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子用法用量及减毒配伍论文
附子用法略述
附子用法略述
附子,又称附子实,是一种中药材,主要来源于植物毛茛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赤石脂附子或贵州附子。
附子的主要成分是毒性成分——赤石脂或贵附内含的赤石脂。
它具有麻醉镇痛的作用,并可用于治疗风湿骨痛、胃脘冷痛、呕吐泄泻等症状。
常用的附子制剂包括附子饮片、附子煎膏、附子粉末等。
附子的用法主要是外敷或内服,具体用法如下:
1.外敷:附子可用于外治风湿骨痛、软组织损伤等疾病。
处理方法为将附子研磨成粉末,加入适量的水或酒调成糊状,涂抹在患处,然后用布包扎固定。
外敷时应避免接触到伤口或黏膜。
2.内服:附子内服主要用于寒湿重症,如胃脘冷痛、呕吐泄泻等症状。
一般来说,附子的用量较小,需要经过炮制处理去毒后才能内服。
一般的用法是将附子研磨成细末,每次用量为1-1.5克,用热水冲服。
值得一提的是,附子的毒性较大,使用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必须按照医生的建议使用,不可自行增减剂量。
2.孕妇、儿童和体质虚弱者不宜使用。
3.使用后出现不适症状,如头晕、恶心等,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就医。
总的来说,附子在中药治疗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但使用时要注意合理用药,并遵循医生的建议,以确保安全有效。
同时,附子的毒性也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不可滥用或误用。
附子相杀、相畏配伍减毒实验研究
附子相杀、相畏配伍减毒实验研究[摘要]目的:根据古代本草关于附子相杀、相畏的记载,研究与附子具有相杀、相畏配伍的中药对附子毒性的影响。
方法:ICR小鼠,40μL·g-1体重灌胃给药,平行比较了附子分别配伍不同比例防风、黄芪、远志前后的急性毒性,测定其半数致死剂量(LD50);SD大鼠,十二指肠注射给药,20μL·g-1体重,平行比较了附子分别配伍不同比例防风、黄芪、远志前后的心脏毒性,测定其半数中毒剂量(TD50)。
结果:附子配伍各药后可不同程度的提高附子的LD50和心脏毒性的TD50,减毒作用与药物的配伍比例有关。
结论:相杀、相畏配伍是我国古代先贤在应用有毒中药过程中实践的总结,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关键词]配伍减毒;附子;相杀;相畏附子属于药典记载的有毒中药,毒性强度为“有毒”。
临床典型毒性特征是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12]。
古代医家在临床医疗的实践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附子配伍减毒的经验,其中七情配伍理论中的相杀、相畏配伍是有毒中药配伍减毒的重要理论之一。
本实验根据《本草经集注》、《新修本草》等本草文献有关附子相杀、相畏配伍减毒的记载“远志、防风杀附子毒;附子畏防风、黄芪”。
平行比较了附子分别配伍不同比例黄芪、防风和远志后急性毒性和心脏毒性的变化,用现代毒理学的实验依据阐释相杀、相畏的科学内涵,为附子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
1材料1.1药材附子(黑顺片)产地四川,防风产地四川,黄芪产地甘肃,远志产地山西,均购自北京仁卫饮片厂。
1.2药物的制备附子加6倍量水浸泡45min,水沸腾后第1次煎煮30 min,第2次加5倍量水,水沸后煎煮30min。
4层纱布过滤,并2次煎液,将滤液水浴(70℃)浓缩至所需浓度,置冰箱冷藏保存备用。
附子与黄芪、防风、远志联合用药时,附子与各药剂量之比为3∶1,1∶1,1∶33种配伍比例。
附子与其中药物混合煎煮,制备方法用上述附子。
1.3设备16道生理记录仪,美国BIOPAC公司。
附子汤原方组成、医案条文、用法剂量与方解方论
附子汤原方组成、医案条文、用法剂量与方解方论[原方组成]附子炮,去皮,破八片,二枚(10克),茯苓三两(9克),人参二两(6克),白术四两(12克),芍药三两(9克)。
[服用方法]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治则方解]病机:里阳不振,阴寒外盛,水寒浸渍。
治则:温暖肾阳,驱逐寒湿。
方义:本方重用炮附子,温经扶阳,祛寒除湿,而止疼痛。
人参大补元气。
白术燥湿益气,助附子驱散寒湿。
茯苓健脾渗湿,使湿得以下行。
芍药和营血,通血痹,与附子相用,温阳以益阴,并制附子之燥性。
[辨证要点]附子汤功能温经扶助阳气,散寒除湿止痛,临床以身体骨节疼痛,肢冷背寒,脉沉为特点。
《伤寒论》用之治疗少阴阳虚寒湿凝滞经脉肌肉骨节之恶寒厥逆、身疼骨痛、口和不渴、脉沉之证。
真武汤与附子汤相相类,附子汤偏于寒湿凝滞肌肉筋骨,以身体疼重,骨节疼痛或里有腹中冷痛,腹胀为主。
真武汤偏于阳虚饮泛,以小便不利,腹痛,心悸为主。
用药方面,附子汤以人参大补元气而温散寒湿,真武汤则以生姜辛温走泄而宣化水饮。
本方与甘草附子汤相比较。
本方重在阳气虚衰,通过温补而散寒除湿;甘草附子汤重在风寒湿邪阻滞而兼阳虚,除湿散寒之外有祛风之效。
附子汤与白虎加人参汤均可治“背恶寒”。
白虎加人参汤证有高热,烦渴,引饮,脉洪大等阳明热盛,属热邪内陷之证,而附子汤无热,口中和,脉沉微,为阳虚于里,失于温煦所致,二者一实一虚,一寒一热。
[仲景方论条文]《伤寒论》第304条:少阴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恶寒者,当炙之,附子汤主之。
《伤寒论》第305条:少阴病,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脉沉者,附子汤主之。
[注家方论]1.成无己《注解伤寒论》:辛以散之,附子之辛以散寒;甘以缓之,茯苓、人参、白术之甘以补阳;酸以收之,芍药之酸以扶阴。
所以然者,偏阴偏阳则为病,火欲实,水当平之,不欲偏胜也。
2.王子接《绛雪园古方选注》:附子汤,少阴固本御邪之剂,功在倍用生附,力肩少阴之重任,故以名方。
附子用法略述
附子用法略述附子,又名三七,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温阳散寒、尤其对寒性病证有良好疗效的特点。
在中医药理论中,附子有着重要的地位,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和中药制剂的配方之中。
下面将为您详细介绍附子的用法用量、适应症、禁忌以及其一些典型的处方应用。
一、附子的用法用量1. 附子的常用剂型主要包括饮片、浸膏、丸剂、颗粒剂等多种形式。
一般而言,附子的用法用量取决于病症的具体情况以及患者的体质、年龄等因素,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
2. 附子饮片每次用量在3~9克左右,一日3次,可入丸、散,或液剂服用;浸膏每次3~6克,一日2次,用蜜或酒调服;颗粒剂的用量可根据病情和药品说明进行调整。
3. 临床上,附子常与其他药物搭配使用,如人参、黄芪、干姜等,以发挥其最佳疗效。
在使用过程中,一定要根据医生的处方和用药指导来进行合理用药。
二、附子的适应症1. 寒证:附子是一种温性药物,对于因寒邪外束而引起的寒性疾病具有良好的疗效。
如风寒感冒、胃寒痛、寒凝经脉等病症,使用附子可以发挥温阳祛寒的作用,有助于恢复健康。
2. 血瘀:附子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对于血瘀引起的疼痛、瘀块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在中风偏瘫、胸痹心痛等疾病中,常用附子来理气活血、消肿止痛。
3. 肿瘤:一些研究证实,附子对于一些肿瘤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以有效减轻肿瘤患者的疼痛和症状。
但在肿瘤治疗中使用附子需要谨慎,必须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使用。
4. 其他病症:附子还可应用于高血压、心绞痛、脑梗塞、中风、冠心病等疾病的辅助治疗,尤其在寒证、血瘀等病理机制明显的病症中,其疗效颇为显著。
三、附子的禁忌1. 附子性质温热,有一定毒性,因此在使用时需注意慎重。
2.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禁用。
3. 幼童、年老体弱者慎用。
4. 脾胃虚弱、阳虚体质者忌用。
5. 心脏病、高血压、癫痫患者不宜使用附子。
6. 对附子过敏者忌用。
7. 使用附子过程中,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如出现消化不良、头晕目眩、心悸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停药并向医生咨询。
中医-《药典》附子用药剂量探讨
《药典》附子用药剂量探讨附子为“药中四维”,药效显著,仅《伤寒论》就载有21首含附子的方剂,而《金匮要略》载有13首,《肘后方》载有60首。
但附子的用量一直存有争议,有认为“附子大毒,非用必小”也有认为,“附子为百药之长”,需重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简称《药典》收载的本品为毛茛科植物乌头子根的加工品,性味辛、甘,大热,有毒。
归心、肾、脾经,具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的作用。
临床主要用于亡阳虚脱,肢冷脉微,心阳不足,胸痹心痛,虚寒吐泻,脘腹冷痛,肾阳虚衰,阳痿宫冷,阳虚外感,阴寒水肿,寒湿痹痛等证,用量为3~15克。
在实际临床中,附子的用量常超过《药典》规定剂量,这就给临床用药带来很大困扰,想做到“合法”就很难达到合理。
本文就附子的用药剂量进行进一步探讨。
附子的毒性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附子的主要成分为乌头类生物碱,其中双酯型生物碱含量最高,毒性也最大,具有心脏毒性、神经毒性、肾毒性等,毒理机制主要是先通过引起机体神经的兴奋,而后对其产生麻痹作用,中毒剂量为0.2毫克,3~5毫克即可致死,中毒的症状主要有心律失常、恶心呕吐、呼吸困难、四肢麻木等。
附子的使用辨证准确附子在临床使用中必须严守病机,准确辨证。
张仲景应用附子主要用于少阴证,以“脉微细,但欲寐”为主要指征。
清末名医郑钦安认为“凡一切阳虚诸症皆可使用,不必等病至少阴,以舌青,口淡不渴,脉息无神,其人安静”为临床使用指征。
火神派临床应用附子多重视四诊合参:①望神色,有无精神疲倦、面色白光白;②望形态,是否形体偏胖、喜静懒动;③察口渴与否,有无渴欲热饮;④察二便,小便是否清长,有无大便清稀或便溏;⑤观舌脉,有无舌淡苔白、脉沉迟而细等。
火神派医家吴佩衡则立“寒证”为标准,且进一步扩大了“寒证”的范围,认为无论表寒、里寒皆可使用附子,只要临床症见“目瞑嗜卧,畏寒喜暖,少气懒言,气短乏力等”皆可认定为“寒证”,也以此作为附子的主要使用指征之一。
浅析附子的炮制方法及其药对减毒增效特点
浅析附子的炮制方法及其药对减毒增效特点摘要:附子被称为“回阳救逆第一品”,具有抗击衰老、强心、抗炎、镇痛等功效。
但附子为有毒中药,对其临床的安全使用至关重要。
本研究通过文献阅读,从附子的炮制方法和附子药对角度对附子减毒作用进行梳理,为其临床使用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附子;炮制方法;附子药对附子是毛莨科植物乌头的子根加工品,其主要产地有湖北、四川、陕西、湖南等地,如四川江油所产的川附子就是道地药材[1]。
附子最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有记载,被称之为“乱世之良将,回阳救逆之第一品”,其味辛、甘,性大热,有毒,归心、脾、肾经。
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附子具有强心、抗衰老、抗休克、抗心律失常、抗炎、镇痛等功效[2-5]。
1.附子的有效成分及毒性成分附子成分中主要含有生物碱、黄酮、多糖、有机酸、有机碱、蛋白质、醇胺[1]。
其中生物碱是附子所有成分中最主要的有效成分[6]。
生物碱类既是其毒效成分,也是附子有效成分之一。
随着附子化成分学和药理研究的不断深入,附子中的其他成分,尿嘧啶、多糖及微量元素也被证明具有一定的药理活性[2,7]。
生物碱类特别是二萜类生物碱具有显著的药理活性,二萜类生物碱可分为单酯型、双酯型、醇胺型生物碱三种。
这三者中毒性最大的是双酯型生物碱,因此临床中常以双酯型生物碱作为毒性评价的重要指标[1]。
2.附子不同炮制方法对生物碱类成分的影响附子中含有的乌头类生物碱,既是其有效成分,也是其毒性成分。
为了保证附子的临床疗效及安全,附子一般需要经过炮制后才能使用。
附子的炮制历史悠久,早在汉代时期就有记载。
东汉《伤寒论》中就记载有“去皮”的净制方法,发展到宋代开始有“去须根”的制法[8-9]。
历代医药专著中有炮、炒、煨、蒸、煮等炮制方法[10]。
不论是古代还是现代,附子的炮制都是为了减少其毒性,并增加其疗效。
生附子经过炮制和加热煎煮后,其剧毒性成分双酯型生物则会转化为毒性较小的单酯型,可以实现减毒作用。
对附子的应用配伍
对附子的应用配伍一、附子的临床应用附子是名中药之一,中医临床应用已有几千年历史。
早在一千多年前的《淮南子》上就已有“天雄、乌喙、药之大毒也,良医以活人”的记述。
历代医家在临床实践中加深了对其作用的认识,进一步扩大了应用的范围。
本文谨就有关附子性用以及临床应用方面的历代部分文献,结合近代学者的经验,稍作整理,以供同道备考。
关于附子的临床适应证古代医家,善用附子当推汉之张仲景,在其所著《伤寒论》中,用附子者有20方,37条;《金匮要略》有11方16条(内有乌头附子并用者未计在内)。
其中对附子品种的选择、以炮附子为最多、用生附子次之,用乌头者有5方6条、用天雄者只有1方。
著名方剂如附子汤、附子桂枝汤、桂枝加附子汤、大黄附子汤、麻黄细辛附子汤、干姜附子汤、附子泻心汤、附子理中汤、真武汤、术附汤等,用之得当,颇有立竿见影之效。
张介宾推誉附子为药中之“四维”,指出附子、大黄为药中之良药,人参、熟地为药中之良相(《景岳全书》)。
好用温热药之窦士材曾说,保命之法,艾灸第一,丹药第二,附子第三,推崇附子为续命起死之要药(《扁鹊新书》)。
即以善用轻药著称的叶天士而言,在其《临证指南医案》中,也有以附子为主方的医案(金寿山《叶案初探》)。
至于近代名家,常用附子者,更是屈指难数。
张锡纯曾言,审证既确,用药以胜病为主,用石膏附子,不必拘泥常规有病则病当之也(《衰中参西录》)。
陈耀堂说:“余临症40年,遇大症、危症,用附子每收到意外的疗效”。
由于各家的深入实践,发皇古义,融会新知,使应用附子的适应证不断有所扩大。
谭次仲云:“附子强心,能治轻度心力衰竭,若重症非合干姜不为功;附子又有镇痛作用,适用于恶寒疼痛与痉挛”(《中医与科学》)。
陆渊雷云:“附子为兴奋强壮药”(《伤寒论今释》)。
张赞臣云:“附子为兴奋药,有强壮作用,治心腹冷痛,胃痉挛、肠疝痛、风寒湿痹、虚寒泄泻、老人冷嗽及其它慢性机能衰弱病。
”(《本草概要》)上海中医研究班施赛珠总结姜春华用附子的功用有六:一是回阳救逆,为强心回苏要药,可治心力衰竭;二是助阳祛湿,为风寒镇痛药,治痛风、寒湿痿痹拘挛;三是通阳止痛,治胸痹、心痛、疝痛、腹痛、神经痛;四是辅阳止泻,治中焦虚寒泄泻,完谷不化;五是温阳逐水,有利尿发汗作用,治阳虚水肿,痰饮喘嗽;六是强阳摄阴,用于肾阳衰微,机体功能衰退。
附子减毒增效略谈
片 之分 ,黑 附 片 以无 臭 、味 淡 、表 面 油 润 光 泽 为 优 , 盐 附子 以 个 大 坚 实 、表 面 盐 霜 为 良, 白 附 片 以 黄 白 色 、油 润 、半透 明状 为佳 。曾有 报 道 ,生 长 在 云南 的
3 1 疗 效标 准 :显 效 :服药 2 . ~3天 后腹 痛 腹胀 消 失 或 明显减轻 ,5 后腹 痛腹 胀 消 失 ;有 效 :服药 3 天 ~5 天后 腹痛腹 胀 明显减 轻 ; 无效 : 腹痛腹 胀无 明显 变化 。 3 2 治 疗 结 果 :治 疗 组 5 . 0例 中 ,显 效 2 8例 ,有 效 2 2例 ,无 效 0例 ,总 有 效 率 为 1 0 ;对 照 组 5 0 O例
乌 头属植 物 ,其 毒性 随海 拔 升 高 而 增 大 。所 以 ,在 运 用 附子 的过程 中 ,通 过炮 制 、 配伍 、限量 及保 证 药 品 质量 等是 减 少 中毒发 生不 可忽 视 的环节 。
8 参 考 文 献
2 0 2 ( ) 1 2 0 9, 6 2 : 3 .
中 ,显效 1 ,有 效 3 O例 5例 ,无效 5例 ,总 有效 率 为
浙江中医杂志 21 0 2年 1 第 4 月 7卷 第 1期
【 术 探讨 】 学
附子 减 毒增 效 略谈
李 沽 杨 洪涛。
附子超量不中毒的秘密、附子配伍运用汇粹
附子超量不中毒的秘密、附子配伍运用汇粹作者:福州民间中医只要用药正确、适合患者病情,哪怕附子剂量超出医书记载几十倍都没有危险。
广东省中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医师毛炜表示,根据文献,既有服用10克小剂量附子一次就出现中毒反应的报道,又有在抢救危重病过程中,24小时内用量超过500克而不出现中毒反应的例子。
其实剂量大小与会否中毒没有绝对的正比关系,中毒与否还牵涉到其他多种诱因,而且不同的药典记载的剂量范围也不同,暂没有统一结论。
毛炜说。
她表示,中医界对附子的用量主要有四种观点:一种畏附子如虎狼,索性弃用此类药物;一种认为附子毒性剧烈,应当小剂量使用,如《中药大词典》中附子的用量为3克~9克;第三种观点主张根据病情的不同以及个体的差异选择剂量,常用剂量在15克~60克;第四种是温阳派主张的超大剂量使用附子,特别是在救治心衰等危重症和肿瘤等疑难病症时,使用的剂量更大,起始剂量多在45克~75克之间。
导致附子用量差异巨大的其中一个原因是对古今剂量换算认识的不同。
目前,药典、教科书多认为张仲景所处的东汉时期的1两相当于现代的3克,但据现代一些医史学家的考证,当时的一两应相当于现代的15。
625克,两者相差5倍多。
毛炜解释。
而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同学术流派、不同医家之间认识和经验的不同。
附子被中医奉为保命要药据介绍,附子是毛茛科植物乌头的旁生块根。
味辛甘,性大热,有毒。
主要产于四川、陕西、云南等地。
早在我国第一部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中就有关于它功效的记载:主风寒咳逆邪气、温中、金疮。
由于附子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逐湿等功效,因此是常用的温里补火要药,也被誉为回阳救逆第一品药。
明代著名医家张景岳把附子、人参、大黄、熟地共列为药中四维,即是治病保命的要药。
在现代临床中,附子常用于救治急性心肌梗塞所致的休克、低血压状态、冠心病风心病和多种疑难疾病。
据统计,在500张常用著名方剂中附子的使用频率为13。
20%,是历代医家治疗危急重症和疑难杂症的常用药之一。
中药附子临床药理及应用论文
中图分类号:R28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0979(2012)09-0069-03中药附子临床药理及应用郑尚辉*关键词:附子;中药;临床药理;总结分析*江西上饶市立医院(334000)2012年3月29日收稿附子“为通行十二经纯阳之要药”,又为“回阳救逆第一品药”。
历代因善用附子起大病沉疴而闻名遐迩者不乏其人,扶阳学派的著名医家,多有“某附子”之称。
可以说,善用、广用附子是扶阳学派临床用药的主要特色。
在现代临床中,附子常用于救治急性心肌梗塞所致的休克、低血压状态、冠心病及风心病等,均有很好疗效。
本文就附子的临床药理及应用,从现代药理作用、性味功效、适应证、配伍、用量、煎服法、毒性反应及处理等几方面进行总结分析,以期抛砖引玉。
1现代药理1.1化学成分:附子为毛莨科植物乌头Acomitum carmichaeli De -bx.的子根的加工品。
附子的化学成分,主要是剧毒的二萜双脂类生物碱,乌头碱、次乌头碱、新乌头碱、塔拉第碱、川乌碱甲和川乌碱乙,川乌碱乙又叫卡米查林。
其作用于心脏的物质,还有毒性较强的阿替新、氨基酚及去甲基乌头碱。
1.2药理作用1.2.1强心:附子有明显的强心作用。
韩公羽[1]等从附子水溶性成分首次分离得到一种新成分尿嘧啶,其对蟾蜍离体心脏用5u -mol/L ,具有明显的加强心肌收缩作用(P <0.01),作用随剂量增加与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强,且不影响心率。
与合成品尿嘧啶对照,二者强心作用一致。
其又[2]“从生附片中分离出多种成分,且研究结果再一次证实了上述结果。
陈长勋[3]等观察到口服附子粗制剂后动物血清有明显增强心肌收缩力和加快心肌收缩速度的作用,给药2h 后血清作用达高峰。
给药后60-120min 所取动物血清均显示有强心作用,实验还证明附子在加强心肌收缩力的同时还能加快心肌收缩的速度。
1.2.2抗心律失常作用:张梅等[4]对附子抗心律失常有效组分的研究结果表明。
浅谈附子的用法和用量
浅谈附子的用法和用量作者:赵亮附子加工品的不同种类及加工方法附子为毛莨科植物乌头的子根的加工品。
乌头为多年生草本植物,生于山地草坡或灌木丛中,分布于辽宁南部、河南、陕西、甘肃、山东、江苏。
主要栽培于四川,每年6月下旬至8月上旬采挖,除去母根、须根及泥沙,习称“泥附子”。
加工品如下。
一是盐附子:选择个大、均匀的泥附子,洗净,浸入食用胆巴的水溶液中,过夜,再加食盐,继续浸泡,每日取出晒晾,并逐渐延长晒晾时间,直至附子表面出现大量结晶盐粒(盐霜)、体质变硬为止,习称“盐附子”。
二是黑顺片:取泥附子,按大小分别洗净,浸入食用胆巴的水溶液中数日,连同浸液煮至透心,捞出,水漂,纵向切成约0.5cm的厚片,再用水浸漂,用调色液使附片染成浓茶色,取出,蒸到出现油面、有光泽后,烘至半干,再晒干或继续烘干,习称“黑顺片”。
三是白附片:选择大小均匀的泥附子,洗净,浸入食用胆巴的水溶液中数日,连同浸液煮至透心,捞出,剥去外皮,纵向切成约0.3cm的厚片,用水浸漂,取出,蒸透,晒至半干,以硫黄熏后晒干,习称“白附片”。
四是炮附片:取净河砂,置炒制容器内,用武火加热,炒至灵活状态,加入净附片,不断翻炒,炒至鼓起并微变色,取出,筛去砂,摊凉。
五是淡附片:取净盐附子,用清水浸漂,每日换水2~3次,至盐分漂尽,与甘草、黑豆加水共煮至透心,切开后口尝无麻舌感时,取出,除去甘草、黑豆,切薄片,干燥,筛去碎屑。
盐附子每100kg,用甘草5kg、黑豆10kg。
附子的用法了解了当今医疗市场常用附子的不同成品,下面我们来谈一谈附子的用法和用量问题。
一般来说,附子有毒,煎煮时间越长,可能越安全,但中药的毒性有时候也是治疗作用,《周礼・天官》有“医师掌医之政令,聚毒药以供医事”的说法。
临床上,附子并不是煎煮时间越长越好,比如在《伤寒论》的四逆汤方中,附子一枚生用,以水三升煎煮一升二合,意思是加水三升,然后煮取一升二合,由此可以看出,《伤寒论》中附子煎煮时间并不是很长。
附子的用量用法
附子的用量与用法分析附子始载于《本经》,列入下品。
《本草经集注》云:“乌头与附子同根。
”《纲目》载:“初种为乌头,象乌之头也。
附乌头而生者为附子,如子附母也。
乌头如芋魁,附子如芋子,盖一物也。
”根据以上本草所载附子与乌头的原植物应为同一种,即主根称为乌头,侧根称为附子。
关于附子的产地,按《别录》载:“附子生犍为山谷及广汉,冬月采为附子,春采为乌头。
”据考证,犍为和广汉即今四川省犍为县和广汉市,目前仍为附子产地之一,其原植物为毛茛科植物乌头(栽培品)。
《本草图经》龙州乌头图和《纲目》所附头、附子图均为本种谈到附子,我就先给大家讲讲附子的故事吧! …..张景岳有言,夫人参、熟地、附子、大黄者,实乃药中之四维…….人参、熟地者,治世之良相也;附子、大黄者,乱世之良将也。
”清代名医陆懋修称:“药之能起死回生者,惟有石膏、大黄、附子、人参。
有此四药之病一剂可以回春,舍此之外则不能。
”现代名医吴佩衡则把附子、干姜、肉桂、麻黄、桂枝、细辛、石膏、大黄、芒硝、黄连列为中药十大主帅,指出“此十味药品,余暂以十大主帅名之,是形容其作用之大也。
”已故名医何绍奇谓“附子一物,可上可下,可攻可补,可寒可热,可行可止,可内可外,随其配伍之异而变化无穷,用之得当,疗效卓著,在群药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说它是‘百药之长’,是并不过分的。
” 从上述昔贤论述中,足见附子在名医心目中地位之重。
今天就让我们来好好谈谈附子吧!说到附子我们就不得不谈谈它的品种和毒性了!附子,又名乌头,别名:草乌、乌药、盐乌头、鹅儿花、铁花、五毒,拉丁文名: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毛茛科、乌头属植物的子根的加工品。
主产于四川、湖北、湖南等地。
6月下旬至8月上旬采挖,除去母根、须根及泥沙,习称“泥附子”。
加工炮制为盐附子、黑附子(黑顺片)、白附片、淡附片、炮附片。
1958年卫生部根据简化商品规格的精神,决定只保留盐附子,黑顺片,白顺片三种。
对附子用法与用量的几点建议
对附子用法与用量的几点建议【摘要】附子的应用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其性纯阳刚烈,作用迅猛,走而不守,能通达上下,行表彻里,通行十二经脉,为药中之'良将',被誉为中医治病救命之第一奇药。
但若应用不当,其毒副作用也非常严重的,必须对附子的用法与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
本文主要针对附子的用法与用量来进行探讨。
【关键词】附子;用法与用量;建议附子是历代医家极为重视的补火要药,急救危重病人疗效甚佳。
但其性味峻烈,毒副反应也不容小视。
在2005年中国药典中,附子的用量是3~15g。
在本文中主要探讨附子用法与用量的几点建议,其中涉及到附子的毒性、使用指征、配伍、炮制、煎煮以及服用等方面。
1、附子的毒性根据《神农本草经》记载,附子属于毛莨科植物乌头的子根,味辛、甘、大热,并且具有毒性,主要归属于心、肾、脾。
根据九十年代以来的文献研究记载,附子和它药配伍可以治疗多种疾病,多达到80余种,同时还要对具体的组成药材和炮制方法进行详细的研究,关于附子的研究非常丰富。
附子具有较强的毒副作用,主要来源于生附子所含有的毒性物质--乌头碱,尤其是二萜类乌头碱,这种毒性物质会导致人们中枢神经产生兴奋,然后抑制,对心肌产生直接的影响,促使心脏功能发生变化,最终导致心率失常。
通常情况下,导致人们服用附子中毒的原因主要在于配伍不当、煎煮方法不合理、炮制方法不得当、剂量使用不准确等等。
根据我国2005年药典的相关记载,附子的常用量是3-15克。
在临床应用中,按照这个用量进行使用,确实可以适当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但实际上,有的大夫使用附子剂量远远超过药典用量。
根据相关附子用法用量的文献资料,发现附子使用剂量超过15克的文献资料几乎达到250多篇。
在总文献数量中,占比超过三分之一。
2、关于附子用法与用量的几点建议2.1附子的使用指征根据历代医学人员的临床经验,附子的使用指征可以从三方面入手:舌、脉、神。
首先,舌暗淡质润,口淡不渴,喜欢喝热饮;其次,脉象沉微细弱无力或者脉象沉紧;最后,精神状态比较差,萎靡不振,昏昏欲睡。
关于附子剂量的探讨
关于附子剂量的探讨关于附子剂量的探讨李学林,许真真,唐进法1,吴子丹。
河南中医学院根据临床病情变化,附子有大、中、小3 种剂量规律可循,而且大剂量往往超出目前《中国药典》规定的剂量上限。
目前《中国药典》和教科书对附子剂量的规定有一定的局限性,标明的仅是常规剂量,应调整其剂量范围。
中药饮片的剂量是指中药饮片在入复方煎剂使用时成人一日的用量。
《中国药典(以下简称“药典”)和教科书中对每味饮片的临床剂量都有明确规定,是临床合理用药的法定标准和依据。
附子为临床常用中药之一,具有回阳救逆、温肾助阳、祛寒止痛的功效。
因其有效成分是具有较强毒性的乌头类生物碱,导致在临床实践中子“毒”“效”矛盾一直困扰着历代医家,对它的使用剂量认识不一。
有“最有用而最难用当推附子”之说;有医家坚持“附子大毒不可用,非用必小,不可贸然用之;也有以“火神派”为代表的医家认为“附子为百药之长”,“量小无效”,须重用。
药典和《中药学》中规定的附子剂量都为 3~ 15 g ,但目前临床上附子的用量往往超出规定却能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有学者也对药典中规定的附子的剂量提出质疑。
针对这种现象,笔者通过查阅有关附子剂量的古今文献和对目前医院附子临床剂量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探讨附子临床的实际用量范围和规律。
l 古今文献附子剂量分析1.1 古代方书中附子剂量分析通过经方代表著作《伤寒论》、《金匮要略》、《干金方》等方书中附子剂量的调查发现,古代附子的最低剂量已达药典规定的最高剂量,最高剂量达药典规定的最高剂量l0 倍。
且针对不同的证型剂量有差异,以亡阳重证时量最大,温里祛寒时量最小。
古代方书附子剂量统计见表1。
表 1 古代方书附子剂量统计1.2 现代文献中附子剂量分析整理文献报道的12位医师使用的附子剂量数据,发现他们使用附子的剂量范围更广(1.5~ 250 g);每位医师使用附子时,根据病证的不同都有一个剂量使用范围,只有1位医师使用范围在1.5~15 g 内,有 9位使用附子的最低量都超过 15 g ,最大剂量达到250 g。
论附子生用与制用
论附子生用与制用先将《伤寒论》中用附子的方剂作一个简单的归纳。
炮附子其用炮附子的方有:“桂枝加附子汤”、“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芍药甘草附子汤”、“附子汤”、“麻黄附子细辛汤”、“甘草附子汤”、“桂枝附子汤”、“桂枝附子去桂加白术汤”、“乌梅丸”、“麻黄附子甘草汤”、“真武汤”等。
用生附子的方有:“四逆汤”、“四逆加人参汤”、“通脉四逆汤”、“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白通汤”、“白通加猪胆汁汤”、“干姜附子汤”、“茯苓四逆汤”等。
从以上方子的药证上不难看出,用炮附子的药证,患者只是有阳虚的症状,也就是患者只是阳气有虚象。
而用生附子的药证上,患者已见典型的阳气虚衰之象,甚则有亡阳之虞,患者性命于倾刻也。
再观二附子之煎服法上,用炮附子药证的如“麻黄附子甘草汤”、“桂枝加附子汤”、“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等条文下煎服法是: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真武汤”条下煎服法: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
用生附子的药证如“干姜附子汤”条下煎服法: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
“白通汤”条下煎服法: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温再服。
“四逆汤”“通脉四逆汤”条下煎服法: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
由以上条文均可发现,生附子与炮附子煎煮时间均无大的差异。
而且“四逆”类得药方中均加入了大辛大热之干姜。
常言道“附无姜不燥”、“解表用桂枝,救里用四逆。
”用干姜之目的,亦是加强辛热之力,以急救欲脱之阳也。
采挖生附子洗干净的附子切开的附子现今很多医家均有报道用生附子或是大剂炮附子治疗急症重症的案例。
每当见到生附子治疗急症危证而收速效的案例时,亦时常唤起我的回忆。
我学习中医亦缘于“附子”的神效。
而因“附子”的神效而产生了对中医学习的兴趣,也由此选择了中医这条路。
其起缘是因为小时候父亲给我讲的一个故事:我父曾经在云南当兵,其在部队时曾经当过卫生员,某日有一严重心衰的患者,已经奄奄一息,医院要求患者家属准备后事,说患者以无药可治疗了(当时全国的医疗条件均有限)。
附子的用量用法
附子的用量用法
附子煎汁内服时,常用量为3~15g。
外用时,取适量附子研细末敷于足心,治疗阴虚牙痛。
经不同炮制方法,可生产黑附片、白附片、淡附片、炮附片等中药材饮片。
不同炮制方式作用功效不同,但用药方法一致,具体用药请遵医嘱。
附子一般多入汤剂,煎汁服用,也可以制成散剂或丸剂服用。
但中药材的使用须辨证论治,应在专业中医指导下使用,不可自行随意使用,更不可随意听信中药偏方和广告宣传。
注意:附子毒性较大,入煎剂时,应先煎30~60分钟,以减弱其毒性,口尝至无麻辣感为度。
常见中药配伍如下:附子配干姜:附子善回阳救逆、温助脾阳;干姜重在温中,兼能回阳。
两药相配,回阳救逆及温中之力大增,治亡阳证及中焦寒证效佳。
附子配细辛、麻黄:附子补阳散寒;细辛善祛少阴经风寒;麻黄善开腠里而发汗散寒。
三药相配,善补阳发表散寒,治阳虚外感风寒功著。
此外,附子也有一些食疗价值,常用食用方法如下:煮粥:制附子10g,炮姜15g,粳米100g煮粥食用。
用于里寒腹痛、腹泻,大便表稀。
煲汤(附子羊肉汤):制附子25g,羊肉1000g煲汤食用。
用于阳虚畏寒肢冷,夜尿频多,或脘腹冷痛,腰痛。
泡酒:附子可以与杜仲、牛膝、淫羊藿、独活等中药配伍泡酒,用于腰膝疼痛等。
附子的用法用量探讨
附子的用法用量探讨本文仅为个人兴趣探讨,不作为其他用途,非推荐依据,附子应用请遵医嘱。
附子,是特殊的中药材,其加工衍生品附片,有多种,不同的附片,用法和用量是不应该相同的。
汉唐古法一般只有生附片和火炮附片,当代则主要用的是胆巴工艺的黑附片、白附片等。
就如前文说到,没有制熟的生附片和制熟了的附片其麻口程度是不同的;制熟了的附片,无胆工艺的还带苦味和微微麻口,而胆巴工艺如果严格按照标准清透了胆巴的(清水附片),则已不苦不咸不麻口。
从有效性实用性方面考虑,明智的中医如果判断附片为胆巴工艺的清水附片,则往往会增大其用量,而莽撞的跟风者,明明用的是还麻口的附片,却仍然大剂量使用,则难免不出现一些附子中毒的不适,更有甚者,拿着很咸涩而麻口的胆巴超标附片,仍然大剂量使用,则胆巴毒性与附子毒性并发,可能还会有生命危险。
在附片的灵活运用上面,一心为病患考虑的明医李可老先生,无疑是非常值得大家学习的前辈老师。
其根据病患病情的轻重,病理的根源,所涉及的附片品种的不同,而采取了灵活精准的用法。
从李老的“破格救心汤”一方中,可以看出其对附子运用的灵活性,该方中记载附子“30--300克”,短短几个字,或由于某些原因限制,并未具体言明,比如附子是生附子还是胆制附子还是无胆炮附子?用量为何小有30,大则300,是因为所用附片种类不同呢还是因为病情危急程度不同呢或者是兼而有之?李老应用附子的精髓,恐怕只有他的学生兼当代中医大师们,如山东孔乐凯老师,广州吕英老师及其他得意门生才能从根本上领悟。
大家有兴趣的可以拜读下《李可老中医危急疑难病经验专辑》。
不管是哪种附片,原理上,都应该煎熬到刚好不麻口为度,才是安全的,至于特殊情况下,医生要求煎熬到还有微微麻口,追求某种特殊功效,则是非常少见的,大家也不可轻易追求这种感觉。
生附片用法用量举例:(以四逆汤为例)简单建议:生附片不宜随意大量使用,古法附子一枚约15克,使用时煎熬2小时以上比较安全。
附子的用量和质量
附子的用量和质量附子的用量和质量李建西福建省漳平市中医院2010-02-10 11:33附子争议颇多,有人谈附色变、视其为蛇蝎,有人视为救命仙丹。
经过对前人经验的借鉴、李可老师的指导和自己较大量的使用,加上对临床医案的用心揣摩分析,大胆提出一些认识,供大家参考。
首先我结合圆运动的理论提出一点与前人对附子不太一样的的认识,即把附子定位为一味通阳药,似乎比温阳药更贴切,而且它的通阳作用无它药可匹敌。
个人体会是,只要下焦先天元阳(先天命门真火)尚未全散,一息尚存,附子进入体内后,以迅雷之势可将十二经脉一俱打通,让残留在身体各处的残阳回纳下元,使身体阳气的圆运动复圆。
阳气的回纳复元功能,并非附子的功能,而是先天元阳自身的功能,附子只是将这些回纳复元的通道打通而已。
附子既然走而不守,性烈,过用必能通极而耗散阳气,耗伤真水,引动下元真火。
而且在经脉通达之后,不宜久用,一定要用敛藏之药驾御它,从圆运动的理论来看,它的作用主要在圆的左下部位,把附子当作一味补阳药来使用,我认为是不妥的。
从几方面来佐证上述观点:① 破格救心汤在加入山萸肉、生龙牡后效力大增,破格救心汤是李可老先生创立的一首治疗心衰等急危重症的特效方,脱胎于四逆加人参合张锡纯的来复汤。
大家知道山萸肉、生龙牡具有敛藏之功,在附子、麝香等药将阳气的通道打通后,用山萸肉、生龙牡驾御附子等药以防开破太过,若开破太过则易使仅存的一丝阳气耗散殆尽。
一通一敛,则圆运动复圆矣!另外四逆汤中用了大量的炙甘草、干姜,应是补土伏火,以后天救先天之义。
还有《伤寒论》中真武汤中使用大剂量的白芍也应是这个用意。
② 最早对附子这种认识的思考,来自于一位70岁男性高血压、糖尿病病人的治疗过程。
在使用较大剂量附子(100—200g)治疗10个月后,出现服药后头面、四肢麻木、头晕、呕吐等类似眩暝的表现,但第二天把附子减至原量的四分之一,仍出现以上现象。
后来悟到其实附子性烈,善走窜,老人本来下元虚,阳性本动而易升,长期使用附子在经络通达之后,若再用易使阳气上飘,一定要有敛降药驾御它。
?再谈附子用量
再谈附子用量由于附子的大辛大热之特质及其回阳救逆、斩关夺隘之殊功,决定了其在相关病情时作用的不可替代。
该用时不用,其过即是延误病情。
由于其有毒性,盲目大量使用,也会有中毒的危险。
那么,怎样用才好?我仅就用量多少谈谈自己的点滴体会。
关于附子的用量大小,历代及近代医者颇多经验,都值得我们认真参考。
据我所见,用量有1~200克之悬殊,并未曾目睹中毒表现。
我认为其中奥秘定是病情需要,切中病机。
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高建忠主任之《慎用附子小议》,衷衷之意,戒之滥用。
其实,滥用的含义即是违反病机而用,或是孟浪大量使用。
应用附子及其用量的大小,关键就是谨守法度,该用必用,用之勿滥。
不论附子,任何药都应视之如虎,正所谓「病之不当服,参、芪、鹿茸、枸杞都是砒霜」(郑钦安《医法圆通》)——郑言强调的是据机用药,附子岂可例外。
只要据机用药,「病之当服,附子、大黄、砒霜皆是至宝」。
朱丹溪云:「仲景诸方,实万世医门之规矩准绳。
」本人随着临床年限的延长,越发对此言深信不疑,现今诊治病人,几乎于仲景方证中求解,有效率也有较高保证。
就「附子」的用量,基本在仲景方所载范围,从理论上、实践中也都有相互验证,从实效上,也易较好地把握住附子的合理用量。
《伤寒论》所载附子诸方,已经为我们清晰地注明了用量和用法。
在不同的方证里,附子有一枚至三枚不等。
在用法中,还有「一枚,破八片」的注脚;但当今在临床上用附子,单位是「克」,并且是饮片干品。
那么,枚、克怎样换算呢?作者在药房之中,取干品统装货,随机取二十四片,作称量,得重量约等于30克。
(取24片除以3,以力求近似仲景「一枚、破八片」的剂量描述)。
由此可知,仲景所云「一枚、破八片」合今世之干品统装货约为10克,所以仲景云一枚者,可按10克来计算。
其是否正确呢?答案是肯定的。
本人在临床上绝大部分病例中,就在10~30克之间,疗效均十分理想。
也许是视野局限,我还没遇到更需大剂量者。
再看仲景附子方证,用三枚时,治疗的是「身体痛烦,不能自转侧」,可见其疼痛之甚;其用二枚时,治疗的是「骨节疼烦,掣痛不可屈伸,近之则痛剧」,所治病症也可谓严重;用一枚时,在四逆汤类方证治时,针对的均是真阳衰微、阴盛格阳的危重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子的用法用量及减毒配伍探讨
【中图分类号】r 28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 7484(2012)05- 0465- 01
附子为毛莨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的旁生块根的加工品。
因其附生于母根乌头之上,如子附母,因而得名附子,《神农本草经》列为下品。
附子,大辛,大热,有毒。
由于附子有毒,历来对附子的运用都特别重视附子的用法用量及减毒的配伍,下文将对此进行探讨。
1 附子的用法用量
1.1 附子的用法
附子的用法有生用与炮用之分,凡取其回阳救逆之功,必生用;凡取其温阳补肾、温经逐湿止痛之功,必炮用。
凡生附子入药必入煎剂[1],且应久煎。
张学义[2]认为附子大剂量久煎(1小时以上)主要有温阳、固汗、镇痛作用;一般煎(30分钟左右),主要起激发阳气的作用。
王彦伯[3]认为生附子的煎煮时间和其剂量大小有关,20克以下,不少于30分钟,20克以上不得少于1小时,否则有中毒之弊。
1.2 附子的用量
如何掌握附子的用量,在临床上十分重要。
根据个人经验附子的用量各有不同,附子在《药典》和六版教材《中药学》上的用量是3~15克,帅焘[4]总结云南名医吴佩衡用附子经验,发现其对一般性虚寒证,附子用量通常为20—100克,急性阴阳格拒、阴盛阳虚
之危候,则为60—250克。
恽铁樵用附子经验凡亡阳之证和阳虚重候当用50克以上[5]。
潘清海认为寒痹痼疾用量30—45克(夏季适当减量)[6]。
顾玉蓉[7]、张云鹏[8]都是重用附子治疗痛痹,其剂量均为30克。
张广玉[9]治风寒湿痹重用附子,剂量为15—30克或更多。
对于何种剂量能发挥附子的最大功效,尚不清楚。
2 附子的减毒配伍
现代药理研究证明,附子含有乌头碱,次乌头碱,塔拉胺,川乌碱甲,川乌碱乙及消旋去甲基乌药碱等多种生物碱,对垂体不用h 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还能兴奋迷走神经中枢,具有强心、加快心率、改善心肌供氧、升高血压的作用,更有抗炎、镇痛、镇静,提高免疫功能、抗寒冷、局麻、降糖等作用。
附子中毒时可见恶心、呕吐、腹泻、头昏眼花、口干、四肢及全身发麻、呼吸困难、心率变慢、传导阻滞、室性期外收缩或室性心动过速、室性纤维颤动等,甚至出现抽搐、昏迷以致死亡。
2.1 附子配甘草、蜂蜜
正如《本草正》所云:“甘草味至甘,得中和之性,有调补之功,故毒药得之解其毒”,“附子之性急,得甘草而后缓;附子之性毒,得甘草而后解”。
《本草备要》谓蜂蜜“甘缓可以去急…和百药,与甘草同功”。
甘草所含的甘草黄酮为解附子毒的有效成分,能拮抗乌头碱引发的心率失常[10]。
2.2 附子配干姜
两药相伍能协同增效,亦取其相畏相制之妙义。
附子与干姜虽均
属辛热,其性能却有异,汤液本草谓:“附子味辛大热,为阳中之阳,故行而不止,非若干姜止而不行也”。
附子善走,过于发散;干姜偏于守中,“止而不行”,以干姜之“止”抑制附子之过“行”,可减附子之毒。
实验表明[11],干姜有类似甘草解附子毒的作用,干姜与附子同煎,可降低三种毒物生物碱含量而有解毒作用,甘草与干姜的交互作用对降解附子之毒更为有效。
2.3 附子配大黄
附子辛热燥烈,易伤阴液,配以寒凉降泄之品,寒凉以制燥烈之偏,降泻以导热毒外出,可达减毒之效。
研究表明[12],附子与大黄合用,大黄所含鞣质与附子之主要有毒物质乌头碱结合,生成不为肠道所吸收的鞣酸乌头碱盐,从而使其毒性降低。
综上所述,对于附子的运用只需按照其用法用量,科学运用并且配伍相应的药物,就能做到降低附子的毒性,从而提高在临床上得运用范围。
参考文献:
[1] 王文宣等,张仲景对附子运用的浅析,中医药研究,1996,2,12.
[2] 张学义,附子用量、煎法不同,功用也相异,中医杂志,1992,(12):5.
[3] 王彦伯,附子用量的临床体会,中医杂志,1992,(12):1.
[4] 帅焘,吴佩衡运用附子经验初探,云南中医杂志,1982,(5):1.
[5] 许天德,恽铁樵运用附子的经验,辽宁中医杂志,1990,(10):763.
[6] 潘清海,谈附子用量和配伍的运用体会,中医药研究杂志,1986,(6),15.
[7] 许信国,经方附子运用的探讨,北京中医,1986,(3),33.
[8] 张云鹏,大剂量附子治疗痛痹的体会,中国中西医结合风湿杂志,1993,(1),45.
[9] 张广玉,大剂量附子在痹证中的运用,河南中医,1997,(4),234.
[10] 胡小鹰,彭国平,文红梅,等,甘草总黄酮抗心律失常研究,中草药,1996,27(12),733.
[11] 裴妙荣等,四逆汤配伍作用的化学及药效学研究,中药药理与临床,1996,(3),10.
[12] 徐建东等,大黄对附子解毒作用的相关分析,上海中医药杂志,199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