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轮训练】2014届高考地理:人文地理事物特征描述和原理阐释(二) 课后训练二及详解

合集下载

2014届高考地理二轮提优导学案:专题八 地理图表的判读分析与解题技巧

2014届高考地理二轮提优导学案:专题八 地理图表的判读分析与解题技巧

自主学习1. 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

2. 掌握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与地理基本技能。

3. 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

4. 发现和探究地理问题。

(2013·江苏高考)2003年我国开始实施鼓励农民种粮的惠农政策,引起了耕地面积与粮食产量变化的分异。

下图是19992011年我国耕地面积与粮食产量变化图。

读图,回答1-2题。

1. 19992011年间我国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变化的特点是( )A. 耕地面积加速下降B. 粮食产量持续上升C. 2003年以前粮食产量与耕地面积同步下降D. 2003年以后耕地面积下降速度趋缓,粮食产量持续上升2. 2003年以后影响我国粮食产量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 耕地面积减少趋缓B. 转基因技术广泛使用C. 农民种粮积极性提高D. 农业生态显著改善(2011·江苏高考)下图为豫西部分地区多年平均年干旱旬数分布图。

一旬为10天,多年平均年干旱旬数与降水密切相关。

据此回答3-4题。

(双选)3. 图示地区年干旱旬数的空间分布待点有( )A. 总体上自东南向西北增大B. 总体上自西向东逐渐减小C. 自洛阳向南逐渐减小D. 有高值和低值中心分布4. 关于年干旱旬数分布特征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有( )A. ①地区等值线向东北凸出主要是由于该地受地形影响,降水较多B. ②地区干旱程度高于①地区的主要原因是纬度较高C. ③地区等值线分布主要受河流影响D. 图中等值线分布是季风和地形共同影响的结果(2010·江苏高考)下图为三个城市圈20世纪不同年代人口增长示意图。

读图,回答5-6题。

5. 下列选项最符合“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人口自然增长特点的是( )A. 乙城市圈70年代B. 乙城市圈80年代C. 甲城市圈90年代D. 丙城市圈90年代6. 人口迁移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城市化过程。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 乙城市圈60年代城市化速度快、水平高B. 乙城市圈90年代城市化速度慢、水平低C. 丙城市圈90年代城市化速度快、水平高D. 90年代,与丙城市圈相比,甲城市圈城市化速度快、水平较低课堂评价一、单项选择题(2013·福建高考)循环农业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途径之一。

2014高考地理二轮【安徽专用】技能规范回扣第二部分 专题二 3

2014高考地理二轮【安徽专用】技能规范回扣第二部分 专题二 3

答案
4.B
3.A 5.D
知识点七 影响。
工业区位因素
1.主要工业区位因素;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对工业生产的 2.我国和世界主要工业生产区的主要区位因素。 [特别提示] 理解不同类型工业的主导因素及其变化,特别是交通运输 条件和市场的变化对工业布局的影响。对某一地区工业区 位因素的评价要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进行分析。
[熟手演练] (2013· 济南一月质量调研)下图为工业区位要素的空间分布 图,据图回答 1~2 题。
1.布局在①地的工业部门可能是 A.电子装配厂 C.炼铝厂 A.① B.② B.制糖厂 D.精密仪表厂
(
)
2.某服装集团拟在此投资建厂,最理想的布局地点是 ( C.③ D.④
)
解析
第 1 题,①地的优势区位为技术,适于技术导向型工业
部门布局。
第 2 题,服装集团属于廉价劳动力导向型工业,可充分发挥③ 地拥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优势。
答案
2.C
1.D
(2013· 青岛即墨一月教学质检 )济钢和莱钢合并组建的山东 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落户日照,读山东钢铁工业分布情况图。 读图并回答 3~4 题。
3.山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在沿海建厂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充足的原料 C.廉价的劳动力 B.雄厚的技术 D.巨大的消费市场
5.该工业由③地迁到①地的最主要原因是 A.环境污染较轻 C.交通运输便利 A.经济林业 B.地租价格较低 D.接近消费市场
( B )
6.从经济效益考虑,图中③地适合发展 B.棉花作物
( C )
C.蔬菜、花卉 D.粮食作物 解析 第 5 题, ①地工业成本较③地低, 可获取较高工业效益。 第 6 题,③地土地租金较高,适于种植经济价值较高的蔬菜、

【二轮训练】2014届高考地理:人文地理事物特征描述和原理阐释(二) 课后训练一及详解

【二轮训练】2014届高考地理:人文地理事物特征描述和原理阐释(二) 课后训练一及详解

人文地理事物特征描述和原理阐释(二)课后练习(一)题一:读下图“世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曲线图”,然后分析回答:(1)根据城市化水平辨别图中表示发达国家的是_________曲线,表示发展中国家的是___________;(2)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城市化水平,基本上反映了其_____________。

题二:城市化是现代化的必经之路,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城市化发展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美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表(%)。

材料二:我国1949~2008年城市数量变化图。

1.在城镇人口变化过程中,英、美的差异体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2.材料二信息显示出建国后我国城市化的表现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0年间我国不同规模等级的城市数目增长比例最高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增长比例最低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给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创造优越条件的同时,可能带来的城市问题有___________________。

题三:读东亚某沿海地区示意图,甲是历史悠久的城区,乙是传统港区,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12分)(1)制约乙港区进一步发展的自然原因可能是______;丙为新建成的以装卸、仓储、造船为主的港口城市,其发展的主要优势自然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B是连接甲、丁两地的公路选线方案,你认为哪条较合理?为什么?(3)分析炼铝厂选址的有利条件,并说明其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及应采取的对策。

2014年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非选择题答题模板

2014年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非选择题答题模板

思路导引:
答案:(1)A:高原 B:山地 (2)水量丰富;水位季节变化大;无结冰期;含沙量小;水流 平缓。
模板二、原因类
地理事物间的因果联系能检测学生的思维过程,因而成为地 理综合题的常见设问和考查形式。命题形式上,常常以区域 图为信息的载体,就区域内典型地理现象或地理事物进行设 问,通常的设问形式有“试分析××地理现象的(自然或社会) 原因”“分析××地理事物的成因”等。
或者通过要求比较进一步找原因。第三步审比较考点,如比
较A、B两地的气候类型及特征的异同点,其比较的考点是气 候类型及特征,此步骤可避免跑题。第四步审比较角度,审
准题目从什么角度、几个角度去比较,此步骤可避免漏掉答
题的要点。
二要注意“三项联系”。首先,联系题中图表和材料,它们 是解决比较类问题最直接的依据。其次,联系所学教材知识 点,即能迅速地理解题目设置的情境和需要解决的问题,与
(2)相同点:两河流都有汛期和枯水期,径流量年际变化大;
不同点:a河汛期在冬季,b河汛期在夏季。
祝同学们高考考个好成绩!
说,比较异同时列表比较更直观些。
典例提升:读甲、乙两图,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完成下列问题。
(1)结合甲、乙两地大气环流的特点,分别说明A、B两山脉 的走向对所在地区冬季气候的影响。 (2)对比说明a、b两河的水量变化有何异同点。
思路导引:
答案: (1)甲地区冬季盛行西风,A山脉的走向为东西走向, 南北两侧温差不大;乙地区冬季盛行西北风,B山脉为东西 走向,对偏北风南下有阻挡作用,加大了南北温差。
2.明确分析的原因内容:地理原因包括自然原因和人为原 因两个方面。自然原因一般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 地势、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矿产、洋流、海陆轮廓、 板块运动等方面来分析;人为原因一般从历史条件、人口、 工农业、城市、交通、工程建设、市场、政策、科技、军事、 宗教等方面来分析。

【二轮训练】2014届高考地理:人文地理事物特征描述和原理阐释(一) 课后训练一及详解

【二轮训练】2014届高考地理:人文地理事物特征描述和原理阐释(一) 课后训练一及详解

人文地理事物特征描述和原理阐释(一)课后练习(一)题一: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示意图,说出该区域自然环境特征.题二:材料一:中科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2012中国新型城市化报告》指出,从1991年到2010年,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大了2.12倍,而城市化水平仅仅增长了0.89倍,土地扩张速率是人口城镇化速率的2.38倍,城市土地扩张与城市人口密度相背离。

有些地方在城镇化过程中过度发展房地产,有些地方出现了农民“上楼吃饭,下地干活”的现象;另外我国人口居住地与户籍所在地脱离的人口有两亿多。

材料二:拉丁美洲一些国家城市化水平很高,但城市中存在很多贫民窟,这些贫民没有正式工作,只能以乞讨、捡垃圾为生。

结合材料一、二,说明我国新型城镇化(目前可以理解为城市化)过程中应重点加强的措施。

题三:读下表,完成下列问题。

(1)这些国家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__________,最低的是____________,印度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__________。

(2)目前埃及的人口增长模式为___________,德国的人口增长模式为___________。

(3)尼日利亚等国家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___________;对该国人口增长及社会产生的影响是___________;应采取的人口政策是_________。

德国所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_______;对该国人口增长及社会发展的影响是______;应采取的人口政策是______。

A.欧洲B.大洋洲C.非洲D.北美洲2.Y国可能分布在( )A.欧洲B.大洋洲C.非洲D.北美洲3.造成X、Y两国人口自然增长率悬殊的最主要原因是( )A.经济条件B.气候条件C.历史条件D.地形条件题五:读某年人口增长率的国际比较图,回答问题。

人口增长率(‰)的国际比较(1)简述图中国家人口增长率的特点。

(2)美国属于发达国家,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可是美国的人口增长率比中国还高,试述其原因。

(3)中国与印度同为发展中国家,可中国的人口增长率不到印度的一半,请简述其原因,并说明人口增长与哪些因素有关。

高三地理第二轮专题

高三地理第二轮专题

高三地理第二轮专题
第一节:地理概述
地理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研究地球的自然与人文现象,涵盖了广
泛的内容。

在高三地理学科的学习中,第二轮专题是进一步深入了解
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关系,以及相关的案例和实践。

第二节:自然地理
在自然地理方面,我们首先关注的是地球的物理特征和自然环境。

这包括地球的结构、板块构造和地质运动等地球内部现象,以及大气、水文和地貌等地球表面现象。

通过了解这些自然地理的基本知识,我
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地球上的自然环境形成过程以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第三节:人文地理
而在人文地理方面,我们将关注地球上人类活动的空间分布和人地
关系。

人类的文化、经济、政治和社会活动都会对地理环境产生相应
的影响,并形成不同的地理格局。

通过了解人文地理的内容,我们可
以更好地理解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人类社会的
可持续发展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第四节:案例分析和实践
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际案例的分析和实践是
密不可分的。

通过案例分析,我们可以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具体的实际
问题中,以便更好地理解地理学科的实际应用意义。

同时,通过实践活动,如地质考察、景观观测和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我们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地理思维能力。

结语
高三地理学科的第二轮专题,是地理学习的进一步拓展和深化,旨在培养学生对地球自然与人文环境的综合理解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实践活动,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到地理学科对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并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轮训练】2014届高考地理:区域定位的策略(二) 课后训练一及详解

【二轮训练】2014届高考地理:区域定位的策略(二) 课后训练一及详解

区域定位的策略(二)课后练习(一)题一:读右图回答1~3题。

1.该图所示地区属于我国的()A.黄土高原B.柴达木盆地C.天山D.内蒙古高原2.为解决该地区能源短缺问题,正确的措施是()A.兴建小水电站B.利用风力发电C.营造速生薪炭林D.修建核电站3.在该地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措施是()A 改善耕作和灌溉技术B 减少水井的数量C 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水资源D 避免土壤的盐碱化题二:流域上各点的雨量汇流速度有快有慢,汇流时间有长有短。

等流时线是流域内汇流到出口断面时间相等的各点连接成的线。

读下图完成第1-2题。

1.图中流域内河流流向为( )A.西南→东北B.西北→东南C.东北→西南 D.东南→西北2.图示地区地形最为平坦地段为( )A.S l B.S2C.S3D.S4题三:读某流域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气候要素变化(左图)和气候变化对该流域农业生产的影响(右图),回答1~2题。

1.此流域可能位于我国哪个省级行政区()A.甘B.鄂C.冀D.吉2.该地区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玉米种植上限高度升高,种植范围扩大B.农作物种植总面积缩小C.春小麦种植向低海拔地区迁移,种植范围缩小D.农作物品种发生明显变化题四:读如下景观图片,完成1-2 题。

1 .该景观可能出现的地区是()A.欧洲南部B.江南丘陵C.巴西高原D.墨累--达累盆地2.该地区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A.混合农业B.商品谷物农业C.水稻种植业D.立体农业题五:下图为某大洲沿纬线的地形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试题。

1.该大洲的地势特点是()A.平均海拔最高B.中间高、四周低C.东部山地、中部平原、西部高原D.从东南向西北倾斜2.下列地理事物中,位于该大洲的是()A.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B.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淡水湖C,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半岛D.世界第一大岛题六:浙江省某中学的一地质科考小组在某地(大约在25°N,110°E)进行科学考察,下图为该科考小组同学绘制的地貌素描图。

2014届高考地理第二轮复习专题 模块二 人文地理事物的问题与区位理论——专题08 工业区位与工业生产

2014届高考地理第二轮复习专题  模块二 人文地理事物的问题与区位理论——专题08  工业区位与工业生产

专题八 工业区位与工业生产工业区位因素和区位选择[典题例证明思路](2013·高考北京卷)某品牌企业在京津冀地区建有饮用瓶装水厂。

读下图,回答(1)~(2)题。

(1)瓶装水厂如此选址的主要原因是( ) A .利用优于授权地的水源 B .靠近技术发达地区 C .吸引高素质的劳动力 D .降低运输成本(2)瓶装水厂的建设使所在地( )①就业岗位增加 ②吸引大城市人口迁入 ③承接品牌授权地区产业转移 ④吸引相关企业集聚⑤城市等级提升A.①②⑤B.①③④C.②③④D.②④⑤【思路分析】1.获取信息要准确(1)设问信息明确思路第(1)题,主旨词是“主要原因”,限定词是“瓶装水厂选址”。

解题思路是从瓶装水厂布局的区位条件入手,结合图中信息分析。

第(2)题,考查瓶装水厂建设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解题思路可从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分析。

(2)题干信息捕捉词语从题干中可获取“在京津冀地区”、“建瓶装水厂”等信息,瓶装水厂属________密集型工业,不是高科技工业,应接近__________密集、市场广阔的地区。

(3)图表信息抓住关键2.常见误区要避免一般瓶装水厂应建在水源地,但该地并没有优质水源地,建厂的区位是靠近消费市场。

【自主解答】(1)________(2)________[规律方法巧运用]1.工厂区位选择的思路分析2.工业布局主要区位因素分析(1)自然因素①土地:有一定数量的、适合建筑的用地。

②资源:主要是矿产资源分布。

③能源:主要有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核能、地热能等。

④水源:有较近的、丰富而优质的水源。

⑤环境:气候宜人、空气洁净、环境优美。

(2)经济因素①农业经济基础:好坏(如上海工业的发展就得益于长江三角洲强大的农业经济基础)。

②距离问题:是否接近原料产地、燃料产地或消费市场(节省运费、降低生产成本)。

③交通条件:沿海,沿河(运河),沿江,沿铁路、公路、高速公路、航空运输线等。

2014届高考地理第二轮复习专题 模块二 人文地理事物的问题与区位理论——专题07 农业区位与粮食生产

2014届高考地理第二轮复习专题  模块二 人文地理事物的问题与区位理论——专题07  农业区位与粮食生产

专题七 农业区位与粮食生产农业区位因素和区位选择[典题例证明思路](2013·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Ⅰ)哥伦比亚已经成为世界重要的鲜切花生产国。

读图,完成(1)~(3)题。

(1)每年情人节(2月14日),在美国销售的鲜切玫瑰花多来自哥伦比亚。

与美国相比,在此期间,哥伦比亚生产鲜切玫瑰花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A .地形较平B .降水较丰沛C.气温较高D.土壤较肥沃(2)哥伦比亚向美国运送鲜切玫瑰花宜采用()A.公路运输B.铁路运输C.航空运输D.海洋运输(3)目前,墨西哥已成为哥伦比亚在美国鲜切花市场的竞争对手。

与哥伦比亚相比,墨西哥开拓美国鲜切花市场的优势在于()A.运费低B.热量足C.技术高D.品种全【思路分析】1.获取信息要准确(1)设问信息明确思路第(1)题,主旨词是“优势自然条件”,限制词是“2月14日期间”“与美国相比”,注意从该时期两个国家不同的条件分析。

第(2)题,主旨词是“运输方式”,限制词是“鲜切玫瑰花”,要从鲜切玫瑰花价格和保鲜要求角度分析。

第(3)题,主旨词是“开拓市场优势”,限制词是“与哥伦比亚相比”,注意从两个国家各项对比中去分析墨西哥的优势条件。

(2)题干信息捕捉词语从题干中“鲜切花”可知,该农业生产活动要求气候温和湿润,运输条件要求高。

(3)图表信息抓住关键2.常见误区要避免第(1)题,可能会注意不到2月份的信息,不能联想到此时对美国来说生产鲜切花最大的不利条件是温度而误选B选项。

第(3)题,可能有的学生认为墨西哥鲜切花技术条件更好,或者品种更全。

没有想到墨西哥和哥伦比亚同是发展中国家。

【自主解答】(1)________(2)________(3)________[规律方法巧运用]1.农业区位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1)自然区位因素(静态因素)分析自然区位因素分析要点气候太阳辐射①太阳辐射强,有利于农作物的光合作用。

如我国西北干旱地区的瓜果比较甜②太阳辐射弱,不利于谷物的生长。

【二轮训练】2014届高考地理:自然地理事物特征描述和原理阐释(二) 课后训练及详解

【二轮训练】2014届高考地理:自然地理事物特征描述和原理阐释(二) 课后训练及详解

自然地理事物特征描述和原理阐释(二)课后练习题一:阅读阿根廷相关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阿根廷地势西高东低,气候北热南冷,中部温和,大部分地区土壤肥沃,素有“世界粮仓和肉库”之称。

潘帕斯草原是世界著名牧区,畜牧业现代化程度高。

阿根廷交通运输发达,以首都为中心形成了放射状的交通网络。

简述阿根廷地理位置特征。

题二:读图回答下列问题.简要分析埃及地理位置的特征.题三:读图和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比较荷兰与江苏省地理位置的异同。

题四:读下图,对比日本和英国地理位置的异同。

题五:长三角和珠三角是我国两个重要经济区。

结合图表回答问题。

长江三角洲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基本情况(2008年)(1)比较上海市和广州市地理位置的差异。

(2)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地区正积极筹备风力发电场。

分析两地风力资源丰富的原因。

(3)比较目前长江三角洲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

题六:读下图回答:题七:珠江三角洲略图(1)比较珠江三角洲与辽中南地区的地理位置不同?(2)珠江三角洲与辽中南地区两个地区的主要的产业部门有什么不同和发展主要产业所依托的地理条件的不同?一读图,简述该国地形特点。

题八:下图所示某半岛中部东西向地形剖面示意图。

读图,简述该半岛的地形特征。

题九:简要叙述图示区域地形的突出特征。

题十: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题十一: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简述该区域的地理位置及地形特征。

题十二:下图为某发达国家略图,根据图表,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表:该区域各类地形所占面积(%)描述该国的地理位置及A岛的地形特点。

题十三: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描述图示地区主要地形区的分布状况。

题十四:读图,描述图示地区主要地形区的分布状况。

题十五: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地质构造剖面图上,A地质构造为,理由;B地质构造为,理由;C地质构造为,理由。

(2)在A、B两地哪里钻孔能打到煤层:,原因。

(3)甲、乙、丙三个村庄中村为旅游胜地,因这里的地形风景优美,在此村修建公路要注意等问题。

【二轮训练】2014届高考地理重难点综合提高:区域定位的策略二

【二轮训练】2014届高考地理重难点综合提高:区域定位的策略二

区域定位的策略(二)重难点综合提高利用地理事物特征定位置(一)图示地区主要地理事物题一:图中所示地区是我国荒漠化扩大较快的地区之一。

读图完成1~2题。

1.关于图示省份说法正确的是()A.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B.拥有我国最长内流河C.东部是我国最大的温带草原D.甲城有“日光城”美誉2.图中所示各河流()A. 主要补给水源是大气降水B. 上游流量大于下游C. 流量季节变化小D. 侵蚀作用强烈,含沙量大(二)利用一地的气候特征题二:下图为某平原地区土壤表层解冻起始日期的等值线图。

完成1~2题。

1.推测P 地属于( )A. 草原区B. 森林区C. 都市区D. 农耕区2.图示区域可能位于( )A. 美国B. 法国C. 澳大利亚D. 巴西题三: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14日6时的气压形势,L为低压。

图中天气系统以200千米/天的速度东移。

读图,完成1~2题。

1.气象部门发布了暴雨预报,甲地暴雨开始的时间约为()A.14日14时B.14日19时C.15日4时D.15日11时2.该地区及图示气压形势出现的月份可能为()A.华北平原,3、4月份B.四川盆地,1、2月份C.黄土高原,10、11月份D.东南丘陵,4、5月份题四:下图显示的长江大桥创造了多项世界记录:最大主跨(1088米)、最深桥基、最高桥塔和最长拉索。

建造该桥经历的挑战是气象条件差(面临台风等的威胁)、水文条件复杂(江面宽,水深,浪高)、基岩埋藏深(达300米)、航运密度高等。

据此完成1~2题。

1.该大桥位于()A.湖北B.江西C.安徽D.江苏2.该桥主跨度大是为了()A.保证通航顺畅B.降低施工成本C.减轻台风影响D.缓和海潮冲击(三)利用地形特征定位置题五:这是沿28°纬线的剖面图,读图回答关于乙地气候成因和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A. 常年处于副热带高压或信风带控制B.沿岸有寒流经过C. 11月到次年4 月降水丰富D. 终年高温多雨题六:读下图,回答第1~2题。

【二轮训练】2014届高考地理:人文地理事物特征描述和原理阐释(三) 课后训练一及详解

【二轮训练】2014届高考地理:人文地理事物特征描述和原理阐释(三) 课后训练一及详解

人文地理事物特征描述和原理阐释(三)课后练习(一)主讲教师:田佩淮北京著名地理特级教师题一:下图是我国东南沿海某国营农场位置和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示意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2003年该农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____,2008年该农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____。

分析该农场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意义。

(2)分析该农场在花卉和蔬菜生产上的优势区位条件。

(3)从发展现代农业角度分析,该农场今后的发展方向是什么?题二:比较甲、乙两幅图,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甲、乙两图所示区域农业生产地域类型的差异及各自的特点。

(2)比较甲图中A、C两农业带农作物类型的差异。

(3)甲图所示地区农业发展中存在哪些问题?(4)限制乙图所示区域农业生产发展的因素及其形成原因是什么?题三:图中虚线为某区域陆地1月0℃等温线,A岛西侧多低缓的丘陵与山地,据此回答下列问题A国西侧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___,结合材料简述其形成的原因。

题四: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②处附近有莺歌海盐场,分析其发展晒盐业的主要有利自然条件。

题五:读动漫产业生产流程图,回答下题。

对该产业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多个企业集聚在一起,容易形成对应的工业地域B.企业规模大多较小,知识技术密集程度极高C.不同企业之间存在着生产上的联系,空间距离近D.生产工序复杂,各种部件分散在世界各地生产题六:根据以下材料和图,回答问题。

材料美国“硅谷”长48千米,宽16千米。

1950年这里还是布满果园和温室的纯农业区,现在集中了数千家电子工业企业,是美国乃至世界的电子企业中心,是美国经济增长最快、最富裕的地区。

归纳说明新工业区的特点有哪些。

题七:读下图,纵坐标1~5代表各种运输方式的运载量、运价、灵活性、速度四项指标由优到劣的变化,回答1~2题。

1.下列物流所选择的交通运输方式,合理的是()A.生猪:从赣州到广东选用④B.鲜花:从中国到日本选用③C.大米:从武汉到上海选用②D.铁矿:从澳大利亚到上海选用⑤2.下列产业布局时,对交通运输条件依赖性最强的是()A.大型仓库B.坑口电站C.商品粮基地D.乳畜业基地题八: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二轮训练】2014届高考地理重难点综合提高:人文地理事物特征描述和原理阐释三

【二轮训练】2014届高考地理重难点综合提高:人文地理事物特征描述和原理阐释三

人文地理事物特征描述和原理阐释(三)重难点综合提高描述农业地域类型特点题一: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该农场的农业地域类型,并说明理由。

(2)从区位选择的角度,分析农场在P农田种植花卉的有利条件。

题二:读有关厄立特里亚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厄立特里亚气候干旱,降水量小而且不稳定。

2007年人均国民收入仅270美元,农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但粮食不能自给,农业生产技术相对落后,如在平原、山地斜坡主要采用传统地面灌溉和引洪灌溉的方式,很少实施喷灌、滴灌。

目前我国和厄立特里亚正在开展农业方面的合作。

1.由于受自然环境与资源条件的影响,厄立特里亚农业除游牧畜牧业以外,农业地域类型还有_______农业,其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________,该农业地域类型的生产特点是什么?2.简述厄立特里亚农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该国可以采取的措施。

题三:分析丹麦的主要农业类型及原因。

题四:据图评价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海水养殖业的自然条件。

工业地域的特征描述题五:日本是亚洲第一个举办世博会的国家,有“动漫王国”之称。

全国有440家动漫企业,其中359家位于东京,30人以下的企业占了60%以上。

动漫制作过程的各环节大多由不同企业完成。

伴随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日本动漫已经突破了民族、国家和语言的障碍,为世界广泛接受。

概括日本动漫产业的主要特点。

题六:(1)图中甲所在省是我国重要的水稻产区,其人均稻谷占有量和商品率分别居全国的第三和第二位,试分析该省水稻生产的有利条件。

(2)图中M城为我国重要的重型机械制造中心,试分析其工业地域的特征。

为什么高新技术产业要求环境优美和接近航空港?交通运输方式及交通网的特征描述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题七:下图是“铁路、公路、河运、海运、航空五种交通运输方式技术经济特征比较”示意图,图中1至5表示从最高到最低的五个等级。

读图回答1~2 题。

1. 我国从中东进口石油,将石油从波斯湾运至上海,应选择图中的()A. a 运输方式B. c 运输方式C. d 运输方式D. e 运输方式2.若在两山村之间修建b运输方式,选线时应注意()A.尽量穿越林区,以直达为主B.尽量避开陡坡和沼泽地C.尽量通过当地居民点和农田D.尽量通过人口稀少的地区题八:比利时、荷兰、挪威从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进口天然橡胶,请选择合理的运输方式,并说明理由。

【二轮训练】2014届高考地理:自然地理事物特征描述和原理阐释(一) 课后训练及详解

【二轮训练】2014届高考地理:自然地理事物特征描述和原理阐释(一) 课后训练及详解

自然地理事物特征描述和原理阐释(一)课后练习题一:新疆吐鲁番盆地年降水量约16毫米,蒸发量3000毫米以上;每年6~8月平均最高气温都在38℃以上,中午的沙面温度最高达82.3℃,是我国夏季气温最高的地方。

读图1、图2,完成下列各题。

描述图2中M、N两坡向垂直自然带谱的差异,并简析原因。

题二:阅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描述珠穆朗玛峰南北坡自然带的差异,并分析原因.题三:读图,回答问题。

描述图示区域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

题四:下图所示为我国某区域及周边地区,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简述图示地区自然环境特征。

题五:下图为我国西部某区域示意图。

据上图简述该地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题六: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描述图示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特征。

题七:2010年9月19日香港文汇报报道:继“中缅油气管道”开始修建之后,中国将兴建自云南省经缅甸到孟加拉国吉大港的铁路。

读规划图和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规划线路穿越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

(2)分析该区域铁路和管道建设的不利自然条件及修建该铁路可能给沿线地区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

题八:交通是人流、物流的桥梁,是区域资源、能源、城市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纽带。

2009年12月26日,武(汉)广(州)铁路客运专线正式开通运营。

该铁路设试运行速度最高达三百九十四公里,是迄今为止世界上一次建成里程最长、运营速度最快的高速铁路。

读甲、乙两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读甲图,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铁路沿线地区自然环境特征。

(2)读甲图分析并简述武广高速铁路修建的区位条件。

题九:请你根据统一变化的原理分析在水土流失的过程中,本区域各地理要素是如何统一变化的? 题十:阅读新疆近40年来的部分地理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有关原理,简述以上变化的形成原因。

(2)以上变化对该地区的地理环境可能产生哪些影响?题十一:左图为“我国东部各省级行政区二氧化硫排放量图”、右图为“我国降水pH年均值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2014届高考地理第二轮复习专题 模块二 人文地理事物的问题与区位理论——专题09 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

2014届高考地理第二轮复习专题  模块二 人文地理事物的问题与区位理论——专题09  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

专题八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典题例证明思路](2013·高考上海卷)2000年到2008年长江三角洲某地工业企业能源消耗总量翻了近两番,根据该地工业企业能源消费结构和单位GDP能耗变化图表,回答(1)~(2)题。

(1)2000年到2008年该地工业企业能源消耗基本特征是()①石油、天然气消费总量下降②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未变③石油消费量增幅低于天然气④煤炭的消费比例不断增大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2)2000年到2008年该地工业企业能源消费总量翻了近两番的主要原因是该地()A.流动人口持续增加B.工业企业技能改造严重滞后C.高能耗企业比重增大D.能源需求随经济发展而扩大【思路分析】2.常见误区要避免某能源消费总量和某能源消费比重这两个概念是不同的。

【自主解答】(1)________(2)________[规律方法巧运用]1.我国交通线“以桥代路”的原因分析(1)青藏铁路:首创我国铁路建设史上“以桥代路”的方式,是为了克服高原冻土、山地地形等问题,同时也减少了对环境的改变,保护藏羚羊等野生动物的迁徙路线不被截断,保护大河源头水源不被截断等。

(2)京沪高铁:该线穿过东部平原农耕区,“以桥代路”可以减少对土地的占用,节约耕地;也有利于达到铁路的高标准平顺度,大大提高线路基础稳固程度。

同时可以避免与其他交通线路的平面交叉,实现全封闭,保证交通畅通和安全。

2.框图分析气候变化的影响及其适应对策3.资源问题产生原因与应对措施的分析思路(1)资源问题主要表现为资源短缺问题。

根本原因是人类不合理活动与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消耗激增。

(2)应对资源短缺问题的措施,“开源”和“节流”是解决资源问题的重要措施。

①“开源”的具体举措a.不断增加资源的探明储量。

b.扩展开发的范围和渠道。

c.开发新的资源和能源。

②“节流”的具体举措:加强节约,利用科技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资源的浪费。

4.综合分析我国自然灾害频繁而严重的原因(1)我国地处世界两大地震带交会处,地壳活动强烈,是世界上地质灾害比较频繁的国家。

2014届高考地理第二轮复习专题 模块二 人文地理事物的问题与区位理论——专题06 人口、城市与交通

2014届高考地理第二轮复习专题  模块二 人文地理事物的问题与区位理论——专题06  人口、城市与交通

专题六人口、城市与交通人口与人口问题【典题例证明思路】(2013·高考浙江卷)下图为1950~2010年世界及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人口变化过程。

根据相关知识,读图完成(1)~(2)题。

(1)有关世界人口变化过程的表述,正确的是()A.1950~2010年人口死亡率大于人口出生率B.1950~1970年人口死亡率下降幅度最小C.1990~201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基本不变D.1950~197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上升(2)图中代表北美洲的是()A.①B.②C.③D.④【思路分析】1.获取信息要准确(1)设问信息明确思路第(1)题,设问是“世界人口变化过程”,解题思路是从图中获取相关变化的信息。

第(2)题,主旨词是“代表北美洲的”,解题思路是首先必须明确北美洲从1950年~2010年的人口变化特点,然后对照图中曲线进行对比分析。

(2)题干信息捕捉词语从题干中可获取图中五条折线是代表世界、亚洲、欧洲、非洲和北美洲的人口变化过程,由此可将它们分成两大类,即经济发达的地区,如________和________洲,经济较落后的地区,如________洲和________洲,这两类地区在人口增长方面的特点差异很大。

(3)图表信息抓住关键2.常见误区要避免该图为四方坐标图,判读难度较大,要避免判读失误,首先要看懂四个坐标轴的含义及大小排列;其次要明确出生率、死亡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关系,并能在图中找出来;再次要结合图例,明确变化规律。

【自主解答】(1)________(2)________[规律方法巧运用]1.人口增长模式分析(1)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利弊影响分析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示意图(2)人口增长模式的判断技巧2.不同人口问题的影响和对策模块二人文地理事物的问题与区位理论 高考总复习第二轮·地理(福建专用)3.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及人口迁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①自然生态环境因素:主要指“气(气候)”“水(水源)”“土(土壤)”“产(矿产)”。

【二轮训练】2014届高考地理重难点综合提高:自然地理事物特征描述和原理阐释二

【二轮训练】2014届高考地理重难点综合提高:自然地理事物特征描述和原理阐释二

自然地理事物特征描述和原理阐释(二)重难点综合提高三、描述区域自然地理各要素的特征(一)位置特征描述方法题一:乍得湖地处撒哈拉沙漠南缘,水位常随季节变化,湖面伸缩性很大。

乍得湖是一个国际湖泊,简述乍得湖地理位置特征。

题二:读图,回答:对比①、②地理位置的异同。

题三: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2010年5月,中央新疆工作会议上中央正式批准喀什设立经济特区,至此我国共有深圳、珠海、厦门、汕头、海南、喀什六个经济特区。

喀什经济特区地处亚欧大陆中心,边境线长达98 2公里,有多个国家与之接壤。

下图为我国六大经济特区分布图。

(1)比较广东和新疆地理位置的不同。

(2)简述广东地理位置优越性。

(3)喀什经济特区同其他经济特区相比,在海陆位置上最大的不同点是____________ ;近年来,喀什经济特区边境贸易发展迅速,其有利条件是___________。

(二)描述一个地区的地形特征1.区域地形特征:题四:描述湖北省的地形特点。

(4分)题五:描述图示区域地形的主要特点。

题六:20世纪90年代以来花卉消费的国际需求迅速增长,北美、日本、欧洲成为世界三大花卉消费市场。

同期,下图所示国家成为所在大洲第二大花卉出口国。

简述该国的地理位置及地形特征。

(10分)题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描述图示地区主要地形区的分布状况。

题八:读沿北回归线的东西向某剖面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地质构造上看属于向斜的字母是______,图中共有个___断层,从地形来看B处属于_______________。

(2)图中的虚线圈F属于板块的______边界。

(3)若开采石油、天然气,应在_____处。

(4)若F点处在太平洋板块中,则E点应处在_____板块中,E点所在的岛屿为我国的_____岛,该岛多地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如果G处发生地震,图中地表各点中,地震烈度最大的是____________。

(5)世界核电站主要分布在沿海、沿江地区,影响其分布最主要的区位因子是()A.交通 B.地质构造 C.铀矿资源 D.水源(6)核辐射危机具有全球性,影响其全球化的因素是()A.大气环流和水循环B.水循环和生物循环C.生物循环和地壳物质循环D.地壳物质循环和大气环流2.比较三角洲和冲积扇特点不同和成因共同点(三)气候特征的描述题九:描述图示气候类型的特征。

人文地理学课后习题解答

人文地理学课后习题解答

人文地理学总复习题解答第一章绪论1.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

人文地理学是从地域的观点去研究人文现象的空间分异规律的科学,其主要目的在于说明在什么地方有什么样的人文活动和人文特性,探讨其形成过程,揭示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并预测其变化发展趋势。

人文地理学研究对象具有两个特定的内核:1.区域和空间这条研究主线;2.人地关系的传统。

对综合性和区域性做具体说明(一)综合性:比如说人口分别和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历史政治因素、文化因素、风俗习惯、科技发展密切相关。

自然环境:地方的气候、地形、土壤、水体、矿产资源分布经济因素:一个地区经济发展迅速其它地区的人民为了改善物质生活条件,争先恐后的涌向大都市导致城市人口密集历史因素:一个地区居民长期下来对该地区的环境比较适应,而不愿意离开去别的地方政治因素:战争出现人口大规模迁移这必然会影响人口的重新分布由于地理学的多样性和整体性所以必须综合考虑(二)区域性:区域性是地理学科的基本特性,因为不同区域有相似之处也有各自特色因此离开区域差异的研究人文地理就失去了凭借2.列举近代地理学派及其主要观点。

1.环境学派主要观点:(1)为人生地理学或人类地理学的比较系统的研究提供了指道路线。

(2)地理环境决定论阐述了地理环境对人类的活动、国家等的支配作用。

2.区域学派主要观点:主张地理学应着重于空间分布的研究。

区域地理学是地理学的核心,地理学研究的区域应是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所有自然界中与人类活动相互影响的一切要素与自然环境相互联系的人文现象都是区域的特征。

3.景观学派主要观点:地理学者应首先着眼于地球表面可以通过感官觉察到的事物,着眼于这种感觉—景观的整体。

4.人地相关学派主要观点:反对拉采尔的环境决定论思想,认为除环境的直接影响外,还有其它因素在起作用,强调人类对外界环境的适应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

3.地理学发展分为哪几个阶段。

地理学是一门历史悠久的学科。

它的研究内容随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而不断变化。

【二轮训练】2014届高考地理:人文地理事物特征描述和原理阐释(三) 课后训练二及详解

【二轮训练】2014届高考地理:人文地理事物特征描述和原理阐释(三) 课后训练二及详解

人文地理事物特征描述和原理阐释(三)课后练习(二)题一:图为某地土地利用图和农业产值构成图,读图完成以下题。

该区域的农业地域类型及其特点。

题二:粮食问题引发全球广泛关注,我国高度重视粮食安全。

阅读以下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我国省级行政区人均耕地差异分布我国人均耕面积的变化(1)要解决a地区粮食生产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应采取哪些措施?(2)说明b、c、d三省人均耕地数量少的共同原因。

(3)据图找出我国人均耕地数量不容乐观的三条理由。

题三:下图为二次大战前,欧洲各地农业集约度的示意图,集约度指数越高,表示农业集约化经营程度越高,回答完成下列问题。

(1)集约度指数在150以上地区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

该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区的气候类型对应下图中的________。

(2)影响乳畜业生产的两个重要因素是什么?试简要分析上述农业地域类型的成因。

(3)为了进一步推进我国乳畜业发展,请你谈谈如何借鉴西欧的经验。

题四:下图示意世界某石油主要产区的海陆分布,该区域海水淡化技术世界领先,有数千家海水淡化工厂。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概括甲海域表层海水盐度分布规律,并说明甲、乙之间表层海水的流动方向。

(2)简要分析该地区海水淡化产业发达的原因。

题五:科技革命使世界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一些国家结合自身条件,抓住机遇,实现了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这是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重要经验。

20世纪中后期,在一些传统工业基础薄弱的地区,出现了一种新兴的工业区。

如意大利的萨索洛,数百家以瓷砖生产为中心的中小企业,通过生产一销售一服务一信息网络,实现了规模经济生产,带动了地区经济发展。

简述这类新兴工业区的特点。

题六:澳大利亚是世界上主要的铁矿石生产国和出口国。

图甲为澳大利亚部分区域示意图,图乙为该国铁矿石出口国家和地区的构成图。

完成下题。

描述澳大利亚铁矿石生产和出口地的地理分布,评价其铁矿石出口的优越条件。

题七:下图为铁路、公路、河运、海运、航空五种交通运输方式比较示意图,Ⅰ-Ⅴ代表各种运输方式由优到劣的大体排序。

【二轮训练】2014届高考地理重难点综合提高:自然地理事物特征描述和原理阐释三

【二轮训练】2014届高考地理重难点综合提高:自然地理事物特征描述和原理阐释三

自然地理事物特征描述和原理阐释(三)重难点综合提高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1.太阳辐射2.大气环流3.地面状况4.洋流题一:下图为世界局部地区年降水量分布示意图(单位:毫米),根据图中等降水量线的分布状况,比较A、B两地降水量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题二:达尔文在南美洲考察期间,在①地看到热带雨林景观,读下图,说明达尔文看到的①地景观的成因。

题三: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P处等温线向北弯曲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2)Q处年降雪日数不同于周边地区,其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四)河流特征河流水系特点、河流水文特点题四: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石羊河的总体流向为___________。

(2)从内、外流河类型看,该河为_______河,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

题五: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请描述图示地区的河流径流量特点。

(6分)(2)图示地区最常见的水文灾害是________,举例说明该地区为防御这种灾害采取了哪些有效措施。

(8分)题六:流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自然地理系统,它以水系为纽带,将系统内各自然地理要素连结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流域已成为区域人地关系十分敏感而复杂的地理单元。

图1是某时期某流域局部地形图,图2是10年后该地区土地利用状况图,图3是该地区的月平均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说明A支流的水文特征。

(2)说出B、C两支流在开发利用方向上的不同。

(3)指出图中土地利用不合理的现象,并说明这些现象对湖泊及其下游造成的环境影响。

题七:江西某学校地理探究性学习小组以学校附近某地为探究对象,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

读信息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左:区域等高线(单位:米)及土地利用图;右:土地适宜类评价因素极限指标(部分)(1)据图中信息判断该地地形特征。

(2)若你是该小组成员,请归纳图中甲河的水文特征。

(3)若要对乙所在区域的土地利用加以规划,需要测量乙地的地形坡度,在图中①、②、③三条测量线中,应选择哪条线进行?假如探究小组对乙区域相关要素进行测量,获得下表中结果,请分析说明乙区域宜规划成何种农业用地比较合适?四、自然要素特征形成原因题八:读珠江水系图,据图文资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文地理事物特征描述和原理阐释(二)课后练习(二)题一:读图甲和图乙,完成下列问题。

(1)图甲中,A、B、C、D阶段反映的是__________过程,其衡量指标是__________。

(2)图甲中E—F所反映的现象为___________,简述其成因。

(3)依据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世界上的国家和地区分为两种类型。

指出图乙中①属于__________国家,②属于______国家,简述两类国家城市化的特点。

题二:读下列图表,回答问题。

(1)图A中,虚线代表_______国家,实线代表_______国家。

目前,两类国家的城市人口数量和增长的情况如何?(2)图B说明了世界人口超过百万的特大城市数量变化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

(3)上表信息说明了发达国家城市化特点是:__________;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

(4)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主要问题有哪些?题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读图18,回答下列问题。

(1) 简述我国的开放地区和开放城市的空间分布特点,并以拉萨为例说明其对外开放的主要有利条件。

(2)继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之后,中央正式批准喀什设立经济特区。

说明喀什与其他经济特区相比地理位置的主要特点。

题四:读世界城乡人口数量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

(1)2000年,发达国家城市人口总数约为_____________,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总数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城市化的主要标志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最重要的指标是__________________,该指标2000年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二战后,城市化发展速度较快的是(类)国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4)比较两类不同国家城市化进程的特点。

问题。

(1)该城市从1968~1990年城市发生了哪些变化?(2)从1990~2004年该城市的发展变化有哪些?题六:读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某特大城市功能分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甲、乙、丙表示的功能区名称。

甲________;乙________;丙________。

(2)说出该城市工业区的分布特点,并说明这种分布的优越性。

(3)该城市在a、b、c三地规划建设汽车城、硅谷城和现代蔬菜包装城三座卫星城市,硅谷城应建在________地,请简要说明你的理由。

题七:2010年4月30日晚上海世博会开幕,历时6个月,将于10月31日闭幕。

读上海市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上海的发展目标是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

请你评价上海作为航运中心的自然条件。

题八: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A地区按城市功能分区属于________,简要分析其区位优势。

(2)如果B住宅区是高档住宅区,请你替住宅区房地产开发商介绍一下该住宅区的区位优势。

(3)B住宅区内部的楼房布局有什么特点?请分析其布局的优势。

(4)该城市工业区分布有何特点?题九:下图为我国中部某城市示意图,根据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处应优先发展的大型工业是________工业,属________指向型工业。

试分析回答该工业在此处布局的区位优势。

(2)图中乙处为服装、食品、自行车等轻工业为主的工业区,其主要区位优势是________。

(选择填空)A.接近原料产地B.接近消费市场C.运输便利D.科技发达(3)该城市计划在丙处建一个以电子工业为主的新型工业园区,根据图中所提供的信息,简述在此处兴建电子工业园区的主要依据。

题十:读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P城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P城市主城区的城市道路网类型和P城市的外部空间形态。

(2)简要评价主城区对外交通运输线(高速公路、铁路)布局的合理性。

(3)P市计划在A、B两处布局港口和旅游度假区。

请您给出合理的布局方案,并简述理由。

(4)P市还计划在①、②、③、④四个地点中选择一处布局化工区。

请你给出合理的布局方案,并简述理由。

人文地理事物特征描述和原理阐释(二)课后练习参考答案题一:(1)城市化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2)逆城市化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或郊区环境质量较好),乡村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私人小汽车的普及和交通、通信的现代化,缩短了城市与郊区的距离。

(3)发达发展中发展中国家起步晚,发展快,水平低;发达国家起步早,水平高,发展慢。

解析:(1)A、B、C、D阶段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逐渐上升,该过程反映城市化过程.(2)E—F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有所下降, 反映的现象为逆城市化. 造成逆城市化的原因主要有大城市城区人口过于密集、就业困难、环境恶化、地价房租昂贵、生活质量下降,引起人口向环境优美、地价房租便宜的郊区或卫星城迁移;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新兴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城区人口的外迁,交通、通讯的现代化大大缩短了城市与郊区的时空距离等。

(3)②起步晚,发展快,水平低,为发展中国;①起步早,水平高,发展慢,为发达国家。

题二:(1)发展中发达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数量超过发达国家;城市人口增长速度较发达国家快。

(2)数量不断增多,速度加快;发展中国家特大城市数量增长更快;未来超过百万人口的特大城市多集中在发展中国家(3)起步早,水平高,目前进程放慢,出现逆城市化现象起步晚,发展快,城市化水平较低,(城市化水平很不平衡)(4)城市及附近地区的生态环境遭到很大破坏;交通拥挤、环境质量下降(环境污染)、地价昂贵、住房紧张、就业困难、社会治安不稳定、绿地面积减少等解析:第(1)题,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增长快,目前城市人口已超过发达国家,结合图A可分析回答。

第(2)题,根据图B可知,特大城市数目不断增多,且发展中国家增长快,到2025年特大城市多集中在发展中国家。

第(3)题,结合教材知识可回答。

第(4)题,城市化产生的问题主要有生态、交通、环境、居住条件、社会治安等方面,言之有理即可。

题三:(1)分布不均衡.(2分)东部较多,西部较少. (2分)主要沿海岸、江河、铁路干线、边境分布。

(4分)旅游资源独特,民族政策优惠,交通条件显著改善。

(6分)(2) 喀什纬度位置较高;(2分)深居内陆;(2分)位于我国西北边疆,周边国家较多。

(2分)解析:(1)写空间分布特征的一般原则:①分布不均匀;②哪个地区多,哪个地区少;③对特殊地区的描述,最大值地区或最小值地区在哪里.⑵拉萨最吸引人的地方是位于“世界屋脊”,雪域高原,又是藏族聚居的地区,给人以神秘感。

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的优惠政策很多。

题四:(1)近11亿近20亿(2)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百分比;50% (3)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政治独立,经济迅速发展,许多发展中国家城市经济畸形发展、人口增长过快、农村劳动力过剩。

(4)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1)关键是看清图例,认真读数即可得出各类人口的数量。

(2)主要考查城市化的三个标志,其中最重要的指标是城市人口的比重。

结合图形可以判断出2000年世界城市人口总数为30亿,而总人口约为60亿,因此2000年的城市化水平约为50%。

(3)~(4)主要考查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进程及其特点、原因,要求学生要熟练掌握这些高频考点.题五:(1)城镇面积由小变大;城市工业区由少到多;城市人口在不断增多,使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增加。

(2)人口向郊区迁移;工厂向郊区迁移;郊区新建绿化带;建设卫星城和高速公路。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城市化的基本特征。

读图可知该城市面积不断扩大,工业区数量增多,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增加。

1990~2004年该城市的发展变化可以结合图例来回答.题六:(1)商业区或中心商务区住宅区工业区(2)分布特点:均分布在城市外缘,靠近交通干线(铁路、高速公路、河流)。

优越性:工业用地成本较低;交通便利和工业用水方便;对市区环境影响较小等。

(3)b理由:靠近高教园区,科技发达;地处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污染小,环境条件好;位于飞机场、高速公路附近,交通便利。

解析:第(1)问,据图提取有效信息,结合城市功能分区的原理,判断城市功能分区的类型。

第(2)问,由图中信息判读和分析工业区的分布特点,从工业布局原则来分析工业区分布的优越性。

第(3)问,高新技术工业的规划布局应考虑科技、环境、交通等因素。

题七:上海港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势平坦开阔,利于港口设备、建筑,以及上海市进行合理的平面布置;长江和黄浦江为港口提供充足的淡水,并为船舶提供了入港航道和停泊的空间。

但是,三角洲坡度极缓,水流分岔多,泥沙容易淤塞航道,必须经常疏通航道,保证航道畅通。

解析:评价上海作为航运中心的自然条件,可以从上海所属的地理位置和它筑港有利条件去分析.题八:(1)中心商务区(商业区) 位于城市中心,交通便利,接近市场。

(2)地处盛行风的上风地带;位于河流上游沿岸,水清湖秀;邻近风景区和教育区(好风、好水、环境美);位于城市外缘;远离市中心和工业区(污染较轻);靠近环路或放射状道路,交通便利(绿色、自然、交通便利)。

(任答四点即可)(3)特点:楼房南低北高,错落有致。

优势:利于采光,便于通风。

(4)位于城市边缘;多沿交通线分布;位于城市盛行风的下风地带;位于河流下游沿岸。

(任答三点即可)解析:第(1)题,A地区位于市中心,交通便利,接近市场,应为中心商务区。

第(2)题,优势侧重于环境和交通两方面分析。

第(3)题,楼房南低北高,错落有致,利于采光和通风。

第(4)题,工业区位于城市边缘,河流下游,盛行风的下风地带,沿交通线分布。

题九:(1)炼铝动力附近有煤矿和铝土矿,接近原料、燃料产地;靠近河流,水源充足;临近公路,交通运输便利;处在与当地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对城市环境污染较小。

(2)B(3)接近大学城,科技力量较强;交通运输便利;距重工业区较远,污染小,环境条件好。

解析:(1)分析工业的区位优势应从自然因素、经济因素、环境因素等角度去考虑。

(2)按性质可把工业分为轻工业和重工业,轻工业产品主要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此类工业污染少或无污染,所以布局时可接近消费市场。

(3)充分挖掘图中的信息,不难得出结论。

题十:(1)环形放射式道路网分散型(或一城一区型)(2)对外交通运输线布局应以不干扰市区交通为原则。

高速公路布局合理,铁路布局随着城市的发展变得不合理,目前铁路对主城区市内交通有一定干扰。

(3)A处为旅游度假区,该处有大面积沙滩,环境优美。

B处为港口,该处等深线密集,水域较深,航行条件较好;存在较大的空地,发展空间较好;地形较平坦,有利于建港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