生,不仅会延误患者病情,加重患者家庭以及社会的经济负担,同时也导致血小板资源的浪费[2]。
为了让有效的血小板在临床上得到合理的应用,降低血小板输注无效率,本文主要对进年来国内外研究的血小板输注无效的原因分析综述如下。
1 血小板制剂目前国内的血小板采集主要有手工法与血细胞分离机单采法。
手工制备的血小板混入的白细胞与红细胞较多,其中手工分离方式受外界影响较大,对操作人员的技能要求较高;且随机误差较多,从而进一步影响血小板质量。
而单采血小板是对血小板进行标准化、机械化分离操作,明显增加血小板分离的精确程度,同时防止操作人员发生交叉感染[3]。
血小板制剂分为浓缩血小板( platelet concentrates,PC)和单采血小板( single-donor plateletapheresis,SDP) 2 大类,PC主要是采用白膜法或富血小板血浆法从采集的全血中经手工或仪器分离制备,可做多人份的汇集处理,还可往其中加入血小板添加液( PAS) ,并做病毒灭活处理( 如采用核黄素加紫外光照射) ; SDP 主要是以全自动仪器采集自献血者的血小板成分,由于SDP 是利用全自动血液成分分离机与全封闭的一次性使用离心式血液成分分离器配合采集出的血液成分,因而该制剂不仅血小板纯度(数量) 高,白细胞及红细胞混入量低,能够有效避免血小板输注无效(HLA 免疫反应和非溶血性发热输血反应),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血小板输注无效临床诊疗困境
血小板输注无效临床诊疗困境王慧茹 刘会兰[摘 要] 血小板输注无效(PTR )是多次输注血小板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不仅会导致危及生命的出血风险、住院时间延长和生存期降低等,还会因反复输血增加输血安全问题。
本文就PTR 发生的原因以及对策进行了回顾总结,重点探讨免疫因素导致的PTR 和相应的血小板输注策略,以期对解决PTR 困境提供思路。
[关键词]血小板输注无效;血小板减少;人类白细胞抗原抗体doi:10.3969/j.issn.1000-0399.2023.08.001血小板在正常的凝血和止血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血小板输注对于维持低血小板计数患者体内平衡至关重要,血小板输注无效(platelet transfusion refractoriness ,PTR )是多次输注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具体表现为输注血小板后血小板计数未如预期增长。
如果患者在多次输血后血小板计数无任何增长,则会出现危及生命的出血风险、住院时间延长和生存期降低等不良结局,以及医疗费用的增加[1-2]。
PTR 患者因反复输血也增加输血安全问题,如非溶血性发热反应、过敏反应、输血相关的急性肺损伤、输血相关的循环超负荷、细菌脓毒症和溶血性反应等。
因此,PTR 是需要反复输注血小板患者面临的一个重要临床问题[3-4]。
目前认为,PTR 的发生取决于患者个体因素、疾病类型以及输注血制品的白细胞去除等相关因素,其发生率文献报道不一,通常被低估。
早期文献报道PTR 发生率为10%~27%,但在骨髓衰竭性疾病中发生率为30%~70%,在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特别是脐血移植患者中发生更普遍。
免疫及非免疫因素均可介导PTR ,随着血制品去白细胞的广泛应用,免疫性PTR 发生率通常小于10%,在接受血小板输血的患者中,免疫性PTR 发生率约4%~8%[5-8],成为临床血小板有效输注的阻碍。
1 PTR 的诊断临床认为,对血小板减少患者提供未经选择或随机的血小板产品(单采或手工)用于最初的血小板输血治疗,重复输注随机供者血小板后未能获得满意的疗效及血小板计数的增加,应怀疑PTR 可能,需要通过计算输血后血小板计数的增长情况,但判断PTR 的输血后血小板增量的计算方法目前尚缺乏共识[9]。
血小板输注无效的实验室筛查分析
血小板(PLT )输注是治疗因血小板减少引起的出血性疾病的有效治疗措施,但并不是所有患者输入血小板后都能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患者在多次输血(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后可产生血小板抗体,导致血小板输注无效[1]。
对血小板输注无效的患者应进行血小板特异性和组织相容性抗体检测,分析导致输注无效的原因,选择输注相容性血小板,有效提高输注效率,节约血小板资源。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山西省人民医院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期间血小板输注患者100例,其中男性58例,女性42例,年龄29~82岁,平均56岁。
按科室分组,血液科63例,其他科室37例。
机采血小板输注指征由临床医师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决定血小板的输注量。
PLT<20×109/L ,并伴有明显的出血倾向,为治疗性输注;PLT<(10~20)×109/L ,无明确的出血倾向,为预防性输注。
外科手术患者PLT<50×109/L ,进行预防性输注。
机采血小板来源:机采血小板均有太原市红十字血液中心提供,1个治疗量机采血小板含血小板数≥2.5×1011/袋。
1.2方法1.2.1血小板输注效果评价:输注机采血小板后24h 对患者外周血进行血小板计数。
血小板输注效果采用血小板计数增高指数(CCI )来评价。
输注血小板后24h ,CCI>4.5,说明血小板输注有效。
1.2.2血小板抗体检测:对血小板输注无效的患者进行血小板抗体检测。
试剂盒购自荷兰Sanquin 公司,用固相免疫检测法测定血小板抗体,具体操作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阳性结果表明可能存在血小板特异性抗原(HPA )抗体;阴性结果表明无HPA 存在。
1.2.3血小板相容性检测:对有血小板抗体存在的患者进行微柱凝胶法血小板交叉配型,输注相容性血小板。
试剂购自长春博迅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具体操作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
血小板输注无效及处理措施
血小板输注无效及处理措施血小板输注对于各种血液病中因血小板减少所致的出血症状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然而反复多次血小板输注,可引起血小板的无效输注。
约有20%~50%白血病患者,80%的再障患者长期输注血小板后输注无效[1]。
不仅如此,血小板输注后还会引起发热反应、输入后紫癜等并发症。
了解血小板无效输注的病因及治疗,对于血液病患者,尤其是骨髓衰竭的患者是十分必要的。
1血小板无效输注的有关概念111血小板无效输注是指病人在输注血小板后没产生/适当的反应0,即血小板计数未见有效提高,临床出血症状未见改善。
一般认为:病人至少连续两次输注足量随机血小板后,没有达到合适的CCI值,可认为是血小板输注无效(PTR)。
判断依据主要是输注后血小板纠正计数增加指数(CCI)和血小板恢复百分率(PPR)[2]。
其中,CCI按下式计算:CCI=(输注后PLT-输注前PLT)/Ll@体表面积(m2)血小板输入量@1011式中,体表面积=010061@患者身高(cm)+010128@患者体重(kg)+0101529。
若输注1小时后,CCI<7500/Ll,12小时后CCI<6000/Ll,24小时后CCI<4500/Ll,则可认为输注无效。
PPR的计算式为:PPR=(输注后血小板计数-输注前血小板计数)@全血容量@100%输注血小板总数@P式中,血容量=体表面积@215,P=2/3。
若输注1小时后,PPR<30%,24小时后PPR<20%,则可认为输注无效。
运用CCI或PPR可以减少判断的主观性。
但是由于这两个指标还受是否过滤清除白细胞及患者身高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并不能完全真实地反应血小板的输入效果。
故建议用血小板输注后增值的回归分析来评价血小板输注的效果,但是目前这两个指标仍然是判断血小板输注效果的最常用指标。
112治疗性血小板输注的疗效判断应以临床出血症状的改善为主,如输注血小板后出血减少或停止等为主要证据。
血小板输注无效的因素与对策
血小板输注无效的因素与对策作者:李戬来源:《中外医疗》 2011年第23期李戬(武警上海总队医院检验科上海 200000)【摘要】随着输血技术的发展,血小板在临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临床上发现不少病人输注血小板后不能达到预期值即血小板输注无效(RPT)。
本文将对其影响因素及对策进行探讨。
【关键词】输血血小板无效【中图分类号】 R8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1)08(b)-0177-01随着输血技术的发展,血小板在临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临床上发现不少病人输注血小板后不能达到预期值即血小板输注无效(RPT)。
本文将对其影响因素及对策进行探讨。
血小板输注无效分为非免疫因素和免疫因素。
1 血小板输注无效的非免疫因素1.1 血小板的质量血小板的制备、保存、运输以及白细胞的污染程度均可影响血小板的质量。
如血小板数量不足、离心损伤、不合适的温度、保存时间的长短。
1.2 发热感染发热可使血小板被破坏,存活期缩短。
感染期血小板暴露的隐抗原吸附IgG抗体导致血小板生存期缩短消耗增加。
尤其是革兰阴性杆菌败血症可严重破坏血小板。
1.3 脾肿大脾亢可使血小板破坏增多。
脾切除可使血小板回收率增至90%以上。
1.4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引发DIC的重要因素是感染、败血症和恶性肿瘤,可大量消耗凝血因子和血小板,使血小板的存活期缩短。
1.5 药物常见的有消炎痛、苯巴比妥、头孢菌素、肝素等药物可致骨髓毒性非免疫或抗体介导的血小板破坏。
当患者出现不明原因的PTR时应考虑药物抗体存在的可能性。
1.6 骨髓移植在骨髓移植后的造血细胞恢复期,可发生类似免疫个体所出现的自身-非自身免疫识别的暂时紊乱导致自身抗体水平上升。
急、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和巨细胞病毒感染可以提高血小板相关免疫球蛋白的水平,从而增加从循环中清除血小板的速度[1]。
1.7 自身抗体继发的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已在骨髓移植、血癌及一些其他多次输血患者中发现。
血小板输注无效的研究
血小板输注无效的研究血小板是机体止血和凝血过程中关键的血液成分,临床上发生血小板数量不足和功能缺陷时,输注血小板血液成分可以作为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
可是重复输注血小板后,机体内血小板数量升高幅度不理想,甚至有患者再次表现出血倾向,带给临床治疗上的困难,这就叫做”血小板输注无效(platelet transfusion refractorier)PTR。
本文就PTR的判断标准、引发原因和防治措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标签:血小板;输注目前,输注血小板已作为预防和治疗由于血小板减少或功能缺陷所致出血的主要手段之一,但30%~70%的患者可发生血小板无效输注[1-2]。
并且长期困扰临床的是患者经多次输注血小板后,机体可能产生血小板相关抗体,引起血小板输注无效(PTR)[3]。
1 PTR的定义和判定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在血小板输注指南中将PTR 定义为:最少2次ABO 血型相配合而且贮存时间不多于72 h的血小板输注后,输注效果不理想[4]。
临床上,因为输注效果评价无数量指标,所以目前多数以血小板恢复率(PPR)与输注后血小板数值纠正增加指数(CCI)作为量化的判断标准。
这里,全血容量=体表面积×2.5,体表面积(m2)=0.0061×身高(cm)+0.0128×体重(Kg)-0.01529。
判断依据:据输注前1 h和输后1 h(或24 h)患者外周血液中血小板数值和输入的血小板数量,测算PPR 和CCI,若1 h CCI<7.5 ,24 h<4.5 可判定为血小板输注无效或1 hPPR <30%,24 h<20%也可判定为血小板输注无效[5]。
导致血小板输注效果不良的常见原因之一是血小板相关抗体的产生[6],尤其是重复输血的患者,其血小板相关抗体阳性率可达31%~63%,而且随着输血次数的增多,阳性率还会进一步升高,继而引起血小板输注无效[7]。
2 PTR的原因文献报道,血小板输注无效的发生可能与发热、感染、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脾肿大、反复输注血小板和骨髓移植等多种因素有关。
血小板输注无效的病因和对策
训内容在培训前或后组织理论测试; 2 ) 培训评估, 在培训结 束后发放培训评估表, 针对培训内容评估当次培训对学员的 影响及学员的接受程度 。 2. 4. 2 2. 4. 3 培训资质的评估主要通过评估表分析, 对师资的讲 培训项目的评估: 本着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的原 课内容、 表达情况、 专业情况、 课件情况等进行评估。 则, 具体形式可按照实际情况掌握, 我中心主要通过向培训 对象发放培训评估表, 对课程设置、 师资情况、 专业程度等情 况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的结论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采 取适当的措施持续改进 。 3 结论与创新点 目前国内外血站均有针对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 不同血 站教育培训的侧重点和管理模式也不尽相同 。 美国红十字 AABB、 会血站、 纽约血液中心、 上海血液中心等国内外一些 知名血站在自己的网页上发布下一年度的教育培训计划, 便 于血站工作人员或感兴趣人群进行选择, 其中有很多培训内 容值得借鉴。我中心在实施继续教育培训的过程中注重教 育培训的质量和效果, 从不同角度多方面了解教育培训的需 求, 以发展的态度制定计划, 在实施中根据实际情况适度调
[1 ]
3 个公式均被用于评估血小板输注效果 。 其中, 输注后 transfusion platelet increment, PPI ) = 输注 血小板增加值( post后 plt - 输注前 plt, 全血容量 = 体 表 面 积 × 2. 5 , 体表面积 ( m2 ) = 0. 006 1 × 身高( cm) + 0. 012 8 × 体重( kg ) - 0. 015 29 , 0. 67 代表脾池( 输入血小板约有 1 /3 进入脾池) 。 减少血小板同种免疫试验( the trial to reduce alloimmuniTRAP) 将血小板输注无效定义为患者至少 zation to platelets, 1 h CCI < 5 × 10 9 / L, 连续 2 次输注 ABO 同型新鲜血小板后, 该定义为美国临床肿瘤学会所接受
医院血液输注无效管理措施
医院血液输注无效管理措施血液输注无效主要指输注的血液成分对机体不起作用,如输注血小板后血小板计数不升高或者降低.输注红细胞后,血色素升高达不到预期,这种现象统称为输注无效。
一、血小板输注无效(PTR)患者在连续两次接受足够剂量的血小板输注后,仍处于无反应状态,即:临床出血表现未见改善;血小板计数未见明显增高,有时反而会下降;输入的血小板在体内存活期很短;CCI(校正血小板计数增加值)和PPR(血小板回收率)未能达标等.CCI=(输血后血小板计数—输血前血小板计数)×体表面积(m2)/输入的血小板总数(1011),CCI≥10输注有效,CCI<10提示输注无效。
输血后血小板计数为输血后1小时测定值。
PPR(%)=(输血后血小板计数—输血前血小板计数)×W(kg)×0。
07/输入血小板总数×F,输注后1h PPR<30%,24h PPR〈20%,则考虑输注无效。
(F:血小板通过脾脏后实际进入循环血液的矫正系数,脾脏功能正常者F=0。
62,无脾患者F=0。
91,脾肿大患者F=0。
23)(一)原因非免疫因素:(1)血小板的质量(2)发热感染(3)脾肿大(4)弥散性血\管内凝血(5)药物(6)造血干细胞移植及其相关因素(7)自身抗体免疫因素(1)血小板相关抗原(HLA-I类抗原和ABH抗原)(2)血小板特异性抗原(HPA)(3)AB0血型不合(4)血浆蛋白同种免疫和免疫复合物(二)对策1、积极治疗原发病2、停用可疑药物3、输注ABO同型的非库存血小板4、血小板交叉配型5、使用去白细胞血小板6、血浆置换7、免疫抑制剂8.自身血小板冰冻保存(三)持续性无效的处理原则1、小量、多次输注血小板2、静脉输注免疫球蛋白3、使用抗纤溶药物4、使用重组FⅦa二、红细胞输注无效输注红细胞后24小时应该复查患者Hb值并计算血红蛋白恢复率,以评估红细胞输注的疗效。
血红蛋白恢复率=W(kg)×V×(输血后Hb值-输血前Hb值)/输入Hb总量,血红蛋白恢复率<20%则考虑无效.(V:每公斤体重的血容量,成人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小板输注无效血小板输注适用于预防和治疗血小板减少或血小板功能缺陷患者的出血,并已成为各种血液病及肿瘤患者放﹑化疗的有效支持疗法,但患者在多次输血(全血﹑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妊娠及器官移植后,易产生血小板相关抗体,导致血小板输注无效(PTR)。
我们结合近几年国内外研究进展,对血小板输注无效的实验室检查方法、治疗与预防措施等综述如下。
1 血小板输注无效的标准血小板输注无效是指患者在输注血小板后血小板计数未见有效提高,临床出血症状未见改善。
一般认为:患者至少连续2次输注足量随机ABO同型血小板后,没有达到适合的CCI值,可认为是血小板输注无效(PTR)。
目前临床判断PTR的依据主要有血小板恢复百分率(percent platelet recovery,PPR或PR%,以下简称PPR)和输注后血小板计数纠正增加指数(corrected count increment,CCI)以及患者出血状况有无改善。
由于血小板输注后患者出血症状改善程度不易量化,故以PPR和CCI作为量化的判断依据[1]。
根据输注前1h和输后24h患者外周血血小板计数以及输入的血小板数量,计算PPR和CCI。
计算公式为[2]:PPR=(输后血小板计数输前血小板计数)×全血容量/(输注血小板总数×P)×100% 其中,血容量=体表面积×2.5,P=2/3;CCI=输后血小板增加数(个/μl)×体表面积(m2)/输注血小板总数(×1011)其中,体表面积=0.0061×患者身高(CM)+0.0128×患者体重(kg)-0.01529。
若24h CCI<4.5×109/L或PPR<20%判断为PTR,也有以输后1h的CCI<7.5×109/L或PPR<30%作为判断标准。
CCI 30 ×109/L 相当于PPR 100%,CCI(7.5—10)×109/L,相当于PPR 25%—30%,CCI (4.5—7.5)×109/L,相当于PPR15%—25%,两种计算方法大致相等。
2 血小板输注无效的原因引起PTR的主要原因可分两类,分别为非免疫性因素和免疫性因素。
大多数PTR是由非免疫性因素引起[2],如血小板成分制品的质量、脾亢、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发热感染、抗生素应用等。
免疫性因素包括ABO血型不合,抗HLA、HPA抗体,自身抗体,药物抗体等。
2.1 同种免疫因素血小板同种免疫相当于红细胞同种抗体产生频率的几十倍,针对血小板表面抗原的抗体尤其是HLA类抗体是引起PTR的主要原因[3]。
血小板携带的抗原可分为2大类:一类是血小板相关性抗原,包括HLA Ⅰ类抗原,还有ABH、MN、lewis、Ⅰ、P等,其中,HLAⅠ类抗原及ABH 抗原在血小板输注中具有临床意义,二者可从血浆中吸附,又可内源性合成。
另一类是血小板特异性抗原(HPA),具有独特的型特异性,并构成血小板膜结构的一部分。
HLAⅠ类抗体是导致PTR最常见的免疫因素,占所有免疫因素的80%和所有病因的11.7%,由HPA抗体引起的PTR约占所有病因的1.7%[7]。
国外血小板抗体高发频率调查结果显示,同种HLA抗体的频率最高,大约20%—70%长期接受血小板输注的患者将产生HLA抗体,其次是血小板特异性抗体,约10%的PTR患者合并HLA和HPA抗体。
HPA抗体种类与HPA抗原分布频率有关,其中欧美白人多由HPA1(PLA1)抗体引起,HPA1b、HPA5b,HPA2b抗体多见[7],日本人群的PTR患者血中检出的HPA抗体多数为HPA2b(Siba)抗体。
在国内缺乏针对血小板输注无效的免疫性影响因素的深入系统调查,包括青岛在内,上海、南京、石家庄和成都等的血液中心已开展血小板抗原基因分型检测,通过血小板抗原基因多态性分析,HPA15a/b、HPA3a/b、HPA2a/b、HPA5a/b、HPA4a/b的不配合率较高,提示可能是同种免疫因素导致PTR 的主要影响抗原系统。
我国人群HPA1a 抗原频率>99.9%,极少有机会产生此类抗体。
国内研究[6]曾经在PTR患者中检出HPA2b抗体,我们对青岛地区PTR 、ITP患者的抗体类别进行了调查(另文发表),检出HPA2b,5b,4b,3a抗体。
2.2 自身抗体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骨髓移植及一些其他多次输血患者可检出PAIgG。
研究发现[8,9]10%—26%的多次输血患者可产生泛反应性抗体,其中20%与HLA抗体有关,这些抗体可与1个或多个血小板糖蛋白(GPs)反应,Godeau 等[11]把这类抗体解释为自身抗体。
Novotny[10]和Godeau等[11]研究认为这些没有明确特异性的抗体与血小板输注无效无关,而Tanning 等[12]发现在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中,针对GPⅡb/Ⅲa,GP Ⅰb/Ⅸ及GPⅠa/Ⅱa的IgG 、IgM类泛反应性抗体与HPA同种抗体同时存在,这些一过性的泛反应性抗体也许与PTP患者的自身血小板破坏有关。
2.3 ABO血型不合浓缩血小板(PC)中混有红细胞,血小板表面有红细胞ABH抗原,随着患者ABO血型抗原不合的血小板输注次数增多,PTR的发生率逐渐上升;另外,受者体内ABO抗体的效价如果高于64,输入ABO血型抗原不合血小板也易发生PTR。
Killick等[10]发现输注ABO血型相合血小板的患者发生PTR的发病率为18%,而输注ABO血型抗原主要或次要不相合患者PTR的发病率高达53%。
Duquesoy发现O型患者输注HLA配合型A型血小板其回收率是输O型血小板的77%,输来自不同捐献者的A型血小板回收率也不同。
研究发现[13]A1型血小板上A抗原的表达个体差异较大,分别有7%和4%的捐献者其血小板A、B抗原表达高于平均2SD,而A2型血小板上几乎没有A抗原,这可以解释为什么O型患者输不同的A型血小板效果不一。
2.4 药物抗体当患者输注血小板而出现不明原因的PTR时,在排除其它影响因素外,应考虑药物致敏产生抗体的可能,一般患者在血小板减少症前有用相关药物史,停药后,即可得到改善,再次使用该药可出现血小板减少症状。
可以引起药物过敏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常见药物见表1。
药物致敏引起的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的作用机理见表2[14]。
表1引发药物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常见药物药物特异性抗体抗体识别针对GPⅢa 嵌合型抗体0.5%—1.0%(首次致敏阿昔单抗Fab段鼠源部分10%—14%(2次以上致敏)自身抗体药物诱导产生针对自身血小板的抗体1.0% 金盐免疫复合物药物结合血小板因子4形成免疫复合物3%—6%肝素通过Fc受体激活血小板低分子量肝素少见表2药物诱导的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的作用机理3 实验室检查方法3.1 血清学方法检测血小板HLA抗体的方法常规应用淋巴细胞毒试验(LCT)[4],还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33],混合被动血凝试验(MPHA)[30],单克隆特异性抗体固化血小板抗原试验(MAIPA)[31],血小板免疫荧光试验(PIFT)[15]等;而用于检测HPA抗体的技术有磷酸氯喹处理的MPHA、MAIPA、ELISA、固相红细胞吸附试验(SPRA)、微柱凝胶技术[34]等。
此外,检测血小板抗体还有免疫印迹RIA法(western blotting RIA)以及免疫细胞化学法[35]等。
其中免疫荧光技术,MAIPA法,固相红细胞吸附试验及各种ELISA技术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检测血小板特异性抗体的4种方法。
PIFT是第一个简单可靠的用于检测血小板反应性抗体的通用方法,MAIPA 法由于检测血小板相关抗体特异性强,尤其可以区分多种抗体,被认为是检测血小板抗体的金标准,但其操作步骤繁琐,耗时长,技术要求高,只在少数参比实验室应用[4]。
血清学方法用于HPA分型有其不足:如血小板抗体血清不易获得,尤其是抗2b和3b的血清,而且在一些PTR患者中较难获得足够的血小板用于试验。
但随着基因工程抗体研究的进步及噬菌体抗体文库(phage display library)的出现,使得用基因工程抗体检测血小板特异性抗原成为可能[14]。
各种检测方法的应用范围和特点详见表3。
检测血小板抗体现在商品化的试剂有ELISA类如GTI公司的MACE (筛查并区分HLA+HPA),PAKAUTO(检测自身抗体),PAK12(鉴定HPA特异性);固相红细胞吸附类试剂如Immucor公司的capture P(筛查血小板抗体),荷兰Sanquin试剂MASPAT(筛查抗体);免疫荧光技术如Onelambda 公司的流式磁珠试剂FlowPRA(可鉴定HLA抗体特异性)。
研究证实[4]PTR 患者中非细胞毒性抗体检出率达4%—30%,Kurz等[9]研究发现非细胞毒HLA抗体能够破坏输注的不相容血小板,所以在进行抗体检测时最好选择能够检出非细胞毒性抗体的技术。
表3主要血小板抗体检测技术及特点方法特点检测抗体类别优缺点3.2 流式细胞术近年来流式细胞仪被广泛用于血小板抗体的检测和分析[4,19],配合商业化试剂如Onelambda 公司的流式磁珠试剂FlowPRA可以鉴定HLAⅠ类抗体特异性,具有极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也有人用来进行血小板HLA配型和血小板交叉配型。
有报道利用流式细胞仪用于HPA1a阴性表型人群的大规模普查[9]。
但是由于不同血小板抗原系统在血小板表面的抗原决定簇数量各异,该技术的应用效果各异。
如HPA15在血小板表面的抗原数量较少,每个血小板上只有2000±400个拷贝,而且随着冷冻保存时间延长而减少,所以如果检测时使用冷冻保存的而不是新鲜的血小板(22±2℃保存5d)则有可能漏检抗体[19]。
流式细胞术检测HPA抗体的敏感性直接受相应血小板抗原杂合状态的影响,尤其是CD109(HPA15)。
所以选择用于检测血小板抗体的谱细胞时应该包括所有临床相关的HPA抗原纯合子,而且必须包含多态性群体有代表性的血小板HPA抗原,如在英国必须有HPA4b/b纯合,CD36阴性血小板供者,这是政府强制性标准。
为了便于检测,已知分型血小板可以保存在液氮中,也有冻干保存。
3.3 DNA分型技术对PTR患者作HPA的基因分型,有利于进行血小板抗体的鉴定和配型。
应用于HPA基因分型的分子生物学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PCR 序列特异性引物技术、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技术、RCR等位基因特异性寡核苷酸技术、基于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技术[18],荧光单链构相多态性技术[17],现在最新的芯片技术已经应用于HPA基因分型[20],该方法通量高,在不久的将来有可能成为实验室常规分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